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代表哪个生肖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诘代表哪个生肖1

卧虎图(局部)(中国画)兴安

1月16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一家布老虎生产企业,手工艺人在制作布老虎。 新华社发

战国辟大夫虎符 故宫博物院藏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江西省博物馆藏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

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也是虎年。回眸悠久历史,披阅史料典籍,年深日久的虎文化扑面而来。

布老虎:孩童的守护神

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变为家畜,成为食物,或给人出力流汗。当然,先祖并不亏待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还让它们与自个儿比邻而居。先祖安居乐业,它们也安居乐业。然而,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这强大的野兽,人们哪能驯服,因而,威猛的老虎继续在山野称王称霸,没能成为六畜兴旺的六畜中的一位。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色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

我的童年就是伴随布老虎成长的,睡觉头枕布老虎,下炕脚穿老虎鞋,出门头戴老虎帽,低头一看胸前还挂着绣着老虎的红裹肚。我长大了,过了十二岁生日,妹妹又循着我的轨迹伴随着布老虎成长。我家这样,家家这样,布老虎早就是乡村婴幼的守护神,保佑着一代一代孩童健康成长。为何凶猛的老虎会变作慈善的布老虎,会成为与孩童朝夕相伴的守护神?

说来老虎不仅关乎着孩童的健康,还关乎着江山社稷。这不是拉大旗作为虎皮,也不是拉虎皮作为大旗,原因出自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后稷,不过他出场的时候还没有名字。没有名字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孕生他有点怪异。母亲姜嫄去野外游逛,踩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居然怀孕生下他。家人嫌他孕生怪异,就扔到山野。山野狼奔豕突,这小子危在旦夕。可是过了数日,有人上山打柴看到他竟然还好端端活着。家人觉得神奇,跑去看他,一看更是神奇,一只灿若锦缎的老虎厮守着孩子,哪个禽兽还敢伤害他。家人不敢再轻慢这神奇的小子,抱回家里好生抚养。因为抛弃过的缘故,就叫他“弃”。弃长大后擅长种植粟禾,于是,帝尧请他担任后稷,主理农事。他教民稼穑,众生这才丰衣足食。久而久之,后稷代替了他的名字。子孙后代感念他的功德,便兴建后稷庙祭祀他,进而演化出社稷庙。后稷与江山社稷融为一体。试想,老虎保护后稷大难不死,等于保护五谷丰登,等于保护国泰民安。老虎岂不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如此看来,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顺理成章。这似乎属于神话传说,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得一清二楚。而且,如今山西省还有稷山县,那里是后稷诞生地,县城中心就有座规模很大的稷王庙。布老虎代代延续,广为流传,如今其缝制工艺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属于市级,有的属于省级,黎城县的则属于国家级。

《醒世恒言》里的义虎

老虎变作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写道,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头几年,勤自励家里光景还算殷实,父母早早为他媒聘林家女儿潮音,只等二人长大成亲。勤自励生性豪爽,喜欢使枪弄棒。这一迷醉武艺,就懒得耕田,年年收成减少。偏偏他还爱呼朋唤友,酒肉招待,坐吃山空,家道日渐衰落。恰逢安南作乱,朝廷募军,他便报名随军出征。

光阴似箭,不觉三年过去,勤自励一去杳无音信。潮音待嫁闺中,每日寂寥伤情。伤情的潮音还能忍耐,父亲林公却急不可忍。从军打战,生死难料,万一有个好歹,岂不耽误了女儿的春光年华。说与内人林婆,两人合计要与勤家退婚。勤家自不愿退,推说再等三年。林家虽不愿意,也不好撕破脸皮。三年过去,自励还没回来,林家父母设个圈套,说是自励已经战死,要给女儿另择佳婿。潮音却死心塌地不再嫁人。母亲百般劝导,潮音推说再等三年。父母无奈只好再熬三年,时日快到便瞒着女儿另找下婆家。到了喜日,害怕女儿变卦,骗说潮音去走亲戚,上轿抬起即走。

花轿走到中途,忽然狂风骤起,大雨如注,只得落轿等候。此时一只黄斑老虎从半空里跳下,吓得众人四散逃走,新娘却被老虎衔去没了踪影。

恰在此日,从军九年的勤自励居然回到家中。拜过二老,得知悔婚怒气冲冲去林家说理。路上听见有人呻吟,近前看时地上坐着个女子。自励扶起她,问及情由,哪料这女子正是他的妻子林潮音。二人喜出望外,正要回家,一只黄斑大虎出现在眼前。仔细看时,正是自励救出的那只。这老虎居然大义报恩,自励大声感谢。那老虎闻知,长啸一声算是应答,蹦蹦跳跳,高兴而去。

你道这在何处?恰巧就是大树坡。大树坡、大老虎,自励两次经过,两次遇到。一次是他救下老虎,一次是老虎给他拦截下媳妇。尽管冯梦龙写得活灵活现,我并不信以为真。老虎不会有报答救命恩情的大义之举,而是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教育人,升华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化育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蒲松龄笔下的孝虎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

赵城虎不出来则罢,一出来就犯下了大罪。它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隶李能竟敢领命。其实李能这日是喝高了,酒一醒后悔不迭。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只得硬着头皮捕虎。可忙碌数日,连个老虎的影子都没看见,垂头丧气去见县宰,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可怜兮兮跑到庙里哭诉。诉毕,抹掉泪水抬头,吓得差点掉了魂,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幸在老虎不吃李能乖乖待着,由他绑缚带到县衙。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这厮居然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不是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肯定是老虎送来的,真是言而有信。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次日又次日,天天老人家都能收到老虎孝敬的物品。她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还有所积蓄。如此数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邻居们如何知道老太太去世?是老虎跑进房中,吼叫报丧。坟茔垒好,众人正要散去,只见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哭过,怏怏离开。

老虎离开不复归来,村民却惦记难忘,是呀,老虎行孝胜过儿子,怎能忘记,因而集资兴建了一座义虎祠。义虎,何止是义虎,何尝不是讲诚信、有礼仪的老虎?老虎吃人没有作恶之心,只是本能所需。一旦县宰点明错处,立即认错,而且承诺悔改,绝不懈怠,直到为老太太养老送终。虽然不能抬棺尽孝,坟茔垒高,还要去哭丧祭奠,真是礼数周全。这不得不感叹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身上大化了道义、诚信和礼仪,这才是文化,文而化之呀!

