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代表什么生肖?

记者调查异宠经济背后的法律与生态风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退代表什么生肖?1

近段时间,“怪鱼”鳄雀鳝在多地出现,有些为饲养者放生所致,引发公众对于异宠的关注和热议。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市场如今不再仅仅是犬猫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为主的爬宠收获了许多人的青睐,兔子、鹦鹉、龟类等动物也逐渐走进私人饲养者的视线。

异宠爱好者一般通过网络联系卖家,卖家通过寄递方式发送。这些异宠,有的被饲养者用于观赏,有的被公开销售,渠道包括各类网购平台、线下异宠咖啡厅、宠物店等。

然而,火爆的异宠市场给生物安全带来挑战。一些人出于猎奇、跟风饲养异宠,却不了解其特性,一旦无法达到心理预期,比如“不亲人”“味大”“难养”等,就会弃养。遭弃养的异宠,有的可能给他人带来危险,有的因为是外来物种,还可能威胁本土生态平衡。

哪些人热衷于饲养异宠?异宠饲养门槛如何,其生病治疗面临怎样的困境?围绕异宠的“生老病死”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记者进行了全方位调查。

饲养

养眼陪伴成本居高

来自山东青岛的肖特是一名养蛇达人,共养了20多条玉米蛇和一对屋蛇。他介绍称,玉米蛇是最常见的宠物蛇,脾性温顺,发展成熟,基础入门品种价格较亲民。

“相比猫狗,爬宠更安静省心。养3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它从七八克长成三四百克的成体,等它繁殖看小蛇破壳,很有成就感。”谈及自己养蛇的初衷,肖特侃侃道来。

好看则是异宠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兼职从事狐狸领养和救助工作的张仙,在2016年饲养了第一只宠物狐狸,因为狐狸“看着好看”,能给饲养者带来视觉满足感,并且投食时,它会给主人回应,“好像在撒娇”。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内容价值研究白皮书》显示,满足用户猎奇心态的异宠内容受关注度逐渐上升,在萌宠内容热度中占比在5%至15%之间。

但美好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短暂的,取而代之的是养异宠带来的烦琐,开销也不低。

肖特最主要的开销就是为宠物蛇准备居住的蛇柜,持续性支出就是食物。蛇的主食是鼠,冻鼠一般通过冷冻运输寄到家里来,需要冷藏保存,但投喂时需要解冻。此外,蛇是变温动物,饲养者需要准备加热垫和温控,还要定期给蛇洗澡,清理其身上的鳞片、异味,防止皮肤病、寄生虫产生。

雪貂饲养者吴东的饲养程序更复杂。他为雪貂准备了很多用品,如食盆、专属厕所和一个空间足够雪貂活动的双层笼子;由于雪貂怕热,在夏天需要准备凉席、冰垫或降温的板子;如果主人离家关闭空调,需要放置一个小风扇;冬天则需要加绒加厚的吊床。除去基本配置,吴东还购置了许多玩具、专用沐浴露、化毛膏以及可以让雪貂整个钻进去的毛巾袋。在食物方面,除了优质主粮,他还准备了许多互动时候投喂的小零食以及营养膏、磨牙和清洁牙齿的零食。

和吴东一样,越来越多宠物主愿意花心思为自己的宠物布置住所。但记者采访发现,过多的装备反而容易导致不好清理,滋生细菌,而宠物用品生产缺乏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一般凭借好的外观吸引顾客,而售后缺乏保障。

买卖

随意定价货不对板

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人们对异宠的兴趣越来越高,异宠交易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买家与卖家之间出现了不少代理中介。

肖特告诉记者,在电商平台上很难买到蛇,因此“蛇圈”通常都是通过社交平台交易。卖家多为个人,发普通快递,承担风险;买家收货后必须录开箱视频,否则即使出现问题卖家也不担责。

因此,这条交易链中的主要角色是中介,一般由买卖双方信得过的圈内人担任。交易流程大致为:买家打钱给中介-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确认无误-中介给卖家打钱。如果出现问题或交易纠纷,由中介判定。

“但‘爬圈’有许多不靠谱的代理,人人都可以做代理,没门槛。”肖特说。

他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名代理没有货源,却用一套精美的摆拍图在社交平台大肆宣传,坐地起价。比如白化红蛇苗市场价为250元至350元,而这名代理的售价是780元。

