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字代表什么生肖意思

开阔安静男孩儿名字,赠送给还在为宝宝起名的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子墨老师起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霁字代表什么生肖意思1

虎年男宝宝取什么名字好呢?或许是许多父母心中疑惑,其实父母在给虎年男宝宝起名字之时,可以选择符合孩子气质的名字,如男宝宝使用阳刚大气一些的名字,更加适合孩子,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今天就位您带来虎年开阔安静男孩,赠送给还在为宝宝起名的你。

南书

诗词出处:"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全唐诗 江南旅情》

点评:“南书”选自于句中,意思是寄往家乡的书信。“南书”作为起名,给人一种儒雅清俊的气质,好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起名“南书”寓意孩子学识渊博、道德素养高,乐于助人、温文尔雅。

慕永

诗词出处:"圣皇永慕,天地幽通。"——《全唐诗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凯安四章》

点评:“慕永”选自唐诗,这句话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让人们永远都会思慕。“永慕”有永慕于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男孩。“慕永”适合儒雅的男孩,寓意宝宝气宇轩昂、样貌出众、向风慕义、品行高尚,目光长远、做事认真。

适然

灵感来源:"来去泛流水,翛然适此心。"——《全唐诗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解析:“适然”选自唐诗,这句诗的意思是:来与回泛江水悠悠,无拘无束的样子正与超凡脱俗的内心相合。“适然”在诗中指的是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样子,引申出无忧无虑之意。“适然”很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充满活力与朝气,潇洒从容,积极阳光,同时“适然”与“释然”同音,也有轻松自在的意思。

哲文

出处:"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全唐诗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名字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有才之士担心百姓的生计,而圣人垂青《彖传》《系辞》。“哲文”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哲人,体察民情。作为起名,形容孩子明理博学,文质彬彬。“哲文”适合作为男孩起名,寓意孩子道德高尚、博览群书,适合从事文学研究。

新中

来源:"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诗经 采芑》

解释:“新中”选自《诗经-采芑》,这句诗的意思是:战士们采苦菜在军营四旁,从那片去年刚开垦的新田,转到这块民居田野的中央。“新中”结合诗意可以理解为在乡中新田采摘,作为宝宝名字,引申出收获的意思,更适合目标远大的男孩,寓意宝宝清新俊逸、不落俗套、志向远大、收获满满。

前然

参考:"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楚辞 离骚》

释意:这句话的意思是: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所以“前”有一贯如此的意思,而“然”是这般,这样。所蕴含的内涵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寓意孩子有超前的意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达秋

古诗词中有:"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全唐诗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注释:这两句描写了云开雾散的景象,体现了克服困难之后内心的清爽舒畅之意。“达秋”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心中豁达开朗,如秋日般凉爽惬意。作为女孩起名合适,寓意着孩子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任何境地都能处之泰然,是个倔强坚强的女子。

知弘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全唐诗 安公》

点评:“知弘”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知识越丰富,越能懂得抱朴守拙,做事更能知进退。“知弘”适合作为男孩名,形容孩子有智慧,不张扬,知道取舍,明确自己现在的处境,不患得患失,有明确的主张。

微轩

诗词:"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全唐诗 夏夜叹》

释意: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仲夏之夜太过短暂的感叹,也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希望此般清凉能够再待久一些。“微轩”选自于句中,具有典雅的气韵。作为起名,一方面蕴藏了诗人表露出的仁心情怀,另一方面寓意着孩子心思细腻,善于发现细枝末节处的精妙。”微轩“适合作为女孩起名,有聪慧有加、玲珑剔透之义。

遥洲

出自:"洲渚遥将银汉接,楼台直与紫微连。"——《全唐诗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十章》

意思:在看来,“遥洲”这个名字非常适合志向远大的男孩子“遥”这个字指的是指心向远方,如飘遥缭绕;也指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如遥仰。“洲”本义水中的陆地。用作人名寓意此人品德高尚,有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并且能够坚持到底,不懈努力,因此能够得到万人的敬仰与尊重。

羽风

诗词出处:"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全唐诗 仪凤》

点评:“羽”指鸟类的羽毛,引申为翅膀,寓意志向高远,有高飞远举势。“风”本义指空气的流动,引申为风气、风度、韵致,寓意潇洒自然、清新俊逸。“羽风”是一个志向远大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羽翼丰满、乘风飞翔。

关注首页底部菜单栏,了解更多起名常见问题

1,必须等宝宝出生再起名吗?

2,一诺,宇轩这样的名字需要避开吗?

