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坑插杨柳代表什么生肖

岷江峡谷寻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密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灶坑插杨柳代表什么生肖1

从成都沿岷江河谷北上180公里,在四川茂县城南约2.5公里处,一个背山面水、被岷江三面环抱的梯形台地呈现眼前。

登上台地,足以感受到崇山峻岭间少有的开阔,东西宽一二百米、南北长近千米,且起伏平缓、土质肥沃、草木葱茏,堪称宜业宜居,令人不由感叹古代先民选址的独特眼光。这就是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今5000年左右的营盘山遗址。

近日,文史专家聚会三星堆博物馆举行“茂县营盘山遗址与古蜀之源”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是因为强降雨引发泥石流致茂汶公路短暂中断,另一方面也暗合了三星堆与营盘山的密切渊源。

随着茂县营盘山遗址等众多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被发现,四川省大力实施的古蜀探源工程正在一步步还原历史的真实: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上游甘青一带的先民就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开始向南迁入长江上游的岷江河谷台地;随着治水能力的提升,古蜀先民逐步向低海拔台地、平原聚集,在4000多年前形成著名的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开启了灿烂的古蜀文明。

寻访这些遗址和非遗传承,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先民们一路披荆斩棘的开拓进取,更能感受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相连,那些高山峡谷里依然流传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友爱的民族密码。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古蜀源流

2000年始,营盘山遗址历经10余年6次勘探发掘,尽管发掘面积只有2000余平方米,就已经在遗址中部地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各型房屋基址20座、灰坑120余个,应为居住区;在遗址中西部发现一处类似于广场的遗迹,其下清理出人祭坑9座,应是举行包括宗教祭祀在内的集中活动场所;广场区以北地带发现窑址3座及灶坑12座,应是集中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区。

遗址已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其代表性的文物和局部复原场景已经展呈在茂县羌族博物馆里。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彩陶器,均为黑彩绘制,黑红相间、纹饰古朴。纹饰主要位于器物的口沿、颈部、腹部等部位,盆、钵类器物内壁也绘制有彩陶图案。图案题材有草卉纹、粗细线条纹、水波纹、变体鸟纹、弧边三角纹、圆点纹、草叶纹、网格纹、弧线圆圈纹、卷叶纹、涡形纹、杏圆纹、蛙纹等。

考古报告称,出土彩陶器绝大多数采用精心挑选的泥土手工制作而成,烧制火候均较高,“叩之有清脆的响声”,器形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类,选出复原及可辨器形者作标本近百件。

专家考证,这些彩陶有明显的仰韶晚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特征。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测试分析,发现彩陶的化学成分更接近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腹地出土彩陶器物的化学成分,而素面陶的化学特征则显示出本地黏土的特征,说明素面陶为本地自产而彩陶可能非本地烧制。

这一分析结果印证了专家的推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部分先民,为了寻找更加温润宜居的环境,带上自己必需的生活用具,特别是有高度文化认同的彩陶成品及其原料、技术,从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一路南下,顺着岷江河谷向西南迁徙,直到把营盘山变成了岷江流域文化走廊的中转站。

堪为佐证的是,经过对人祭坑中部分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鉴定,发现营盘山人群来源并不单一,其中的一些人类头颅,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西北人群特征,与四川本土先民有着明显的区别,还有两个成年牙齿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其食谱分别以幼时吃鱼、吃粟为主;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有粟、黍等,以粟、黍为主要作物应属于北方旱作农业形态。

近年来,在营盘山遗址周围,还陆续发现了波西、沙乌都等数十处时代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处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其中,营盘山遗址的主体年代为距今5000年,波西遗址年代上限为距今6000年,年代最晚的沙乌都遗址年代下限为距今4500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介绍说,这一较为完备的聚落体系,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营盘山遗址代表了5000年前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已被考古界命名为“营盘山文化”。其中最有意思的发现是,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到四川省茂县,从远古就存在一条堪称“彩陶之路”的人口迁徙通道。

“彩陶之路”意义非凡。随着彩陶中同一或相似题材的纹饰传播,包含在其中的文化认同、精神信仰也在生成集聚。学术界已有的共识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彩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成为中华文化统一的源头。

