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代表什么生肖

大同旧日的香蜡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山西晚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石蜡代表什么生肖1

据史料记载,1925年大同城内的四大街就已通了电。但因那时发电机容量小、电压低,加上输电线路较长,故电压下降很大,并且电费昂贵,如点一盏16瓦的小灯泡,一个月就要花掉两块半大洋。相当于当时一袋20公斤白面的价格,那可是两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所以一般市民用不起,普通市民只能用煤油灯。但最经济实惠的是用蜡烛照明,于是城内仅有的一家蜡制品专营铺生意兴隆。  当年,坐落于大南街(当时叫永泰街)路西108号的这家万盛明香蜡铺,门脸虽然不大,却让人记忆深刻。原因是:店铺双开玻璃门窗上时常张贴着各种各样蜡制品彩色宣传画,不仅古朴典雅,而且新颖奇特;其二,这家店的门口还有一个偌大的蜡制广告模具,也就是幌子,大红色粗大的蜡烛上端装点的蜡花造型别致抢眼;再有就是它那花色繁多的蜡制品,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项目都让人难忘。  走进这家老香蜡铺,柜台上摆的蜡制品有蜂蜡、白蜡、石蜡和洋蜡,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常用的是蜂蜡和洋蜡。蜂蜡是由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蜡质(是蜜蜂造蜂巢的材料)生产加工成的,通称为黄蜡。“万盛明”除销售砖蜡(上述蜡加工成砖形)外,也出售粗细不等的蜡烛,有结婚用的喜蜡,庆寿用的寿蜡,丧事用的丧蜡,以及平时用的小白蜡,还有代表12生肖的生日蜡烛等。那会儿,店铺内最为显眼的是蜡果和蜡像。蜡果是用蜡制成的蔬菜、水果等工艺品;蜡像是用蜡做成的人和物的形象。这些工艺蜡制品是时尚家庭和富户家中铺柜上的摆玩之物。  在店铺内,有一块专制白蜡的蜡板和一台蜡床,是供店员为顾客随时加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白蜡所准备的。在这里,蜡铺还为画家定制画蜡画儿用的各种颜色的蜡笔;为刻印社定制打字或刻写用的油印蜡版、蜡纸;为大商号定制涂蜡的专用包裹纸(可以防潮);还为药房、中药铺制作包装丸药的蜡丸。这里的伙计都掌握着一两种本行业技能,掌柜的更是样样皆通,技艺娴熟,只要顾客能说出样子,他就能满足你的要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该铺加工蜡制品后剩余的边角料,店员也会为你打包好带走,有时还用模具免费加工成小玩具带回去给小孩耍,服务十分周到。  平时,店里的大生意是有钱人办丧事和庙上佛像开光等节日需要,往往要红火好几天,用的蜡品种类较全,数量亦多。这种生意惯例是柜上把备好的货亲自送到事主门上,并不立即收货款,隔天人家的事业办妥后,伙计才上门结账,余货或残损品尽可包退包换,并给予打折结算。  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末,这家老蜡铺就不存在了。那会儿用蜡的人逐渐少了,而且一般的蜡制品日杂小店都有。但说起当年新颖的服务项目,仍令老大同人难以忘怀。

刘印军(大同)

石蜡代表什么生肖2

齐齐哈尔新闻网1月23日讯(扈珵)近日,市博物馆原创策划的“子年春到户、鼠岁喜临门——鼠年生肖民俗文化展”在博物馆一楼大厅开展,一年一度的生肖展已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文化“年夜饭”。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粹,富有吉庆祥和、欢乐喜庆的情感色彩,体现了我国人民厚重的民族情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其凭借灵敏自如、多子多福、福寿双全、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走进百姓生活,成为百姓生活中既亲切又美好的文化存在。博物馆的鼠年生肖展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生肖鼠的历史由来、鼠的文化演变、鼠的民俗故事、属鼠的名人等。

本次展览从社会与生活两个方面展示了数千年发展演变的鼠文化,开幕式现场还邀请了非遗传承人、传统民俗艺术家制作瓷板画、画糖人、捏面人、剪纸,邀请了书法家为观众书写春联,还有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手绘环保袋等活动。

最受市民欢迎的就是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义为大家写的春联了,王义说:“每年我都来参加这个民俗活动,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作为一个从事书法专业的人,把书法渗透到大家的生活中,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非常高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家现场选择自己喜欢的词,拿到‘私人订制’的春联,文化墨宝能深入到大家心目中,我们由衷地幸福。”

乔有平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从小就爱好手工制作,与师傅学习面人。乔有平说:“面人即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食用的面塑。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经过构思设计、捏塑、干化,面人就做好了。”乔有平现场制作了很多鼠形象的面人送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非常喜欢。

现场为大家剪窗花的艺术家刘丽艳说,她非常热爱剪纸,从零开始在老年大学学了四年剪纸,在非遗传承人戚玉衡老师的传授下,得到很大的提高,来博物馆参加活动,看到大家都很喜欢她剪的窗花非常满足。

另一个驻足很多人的展位是画糖人,浓郁的焦糖色糖浆在艺人手里仿佛有了魔力,绘制出一件件活灵活现的糖人作品。非遗传承人刘丽娟告诉记者:“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把麦芽糖、蜂蜜放在一个小铜锅儿里面慢慢融化,经过很多道工序熬制而成。然后用小勺子在石板上浇画出各种图案。我是从小就跟爷爷学这个,我是糖画的第五代传人。”

为了配合鼠年生肖主题,博物馆还准备好了小老鼠造型的陶瓷存钱罐供大家作画,存钱罐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制作模具再浇注而成,经过大家的构思设计,一只只憨态可掬萌萌的小老鼠完成,就等上釉烧制了。

庚子岁首,人们把新的一年美好祝愿赋予精灵可爱的鼠,感受年味十足的喜庆与欢乐。

石蜡代表什么生肖3

一、蒙古族民俗风情

生活在今乌兰察布这块大地上的蒙古族,主要是原四子部和察哈尔部的蒙古族,他们的民俗风情,大同小异,只作统一介绍。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习惯。在牧区,经济生产活动方式以放牧为主,男女老少都穿着布或绸缎缝制的蒙古袍,束长达丈余的绸料腰带,穿高至膝下的长筒马靴,头上戴帽或束各色头巾缠头。饮食中多以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粮食为辅,喜饮奶茶。居住方面,在夏秋季节多住容易拆建和搬迁的蒙古包,而在冬春季节则住保温防寒的土木或砖木房屋。

