烧是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知多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西安传统文化青年分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烧是代表什么生肖1

关注西研会青年分会头条,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小知识~

引言

提起十二生肖,我们一定非常熟悉,甚至牢记于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十二生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吉祥物、幸运物。“生肖文化,华夏一家”,十二生肖就像一个烙红的铁烧下的铁烙印,是每个华夏民族不可磨没且一提起就倍感亲切的印记,而它的文化内涵也在诗歌、绘画、音乐以及民间手工艺品等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走进十二生肖,解锁那些我们不被熟知的隐藏知识。

生肖内容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生肖起源

古文献记载未解决十二生肖的文化源头,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其中主要包括星宿说,图腾说等。

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相关掌故和传说

古今历史故事、传说、寓言中,涉生肖动物形象的数不胜数,并留下超过2000余条成语。生肖故事大多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在现代常收录于儿童读物中。

柳宗元寓言《永某氏之鼠》,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唐代传奇《柳毅传》和《虎变媳妇》,广州羊城得名于仙羊送穗的传说,《明皇杂录》中的北斗七猪,刘基作《楚人养狙》,《聊斋志异》的《义犬》,狡兔三窟,老马识途,呆若木鸡……

相关诗句

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出自诗经:《国风·魏风·硕鼠》——无名氏/周代

牛: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怀。出自《将进酒》——李白/唐朝

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南宋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出自《木兰诗》——佚名/北魏

龙: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

蛇: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出自《沁园春·雪》——毛泽东/1936年

马: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羊: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出自《君子于役》——佚名/春秋时期

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早发白帝城》——李白/唐朝

鸡: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出自《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出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唐代

猪: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出自《游山西村》——陆游/南宋

排版|康明月

编辑|孙浩莹

审核|贺 语

校对|康明月

烧是代表什么生肖2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是喷泉的喷头,虽然只是个喷头,但毕竟是乾隆年间的,还是弥足珍贵的。

这个喷泉的设计更像是一个水钟,十二个生肖各代表一个时辰,每到一个时辰,对应的生肖喷头就会吐水,当正午时分,十二个生肖同时喷水。

当时这个由意大利人设计,法国人监制的以水报时的海晏堂兽首喷泉,也曾被在世界范围内小火过一段时间。

海宴堂取自“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寓意天下太平。

但讽刺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圆明园里的众多文物遭遇了烧抢砸,就连十二个喷头也没有幸免。

圆明园被烧后,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也下落不明。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则是根据动物的本态雕刻,艺术和现实的结合,让兽首铜像,更加的具有价值。

但从兽首的实际价格而言,1985年,一位古董商,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私人住宅发现马牛虎铜像的时候,仅仅以每尊1500美元的低价购得铜像,按照现在的汇率,每个大概一万人民币(忽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但2009年在法国,鼠首拍出了1400万欧元的高价,合计成人民币亿元的价值,但鼠首本身是否值得这个价值呢。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曾说,生肖铜像的价值完全是被商业炒作上去的。

兽首本身来说不过是建筑物的一部分,脱离了建筑物本身,价值大大降低,兽首的收藏本身就低于同时期的文玩字画,翻了万倍,不过是商人,借着中国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带来的爱国情怀,抬高交易价格。

我们大部分的铜像都是通过爱国人士和博物馆通过高价购买回国,大部分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院。

子鼠,卯兔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专场拍卖会,鼠首被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以1400万欧元拍下。

但事后他坚持鼠首是中国被抢走的文物,中国不该向强盗付钱,以此为由拒绝付款,最后鼠首被流拍。

最终这两个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买下,2013年皮诺家族将鼠首铜像捐赠给中国,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丑牛,寅虎,申猴:

曾现身美国的民宅布莱克的别墅中,作为花园的装饰,这三只就是前文中被1500美元一个被查尔斯认购的,当时马首和虎首被安置在水池边当作水龙头,牛首则是在盥洗室被当作挂钩,据布莱克所说,这家别墅最早的主任是坐过皇帝的龙椅的。(不如直接说是侵华的八国联军中一员)

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牛首铜像。

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以774.5万港元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购得牛首,以1544.475万港元在苏富比排行购得虎首,猴首,740万港元(连佣金818.6万港元),现均存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可惜的是,首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

