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代表的生肖

2022是寅年,生肖属“虎”的日本企业有哪些共同点?,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文导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卫 代表的生肖1

中文导报讯 (记者 乔马奇) 2022年的干支是“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虎”。在东亚文化中,老虎具有“坚强”、“果敢”等强壮的形象,更被称为百兽之王,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企业都会采用“虎”或者“寅”等字为商号,以对企业的发展抱以美好的愿望。

日本的帝国数据银行以全国企业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公司名称中冠以“虎”、“寅”、“ とら(虎)” 等的企业在日本约有600余家,其中创业在100年以上的有64家,而选择在虎年创业的企业约有11万家。

日式点心铺“虎屋”

在取名与“虎”相关的626家企业中,虎年创立的企业有55家。其中包括名声响亮的职业棒球队“阪神老虎队”,以羊羹闻名的日式点心铺“虎屋”,还有深受中国游客喜爱的大阪虎印牌保温瓶等。另外,据说在东京秋叶原立的知名度很高的“タイガー(tiger)無線”也是在虎年创业的。

“阪神老虎队

因为在日本,“虎”字的写法有很多,包括汉字的“虎”,假名的“ とら”,英文的“タイガー(tiger)”等很多种,企业在取名时,也多会根据自己想要表现的企业特质和印象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店铺里最多使用的是汉字“虎”,有245家,约占“老虎企业”的四成。其次是使用英文“TIGER (虎)”的144家,约占23.0%。使用假名“とら(虎)”的有129家,占20.6%。选择干支是“寅”的最少,只有108家,不足两成。但是,如果把范围限定在创业100年以上的老字号里的话,使用 “寅”反而是占了超过4成,有30家之多。其次是使用“虎”字的,占4成。在所有老字号中,用汉字取名的企业占了近9成。

第一代“虎印暖瓶”

很有趣的一点是,有很多以老虎为公司名的企业,越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越是会选择创业者的诞生年份作为企业名。因为老虎自古以来就有着“强大”“果敢”的印象,因此很多情况下老板们也都愿意将“虎”作为商号。前面提到的著名的大阪虎印牌保温瓶,现在虽然是以英语“TIGER (虎)”来作为招牌,但最初是以汉字 “虎印暖瓶”来创业的。因为创业者菊池武范的父亲是1854年寅年出生的,属相正是老虎,加上老虎这种动物给人的强大印象,目的正是为了消除暖瓶容易破碎的印象,结果大获成功。

根据日本总务省2021年12月31日公布的今年1月1日的人口推算,日本的虎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共计1025万人,占总人口的8.2%。与此相对,根据帝国数据银行的数据库,虎年创业的虎年企业有11万1961家。这也只占企业总数的8%左右,是干支中最少的。

虎年创业的企业中,最多的创业年份是2010年,总计为21399家。这一年,美国金融经济减速,日元急速升值,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内阁下台,宫崎县还发生了牛和猪的传染病“口蹄疫”,可谓混乱不安。选择在这一年创业的企业,也许是想通过老虎的强大图腾,与时局一较高下。

即将迎来创业百年的虎年老店“富士面包”

而在120年前的1902年,虎年创业的老字号企业有1806家。包括现在依旧深受日本人信赖的床上用品销售公司西川集团。该集团的前身是四百余年前的近江商人西川仁右卫门创立的蚊帐商铺,而他创立的那年是1566年,正好是虎年。同时,在今年2022年迎来创业100周年的企业也有1065家。著名的东急集团、富士面包、福岛银行等都名列其中。

帝国数据银行表示,“今年的生肖是‘壬寅’。有着跨越寒冬,新生命开始发芽的意思。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跨越新冠病毒的严峻局面,开拓光明的未来和新时代。愿这个虎年能够成为充满希望的一年。

卫 代表的生肖2

摘要: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生肖地名是我国地名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二生肖地名最集中的省份当属贵州。贵州全省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均有生肖地名,这个现象在我国省级政区里独一无二,特别是把生肖动物名用于标记农村集市贸易日期、集市贸易地点,进而成为地名,构成十二生肖系列地名,“生肖名+场”字地名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彝汉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为中国地名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地名景观。通过对贵州全省行政区划地名以及乡村聚落地名、社区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展示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的完整面貌,为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经过整理的基础数据和宝贵资料,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地名;十二生肖;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汉文化交融

