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代表什么生肖

叩开“龙门”观河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运城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货代表什么生肖1

■袁建顺 李建录

河津,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远在一百万年之前,这里即有先民集居、生存、繁衍、栖息。春秋时建耿国,秦置皮氏县,北魏称龙门,宋代因有黄河流经禹门渡口,而改名河津。

初观河津,但见一山二水,壮阔厚重,源远流长。

河津,地处山西西南部,运城西北隅。西濒滔滔黄河水,北枕巍巍吕梁山,东临“后稷稼穑”地,南望太华烟云中。纵横两河,雄踞层峦。地虽不阔,形则多样。既有巍峨迤逦的吕梁群峰,又有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既有膏腴丰饶的汾河谷地,兼有清澈艳丽的湿地滩涂。九曲黄河自北向南濒西沿依偎河津,潺潺汾水由东至西从中部横贯河津。双峰筛崖滴翠,老城莲池映日;北山沟壑幽深,平原绿野遍地。黄河之水如激流澎湃声撼秦晋,汾水澄波似玉带缠腰辉映河津。瓜峪、神峪、遮马峪三峪并流,涓涓清溪,悬瀑连泉,山环水绕,幽谷飘香。唐朝名将“薛仁贵”少年习射的汾河湾打雁并非子虚乌有;“詹太师”故里的放马滩也非徒有虚名。禹门渡口码头灯影桨声,繁华盛景跃然眼前:“木船如云,风帆无数,黄河船工号子响彻云霄。陶器、瓷器、百货、山货、盐巴、药材、茶叶、煤炭等应有尽有。船上灯火通明,岸上酒绿灯红。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凡夫俗子,在此盘桓度日,买卖营生,劳作生计;文人墨客登斯楼观长河落日,游目骋怀,酬唱吟咏:“酒旗相望大码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再览河津,却是一树琼花,琳琅满目,美轮美奂。

河津,山川锦绣,风光旖旎。域内八景,美不胜收。可供凭吊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徜徉于古耿大地,你可以感受禹门叠浪、汾水澄波、红蓼春妍、午芹秋霁、云中烟寺、峪口清泉、疏属晴岚、平原夕照“邑中八景”的异彩纷呈;拜谒“大禹庙”,你可以领略层楼倚汉、曲栈连云、鸣泉漱玉、飞阁流丹、悬崖挂月、空谷惊雷、秋水归帆、春鳞汲浪“龙门八景”的惊险奇幻;登上“九龙岗”,你可以远眺西河画舫、太华晴峰、孤云送月、汾水秋波、雁塔凌空、小桥飞凤、倚斗金銮、原麟叠翠“麟岛八景”的蔚为奇观;漫步吕梁山前,你可以欣赏金峰远照、鸦石奇巍、筛崖玉溅、芹谷神泉、清流重叠、白羽争滩、长桥卧波、泊岸村船“午芹八景”的仪态万千。

神奇的四大“八景”,或属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天然景观,或因了母亲河黄河、汾河和吕梁山麓、三峪泉水相映形成,实属美丽景象的真实写照,加之耕牧于河山之阳的郤缺夫妇“世世生生耕田而食,夫夫妇妇相敬如宾”的衍化,更是营构出一幅田园风光画卷。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确有“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之感。

细品河津,犹如一泓甘泉,娓娓道来,直入心田。

外览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得益于清幽奇绝的自然山水和浓墨重彩的文化积淀,为河津平添了几分光彩,彰显了几多文化厚重。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得山水之气,在这样一片钟灵毓秀的龙门圣地,为“大禹文化”“黄河文化”“龙门文化”赓续绵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河津成为诞生文化名人名作,并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地方,也涵养了这里的人文生态,造就了这片土地的厚重深邃。

无论你是否来过河津,一般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不觉陌生,对“桃花三月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耳熟能详,对“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如雷贯耳。还有“高禖庙”中的“辟沙珠”、“兴国寺”内的“镇风塔”等奇幻故事不胜枚举。

河津域内的文庙、文昌阁、崇文阁、魁星阁、魁星楼、文笔塔、文清书院、南书院,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这些文庙、楼阁、书院,是一份文化血脉的象征和见证。这些颇显文气的古建,处处彰显了河津人崇文重教、知书向学、习文修身、明理尚贤、以文为荣的理念,让代代河津人把崇文敬儒、耕读传家的思想延续至今。

孔子高徒卜子夏莅晋传儒、西河设教就在河津。史籍载:“子夏居西河,教授三百人。”何止三百,实乃“历数十年,学者至盈千人”的气象!他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语,作为上海复旦大学的校训,已逾百年。今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亦成为“河津中学”的校训。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一词,2500年之后,被神奇地高悬于象征世界和平的联合国总部。

河津还是“家住逍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被唐太宗封为“游击将军”薛仁贵的桑梓故里。河津还曾孕育过“河汾设教”的大教育家王通,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隋末唐初名臣,皆出自其门下。这里还有被誉为“斗酒学士”的大诗人王绩,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久唱不衰的王勃,一篇《游龙门记》编入中学课本的明初大理学家薛瑄等足以称得上“圣贤”等级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相映先后,卓越千秋,流芳千古。

近代河津,还是朱德、刘伯承、贺龙、王震等八路军领导人,两次从禹门渡口东渡黄河抗击日寇的革命老区。这里还养育了抗日民族英雄、绥远省主席、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

除了这些诗擘鸿儒、文魁武将、名流大家外,河津的陶瓷琉璃也震撼中外,闪烁古今。2016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宋金瓷窑”遗址就在河津的固镇村。它改写了中国的“陶瓷史”。河津窑头村的“吕氏琉璃”构件现在还闪耀在故宫、晋祠、解州关帝庙、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的屋顶塔尖上,并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津2020年荣获“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殊荣。

