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中什么数字代表头发

起底|高价植发“漩涡”:成活率成谜,培训速成班宣称三天包学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肖中什么数字代表头发1

“每秒2-3针连续猛扎”。

植发手术台上,王军(化名)只记得钻心的疼痛感。中午12时20分开始,整个手术持续了近9个小时。而这也成了他至今四处奔走维权的开始。

广州倍生医疗美容门诊部(简称:倍生植发)“保证毛囊成活率不低于95%”,王军以为肉眼可见的“头秃”足以证明没有达到承诺效果。一年过去,“鉴定”这一关都未找到突破口。

一个月前,倍生植发发布声明,称照片及视频可证明,患者的植发手术成功。“不服。”败诉的王军再次被激怒,“我没办法证明,他们又怎么证明毛囊成活率达到95%?”

王军坚持要个说法,他仍在咨询求证,生活重心被植发纠纷牢牢捆绑。

“脱发危机”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痛。颜值焦虑和广告轰炸双重刺激下,像王军一样希望通过植发改变形象的消费者涌入植发机构。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铺天盖地的植发广告背后,是动辄数万的手术费,并伴随贷款纠纷、虚假宣传、鉴定难等问题,植发市场鱼龙混杂。

植发机构走访中,尽管毛囊检测结果显示记者状况良好,不必植发,但医生仍给出治疗方案,比如针对额前侧头发较稀疏、发质较细等问题可以采用药物注射,“一针3900元,打6针,总价2万多”。

利益诱惑下,还有机构招揽人员培训,宣称只需万元学费,最快一天内就可学会先进植发技术。“成本可能只需要200-500元,但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到8万元。”培训机构称。

诱惑

低价“轰炸”:1元植发变上万元

因为便宜,曹先生动了植发心思,也一脚踩了“坑”。

今年7月,他在一款资讯软件上看到“1元种植200毛囊单位”,私信后被客服告知带1元钱和身份证就可以,店面是中山新生植发。不过,到店后广告中标榜的信息全部更改,1元只是噱头。他回忆称,工作人员表示只有两种选择,一种12600元,一种39000元。

“手机拿来,我帮你下个东西。”曹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工作人员帮他下载了度小满,拍身份证照片、扫脸等流程结束,自己支付了12600元植发费用,分24期还款,本息合计15000多元。

抱着消费1元的心态进店,实则贷款消费了上万元,曹先生从中山赶到珠海分店进行了2000个毛囊单位移植。几个月过去,他觉得头发反而比植发前少。

这次植发成了曹先生心里的阴影,“手术失败了”,金融平台还在继续扣款。

实际上,植发定价不低,但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宣传话术并不罕见。“睡几个小时长出一头浓密头发”,短视频平台上,植发似乎是一项便宜且简单的项目。

植发手术是将自身毛发较多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稀疏部位,移植后成活的毛囊可以继续生长。而取出毛囊的部位往往在后枕部。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看到,不少机构宣称可进行植发,其中“美人尖”“发际线”种植为热门项目,价格多以“打包”形式呈现。

一家排名较靠前的医美机构店铺主页显示,“2000单位微针种植发际线”标价21000元,“大面积植发”为55800元,“头顶加密种植1000单位种植”标价约5万元。此外,关于毛发移植失败修复项目,定价8万多元。

“一个毛囊单位一般有1-4根头发。”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家植发机构了解到,植发以毛囊单位为基本计算单位。调查中,记者分别咨询了雍禾植发、大麦微针植发、新生植发、倍生植发、颐朵植发等机构,当提及单价,工作人员并不会正面回答,而是询问是否要种植发际线、头发状况或要求添加微信。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机构植发单价为一个毛囊单位10-20元。双十一促销期间,不乏有机构单价低于10元。

倍生植发打包费用可涵盖1000个毛囊单位,单价不足3元。倍生植发工作人员称,这是限时活动,仅限首次植发前1000单位毛囊可用。而在新生植发,3888元可种植1000个毛囊单位,“超出的单位按照原价10元的7折收取。”

不同价位的植发项目有何区别?根据多家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价格差异主要在于技术不同,各项技术对应达到的植发效果各异。

“10元的是FUE技术,传统宝石刀加镊子种植”“13元的是微针技术”。大麦微针植发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前一种技术需先打孔,用镊子夹取种植,创伤大,术后血痂多,恢复慢,种植密度低,种植头发的方向也不容易把控。而后一种技术,则具有恢复快,密度高及方向自然的优势。

体验

检测称“可治可不治”,医生推荐2万元针剂

“脱发经济”带火植发生意。

市中心繁华商圈中,总能看到植发机构身影。走进玻璃门,登记完个人信息、短暂等待后,穿着整齐套装的工作人员会将来访者带到诊室。紧接着,另一名工作人员开始咨询头发情况以及进行植发前的必备步骤——毛囊检测。

近期,贝壳财经记者先后探访了广州、北京的植发机构。广州天河区雍禾植发诊室外,陆续有顾客前来咨询,记者按部就班地先后进行了前额、头顶、两侧、后枕等部位检测,同时被询问睡眠、压力、家族是否有脱发史等问题。

雍禾植发。新京报记者 席莉莉 摄

经过前台、接待人员、检测人员等几个流程后,记者被带入雍禾植发医生诊室。“你的发际线从三庭来看,一点都不能调低,调低了反而不好看。”医生表示,根据脱发和检测结果看,属于弥散性脱发,但总体头发状况良好。