地名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一个地域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年轮和生活轨迹,是一种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承载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6号决议(1987)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第9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第9号决议(2007)进一步明确“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负责地名的具体机关“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使用标准,清点整理地名”。我国政府在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方面已做出了积极响应。贵州的十二生肖地名是彝汉文化交融下形成的彝汉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清点整理”这些地名是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之一。

十二生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除了用于历法纪年纪日纪时而外,在我国的一些地方,还用于标记农村集市贸易的固定场期、集市贸易地点,进而成为地名,构成十二生肖系列地名,为中国地名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地名景观。周振鹤、游汝杰认为:“生肖地名大都集中在黔西的安顺、毕节、兴义、六盘水诸地区和黔南自治州,以及滇东的曲靖、昭通、玉溪等地区和楚雄、红河、文山诸自治州一带。”十二生肖地名起源较早,侯绍庄指出:“唐宋以来,十二生肖又被人们用于计算农村定期集市的日期。对这种定期举行的集市,人们为便于计算其日期,便自然使用了十二地支或十二属相的习惯。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的墟市发展为固定场镇,于是人们遂以集日的地支或属相作为该场镇的地名。当时以十二属相命名的场镇,必已较为普遍。”云贵高原上的十二生肖地名分布较广,张明仙指出“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省珠江源头地区,遗存有为数众多的十二生肖地名。”十二生肖地名最集中的省份当属贵州,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的完整面貌和详尽数据如何呢?我们对贵州全省行政区划地名以及乡村聚落地名、城镇社区地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展示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的完整面貌和详尽数据。从民族、文化、语言、认知等多角度考察贵州十二生肖地名,为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严谨的基础数据和经过论证的宝贵资料,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一 纪日到标地的转换

本文所谓十二生肖地名是指地名专名中含 有十二生肖用字的地名。十二生肖地名的语源不一,有源自地形地貌特征的,状若某生肖动物而得名,如龙头山,地形似龙首而得名;马鞍山,地形酷似马鞍而得名。有源自农村集市贸易场期,以对应的十二生肖日标记场期而得名,如龙场、马场、猪场,分别为辰日、午日、亥日赶集而被命名的集市贸易地。

有固定场期的集市贸易活动,北方称赶集,约定的集中买卖集日,称赶集日。有的方言称赶圩、圩日,有的方言称赶街、赶街日。贵州方言称赶场、赶场日,也有叫趁墟、墟市的。与贵州同属西南官话的重庆、四川方言里最普遍的叫法是赶场、赶场日、逢场天、当场天。为什么叫赶场呢?因为这种朴实而原始的集市贸易活动最先是在坪坝之地进行,称场坝,至今还有“赶坝坝场”之说。唐宋以降,农村集市渐兴,明清定型。贵州多地均以干支纪日,为便于记忆,集市贸易的场期以干支日对应的生肖为名。“辰”日赶集,便称赶“龙”场;“午”日赶集,便称赶“马”场;“亥”日赶集,便称赶“猪”场。久而习之,与生肖日对应的赶场地点,就被称为龙场、马场、猪场。定期赶场的这块集市地方,居民聚集,由三五户聚落,发展成街道乡镇,原本标记场期的生肖日,转指赶场的集市地,进而成为地名,后来成为村名、乡名、镇名、社区名。生肖字完成了从标记时间到标记地理空间的转换,即完成了从单纯纪日到纪日同时标地,最后成为地名的转换。

这类地名的得名线索,以马场得名为例,我们可以从认知角度概括图示如下:

马日本是在干支记日的基础上,以对应的十二生肖名记录日序,指马日这一天,仅是计录日序。某地固定在马日这一天进行集市贸易,即马日这一天赶集,遂称赶马日集。已由“日序”转指集市贸易的场期,即“场序”。再由场序转指马日赶场的地方,称赶马日场或赶马场,这时的生肖名不仅标记日序和场序,而且标记场序所在的“处所”了。最后成为赶场地的专有名称———地名。由图1可知“马日”到“马场”,从纯粹的标记日序,通过记录经济活动、有规律经济活动的场所,最后到地名,完成了从“纪日”到“标地”的转换。干支时序与十二生肖动物名对应,构成十二生肖时间序列,当其成为十二生肖场期地名时,就彻底完成了时间序列到空间序列的转换。马场、龙场、牛场类生肖地名在贵州大量出现,就是上述认知转换的结果。

二 生肖地名现状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省民政厅编印的《贵州省行政区划手册》(简称《手册》)。该《手册》是未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1999年印行。该《手册》“按地、州、市排列,全面录入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名称”。编印《贵州省行政区划手册》的目的“旨在为各级党、政、群机关、各工作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行政区域名称资料”,数据资料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该《手册》收录市、县、区、乡、镇、街道等行政区划地名1874条,收录居委会地名2217条,村委会地名25756条,自然村地名187598条。收录地名总数达217445条。是迄今所见收录贵州全省村级及村级以上地名最全面最系统的纸本文献。除该《手册》外,还通过所见的《地名志》《地名录》《地图册》《地名词典》等搜集数据。

我们从《贵州省行政区划手册》中统计出市、县、区名称,乡镇街道及其政府驻地名称,计有30353个,其中十二生肖地名有2010个;以十二生肖动物名冠首的地名有1250个。

各生肖地名的分布情况见表1:

根据表1的数据可知,十二个生肖用字在贵州地名中都有出现,一个也没落下。使用字次超过100次的有龙、马、羊、牛,其中,“龙”字使用最多,达976字次。使用字次排名后三位的是兔9次、蛇11次、鼠14次。

贵州省现行政区有3个自治州和6个地级市。十二个生肖用字在贵州9个地级政区的分布情况如表2: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十二生肖地名在贵州现有9个地级政区里都有分布。就地区分布情况而言,未见有特别多或特别少的地区,最多的毕节和遵义两地均超200,最少的贵阳和六盘水也有80多个,多数在100~200之间。可以说,生肖地名遍布贵州全省,用生肖动物名命名地名在贵州具有普遍性。

三 生肖地名与集市文化

正如上文统计结果显示的那样,十二生肖地名用字分布于贵州全省现有9个地级政区,十二生肖字从单纯的纪日发展到纪日的同时兼标地,进而成为有固定场期的聚落地名,虽然这一地名命名方式在别的省份也有出现,但却只出现在部分地域或个别区域,不像贵州这样遍布全省所有的地、市、州。何以会如此呢?

这种地名命名现象,与贵州的集市文化产生发展有所关联。牛汝辰指出:“云贵一些地名以生肖命名,估计同农村集市日期有关,因而是生肖纪日的一种余迹。”“十二生肖+场”地名是经济发展和集市文化的产物。周振鹤、游汝杰认为:“这些地名的分布生动地展示了历史上在西南地区盛行的井然有序的农村集市景观”。虽然以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搭配用于计算农村的定期赶集日期的习惯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但由于集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固定场镇的发展息息相关,贵州的经济开发较晚,所以相应的集市较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得也较晚。贵州省是到明清时期才开始得到大力开发,相应的这类以生肖地名为代表的场镇地名在明朝时期才开始出现。明朝时期在贵州境内设立的屯、卫、司、所等都对贵州经济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朝朱元璋时期在贵州实行的“戍兵屯田”制度以及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都对贵州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贵州的集市贸易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明代进到贵州地区的中原人士不仅带来了中原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持续延续并发展了他们的集市贸易习俗。云贵高原的十二生肖地名是明清时,民间集市贸易留下的产物,这也是农业经济在农耕时期发展的表现。

贵州地名中的生肖名+场字地名统计情况如表3: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用十二生肖名加“场”命名的地名在贵州各地区中的分布及数量存在差异性。生肖加“场”命名的地名总共有301个,其中分布在贵阳市有18个,六盘水地区有46个,遵义地区有2个,安顺地区有52个,毕节地区有75个,铜仁地区有6个,黔东南地区有18个,黔南地区有49个,黔西南地区有35个。由此可见,十二生肖名加“场”的地名大多分布在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南地区、六盘水地区;另外,在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分布得较少,这一现象也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等因素有关。