马匹和木制大轱辘“勒勒车”是牧民传统的交通工具,在原察哈尔地区还曾流行特有的架杆车。“那达慕节”和“祭敖包”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贸易已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人民喜歌善舞,特别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更是令人如醉如痴。生活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衣着上多与汉族无大差别,饮食上粮食的比重增加,肉奶的比重减少,民居则已定居在汉式的砖木、土木房屋中。旧时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并修建了众多的召庙殿堂,目前仍在一些年岁较高的群众中流行。蒙古族民间传统习俗是了解蒙古民族繁荣发展历史的窗口,是祖国社会文化宝藏之一,其保护与完善将对加强民族团结,繁荣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将蒙古族的主要民俗风情作以下一些介绍。

白月 蒙古族把夏历正月称为“白月”,蒙古语为“查干萨拉”。蒙古族崇尚白色,把岁首之月称为白月,以示生活纯洁、美满、吉祥、幸福。在白月中,要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腊月二十三要“送旧”,过“小年”,进行祭灶,祭火的活动。大年三十要“守岁”,合家老少要祭佛、祭祖、拜长辈,吃年饭。正月初一至初三,要更新衣,换骏马,前往近亲挚友家拜年贺岁。初三以后,男人们多到远方和一般亲朋好友家去拜年,恭贺新年快乐,合家平安,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远方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音译。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据传始于汉代。一年一度由一旗或数旗联合在农历七八月举行,每次一至数日,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掠,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象。大会上不仅有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项目,拔河、蓝球、下蒙古象棋等体育比赛,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玲琅满目的物资贸易交流。如今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草原上集体育比赛、文化娱乐、经济贸易、庆贺丰收为一体的综合性盛大节日。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节日期间,牧民们纷纷穿上节日盛装,乘马驱车来到指定的地点。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赛马。参加赛马的全是二岁小马,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和发展。同时,还要杀羊宰牛,煮手扒肉、炸果子,准备奶食。待赛马结束后,人们便分别入席,畅饮马奶酒,席间歌声不绝于耳,琴声萦绕动听。直到天边升起晚霞,牧民们才纷纷离去。

蒙古族婚前习俗 蒙古族极为看重男女婚姻。在子女成年后即行操办婚姻大事。在举行婚礼前一般要经过择偶、求婚、定婚、送聘礼等过程。旧时蒙古族择偶一般通过自由择偶、媒人联姻和父母包办3种方式进行。择偶后,男方家长要打听女孩的生辰八字,经占卜测算相合后就正式求婚。求婚通常媒人、男方父母要多次登门才会被女方家长应允。求婚时要唱“劝嫁歌”,以求恳切、真诚。定亲时,男方要携带整羊、哈达、酒前往女方家中,女方则邀亲朋好友作陪喝“开口酒”,表示定亲。定婚后男方家要择期送聘礼,聘礼多为哈达、绸缎、妆奁、首饰和牲畜,牲畜多为奇数,并崇尚白色,羊数常以九为基数,最多可达九九八十一只。送聘礼后要举行宴会,以祝联姻。

备婚礼 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为男女双方筹办婚礼的协商仪式。是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献哈达、敬酒,互诵赞词,然后双方具体商定举行婚礼的事宜。一般男方要准备婚宴用酒、蒙古包以及新郎新装,而女方也要准备新娘的嫁妆和用品。双方还要就择婚期、通知亲友等事宜进行协商。

受赠礼 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为婚礼日男方父母在婚宴前正式接见宾客、受赠礼品的仪式。一般先由宾客代表向男方父母献一银碗鲜奶、两小盘圣饼,供二位主人品尝。然后宾客依次献礼。

订婚礼 蒙古语为兀喇戈陶戈塔为旧时蒙古族婚姻习俗。恋爱一段时间的青年男女,经双方家长议定后,正式举办订婚仪式,日期由男方请喇嘛择定。时日,在男方家摆设宴席,请女方家父母、媒人及近亲挚友参加。席上摆放糖果、奶食、美酒和手扒肉。席间互敬赞颂之辞,预祝幸福美满。

蒙古族迎亲习俗 蒙古族的婚礼十分复杂、热烈、豪放。婚礼日,盛装的新郎要由祝颂人(即婚钦)、亲友等陪同,乘马备喜车前往女方家。出发前要喝“上马酒”,以壮其行。到女方家后常见到闭门拒纳或女方亲友半围蒙古包前拒娶的态势。这时男方祝颂人则上前善加解释,并用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向女方盛赞双方联姻之喜庆,直到被准许才能入屋。入屋后要拜佛、拜火、拜祖先,然后由女方家备宴款待。宴会上,往往要进行“讨小名”、“吃羊颈肉”、“争沙恩”(沙恩即羊拐,象征紧紧相连之意)等仪式,在各种礼仪赞歌声中,姑娘小伙子们戏耍喧闹,你争我夺,气氛十分热烈。新郎新娘出发前,要围绕灶火或蒙古包绕三圈,以示留下福禄,然后在送亲队伍陪同下前往公婆家。一路上,女方亲友或抢物品,或抢帽子,让男方夺回,耽误时间,以示留连之意。如果新郎帽子不慎被女方抢下,则要返回女方家,重新设宴接新娘。在离新郎家不远处,队伍要停下来,向新娘敬“开口奶”,以示到了新家。

迎亲宴 蒙古族婚姻习俗,当男方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首先由女方举行第一道宴,称为“求名宴”,即由男方祝颂人以唱歌的形式向女方求问新娘名字及年庚属相,女方祝颂人以歌作答。然后再由女方考问男方。最后由新郎献上一把精制的蒙古刀。迎亲过程中,女方还要准备第二道宴,称为“沙恩吐宴”。“沙恩”为蒙古语,即牛羊的膝盖骨,俗称“拐”。席间要唱“沙恩歌”,用“沙恩连骨”赞颂男女双方联姻之美。