“(我们这)植发分两种,剃头发的话,20块钱一个毛囊单位,不剃头发是40块钱。”广州雍禾植发医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客户大多选择剃发后进行植发,只有一些网红会选择不剃头发,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他需要做完第二天马上去开直播。”

根据个人脱发情况、种植密度和后枕部毛囊资源等,每个消费者所需移植的毛囊数量相差较大,但一次植发手术移植几千个毛囊单位属于常见情况。上述医生介绍,以记者相对浓密的发量状态来看,如果选择植发最多需要花费几万元。

“你完全没必要来这里。”尽管检测结果显示记者状况良好,属于“可治可不治”,但该医生还是给出了建议方案。其中,针对额前侧头发较稀疏、发质较细等问题,他表示可以采用医院的药物注射,“一针3900元,打6针,总价2万多。”

走访中,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新生植发同样被建议无需植发,却也收到报价近两万元的药物注射“养护”疗法。

新生植发毛囊检测结果显示,记者主要问题包括需要移植2500根毛发;头发密度非常低,头发直径非常细;部分毛囊已出现干瘪等。

检测报告。新京报记者 席莉莉 摄

经手检测的医生助理并未建议记者植发,她表示“头皮环境比较健康”“没有必要植发”,但要进行“养护”。她向记者重点推荐了药物注射治疗方案,并主动表示可通过第三方金融平台分期付款。

记者在该院医生办公室看到,这一疗法名为“头皮赋活疗法”,单价6000元。医生表示,一个疗程需要注射3次,每月一次,总价18000元,注射前需在该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280元。

“可以进行医疗分期,我们和百度有合作。”该医生表示,目前有活动折扣,但需要当天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否则优惠名额不再保留。

护发价目表。新京报记者 席莉莉 摄

目前,各大医美机构与专门植发机构激烈获客竞争中,免费毛囊检测项目已经成为“标配”。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大众点评的植发养发专区,几乎每家大型机构都推出了低价毛囊检测项目,价格从9元一次到象征性收费的0.1元,还有机构直接打出免费检测毛发毛囊的宣传,以北京新生植发毛囊检测为例,团购价0.1元,已有3万多人消费。

此外,植发市场规模增长催生了低价甚至免费植发选项。如大众点评上,碧莲盛推出了每日前两名200单位发际线免费植发体验。

争议

鉴定无门,毛囊成活率成谜

毛囊成活率为植发机构给顾客吃下的定心丸,却也成了悬在这一行业头上的利器。

目前,植发机构往往以在合同中约定成活率来打消消费者顾虑。实际上,成活率存在鉴定难问题,若消费者以未达到承诺的成活率为由要求退款,合同约定很难兑现。

2019年11月在倍生植发进行4500个毛囊单位移植后至今,王军表示自己的头发没有明显改善。他向记者出示的植发签约合同显示,倍生植发“保证毛囊成活率不低于95%。”

受访者供图。

“成活率保障”部分显示,如因手术技术及操作的因素造成毛囊成活率未达到上述标准经鉴定确认后,机构可免费修复或退还未成活部分的手术费用。

王军本以为,肉眼可见的“头秃”可以证明植发没有达到承诺效果,但他与倍生植发所拍摄的头顶照片差距悬殊。“我拍照头顶都是秃的,倍生植发降低了灯光,拍照效果有天渊之别。”王军认为,既然植发外观拍照效果差距太大,只要证明毛囊成活率不足95%就可以说植发手术失败。

倍生植发拍摄照片。受访者供图

王军自己拍摄的照片。

“植发机构既然敢承诺,自然有地方能做鉴定,于是我写了诉状。”此后,王军联系当地政务热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医学会,均获得无法鉴定回复。

他相继咨询一些非官方机构,依然无果。

案件审理中,王军以原告身份申请鉴定事项包括植发区域种植的毛囊成活率是多少;术后头顶外观效果是否能见到头皮;取发区域短发状态是否有明显不能消除的疤痕。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经摇珠确定由广东衡正司法鉴定所对上述事项进行鉴定,判决书显示,该所经审查于2020年12月11日向法院复函,以超出其司法鉴定业务范围为由不予受理。

法院判决认为,原告的举证并不足以证明被告存在违约行为,亦不足以证明本案存在双方明确约定的退款事由,理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对于原告主张被告返还手术费24184元,理据欠缺,不予支持。

今年10月,倍生植发就两者纠纷发布声明,“照片及视频可证明,患者的植发手术是成功的,且法院判决已查明事实,对患者所称的手术失败说法不予支持。”倍生植发称,王军“在各平台发表不实文章与虚构图片诋毁我门诊部已涉嫌诽谤。”

王军坚持维权讨个说法,在向贝壳财经记者发来的材料里,除了基本情况说明,他梳理出了16个文件夹证据。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倍生植发,工作人员表示不提供毛囊成活率的承诺,现在植发技术成熟,存活不是难题。

“在植发行业统称都说毛囊成活率95%,但是目前并没有专业机构去鉴定具体数据。跟你签约了具体数字承诺,这个合同是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植发是整形项目,术后效果肉眼就可以看出区别,没有明显稀疏或者空白区域,毛发生长方向一致、自然好看就是成功的,如果有稀疏或者空白,术后可以进行免费二次补种。