从我国地名的命名特点与方式来看,用“十二生肖+场”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地名命名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集市贸易的衍生物。侯绍庄认为:“这些场镇名称的形成,是在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系逐步加强的条件下,为了便于计算,人们把原来用以计算出生年份的十二属相,应用于计算场期的结果”。

贵州省内“生肖+场”类地名都是生肖文化和集市贸易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寻找方便的纪日方法,是人们对于地名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的体现,这些都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 生肖地名的谐音雅化

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中,有一类特殊的生肖地名,原本因集市贸易场期为生肖动物对应日而得名某场,如猪场、羊场、龙场、蛇场,在流传过程中,为求吉祥谐音雅化,改称为某昌,如羊昌、龙昌、蛇昌。猪场又改称同音吉祥名朱昌。

贵州有3个朱昌镇,分别隶属毕节市、贵阳市。有3个朱昌村。这6处名朱昌的镇村原本都是因亥日逢场,为求吉祥而改称朱昌。比如:贵阳市朱昌镇朱昌村,是朱昌乡(现为镇)政府驻地,原本得名于亥日集,名猪场,为求吉祥,谐音雅化,改称朱昌。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朱昌’系‘猪场’雅化。明初设朱昌堡,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筑城,设农贸集市。”毕节市朱昌镇,“原名猪场屯,以‘亥’日赶场得名,明末更名朱昌。”

贵州境内有朱昌6处:

朱昌镇(贵阳市乌当区、贵阳市观山湖区、毕节市七星关区)

朱昌村(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贵阳市乌当区朱昌镇)

朱昌河村(六盘水市盘县刘官镇)

猪场除谐音雅化改称朱昌外,还有谐音改称珠场、珠藏。贵州境内有珠场1处:

珠场村(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

据李蓝(2016):“从出大方城西门,经大屯和小屯,过石墙院、龙皇庙、财神,约三十里,就到达白步河东岸的一个乡间集镇:珠场。直到民国《大定县志》上,也还是把这个地方称为‘猪场’。珠场其实是一个生肖地名。”大定县于1958年改名大方县。

有珠藏3处:

珠藏镇珠藏村(毕节市织金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珠藏坝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银盏乡)

织金县珠藏村,“在织金县城关镇西南17公里,大坝河西岸山脊上,属珠藏镇。‘珠藏’系猪场雅化,昔以‘亥’日赶场,故名。”

上述朱昌、珠场、珠藏共9处地名,从得名源头看应当计入“生肖猪+场”地名,加上雅化地名,贵州的十二生肖场期地名“猪场”当计23处。

贵州境内生肖地名“羊场”谐音雅化为“羊昌”8处:

羊昌镇(贵阳市乌当区)

羊昌布依族苗族乡(安顺市平坝区)

羊昌村(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洗马镇)

上羊昌村(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

羊昌坡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杏山镇)

羊昌河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凤山镇)

乌当区羊昌镇,“原名羊场堡,明初在此设立屯堡,以‘未’日赶场,故名。”

这类谐音雅化地名,大多类此,余不赘引。羊场除雅化为羊昌外,还雅化为“阳长”:阳长镇(毕节市纳雍县)

阳长,“原名果伟羊场,又称海子羊场。‘果伟’系彝语译音,为彝族家支名。又说意为拱桥。昔以‘未’日赶场,故名。因与姑开羊场同名,取其谐音更今名”阳长。

上述8处羊昌和1处阳长地名计入十二生肖场期地名羊场后,则贵州有“羊场”地名共计44处。

贵州境内生肖地名龙场谐音雅化为“龙昌”4处:

龙昌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龙昌村(安顺市普定县补郎苗族乡、安顺市平坝区十字回族苗族乡、毕节市大方县大方镇)

上述4处龙昌地名计入十二生肖场期地名龙场后,则贵州有“龙场”地名共计53处。

贵州民间习称老虎为大猫,猫似虎,因忌讳老虎,改称猫场。虽然十二生肖里没有猫,但贵州的这些“猫场”实为“虎场”,所以“猫场”应视为“虎场”而计入十二生肖地名。

贵州省有3个猫场镇,5个猫场村,1个小猫场村。分布情况如下:

猫场镇(毕节市织金县)

猫场镇猫场村(毕节市大方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

猫场村(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六盘水市水城县化东苗族彝族乡、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猴场镇、毕节市织金县桂果镇、毕节市纳雍县雍熙镇)

小猫场村(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

除将虎场改称猫场外,还有一个更特殊的生肖虎的场期地名“猫营镇”,隶属安顺市紫云县,也是生肖虎日的集市贸易场所,系因过去有军营驻扎于此而得名。

上举9个猫场地名和1个猫营地名计入十二生肖地名“虎”字地名后,贵州的十二生肖“虎场”地名有15处。

爬行动物蛇大多不喜欢且忌讳,贵州生肖场期地名蛇场谐音雅化为“蛇昌”:

蛇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石龙乡)

除将蛇场雅化为蛇昌外,由于忌讳蛇,还把蛇场改称“条子场”“顺场”。贵州有2处条子场,1处顺场:

条子场(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毕节市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

顺场乡顺场村(六盘水市水城县顺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上述蛇昌、条子场、顺场共4处,从得名源头看当属蛇场。计入生肖场字地名后,“蛇场”地名当有7处。

贵州还有“生肖名+场”字地名经谐音雅化后,仍能轻易看出其语源当来自生肖地名。如牛场,改称“流长”,有2个乡镇:

流长(贵阳市清镇市流长苗族乡流长村、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流长村)

清镇市流长“原名牛场,昔以‘丑’日赶场,故名”。息烽县流长“原名牛场,昔以‘丑’日赶场,故名。民国初以牛场不雅,取意乌江之水长流不断,易今名,是县境北部重要农贸集市”。上述2处流长地名计入牛场生肖地名后,“牛场”地名有36处。

贵阳市修文县有久长镇久长坝,久长村、久长居委会。久长“原名狗场坝,昔以‘戍’日赶场,故名。后取谐音更今名。是修文、息烽、开阳3县大牲畜交易集市。”

上举38处谐音雅化或改名后的地名从字面上已看不出得名缘起,其实都是来源于干支纪日和集市贸易场所,从源头上也应计入十二生肖地名。计入后,十二生肖场字地名的分布情况如表4:

根据表4的统计数据,38个条目中,谐音雅化的有虎、羊、猪、龙、蛇、牛、狗等七个,有的是对生肖动物名直接谐音雅化或联想改造,如牛、虎、蛇、猪;有的是把“场”字谐音雅化为“昌”字,同时取昌盛意。十二个生肖中还有五个没有发现有谐音雅化的情况。

就总体情况来看,12个生肖动物名+场字地名在生肖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具体情况如图2:

由图2可见,就生肖动物而言,最多的几个依次是马、龙、鸡、羊、牛,最少的两个依次是兔、蛇。居首的“马场”地名62处,是最少的“兔场”(4处)地名的15倍有余。

加上谐音雅化地名后,生肖动物名+场字地名在贵州各地域的分布情况,谐音雅化前后统计如表5:

根据表5的数据,生肖动物名+场字地名有谐音雅化的地域有6个地市级政区,分布较集中的政区有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还有3个地市级政区没有这种现象。就整个生肖动物名+场字地名的地区分布来看,遵义市、铜仁市都只有个位数,其他地区都有两位数。遵义、铜仁两地与贵州其余7地市在十二生肖场期地名上有明显差异,何以如此?