《黔之驴》里的智虎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古人推崇的五德:仁义礼智信。从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这五德仅仅差一个字了: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某一日闲聊,我刚张嘴马上有人应答:愚者。问之为何如此果断判定老虎愚蠢?回答是反诘句:难道你不知道《狐假虎威》?我哑然。倒是知道狐假虎威,就是没有把这故事当作尺度去丈量老虎的智力。

是呀,在小学课本上就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故事出自《战国策》,楚宣王主政时楚国最强盛,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他大惑不解。大臣江乙便讲了这个故事,听罢楚宣王豁然醒悟。原文是:“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狐狸害怕老虎不信,就带着它去见百兽。果真大小动物个个都像兔子一样仓皇开溜。老虎不以为百兽怕它,还真当成是怕狐狸。

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绝对不能。我正要按照朋友的思维,将老虎和愚蠢捆绑在一起,突然耳边传来遥远的声音。细听似乎是唐朝的“录音”,而且播放者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那是驴子的叫声,叫得歇斯底里,有点吓人。别看当下好多人都在吃驴肉火烧,服驴皮阿胶,真要听见驴子吼叫非吓跑不可。为何?没有经见过呗!柳宗元所在的唐朝再发达也不会有录音机,他是用笔墨纸砚写照了实况,名为《黔之驴》。《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道:“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来了个从没见过的庞然大物,老虎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更有趣,“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可笑归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这就进入柳宗元笔下的第三步,老虎“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是呀,祖祖辈辈都是食它者,没有它食者,丢掉自个的性命是小,毁掉先祖威名是大。可不搏这大家伙又不甘心,这就进入第四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稍微接近,轻佻撩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就简单了,老虎“断其喉,尽其肉”,打着饱嗝走了。

聪明,实在聪明,老虎乃大智者也。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我再举一例。据说老虎一胎若是产下三个儿女,内中必有一个最为厉害的彪。彪之厉害不在别处,竟然要趁母虎不在吃掉同胞兄弟姐妹。母虎只好严防死守,不让彪的野心得逞。要是涉深水过河,小虎无法渡过,需要母虎背过去,可是一次只能背一只,如何背?这可真是个难题。对我来说是难题,对老虎未必是。只见母虎先把彪背过河去,放在对岸。返回来背着一只小虎过去,放下,再把那只彪背过来。放下后,将另只小虎背过河,再返回来背彪。彪就是再厉害,面对母虎的严密防范也无可奈何。聪明,老虎真是聪明过人。

那么,《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如何解释?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哪有如此绝对的判断,过年了,逗你一笑,也凑全了老虎身上的仁义礼智信。

虎符与王权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老虎何其勇武,何其威风也!为此,国人才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梁启超甚至将伏羲视为老虎的化身,寄之以身,托之以命。如果能够敬若神灵,祷之拜之,便可百邪不侵。所以,很早以前老虎就与王权联系在一起了。如果这种说法虚空得不无猜测之嫌,那么,可以请出虎符作证。虎符,是兵符、军符,是古代帝王掌握兵权,调发军队的信物。一般用铜制作,分为左右两半,有子母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赐予将领。帝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必须携带右符,验合无误,将领才能出征。战国、秦、汉时期,几乎各国通用。称作虎符,缘于兵符就是老虎造型。尧舜之后,自夏代灭亡起,王权交替多是暴力厮杀。厮杀的主力就是军队,调动军队须使用虎符,足见老虎就是皇权的象征。

有没有事例?有,窃符救赵就是证明。战国时期,强秦东征,旨在吞并各国。大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去救。可要不救,唇亡齿寒,魏国也岌岌可危。危急关头,信陵君魏无忌唆使魏王姬妾如姬窃得虎符,调动军队,解救了赵国,也缓解了魏国的危机。看看虎符的作用有多大?改变了历史啊!

老虎不仅在兵符上大显神威,周天子还嫌神威不够,为将士的头盔、兵器,全都雕饰虎纹。这还不够,将军若是作战宿营,帐篷要称虎帐。至于皇家议论军机大事的地方,不称宫,不称殿,而叫白虎堂。白虎,据说在老虎中最为骁勇,最为珍贵,才将此名赐予军机处。《水浒传》里林冲误入白虎堂,就是为奸人诱惑,携带兵器去了不该去的军事重地。

用白虎命名的不只是白虎堂,还有白虎观。汉朝的白虎观,设在未央宫中,主要讲经论道。唐朝张九龄留下这样的诗句:“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博士、儒生陈述己见,进行学术思想大讨论。讨论结束,他亲自裁决经义奏议,记录成文《白虎通德论》。之后又命班固撰写成书,名为《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在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老虎,芳名居然与典籍共存,千古流传。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

皇家借助虎威,以武力征服天下,以经文通令天下。老虎则借助皇家的极权,让声名达到了巅峰。巅峰也是险峰,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背后是深壑。世人逃不出这个怪圈,老虎能不能跳出来?翻开《水浒传》一看,不仅跳不出来,还两次遭受大难。