诸多人文与自然遗产,是历史留于河津人的馈赠。

翻阅历代名人名篇,赞美颂扬河津的诗文楹联更是锦上添花,数不胜数:明薛瑄一篇“眼底生云雾,脚下数千年”的“游龙门记”,寥寥几百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龙门”雄伟壮阔的山水画卷,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的深刻内涵。齐懋勋“固镇钟楼和薛文清公《元韵》诗”云:“层楼高耸出云间,杖策登临眼界宽。左望人烟形幂幂,西觇景物意闲闲。秋来落照开红树,雨后晴岚映碧山。佳胜未经人道尽,挥毫聊自附贤关。”河津真武庙上的崇文阁前,清人王照离写的对联,更是对河津人文环境赞赏有加:“不大亭台,南汾水,北遮泉,东环瓜涧,西绕黄河,锺千古之英灵,莫谓卜马难继;最狭殿阁,前凤坡,后麟岛,左攀虎丘,右依龙门,萃一方之秀气,且看王薛再生。”清代诗人张汾宿《咏河津》联云:“莫谓人弗杰,周卜子,汉马迁,隋传仲淹,明表敬轩,那几家硕士高贤,洵足接千秋道统;漫言地不灵,东虎岗,西龙门,南来飞凤,北迎卧麟,这一带山清水秀,亦堪壮三晋观瞻。”

古之河津煤炭资源深厚,水资源丰富,实可谓“罕有一地之名如河津,令人闻之而生水光潋滟之想;罕有一地之利如河津,让人居之而有山蕴乌金,水藏福运,山高水长之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世事更迭,战火焚燃。到了近现代,河津屡遭天灾人祸。日军占领河津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小停、东庄惨案,“两村血流成河,一片殷红呜咽!”雄伟壮观的龙门东西禹庙被日本人的炸弹夷为平地——1938年12月25日,为保卫黄河禹门渡口,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271名中国军人血染沙场。如今4米宽、16米高的“气壮山河”“精神不死”“气壮龙门”“伟绩千秋”摩崖石刻丰碑,巍然屹立在黄河龙门山陡峭的岩壁上,永远为华夏儿女所崇敬。

河津,一片蕴含希望的土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满眼生机转化韵,天工人巧日争新。河津古有冀国。禹设九州,冀冠其首。“冀”者,希望之意也。1978年改革开放,1994年撤县设市,让河津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理念指引下,河津人痛定思痛,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重新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一收、二合、三修复”“一山两河三峪多点”“七道七治”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后土庙”“台头庙”得到重修;“高禖庙”“九龙庙”香火大振;“薛仁贵故里”一展雄姿;“九龙公园”“北城公园”“莲池公园”游人如织。“龙门景区”“汾河、黄河公园景区”初具规模。“黄河滩湿地灰鹤保护区”鹤翔鸟鸣,生机盎然。道路绿化、企业绿化、学校绿化、城乡绿化,“春风又绿江南岸”,河津重现青山叠翠、万木葱茏。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城乡建设: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县城还处在盐碱吞噬的老城池。街道狭窄,商业萎靡。3米宽的十字街,商业门店稀稀拉拉,集者成市,散者成墟,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全城总面积不过500余亩。在当地中老年人的记忆中,这里原来就只有一条5米宽、20余公里长、过不了黄河的沙砾公路,通往乡村的是两三米宽的土路。村庄里都是铁轱辘车从中间碾出两道深辙的土巷道。土墙土厦的河津,全县没有一辆机动车(1958年才有了第一辆汽车),粮食产量很低,工业刚刚兴起,税收无几,财政薄弱(1956年全县总收入162.8万元),城乡人民生活十分拮据。

而如今,城市焕然一新,农村面貌大变。新城区内新耿街、紫金街、延平街、汾滨街、万春街、九龙大街,街街宽敞;泰兴路、新兴路、华兴路、中兴路、振兴路、永兴路、龙岗路,路路平坦。六纵八横,井井有条。龙门广场、九龙公园、北城公园、莲池公园秀美壮观。独具匠心的“黄河梦”“黄河风”“龙门”“十二生肖”主题雕塑,大气、名气、文气、洋气。高楼大厦、公寓别墅,鳞次栉比。商贾云集,门类齐全。既有怡嘉乐超市、凤源超市、商贸广场、亚飞百货、海辉电器等室内商店;更有津辉国际建材城、耿都商城、龙门购物广场、温州步行街、泰华步行街、生资广场等室外综合、专业市场;东星、好又多连锁店方兴未艾。夜幕下的河津城,灯火辉煌,绚烂多姿。昔日沙化的放马滩,而今也变成了绿洲商城。

工业强市势头正旺。“项目为王”,阳光焦化、宏达钢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聚焦“六新”,中融宝森5G智能制造、龙清环保活性炭项目落地生根;国家新型工业化铝产业示范基地、山西省重要能源化工基地、龙门集团等六大千万吨机焦化基地加快落实;灰陶琉璃文化园区等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动能产业风生水起。

尤其变化大的是交通道路。河津素有“秦晋咽喉”之称,如今禹门黄河渡口五桥并架,天堑变通途。河津域内更是公路、铁路如玉带。108国道、209国道、临河一级路、吉运高速路、侯禹高速公路、侯西铁路、蒙华铁路纵横交错。龙门大道、耿都大道笔直宽敞,城市环路不断延伸,黄河一号旅游路升级上档。乡村通油路,巷道皆硬化。市内免费公交随处可见,出租车招手即停。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也不可小觑:满眼新居落成,举目秀美壮观。高楼鳞次栉比,新居熠熠生辉。家家新房荫翠绿,户户楼宇扬新欢。朝飞暮换,碧瓦青砖;琉璃屋脊,烟波画卷。屋宇相望,宅通永巷。呼儿唤女嬉戏,鸡鸣犬吠相闻。村头树木葱茏,村外阡陌纵横。花草繁茂,茎叶连绵。春华秋实,田园风光。