3,起名的依据是什么?

4,我的姓氏感觉不好起名,正常吗?

5,什么是生肖起名法?

......

霁字代表什么生肖意思2

朗朗上口的名字,需要在选字的声调上进行考虑。不管是男孩起名还是女孩起名,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是必要的。可爱点小编分享朗朗上口的女孩名字的内容来看看吧。宸菲——音律:chén、fēi,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宸”字取自诗句“重明丽宸极,万国熙王春”具有显贵、闻名、成功的意思。带有生肖鼠喜用“宀”字根,意为有家之义;“菲”字取自古诗词“菲菲,香也。”阐述花草的香气很浓的。引申为孩子香气迷人、花容月貌等意思。云兮——声调:为阳平、阴平,悦耳动听,朗朗上口。“云”云彩,指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作人名意指青春、自由,乐观;“兮”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使名字更有意蕴和内涵。芮晗——读音:ruì、hán,声调为去声、阳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芮”有小的样子,小巧玲珑的意思。带有鼠喜用“艹”字根,有利生肖发展。用作人名寓指温柔可人、蒸蒸日上;“晗”字阐述天将明的意思,引申为光明、阳光、乐观;“芮晗”一名形容孩子活泼开朗、聪慧伶俐。

希妍 岚颖

颍楠 兰灵

盈瑜 琪轩

宸萍 姿缘

馨淑 涵雅

晴妍 碧智

薇云 茹愫

冉佳 墨淑

雁淑 冰辰

晴素 玄弘

菲玉 沁嘉

华嘉 姝涵

慧淑 源盈

蔷娜 汐惠

慧晴 凤銮

洁诺 馨智

莘琳 欣谣

芝曼 梦霁

晟可 睿宸

萱谣 灵铭

沙昀 莉菡

幽筱 瞳婉

欣惠 霞芷

雪仪 曦沐

云娴 晟琴

羽颖 如佳

钥烟 曼瑞

晗紫 贞琪

冰慧 怡心

楠馨 钰谣

今天的朗朗上口的女孩名字分享完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霁字代表什么生肖意思3

一、节令联概述

(一)什么是节令联

节令联是节日和节气所用的楹联,属于实用型楹联的一种。我国有许多公历和农历节日,如春节、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每到节日,各地都会有纪念或娱乐类民俗活动。为增加节日气氛,随之产生了相关的节日联,如春联、中秋联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节日序列中陆续增加了“妇女节”、“建党节”、“国庆节”、“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老人节”等。与此同时,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也开始流行于市民生活中。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中国传统24节气基本都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将这些节气镶嵌进联语,或将节气与农事、家事、对联,可谓之节令联,如“清明祭祖,缅怀老前辈;谷雨插秧,培养好后生。”

(二)节令联的特点和规律

节令联都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等。从时间上说,一年四季、四时八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节令联,且大体可划分为春联、元宵联、清明联、中秋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节令联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与规律:

1.专用性较强。作为实用联的一种,节令联专用于春节及其他时令与节日。不同的节令联适用于不同的节日里悬挂使用,其内容和功效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良辰佳节锦上添花,如迎春联“爆竹声中辞旧岁;梅花香里报新春”,有的则是借怀古以寄托哀思,如清明节联“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不同的节令联只在对应节日张贴,不可混用。

2.多寓情于景。一般节令联内容多咏物、抒情、议论或祝颂,个别为纪念性节日,如端午节或清明节等。不管哪种节令联,都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愿望的一种方式。通过写景、用典,将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节令联中。如“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

3.多为短联。考虑到张贴时的条件限制,节令联字数不宜太多,一般以不超过15字为宜,且又以五言、七言者居多,以求短小精炼。如“金鸡迎曙色;玉兔揽春光”,“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但若作为大型节日用联,则篇幅可适当拉长,如某年春晚长联“金鸡报晓,听玉笛金声,鼓乐和鸣,四海普天贺岁;丹凤朝阳,看银花火树,龙狮劲舞,九州举世迎春。”

4.多嵌节气名、数字、生肖、干支等。节令联要求切时令,所以古人在创作时多将节气名嵌于联句中,也有的将数字或干支等嵌于句中,只因古人习惯以干支纪年或纪时。如“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卯时一到春入户;兔年来临福满门”、“丁帘卷雨饶春意;卯酒盈杯祝丰年”等便是严格依照干支相对的节令联。