首次蒙难的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即老虎,把老虎称为大虫,至少看出古人甚是畏惧老虎,不然不会如此贬低这厮。这可能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胜利法源远流长的一个例证。虽是这样贬低老虎,并没有影响老虎威猛亮相。施耐庵这段描写非常精彩,“一阵狂风”和“扑地一声响”,老虎跳将出来。“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若对手是个凡夫俗子,当下就会成为虎口美食。可对手是武松,一闪就躲过了。那老虎“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幸在武松又躲过了。老虎并不气馁,“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按照常情这一扑、一掀、一剪,猎物便会到口。偏偏常情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老虎失算,三招落空,局势逆转,“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每读至此,我都会想到施耐庵精通兵法,熟稔曹刿论战,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以人度虎,施耐庵让武松逐渐占了上风,瞅个机会两只手就势把虎头死死按住,把只脚对准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进而“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一顿猛捶,“吊睛白额”老虎竟如此蒙难而死。

第二次在老虎身上大显身手的是李逵。不怪李逵惨杀老虎,谁叫这一家子把李逵的老娘给吃了。李逵本是接老娘上梁山享福,前去给老娘打水解渴,回来时不见了老娘,却见地上有血。顺着血迹找到一个洞口,两只小虎正舔一条人腿。无疑老娘死于虎口,李逵心头火起,“挺起朴刀”捅死了一只。另一只逃进洞里,他钻进去“乱刀砍死”。此时,母老虎张牙舞爪回窝里来,李逵“放下朴刀,拔出腰刀”,准备搏杀。然而,那母老虎尾巴一扫,“后半截身子坐进来”。李逵一刀正中母老虎的粪门,那厮吼了一声,“负痛掉下山岩去了”。李逵正要下沟去追,雄虎卷起狂风扑面而来。李逵不慌不忙,手起一刀,刺中颔下,“轰”的一声响,老虎倒在岩下死了。一家四虎就这样惨死于李逵刀下。

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武松打虎,要写李逵杀虎?还不是因为老虎威猛盖世,与它们搏杀才能显示英雄气概。要是让武松和李逵打老鼠、杀老鼠,莫说打死一只,杀死四只,就是打死千只,杀死万只,也比衬不出英雄气概。古代精通此道的不只是施耐庵,在《二十四孝》里也出现过《扼虎救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晋朝人杨香,14岁时随父亲田间割稻,突然跑来一只猛虎,叼着父亲就走。杨香飞身跃起,扼住了猛虎的咽喉。直到扼疼猛虎,放下父亲。猛虎溜走了,父亲得救了,杨香美名远扬。又是一个比衬,比衬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孝之子。

别看武松、李逵对老虎又打又杀,然而梁山好汉仍对老虎敬慕不已,108将中绰号以虎为荣的就有11位: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中箭虎丁得孙、母大虫顾大嫂、打虎将李忠。

人虎之间

我的家乡东临汾河湾,西依吕梁山。吕梁山这段属于最南端,史称姑射山。姑射山便是庄子笔下出现过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那座名山。有次走近山麓,一位朋友指着山径告诉我,那是虎迹坡,虎迹坡自然曾有老虎走过。我并不相信。小时候跟着伙伴瞎唱:“太阳落,狼下坡。太阳高,狼回窝。”对应着儿歌心想,要是山上有老虎,肯定会唱:“太阳落,虎下坡。太阳高,虎回窝。”哪料前数年偶然看到姑射山的碑文拓片,竟然是县令组织打老虎。

姑射山中有个乡宁县,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新县令葛清翻山越岭赴任。天黑时人已很困,随便找个山神小庙勉强栖身。黎明即起,一早走进县城。看见他的人无不惊愕,夸他胆大无比。原来山野老虎泛滥,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吃。果然县令屁股未坐稳,就有人报,前来送公粮的山民被老虎吃掉了。虎患早已成灾,有个三十家人户的要里村,半数人死于虎口。为保一方平安,葛清发动打虎,山民不敢,都说老虎是神灵。迟缓几天,又有人到县衙哭诉老虎吃人。葛清不再犹豫,由三名衙役和七名猎户组成打虎队。办法是“人日给口粮银七分,获一虎赏银三十两,劳以花酒;受伤者月米三斗资调养;不幸遇害,棺木银四两”。重赏之下,个个奋勇,两年间打死老虎十只,虎崽六只,还有母虎孕怀的四只腹崽。从此,姑射山中再无虎患。一场人虎之争以人的胜利,老虎的失败而告终。

如今讲究生态文明,生态平衡。昔日虎患成灾,是老虎过多,捕光了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的禽兽,不吃人就会饿死。而人一旦抱团取暖,再凶狂的猛兽,也不是挽弓箭、持利刃者的对手。回首当年这场人虎搏斗,并没有过多欲望,而是出自活着这个最低本能。虎食人是要活着,人打虎也是要活着。可是,后来老虎岌岌可危,不少种族几近灭绝,则是因为打虎的那些人超出了活着的最低本能,不是谋虎皮,就是谋虎骨。利欲熏心,金钱迷魂,老虎再多也经不住他们捕猎。据说,到20世纪70年代,野生东北虎仅剩不足十只。老虎濒危这才引起社会关注,这才纳入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这些年悉心保护,成绩斐然,经监测野生东北虎,2021年发现了成虎27只,幼崽10只。野生东北虎煎熬过了断代的危机,虎族继续繁衍着威猛骁勇,向世人展示祖辈的风采。