五 生肖地名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贵州9个地级政区,生肖动物名+场字地名具有普遍性,但似乎遵义、铜仁有些例外,导致例外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是集市文化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随着贵州开化、经济发展、集市贸易兴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而随之产生的。詹莎莎指出:“经济发展层次较高、赶集日期较密集的地区,相对来说用十二生肖计算赶集日期的现象不是那么普遍,因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场期十分密集,许多地区都是三天就有一次赶集日期。比如遵义地区与铜仁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较高,因为遵义、铜仁地区是从明清时期才被划入贵州省境内,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它们都是属于巴之南鄙和楚之黔中辖境内。”遵义、铜仁两地,相较贵州其他地市,开化较早,也较早纳入中原版图,历史上,遵义曾隶属四川、重庆,铜仁曾隶属湖南,遵义、铜仁划入贵州是比较晚近的事了。

另一个因素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张明仙认为十二生肖地名与汉彝文化交融有关,“十二生肖地名具有指称集市日期的功能,是生肖纪日的一种遗迹。汉族的日期以天干地支为纪,彝族的日期以十二兽为纪”。“十二生肖+场”地名集中分布的几个地区正是彝族聚居、汉彝交融或多民族交融的地区:毕节、安顺、黔南、六盘水等。这几个地区地处贵州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为贵州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多民族交融,大多以彝族为主体民族。彝族文化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融合是贵州“十二生肖+场”类地名产生以及分布较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文表3可知,毕节、安顺、六盘水三地的“十二生肖+场”地名最多,其中毕节75处,安顺52处,黔南49处,六盘水46处,黔西南35处。这几个地区都是贵州彝族人口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其中毕节地区最多,其次是六盘水地区、黔西南地区;安顺地区现在虽彝族人口分布较少,但是安顺地区曾经也是彝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方。彝族播勒部曾在此地建立过播勒大革政权,元军入黔后,播勒大革政权覆亡,安顺彝族往黔西南、黔西北方向迁徙。安顺地区纳雍一带的彝族,至今仍然在正月初三凌晨祭祀祖先,然后送祖先到播勒大革打鸡毛。另一方面,在彝族占绝对优势而少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地区,“十二生肖+场”类地名反而更少或者没有,比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口占绝对优势,没有发现有“十二生肖+场”类地名。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在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地名往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与民族文化所处社会环境关系甚密。法国历史语言学家梅耶提出:“各种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与它们在历史上、文化上及社会上的环境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十二生肖+场”类地名是彝族十二兽历与汉族十二生肖历法交流融合下诞生的一种地名命名方式。

汉族与彝族都有用十二生肖纪时的文化传统,汉族文化中的十二属相是由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逐一相配,彝族用十二兽历法纪日。张宁指出:“据《彝族天文学史》载,川滇黔三省发现彝族十二兽历的县有十一个,点有七个。其中,四川凉山占八县五点,分别为总数的73%和71%;云南有二县一点,分别为总数的18%和14.5%;贵州一县一点,分别为总数的9%和14.5%。但十二生肖地名却只在十二兽历发现很少的云南和黔西地区才有,十二兽历发现极多一的四川却反而没有,可以说,十二生肖地名反倒离十二兽历通行区越远还越多,几乎成反比例关系。这都说明十二生肖地名的形成并不单纯决定于彝族的十二兽历。”通过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十二生肖地名的形成并不单纯决定于彝族的十二兽历”。古今中外,有很多使用类似十二生肖历法的国家和地区,十二生肖地名只出现在了云南、贵州地区。这一现象也揭示了十二生肖加“场”地名的形成原因不应是单一民族文化的结果。贵州“十二生肖+场”分布最广的地区,既是彝族分布最广的地区,也是除彝族外,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也就是说,贵州生肖地名广泛流布的地区是以彝汉混居为体,伴有其他兄弟民族比邻而居。贵州“十二生肖+场”类地名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诞生的新的文化现象,也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不少学者都注意并讨论到了生肖地名在贵州、云南两省的流布情况,并且认为这种地名主要出现在云南和贵州的彝汉混居地区。李蓝认为“生肖地名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不限于彝汉关系,而是汉族与周边包括苗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共生关系。”

(道光)《大定府志》卷十三“场市”:

城乡市集之日谓之“赶场”,犹他处云“赶墟”“赶集”也。大定各场多以十二辰配象名之。子日场期谓之鼠场,丑日场期谓之牛场,由寅卯以次推之,有虎场、兔场、龙场、蛇场、马场、羊场、猴场、鸡场、狗场、猪场之名。大率村寨之成聚落者,附近民苗各以牲畜、米盐、货布诸物,市集交易,必有定期,故以十二辰日轮流分配。苗人记年月皆呼配象,盖倮罗夷俗也。至异地而同日者,或以“大、小、新、旧”别之,或冠以地名。如六龙场、白蜡场,则有不纪辰日者矣。