此后,记者咨询了雍禾植发,工作人员也表示,“成活率没办法去鉴定”。其表示,过去雍禾植发承诺成活率95%以上,但没有能鉴定成活率的第三方机构,“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成活率,只要你觉得不浓密,效果不好,那免费再修复就行了。”

不过,记者采访多家植发机构发现,毛囊成活率可达95%到98%的宣传仍然广泛存在。其中,碧莲盛植发、新生植发工作人员称保证95%以上毛囊成活率,大麦微针植发工作人员口中这一数字为96%以上,颐朵植发称保证在98%以上。

一边是难以量化的效果承诺,一边是免费植发、赠送植发等低价获客方式,植发成了整形项目的投诉重灾区之一。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涉及“植发”的投诉有94条,投诉量前三分别为雍禾植发、新生植发、碧莲盛植发。涉诉金额方面,1万元-10万元的有45条,占比近50%。至于投诉问题主要为虚假、夸大宣传,植发效果不佳,强迫诱导消费等。

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因植发失败引发的纠纷案件不下百起,消费者往往因鉴定难或举证难被判败诉。

浙江杭州的小曲告诉记者,一年前在嘉兴雍禾植发花费4万多元移植了2550个单位头发,协议显示保障毛囊成活率达到95%以上。术后一年,她头顶经常出现毛囊炎问题,视觉上发量与术前相比也没有改善。“他们给的解决方案就是免费补种,可是我不可能再补种了。”

同样是一年前,侯女士在广州雍禾植发进行毛囊检测后,对方推荐购买养护项目,承诺治疗后可以达到“头顶两边完全覆盖,仅剩发缝宽”的效果。她前后付款3万多元,进行七次中胚层注射治疗及六次养护治疗。

“我抱着希望积极配合治疗长达一年,没有任何效果,要求院方全额退款,而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赠送我三次中胚层治疗,或者只能退其中3次中胚层的钱。”侯女士表示这并非自己想要的解决方式。

生意

植发培训“速成”,“学得快一天就会”

“零基础教学”“接触轻医美行业 掌握财富密码”……

植发市场火热的同时,诞生了一批植发培训机构,宣称可零基础学习,内容包括各种“独家”技术和大机构所使用的技术。

植发培训广告。网站截图

这类培训不仅门槛低,还能“速成”。贝壳财经记者咨询数家培训机构发现,普遍承诺三天内保证学会植发技术,收费在一万元左右。

“2021年整形行业最火爆的莫过于植发”,贝壳财经记者在多个网页看到总部位于深圳的“麦子植发培训”,其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植发行业一个客户的成本可能只需要200-500元,但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到8万元,并且零风险,比微整形还安全,植发成活率高达96%。

以麦子植发培训的“植发植眉全能弟子班”为例,学习时间为3天,学习部位包括头发、胡须、鬓角、发际线、(烧伤、私密)重建种植术、眉毛等,费用原价118000元,现需9800元。

记者在授课技术内容一项看到,其中包括科发源植发、新生植发、碧莲盛植发、雍禾植发等较知名机构的种植技术,还包括真人模特操作,并且提供“如何建立毛发移植客源渠道”“各种营销方案”“客源的开发与渠道建设”等机构营销运作方面的内容。

“学得快的一天就会了。”麦子植发培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大多数都可以用两天时间学会。

咨询期间,工作人员还发来多条视频,不同地区的学员齐声喊道:“两天我们都学会了”。工作人员承诺,如果3天后没有学会,可以重复加入培训班进行学习。

对于学成后学员的就业情况,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客户都需要自己找,有的人能月入20万,有的一个月只能做一台手术。

记者注意到,“黑机构”非法营业成为植发市场乱象之一。山东省邹城市今年8月公布的一起案例显示,2020年2月,张某看到美颜坊纹绣店广告宣传后,到店内进行美发植发并支付费用1万元,几天后头发脱落又进行了植发再生术,但仍然失败并造成头皮大面积过敏和感染。

法院判决认为,纹绣店不具备医学美容植发的资质资格,其为原告进行美容植发并造成原告头皮过敏和感染,应推定被告为原告的美容医疗行为具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赛道

四类机构同台竞争,植发毛利率超70%

如今,90后甚至00后已加入“脱发大军”,“脱发危机”让植发成为一条黄金赛道。

今年6月17日,依靠植发生意起家的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雍禾植发)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被市场称为“植发第一股”。招股书显示,其已在国内50个城市经营51家医疗机构,并配有约1200人的医疗团队,其中包括229名注册医生和930名护士,超过行业第二、三名的总和。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然而,与实际患脱发的人数相比,国内接受植发医疗服务的人数相对较少。雍禾植发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在中国进行的植发手术仅约为51.6万例,渗透率为0.21%,表明市场需求未得到满足。

招股书中预期会有更多人士接受植发治疗,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2020年中国植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34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23.0%。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56亿元,自2025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14.9%。

对市场规模增长保持乐观预期的同时,数据显示,这一行业具有高毛利率的特征,足以引发激烈竞争。雍禾植发总收入从2018年的9.34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6.4亿人民币,毛利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其中2020年毛利率为74.6%。

当前,植发机构可分为四大类别,公立医院市场份额植发科占比较低。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四大类中公立医院植发科2020年市场份额仅14.8%,连锁型植发机构行业市占率为23.9%,美容机构的植发部门占有率为15.7%;其他民营植发机构市场占有率达45.6%。