积淀丰厚的虎文化

老虎的形貌凝结在了文物上,老虎的神威融化进了精神文化里。在文物上,能看到造型各异的老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称之食人卣,是因为一只老虎与人相拥在一起,而且人头紧挨老虎的下巴,老虎张嘴就可吃掉人。有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置身老虎怀抱的人,丝毫没有恐惧感,满脸温馨,像是享受老虎的哺乳。无论如何理解,在这件文物上,人与老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与老虎相关的文物很多,春秋时期已有灶体、釜、甑和四节烟筒组成的虎形青铜灶,灶体为虎头,双目圆睁,灶门似大张的老虎嘴。这件活灵活现的虎灶,收藏于山西博物院。此外,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周游海外归来的青铜虎鎣,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着伏鸟双尾青铜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白瓷铁彩卧虎形枕,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收藏着具有匈奴文化特色的回首虎纹饰带扣,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着欧亚大草原的虎豕咬斗纹金饰牌,成都博物馆收藏着支撑打击乐器的虎钮铜錞于……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简明扼要,寓意无穷。形容身体健壮的有:虎背熊腰、燕颔虎须;形容智慧谋略的有:虎略龙韬、调虎离山;形容胆量过人的有:虎口拔牙、降龙伏虎;形容人才济济的有:潜龙伏虎、盘龙卧虎、藏龙卧虎;形容威武气势的有:虎视眈眈、猛虎插翅、人中龙虎、如虎添翼、如龙似虎、龙虎风云、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行虎步……

数千年积淀丰厚的虎文化,无处不在左右着国人的思维。简言之,虎是威风凛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虎年来了,扬虎威,鼓虎劲,就能步步登高,辉煌明天。

在此祝愿中华儿女生龙活虎!祝愿中华民族虎跃龙腾!

(作者:乔忠延,系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诘代表哪个生肖2

【高考语文】2020年春晚高考语文考点:十二生肖有关的成语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关于“十二生肖”的高考成语积累:   有关「鼠」的成语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做事有所顾忌   【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有关「牛」的成语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   「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有关「虎」的成语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   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有关「兔」的成语   【玉兔东升】表示时间已经入夜。   【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   【兔死狐悲】比喻同类的死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有关「龙」的成语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有关「蛇」的成语   【打草惊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对方有所防备。   【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将虚幻的事当成真。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蛇无头不行】指乌合之众和为祸的盗贼没有首领就无法行动。   【画蛇添足】比喻无中生有。   有关「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有关「羊」的成语   【亡羊补牢】比喻事后的补救。   【代罪羔羊】比喻代替他人罪错的责任。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羊肠小径】山中盘曲狭小的小路   有关「猴」的成语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骇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杀鸡哧猴】见“杀鸡骇猴”。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沐猴衣冠】同“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尖嘴猴腮】形容人的脸像猴子一样丑陋,亦喻指其人没有福运。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猿鹤虫沙】出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代吴筠《玄猿赋》引作:"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沙。"比喻战乱使人变非人和异物。后用以指阵亡将士和战乱中的死者。   【猿啼鹤唳】猿与鹤凄厉地啼叫。喻指哀怨之声。   【猱升猿引】像猿猴似的轻捷地攀登。   【心猿意马】出自汉代《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又见于佛经变文《维摩托车诘经菩萨品》。比喻心意像猿腾马奔一样胡思乱想,控制不住。或写作"意马心猿"。   【杀鸡吓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人就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或如《官场现形记》所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后比喻惩罚一个人来吓唬其他人。也作"杀鸡骇猴"。   有关「鸡」的成语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斗酒只鸡】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鹤立鸡群】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淮南鸡犬】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鸡虫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有关「狗」的成语   1.【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化万端。   2.【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3.【狗仗人势】倚仗强者的势力欺侮弱者   有关「猪」的成语   【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猪突豨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与春晚有关的文化常识内容,我们不仅要当做常识稍作了解,而是要重视起来。一方面多了一些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考试的过程中有些题目可能会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诘代表哪个生肖3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里,有古代两位先贤对本章作了注解,先了解一下。

1.王弼 注《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是谓惚恍。不可得而定也。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有,有其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2.河上公 注《道德经》 赞玄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无色曰夷。言一无采色,不可得视而见之。听之不见名曰希,无声曰希。言一无音声,不可得听而闻之。搏之不得名曰微。无形曰微。言一无形体,不可抟持而得之。

此三者不可致诘,三者,谓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夫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问诘而得之也。故混而为一。混,合也。故合于三名之为一。

其上不皦,言一在天上,不皦。皦,光明。其下不昧。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闇冥。

绳绳不可名,绳绳者,动行无穷级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白黑别,非一声也,不可以宫商角征羽听,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之也。

复归于无物。物,质也。复当归之于无质。是谓无状之状,言一无形状,而能为万物作形状也。无物之象,一无物质,而为万物设形象也。是谓忽恍。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

迎之不见其首,一无端末,不可预待也。除情去欲,一自归之也。

随之不见其后,言一无影迹,不可得而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圣人执守古道,生一以御物,知今当有一也。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谓知道纲纪也。

上述两个古代通行版本相比较而言,以河上公的注解较深入。然而河上公对古汉字的本义的认识局限性较大,故也并不是很理想,这里不多述两种版本的是是非非。

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1.视 甲骨文(上图)=示(示,亦为列祖列宗)+目(目,后为见,目处下,为内,为近距离看)见,睁大眼睛认真看。),字形表示走近瞧祖宗牌位。依次地看,一步一步地仔细看,近看。造字本义:走近仔细地看。小篆改为从見。隶变后楷书写作“視”。

引申为看,也引申为考察、察看。另引申为看待。考察等义。《说文·見部》:視,瞻也。从見,示声。《博雅》:明也

2.见 甲骨文(上图)見=目(目在上,为远距离看)+人。字形表示向远方看。作动词,造字本义:向远处看。金文、 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

作动词,引申为看到、注视、观照。也引申为接触,遇到,还引申指看得出、显得出,另引申指会晤。作动词,引申为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等义。古同“现”xiàn,指显露、存在。《说文》:见,视也。

3.曰 甲骨文(上图) 在"口"的边上加一短横,表示嘴巴的动作,口变宽表示所讲的内容很多很广泛,表示传道授业式的讲话。造字本义:传道授业式讲话。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突出了表示说话动作。后来隶书 则写成与"日"相似的字形。