蒙古族婚礼习俗 蒙古族的婚礼又庄重严肃,又热情欢快。婚礼开始时,新人要拜天地、拜灶火、拜祖先、拜公婆及亲友。礼毕举行婚宴,与宴宾朋纵情饮酒欢歌,翩翩起舞,把婚礼推向高潮。婚礼之中,自始至终回荡着幸福吉祥的歌声。歌曲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劝酒歌”、“敬酒歌”、“婚礼歌”、“亲家歌”、“赴宴歌”等等。婚礼往往要持续两天以上。婚礼结束之后,男方要另设宴欢送送亲人返回女方家。

好来姆 蒙古语,意为“婚礼”。旧时蒙古族民间婚姻习俗,迎亲日到来,新郎与伴郎、媒人等迎亲人于清晨前往女方家。女方家人及亲友在蒙古包外围成半圆形人墙阻挡迎亲人进屋。此时由男方德高望重、善于辞令的迎亲主持人,向前祝贺,盛赞双方家族,表明迎娶之情。入包后,新郎要先面北拜佛、拜火、拜见女方父母亲友、敬献哈达和礼品,然后摆酒庆贺。宴闭,新娘身着盛装,头戴红面纱,由伴娘陪同走出包外。在送亲歌声中,新娘骑马绕蒙古包3圈表示惜别后,在送亲队伍陪同下,与迎亲队伍前往男方家。虽然在送亲人的百般善意取闹下,新郎通常能抢先到家,再率家人迎候。到男方家后,新人要先通过篝火以示生活兴旺,然后入包拜佛、拜火、拜父母、拜亲友,互赠哈达。婚宴中,新人在祝酒歌声中向宾客逐一敬酒致谢。婚宴后众人纷纷唱歌跳舞以示祝贺。婚礼通常要持续数日。

婚礼歌 蒙古语称“好来门道”。蒙古族婚姻习俗,是蒙古族婚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婚礼歌有的由专业歌手演唱,有的由“婚钦”(即婚礼主持人或祝颂人)演唱,还有的可以个人即兴演唱或集体演唱。婚礼歌紧扣婚礼进行的程序,表现了对新婚男女的热情祝福。婚礼歌名目繁多,有祭灶词、骏马赞、劝酒歌、送亲歌、亲家歌、聘礼赞等等。不同地区的婚礼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略有不同。

吃羊颈肉 蒙古族民间婚姻习俗,因羊颈肉坚韧耐嚼且难于拆开,所以婚宴之中女方常给新婚小伙子吃羊颈肉,甚至在椎骨中插入柳条木棍,使其更难分开。如小伙子不能吃开羊颈肉,则要罚酒。吃羊颈肉喻意夫妻坚久不离,恩爱永在。

拜灶礼 蒙古族婚姻习俗,为新郎迎娶新娘回家后入蒙古包时的重要仪式。是时,蒙古包正中灶中燃起旺火,旁置羊胸骨于盘中,缠以彩带,插以燃香。新娘头蒙面纱,在新郎嫂嫂或女方伴娘搀扶下向火灶跪拜。祝颂人高声吟唱“祭灶词”,同时向火中洒些油、酒和肥肉片,使火更旺,喻意生活兴旺发达。新婚夫妇向灶火行三拜九叩大礼后,要拜见男方父母和亲友,并接受亲友礼品。

蒙古族首饰 蒙古族民间服饰的组成部分。主要有蒙古礼帽、头巾和风雪帽。蒙古礼帽是一种略呈椭圆形,四周有宽阔或稍窄边檐的帽子。一般用黑色、深棕色或灰色精制呢料制成。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有丝带花边。蒙古族头巾为丝绸织物,白色或其他颜色,长数尺。平时缠于头上,留五寸左右垂于右侧耳旁,天寒时可将头顶和下颌、脸颊包护。风雪帽又称“蒙古帽”,为牧民冬季所戴。其帽筒为三角形,向帽顶部自然渐尖,尖顶处常缀有饰物。棉或毛皮为里,精美绸缎为面。帽筒下侧宽大,可盖护至前额、脸颊、颌甚至脖肩部,边缘镶有狐狸皮,美观文雅。蒙古族首饰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适应游牧生产和生活,具有防风、防晒、防沙和防寒的作用。

蒙古袍 蒙古语称“特尔利克”,蒙古族民间传统服装。蒙古袍为一种长袍。袍子长而宽大,高领长袖,右开襟,下端不开衩。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有花边。可分为单、棉、皮袍三种。单、棉袍适于春、夏、秋三季穿用,皮袍限于冬季寒冷时期。单、棉袍一般以布、绸缎、织锦制作,皮袍如吊面则多用布、化纤织物制作,但多直接用光板羊皮缝制,镶以花边。男袍一般多为深蓝色、天蓝色、褐色,女袍则多为红色、绿色、黄色等。穿着时,男袍多将襟上提,既便于骑马,也显得威武慓悍,而女袍则自然下垂,更显温柔典雅和女性曲线美。腰间常束一条长达丈余的腰带,布或丝绸面料,多为桔黄或金黄色,与袍子颜色相协调。蒙古袍与牧业生产生活相适应,夏季可防蚊虫叮咬,冬春可以防风防寒、保温护肌,夜晚还可铺盖。

蒙古坎肩 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牧民有穿坎肩的习俗。坎肩多穿在蒙古袍外,无领无袖,多为对襟或大襟。普通坎肩有长短之分,青年男女多穿大襟短坎肩,已婚妇女则穿对襟长坎肩。各种坎肩均以绸缎为面,锦缎镶边,有各种鲜艳美丽的图案。在结婚喜庆、节日礼宴时,蒙古族还穿着一种礼仪坎肩。这种坎肩面料十分考究,多用柞丝绸、丝绒、平绒或各色织锦缎制成,并用各色库锦镶边,上绣五彩缤纷的图案,缀有金光闪闪的金属片,光彩夺目,华丽典雅。更增加了节日和喜庆的气氛。

蒙古皮靴 蒙古族民族服饰,皮靴分为新式和旧式两种。新式皮靴俗称马靴,用光面牛皮制做,多为黑色,靴腰细且高。旧式皮靴多用涩面并压有网格花纹的香牛皮制作。靴头粗大,靴尖上翘,靴筒较新式皮靴宽短,呈马蹄形。靴底多为皮底,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旧式皮靴蒙古语称“固都逊”。蒙古皮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也是长期适应草原自然环境的结果。穿着马靴骑马可以保护裤子,防止磨损腿部皮肤,还可避免勾挂马蹬。行路时能防蛇、防虫、防沙、防磨,减少行路阻力。冬季内套毡袜还可以防寒防冻。