市场激烈竞争已然出现。作为2020年国内最大的毛发医疗服务供应商,雍禾植发在植发医疗服务市场及医疗养固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1%及5%。

抢食市场,民营机构在营销推广方面下足工夫。2018年-2020年,雍禾植发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4.64亿元、6.5亿元、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9.6%、53.1%、47.6%。几乎一半收入用于销售及营销。

今年9月,新生集团联合创始人张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生植发有上市计划,但还没有明确时间表,目前没有引进外部资本。

巨大的市场潜力与高毛利率刺激下,更多企业正在加入植发市场竞争,经营资质、人员技术、医患关系等方面的规范化,或是消费者投票的重要标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席莉莉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世辉

生肖中什么数字代表头发2

方便面包装袋被叠成皱巴巴的四折,大爷抖着手往外掏药费,眼睛埋进层层叠叠的皱纹里。朱来成把手往算盘上一搭,小指不动声色地回钩,几颗算珠悄无声息地滑向底框。

这是继承自父亲朱秀林的习惯——不收诊费,遇到条件困难的,还会刻意少算药费,甚至自己往里搭点儿。从“赤脚医生”到山村诊所,57年里,父子俩手中的“死账”积了7大本。

北京密云河西村,山碰鼻子,潮河被挤得向西绕了一道弯,又向南流去。夜深了,白鹭傍着河边的松树休憩,山村诊所亮白的灯光翻过窗棂,在门口的大柳树上落下一道道折痕,仿佛霜雪铺成的阶梯。

窝棚、厢房、库房……起初,小小的诊所不断更换地点,直到1993年,才在如今的位置扎下了根。那时的朱秀林正值壮年,特地挑了两棵树干笔挺的柳树种在门口。此后经年,渐浓的树荫,见证了诊所慢慢成为如今的模样——60平方米的空间里,诊室、治疗室、药房井井有条,乡亲们在转身间就能完成一次就医。

北京密云河西村,朱家父子的乡村诊所。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就像一个循环,父子两代村医,都在25岁时从医,背着药箱,奔波在田间地头,接力守护着方圆6公里乡亲们的健康。时光如刀,父亲离去,儿子的儿子也在耳濡目染中,走上了学医之路。

三年前,在一次小小的硬件升级后,诊所多添了四个天窗。看诊间隙,朱来成仰起头,就能看见窗外轻摆的柳枝。拨动着父亲用了大半生的算盘,他觉得心里安宁,“每个大夫都要磨出爱人的耐性。”

视频 |父子两代村医,守护山村57年。 新京报社会新闻部出品

大山间的“赤脚医生”

朱秀林做医生,更像是一场机缘巧合。

1963年,高中毕业的他回到了村里。春耕秋实,拽耙扶犁,年轻的小伙子守着一亩三分地,靠一把子力气养活家人。

彼时,缺医少药在农村地区十分普遍。规模大的公社或许有卫生院,规模小的公社连卫生室都没有,能占个老中医就是运气。在朱秀林的生活里,“医生”二字几乎不会滚上舌尖,他从未想过,仅仅两年后,那会成为他的新身份,并相伴终身。

1965年9月,中共中央转批原卫生部党组《关于把卫生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亦农亦医的乡村医生,开始在农村地区遍地开花。作为古北口镇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时年25岁的朱秀林,成为河西村大队村医的唯一人选。

为了培养这些农村基层医疗力量,镇里请来了北大的专家。朱秀林背着行囊,沿着河套,走40里路才能赶到教学点。第一年,他就住在那里,专心学,不给别人瞧病;后来的三年里,回村的时间多了,学会了什么药就直接用,一天甚至能折腾个来回。

头顶草帽,身背药箱,穿行在田间地头——在此后的整整20年里,他像无数个未曾谋面的同行那样,更多地被村民们亲切称呼为“赤脚医生”。

那时的河西村有10个生产队,其中两个在山沟里,需要定期去巡诊。每周,朱秀林会沿着老乡们砍柴踩出的小道,翻进大山给人瞧病。

河西村背后的卧虎山,是朱秀林巡诊时经常翻越的山之一。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朱大夫!”看见他来了,还在庄稼地里忙活的村民赶忙招呼。没那么多讲究,他们聚在地头边,敞开被汗水和泥土糊得看不出本色的汗衫,等着朱秀林蹲下身,把听诊器贴上胸口。

土道颠簸,朱秀林脚程快,一路暴土狼烟。有时为节省时间抄近道,朱秀林从海拔200多米的村子,直接爬上660米高的卧虎山。山陡地险,走得多了,倒练出几分如履平地的本事——常常地,他早上出门巡诊,傍晚还能背着180斤的柴火赶回家烧饭。

一个人,要顾着河西村3000多口人的生老病死。村里几乎所有人家,都在深夜敲过他的门。

夜里敲门的都是急病。一敲门,全家基本都被惊醒,再急点儿的,还会翻进院子里敲窗户玻璃。大冬天的,朱秀林把棉袄一披,戴个绒帽,背起出诊箱就往病人家里赶。

秉持着那个年代“少花钱,治大病”的原则,朱秀林又当医生又当会计,搭起了“土药房”。

逮着空,他就带着十来个小学徒,背着麻袋上山采草药。知母、远志、防风、茯苓……没有病人的时候,他在诊所里拿铡刀切药材,等晾干了,就蹬着药碾子“呼噜呼噜”地碾药。

药碾子响了一年又一年,父亲躬着身子、双腿一伸一曲的样子,也刻进了儿子朱来成的童年记忆——父亲原本还喜欢下象棋、写书法,后来,都被看病开方子挤占了,只剩下种地一个爱好。父亲成了一个被“拴”住的人。