作动词,引申为叫作、称作等义。《广雅》:曰,言也。

4.夷 甲骨文(上图))=人(人的变形,箭形人,为善用弓箭的人,古时域外部族人人善射骑)+绳(长绳,绕来绕去的长长的绳索,为捆绑。),字形像像用长绳索捆绑起来的善骑射的野蛮的域外部族俘虏。造字本义:把野蛮的域外部族都捆绑起来,平定外患。作动词,引申为平息、平定。也引申为俘虏、消灭外邦人。

又引申指除去、诛灭,铲除,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踏平、平坦、平安、平和等义。另引申为轻蔑、轻视、小看。作名词,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故以“夷”代指东方部族'也指周边民族,后来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说文》:“夷,平也。”《说文·大部》又云:“夷,东方之人也。”

5.听 甲骨文(上图)=耳(人的声音感觉器官)+口(说话声,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口小居内表示声音较小,耳与口相邻,表示距离近)。金文稍有变化,用甲骨文“十”把“耳”和“口”连起来,表示耳朵能感觉到所有的说话声和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甲骨文、金文“听”的字形用相对的物质属性即“发出一一接收”高度的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寓意。篆文变得复杂化了,但基本义未变。隶变后楷书写作“聽”,汉字简化后写作“听”。造字本义:用耳朵感觉対方振动发出的声音。

作动词,引申为接受、吸收、采纳、顺从等义。《玉篇 . 口部》:听,仰鼻。《说文解字.耳部》:聆也。

6.闻 甲骨文(上图)像一个人坐着举手掩拢起一边耳朵,而刻意显露出另一只耳朵,字形表示集中注意力倾听远处的声音。造字本义:用心地听远处的声音。金文有变化,但基本义未变。篆文另造会意兼形声字,由“门”+“耳”组成,表示在门里倾听门外面(距离相对远)的动静。

作动词,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十分出名。ll作名词,引指听到的东西(知识),也指传闻、消息、音讯、名声、事迹。后来引申为用鼻子嗅气味,作动词等义。《说文》:闻,知声也。

7.希 甲骨文缺,篆文希=爻(交织像篱笆形疏散宽松)+巾(布),造字本义:经纬交织得宽疏的麻线网。后小篆加"糸"成"絺"。“希”字表麻布织得不紧密。造字本义:疏散、不密。

作名词,指经纬宽疏的麻线网。 作动词,引申为渴望、盼望、期待、企求。作形容词,引申指少的、罕有的、不多见的。也引申指寂静无声等义。《尔雅.释诂下》:希,罕也。 《集韵.微韵》:希,寡也。

8.搏 甲骨文(上图一)写作"尃"(上图二)=甫(甲骨文上图三,本义指单一,个体,一对一)+又(抓紧,紧握,紧抱),表示一对一的肢体冲突。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以抓获对手:加"盾";有的金文将"盾"改写;有的金文以"干"代"盾";有的金文则以"戈"代"干"。造字本义:一对一的肢体冲突,奋力拼杀,以抓获对方。篆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再加"手"。

作动词,引申为撞击、跳动、,又引申为拼杀、打斗、接触性冲突,也引申指猎捕、捆绑野兽。《说文》:搏,索持也。《广雅》:搏,击也。

9.微 甲骨文(上图)=彳(运动)+柔发轻飘的少女+攴(敲击,指提醒,多次提示),表示少女的柔发轻轻地飘动。造字本义:轻柔、细小、不明显。、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加"辵"(运动),强调行进。篆文综合了金文的字形。

作副词,引申为缓缓地、小幅度地、不明显地。 引申指精妙、深奥。又引申指地位低、卑贱。作副词,表示程度,又表示假设性的否定,要没有。作形容词,引申指迟缓的、衰落的。又引申为不显眼的、细小的、短小的、极少的。 作量词,引指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作动词,引申指无,没有等义。《广雅 . 释诂二》:微,小也。《说文·彳部》:微,隐行也。《古今韵会举要 . 微韵》:微,衰也。

10.者 甲骨文(上图一)者=木(木的变形,倒置了的木,表示倒置了的生长运动状态)+口(口后变为曰,最后讹变为日,宣讲),古文献及后来学者均误认为甲骨文“者”的上部为“火”,但甲骨文“火”(上图三)与“木”相距甚远。甲骨文“者”上之“木”是活生生的“木”,是一棵树冠朝下树根朝上的活着的大树。树木底朝天的哲学寓意为看问题从花果到根的逆向思维分析,即从后往前从果到因分析总结。也就是说从树木的生长运动过程用逆向思维分析总结。而口处下,则寓意向下广为宣讲。后金文篆文有一些变化,但基本字形未变。造字本义:由果到因而形成的有代表性的逻辑判断称谓。

作助词,相当于“之所以”,表示判断、停顿等语气。作代词,引申为代表人或事物等义。《説文解字》:者,別事詞也。

11.诘 甲骨文缺(上圈)洁篆文=言(语言)+吉(卫士开口。士,金文像是有手柄的战斧。有的金文淡化斧刃、突出斧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有所变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 ;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 。“士”,上口下,卫士向下人或平民问话或宣讲理论知识。寓意武士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即文武双全,守中而对立统一故曰“吉”,《说文》:吉,善也。),诘的字形像武士盘问可疑人物或研究学问时追根究底。作动词,造字本义:深层次地研究、质疑、盘问。

作动词,引申为是责问、追问、询问、查究、究办、责备、质问。也31引申指曲折;犹翌等义。《广雅》:诘,责也。《说文》:诘,问也。

12.故 甲骨文缺(上图)故,金文写作古。篆文=古(发主年代已经久远的事与物)+攴(提醒,用手多次敲击表示提醒。《说文 . 攴部》:攴,小击也。《广韵觉韵》:攴,楚也。),隶书将篆文的"攴"写成"夂"。“故”的字形表示再三提醒不要忘记过去发生的事与物,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作名词,造字本义:与现在和未来密切联系的旧事旧物。