小梁全乡,龙门、康家庄、米家关、西辛封、西硙村等一批国家、省、地级文明卫生新农村相继涌现。农民生活殷实、富裕,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电视、电话、摩托车早已普及;宽带网络、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大村小村文体活动广场,早晚可见新时代的农民,男女老少舞姿翩翩,“幸福”二字就写在河津人的脸上。

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河津人特有的“勤劳睿智,自强不息;质直好义,崇德向善;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精神,催生了河津人建设“两河强市、中原名城、华夏铝都、开放高地”的无限激情,奏响了新时代“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的变奏曲,“五先协同、三动融合”,奋力蹚出一条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新路,书写河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万物复苏的气息,让唐诗宋词里流传千年的古风雅韵,再次像无际的春草生长发芽,像接连不断的鲜花竞相绽放,使无数的创业青年梦想成真。一个生态绿色文明祥和幸福美丽的新河津,就在我们的前方!

“黄河落日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五千年中华文明,承载了无数河津儿女不朽传奇,黄河水滚滚东去,淘不尽沧桑岁月依稀往事;吕梁山傲然云岭,遮不住金戈铁马远古回声……忆往昔,人杰地灵养育龙门代代英豪;看今朝,群鲤竞跃谱写河津新的华章;望未来,古耿大地风展红旗美丽如画!

山货代表什么生肖2

十二生肖歇后语328条

1、被追打的老鼠--见洞就钻

2、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3、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困小失大

4、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比喻得罪了一个,交了一个)

5、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

6、袋鼠的本事--会跳

7、地老鼠跑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

8、风箱里的老鼠--尽受气

9、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

10、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11、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

12、黑天捉老鼠--找不着窟窿

13、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扒外

14、花花猫主了个灰老鼠--歪种

15、黄鼠狼拜孤狸--一个更比一个坏

16、黄鼠狼吃鸡毛--填不饱肚子

17、黄鼠狼抽了筋--浑身打哆嚎

18、黄鼠狼单咬病鸭子--倒霉越加倒霉

19、黄鼠狼挡汽车--自不量力

20、黄鼠狼的腚--放不出好屁来(比喻说不出好话来)

21、黄鼠狼的腚--放不出什么好屁来

22、黄鼠狼的脊梁--软骨头

23、黄鼠狼的脾气--偷鸡摸蛋

24、黄鼠狼吊孝--装啥蒜

25、黄鼠狼蹲在鸡窝里--投机(偷鸡)

26、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比喻表面上亲热和善,实际上居心险恶)

27、黄鼠狼和鸡结老表--不是好亲(比喻不怀好意)

28、黄鼠狼间难卦--凶多吉(鸡)少

29、黄鼠狼见了鸡--眼馋

30、黄鼠狼看鸡--不怀好意

31、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比喻信任坏人,给了他舞弊的方便)

32、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

33、黄鼠狼拉小鸡--有去无回(比喻去了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34、黄鼠狼立在鸡棚上--不是你也是你

35、黄鼠狼骂狐狸--都不是好货(比喻没有一个好东西)

36、黄鼠狼骂狐狸--都不是好货

37、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

38、黄鼠狼偷鸡--专干这行的

39、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40、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41、苍蝇给牛牯抓痒--无济于事

42、吃了鱼钩的牛打架--勾心斗角

43、冲沟里放牛--两边吃(比喻两面受益,好处很多)

44、穿了鼻子的牛--让人牵着走

45、大车后面拴小牛--残毒(带犊)

46、登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47、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

48、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49、风马牛--不相及

50、疯牛钻进死胡同--不好回头

51、好花插在牛屎上--真可惜

52、耗子钻牛角--越钻越紧

53、黑天捉牛--摸不着角

54、红头苍蝇叮牛屎--臭味相投

55、胡萝卜拴牛--跟着跑

56、花鞋踩在牛粪上--底子臭

57、黄牛打架--死顶

58、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有计划地发挥作用)

59、黄牛拿耗子--有劲使不上

60、叫牛坐板凳--办不到

61、九牛爬坡--个个出力(比喻人多心,劲往一处使)

62、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比喻小得不什得一提)

63、老虎赶牛群--志在必得

64、老母猪跟牛打架--豁出老脸来了

65、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66、老牛不怕狼咬--豁出去

67、老牛吃青草--两边扫

68、老牛筋--难啃

69、老牛拉车--埋头苦干

70、老牛拉犁--有心无力

71、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

72、老牛死了--任人宰割

73、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4、老牛走老路--照旧

75、老牛走路--不慌不忙

76、老牛钻狗洞--难通过

77、老鼠钻进了牛角--越往后越紧(比喻越来越不宽裕)

78、老水牛拉马车--不会套

79、老子偷猎几偷牛--一辈比一辈坏

80、老子偷猪儿偷牛--一个更比一个凶

81、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强一辈

82、驴拉碾子牛耕田--各行其是(事)

83、驴子拉磨牛耕田--各走各的道

84、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85、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86、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87、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88、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89、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90、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91、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92、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93、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94、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95、窗户上画老虎--吓不了谁

96、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97、大腿上画老虎--吓不了哪一个

98、带素珠的老虎--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99、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100、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101、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102、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103、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104、饿虎进宅--不怀好意

105、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106、放虎归山--留下祸根(比喻留下了后患)