按李蓝的注,《大定府志》中的“民”指的是编户纳税的汉民。“苗”或“苗人”指的是包括苗族、彝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倮罗”乃彝族旧称,“倮罗夷俗”意谓彝族的少数民族习俗。这段文字明确指出,十二生肖地名直接来源于彝族纪时(包括年、月、日)的十二配象。在地点选择上,这种场市又是位于汉人聚居村寨附近。这段记载既解释了生肖地名的来源,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四川大、小凉山、云南楚雄,以及大方百纳等彝族聚居区没有生肖地名的原因。

周文德认为:“地名汉字的使用范围大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些具有一定地域色彩的地名专用字,是地域文化和地域历史的反映,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生肖地名用字,特别是“生肖名+场”字地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李蓝指出:“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和贵州两省,十二生肖还用作地名。就全世界范围来说,这种地名命名习俗目前仅见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种非常特殊、非常富于地域特色的地名文化景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的十二生肖,除了用于历法纪年纪日纪时而外,在贵州省,还用于标记农村集市贸易的固定场期、集市贸易地点,进而成为地名,构成十二生肖系列地名。牛汝辰认为:“云贵两省以生肖命名的,绝大多数是县以下集镇,少数是现在的县城,也是晚近时期设治,清以前还只是农村集镇。可见这类地名确实与农村集市及其周期有关。”就生肖动物而言,十二个生肖动物名全部出现;就分布地域而言,九个地市级政区都有出现。这种地名命名方式,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贵州农耕经济条件下的集市文化在地名中的反映,在贵州具有普遍性,这类成系列的地名为中国地名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地名景观。

来源:《民族学刊》2020年第5期

作者:周文德 詹莎莎

编辑:黄海红

校对:郑雨晴

选稿:郑雨晴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华丽

卫 代表的生肖3

虎,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地支为寅,称为寅虎。

在中国,虎被誉为“百兽之王”。

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

那么,虎到底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呢?

在中国文化中,虎象征着武勇威猛、驱凶避邪、吉祥如意。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风俗通义·祀典》

虎文化是起源最早的图腾文化之一,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是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不少民族历史传说中,人们都把老虎作为开天辟地之神,人类繁衍生息之祖。

在中国的古代文字中,“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描绘的是一只老虎的形状,身上有斑斓的花纹,上部为虎头,下部为虎身及足尾之形。

“虎,山兽之君也。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

——《说文解字》

商 “丁酉卜 虎”甲骨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具有保护神的意义。

到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开始使用虎纹,这是出现历史最早、沿用时间较长的中国传统纹样之一,一般使用的是虎的侧面造型,虎口大张、虎尾上卷。

中国古人对老虎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因为老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常用来称誉军中勇猛善战的将士。

此外,它也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中国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用的凭证就是以虎的形貌制作的,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它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专符专用,一地一符,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战国 错金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都有以善画虎而成名的人。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虎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

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筑中的瓦当就已经开始使用虎纹,既有奔虎图案也有双虎嬉戏图案。“神虎镇宅”,流露出人们征服邪恶势力和保卫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陶白虎纹瓦当 故宫博物院

小孩子穿戴虎头帽、虎头鞋,用来吓退妖魔保护平安。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常悬挂艾虎在门上或身上,用以避邪祛秽。

同样,中国人过新年,不仅要贴门神,还喜欢在门上贴虎,传统民俗观念中虎能驱邪,迎合人们希望平安幸福的心理。

《风俗通义》记载:人们画虎于门,冀以卫凶把老虎视为保护百姓生活安宁的象征。

千百年来,人们崇拜老虎,用它镇宅、护宝、驱逐邪恶,将老虎的形象延伸到民俗文化、生活用品、艺术品、地名等领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虎文化。

在中国文化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虎的形象并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消弥,反而经过历史的打磨历久弥新,不断创发新生。

2022年是农历壬寅虎年。让我们一起“虎虎”生福吧!

转自新华网思客

来源: 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