辰龙:下落不明

被抢走后,一直下落不明,但2009年,中国台湾收藏家王度曾表示,龙首在台湾,因为鼠兔遭遇的拒付风波,导致收藏者并未公开拍卖龙首,直至2018年,在法国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有疑似龙首的拍卖物被一家华人买家,以2400万元人民币拍下。

但是毕竟不是实锤,到底是在台湾还是被华人买下,不得而知。

巳蛇:下落不明

午马

马首代表的是正午时分,原设计种,马首喷水,所有的兽首都会喷水,相对于其他的兽首,马首是最独特的,它更具有欧式风格风格,也是同批次出现的最贵的一个。

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斥巨资购回马首铜像,并在2019年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和何鸿燊协商后,文物局将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这是圆明园第一个回归本园的文物。

未羊:下落不明

酉鸡:下落不明

戌狗:下落不明

2003年,狗首原打算在香港贞观国际拍卖公司拍卖,但却临时取消,据业内知情人士透漏,是因为拍卖前新回国的猪首的内部结构,和贞观公司要拍卖的狗首,内部结构不同,不像是同一批次的,所以取消了拍卖。

2009年的时候,一名化名郑安迪在美华人的人称,自己在美国FrontRoyal的一个旧货店见到了狗首,从内部结构及各种细节,都极有可能是十二兽首的狗首,花了1000美元将兽首买下,但是他即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去鉴别兽首真伪,呼吁国内收藏家和爱国者能关注兽首,早日帮他验明真身,回国祖国。

但这件事目前也没有个下文,狗首依然尚未回归。

亥猪:

是唯一一个没有通过拍卖交易,回国的兽首铜像。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发现了猪首的下落,经过多方协商,美国的收藏家决定将该铜像捐赠给该基金。

最后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博士出资将该铜像从基金中赎回,并捐赠给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赎回金额并未透露。

据说,猪首头顶部有一处凹坑,推测为枪托所砸。

烧是代表什么生肖3

作者:乔忠延(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

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也是虎年。回眸悠久历史,披阅史料典籍,年深日久的虎文化扑面而来。

卧虎图(局部)(中国画)兴安

布老虎:孩童的守护神

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变为家畜,成为食物,或给人出力流汗。当然,先祖并不亏待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还让它们与自个儿比邻而居。先祖安居乐业,它们也安居乐业。然而,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1月16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一家布老虎生产企业,手工艺人在制作布老虎。新华社发

这强大的野兽,人们哪能驯服,因而,威猛的老虎继续在山野称王称霸,没能成为六畜兴旺的六畜中的一位。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色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

我的童年就是伴随布老虎成长的,睡觉头枕布老虎,下炕脚穿老虎鞋,出门头戴老虎帽,低头一看胸前还挂着绣着老虎的红裹肚。我长大了,过了十二岁生日,妹妹又循着我的轨迹伴随着布老虎成长。我家这样,家家这样,布老虎早就是乡村婴幼的守护神,保佑着一代一代孩童健康成长。为何凶猛的老虎会变作慈善的布老虎,会成为与孩童朝夕相伴的守护神?

说来老虎不仅关乎着孩童的健康,还关乎着江山社稷。这不是拉大旗作为虎皮,也不是拉虎皮作为大旗,原因出自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后稷,不过他出场的时候还没有名字。没有名字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孕生他有点怪异。母亲姜嫄去野外游逛,踩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居然怀孕生下他。家人嫌他孕生怪异,就扔到山野。山野狼奔豕突,这小子危在旦夕。可是过了数日,有人上山打柴看到他竟然还好端端活着。家人觉得神奇,跑去看他,一看更是神奇,一只灿若锦缎的老虎厮守着孩子,哪个禽兽还敢伤害他。家人不敢再轻慢这神奇的小子,抱回家里好生抚养。因为抛弃过的缘故,就叫他“弃”。弃长大后擅长种植粟禾,于是,帝尧请他担任后稷,主理农事。他教民稼穑,众生这才丰衣足食。久而久之,后稷代替了他的名字。子孙后代感念他的功德,便兴建后稷庙祭祀他,进而演化出社稷庙。后稷与江山社稷融为一体。试想,老虎保护后稷大难不死,等于保护五谷丰登,等于保护国泰民安。老虎岂不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如此看来,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顺理成章。这似乎属于神话传说,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得一清二楚。而且,如今山西省还有稷山县,那里是后稷诞生地,县城中心就有座规模很大的稷王庙。布老虎代代延续,广为流传,如今其缝制工艺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属于市级,有的属于省级,黎城县的则属于国家级。