107、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108、虎头上捉虱子--找死(比喻自找倒霉)

109、虎嘴上拔毛--好大的胆子(比喻胆量大)

110、画上的老虎--谁怕你凶

111、画上的老虎--吃不了人

112、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高峰

113、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114、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115、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116、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117、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比一个恶

118、老虎串门--稀客

119、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120、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比喻有没有无关大局)

121、不倒翁骑兔子--没个老实劲几

122、穿兔子鞋的--跑得快

123、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124、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比喻微不足多,增减都不影响大局)

125、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

126、红毛兔子--老山货

127、猴子笑兔子尾巴短--彼此彼此

128、活剥兔子--扯皮

129、见了兔子才放扈--有利才出征(比喻对自己没利的事不干)

130、狡兔撞鹰--以功为守

131、开着拖拉机撵兔子--有劲使不上(比喻有本事、才能,但因条件所限施展不开)

132、老虎皮,兔子胆--色厉内荏

133、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按下气

134、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135、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136、敲锣撵兔子--起哄

137、青娃望玉兔--有无地之别

138、拾柴打兔子--一举两得

139、坛子里荞兔子--越荞越小

140、套马杆子逮兔子--瞎胡闹

141、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142、兔几的眼睛--红人(仁)

143、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144、兔子抱西瓜--无能为力

145、兔子蹦到车辕上--充大把式

146、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147、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148、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149、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150、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151、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152、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153、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154、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55、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156、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比喻力气或功夫没用在,点子上)

157、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158、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159、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160、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161、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162、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163、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164、窜蛇盯小鸟--列奏(逮往)

165、打蛇不死--后患无穷(比喻消灭敌人必须干净彻底,否则后果不堪设)

166、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167、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168、地头蛇请客--福祸莫测

169、冬天的蟒蛇--有气无力

170、洞里的蛇--不知长短

171、毒蛇的舌头--独(霉)分乙(芯)裁

172、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173、毒蛇吐芯--出日伤人

174、花皮蛇遇见蛤蟆--分外眼红

175、花眼蛇打喷嚏--满嘴是奏(比喻说话伤人,或说些反动的话)

176、花子死了蛇--没甚么弄的

177、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178、看到草绳就喊蛇--大惊小怪

179、霉蛇的牙齿马蜂针--最毒

180、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叉会钻空子,又会吸血(比喻极坏,既会投机钻营,又到处吮别人血)

181、青蛙钻蛇洞--自寻死路

182、青竹蛇),黄蜂尾上针--最毒

183、蛇吃大象--看他(它)怎么吞下去

184、长颈鹿进羊群--非常突出

185、长颈鹿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186、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187、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188、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189、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190、放羊娃喊救命--狼来了

191、猴子骑羊--不成人马

192、活羊拉到桌子上--离死也不远了

193、看羊的狗--一个比一个凶

194、拉骆驼放羊--高的高,低的低

195、狼看羊羔--越看越少

196、狼装羊肥--不怀好意

197、狼装羊笑--居心不良

198、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199、老绵羊撵狼--拼啦

200、孪生的羊羔--不分彼此

201、骆驼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202、骆驼进羊群--非常突出

203、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204、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205、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比喻在事情失败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206、牵只羊全家动手--人浮于事

207、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208、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209、山羊野马在一起--不合群

210、绳子牵羊羔--让它往哪里走,它跟着往哪里走

211、亡羊补卒--为期不晚(比喻在事情失败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212、许不下羊羔许骆驼--巧言哄人

213、断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214、和孙猴子比翻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215、猴儿的脸,猫几的眼--说变就变

216、猴儿拿棒槌--胡抡

217、猴儿爬石崖--显出你的能耐了

218、猴学样--装相

219、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

220、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221、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222、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223、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比喻焦急、忙乱,而又没办法)

224、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225、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

226、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227、猴子捡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228、猴子见水果--欢天喜地

229、猴子看果园--求之不得

230、猴子看果园--监守自盗

231、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232、猴子拉弓--不是样子

233、猴子捞月亮--白欢喜一场

234、猴子爬板凳--各想一头

235、猴子爬竿--直线上升

236、猴子爬上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237、猴子爬树--拿手戏

238、猴子爬树--拿手戏(比喻擅长、有把握)

239、猴子爬树梢--到顶了(比喻达到了顶点,或事情达到了顶峰)

240、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241、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242、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243、猴子骑羊--不成人马

244、猴子扇扇子--学人样

245、猴子上凉亭--丑鬼耍风流

246、猴子耍把戏--老一套

247、猴子耍拳--小架式

248、罢鸡钻草垛--顾头不顾尾

249、板凳上放鸡蛋--危险

250、半衣捅鸡窝--暗中捣蛋

251、报晓的公鸡--叫得早

252、抱鸡婆带娃娃--只管自家一窝

253、抱窝鸡带息--可忙啦

254、被打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255、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56、称秸秆几扎的鸡--括翅也难飞

257、吃了鸡下巴--按别人的话

258、出锅的烧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259、床底下关鸡--提(啼)醒你

260、寸花公鸡上舞台--谁跟你比漂亮

261、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比喻因失败而丧失斗志的人)

262、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263、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264、大公鸡打架--全仗着嘴

265、大虾炒鸡爪儿--蜷腿带拱腰(比喻插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样子)

266、大虾米炒鸡爪几--抽筋带弯腰几

267、德州扒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268、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269、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270、豆芽炒鸡毛--乱七八糟

271、堵往笼子捉鸡--一个也跑不了

272、断了翅膀的野鸡--飞不了

273、钝刀子杀鸡--靠手劲

274、踱脚青蛙碰着瞎臼鸡--难兄碰到难弟

275、二十一天孵不出鸡--坏蛋

276、房梁上挂鸡子儿--悬蛋

277、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比喻猜测不出来)