蒙古毡靴 蒙古族民间服饰之一,毡靴由羊毛或牛毛经模压后形成,俗称毡圪挞。毡靴毛毡质地紧实,耐冻防寒性极好。靴体宽松,靴筒高近膝盖。牧民穿上它在冰天雪地之中从事放羊、放牛等牧业劳动时可以防止冻伤。新买的毡靴因质地坚实,需用木棒将靴踝部敲软,穿着走路才比较舒适。靴内可以垫马鬃以吸汗防冻,还可以套穿毡袜保温。

马海靴 蒙古族传统靴子,一般用布料制作,靴面的不同部位绣满了各种具有蒙古族风格的精细的花纹图案,层次分明。男靴质朴大方,通常在深蓝色或黑色底布上用白色丝线缝出各种花纹。称为“套格其呼”。女靴比较讲究,常绣有佛手、杏花、山丹、牡丹等花卉图案,穿着柔和舒适,美观耐用。

蒙古包 蒙古族民间民居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古代时称“穹庐”、“毡包”、“毡帐”。据《黑龙江外记》载,蒙古包是满语对蒙古博的俗读,蒙古语称为“蒙古勒格勒”。蒙古包呈矮圆柱尖顶形,包顶高3—5米,围墙高1.8米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蒙古包由四大结构组成,即哈那(蒙古包周围的可展开、收回的围墙)、套那(蒙古包顶部的天窗)、乌尼(架在哈那上用以支撑套那的檩子)和哈勒格(蒙古包门)。蒙古包外围用一至二层毛毡覆盖,用毛绳捆实。蒙古包以哈那的数量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哈那、6个哈那、8个哈那、10个哈那、12个哈那,哈那越多面积越大。夏季,牧民多将哈那略为束紧,使围墙直径缩小,包顶升高,以便凉爽防雨;冬季,牧民则将哈那略为展开,使围墙直径加大,包顶降低,以便保温防风。

勒勒车 蒙古族牧民常用的一种木制大轮车。多用桦木或柳木制做。车轮高约1米,车身重约百斤,可载重300—450公斤,日行约30余公里。每车用一头牛来拉,一人可驾驭数辆,适于在草原、沙漠、雪地等行走。亦可将数十辆勒勒车首尾相接形成近百米长的车队,十分壮观,也形成了草原上特有的风情。现在已多被胶皮铁轮的轴承车所替代。另外还有一种“蒙古轿车”,是一种在勒勒车基础上经过改造专门乘人的车。其与勒勒车不同之处在于车体上有用柳条子弯曲后扎成的车棚,棚子的外面用毛毡包围,形成一个既挡阳光,又挡风雨,防晒御寒的帐篷。

递鼻烟壶 蒙古族交际礼仪风俗,进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拿出鼻烟壶来待客。鼻烟壶一寸见方,口小肚大形如扁瓶,也有的呈葫芦形、桃形、元宝形。质料多为玻璃、玛瑙、玉石、翡翠或金、银、铜等。鼻烟壶制做十分精美,个个堪称工艺品。五彩缤纷的图案或装饰在外,或画于内壁,山水鱼虫、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人物造型,精制绝伦。壶内装有鼻烟(一种粉末状的烟草)或药草,嗅之爽脑提神。鼻烟壶常装在绸缎荷包中系于腰间。与客相见递鼻烟壶是蒙古族表示友好、尊敬的习俗。同辈相见,应用右手递壶,左手接壶,互相交换。然后将壶中鼻烟倒入手心一点,用手指蘸一点抹在鼻孔一闻,闻后相互归还。如晚辈见长辈时,则要鞠躬曲身,双手恭献或接下鼻烟后,闻后相互归还。递鼻烟是一种十分庄重的礼仪,表示了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的良好风尚。

献哈达 蒙古族的传统礼仪习俗,哈达一般是一种白色、浅蓝色或黄色的丝织物,通常长5尺左右。在拜佛、祭祀、婚丧、拜年、拜长辈或在许多重要活动中都要敬献哈达,以象征尊敬、祝福之意。献哈达时要双手捧起,把双叠棱对着被献者。对长辈应将哈达举过头顶,鞠躬敬献;对平辈人应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晚辈人一般直接将哈达搭在对方肩上。献哈达时,对方亦可将哈达回敬,以示感谢和尊敬。

蒙古族丧葬习俗 旧时蒙古族丧葬方式以野葬和土葬为主。野葬一般存在于牧区。当人死7个时辰之后,用白布裹身,或装入白布袋,或直接放于牛马车上,运至田野弃之。这种丧葬法多源于自然崇拜的宗教思想,意为人生于大自然,死亦归于大自然。在半农半牧区或农区一般实行土葬,和汉族风俗相近,但大都以哈达盖面,而且坟墓多为塔形。一些佛教徒、王公贵族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也有实行火葬的。火葬方法是将尸身置于柴炭或羊粪砖上焚之,将骨灰置木盒中埋掉,或存放在寺庙中。

蒙古族的祭祀 蒙古族流传着许多传统的祭祀风俗。祭火也称祭火神、祭灶神,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礼活动。蒙古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因此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在腊月二十四)要举行祭火、祭灶活动,有时在秋季或婚礼上也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被认为是氏族的保护神。多用石头垒堆在山顶或丘陵的顶部,顶端插有五彩布条和经幡。祭祀多在夏秋之际举行。届时,蒙古族牧民携带哈达、奶酒、奶食品以及宰杀的牛羊聚集到敖包处。先奉献祭品。然后由喇嘛焚香点火,诵经祈祷,最后人们绕着敖包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走3圈,祈求风调雨顺,家事平安。现代祭敖包活动有的还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文体活动。

蒙古族音乐 有阿斯尔古老的宫廷器乐合奏曲,流传于原察哈尔地区。阿斯尔最早为蒙古宫廷宴乐,清朝后期开始流行于察哈尔民间,一般在祭祀敖包、祝寿、婚宴、小孩生日等活动上演奏。此外,还有马头琴、四胡演奏和好来宝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