肖特发现,“爬圈”有许多代理甚至不具备养蛇的基础知识,靠着网络上虚虚实实的消息给买家讲课。买家购买后,收到的宠物蛇经常货不对板,“即使是人品过关的代理,也无法完全保证宠物没问题,因为代理手中没有货源。有些还是‘代中代’,代理在自己的下一层继续招募代理,往往一个代理的上级有许多层”。

异宠市场为何需要代理存在?作为实体售卖方,吴东给出的解释是:一些商家饲养的动物大量繁殖,其无力全部售卖,因此需要代理。但代理和商家容易出现信息差,双方可能在同一时间卖同一条蛇。因此,可能蛇已经被买走了,但代理会对买家说蛇还在自己手里,继续给买家发送蛇的视频。

由于一些异宠买家往往通过视频来辨别蛇的好坏,因此一些代理往往将病蛇拍出健康的样子。“只要买家看过视频后拍板,就需要先交定金,等收到动物,即使发现存在问题,定金也无法退还。”肖特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异宠价格不稳定,在买家付了定金交易过后依然可能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卖家和代理会一直拖着不发货,拉锯战过后,大多数买家选择退货,卖家转而以更高的市场价卖给新的买家。

肖特告诉记者,异宠交易并非纯粹的卖方市场,也时常发生买家骗货的情况。买家收到货后不确认收货,向平台举报卖家发活体,以此威胁卖家退钱;平台介入后一般会判处卖家退钱,买家从而达到“白嫖”目的。

如此交易模式下,宠物疫病成为另一大隐患。

记者从多名异宠饲养者处了解到,他们大多通过线上交易平台购买宠物,或是经熟人介绍一对一售卖,“检疫”距离他们十分遥远。对此,宠物疫病防治专业人士颇感担忧:“异宠购买没有固定的市场和明晰的供货渠道,动物究竟从哪儿来、是否经过检疫、身上是否携带病毒,都不清楚。”

一位不愿具名的异宠医生提出,目前国内对异宠类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尚存在较大不足,其身上所携带的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致病性,该如何防治等,都属于知识空白领域。

运输

快递邮寄生死难料

买卖之后的异宠运输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

在北京做特种动物兽医已经5年的刘嘉奇告诉记者,所有快递都不能邮寄活物,常见的宠物托运包括空运和陆运,陆运有高铁、火车、专车和汽车,空运即是飞机的货舱。但无论什么方式,都需要提前办理检疫证明,由专业的托运方承办。

“由于特种动物的关注度不及犬猫,即使有人偷偷通过快递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出事也难引起关注。”刘嘉奇说。

的确有商家通过快递偷运。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商家给辖区快递站点加小费,请快递员不要将此单过安检,并表示邮寄活物死伤风险由寄方承担,快递点只需要负责发出即可。

这种情况下,一些商家仅关注是否能卖出动物,不注意邮寄的科学性,统一发货,导致异宠出现攻击打架甚至互相捕食的情况。

张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次,她购买了两只体型和年龄一致的狐狸,一只赤狐和一只雪狐,但最终收到的是一只赤狐和半只雪狐,“异宠大多有刻在骨子里的捕猎意识,大小不同、品种不同的动物并不适合放在一起,雪狐被赤狐吃掉了”。

还有一些商家以盲盒的形式出售狐狸,随机发送,宠物在运输过程中备受颠簸,有的被折磨致死,有的受到不同程度伤害。张仙曾一次性购买了3只狐狸,卖家告诉她发宠物托运,但她去接的时候看到一辆拉煤货车负责运输,狐狸被放在车厢底下,运送近一周都没有吃喝,有两只已经奄奄一息。

对于这类现象,刘嘉奇分析,一些卖家选择随机发出的方式,节省人力物力,免去淘汰筛选,最大幅度提高利润。而一些养殖场只有养殖相关的资质和手续,对宠物行业了解不足,且没有相关资质和证明,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疗

兽医匮乏自治盛行

从业8年的南昌德诺动物医院异宠中心一位江姓医生说,宠物只要被运输,就会有生病风险,会出现中暑等应激反应,身体无法第一时间适应突然改变的外界环境,容易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