278、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279、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280、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比喻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非常不自量力

281、裁缝打狗--有尺寸

282、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283、吃过屎的狗--嘴巴臭

284、吃了砒霜毒狗--先害自己

285、脆瓜打狗--零碎

286、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287、恶狗咬天--狂妄(汪)

288、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289、恶狼学狗叫--没怀好意

290、疯狗吃太阳--不晓得夭高地厚

291、疯狗的脾气--见人就咬

292、疯狗咬刺猥--无处下日

293、疯狗咬人--叼着不放

294、疯狗咬太阳--不晓得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艰巨、严重)

295、疯狗咬月亮--狂妄

296、哈巴狗带串铃--充什么大牲口(比喻小人物装作大人物的样子)

297、哈巴狗上轿--不识抬举

298、不放酱油浇猪爪--白提(蹄)

299、城隍庙里的猪头--有主的

300、吃了猪下巴--爱搭嘴

301、吃猪肉念佛经--假善人

302、钉猪的刀--要快

303、恶狼专咬瘸腿猪--以强欺弱

304、饿汉枪猪头--争嘴

305、饿猪占木槽--死不放

306、放了血的猪--趴下了

307、肥猪跑进屠户家--送上门的肉

308、肥猪跑进屠户家--找死

309、豁牙子啃猪蹄--横扯筋

310、降不住猪肉降豆腐--欺软怕硬

311、就着猪肉吃油条--腻透了

312、狼惜猪娃--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313、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

314、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比喻某人是受惩罚的对象)

315、老鸽落在猪背上--个赛过一个黑(比喻一个更比一个坏)

316、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317、老母猪吃铁饼--好硬的嘴

318、老母猪吃碗碴--满嘴是词(瓷)

319、老母猪打架--动口不动手

320、老母猪打架--光使嘴

321、老母猪跟牛打架--豁出老脸来了

322、老母猪逛花园--找着挨揍

323、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324、老母猪爬楼梯--高攀

325、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按下气

326、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327、老子偷猪儿偷牛--一个更比一个凶

328、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强一辈

山货代表什么生肖3

"时代剧烈变迁,1300多个县城逐渐模糊成一个遥远的背景。对离开的人来说,这里的生活似乎还停留在原地,慌里慌张的汽车站,潮湿的巷子,沿街叫卖的早点摊。人寂寞地活着,梦想偶尔燃起,又悄无声息地跌落。

一个夏天傍晚,我在新晃一家旅馆里住下来,在几年中走过了很多县城以后,我感到这座小城有点什么不一样。或许它有一种紧凑的气氛,没有像很多县城那样整体翻修过。

晚上我沿着街道行走,有种热闹和寂寞交错的感觉。一直往前,就到了一座铁路桥下边。一时没有火车经过,桥下的江面沉寂缓慢,看起来像是绕着弯子,要把整座县城包进去。桥墩上写了两行涂鸦,是内地常见的假币迷药之类。这些线索似乎通向另一世界的入口,危险而不乏吸引力,我从来没有尝试过。就像我此时不会走上铁路桥,去灯火稀落的江对岸,那边的世界对我没有意义。

江边有一个小广场,我顺着台阶走下去,到了水边。水位很低,似乎被什么截住了,看不出流动,灯光给它染上了一层淡黄色,像是白日里的水草。我用了很长时间分辨上下游,往铁路桥方向走一点是两条水道的交汇处,斜岔水道的流动很清晰,甚至带着暗暗的激动。往里一点是道水闸,水从县城深处出来。

原来这座县城的内部有一座电站。

我走回城中,到了水坝面前的桥上。隔着铁丝护栏,另外两个闲人和我一起看水,听闸口后隐隐的轰响,几个小孩在玩滑板。空气里有点隐隐的闷热,我不想回宾馆。我顺着街道,一直走到县城的另一头,想要寻找水坝的来源。

街道尽头是一座廊桥,通向另一处江岸。我分辨不清这和铁路桥下的江水,是否属于同一条,看起来它是绕了一个大弯,把县城包了起来,电站来自截弯取直。这里是截流的上游,水面显出自然的淅沥流动。廊桥顶装饰着民族风情的木楼塔尖,黄色的光晕透出斗拱。在邻近的乡镇我看到过这种风雨桥,只是没有如此繁复鲜亮。这是一座公路桥,桥上有卡车轰隆穿行,我沿着步道走过桥面,稍稍站到对岸地面上,又往回走。

我不知道水系从上游何处进入,穿过了整座县城。居民楼和小卖部建筑于隐秘的流动之上,变电器细微地嗡嗡作响。几年以后我得知在相隔几个街区的一块操场地下,埋藏了一具被杀害的教师的身体,不肯苟且的灵魂叠压在大石块之下,人们像通常生活在小县城的人那样,口口流传又一致遮掩着这宗隐秘,直到出人意料地重见天日那天。

我觉得这座县城跟我会有一点关联。两年多之后,我又来到这里,住在跟上次相距不远的一家宾馆里,走上风雨桥,天气有些清冷,桥上的车流少了很多,看起来像是一座步行桥。桥面外侧装饰着灯光,染亮了天鹅或者白鹭的雕饰,又落下江面。江面比夏天流动得更缓慢,显出磁性的纹理,似乎在深处有让人无力挣脱的什么。在对岸山上,月亮刚好升起来,开始以为是一处山火,熊熊燃烧,使人想到要报火警,后来显出楼阁的形状,似乎是一座祭台,供人间祈拜,直到仪式完成,缓缓脱离岭际线,清晰分辨出月亮的轮廓。金黄的颜色落在整个江面,填平每一处磁性的褶皱,似乎涂敷。这是我第一次在南方见到这样的月亮。