综合近年内有关营盘山周边及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成果,陈剑认为,营盘山是上古西北、西南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源头之一。“从彩陶的器形变化来看,营盘山文化与其后期的成都平原桂圆桥遗存、宝墩文化均有历史的衔接。而宝墩文化又和三星堆一期文化基本相同,印证了以营盘山为代表的川西高原新石器文化是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来源。”

有趣的是,从营盘山到三星堆的文化迁移,除了沿岷江上游河谷这条水路外,还很可能另有一条山路。

营盘山背靠九顶山。翻越九顶山,就是成都平原西缘桂圆桥遗址所在的什邡市。营盘山到什邡红白镇的直线距离约36公里,再往东50余公里就是三星堆。

此次研讨会上,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公布了该所近年来对什邡箭台村遗址的发掘、桂圆桥遗址的研究及石亭江上游区域的考古调查情况,初步的结论是,桂圆桥、箭台村等遗址是蜀人从山区走向平原到三星堆立国的前进地,而桂圆桥一期先民进入平原的路线,应该是翻越九顶山后沿着石亭江上游峡谷前行的。

此次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朱乃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专家均表示,随着对川西北、陇西南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各序列节点更加环环相扣,印证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史实。

一个古老的民族连着你我他

作为川西北高原古蜀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心,茂县、汶川一线的岷江上游流域是我国上古时期使用最为频繁的一条民族迁徙、文化交流走廊,民族学上称其为藏羌彝走廊。至今,这一区域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民族——羌族最集中的聚居区。

羌族总人口约为30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其中茂县就占1/3。

每天上午9点,无论游客多少,茂县县城边上的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均如期举行,这样的仪式已经连续举行6年了。这是由山西省援建的一座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古羌文化展示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聆听千年羌笛的悠扬,目睹羌族绣娘现场刺绣,还可以观赏体验羌族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议事会,以及古老的打铁文化等各类非遗项目展示。

羌族,一个与你我他血脉相连的民族,堪称中华民族的母族,走近她,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

走进古羌城旁边的中国羌族博物馆,迎面墙上就是一个大大的“羌”字甲骨文。甲骨文中唯一留下记载的族姓即为羌。中华文明兴于华夏,华夏始于炎黄,史传羌系炎帝之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与羌的融合密不可分。甲骨文中有关羌的记载多达930余条。

“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博物馆陈列室的第一个展板上,就写着费孝通先生的这句学术名言。

根据四川大学教授潘显一、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等研究羌文化专家的著述和介绍,羌族源于古羌,古羌是上古时期对西北放羊部落的统称。他们以游牧为业,最早将野羊、野牛驯化为家畜,因而一般认为羌人是以羊为图腾的。羌姜二字本为同字,一从人,一从女,在甲骨文中二者是通用的。就其渊源而言,从女可能更早一些,是远古时期母系文化的遗留。

古羌人受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从甘青发源,逐步向东、向南迁徙扩展。向东的羌人进入中原地区转向定居农业,形成上古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并与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姬姓轩辕氏长期通婚,最后与其他部落一道,融合成华夏族。向南的羌人中的一部分,大约在那时就开始进入岷江河谷。

这一支羌人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古羌人的其他支系在甘、青、川、陕、滇、黔等区域很活跃,并在历史上先后建立和参与建立了白狼、牦牛、筰、东女、苏毗、吐蕃、西夏、南诏、罗鬼、自杞、宕昌、后秦、唃斯罗、不丹、尼婆罗、古格等政权。这些支系大部分融入华夏成为汉民族成员,一部分则向西南迁徙,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彝、藏、纳西、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僜、门巴等民族或这些民族中的某些支系。

因此,古代羌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族源之一,而羌族是古羌的直系遗存。羌族先民由逐水草而居的大西北迁徙并定居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依山而居,垒石为屋,生存繁衍的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信奉万物有灵,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传统。

在茂县羌族歌舞团,记者看到一幅台湾“桃园民众”“花莲原住民”赠送的锦旗,上书“邦家之光,中华五十六民族欢聚在台湾”,其中把羌族称为“融族”,应是很有深意。

古羌文化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获得新生

在今天的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区,还保存着苍凉的羌笛、激越的莎朗、婆娑的羌红、精美的羌绣、神秘的祭祀、神奇的羌碉……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古老的羌文化得到大力保护和传承,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