宠物生病了得治,然而目前异宠医院的覆盖度、专业度仍有欠缺。

该医生介绍,异宠医生的门槛较高,首先必须是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出身,接着才可以考职业兽医师证。起初,国内并没有异宠治疗的专业培训,部分平台请国外老师来国内讲课,边讲边由译员翻译。每接诊一种异宠,都需要大量学习,才有可能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其接诊案例来看,异宠治疗的研究没有犬猫成熟,但异宠的代谢非常快,是人类的四五倍,“所以它们不能扛病,往往是主人上午发现宠物生病,下午就已经病危了”。

“异宠大多原本是野生动物,善于通过伪装来保护自己。作为宠物,它们会在主人面前强行打起精神,假装正常进食,一旦主人离开便立刻萎靡。”江医生说。

一些异宠饲养者也看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他们一般会根据经验摸索治疗。吴东的经验就是:小病自己治,大病治了也没用。

自己怎么治?记者注意到,很多饲养者会在网上寻医问药。某线上问诊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针对龙猫、刺猬、乌龟等异宠的在线咨询单量环比增长了23倍。而寻医问药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催生了不少胡乱支招的网络“医生”。

刘嘉奇发现,网上有很多没有任何资质的所谓异宠医生,随意作出诊断并且随意用药。一个正规的特种动物医生,常规情况下日均接诊量大概在5例至10例。

“宠物医院规模不一,硬件设施存在差异,聘请的医师从业年限不一,因此定价差距大。”刘嘉奇说,一旦治疗失败,宠物主就会有意见;即使治疗成功,也有人认为价格过高而心生不满。然而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机构可以解决此类纠纷,报案也只能调解纠纷。

弃养

难驯服有体味被弃

如果实在治不好或者养不起了,怎么办?不少异宠饲养者选择了弃养。背后原因,除了治疗花销大以外,还因为一些异宠具有攻击性。

比如拟鳄龟,其行为像鳄鱼,只要看到动的东西就会主动攻击。据鳄龟饲养者王震介绍,拟鳄龟属于长颈龟属,一只背甲长40厘米的拟鳄龟,脖子能伸长达40厘米,因此攻击半径大,且伸头攻击的速度非常快,咬住了东西就不轻易松口。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网上宠物店中,有不少人弃养狐狸,他们打着“小家伙很活跃,不怕生”“雪狐很聪明也很安静”“胖乎乎的,手感舒服”等广告词,希望有人接收自己的宠物。

张仙告诉记者,养殖场饲养狐狸的成本很低,既不打疫苗也不吃优质专用粮,只需喂一些成本低廉的麦麸、豆粕和腐肉,且狐狸生长周期快,打激素大概七八个月就能繁殖,一窝最少五六只,这些原因导致狐狸的售价很低,因此买的人多,而且通常一次性购买几只。但狐狸难驯化,如果给它套上牵引绳,它会撕咬或尽力挣脱。

“买家多、难以驯化和有体味这几个原因导致狐狸成为弃养率最高的哺乳类动物。”张仙说。

前不久,张仙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说,“自己买的狐狸不听话,要不然打死算了,反正这么便宜,我再买一个乖的”。后来,此人将狐狸打至内脏出血,连续一周不喂食,导致狐狸死亡。

近年来,张仙遇到的异宠弃养现象明显变多。有一段时间,她不得不临时在自家的自建房安置了30多只被弃养的狐狸。这些狐狸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具有攻击性会咬人。无奈之下,她将一部分狐狸捐给了动物园和爬宠观赏园,又将一些性格较好且月份小点的狐狸送给有经验的人养。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重新选择,我不会再养异宠了。”张仙对记者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人类驯化异宠的过程中,大众接受度、产业链条、法律法规需要同步建设,这必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无论是饲养哪种宠物,都不能在一时冲动之下作出决定。异宠因独特吸引人,但从习性上来说未必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买卖方面也有处于“灰色地带”的部分,因此更需要喜爱者慎重考虑,这一市场也需要更多规范。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要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外来物种入侵渠道的口岸检疫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对入侵物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同时,及时更新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明确告知公众哪些异宠能养,哪些不能养。

“凝聚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安全的新挑战。”上述业内人士说。

(文中异宠饲养者均为化名)(记者 赵丽 实习生 贾婧枭)

来源: 法治日报

退代表什么生肖?2

◆傅星源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不少人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明显增多,以至于出现了“新冠忧郁”之说。由此,许多人选择养宠物作伴,来调节心情。

在许多国家,领养和购买宠物形成一股热潮。统计数据显示,在居家隔离期间,仅英国就有超过320万只流浪动物被领养。

然而,随着人们逐渐适应疫情下的生活,那些曾被“温柔以待”的小动物们又沦为很多人新的困扰,宠物弃养潮随之而来。

离开温暖的港湾和主人,这些小动物们未来将何去何从?