作形容词,引申为过去的,旧的,原来的。 作动词,引申为老死,死亡。 作名词,引指意外事件。作副词引申为有意地,特地地,存心地。作名词,引申为原因,理由。 作连词,引申指所以,因此等。《说文》:故,使为之也。《广韵》:故,旧也。

13.混

昆,表示多。混,篆文=(河水)+昆(众多,比,亲蜜的兄弟姐并肩向前,日下之比,阳之比,兄弟众多。),字形表示多种东西与水掺和为一体。作动词,造字本义:多种物体溶进水中。引申为搀杂在一起。又引申指乱、胡乱也引申指蒙、冒充,还引申指苟且度过、敷衍了事。作动词,引申指搀杂、搀合。形容词,引申为不清晰的、不清楚的、模糊的、糊涂的;不明事理的作副词,引申扔模糊地,胡乱地等义。古文献以多条河流汇在一起作“混”的本义解,仅作参考,如《说文》:“混,丰流也。”。

14.而 甲骨文(上图)字形像下巴上的茂密长须。金文则上下唇(脸上)披挂的两排胡须。作名词,造字本义:在脸上顺势而下的胡须。作连词,引申为承接、并列、因果、转折等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上下两排胡须连写。《说文》:而,颊毛也。

古人的自我中心:头及头上的为鼻子、脸为“自”为“首”为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为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为第三人称。作代词,引指你,你的。 只见于古文。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看它却看不全,称为“夷”。听它却听不完,称为“希”。摸它却抱不住(摸不尽),称为“微”。这三种状态,无法体现全面性,故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的形式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

具体的表达为:

看到了它的一部分样子却看不全,太大了或太小了都看不到,这种状态称为“夷”。听到了它的一些声音却听不完,声音太大了或太小了都听不到,这种状态称为“希”。亲密接触到了它的肌肤却抱不住(摸不尽),它的身体太大了或太小了都摸不到(尽),这种状态称为“微”。这三种状况(模样、声音、体型),因为每一种都无法全面地认识,所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的形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这样的描述,与自然辩证法大致是相吻合的。无论是近代的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的微观物理学范畴都在许多方面印证了《道德经》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例如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指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的现象。)现象是相当恰当的印证。

从唯物辩证法哲学讲,宇宙的空间及运动是无限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而人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宇宙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

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其甲骨文(上图一)似一只从背后所见的簸箕,也似一个人蹲(坐)着的背影(突出了屁股到肩的部位)。金文(上图二、三)字形像一个人倒置了的坐着或蹲着的背影。古学者只作簸箕解是有点牵强附会的,因为如此则无法合理引申出作为代词第三人称“他、她、它”等字的意义。《说文解字》:其,簸也。如同许慎所解的“其”字,与“第三人称”的意思相距甚远的。但作人的背影理解,则合情合理。背影代表背后,不是当面,而背后称呼别人(事物)或在别人的背后称呼所指者均为第三人称,是一种间接的称呼或表达。作代词,造字本义:第三人称,他、她、它。作代词,引申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也引申义指“那、那些”,属指示代词。还引指推测、加强祈使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副词等义。

2.皦(jiǎo) 甲骨文缺(上图),小篆=白(白光,光亮)+敫(《说文解字》:“敫,光景流也。从白、从放。。“白”指“天下”、“空域”。“方”指“地方”、“方国”。“攵”指“执行”。“白”与“方”和“攵”三者联合起来表示“从一个地方扩大到全天下”。敫的本义:由点到面地光呈放射状闪耀。)皦的字形表示白光放散开来。造字本义:光明从一点扩展到广阔空间。作动词词,引申指发光。

作形容词,引申为洁白、明亮。也引申为分明、清晰、具体、全面。又引指清白。作名词,引申为明显的样子、玉石洁白的样子等义。

《说文》:皦,玉石之白也。《方言十二》: 皦,明也。

3.昧甲骨文缺(上图一)昧,金文=未(没有)+日(光亮),未,甲骨文在"木"的树梢上部再加一重枝桠,"枝桠重叠",表示枝叶茂盛。指枝叶正茂,还没结果。也表示森林里树连树,枝叶相重叠,让人看不前方。并借以表示滋味(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味也”),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树木将由夏入秋,由繁茂转入萧条,表示秋天将到还没有到,树叶还没有落,还看不清前方,从而引申出即将进入否定过程的状态。《玉篇 . 未部》:未,六月建也。《小尔雅 . 广诂》:未,无也。

昧的字形像茂盛的树林遮住了所有的太阳光,作动词,造字本义:天昏地暗,没有光线。有的金文=未(荫翳)+(心),表示内心阴暗,不坦然,行为不光明。篆文调整成左右结构。引申为阴影、背影,作动词,也引申为藏匿,隐瞒、留下身影等义。《广雅·释诂四》:昧,冥也。

4.绳 甲骨文(上图二)字形象多双手在围绕着一个物体作捆绑搓紧的动作,似一个搓绳的动作,也似在捕捉小猎物后捆绑起来。小篆=纟(两拫丝作相对运动而形成的线)+黾(一种大型蜘蛛,蜘蛛会拉丝成线。)。

黾,读 měng,古写作鼅鼄,简写作黾,古学者多理解为蛙。而古人对动物的分类较笼统,把许多非蛙类的小物种,都统称黾。但从甲骨文字形看,“黾”是一种小动物,有多只手抓紧猎物,后金文形似多只脚,8--10只脚,小头大腹(胸),尾部有一长丝线,性凶猛。符合这种小动物的特性的,非蜘蛛莫属,故黾为一种大型蜘蛛。

又读作mǐn,借以表示勤勉、努力之意,此由蜘蛛勤于吐丝结网捕虫引申而出。

《说文》:“黾,鼃黾(wā měng)也。《方言·十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鼄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鼅鼄。