(三)节令联的创作

1.要注意切时切景。节令联有特定的应时性,象应与节令相关,不可乱用。比如春联就不可用于中秋节或清明节。时令不同,景致各异,创作时要注意切时切景。春联多用“梅、雪”,清明多写“杏花、春雨”,中秋多写“菊花、圆月”等,不可违背时令景致。如“冷节传榆火;前村闹杏花”,这副清明联就不可用于其他节日。

2.需有所创新,尽量贴近生活,道现实之事,写眼前之景,体现时代气息。譬如“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等,虽则都是不错的春联,但却明显缺乏时代性。所以,创作时需能抓住时代变化,反映出时代气息,才能创作出节令佳联来,有如“讲和谐情真意浓爱似海;迎奥运风正帆满歌如潮”、“庆回归澳门齐唱迎春曲;行改革华夏共吟壮志诗”便是时代色彩鲜明的节令联。

3.遵循一定的联律规则。对联要求字句对等、结构对应、词性对品、节律对拍、平仄对立等等,节令联既为对联的一种,自然也应遵守这些规则。如“春艳百花开满地;时祥万事喜盈门”,这副春联单从内容上说还是不错的,但问题出在两个方面:“开”、“喜”二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词性不类;“开满地”为动宾结构,而“喜盈门”则是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二、节令联分类

(一)春联

春联是指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年除夕前后,为庆新春的到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突出特点是多吉祥祝福语,适应范围广,许多春联能够通用。春联的主题多为辞旧迎新,其形式却多种多样:可直接写景抒情寄托愿望;可反映社会现实;可嵌干支或生肖等。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二中收录了关于紫禁城各殿、各宫所的春联几百副,如“蟠桃千岁果;温树四时花”(紫禁城永祥门春联)、“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环紫极;皇图千禩永尧天舜日启青阳”(乾清门春联)、“神鼎上方调六膳;宫壶春色酿三浆”(茶膳房春联)、“旭日丽龙楼瑞气春融珠树回;卿云笼鹤禁祥光晴护玉阶平”(阿哥所宫门春联),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的大气春联。

1.写景抒情春联

春节是春天的开始,天回地暖,日丽风和,阳春白雪,春意盎然,这与人们迎接春天的雀跃心情十分和谐。春联自古以来就以描绘春景为擅长的笔法,因此春联多描写春天的万物和迎春的景象:红梅、春风、春花、春雨、柳丝、春燕、瑞雪等多见春联中,如“红梅点点;春意浓浓”,上联实写,下联虚写。再如“五风十雨;万紫千红”、“春莺唱柳;喜鹊登梅”、“山欢水笑;燕舞莺歌”。把欢乐的春天描绘出来。“紫燕春风寻旧主;红灯瑞雪映新门”、“华灯飞彩;喜爆放红。”春风、瑞雪、华灯、爆竹,烘托出迎接新春的热闹气氛。

门心皆水;

物我同春。

——彭元瑞京邸春联

此联选自《楹联丛话·卷十二》,是清朝大臣彭元瑞为其府门题的一春联。彭元瑞,字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历任工部、户部、兵部、吏部尚书。上联暗表其保持清正廉洁的意愿。联句化自《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冰。”彭元瑞联意谓府门与我的心一样都清澈如水。一个“皆”字可见其人表里如一。下联抒发共享美好春光的愿望,愿万物和我共享春天美好时光。“同春”又以春为喻,万物一派生机,人亦生气勃勃,都充满活力。此联短小精悍,格调高雅。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此联用拟人的手法,让“春风”、“夜雨”成了有知有觉的精灵,形象地将生机盎然的春天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寥寥十四字就谱写出一支美妙的迎春曲。下联无疑是巧妙化用了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佚名

此联采用化用技法,上联化用唐人岑参《逢入京使》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下联化用宋人宋祁《玉楼春》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宋祁这“红杏”一句历来为人赞赏,王国维就有评语: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于其形容春意盎然如此之妙,以至“红杏闹春”几乎成为春联的常用语。

旧联语:

十年宦比梅花冷;

一夜春随爆竹来。

这副对联是个反对,上联较凄冷,与新年气氛不协调,那为何又用作春联呢?这里还有个故事:相传左宗棠于除夕微行,看见一户人家正往大门门框上贴春联,当时匆匆走过,只见上联。回衙门后,想想上联够“冷”的,作为春联,下联怎能“热”起来,于是派人去抄录。这下联真是“逆挽”得好,把春节气氛给找回来了。一问,原来这是一位候补多年的官员所写,左宗棠赶紧给他派了个差使。