朱秀林在2004年开出的处方笺,纸张早已泛黄。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在那时的朱来成看来,父亲什么病都能瞧得来。接生婆接不下来孩子,赶紧把他叫过去;面瘫的老人小孩,扎上几针,脸就正常了;有人误喝了农药,他也艺高人胆大,拿起水管就洗胃。

朱来成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一次,父亲在村小门口碰上熟人。那人提溜着几服汤药,说是感冒了得回家养养,顺口问了一句,“您说我是怎么回事儿,现在张嘴都费劲儿了。”

“你哪儿碰着了吗?”父亲严肃起来,顺着对方指向看了看用布裹着的伤口,“快走,你得破伤风了!”

如父亲所料,那人到医院就确诊了破伤风。这病不能见光,他在小黑屋里躺了20多天,才捡回一条命来。

“医学是一门艺术”

走上行医这条路,朱来成说,既有对父亲的崇敬,也有对医学的喜欢。

小时候,他跟着父亲出门,听着一路上村民们“二叔、二叔”地招呼父亲,言语间透着亲热。他常翻父亲的书,又带着那些从彩色图谱上“偷”来的知识,拉着小伙伴上山刨药,半路在古北口长城挖“枪弹子”,装一小包回村找收购组,能卖个三五毛钱。

初中毕业后,朱来成去工地上做了瓦匠。简易的大板房里住着二三十人,工友们吵闹着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他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医书。工友们笑他是“书呆子”,他也不在意,打个哈哈过去。

翻看到纸页绵软起翘的那两本,是“赤脚医生”们当时最先进的指导书,1982年出的。朱秀林读完之后,见儿子有兴趣,就送给他“打基础”。由人体解剖开始,内科、儿科、妇科、外科都涉及,里面的要点“几乎拿过来就能用”。

被朱秀林和朱来成翻烂的那本于1982年出版的《中国赤脚医生教材》。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在外闯荡几年,朱来成从瓦匠工做到了工长,但打工挣到的钱,都买了各种医书。工作和兴趣就像两条平行线,怎么也揉不成一股。

如今回头再看,其实漫长的人生道路里,紧要处往往就是那几步。1990年,对医学有底子也有兴趣的朱来成,选择回乡,走上从医之路。那一年他25岁,恰好也是父亲当年转做村医的年纪。

父子两代人的轨迹,隔着时空微妙地“并轨”,但此时的大环境,早已改天换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历经了近40年的发展,更加规范、有体系的“新农合”进入了探索阶段。半路出家的朱来成考上卫校,拿下村医证和医师资格证,成为一名“正经八百”的中西医结合医生。

证书只是薄薄一张纸,长年累月的经验才是医生最宝贵的财富。

朱秀林会用最形象的比喻让儿子记住关键:湿啰音就像小吸管吹水,这是典型的肺炎;大吸管吹水的声音,更有可能是肺气肿、气管炎;在耳边捻头发的“沙沙”声,是胸膜摩擦音,有可能是胸腔出现了积液……

在初出茅庐的朱来成看来,父亲就像古书里的医者一样,温文尔雅,轻声细语。跟在父亲身边学,他会感觉心沉静了下来。

一次,朱秀林让朱来成去给一位村民的母亲瞧病。老太太因为脑梗死一直卧病在床,身上长了褥疮。朱来成拿着手术刀,把褥疮“从骨头缝里剔出来”。

做完手术,朱来成在老太太旁边支了个床,每隔半小时给她翻个身,根据治疗方案按时打针,就这样住了一周。新的组织替换掉坏死的细胞,伤口愈合成疤,老太太的病情有了明显的起色。

这是配合的。不配合的也大有人在。

有的老人怕住院、怕花钱、怕耽误孩子,哪怕120都叫来了也不愿意上车。一次,半身不遂的老人因为失语,只会大声地叫嚷着音节。朱来成跟老人“打了五个来回的太极”,软言安慰,还保证“没事咱再回来,我去你家给你输液,不用你跑”,终于把老人哄上了车。

“医学是一门艺术。”朱来成说,是父亲慢慢地教会了他这个道理——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作为医生,要琢磨透怎么用语言缓解他们精神上的紧张,再治愈肉体上的疼痛。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把事情解释清楚,人也就不焦虑了。“看病是艺术,人生也是艺术,这就是医者医人。”

“主场交接”

父子俩配合瞧病多年,默契浸润着每一次出诊。渐渐地,一个老去,一个接棒,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这个乡村诊所的“主场交接”。

2022年8月,朱来成在诊所给村里老人把脉、量血压。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一辆上了年头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就是“见证者”之一。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村里给朱秀林配了这辆自行车,外出取药,就此变得省事儿多了。那时,他常在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出门,顺利的话,回来还能赶上中午饭。

心疼父亲折腾,朱来成当上村医后,又接下了取药的活。车后座上捆着两箱药,三九天的雪下藏着冰,他一不留神摔得四仰八叉。还有一次出门看诊,拐弯时碰上个逆行的,他手上的皮被扯下一大块。回诊所上好碘伏,他拎着药箱又出发了。