《醒世恒言》里的义虎

老虎变作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写道,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头几年,勤自励家里光景还算殷实,父母早早为他媒聘林家女儿潮音,只等二人长大成亲。勤自励生性豪爽,喜欢使枪弄棒。这一迷醉武艺,就懒得耕田,年年收成减少。偏偏他还爱呼朋唤友,酒肉招待,坐吃山空,家道日渐衰落。恰逢安南作乱,朝廷募军,他便报名随军出征。

光阴似箭,不觉三年过去,勤自励一去杳无音信。潮音待嫁闺中,每日寂寥伤情。伤情的潮音还能忍耐,父亲林公却急不可忍。从军打战,生死难料,万一有个好歹,岂不耽误了女儿的春光年华。说与内人林婆,两人合计要与勤家退婚。勤家自不愿退,推说再等三年。林家虽不愿意,也不好撕破脸皮。三年过去,自励还没回来,林家父母设个圈套,说是自励已经战死,要给女儿另择佳婿。潮音却死心塌地不再嫁人。母亲百般劝导,潮音推说再等三年。父母无奈只好再熬三年,时日快到便瞒着女儿另找下婆家。到了喜日,害怕女儿变卦,骗说潮音去走亲戚,上轿抬起即走。

战国辟大夫虎符故宫博物院藏

花轿走到中途,忽然狂风骤起,大雨如注,只得落轿等候。此时一只黄斑老虎从半空里跳下,吓得众人四散逃走,新娘却被老虎衔去没了踪影。

恰在此日,从军九年的勤自励居然回到家中。拜过二老,得知悔婚怒气冲冲去林家说理。路上听见有人呻吟,近前看时地上坐着个女子。自励扶起她,问及情由,哪料这女子正是他的妻子林潮音。二人喜出望外,正要回家,一只黄斑大虎出现在眼前。仔细看时,正是自励救出的那只。这老虎居然大义报恩,自励大声感谢。那老虎闻知,长啸一声算是应答,蹦蹦跳跳,高兴而去。

你道这在何处?恰巧就是大树坡。大树坡、大老虎,自励两次经过,两次遇到。一次是他救下老虎,一次是老虎给他拦截下媳妇。尽管冯梦龙写得活灵活现,我并不信以为真。老虎不会有报答救命恩情的大义之举,而是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教育人,升华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化育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蒲松龄笔下的孝虎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

赵城虎不出来则罢,一出来就犯下了大罪。它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隶李能竟敢领命。其实李能这日是喝高了,酒一醒后悔不迭。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只得硬着头皮捕虎。可忙碌数日,连个老虎的影子都没看见,垂头丧气去见县宰,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可怜兮兮跑到庙里哭诉。诉毕,抹掉泪水抬头,吓得差点掉了魂,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幸在老虎不吃李能乖乖待着,由他绑缚带到县衙。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这厮居然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不是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肯定是老虎送来的,真是言而有信。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次日又次日,天天老人家都能收到老虎孝敬的物品。她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还有所积蓄。如此数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邻居们如何知道老太太去世?是老虎跑进房中,吼叫报丧。坟茔垒好,众人正要散去,只见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哭过,怏怏离开。

老虎离开不复归来,村民却惦记难忘,是呀,老虎行孝胜过儿子,怎能忘记,因而集资兴建了一座义虎祠。义虎,何止是义虎,何尝不是讲诚信、有礼仪的老虎?老虎吃人没有作恶之心,只是本能所需。一旦县宰点明错处,立即认错,而且承诺悔改,绝不懈怠,直到为老太太养老送终。虽然不能抬棺尽孝,坟茔垒高,还要去哭丧祭奠,真是礼数周全。这不得不感叹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身上大化了道义、诚信和礼仪,这才是文化,文而化之呀!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江西省博物馆藏