造字本义:比喻带状柔韧织物,用麻线或其它纤维交织缠绕而成,比线粗比索细。合线为"绳",分线为"纱"。

隶变后楷书写作“繩”。汉字简化后写作“绳”。

所以,“绳”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像蜘蛛吐丝织网捕虫一样把细丝搓合成较粗的线,用于捆绑东西。作名词,造字本义:麻线或其它纤维拧成的带状织物,泛指捆绑用的绳子。又引申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墨斗。用作动词,引申指衡量。又引申指纠正、约束、制裁。也引申为捆绑,约束,处罚等义。

《说文》:绳,索也。《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5.兮 甲骨文(上图一)兮从“乎”演化化而来,

乎(上图二),甲骨文字形在号角上加三点,三点代表吹奏的气流通过号角发出“呜呜”的声音,"乎"表示号角吹得紧急、响亮,表示传达紧急的信号。兮,甲骨文兮字形将"乎"上方的三点减去一点,表示尾声、号声弱小缓慢柔和。造字本义:有气无力的尾号声。金文、和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在古文中多后缀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表示强调某种状态或感叹等义。

《说文解字》:兮,語所稽也。

6.复 甲骨文(上图) 复=郭(像城邑城门口)+止(倒写的"止",行走,城邑在上,止在下,表示走到城外又回到城内。而倒置的止则是表示出去又回来了,返回走,往返运动。),字形表示进出往来之意。復,金文加"彳"(行)加强"往返"的意思。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出去后又返回来,返回,回来。作动词,引申指恢复、还原。又引申指回答、回报。用作副词,表示重复、继续、又、再、重来。作形容词,引申为许多的,不是单一的等义。《说文》:復,往来也。

7.归 甲骨文(上图一)歸=师(古代兵符,甲骨文见上图三,由两块玉石制品或其他的贵重制品组成,代表兵权,一阴一阳。王师出证时,阴符在朝庭,阳符在主帅,回朝后阳符或交回给朝庭。)+帚(出嫁之女,为中女。帚像一把扫床的扫把。,又像身装长裙长发飘飘的女性,为木为柔软的枝条,像有风吹起女性的长发一样,为阴。故为巽木,为风,也为中女。古时风俗,闺女出嫁后次日须回门,九嶷山余脉舂水河一带称“上门”,也称回“外家。),字形表示像王师班师回朝一样,闺女出嫁后次日回门。作动词,造字本义:闺女出嫁。

作动词,引申为返回,回到本处,又引申为还给。还引指趋向、去往、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由、属于、、结局。后引指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另引指自首等义。《公羊传》曰:妇人谓嫁曰归。《广雅》:归,返也。説文解字》:歸,女嫁也。

8.于 甲骨文(上图一)"于" 字形像一种乐器,表示乐声从“于”这样的乐器中发出。作介词,造字本义:源自,方位所在。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 恢复金文字形。

“于”和“於”(上图二)多数情况相通,现代白话文“於”并入“于”,“但于”和“於”不属于简繁字的关系。

“于”作介词,引申为在、自、从、到、对、给、向,有比较、被动的意思。“于”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用在形容词后,引出比较的对象。另外“于”还可作动词后缀。作动词,引申为往、去等义。

许慎《说文解字·亏部》:于,於也。象气之舒于。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

9.是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日(太阳,居上位,为尊。)+Ⅰ(“十”的变形,十分,全,最。)+正(按规矩行事,值得肯定,没有错误),表示至上的太阳代表最规钜最正确最值得肯定的权威。作动词,造字本义:肯定、正确。引申为正、端正、不偏斜,又可引申出对、对的,再引申为同意、赞成、服从。汉代以后”是“用作系词表示判断,作动词,引申为联系两种事物.表示存在。作代词,引申指这个、这、这样等义。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昰”与“是”。如今规范化,以“是”为正体。《说文·是部》:昰,直也。从日、正。

是与否相对。

10.谓 甲骨文缺(上图)谓,金文=言(语言,宣讲)+胃(装米饭等食物的器官,即肚子,处后为内,表示发自肺腑),表示发自内心的宣教。造字本义:逻辑地、正式、诚心地宣讲、称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作动词,引申为叫唤、说、告诉、叫做、称为。又引申指以为、认为,还引申为是、说的是等义。

《广雅 . 释诂二》谓,说也。

11.状 甲骨文缺(上图一)篆文(=爿(片,对半分开的,一半的意思)+犬(“大”的变形,《说文》中误变为“犬”(甲骨文图二、金文图三),除了《说文》中的小篆“犬”如上图四的字形外,与其他朝代的篆文或金文“犬”字明显不同。“大”的变形指在“大”的长横左边加划一短竖3(,表示长大的态势受阻)。原字形表示长大的一种形态,是一种不全面的形态。造字本义:事物长大过程中的一种形态。

作名词,引申指样子、情形、情况。也引指景色。作动词,引申为揣测,相当于“看样子”。作名词,也指古代的一种文体,为向上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书、卷子、信件,也引申指委任、褒奖等的文件、凭证。作动词,引申指描摹形象,陈述情况、描绘、形容,又引申为诉讼。 后引申指礼貌等义。

《玉篇 . 犬部》:状,书状。

12.惚 甲骨文缺,金文缺,惚字较早见于《道德经》,惚=忄(心,强调思维和意识)+忽(模糊)。

勿,是“物”的本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字形看,似农具(耒)犁地之形,可以理解为耕耘后收获从土壤里产生的所有作物及籽粒:也表示相对较小的东西。后在“勿”前加“牛”,形成“物”字,表示地里地外产出的大大小小的东西。远古时代多开荒种地,而开荒种地至收获,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故有否定的寓意。

惚,古代有学者认为为“忽”是“惚”的本字,金文忽=(勿,相对小的物件、事物)+心(意识、思维。),表示心中一闪而过的相对小的事物和事物遮挡、模糊了心思(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杂念产生),也表示心念的运动很快。作动词,造字本义:不放在心上,不重视。心上有物,也引申为模糊、不清晣。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作形容词,引申为意外的,突然的。故“惚”的造字本义:强调思维不清晰、意识模糊。