其实,就连这个诊所,也是一点点成型,又一点点变成现在的模样的。

年轻时,朱秀林在村子小山坡附近的窝棚,点着煤油灯看病;后来搬到低矮如兔窝儿的厢房,猫着腰下大坡才能进去。此后数年,铁道兵撤退后的医院、生产队装粮食的库房,诊所都曾短暂地落过脚。直到1993年老支书张玉山上任,诊所才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父子俩守护着山村,也收获着村民们微小却淳朴的谢意。时不时地,大半夜院子里“吧叽”一声,那就是有村民把抓来的鱼顺着墙沿撇了进来。不管是地里新滋出来的荠菜,还是应季的杏子、树莓,老乡摘一大兜子放朱家门口,也不说是谁送的。

村里以前有个手巧的铁匠,得知诊所进过贼,主动帮他们打了把精细的锁,怎么撬都撬不开。下雨天,隔壁房檐的泥点子“吧嗒吧嗒”打在诊所矮平房的窗户上,80岁的铁匠看着了,也没吱声,转天扛着家伙什儿过来,指挥后生爬上房顶搭个檐子挡住了水。

三年前,朱来成把老诊所重新装修了一遍:房间拓宽到60平方米,还设计了四个天窗。坐在诊室,仰起头,他就能看见父亲年轻时种下的柳树。那柳树又直又挺,光影透过天窗洒在白净的诊室里。

父亲已经离开16年了,去世的前一年,还在给人家开方子、抓药。

那时的朱来成还常常劝父亲,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诊所的事自己也扛起来了,让他多休息、多跟孙女出去玩玩。可是朱秀林不干。等到最后住了院,医生给了朱来成一个数字:最多三天。朱来成伤心得直哭,兄弟姐妹四个里,他是和父亲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

朱来成存在手机里的,他翻拍的父亲朱秀林生前的照片。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别着急。”做了一辈子医生,朱秀林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他安慰着同样心知肚明的儿子。因为病重,他的血管又细又脆,护士拿着针头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朱来成跟护士长申请由自己给父亲扎针。

2006年,朱秀林去世。走之前,朱来成抱着他坐了一宿。一辈子,66年,父亲做了40年的村医。

等到老支书张玉山回到村子,那个曾经带着他们上山找草药的老师傅,已经不在了。“净给人家瞧病了,咋没把自个儿的病瞧好。”他嘴里说着嗔怪的话,眼圈却红了。

朱来成心里,有一个再也没法填上的遗憾——他们一家人,始终没来得及去拍一张全家福。

但父亲似乎又并没有走远。那个他用了大半辈子的算盘,朱来成至今仍在使用;跟朱来成年纪一般大的药柜,仍然在诊所里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有些欠下“死账”的病人早已去世,但朱来成依然保留着那几张泛黄的处方笺,因为上面有父亲的笔迹。

“每个大夫都要磨出爱人的耐性”

时间淹没在生命的轮轴里,没有停顿地开启了另一个循环。在老乡口里,朱来成越来越像他父亲,眉眼、神态,甚至声音都像。

山中岁月静。村里路灯关得早,水泥路面拉出一条模糊的淡色影子,只有他的诊所和隔壁的小卖店挑着灯。病人少时,他在诊所学习。每年政府都会为村医录制课程,他把手机举到耳旁,另一只手在小本子上记着知识点。

2022年8月9日晚,朱来成在药房里听课记笔记。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像父亲当年一样,出门问诊从不分清早半夜。晴天时月光亮,他摸着黑就能找到病人家门。村里哪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朱来成心里门儿清。

日常来往的老乡们,还有一半是外村人,其中不少是从河北进京来找他输液的。赵立国的家离河西村有30里地。从他母亲到他孩子,一有不舒服就进京来找朱家看病,从朱秀林,到朱来成。

瞅瞅孩子的舌苔,听听肺音,再让孩子背过身去敲敲肋间隙,朱来成基本就知道,又是一个小感冒,“吃点儿药,不要紧的。”自家村子里一直有医生,赵立国也心知肚明,明明挂的药都一样,“过来就是图个心里踏实。”

这么多年,朱来成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合肥,那也是他迄今唯一一次坐飞机。当天早晨,把上大学的女儿送到合肥,夜里就坐一宿车回了北京。女儿想留父亲多住一天,但他的手机响个不停。父亲以“肉眼可见的焦虑”快步走着。

照片里缺席的人,从朱秀林变成了朱来成。女儿朱媛媛结婚去巴厘岛度假,提前一个月让母亲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临了还是没错开时间,朱来成一个人留在了村子里。后来,朱媛媛强制拉他出去玩,事先订好酒店、买好车票,“不去不行”,这才偶尔能把他拉去北京周边的城市转转。

诊所的事,朱来成处处安排得妥当,唯独没给自己安排休息日。有一回过年,赶上寸劲儿,病人特别多。从大年三十到初一,东家孩子撒尿,一拽胳膊,脱臼了;西家的老父亲得了疝气,蜷着腿,吸气推了半个多小时;还有冠心病犯上来的,一分钟心跳才38次,他赶紧跑去打了针抢救。忙活完回到家,看看表已是早上快六点。

他还延续着父亲不收诊费的习惯,甚至还往里搭点儿。有老乡拿着方便面包装袋来找朱来成,皱皱巴巴叠成四折,最里面放着药费,手抖着往外掏。

2022年8月13日,一位村民从方便面包装袋里掏钱支付此前未付的药费。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手往算盘上一搭,朱来成会刻意给他们少算些药钱。遇上急病,他会折腾回家拿上千儿八百块钱,给老乡带去看病。