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民间精神民俗之一。到蒙古族牧民家里作客时,在蒙古包外应勒马慢行,忌讳打狗骂狗,要等主人看好狗后再下马。出入蒙古包时,忌用脚踩门槛;忌挽袖子或把衣襟别在腰带上。更不能提着马鞭子进屋,要提前把马鞭子立着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进蒙古包后,忌坐在佛龛前面,忌在火炉上烤脚、烤鞋袜,忌跨越火炉、蹬踩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不得往火内扔赃物、吐痰,也不能用利器捅火。另外,蒙古族还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忌讳外人进产房等。

蒙古名菜名点

乳汁软炸口蘑 以口蘑经挂糊炸制而成。干口蘑用水泡发,去蒂、洗净后,切成长条,放碗内用精盐、味素、料酒、姜汁腌渍后,沥尽水份。鸡蛋清打成泡沫状,加淀粉、面粉调成蛋泡糊。勺内添熟猪油烧至4成熟,将口蘑条裹匀蛋泡糊逐条下入油锅内,炸成杏黄色捞出装盘。另起勺添底油,加入鲜汤、葱、姜、蒜米、味素、精盐、淀粉等烧热,随即放入奶油炒熟,置小碗内,与炸好的口蘑一同上桌,由顾客自己蘸食。此菜乳汁浓白,口蘑杏黄,外松里嫩。因其选料精,具有民族特色,很受消费者欢迎。

炸羊尾 以羊尾油、果脯为主料炸制而成。将鸡蛋清搅打起泡,加入适量淀粉、面粉调成蛋泡糊。果脯切成米粒状,加入适量羊尾油团成小圆球,沾上面粉,挂上调好的蛋泡糊入5成熟油中炸熟,呈金黄色,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即成。特点是外皮喧软微酥,内质绵润柔和,味道甜香不腻,多用在接待贵宾的宴席上。

拔丝奶豆腐 以奶豆腐为主料烹制而成。将奶豆腐切条、裹面粉、挂上用鸡蛋清、淀粉、面粉制成的松糊入油锅炸熟,呈金黄色捞出。锅内加适量白糖熬成拔丝糖浆,倒入炸好的奶豆腐,并撒些芝麻,裹匀糖浆装盘即可。此菜色泽金黄,口味甜香,上席牵丝不断,是酒席中的佳品。

成吉思汗铁板烧 一种独特的烤肉。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率兵征战中亚和欧洲大陆时,由于远离兵营,缺少饮具,遂号召士兵用头盔扣在火上以烤肉,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一时风靡世界。尤以中国、朝鲜、日本盛行,一直延续至今,并有很大的发展。成吉思汗铁板烧由此而得名。选用草原新鲜羊肉切成薄片,浸泡在桂肉、小茴香、枸杞、丁香、鲜姜等13种名贵药材和调味品中腌渍2小时捞出,拌以香菜、小葱段。食用时用筷子夹起羊肉片,放在用火烧热、形似古代士兵头盔的铁板上烤炙,顿时吱吱有声,香气复郁。烤熟即可食用,或蘸着用芝麻酱、糖、醋、精盐、胡椒粉调制的佐料食之,酸、辣、咸、甜、香诸味皆有。铁板烧由食客自烹自食,饶有情趣,且烤具携带方便,很适于饭店经营和旅行野餐。用料除羊肉外。牛、猪、鸡、鱼、虾等肉均可。

手扒羊肉 以羊肉煮制而成。因其成品块大,就餐时用手刀割食,故名。将剥洗干净、去头去蹄带内的整羊,用刀劈成小块,投入清水锅内煮沸,撇去浮沫,加入用沙布包好的调味品,用微火煮熟捞入盘内,加少许鲜汤上桌即成。特点是汤鲜肉嫩,醇香味美,软烂适口。食时再伴以其他调味汁,更具特色。

烤全羊 蒙古语为“昭本”、“好尼西日娜”。以宰杀治净的整羊烤制而成。用年龄8个月的肥尾小羯羊,剥皮(另外一种烤法是去毛带皮),去内脏,整理干净,把羊头垫起,前后腿分别捆在一起,如羊卧状。用竹签插入羊腹两侧。将蒜片、胡萝卜、羊葱块、芹菜及精盐、小茴香等调料一同撇在羊腹内外,腌渍8小时,而后把体外的调味料捡入腹内,体表抹上黄油入烤箱烤至外皮金黄,腹内成熟即可。去掉绳索、竹签;用萝卜、西红柿刻的花朵及芹菜叶点缀后,与椒盐面、黄酱、大葱段、合页饼一同上桌。特点是外焦里嫩,鲜美可口。常用于招待贵宾和盛大节庆,是宴席的首位菜,一般有献哈达、唱歌敬酒等礼仪。

大炸羊 以羊肉为主料,经挂糊炸制而成。因在制作时所用主料大而得名。将熟羊腰窝肉切成适度厚的大片,放入以鲜汤、小茴香、葱段、姜片、蒜瓣、酱油、精盐、味素等对成为调味汁锅中加热,待靠至入味,捞出洒干水分。鸡蛋加水淀粉及芝麻油调成稠糊。勺内添植物油烧至7成熟,将羊肉逐片蘸勾糊下勺,炸成金黄色捞出,切成长条码入盘内,淋少许芝麻油即成。食时随带胡椒盐。成品色金黄,肉酥烂,味胡香,皮焦脆。此菜在乌兰察布地区广为流传,大、中、小餐馆都有经营。

羊背子 蒙古族人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是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的珍品。将羊背子卸成七大件(除去胭叉),带尾入锅,加盐、姜块、料酒、小茴香等煮熟,捞出装入铜盘。光摆四肢、羊背颈胛,把羊头摆在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至背脊上割下一条吃掉,而后就可各取所需。席间还有配菜、奶食品和马奶酒等。

涮羊肉 起源于元代,相传为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以绵羊肉在装有汤汁的火锅内涮制而食。芝麻酱、酱豆腐、腌韭菜花、辣椒油、卤虾油等调味品分别盛在小碗内端至席前,由食者根据个人喜好调配成汁。火锅内注入清水(可加适量姜丝、味素、海米、口蘑汤),烧开后便可夹入羊肉在锅内轻涮,待羊肉片变成白色后,立即夹出,蘸上调好的味汁就着糖蒜食用。这种吃法肉质鲜嫩,不膻不腻,新颖别致,饶有情趣。在乌兰察布市地区的大小饭店、餐馆及家庭盛为流行。