与宠为伴 驱散疫情阴霾

生活在韩国的李女士此前因疫情管控而不得不居家办公。两个多月后,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枯燥与孤独。“我被困在了家里,无法同往常一样在周末出门、打发时间。”

一天,百无聊赖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样刷着视频网站,一系列宠物领养的短片吸引了她。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此前从未想过养宠物的她在一番思忖后从韩国东部的一家流浪猫狗收容所领养了一只6岁的猎犬,并为它取名“茉莉”。

从去年3月起,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珍因为疫情不得不与丈夫相隔两地。彼时,疫情的蔓延让她深感“未来一片迷茫”。

“是宠物狗拉蒙纳陪我度过了疫情中最艰难的时期。”珍这样描述自己的独居生活是如何获得温暖的。

“我们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待在一起。不仅是我在照顾拉蒙纳,老实说,我从拉蒙纳身上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享受生活中那些简单的快乐。每当它叼着什么东西朝我蹦跶时,就像一个急切想把胜利品分享给我的小士兵,它的可爱与陪伴让我倍感安慰。”珍感叹道。

一些人感慨宠物是生活中的好伙伴,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而现在,当居家办公模式结束,那些曾迫切需要宠物陪伴的人们开始回归原先的生活状态时,与他们相濡以沫几个月的“小伙伴”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疫情过后 弃养竟成热潮

近来,在韩国首尔的街头上,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穿梭其中:一身脏污的小猫扒拉着垃圾桶,努力寻找能充饥的食物;险些被车撞到的小狗惊惶地穿过马路。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今年第三季度,韩国每月登记的流浪猫狗数量平均达到10769只,较第一季度上涨了近3000只。

美国一家动物保护协会的管理人员感叹,疫情暴发之初,约五分之一的美国家庭领养了宠物。他曾为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感到开心,但现在它们却不得不接受再次回到收容所的命运。美国马里兰州一家流浪狗之家的负责人罗伯兹今年5月无奈地说道:“疫情伊始,大家都得待在家里工作,那时出现了宠物领养的高峰。而现在更多的人把当初领养的动物送了回来。”

为了加快“出货”速度,一些人竟在申请将自家的宠物送回收容所的同时,还挂到网上售卖,并宣称是“从街头捡来的流浪动物”。

英国威尔士的希望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就曾接收过一只年仅1岁、名为“麦吉”的小狗,工作人员最近发现这只“小可爱”此前的主人曾将麦吉放在网上售卖,标价500英镑。

麦吉只是千千万万只被抛弃、售卖的弃养宠物之一。希望救助站负责人罗莎说:“像麦吉这样的‘假流浪狗’不在少数。现在我们救助站里收容的小动物数量已经达到了15年来的顶峰,而真正需要帮助的流浪猫狗还在街头和田野间受冷挨饿。”

宠物“身价”在防疫措施最严格的时候有多贵,它们现在就有多难送养。在英国的一家猫狗收容所,去年3月工作人员尚能在几周内为收留的大部分小动物寻得一个新家,但到了今年春季,随着英国人“恢复自由”,往外送的速度已经赶不上接收的速度。而望着150只弃养宠物和流浪动物,救助站只能在网页上公开表示“绝望”,似乎也做不了什么。

在英国一家宠物狗慈善组织的网站上,“弃养宠物”的想法与留言比比皆是。从2月至6月,浏览网站“放弃宠物狗”模块的人数上涨了180%。该组织发言人夏普说:“疫情之初人们对于狗狗的热爱都在回归正常生活后逐渐消失了,这对于宠物和我们来说都十分艰难。当初,我们看到这股领养和购买热潮时,便想到了那些头脑一热、但没做好准备的领养者和买家最终弃养的可能性。但我们没想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会面临这般前所未有的危机。”

回归往常 宠物仍需被爱

“那些饱受居家隔离孤寂忧愁的人在购买和领养宠物时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这正是现在弃养之风盛行的最大原因。”罗莎说。