站在中国古羌城的广场上,高大魁梧的何王金双手缓缓竖捏起像两根筷子一样的竹制双管六孔羌笛,鼓起腮帮用力一吹,一曲跌宕起伏的《迁徙曲》飘然而出,这清澈而略带沙哑的笛音,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古羌人顺江越岭一路迁徙的曲折艰辛和坚毅顽强。

从“羌笛何须怨杨柳”到“羌管悠悠霜满地”,古代边塞诗词里吟咏不断的羌笛,也是民族迁徙融合的一个实物见证。据说最早的羌笛由先秦时期在西北牧羊的羌人,用羊腿骨或鹰翅骨制成,既是乐器,又是放牧的鞭子,后来随着民族融合、政权更迭,成为征人思乡的寄托。

人们一度以为羌笛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只能在诗歌里寻觅它曾经活跃的踪影。而进入岷江上游的羌人,不仅将羌笛保留传承下来,还就地取材,改用高山箭竹精制成双管六孔羌笛。东汉马融《长笛赋》道:“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羌笛材质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印证羌人由草原到高山、由游牧到农耕的变迁。

54岁的何王金是国家级非遗“羌笛演奏与制作”的省级传承人,其吹奏方法叫鼓腮换气法,即吹奏中不停下来换气,而是循环换气。这样高难度的吹奏,在数十位羌笛传人的努力下,已有一批又一批中小学兴趣班的孩子学会了基本技法,能够吹出或婉转忧伤、或高亢激昂的古老曲子。

在羌乡,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大多为手工刺绣,这是又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

羌绣的制作充分体现了羌族妇女的勤劳坚韧。杨甫英是工作在中国古羌城里的一位羌绣绣娘,虽然她绣得要比别人慢一些,但游客们驻足凝视的最多,因为她是一位独臂羌绣绣娘。其他的绣娘绣得也远称不上快,绣一朵花要整整一天时间,一针一线里让人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绣花功夫”。

喜欢绣花的羌寨保持着纯朴友善的民风。在远离县城、海拔2400多米的茂县雅都镇前村、后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大家对祖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劳。现在的村子里也没有懒汉,各家有事都互相帮助,谁不帮就受笑话,几乎没有吵架闹矛盾的。同时特别重视教育,再困难也要送孩子上学。更是特别尊重妇女,每年五月初五都过瓦尔俄足节,即羌族妇女节。

羌族男子的坚韧不拔则尽显在那些巍然屹立的羌碉、羌寨里。《后汉书·西南夷传》描述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十余丈”的“邛笼”就是羌碉。羌人自古善搞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就有不少羌族工匠,在汉唐时代,每到农闲时节,就有羌人进入汉族地区修房子。

目前在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高半山上,还保留有大量的原生态羌寨。民居以石木结构为主,顺山排列,或高或低,错落有致。

最著名的莫过于理县桃坪羌寨。这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寨子,仿佛是一个石头建筑王国。寨子引高山泉水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通道,既供自来水,也可供人通行;寨内巷道或明或暗,或宽或窄,宛若迷宫;而空中通道更令人叫绝,爬上任何一户人家的房顶,都可以走遍寨子。寨子里的高楼屹立千年、历经数次大地震而不倒的“奥秘”,源于房屋背后插缝多砌了一道长长的“脊梁”,起到稳基防震的作用。

记者走访了茂县、汶川和理县的多个羌寨,惊讶地发现这些就地取材而建的房屋、碉楼,是羌族工匠凭着直观视线信手砌成的,他们不绘图、不吊线,就地取材,用毛石、片石相互搭接,却做到了横平竖直、结构稳固。

原汶川县文化馆馆长汪友伦老先生给记者提供的一首“羌寨砌墙歌”,道出了其中的原理。“认石认八方,面子放外边,方方长长墙角呆,大石头离不开小石头塞;长三镶,端五限,内八层,外七转;中立石,垫口皮,横压筋,顺压脉;近看梁,远看墙,离得远,看得端,老婆要看18年;石石错缝,角翘三分,见尺收分。”这首民谣提到的“四角墙体高出中间墙体三分”,诠释了建筑力学中,建筑应力向内聚集形成整体稳定性的科学道理。还提出所砌墙体至少要保证18年内不能倒塌,才算度过了建筑稳定期。

羌笛、羌绣,羌寨、羌碉,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风雨沧桑、灾难变迁,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岷江上游,其中蕴含的乐观和合、坚韧勤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随着“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始终激荡回响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成为连接你我他的民族密码。(记者惠小勇、黄卧云、黄毅)