这些年,父子俩积攒下来的“死账”有7本,摞起来10厘米厚。朱来成没算过,“估摸着里面有一万多元。”至于折算成现在的购买力又能有多少钱,他更是想都没想过。

这也是他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每个大夫都要磨出爱人的耐性。”

是村医,也是农民

继承自父亲的对医学的痴迷,如今又“种”在了朱来成的儿子朱岩身上。

朱来成(中)与爱人和儿子。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朱来成还记得,朱岩上小学时,一放学就背着书包跑到诊所里坐着。那时候,外面做工的人,被钉子划个口子,送去医院之前要先清创消毒。他蹲在那儿给人家上药,不大点儿的朱岩就站在旁边抻着脖子看。

看病的村民见状觉得新鲜,这么小的娃娃不怕伤口和血,常常打趣他,“你以后怕是要接你爸爸的班。”

年幼的朱岩仰慕着父亲的本领和境界,就像父亲曾经仰慕爷爷那样。这门艰深复杂的学科,像纽带一样,将祖孙三人联结在了一起。朱岩得到的第一本医书就是从爷爷那传下来的,上面生僻字和繁体字让他充满困惑,可是他就是忍不住地喜欢琢磨这些。

后来真的学了医,第一次做小白鼠解剖实验,朱岩让同学录了一段自己取肝脏组织的视频,给父亲发过去。他也收到了父亲难得的夸奖:手一点儿都不抖,有当外科大夫的天赋。

互相分享治疗心得时,父子俩也会吵架。明明俩人说的药物都有效,就是非得争个半天。朱来成看似绷着一张脸,其实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儿子努力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和父亲犟嘴的自己。

今年已经是朱岩学医的第四个年头。实习时第一次给尘肺病人查体,做胸部叩诊,听肋间隙的声音。60多岁的大爷身体虚弱,说话有气无力,朱岩看了更是紧张得浑身冒汗。

大爷却一直在鼓励他。诊疗结束,朱岩特意向大爷道了声谢谢。老人家眯着眼睛笑了,“你别紧张,你这才刚刚开始,以后你肯定会成为好大夫。”

这份安慰与夸奖,让他更加理解了父亲与爷爷的坚持。或许就是这些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细小的陪伴,使得年轻的医师们,选择在这条学无止境的道路上不断走下去。

守着山村诊所,朱来成的日子仍是琐碎又忙碌。不断有医院给他发去邀请,有的甚至数次找他聊过要不要入职。但他总说,在乡下过惯了,地不能荒废,这是做农民的本分。

早晨打理菜园,是朱来成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佛手瓜、山葡萄、扁豆角、细粉莲、秋葵、花菜、白菜……家里的菜园子种得满满当当,光是辣椒就有三种。往哪个犄角旮旯撒上一把种子,按照节气悉心照料,最后总能收获果实。

2022年8月12日,朱来成在家里自留地锄地、揪野菜。 新京报记者 孙霖婧 摄

但外孙女稳稳一来,菜地就“遭了殃”。小丫头拿个锄头比画,常常把萝卜白菜连根刨了出来。朱来成也不计较,笑呵呵地让她“欺负”。

稳稳四岁多了,每次去村里都要缠着姥爷爬山,她也走不了多远的路,就猴在姥爷怀里、背上听讲:这个是酸枣,那个是欧李;岩上跳的是松鼠,蹿出来的是山鸡;柴胡开着伞状的小黄花,穿地龙绕着树爬……等回了家,还能给妈妈朱媛媛讲出一两种药材能治什么病。

从女儿身上,朱媛媛感受到父亲心底对土地的眷恋。这几年,她越来越习惯“顺着父母的心意来”,看见稀奇的菜籽就买了给他们邮过去,“什么样的种子到了他们手里,都能种出来。”

土地公平地对待着认真劳作的朱来成,就像对待他父亲那样。早上7点,朱来成整理好菜地,刚摘下的黄瓜顶花带刺,他拎了一桶回家。冲个凉,新的一天开始了。

朱来成骑上小电瓶车,跟随拂过云影的风,向着柳枝轻摆下的诊所驶去。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崔健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贾宁

生肖中什么数字代表头发3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凌晨4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邹竞,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她研发的三代乐凯胶卷曾圆了全中国人一个彩色的梦。2022年6月9日,她在天津走完了她多彩的一生,享年86岁。

1

把居里夫人当偶像的女孩

邹竞,193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平湖,幼时因战乱和家人迁至苏州生活,在苏州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中学时期,她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那个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的年代里成长起来,并树立了人生理想:像居里夫人那样,去探索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

1954年,高中毕业的邹竞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18岁的她在高考志愿表上全部填写了化学和化工院系。高考揭榜时,她被录取为留苏预备生,成为苏州高级中学(现江苏省苏州中学)54届6名留苏预备生中的唯一女生。专修一年俄语后,

1955年夏,邹竞赴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专业。这个涉及照相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等多种化学学科的专业让邹竞着了迷,这也让她和堪称“精细化工皇冠上明珠”的感光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时期的邹竞,学习之余生活也丰富多彩。她喜欢看芭蕾舞剧和话剧,听音乐,阅读俄罗斯名著,参观博物馆,还喜欢结伴出游。大学三年级暑假,她本计划回国探亲,但当列宁格勒留苏学生会号召留苏生为祖国捐献一架飞机时,她毫不犹豫地把两年节衣缩食省下的回国探亲路费全部捐了出去。也正是在这年,邹竞在位于乌克兰肖斯卡市的苏联第三胶片厂实习时,遇到了国内派来的实习团并得知,国内第一座大型现代化胶片厂——保定电影胶片厂正在筹建,这也是被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2