在桥上我接到一个女孩的短信,说她头天弹钢琴时,微风吹动窗帘,感到一年前去世的父亲在窗外凝视,今晚她再次弹奏,却没有感应。她觉得失望。我告诉她,与逝者的交流像是追慕恋人,不能要求每次的付出都有回应,即使是父亲。

我到了桥的对岸,沿着滨江栈道走了一段,电动大水车已经停转,我想到白天在水车下就景点洗被子的几个妇女,她们戴着塑胶水套,不顾及水冷;邻近龙溪古镇的街头,保留着西南联大学生投宿的旅栈,三岔街口有一处清末的金楼,显出风雨剥蚀的斑驳黑色,墙皮起皱脱落,像是褪尽了荣光的一副骨架。老街深处保留着一处青楼,桐油涂敷的门板变得纯黑,虽然和金楼一样挂着文物标识,难免被居民占用,门面倾斜,据说三兄弟长年在外打工,都没有娶到媳妇,几年不归。二楼不带回廊的格子窗口紧闭,过去的尘世热闹杳无踪迹。

回到宾馆,对面有做生意的人在熬夜打麻将,我睡得不实在,似乎浮在一层梦境的表面,没法沉下去。第二天清早起来,去江边的农贸市场。这天逢集,长长的巷道清早已经拥堵,马路填塞到了道路当心,堆满各种四乡来的物件,没有一种是顶值钱的,这里也没有一项大宗的交易,却又充满琳琅之状,缺一不可。

一个农妇带着两只老母鸡,正像沈从文的湘西小说里那样,鸡站在一方铺地的编织袋上,面对汹涌人流显得不安,老妇不时轻抚它的头,也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某种不安,似乎在对自己手底下长大的母鸡说争气,场子要撑过去。一个用手势显示自己是哑巴的和尚,把许多张命理属相的单页从布袋里掏出来,铺在一方地面上,展开“两元钱一张,报属相自取”的标牌,小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南无阿弥陀佛”,在市集的喧嚣里只是隐约背景,手持一根木杖,当有人报出自己的生肖,和尚就伸出木杖指点地摊,让人拿起属于自己的单页,投入一个黄色的化缘袋里,半天也收纳了不少一元钱的纸币。我要了一个单张,上面标明我的五行属于“桑柘木”。

我把单张叠进裤兜,走到风雨桥头,这里的江堤上摆满了一溜卖烧胎治病的,附带着卖中草药,几个老头老太忙着发火,灰白的发丝混合着烟气,铁盆中黄纸的火焰带来一丝暖意,他们都是从乡下来的巫祝,每个人有固定的白圈标出的地盘,一个推着架子车想要来卖几件玩具的年轻姑娘刚刚停车,就被客气地劝走了。他们用鸡蛋烧胎,水碗化符的手法,和我童年经历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那里早已不允许公然设摊经营这种“迷信”。

我捏了捏裤兜里叠的命理单张,走到廊桥上去。回想昨晚的事情,发了一条告别的短信给昨晚的女孩,又在朋友圈贴了几句诗:

亲近地面

注定疏于飞行

专心数蚂蚁

就顾不上星星

自由的福利

不能强求有份

在文字的集中营里

要以命换命

但命运还有别的意思

在上海的时候,有天我和阿甘约好,去黄浦江步道走一走。

我们在阿甘住的世纪大道附近见面,一个月之前,他从浦西出租屋的床上惊醒,和室友一起被女房东赶到了浦东。错过了公园大门,穿过一道铁丝网和灌木丛,好不容易摸到了江堤上。望过去,对岸的上海城区显得比岸这边热闹很多。我们在一半荒废的湿地里走了小半天,碰到一条长椅就坐下来休息。不知怎么说起中国的地名被改坏的事情来。譬如夷陵改为宜昌,我家乡的金州变成安康,襄阳改为襄樊又改回去。“最著名的当然是兰陵改为枣庄。”说到这里我想起,兰陵,也就是枣庄,是阿甘的家乡。

阿甘却不以为然。“你说的是李白的诗吧。”现在那里没有什么葡萄美酒,只是两个大煤矿而已。枣倒是有一些,不过似乎打下来带着煤灰味儿。

我说还有兰陵王、兰陵笑笑生,说明你们那儿确实出过不少人物。“现在又有了你。”阿甘撇了撇嘴,作为一个不出名的二本学校工科男,他毕业以来干了不少奇奇怪怪的行当,譬如加油工和雪地靴业务经理。不过幸亏煤矿倒闭,他好歹不用顶替父亲的矿工职业,小时候,这似乎是县城唯一的出路。

县城最显赫的是两座煤矸山,小时候没有一栋建筑高过它们,所有人都生活在煤山脚下,每天随着卡车来卸料,煤矸山就加高一层,虽然整天有大人带着阿甘这样的小孩在山脚下拣煤渣,山仍然越来越高,抬起头的时候,整块天空都变黑了,阿甘总是害怕这块黑暗的天倒下来,压在所有人的身上。

后来它真的倒塌了,却是先变成了红通通的一片,县城的天空第一次亮起来了。

倒塌的前两年,已经有一些迹象。煤矸山堆得太久,里面的温度越来越高,拾煤渣时能感觉到热,渐渐地脚底发烫,要穿着厚底的布鞋才能去。后来山顶上开始冒青烟,像是父亲矿上的大烟囱。人们知道煤矸山自己燃起来了,但也没有办法,只是看着。煤矸山脚下依附着一溜窝棚,多半是没在煤矿上找到工作的人,那些窝棚里的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着煤矸山冒烟。那缕青烟倒是让阿甘有了一点想象。