烤羊腿 以绵羊的后腿为主料,配以葱头、芹菜烤制而成。将带骨羊后腿剁去小腿下部,把边缘修饰整齐,在腿内侧剁上斜十字花刀,置于盆内,用调味品腌渍3小时。将烤盘烤热,倒入腌渍原汁,放入羊腿,葱头块、芹菜段,入烤箱(或烤炉)烤熟即成(烤制过程中将羊腿翻两次),食时改刀成块,带骨装盘上桌。此菜色泽褐红,肉质酥烂,口味香醇,保持原形。食时如蘸黄酱、拌以葱段更具风味。常用于高级宴席的头菜或主件。

香橙羊肉 以新鲜去骨羊肉为主料烹制而成。将鲜橙去瓤,修成提蓝。羊肉煮熟切成小丁,加枸杞、精盐、味素等调味品炒至入味装在提蓝内,摆在盘边。生羊肉剁茸加橙汁、精盐、味素等调味品拌匀,挤成丝氽熟。勺内添底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投入主料,烹料酒,加精盐,味素炒至入味出勺,装在盘的中央即可。特点造型美观,色泽明快,口味成鲜,酸甜并重,质地细嫩,富有营养。宜作大型宴席的主盘或配件,多在中、高档饭店经营。

银针里脊 以猪里脊肉为主料,绿豆芽为辅料滑炒而成。将猪里脊肉切成丝,加精盐、味素、料酒等喂制,用鸡蛋清、淀粉上浆,入4成热的熟猪油锅中滑散断生。绿豆芽切头、去根、洗净,置开水锅中焯熟。另起锅添底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烹料酒,入滑好的猪里脊丝、焯好的豆芽段,加少许鸡汤、适量精盐、味素等翻炒,待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淋明油出锅装盘即可。此菜色泽洁白,滑嫩脆爽,荤素搭配,营养合理。适用于配筵席菜和下酒,多在中档以上饭店经营

奶豆腐两吃 以奶豆腐为主料烹制而成。将奶豆腐、果脯一起切碎,围成圆球形,挂蛋泡糊入油锅炸成淡黄色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另将奶豆腐切成大小薄厚适度的菱形块,加白糖上笼蒸透取出。京糕切成比奶豆腐薄,边长比奶豆腐略短的菱形状,置蒸好的奶豆腐上,摆在炸好的奶豆腐球周围。勺内加适量水、白糖熬成蜜汁,浇在菱形奶豆腐块上即成。此菜口味甜润,奶香浓郁,伴有酸奶子的香味。

奶酪 俗称酪蛋子。以牛、羊乳汁分离出酥油后的酸奶熬制而成。将酸奶子加白糖置锅内用慢火熬煮,待有结晶体出现时装入纱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成。一酪蛋子质硬味酸甜,是奶食品中最普通的食品。

酥油 又称奶油,有黄白两种。把鲜奶发酵成酸奶,从酸奶中分离出白酥油,将白酥油微火熬炼,即成黄酥油。酥油味道独特、醇香,营养价值高,是奶食中的精品。常和奶茶、炒米等伴食,也作点心、菜肴的辅助原料。

奶皮子 蒙古族最喜欢吃的奶制品之一。将鲜奶烧开,以慢火煮制,用勺上下频扬,使之表面形成泡沫,结成厚膜,用小火煨制一段时间,再加火烧至奶皮不破烈为度,从锅边划开细缝,注入新奶,以增加奶皮的厚度。到一定厚度时离开火源置阴凉干燥处冷却,用筷子或特制的挑棍揭起,挂通风处晾干即可。奶皮子营养丰富,是饮茶、吃炒米的上乘佳品。

奶豆腐 蒙古族传统食品。蒙古语称“心喜乐格”。以牛奶或羊奶为原料经发酵后再加工而成。奶豆腐有生、熟两种。生奶豆腐,将鲜奶煮开,加入适量酸奶汁,待煮沸变稠后倒入布袋中,沥出水分,置于不同形状或花样的木模内挤压成形,放阴凉干燥处晾干水分即成。熟奶豆腐,是将取完奶皮子的鲜奶,重新煮开,再用上述方法制做即成。特点是色泽乳白,酸香浓郁,营养丰富,并能久存,是草原牧民的常备食品。

奶茶 蒙古民族传统热饮料。以鲜奶、青砖茶煮制而成。将青砖茶掰开或捣碎,装入纱布袋投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或将清水烧开,冲入放有茶末的铜壶内),慢火煮出茶味,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常和黄油、奶皮子、炒米一起食用。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花草的果实、叶子、花等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更具特色。

蒙古馅饼 以面粉、清水和成面团,包牛肉(或羊肉)调制的馅烙制而成。将清水徐徐倒入面粉,边倒边搅,至面团稀软有韧性为止。牛肉(或羊肉)剁成肉泥,加大葱末、植物油、姜末、花椒粉、精盐、味素等调成馅心。面团下剂按成圆饼,包入调好的馅心,拍扁,并使馅心分布均匀。饼层烧热,涂上油脂,放入馅饼,经三翻两烙,双面呈金黄色,皮鼓起即可出铛。蒙古馅饼皮薄透明,金黄油亮,鲜香可口。

一窝丝 用白面粉制作而成。清水加适量精盐、食碱溶解后,倒入面粉内调成碱性面团,醒至适中,反复抻拉成细丝,入5成热油中炸熟,捞出沥尽油装盘,撤白糖、青红丝即可。形如盘绕成形的丝缕,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宜作高级宴席的甜点,在大中型酒店经营。

刀切酥 以面粉、饴糖、糖粉、植物油为主料烤制而成。用面粉、糖粉、植物油和成糖油酥;面粉加饴糖、白开水和成皮面。待醒好后,包上糖油酥擀成长形片,表面抹上油,卷成半圆形长条,切成适度厚的片置烤盘内,入烤箱烤熟即成。成品色褐色,味甘甜,质酥脆。宜做高、中档宴席的点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店经营,民间也有烤制食用的。