春联寄托着人们深深的祝愿,如“门迎百福;户纳千祥”。时至今日,民间尚存许多传统风格浓郁的春联,有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此联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寄托了新年的希望。上联讲的是每年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也长一岁,下联的一个“满”字道出了春风浩荡、到处是春的韵味,尤其是“福满门”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是民间常用的古老春联,上联化用北宋苏麟的诗句“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下联取自《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表达了人们对勤劳积善人家的祝愿以及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2.写实类春联

(1)直接反映社会现象和民情。春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其内容理应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如“时和世泰;人寿年丰”一联,反映的是当下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足的崭新面貌。

1912年春节恰逢辛亥革命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当时还是青年学生的郭沫若在年假时回乐山沙湾镇,为街邻写了二三十副春联。这些春联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表达了他炽烈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狂喜。如“击筑且高歌,英雄意洽三杯酒;弹琴复长啸,壮志胸罗八万兵。”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昔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郭沫若1912年春节所作

上联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境界,以“桃花春水”象征革命成功,“寄语”与世隔断的“武陵人”,不用再穿那秦代的古老服装了。下联巧用李白长吟《蜀道难》的典故,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从此再也不用为蜀道难而发忧了,表达了诗人当时对革命远景的沉醉和乐观情绪。此作为春联,化典自若,切事活用,极有感染力。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一片新气象,尤其是农村的变化更大,某地乡村有一副春联这样写道:

地开美景春光好;

人庆丰年喜事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举国欢腾,1977年春节郭沫若挥笔写联以表庆祝:

粉碎四人帮,春回宇内;

促进现代化,劲满九州。

著名作家姚雪垠在春节时书写了一副春联:

万里春风抒壮志;

百年美梦入长征。

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我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新长征,在这春风浩荡的大好形势下,作者想到一百余年来多少革命志士梦寐以求的愿某社员家里欠款1000元,这年春节,他满腹牢骚地写下一副春联:

过年只有两升米;

压岁并无一分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实行联产承包,粮食增产,这位社员家里有了存款,春节时,他又写了一副春联:

过年储粮十余担;

压岁存款上千元。

这副春联,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后的巨大变化,也抒发了广大农民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与上副对联形成鲜明对比。

(2)紧扣时事。一般结合上一年发生的影响较大的时事,大至国际国内,近至家庭个人,内涵大多显示出要向前看和前程大好的洋洋喜气来。

例如,2007年春晚对联:

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再如2008年的一副春联:

春华欣唱中华颂;

福运喜临奥运年。

全联描绘的是,春天的花朵在欢唱着中华的颂歌,而福娃们带来的福运一定会常驻这个奥运中国年。上联打头一个“春”字,下联打头一个“福”字,横批“迎春接福”。同样是2008年春联,又如:

鸟巢凤舞,群英夺冠,百年华夏圆长梦;

玉宇龙腾,巨手开仓,七号神舟绕碧天。

上联是写2008年奥运盛会,“鸟巢”是奥运的代表建筑,下联写的是神七飞天成功,这两件是2008年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大喜事。

3.嵌年春联

(1)干支春联。为突出“新一年”的来临,人们常在春联中嵌入本年“干支”、如“丙日照三江曙色;子辰迎四化春光。”上下联联首依次嵌入“丙子”二字,说明此年为农历丙子年。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排列组合成甲子、乙丑等60个干支名,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用来纪年、纪月日、纪时。

嵌入干支的春联很多,有如:“才饮甲子丰收酒;又扬乙丑奋进鞭。”“丑岁建奇功香港回归昌国运;寅年兴大业宏图展现壮情怀。”

再如丁丑年春联:

白丁有志须求学;

黑丑逢春尚着花。

“白丁”指平民,没有功名的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联中泛指文化水平低的人。黑丑牵牛花子,联中指牵牛花。此联“丁丑”二字分嵌于上下联的第二个字,称为“燕颌格”。年份自然嵌入其中,组词巧妙,对仗工整,寓意形象生动,勉励人们在新年里刻苦学习,发愤图强,是为一副佳联。此外也有些巧联隐嵌干支的,如1963年(癸卯年)某地贴出一副春联:

葵心向日,几多芳草连天绿;

柳树笼烟,无边木花遍地春。

此联巧用析字法来突出农历年份的,上联分拆“葵”字。“艹”即指“芳草”,草与天绿了,只剩“癸”字;下联分拆“柳”字,“木”指“柳”的偏旁,“无边木花”,即没有了偏旁的“木”,就剩下了“卯”字了。分拆得合情合理,又不损害对联内容,真是妙趣横生。