在困境中坚守的女科技工作者

正是这样的机缘,让邹竞在1960年完成学业回国时,毅然选择了生活条件艰苦的北方古城保定。当时的保定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新建的电影胶片厂位于西郊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进厂第一顿饭是用粗黑的陶瓷大碗盛着的吃起来牙碜的地瓜干和胡萝卜汤,十几个人睡大通铺……而此时比生活条件更为艰难的是,还没有建成的胶片厂正面临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备的困境。

来到保定电影胶片厂,邹竞被分配到刚组建的特种感光材料研究室从事军工胶片的研究,她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特种红外军工胶片的研制,这是国防科委下达的紧急军工任务。而此时,刚刚24岁的她面临的科研条件却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实验室工作条件极差。

但,即便这样又如何,邹竞硬是带着两名18岁的青年工人,在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的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依靠在大学里学到的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在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1960年底到1965年底,在短短五年内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而邹竞的科研能力也初露锋芒。

3

为圆国人“彩色梦”

不断登攀的女科学家

在天津大学档案馆,邹竞院士写于1978年的两份手稿格外珍贵。在这两份名为《国外彩底发展的动向及试制Ⅲ型彩底的初步设想》和《彩底Ⅲ型试制方案》的手写稿中,邹竞详细阐释了当时国外彩色电影胶片的情况及技术发展动向,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研发构想。

在这两份手写稿中,邹竞写道:“如果我们能在最近两、三年内到1980年,拿出相当于德国伊斯曼5247-Ⅱ型彩底水平的彩底器型,就能把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十五到二十年的差距缩小一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如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彩色电影、彩色照片早已不陌生。但当时世界上能生产彩色胶片的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当时的中国,一卷小小的彩色胶卷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研制国产彩色影卷的蓝图开始绘制,而邹竞正是这幅蓝图的主画手。

为了完成这份“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邹竞带领团队经过七年的科研攻关,到1985年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1986年,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Ⅱ)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实现了国产彩卷零的突破,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彩色胶卷的历史。

为尽快缩小与国外名牌产品的差距,邹竞带领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又先后研制出乐凯BR10彩卷、BR100彩卷,GBR100彩卷等。这些国产的乐凯彩色胶卷,记录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运动健儿们的雄姿,记录了1993年海峡两岸珠峰联合登山活动的壮观景致,更记录了中国千家万户一个个美好生活的瞬间。乐凯胶卷的问世并逐步在技术和效果上追平国外品牌,不仅使进口卷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明显低于其在本国和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也使彩色摄影在上世纪90年代走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寻常百姓家庭。

4

归于校园潜心育人的师者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数字成像技术逐步取代传统银盐照相技术,胶卷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已届古稀之年的邹竞快速调整了主攻方向,带领年轻科技团队将研究领域转向功能薄膜材料研究领域。

与此同时,她还把培养青年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3年开始,邹竞在天津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2010年她全职任教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专门从事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创立了天津大学印制电子材料研究方向,引领了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在高端功能化学品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邹竞带领团队推动了化工学科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突破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海洋防污等重大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我国功能材料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作为师者,学生眼中的邹竞院士和蔼可亲,“她从不跟学生着急,总是深入浅出地引导你。”2009年跟随邹竞院士攻读博士学位的吕丽云说,邹老师跟学生们强调最多的一是做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她推荐的一本如何做研究的书至今还放在实验室;再就是特别强调做学问一定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常常是,做事情必须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而更让大家感受深刻的是和邹竞院士交往中如沐春风之感。化工学院的王虹老师从2003年开始担任邹竞院士的科研助理,让王虹感受深刻的是邹竞院士身上的平和之气和君子之风。“那时候她还住在保定,我每次去,她都会提前到楼下等我,笑着接我上楼。”王虹说,她没有大学者的架子,非常容易接触,如果和她一起出差,她还会处处为你考虑。此外,在王虹眼中,邹竞院士是个特别爱美,非常注意自己妆容的人,头发总是一丝不乱,衣服总是整整齐齐,出门也一定要化个淡妆,而每到一地,她都会抽时间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科研之外,邹竞是个喜欢文学和艺术的人。

近两年来,邹竞因为深受帕金森等多种疾病的困扰,深居简出。2021年的10月2日,也是天津大学校庆日这天,已是85岁高龄的她一头银发,化了淡妆,身着亮丽的红色上衣,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校内的北洋广场。女儿谢红用手机给她拍摄了一张照片。谢红说,母亲一生爱美,喜欢音乐,即便是人生最后的日子,只要响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还能用俄语跟着哼唱,而家里大部头的俄文文学作品,也是她多年珍藏的最爱。(按照家属意愿,为缅怀邹院士对我国感光材料和彩色胶卷事业的突出贡献,讣告和通稿均使用彩色照片。)

她的来路战火纷飞

她的归途繁花似锦

一路走好

邹竞院士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杨煜 夏震宇 素材来源:天津大学)

监制:牟彦秋 陈璟春

编辑:严海

校对:谷朋 张玲琳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