炸馓子 口味有咸、甜两种。将适量矾、碱、盐(或白糖)置水内溶解,倒入面粉内和成面团,醒至适中,下剂,搓成细长条盘入盆内。锅内加植物油烧沸,将面条绕在手上四、五圈后切断,捏牢接口,扯拉成细丝,入油锅内对叠炸熟即成。馓子质酥脆,色金黄、味咸香(甜香)。宜于早点食用和节日待客,在中、小型餐馆经营。

豆浆 蒙古族传统热饮料。将去皮、去苦仁的大豆用水泡好,置水磨内磨成糊状,过滤后取其豆汁。锅内加清水烧开,倒入豆汁熬至成熟即成。豆浆色泽乳白,鲜香味甜,营养丰富。

凤尾扒发菜 以发菜为主料,鹌鹁蛋、黄瓜为辅料扒制而成。将发菜泡洗、整理干净,摊在用鱼茸、蛋清、淀粉、精盐、味素、料酒等制成的肉饼上,上笼蒸熟改成菱形块,码在盘中央。黄瓜切凤尾形摆在主料周围,鹌鹑蛋打入小汤匙内(12个)放入笼内蒸熟置风尾形黄瓜片上。勺内加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调味品烧开,捞出葱、姜丝、撇去浮沫,用水淀粉勾成芡汁淋明油浣在摆好的主料上即成。特点是造型美观,软嫩清淡,营养丰富。

扒鸡茸发菜 以发菜为主料,鸡茸为辅料扒制而成。将发菜用温水泡发、清洗,整理干净。鸡脯肉制成茸状,加蛋清、淀粉和精盐、味素调成糊。净发菜拖鸡茸糊下入热水锅氽熟捞出,码在盘内。勺内放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精盐、味素等烧开,捞出葱、姜丝,撇去浮沫,用水淀粉勾成芡汁,点香油浇在主料上即成。此菜具有质地软嫩滑爽,口味清香鲜咸,色泽黑白相间等特点。

酒锅牛三宝 以黄牛牛尾、蹄筋、牛鞭(牛冲)为主料,配以香菇、口蘑等炖制而成。将清炖的牛尾置酒精锅内,加上发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和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再加上发制好的香菇、口蘑等辅料,调好味,点燃酒精锅,盖上锅盖烧开,上席。由服务员起盖。客人食之有补气壮阳、提神、祛寒、美容润肤之功效。

枸杞菊花牛鞭 以小公牛之牛鞭(牛冲)为主料,配以枸杞烧制而成将鲜牛鞭用清水煮至柔嫩取出,顺尿道剖成两片,除掉尿道膜刮洗干净,剞上菊花花刀后改成段。鸡腿一只,葱、姜、料酒等和改刀后的牛鞭一同放入水锅中加热煨制。勺内添植物油烧至6成熟,投入煨好的牛鞭走油后捞出,勺内留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处理好的枸杞,放入精盐等调味品烧开,撇去浮沫下入牛鞭花,烧至入味后勾芡,淋明油出勺装盘即成。此菜造型美观,口味香醇,色泽鲜亮。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具有滋肾润肺,强筋壮骨之功效。

葱烧蹄筋 以牛蹄筋为主料,大葱为辅料烧制而成。将发制好的牛蹄筋切成长条,下入烧至6成熟的油锅中过油后倒出,锅内加底油烧热,下入大葱段炸呈金黄色捞出,用蒜片、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调味品烧开,捞出姜、蒜,撇去浮沫,放入牛蹄筋烧制,待蹄筋软时用水淀粉勾芡,淋鸡油出锅装盘,将炸好的大葱段围四周即成。此菜葱香浓郁,筋软色白,营养丰富。可作宴席的大件或小炒。各中、高档饭店均有经营。

红烧牛头 以黄牛头为主料烧制而成。将牛头用火烧焦皮面,刮、洗干净。锅内加清水,入牛头煮至肉、骨能分离捞出,取其肉加葱、姜、料酒汆煮两次捞出,切成小方块。另起锅,添入鸡汤、净猪肘、熟火腿烧开,撇去浮沫,投入用纱布包好的干贝、白胡椒、大料、桂皮、姜片,煮至汤浓,放入牛头块,用小火靠制,待牛头块软烂时捞出,皮朝下整齐地码入碗内,加鸡汤葱段、姜片、精盐等上笼蒸透,扣在盘中。勺内添清水,加白糖、盐味素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浇在主料上。另起锅添料加油,用葱花泡出香味,添鸡汤、盐、味素烧开,投入油菜心烧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点香油出锅,围摆在牛头周围即可。特点是肉质软烂,口味醇香,营养丰富,色泽美观。中、高档饭店均有销售,被誉为菜之上品。

清汤牛尾 以鲜牛尾为主料,鸡腿、鱼肚、海参、口蘑为辅料炖制而成。将鲜牛尾从关节处斩开成段,置于清水盆中浸泡去膻后捞出,原血汁待用。砂锅加入清水,依次放入浸泡的牛尾、鸡腿、葱、姜、八角、盐等调味品。慢火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炖至熟烂时将牛尾捞出。锅内倒入原血汁,反复烧开澄清、过滤,待汤汁完全澄清时,放入牛尾、口蘑、调味品烧开,盛入汤盆,上面放上少许预先烹制好的鱼肚、海参即成。此菜口味鲜咸,清澈见底,营养丰富,是中、高档宴席上的最佳配汤。

全羊汤 俗称羊杂碎。用羊的头、蹄、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将羊头、蹄的毛,烫、燎、刮洗干净,羊肚用开水烫去毛,心、肝、肠等下水分别翻洗、浸、漂干净。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山奈、小茴香、盐等调味品煮炖,锅开时,撇去浮沫,继续煮至香味溢出,头、蹄的骨肉能分离,其余下水熟烂后捞出,切成条或薄片。锅内加羊油烧热,用葱、姜、辣椒炝锅,添入煮羊骨头汤、清水及适量的原汤和精盐等调味品,待烧开后,下入主料,煮至汤浓味醇时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汤味鲜、香辣、浓醇、不膻,深受群众欢迎。

蒙古糕 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多在专业店经营,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圐圙招待宾客。