有天半夜时候,阿甘睡梦中被一声巨大的轰隆声惊醒,像是父亲描述过的矿洞里打炮的震动,不过那里颤抖的是地面,这次是屋顶颤抖起来,一会儿刷刷地像是落下一层什么东西。轰隆声又传来了一次,母亲带着阿甘兄妹们披衣服出门去看,县城的半边天红起来了,是煤矸山的方向,消防车姗姗来迟地叫了起来,大家说是煤矸山爆炸了。

阿甘感到极大的恐惧,又有隐隐的兴奋,意外的是发觉妈妈也如此。天明煤矸山矮了半截,上面半截的一部分在爆炸中化为粉尘落在了县城每一家的屋顶上。山脚下的一溜窝棚也消失了,崩塌熔化的煤矸石严实地覆盖了它们,连同窝棚下面熟睡的十几家人,如同课本上火山爆发的场景。阿甘的一个女同学在这场爆炸中失踪了,骨殖没有找到。

北边的半截天空现出来了。似乎就是从那一次爆炸起,煤矿的经营开始不景气,后来渐渐地停下来了,煤矸山减慢了增长,再也没有回到以前的高度。阿甘去济南上大学的第三个夏天,回来时发现它们近乎消失,被继续拣煤渣的人差不多拣完了,连同那座当初没有爆炸的山。县城的很多人下了岗,煤矿也近于枯竭,只能烧煤渣的人越来越多了。

阿甘的父亲也下岗了。身上带着两次工伤的他,没能等到病退的一天。下岗之后,长年在乡下的父亲回到了县城,被煤块砸过的背始终没有挺起来,直到那年被表哥叫去珠海搞南派传销。阿甘知道消息时,是因为接到父亲拉自己入伙的电话。阿甘打电话给母亲,知道父亲带走了家里的四万块存折,就请了三天假去珠海。

阿甘在一套条件不错的三居室客厅里见到了父亲,跟他想象的架子床地铺不同。父亲对于阿甘的劝说很反感,说自己在这里很好,要做大事业,一辈子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遇,让阿甘不要挡着他的路。父亲说的很多话阿甘听不懂,譬如说他们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支别动队。父亲当时和表哥的关系已经不大好,因为表哥答应给父亲的高级经理去掉了高级二字。

至于表哥,一个人住在一套两居室里,房间里摆了一整套据说是红木的家具,表哥的一只手抚摸着红木沙发的雕花扶手,一边对阿甘谈起他的人生规划,比父亲的更为宏伟。阿甘有些恍惚,想到这位小时候一起去矸山上拣煤渣的伙伴,后来早早辍学,变成县城网吧和街道上游荡的青年,人瘦得像鬼,似乎舅舅家里不再给他提供伙食。后来美团到达了枣庄,表哥骑着摩托成了外卖小哥。现在坐在阿甘面前的,却是一位现成的伟人,提示着阿甘自己人生的失败。

阿甘回到上海两个月后,听说传销窝点被捣毁,父亲回家了。四万块存折变成了一张卡,余额为两元五角。春节阿甘回到县城,一个下雪天在街上碰见了表哥,他戴头盔骑着摩托车,正在匆匆送一份外卖,头盔的接缝黏了一层雪粒。那个在红木家具沙发上出现的伟人,凭空消失了,就像父亲侃侃而谈的口才,回家后也无影无踪。

县城没有了煤矸山,但也没有什么新的景致出现。我想到每次坐高铁回京,火车会路过枣庄但不停车。县城的制高点似乎是两个烟囱,其他是一排平房,有一两处地方似乎有酒类广告,不过也并不是本地出产。至于枣树,似乎也没有看清过。

在很多地方纷纷恢复古地名的风气中,枣庄在网上颇为走红,现实中却不为所动,“李白那两句诗,跟它实在没有一分钱的关系了。”阿甘说。除了过春节的必须,他从来没有想过回去,即使在眼前的黄浦江边,我们走累了,只能坐在长凳上休息一会儿。

那年夏末,我和女友从西安去柞水。

这是一时起意,我从来没去过这座和家乡同处陕南的县城。早年只在贾平凹的小说和安运司购票大厅的陕西地图上看到,让人想到柞蚕,一种相比家蚕寒碜、瘠瘦,结实干巴可怜的生物,似乎出自土质稀薄之地。以后西安回乡通了火车,路过柞水匆匆一瞥,似乎总在冬天时节,只见远处一座青黑色山体,穿青布衣服的人们匆匆行旅,似乎符合名字的印象。至于一个水字,近乎完全忽略了。

乘大巴穿过秦岭,在柞水出口下了车,一进县城,印象却全然不同。

这是一个在荫蔽中的小城,柳树似乎覆盖了全城,气温一下子低了。尤其在临河的街上,到处是飒飒阴影,河流带来了沁人肌肤的凉意。河道是弯曲的,现出依偎情态,被橡胶坝分为一叠一叠,每一叠处显出坝体青绿和水口的雪青,潺然铺展为河床,保留碧绿质地,令人想到濯足其中,刚好浸过小腿,脚底感觉到石子。岸上有人倚栏垂钓,只见钓丝垂拂,如同柳丝,却无人操心。这是一个无人操心的小城,街道上几乎无车驶过,房屋都安静。对岸靠山坡的几幢别墅周围开着花朵,阳台临水,让我动了心。