灶坑插杨柳代表什么生肖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从成都沿岷江河谷北上180公里,在四川茂县城南约2.5公里处,一个背山面水、被岷江三面环抱的梯形台地呈现眼前。

登上台地,足以感受到崇山峻岭间少有的开阔,东西宽一二百米、南北长近千米,且起伏平缓、土质肥沃、草木葱茏,堪称宜业宜居,令人不由感叹古代先民选址的独特眼光。这就是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今5000年左右的营盘山遗址。

近日,文史专家聚会三星堆博物馆举行“茂县营盘山遗址与古蜀之源”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是因为强降雨引发泥石流致茂汶公路短暂中断,另一方面也暗合了三星堆与营盘山的密切渊源。

随着茂县营盘山遗址等众多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被发现,四川省大力实施的古蜀探源工程正在一步步还原历史的真实: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上游甘青一带的先民就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开始向南迁入长江上游的岷江河谷台地;随着治水能力的提升,古蜀先民逐步向低海拔台地、平原聚集,在4000多年前形成著名的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开启了灿烂的古蜀文明。

寻访这些遗址和非遗传承,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先民们一路披荆斩棘的开拓进取,更能感受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相连,那些高山峡谷里依然流传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友爱的民族密码。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古蜀源流

2000年始,营盘山遗址历经10余年6次勘探发掘,尽管发掘面积只有2000余平方米,就已经在遗址中部地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各型房屋基址20座、灰坑120余个,应为居住区;在遗址中西部发现一处类似于广场的遗迹,其下清理出人祭坑9座,应是举行包括宗教祭祀在内的集中活动场所;广场区以北地带发现窑址3座及灶坑12座,应是集中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区。

遗址已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其代表性的文物和局部复原场景已经展呈在茂县羌族博物馆里。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彩陶器,均为黑彩绘制,黑红相间、纹饰古朴。纹饰主要位于器物的口沿、颈部、腹部等部位,盆、钵类器物内壁也绘制有彩陶图案。图案题材有草卉纹、粗细线条纹、水波纹、变体鸟纹、弧边三角纹、圆点纹、草叶纹、网格纹、弧线圆圈纹、卷叶纹、涡形纹、杏圆纹、蛙纹等。

考古报告称,出土彩陶器绝大多数采用精心挑选的泥土手工制作而成,烧制火候均较高,“叩之有清脆的响声”,器形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类,选出复原及可辨器形者作标本近百件。

专家考证,这些彩陶有明显的仰韶晚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特征。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测试分析,发现彩陶的化学成分更接近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腹地出土彩陶器物的化学成分,而素面陶的化学特征则显示出本地黏土的特征,说明素面陶为本地自产而彩陶可能非本地烧制。

这一分析结果印证了专家的推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部分先民,为了寻找更加温润宜居的环境,带上自己必需的生活用具,特别是有高度文化认同的彩陶成品及其原料、技术,从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一路南下,顺着岷江河谷向西南迁徙,直到把营盘山变成了岷江流域文化走廊的中转站。

堪为佐证的是,经过对人祭坑中部分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鉴定,发现营盘山人群来源并不单一,其中的一些人类头颅,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西北人群特征,与四川本土先民有着明显的区别,还有两个成年牙齿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其食谱分别以幼时吃鱼、吃粟为主;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有粟、黍等,以粟、黍为主要作物应属于北方旱作农业形态。

近年来,在营盘山遗址周围,还陆续发现了波西、沙乌都等数十处时代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处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其中,营盘山遗址的主体年代为距今5000年,波西遗址年代上限为距今6000年,年代最晚的沙乌都遗址年代下限为距今4500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介绍说,这一较为完备的聚落体系,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营盘山遗址代表了5000年前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已被考古界命名为“营盘山文化”。其中最有意思的发现是,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到四川省茂县,从远古就存在一条堪称“彩陶之路”的人口迁徙通道。

“彩陶之路”意义非凡。随着彩陶中同一或相似题材的纹饰传播,包含在其中的文化认同、精神信仰也在生成集聚。学术界已有的共识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彩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成为中华文化统一的源头。