随着以往工作与生活状态的回归,许多人发现自己不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这些疫情时期的“居家伙伴”。“许多人现在回到了办公室,能够和往常一样出游旅行,这才发现原来养宠物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感觉家中的那只小猫小狗根本不该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巴特西猫狗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劳里说道,“并且,随着宠物长大,主人们也逐渐发现原来照顾一只宠物是如此麻烦的差事。”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而选择弃养宠物。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时,也曾出现过这样一阵弃养宠物的风潮。而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不少人正是在疫情期间丢了工作。巴特西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凯特就表示,不少将领养的宠物送回来的人是因为负担不起养宠物所需的开销。

弃养之后,他们或许能够回归过去的生活、减少一笔支出,但对于隔离时期的“小伙伴”而言,剩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低落。虽然小动物不会说话,但它们也是有感情的生命,同人一样渴望被爱。

“离开了刚刚熟悉不久的环境、离开了自己原本的小窝,现在它们需要面对一系列的变化:围绕着的陌生人、贴在身上的识别卡、牵着脖子的链绳等等。”美国马里兰州的罗伯兹试想了小动物们的感受,“从过去安全舒适的环境沦落至此,它们该有多么害怕啊。”

从温暖的家到重新沦落街头,它们不得不再次踏上颠沛流离、前途未卜的孤独旅程。

来源: 新民晚报

退代表什么生肖?3

去年“北迁南归”的15头亚洲象牵动无数网友的心,在9月19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展示了这群亚洲象的近照并表示,它们目前状况良好,在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健康地生活,途中生的象宝宝已重达300公斤。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所所长沈庆仲表示,经过此次旅行,这群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向北扩展,不再局限于以前生活的环境。目前,管理部门尝试加强监测预警、栖息地改造提升和在保护区周边象通道进行食源基地建设。

西双版纳州实现亚洲象监测预警全覆盖

新京报:15头亚洲象回到栖息地后的生活情况如何?它们现在还在一起吗?

沈庆仲:亚洲象在南归途中,一只雄象离群,在玉溪时安全风险比较大,所以将其麻醉后转移送回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对它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监察,它曾经跑到野象谷景区大门口两次,并在附近的保护区活动。晚上无人时,它偶尔会进入村寨,到老百姓的厨房找吃的。这头雄象已经性成熟离群,一直单独活动,这段时间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内及周边。

今年6月,亚洲象群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河流中。受访者供图

另外14头亚洲象去年10月30日到达了西双版纳范围之内,12月9日进入了保护区。此后它们也曾走出保护区在附近活动,今年2月初再次返回,工作人员拍到了它们在野象谷观象平台的影像。

这些亚洲象有亲缘关系,但不是一个家族,象群中并没有老象,最大的不过30多岁。它们中有一部分来自短鼻家族,还有一部分年轻象群,它们从小经常在一起玩,但有时候也会分开。

新京报:去年的北迁“旅行”,给象群带来了哪些改变?

沈庆仲:以往它们都在勐养子保护区活动,这里仍有老百姓村寨,玉米、稻谷成熟的季节,它们会到农地中取食,但没有离开勐养子保护区的大范围。

此次回来后,它们有了“经验”,活动范围扩大了。过去它们到达西双版纳景洪市北部的大渡岗乡就不再前行,而现在,它们有时会继续向北,到达普文镇,在靠近普洱市方向的一大片区域内活动。也许因为它们南归的时候,也是从这个路线回来的,对这里比较熟悉了。这片它们新增的活动范围中,有一部分是国有林,也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区。

新京报:目前是如何对亚洲象开展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沈庆仲: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在探索亚洲象的监测预警。当时用红外相机监测,通过发送信息预警,让老百姓提前应对。2016年,更全面的监测预警系统在勐海县初步建立起来。到2020年,我们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基本上都建立了监测预警系统。从去年到今年,我们通过红外相机、无人机和护象队,实现了监测预警全覆盖。

亚洲象带着小象在林中行进。受访者供图

大象在保护区活动的线路是相对固定的,红外相机布设在象道和保护区周边,监测到大象靠近村寨后,村里通过喇叭预警,一些百姓通过手机APP也会收到信息。象群的行为是有差别的,我们采取“一象(群)一策”的方式,也就是针对一头象或者是一群象,制定一个相应对策。只要亚洲象走出森林,靠近居民区和公路铁路沿线,我们都制定了相应规范,避免人象冲突。