《黔之驴》里的智虎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古人推崇的五德:仁义礼智信。从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这五德仅仅差一个字了: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某一日闲聊,我刚张嘴马上有人应答:愚者。问之为何如此果断判定老虎愚蠢?回答是反诘句:难道你不知道《狐假虎威》?我哑然。倒是知道狐假虎威,就是没有把这故事当作尺度去丈量老虎的智力。

是呀,在小学课本上就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故事出自《战国策》,楚宣王主政时楚国最强盛,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他大惑不解。大臣江乙便讲了这个故事,听罢楚宣王豁然醒悟。原文是:“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狐狸害怕老虎不信,就带着它去见百兽。果真大小动物个个都像兔子一样仓皇开溜。老虎不以为百兽怕它,还真当成是怕狐狸。

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绝对不能。我正要按照朋友的思维,将老虎和愚蠢捆绑在一起,突然耳边传来遥远的声音。细听似乎是唐朝的“录音”,而且播放者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那是驴子的叫声,叫得歇斯底里,有点吓人。别看当下好多人都在吃驴肉火烧,服驴皮阿胶,真要听见驴子吼叫非吓跑不可。为何?没有经见过呗!柳宗元所在的唐朝再发达也不会有录音机,他是用笔墨纸砚写照了实况,名为《黔之驴》。《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道:“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来了个从没见过的庞然大物,老虎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更有趣,“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可笑归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这就进入柳宗元笔下的第三步,老虎“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是呀,祖祖辈辈都是食它者,没有它食者,丢掉自个的性命是小,毁掉先祖威名是大。可不搏这大家伙又不甘心,这就进入第四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稍微接近,轻佻撩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就简单了,老虎“断其喉,尽其肉”,打着饱嗝走了。

聪明,实在聪明,老虎乃大智者也。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我再举一例。据说老虎一胎若是产下三个儿女,内中必有一个最为厉害的彪。彪之厉害不在别处,竟然要趁母虎不在吃掉同胞兄弟姐妹。母虎只好严防死守,不让彪的野心得逞。要是涉深水过河,小虎无法渡过,需要母虎背过去,可是一次只能背一只,如何背?这可真是个难题。对我来说是难题,对老虎未必是。只见母虎先把彪背过河去,放在对岸。返回来背着一只小虎过去,放下,再把那只彪背过来。放下后,将另只小虎背过河,再返回来背彪。彪就是再厉害,面对母虎的严密防范也无可奈何。聪明,老虎真是聪明过人。

那么,《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如何解释?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哪有如此绝对的判断,过年了,逗你一笑,也凑全了老虎身上的仁义礼智信。

虎符与王权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老虎何其勇武,何其威风也!为此,国人才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梁启超甚至将伏羲视为老虎的化身,寄之以身,托之以命。如果能够敬若神灵,祷之拜之,便可百邪不侵。所以,很早以前老虎就与王权联系在一起了。如果这种说法虚空得不无猜测之嫌,那么,可以请出虎符作证。虎符,是兵符、军符,是古代帝王掌握兵权,调发军队的信物。一般用铜制作,分为左右两半,有子母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赐予将领。帝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必须携带右符,验合无误,将领才能出征。战国、秦、汉时期,几乎各国通用。称作虎符,缘于兵符就是老虎造型。尧舜之后,自夏代灭亡起,王权交替多是暴力厮杀。厮杀的主力就是军队,调动军队须使用虎符,足见老虎就是皇权的象征。

有没有事例?有,窃符救赵就是证明。战国时期,强秦东征,旨在吞并各国。大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去救。可要不救,唇亡齿寒,魏国也岌岌可危。危急关头,信陵君魏无忌唆使魏王姬妾如姬窃得虎符,调动军队,解救了赵国,也缓解了魏国的危机。看看虎符的作用有多大?改变了历史啊!