综合近年内有关营盘山周边及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成果,陈剑认为,营盘山是上古西北、西南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源头之一。“从彩陶的器形变化来看,营盘山文化与其后期的成都平原桂圆桥遗存、宝墩文化均有历史的衔接。而宝墩文化又和三星堆一期文化基本相同,印证了以营盘山为代表的川西高原新石器文化是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来源。”

有趣的是,从营盘山到三星堆的文化迁移,除了沿岷江上游河谷这条水路外,还很可能另有一条山路。

营盘山背靠九顶山。翻越九顶山,就是成都平原西缘桂圆桥遗址所在的什邡市。营盘山到什邡红白镇的直线距离约36公里,再往东50余公里就是三星堆。

此次研讨会上,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公布了该所近年来对什邡箭台村遗址的发掘、桂圆桥遗址的研究及石亭江上游区域的考古调查情况,初步的结论是,桂圆桥、箭台村等遗址是蜀人从山区走向平原到三星堆立国的前进地,而桂圆桥一期先民进入平原的路线,应该是翻越九顶山后沿着石亭江上游峡谷前行的。

此次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朱乃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专家均表示,随着对川西北、陇西南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各序列节点更加环环相扣,印证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史实。

一个古老的民族连着你我他

作为川西北高原古蜀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心,茂县、汶川一线的岷江上游流域是我国上古时期使用最为频繁的一条民族迁徙、文化交流走廊,民族学上称其为藏羌彝走廊。至今,这一区域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民族——羌族最集中的聚居区。

羌族总人口约为30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其中茂县就占1/3。

每天上午9点,无论游客多少,茂县县城边上的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均如期举行,这样的仪式已经连续举行6年了。这是由山西省援建的一座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古羌文化展示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聆听千年羌笛的悠扬,目睹羌族绣娘现场刺绣,还可以观赏体验羌族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议事会,以及古老的打铁文化等各类非遗项目展示。

羌族,一个与你我他血脉相连的民族,堪称中华民族的母族,走近她,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

走进古羌城旁边的中国羌族博物馆,迎面墙上就是一个大大的“羌”字甲骨文。甲骨文中唯一留下记载的族姓即为羌。中华文明兴于华夏,华夏始于炎黄,史传羌系炎帝之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与羌的融合密不可分。甲骨文中有关羌的记载多达930余条。

“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博物馆陈列室的第一个展板上,就写着费孝通先生的这句学术名言。

根据四川大学教授潘显一、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等研究羌文化专家的著述和介绍,羌族源于古羌,古羌是上古时期对西北放羊部落的统称。他们以游牧为业,最早将野羊、野牛驯化为家畜,因而一般认为羌人是以羊为图腾的。羌姜二字本为同字,一从人,一从女,在甲骨文中二者是通用的。就其渊源而言,从女可能更早一些,是远古时期母系文化的遗留。

古羌人受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从甘青发源,逐步向东、向南迁徙扩展。向东的羌人进入中原地区转向定居农业,形成上古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并与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姬姓轩辕氏长期通婚,最后与其他部落一道,融合成华夏族。向南的羌人中的一部分,大约在那时就开始进入岷江河谷。

这一支羌人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古羌人的其他支系在甘、青、川、陕、滇、黔等区域很活跃,并在历史上先后建立和参与建立了白狼、牦牛、筰、东女、苏毗、吐蕃、西夏、南诏、罗鬼、自杞、宕昌、后秦、唃斯罗、不丹、尼婆罗、古格等政权。这些支系大部分融入华夏成为汉民族成员,一部分则向西南迁徙,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彝、藏、纳西、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僜、门巴等民族或这些民族中的某些支系。

因此,古代羌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族源之一,而羌族是古羌的直系遗存。羌族先民由逐水草而居的大西北迁徙并定居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依山而居,垒石为屋,生存繁衍的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信奉万物有灵,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传统。

在茂县羌族歌舞团,记者看到一幅台湾“桃园民众”“花莲原住民”赠送的锦旗,上书“邦家之光,中华五十六民族欢聚在台湾”,其中把羌族称为“融族”,应是很有深意。

古羌文化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获得新生

在今天的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区,还保存着苍凉的羌笛、激越的莎朗、婆娑的羌红、精美的羌绣、神秘的祭祀、神奇的羌碉……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古老的羌文化得到大力保护和传承,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