《说文》:忽,忘也。《广雅 . 释诂三》:忽,轻也。

惚与恍相对。

13.恍 同怳,读 huǎng 甲骨文缺、金文缺,“恍”字较早见于《道德经》。古学者认为“怳”为“恍”的本字,后异化为“恍”。恍=忄(心,思维、意识。)+光(一闪而过,猛然明亮),表示象光一内便照亮心田一样,心中一下明亮、清晰起来。造字本义:清晰、透切。作动词,引申为 一闪而过 。也引申指忽然、猛然省悟,作副词,还引申为仿佛、好像等义。

怳,作形容词,造字本义:狂的样子。《说文》:怳,狂之貌。《广雅·释诂四》:怳,狂。

恍与惚相对。

14.迎 甲骨文缺(上图)小篆=辵(彳+止,上行下止,外走内停)+卬(匕+卩,一客一主,主人或跪或坐或鞠躬恭候普贵的客人)。《说文》:“迎,逢也。从辵,卬(áng或yǎng)声。” 辶,小篆里写成“辵”。《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 (chì),行走,《说文》:“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卬”的字形似两个人,一人站着俯身,一人跪坐着。跪坐者抬(昂)头向上看(恭候)站着的来者,《说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玉篇》:待也,向也。

故“迎”字形寓意客人从远方(外面)而来时,主人停在家(门囗)恭候。造字本义:恭候客人。作动词,引申为对着、冲着、向着,又引申指迎合、奉承,也引申为承接。此外,还引申指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等义。

迎与送相对。

15.首 甲骨文(上图)甲骨文像野兽头的侧面。金文用眉头和眼睛表示整个人头。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并整齐化,但小篆用一横代替了眼睛,有闭眼的寓意,眼以下为整个面部代表自我,故也有自观(内观自我)、自在、自然的寓意。隶变后楷书写作“首”。作名词,造字本义:人的头部。

引申为 最高领袖,头领。作形容词,引申指最高的、绝对权威的、统一标准的、第一的、初始的、本源的、本质上的,又引申为极限的(事物之最)。作副词,引申为最早地,初始地。 作名词,引申为题头、开头、开始、源头。作量词,引申指题。作形容词,引申为独一无二的、唯一的等义。《汉书 . 天文志》:首,阳也。说文·首部》:“首,同。古文也。巛象发,谓之鬊,鬊即巛也。

首与尾相对。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它上不发光,它下不留影,像用两根小绳搓大绳的运动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又回到万物形成之前的那种状态。这就是没有具体状态的状态,没有具体物质的现象,这就是“惚恍”。迎面看不到它的(头)源头;随后看不到它的(尾)终点。

具体的表达为:

它上不发光,它下不留影,像两根两相对的细绳子不断反向旋转而合成一根大绳子的运动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相对地分不清彼此具体的形态,又回到万物形成之前的那种状态。(万物产生之前的原始状态)。这种状态形形容为没有具体的状态的状态,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现象。而这种状态和现象称为“惚恍”即一种似有似无似明似暗的的隐隐约约的本质存在。迎面看不到它的(头)源头;随后看不到它的(尾)终点。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此段是对“混而为一”的进一步阐述,也是对宇宙的自然辩证法的进一步论述。

宇宙的空间是无限的,其运动也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是相对的。故,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也就印证了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如同现代的徽观物理学范畴中的“光子的运动是无限的”直接印证了“宇宙的空间是无限的,其运动也是无限的。”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进而,“量子纠缠”现象和“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指微观粒子有时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不显著,有时又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波动和粒子的性质。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等理论也印证了《道德经》中“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精僻论述。同时,这也体现了现代徽观物理学更进一步相对全面地认识宇宙的初始状态。

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执 甲骨文(上图)字形像形像用刑具将一个人的双手铐住,即为捕捉罪人的状态。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執”。汉字简化后写作“执”。造字本义:指依法逮捕、捕捉、捉拿。由本义引申指握着,拿着,又引申指掌管、从事、施行。又假借指坚持己见,又指志同道合,。作幼词,引申指.掌握,也引申为坚持、固执。作名词,引申为凭证、单据。作动词,引申为依政实施、落实措施等义。《说文·幸部》:“执,捕罪人也。

2.古,甲骨文=十(结绳计事后绳子,足够多的,完全的,一直以来的)+口(言说,口口相传)表示无数代先人口口相传的久远时代。造字本义:产生的时代久远。金文稍有变化,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作名词,引申为传说中的久远时代。作形容词,引申指年代久远的、过去很久的、老旧的、经历多年的。作动词,引申为真挚纯朴等义。《玉篇》:古,久也。《说文》:古,故也。

3.以,甲骨文(上图)像胎儿出生前凭脐带连接在母亲身上,表示胎儿依靠母亲的相联系的状态,表示子以母为本源的遗传关系,寓意胎儿以母体根据。造字本本义:依据,根据。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有的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相连接的"厶"和"人"分离。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作动词,引申为用、将、把、依、顺、按照,又引申指达到某种目的。作动词,引申为于、在(时间)。作连词,跟“而”相同。作介词,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作介词,引申指因为等义。《左传 . 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说文》:以,用也。

4.御 甲骨文(上图) 字形像人坐于悬锏前。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承接甲骨文和金文,但是将悬锏讹变为“午”。

作动词,造字本本义:驾驭马车。作名词,引申指驾车的人。作动词,引申为驾奴、运用、理解,也引申指治理、统治、统帅、率领,又引申为抵挡等。《说文·彳部》:“御,使马也。

5.今 甲骨文(上图)字形为“口”的异形,口倒置向下 ,一短横为“

<< 上一篇

脾代表的生肖

下一篇 >>

宣判代表啥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