也许将来买一幢,住到这里。想到一直待在北京买不起房,这似乎也算一种可能。但离现实却又太远,像是从北京坐火车到西安,再换高速来到这里的距离。

住在汽车站旁边的一家旅馆里,靠外一面装着大玻璃。望出去车站广场没有几个人。旅馆隔音效果差,一拨客人在谈着打山货的事情。我想到了小时候生产队分熊肉吃的记忆,在镇上待的几年时间,我听到一个豹子闯进邮政所院子被打死的轶事,会想到去做猎人,跟着一个老猎人翻越山岭,走向延绵无尽的远方。本来我想去柞水溶洞看看,一听交通很不便,似乎只在县城转转也可以。

有另一条小河穿城而过,大部分隐没在封闭的下水道中。顺着小河往上走,到达一个山口,小溪从山中出来,看起来可以走到县城背后。

坳口里的夏末气候更明显,暑季最后的布景正在上演,溪岸旁半青半黄的柳树像是一半晒熟了,余热并不逼人,树叶和枝干上有无数的蝉声,全都奄奄一息,以致失去了逃避的意图,顺手就可捋下两三只,完全不用费力,松手固然尽力向天空飞逸,也飞不出多远,有的直接掉落在地上。蜿蜒走上去,到了三岔路口,溪水倒像比出口丰足,旧年水闸容纳不下,但也还没有人手来利用发电,白白地漫溢在阳光下,泛着细碎光线。

这和上下游的情形不一样,沿途的河床近于干涸,水流都已纳入电站的暗渠,缺乏在阳光下露头的机会,像是我来时经过的高速路隧道,将轰鸣隐藏在山体深处,缺乏在阳光下露头的机会。只有县城这一段被单单留下了,这是我昨天在领受河道阴凉时也心知肚明的。

整修过的小路变为台阶,辛苦爬上去,果然山脚就是县城,平和地铺展在河谷中,河流变得不显眼。小路台阶伸向更高的山顶,繁盛已极又衰败的植被覆盖了一半水泥路面,遇见一条穿越路面的小蛇。青色的带子,身体保持湿润,完全和白灼的路面无关,最初一刻发怔,似乎含有通灵征兆。到了山顶,亭子护栏剥落,四面山脉延伸,向家乡方向望去,只见隐约山背,黄绿渐化为靛青,又想起当初路过柞水的印象,只在某处重叠。

在这里,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接通是家乡口音,问我还记得他不,说从小一个生产队的,在山西金矿上得了尘肺,肺里气不够用,干不了活。十几个人凑路费去找金矿索赔,老板置之不理。去世的接二连三,这群人也拖不过很久了,希望我找媒体报道。我嗯嗯地间或应着,一边脑子里过了一遍山西的同行,实在不认识谁,只能含糊答应着。

我们慢慢往下走,离开夕阳进入青黑的松林,以前是一片坟地,整修过仍然露出痕迹。我知道,对于打电话来的矿工们来说,我远在北京的某个身份才是真实的,我来柞水的临时起意,刚才遇见的青色小蛇,昨天在河边感受到的阴凉和雪青,在小屋里安顿下来的想法,和刚才在山背后小道上顺手捋下的蝉声,以致眺望家乡远山的方向,都是不真实的,即使他们是在用着这个眺望的理由和我联系。

离开的时候,发现柞水没有到安康的大巴,虽然地理上两者相距比从西安回乡更近,现实中的距离却遥远。只能改乘火车。去到城郊距离不短的车站,候车大厅修得敞亮洁净,人群鱼贯有序,厕所却关闭着不让人使用,只好出门按标牌到场坝外玉米地,一个男人拎着裤子刚起身出来,绕过遮挡的芦席,头脑顿时为之轰毁,如同洪荒之初天火劫烧,无法再看第二眼,转身逃回,心中惊诧刚才提裤子出来的男人,还有另一边席棚中的女人,是如何向那片地狱大观蹲下身去。心中想着发两张照片晒到微博,谴责一下这座勒索人代谢功能的火车站,又作罢了。

火车站也没有空调,暑热从出城那刻就恢复了。火车从西安方向到来了,黑压压的人群拥向站台,下车的人却极少,蜂拥的人堆攀向绿皮火车,站台似乎深度不够,火车在很高处,似乎根本没有攀登上去的希望,手里攥着的两张车票也是老式的窄窄纸片,固然不能丢失,却也完全提供不了保障。前后推搡之下,不知怎么竟然上车了,有种回到过去的梦幻之感,坐火车是一趟触及灵魂的肉身考验。没有地方坐下,只能笋子一样地站着,等待车门关闭稍稍活动,为身体挪移出一点空间。

车厢像一条铁皮长廊,气温似乎比车下高出好多,立刻有一种中暑的感觉,总算轮轨传来嘎嘎声响,车身启动了,吹来的却是醇然热风,没有一丝凉意的掺杂,使人震惊之余有些说不出话来,只能全然领受。除了车顶一溜风扇的呼呼转动声,车厢里没有声音,所有人似乎已经中暑。

这真是一趟铁的旅程,我明白,只有此刻的暑热不折不扣,这样的回乡之旅是真实可靠的,先前小城河道的阴凉,只是轻重得体地保留给本地人的安慰。我和这座县城像当初一样疏远,也许不会再来第二次。发烫的诺基亚手机在我汗黏的裤兜里抖动起来,显示出在山上接到的那个矿工的电话号码。

*本文摘自袁凌新书《在别处》

《在别处》是真故出版“经典非虚构著作”的第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袁凌以一种惊人的坦诚呈现了自己这几十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的辗转漂泊,既有身处异乡的孤苦,更有对当下中国的密切观察。

作为国内最为声名卓著的非虚构作家,袁凌不是停留在对教育、阶层等社会议题的表面讨论上,而是不断潜入中国人的生活内部,发掘中国人的命运底色,呈现我们在坚硬现实中的狼狈与坚韧。有人评论说:“袁凌就是我的泪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