站在中国古羌城的广场上,高大魁梧的何王金双手缓缓竖捏起像两根筷子一样的竹制双管六孔羌笛,鼓起腮帮用力一吹,一曲跌宕起伏的《迁徙曲》飘然而出,这清澈而略带沙哑的笛音,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古羌人顺江越岭一路迁徙的曲折艰辛和坚毅顽强。

从“羌笛何须怨杨柳”到“羌管悠悠霜满地”,古代边塞诗词里吟咏不断的羌笛,也是民族迁徙融合的一个实物见证。据说最早的羌笛由先秦时期在西北牧羊的羌人,用羊腿骨或鹰翅骨制成,既是乐器,又是放牧的鞭子,后来随着民族融合、政权更迭,成为征人思乡的寄托。

人们一度以为羌笛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只能在诗歌里寻觅它曾经活跃的踪影。而进入岷江上游的羌人,不仅将羌笛保留传承下来,还就地取材,改用高山箭竹精制成双管六孔羌笛。东汉马融《长笛赋》道:“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羌笛材质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印证羌人由草原到高山、由游牧到农耕的变迁。

54岁的何王金是国家级非遗“羌笛演奏与制作”的省级传承人,其吹奏方法叫鼓腮换气法,即吹奏中不停下来换气,而是循环换气。这样高难度的吹奏,在数十位羌笛传人的努力下,已有一批又一批中小学兴趣班的孩子学会了基本技法,能够吹出或婉转忧伤、或高亢激昂的古老曲子。

在羌乡,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大多为手工刺绣,这是又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

羌绣的制作充分体现了羌族妇女的勤劳坚韧。杨甫英是工作在中国古羌城里的一位羌绣绣娘,虽然她绣得要比别人慢一些,但游客们驻足凝视的最多,因为她是一位独臂羌绣绣娘。其他的绣娘绣得也远称不上快,绣一朵花要整整一天时间,一针一线里让人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绣花功夫”。

喜欢绣花的羌寨保持着纯朴友善的民风。在远离县城、海拔2400多米的茂县雅都镇前村、后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大家对祖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劳。现在的村子里也没有懒汉,各家有事都互相帮助,谁不帮就受笑话,几乎没有吵架闹矛盾的。同时特别重视教育,再困难也要送孩子上学。更是特别尊重妇女,每年五月初五都过瓦尔俄足节,即羌族妇女节。

羌族男子的坚韧不拔则尽显在那些巍然屹立的羌碉、羌寨里。《后汉书·西南夷传》描述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十余丈”的“邛笼”就是羌碉。羌人自古善搞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就有不少羌族工匠,在汉唐时代,每到农闲时节,就有羌人进入汉族地区修房子。

目前在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高半山上,还保留有大量的原生态羌寨。民居以石木结构为主,顺山排列,或高或低,错落有致。

最著名的莫过于理县桃坪羌寨。这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寨子,仿佛是一个石头建筑王国。寨子引高山泉水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通道,既供自来水,也可供人通行;寨内巷道或明或暗,或宽或窄,宛若迷宫;而空中通道更令人叫绝,爬上任何一户人家的房顶,都可以走遍寨子。寨子里的高楼屹立千年、历经数次大地震而不倒的“奥秘”,源于房屋背后插缝多砌了一道长长的“脊梁”,起到稳基防震的作用。

记者走访了茂县、汶川和理县的多个羌寨,惊讶地发现这些就地取材而建的房屋、碉楼,是羌族工匠凭着直观视线信手砌成的,他们不绘图、不吊线,就地取材,用毛石、片石相互搭接,却做到了横平竖直、结构稳固。

原汶川县文化馆馆长汪友伦老先生给记者提供的一首“羌寨砌墙歌”,道出了其中的原理。“认石认八方,面子放外边,方方长长墙角呆,大石头离不开小石头塞;长三镶,端五限,内八层,外七转;中立石,垫口皮,横压筋,顺压脉;近看梁,远看墙,离得远,看得端,老婆要看18年;石石错缝,角翘三分,见尺收分。”这首民谣提到的“四角墙体高出中间墙体三分”,诠释了建筑力学中,建筑应力向内聚集形成整体稳定性的科学道理。还提出所砌墙体至少要保证18年内不能倒塌,才算度过了建筑稳定期。

羌笛、羌绣,羌寨、羌碉,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风雨沧桑、灾难变迁,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岷江上游,其中蕴含的乐观和合、坚韧勤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随着“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始终激荡回响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成为连接你我他的民族密码。(记者惠小勇、黄卧云、黄毅)