老虎不仅在兵符上大显神威,周天子还嫌神威不够,为将士的头盔、兵器,全都雕饰虎纹。这还不够,将军若是作战宿营,帐篷要称虎帐。至于皇家议论军机大事的地方,不称宫,不称殿,而叫白虎堂。白虎,据说在老虎中最为骁勇,最为珍贵,才将此名赐予军机处。《水浒传》里林冲误入白虎堂,就是为奸人诱惑,携带兵器去了不该去的军事重地。

用白虎命名的不只是白虎堂,还有白虎观。汉朝的白虎观,设在未央宫中,主要讲经论道。唐朝张九龄留下这样的诗句:“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博士、儒生陈述己见,进行学术思想大讨论。讨论结束,他亲自裁决经义奏议,记录成文《白虎通德论》。之后又命班固撰写成书,名为《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在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老虎,芳名居然与典籍共存,千古流传。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

皇家借助虎威,以武力征服天下,以经文通令天下。老虎则借助皇家的极权,让声名达到了巅峰。巅峰也是险峰,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背后是深壑。世人逃不出这个怪圈,老虎能不能跳出来?翻开《水浒传》一看,不仅跳不出来,还两次遭受大难。

首次蒙难的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即老虎,把老虎称为大虫,至少看出古人甚是畏惧老虎,不然不会如此贬低这厮。这可能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胜利法源远流长的一个例证。虽是这样贬低老虎,并没有影响老虎威猛亮相。施耐庵这段描写非常精彩,“一阵狂风”和“扑地一声响”,老虎跳将出来。“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若对手是个凡夫俗子,当下就会成为虎口美食。可对手是武松,一闪就躲过了。那老虎“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幸在武松又躲过了。老虎并不气馁,“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按照常情这一扑、一掀、一剪,猎物便会到口。偏偏常情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老虎失算,三招落空,局势逆转,“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每读至此,我都会想到施耐庵精通兵法,熟稔曹刿论战,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以人度虎,施耐庵让武松逐渐占了上风,瞅个机会两只手就势把虎头死死按住,把只脚对准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进而“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一顿猛捶,“吊睛白额”老虎竟如此蒙难而死。

第二次在老虎身上大显身手的是李逵。不怪李逵惨杀老虎,谁叫这一家子把李逵的老娘给吃了。李逵本是接老娘上梁山享福,前去给老娘打水解渴,回来时不见了老娘,却见地上有血。顺着血迹找到一个洞口,两只小虎正舔一条人腿。无疑老娘死于虎口,李逵心头火起,“挺起朴刀”捅死了一只。另一只逃进洞里,他钻进去“乱刀砍死”。此时,母老虎张牙舞爪回窝里来,李逵“放下朴刀,拔出腰刀”,准备搏杀。然而,那母老虎尾巴一扫,“后半截身子坐进来”。李逵一刀正中母老虎的粪门,那厮吼了一声,“负痛掉下山岩去了”。李逵正要下沟去追,雄虎卷起狂风扑面而来。李逵不慌不忙,手起一刀,刺中颔下,“轰”的一声响,老虎倒在岩下死了。一家四虎就这样惨死于李逵刀下。

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武松打虎,要写李逵杀虎?还不是因为老虎威猛盖世,与它们搏杀才能显示英雄气概。要是让武松和李逵打老鼠、杀老鼠,莫说打死一只,杀死四只,就是打死千只,杀死万只,也比衬不出英雄气概。古代精通此道的不只是施耐庵,在《二十四孝》里也出现过《扼虎救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晋朝人杨香,14岁时随父亲田间割稻,突然跑来一只猛虎,叼着父亲就走。杨香飞身跃起,扼住了猛虎的咽喉。直到扼疼猛虎,放下父亲。猛虎溜走了,父亲得救了,杨香美名远扬。又是一个比衬,比衬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孝之子。

别看武松、李逵对老虎又打又杀,然而梁山好汉仍对老虎敬慕不已,108将中绰号以虎为荣的就有11位: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中箭虎丁得孙、母大虫顾大嫂、打虎将李忠。