二、西口民俗风情

关于汉族的民俗风情与内地大同小异,本书就不多作介绍,作为塞外的乌兰察布地区,正好处于西口(杀虎口)外,是古代汉族与游牧民族战争、交往的必经之地。因此,这一带的汉族民俗呈现出蒙汉杂揉的特点。本书只介绍如下一些较为独特的民俗风情。

二人台 二人台又分为东路二人台和西路二人台。以东路二人台为主,流行于集宁周边与河北省张北、尚义等地,曲调结构严谨,朴实流畅,平稳易唱,比西路二人台定调稍高两度,唱起来吐字平稳,布字均匀。主要传统剧目有:《走西口》、《打樱桃》、《打金钱》、《卖菜》、《卖碗》、《挂红灯》、《小尼姑思凡》、《对花》、《五哥放羊》、《光棍哭妻》、《探病》、《牧牛》、《偷黄瓜》、《怀胎》、《三国调》、《回关南》等;新编剧目有《卖油》、《光棍汉与外来妹》等等。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种。另有乐器演奏牌子曲,也是二人台艺术的组成部分。二人台乡土气息浓郁,故事情节质朴,旋律音调优美,方言道白亲切。民谣有“走不完的西口,打不完的樱桃”之说。证明二人台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的喜爱。涌现诸如武利平等全国著名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

民歌 汉族的民歌主要有爬山调,流行于境内的又有后山调和前山调之分。后山调流行于阴山以北地区,旋律高亢悠长,音程调动大。前山调流传于凉城、丰镇等地区,题材丰富,其句式为上下结构,比兴赋等手法应用普遍。

隆盛庄秧歌 从清朝开始在丰镇流传有隆盛庄秧歌,到民国年间不断完善,这种艺术是由民间祈雨而发展起来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上午8时开始。在第一声铁炮响后,扮张飞者骑匹黑马绕街3次,待第三声铁炮鸣放后,表演正式开始,由两名兵卒鸣锣开道,两边是各执“肃静”、“回避”的衙役,中间为“伏魔大帝”关公的全副銮驾,后面是“关”字大旗和手擎五色旗的亲兵。紧接着是七品县令,由二人抬一根木杠,扮县官者骑于杠上。后边依次是独轮油车表演,车上装一大油篓,油篓两面分别贴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演五鬼闹判官,判官走八字步,小鬼走趋步,形成“水尖子”和“蒜辦子”队形,在民间打击乐《长流水》的伴奏下过街,挠阁、抬阁随其后表演。再后为“八抬明轿”(上供关老爷木质偶像),跟着是“龙王暖桥”(上立龙王牌位),一品大员在两个身背“伏魔大帝”御玺和圣旨的随从护卫下,由两个马童各牵一匹赤兔和黄骠马上插“圣”字旗随后。最后是40个背弓和40个挎刀的“对子马”,他们头戴红缨,身着黄马褂、青缎裤,脚踏深底长靴。表演队伍十分壮观。这一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四脚龙表演艺术 在丰镇市隆盛庄有独特的四脚龙表演艺术,这种表演艺术起源于民间的祈雨许愿与还愿。与其他舞龙表演艺术相比较,独特之处是龙增添了四只脚。是由民间艺人苏太创造的,他认为龙是神,不能少胳膊缺腿。因此,发展成为四脚龙舞。它由11人表演,1人舞龙珠,6人舞龙身,4人舞龙脚。动作以表现想象中龙的形态和习性为主,有“龙翻身”、“龙戏珠”、“龙出水”、“龙戏水”。基本动作是滚动、缠绕、穿插。在民间音乐《出对子》的伴奏下表演。夜晚表演时,龙头、龙身内点石蜡灯,周围点燃4堆旺火,上撒锯末、松香(制造烟雾)。旺火点燃后,龙在烟雾中起舞,仿佛腾云驾雾一般,景象非常壮观,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2009年8月入围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表演艺术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

转九曲 流传于卓资县、察右中旗等地的有农历正月十五转九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正月十一开始布置九曲十八弯方阵,中栽一根1丈高的木杆,以这根木杆为中心,在东、西、南、北等距离各栽9根6尺高的木杆,形成一个大“十”字。然后南北等距离再各栽162根小杆,再用麻绳按九曲十八弯图形连接木杆,留有出入门各一处,主杆高挂灯笼,小杆由村民各户做一至两盏灯插其上,待正月十五夜,人们将用土豆做的灯插入木杆钉上点燃。形成灯海,转九曲时,由秧歌队表演一段《皮筋顶灯》,然后,村民即可走入九曲迷宫,转九曲时,不准乱钻,乱跑或碰坏灯盏、木杆,否则将是不吉利。结束时,村民可选一盏灯带回家,若灯一路未熄灭,这一年便福星高照。

门楼调 流传于商都、兴和县和丰镇部分乡镇的民间艺术有门楼调一种。门楼调是一种说唱艺术,因一般在商贾巨富、财主的门楼前表演而称之为门楼调。门楼调分单人和双入门楼调,单人门楼调说唱者手持一块马肩胛骨,上缀若干铜钱,说唱时一边舞动板骨,发出咂咂节奏声和着曲调(后改为竹板)。双人门楼调除主唱一人外,另一人拉二胡伴奏。内容一种是祝福庆贺,即兴说唱。另一种是艺人走街串巷,将奇闻轶事编成合辙押韵的完整故事说唱,一般6句为一段,一段唱完稍作间歇(或道白),接着再唱,其曲调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剪纸 剪纸风俗流行于乌兰察布各旗县市区的农村,俗名为窗花。在过年前打扫家时,在住房的窗上家家都要贴窗花。窗花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使用工具不同,但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我市的剪纸属北方流派的代表山西派,但又体现了边塞风格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独有特色。是随着清朝走西口移民而传入的,成为我市的一种重要风俗。除过年前打扫家时贴窗花外,无论岁时节令,还是红白事筵,都有剪纸;正月十五闹元宵,灯上要贴剪纸;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念之情。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在赔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在送葬时纸幡、摇钱树、金银靠山、花圈等都用剪纸糊制而成。乌兰察布市的剪纸艺术形式多样,寓意丰富,给人以纯真、质朴、清新的美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涌现出张瑞云、朱家骐、魏小兰等一大批剪纸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制作成各种包装的旅游纪念品,远传国内外,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