灶坑插杨柳代表什么生肖3

从前,有一家姓张的娘俩,儿子二十来岁了,叫张郎。张郎每天上山割柴、割草,卖了钱买点米换点盐,他娘在家做做饭,做点针线活。娘俩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日子。

张郎一晃二十五岁了,穷得问不上媳妇。娘挺着急啊,四处托人。附近也有个穷人家,姓丁,爹妈都得瘟疫病死了,扔下个十七岁的姑娘,叫丁香,经别人说合,她同意嫁给张郎。因为张家穷啊,他俩给娘磕个头,给老祖先磕个头,张郎和丁香又对着磕个头,就算拜堂成亲了。买不起新衣服,就给丁香扯了二尺红头绳,也算是添个新鲜东西。丁香对张郎说:“不怕穷,就怕懒虫。只要咱俩勤快点,日子就会好起来。”

两个人一起去打柴,一块儿到深山里开荒种地。每天天一亮上山,披星戴月才回来,回来的路上,还割捆草,卖给附近的大户人家,牲口爱吃鲜嫩的草哇。

丁香用卖草的钱,买了几十个鸡蛋,抱了一群鸡崽儿。鸡下蛋了,也舍不得吃,攒下钱,又拉扯猪,又拉扯牛,乳牛下乳牛,三年五个头。五年的光景,丁香和张郎的小日子就过起来了。家里是栓车买马,鸡鸭满架,盖了三间大瓦房,粮食也是大囤满小囤流。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张郎娶了一个贤慧的媳妇,又孝敬婆婆又能干活,家中过的是富富腾腾。

有了钱,张郎也穿上长袍短褂,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那是一匹白马红缨。他东村走走,西村窜窜,也不爱干活了,就丁香一个人在地里干活。

晚上,丁香劝他:“张郎啊,你明儿个陪我下地干活吧,哪怕你在地里坐着呢,我一个人在野外深山里也太孤了。咱们得在囤尖上攒点,吃到囤底,想攒也来不及了。”

好言好语相劝,他不听,反到张口就骂,举手就打,张郎开始变坏了。可丁香对待老婆婆,对待张郎还是笑脸相迎。

单说张郎这天骑马溜达到附近的李家庄。庄里有一家姓李的双胞胎姊妹,大姑娘叫大红,二姑娘叫二红。这两个姑娘长得是瓜子脸,杏核眼,柳叶眉,杨柳细腰,挺漂亮。她俩一看张郎,小伙长得也不癞,骑的高头大马,穿的靴帽蓝衫。再说他家里头还有三间青堂瓦舍的大瓦房,又栓车,又有马的,吃不愁,穿不愁,挺羨募,就和张郎眉来眼去的,说:“张公子啊,你那个媳妇就知道奴打奴做的干活,你要是把她休了,俺姊妹俩都嫁给你。你看俺姊妹俩长的好不好?比你那媳妇强多了。”张郎说:“真的吗?”“真的。你回去把你媳妇休了,俺俩就嫁给你。”

张郎一看,这两个姑娘跟他嬉皮笑脸的,我那媳妇可跟不上她俩俊,再说一个换俩,多合适。张郎就起了坏心,把他的穷日子怎么变成富日子的,把丁香的一片深情全忘了。

他回到家里老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没病找病,对丁香不是打就是骂,非逼她走不可。丁香抱着大腿哭,哀求也不行。一纸休书,休了丁香。张郎说:“你要什么东西吧?”丁香说:“我什么也不要了,你就给我一个车,给我一头牛吧。”

张郎上炕卷了个行李卷,顺手扯了两件衣裳扔给她。丁香赶了个牛车,咧咧哒哒地走了。走到老远的大山里,自己垒起个窝棚小房,自己开荒种地,重建家园。

丁香一走,张郎就把老李家的大红、二红这两个姑娘娶回来了。

一朝娶两个媳妇,花轿进门,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大吃大喝造起来看。这两个媳妇娶到家里,可不像丁香那么勤快了,是上顿饺子下顿面,这个说吃这,那个说吃那;吃饱了就玩,走东家,串西家,张家长,李家短,谁家丢个大花碗,竟扯闲皮,不务正业。张郎和她们一起摸小牌,再不就拎个雀笼领个犬,到处溜溜哒哒。老妈妈对他们怎么说也不听,干着急上火,不久,一病不起死了。