人虎之间

我的家乡东临汾河湾,西依吕梁山。吕梁山这段属于最南端,史称姑射山。姑射山便是庄子笔下出现过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那座名山。有次走近山麓,一位朋友指着山径告诉我,那是虎迹坡,虎迹坡自然曾有老虎走过。我并不相信。小时候跟着伙伴瞎唱:“太阳落,狼下坡。太阳高,狼回窝。”对应着儿歌心想,要是山上有老虎,肯定会唱:“太阳落,虎下坡。太阳高,虎回窝。”哪料前数年偶然看到姑射山的碑文拓片,竟然是县令组织打老虎。

姑射山中有个乡宁县,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新县令葛清翻山越岭赴任。天黑时人已很困,随便找个山神小庙勉强栖身。黎明即起,一早走进县城。看见他的人无不惊愕,夸他胆大无比。原来山野老虎泛滥,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吃。果然县令屁股未坐稳,就有人报,前来送公粮的山民被老虎吃掉了。虎患早已成灾,有个三十家人户的要里村,半数人死于虎口。为保一方平安,葛清发动打虎,山民不敢,都说老虎是神灵。迟缓几天,又有人到县衙哭诉老虎吃人。葛清不再犹豫,由三名衙役和七名猎户组成打虎队。办法是“人日给口粮银七分,获一虎赏银三十两,劳以花酒;受伤者月米三斗资调养;不幸遇害,棺木银四两”。重赏之下,个个奋勇,两年间打死老虎十只,虎崽六只,还有母虎孕怀的四只腹崽。从此,姑射山中再无虎患。一场人虎之争以人的胜利,老虎的失败而告终。

如今讲究生态文明,生态平衡。昔日虎患成灾,是老虎过多,捕光了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的禽兽,不吃人就会饿死。而人一旦抱团取暖,再凶狂的猛兽,也不是挽弓箭、持利刃者的对手。回首当年这场人虎搏斗,并没有过多欲望,而是出自活着这个最低本能。虎食人是要活着,人打虎也是要活着。可是,后来老虎岌岌可危,不少种族几近灭绝,则是因为打虎的那些人超出了活着的最低本能,不是谋虎皮,就是谋虎骨。利欲熏心,金钱迷魂,老虎再多也经不住他们捕猎。据说,到20世纪70年代,野生东北虎仅剩不足十只。老虎濒危这才引起社会关注,这才纳入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这些年悉心保护,成绩斐然,经监测野生东北虎,2021年发现了成虎27只,幼崽10只。野生东北虎煎熬过了断代的危机,虎族继续繁衍着威猛骁勇,向世人展示祖辈的风采。

积淀丰厚的虎文化

老虎的形貌凝结在了文物上,老虎的神威融化进了精神文化里。在文物上,能看到造型各异的老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称之食人卣,是因为一只老虎与人相拥在一起,而且人头紧挨老虎的下巴,老虎张嘴就可吃掉人。有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置身老虎怀抱的人,丝毫没有恐惧感,满脸温馨,像是享受老虎的哺乳。无论如何理解,在这件文物上,人与老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与老虎相关的文物很多,春秋时期已有灶体、釜、甑和四节烟筒组成的虎形青铜灶,灶体为虎头,双目圆睁,灶门似大张的老虎嘴。这件活灵活现的虎灶,收藏于山西博物院。此外,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周游海外归来的青铜虎鎣,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着伏鸟双尾青铜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白瓷铁彩卧虎形枕,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收藏着具有匈奴文化特色的回首虎纹饰带扣,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着欧亚大草原的虎豕咬斗纹金饰牌,成都博物馆收藏着支撑打击乐器的虎钮铜錞于……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简明扼要,寓意无穷。形容身体健壮的有:虎背熊腰、燕颔虎须;形容智慧谋略的有:虎略龙韬、调虎离山;形容胆量过人的有:虎口拔牙、降龙伏虎;形容人才济济的有:潜龙伏虎、盘龙卧虎、藏龙卧虎;形容威武气势的有:虎视眈眈、猛虎插翅、人中龙虎、如虎添翼、如龙似虎、龙虎风云、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行虎步……

数千年积淀丰厚的虎文化,无处不在左右着国人的思维。简言之,虎是威风凛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虎年来了,扬虎威,鼓虎劲,就能步步登高,辉煌明天。

在此祝愿中华儿女生龙活虎!祝愿中华民族虎跃龙腾!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1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