亚洲象数量增加、食物变少、气候变化等导致其迁徙

新京报:这一年来,通过对亚洲象的监测,是否对它们北迁的原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沈庆仲:亚洲象北迁有几个原因。我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亚洲象研究,当时亚洲象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我们是很难见到它们的。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比较快,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18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头,数量翻了一番。保护区里的食物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亚洲象的食性很广,可以吃的植物超过400种。我们通过遥感数据发现,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88.9%上升到现在的97.02%。所以保护区内一些地方森林郁闭度过高,阳光照不进来,导致一些大象喜食的禾本科、芭蕉科等植物长得不好,大象的食物减少。

同时,保护区内没有它们喜欢吃的玉米、甘蔗、水稻等高能量、精细化的植物。于是它们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来到保护区外吃庄稼。大象很聪明,知道哪里有好吃的,下次还会来。亚洲象和人接触后,慢慢发现人类不会伤害它们,这也使它们的行为发生了一些改变,以至于最后它们白天也会出来。

新京报:亚洲象北迁还有哪些环境因素?

沈庆仲:这与气候变化也有关系。100年前,北回归线以南都是大象的栖息地,由于各种因素,目前亚洲象向南“退”到了西双版纳等地域。早在1992年年底,有一头亚洲象从西双版纳来到了普洱,因为伤人,被抓捕送回了西双版纳。1993年,有五头大象来到了普洱并定居在那里。2000年以后,有30多头大象到达了普洱。

亚洲象带着小象在河中玩耍。受访者供图

2007年以后,西双版纳气温升高比较明显,干旱也比较突出,所以物种也在向北移动。大象也向北移动得更多,尤其是在9月、10月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和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发生重叠,人象冲突越发明显,它们在冬天再返回西双版纳。

另外,2014年到2016年,西双版纳很多竹子开花后枯萎死亡,这是正常的植物演替。竹子是大象最喜欢吃的植物之一,它们不仅食用竹笋,还吃竹尖和竹叶。竹子更新恢复需要十多年,所以大象的食物大量减少。目前我们看到新的竹子已经生长起来了,但还比较细,要回到原来的状态还需要几年。

同时,2019年是西双版纳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一年,景洪市的降雨量只有平时的1/3多一点。2020年2月,保护区野象谷南门的小河断流,这对大象的食物更新生长影响非常大,我们监测发现,林下的植物都没有了。这也会导致大象出走觅食,取食范围越来越广。7月,它们就出现在了普洱,希望寻找到更好的栖息地,即有干净的水源、丰富的食物和隐蔽的场所。但往北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栖息地,所以还会南归。

试点在大象通道进行食源基地建设

新京报:此次北迁事件为亚洲象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度,作为研究亚洲象32年多的专家,你认为这些关注对亚洲象的保护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沈庆仲:西双版纳的居民长期跟大象在一起生活,将其作为吉祥的象征。但西双版纳州之外的公众以往对亚洲象的认识比较少,此次北迁事件给公众做了一个很好的科普,大家对亚洲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会被大象很多可爱的行为、习性所吸引,从而更加关注保护大象。

同时,大象的管理实现了四级联管联控,亚洲象到达了哪里,属地就承担监测预警等相应管理责任。大象已经到达或者可能到达的乡镇成立了护象队并有专人开展工作。此次对亚洲象的保护和管理也形成了经验,落实了责任。

新京报:气候和环境因素导致亚洲象北迁,未来从亚洲象保护的角度来说,还能做些什么?可以在北边为它们营造适合栖息的环境吗?

沈庆仲:一方面是通过监测预警,避免人象冲突。另外,仍然要继续对和亚洲象相关的基础科学开展研究。目前,国家林草局会同多个部门以及科研单位正在开展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分析、亚洲象遗传多样性调查等研究,包括环境容量和食源问题等,为科学保护亚洲象提供科研支撑。同时,国家林草局和云南省正在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设,更好地保护亚洲象并促进人象和谐,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我们也在试点通过人为干预改善它们的栖息地,比如确保森林郁闭度不要过高,确保有水源和食物。同时,在大象通道种植它们喜欢吃的植物,进行食源基地建设,并在它们停留下来的时候提前对周边百姓进行预警,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准备,并抢收成熟的粮食。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