张郎更得意了,去个唠叨人。他就跟两个媳妇坐吃山空,把丁香给攒的这点家底,调子法折腾;骡马卖了,车也挑了,鸡鸭鹅也杀掉吃了。丁香十年光景给他们攒的家底,让他们三年造得一干二净。

大红和二红一看张郎穷了,也变心了,再也不是“哥呀郎呀”,眼珠子也立瞪起来,也没有好言好语了。一天夜里,她俩一人夹个包跑了。

张郎一看娘死了,自己把丁香休了,后娶两个媳妇还跑了,家里什么也没有了,把瓦房卖了吧。卖了钱就去赌钱,赌个三圈两圈,输个溜光。张郎懒馋惯了,也不爱干活,溜溜哒哒,无家可归,搭个小窝棚。冬天冷啊,他就拢火。火拢着了,他也睡着了。一把火就把这个草窝棚给烧了,烧落架压在他身上,连烧带熏,张郎两个眼睛都瞎了。

张郎变成了瞎子,拄两个大棍子,东家要剩饭,西家要残汤,到处流浪,正象他自己所讲:“路死路埋,道死道埋,狗肚子就是我的棺材。”

转眼又是好几年光景。这天,张郎走到一个村庄,一摸还有一个门楼呢,他就敲打门。里边出来个人,问:“你是谁呀?”“我是要饭的。“要饭的?那你进屋吧。”

张郎听动静是个女人。她牵着张郎的棍子进屋了。“你坐着吧,给你先倒碗水喝。”张郎喝碗热水,挺好:“有干粮饼子没?剩饭剩菜都行。大娘、大婶啊,你帮帮我,我三天没吃一顿饱饭了。”她说:“那好吧,你等一会,我做点面条给你吃。”

这个女的对他挺热情,给他做碗面条,端上来了。张郎一吃,做的可真好,这是龙须面条啊,可有好多年光景没吃着这面条了。他突突吃得香啊,里头还有两个荷苞蛋,狼吞虎咽地也呛了。再一吃,吃着一根头发,用手一拽这根头发能有四五尺长,捋到头,头上还绑个圆圈,磴硬,用牙咬,是个金馏子。我留着吧,拿到市上能卖不少钱哪,悄悄地把金镏子戴到他手上了。

女主人问他:“这位先生,你是算命的吧?”

“我不是算命先生。”

“你眼睛怎么瞎了呢?”

“我眼睛瞎,可不会算命,我这是叫火给烧的。”

“啊。”她说,“这位先生,你是不是娃张啊?”

“啊……啊…是啊。你怎么知道我姓张呢?”

“啊。这样面你吃过几回了?”

“别提了,我以前有个媳妇叫丁香,她会做这样的面,以后她走了,我再也没吃过。”

“你把你媳妇休走了,你现在还认不认得她哪?”

“现在我眼睛都瞎了,还能认得啥呀。”

”你眼睛瞎了,那你耳朵聋不聋呢?”

“耳朵不聋。”

“说话的声音能不能分辨出来?”

张郎一听,这个女的说话声音就是丁香的声音,丁香的头发是青丝长发啊。她绑个金镏子搁面条里头,又打了两个荷苞蛋,她这样对待我,一寻思自己所做所为,一股无名热火涌上心头。他也没说旁的,向外屋就走。“这位大哥,你要干什么?”

“我上外屋,找点水喝。”

“来,我给你倒水。”

“不用。”张郎一头洼进灶坑里钻进去了,灶坑里正烧着火呢。丁香往外拽他,他也不出来,连烧带熏张郎就死在灶坑里了。

一直到丁香老死之后,人们对张郎夫妻的事还没有忘记,就在灶房墙上贴了一张画,画上画的是张郎和丁香。为啥要贴他俩的画呢?这是叫家里人学丁香那样勤劳贤慧,不要学张郎喜新厌旧,好吃懒做。

后来,张郎真的改悔了,成了灶王爷,丁香成了灶王奶奶了。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时候,人们就给他嘴上粘块糖,说:“灶王爷,本姓张,骑过马,挎过筐,钻灶堂,见玉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满族人在祭念祖先,烧太平香唱单鼓的时候,唱的也是这段故事,叫《排张郎》,尽排张郎的谱,以警戒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