(2)生肖春联。农历的年份,常以生肖称呼。如甲子年为鼠年,丙寅年为虎年。十二生肖(十二属相)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历来人们常用生肖来表示年份,如牛年、马年等。春联中嵌入这些生肖动物,将生肖与人的命运、人生况味联系起来,也堪称别具一格。如:

金牛奋蹄开锦绣;乳虎添翼会风云。

金牛送旧千家乐;玉虎迎新万户欢。(虎年春联)

生肖春联也有抒写个人处境和表达心志的,显得诙谐别致。如牛年春联:

辞鼠岁,斥鼠性,遇鼠应打鼠;

迎牛年,学牛劲,当牛不吹牛。

上联借“鼠”指代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与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下联抒写了需发扬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整副联语可谓旗帜鲜明。

再看一副别致的生肖春联:

大干一轮,让守株人看一九九九——奔兔;

不怀二意,用点睛笔画二零零零——飞龙。

上联着眼于兔年,下联展望龙年。对联巧用成语“守株待兔”和“画龙点睛”,规劝那些不经过努力而存侥幸心理的“待兔人”,将目光放远;号召人们用笔点“龙睛”,一心一意,抓住机遇,搞活全局,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奔向世纪。

其他较好的生肖春联,还有:

春风会马年一路凯歌迎盛世;紫气开晴宇满天捷报壮新猷。

(马年春联)

春回大地喜庆新春闻鸡起舞;福满人间欣逢盛世跃马扬鞭。

(鸡年春联)

改革呼声高老凤争鸣雏凤唱;腾飞接力快大龙引导小龙来

(蛇年春联)

兔随冬去留生意;龙伴春来壮画图。

(龙年春联)

春融百族大联欢,俏春犹俏;

岁启九州新画卷,牛岁更牛。

(牛年春晚用联)

(二)元宵节联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是春节的延续,过了元宵节,我国传统的年就结束了。因道教称这一天为上元,故又称上元节。“三五星桥连月阙,万千灯火彻天衢。”观灯成了人们元宵节的主要活动。而文人雅士更不会错过这赏月观灯、吟诗作对的好机会,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关于元宵节的对联。

元宵节放花灯,所以又被称为“灯节”。古代在供人观灯赏灯的“灯棚”上都张贴有楹联,这便是元宵节的灯联。人们不仅要观灯赏月,还要欣赏灯联。元宵节的对联也有自己节日的特点,内容或描绘元宵节的节日景象,或即景抒情表达祝愿,或讽喻社会表达不满等等。写法上多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切景,也有嵌数字“五或三”,或直接嵌节气名“元宵”、“上元”等。

1.描写节日景象

即描写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写景的元宵对联多涉及“花灯龙鼓”、“酒乐月光”等,尤其是灯联,文雅优美。如:

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这是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父子所对的一副元宵节联。某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一时兴起出了这上联,小廷玉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出了下联。此联对仗工整,切景绝妙。

又有一次,老宰相请人赏月观灯,忽然阴云密布,遮去星月,唯灯火通明,一片光亮。老宰相不无感慨,随吟半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增色;”

一时无人能对。张廷玉忽闻鼓声阵阵,朗声对出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替天地扬威。”出句和对句皆气势磅礴,浑然一体。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此联描写了一片鼓乐升平的太平盛世、万家灯火之景。对仗工整,巧用重字,联中的第一、三字组成五六字,三次重复“乐、辉”,上下对应,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这也是对联写作的一大技巧。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是何淡如(1820—?)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何淡如,清末民初人,人称怪才,其所撰对联广为市井小民所传诵。他擅作联语,尤以广东方言写谐联著称,不露半点斧凿痕迹,当时颇负盛名。在中国楹联史上,何淡如被称为“谐联圣手”,被尊为“粤语联师”。此联写出了百姓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

其他元宵节联,如:

灯月交辉,庆三元而开极;

花树并茂,贺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

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2.即景抒情,表达祝愿

元宵佳节,面对热闹景象,人们不禁生情撰联,以表自己的心愿。如:

灯会闹元宵,或喜子、或喜婚,酒满金樽月满院;

春光过此夜,凡为耕、凡为读,先尝艰苦后尝甘。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

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以上两联一方面将元宵的节日欢乐场面描述出来,另外还趁节日勉励后生们勤奋读书,这样才能苦尽甘来。藜杖;拐杖。唐·护国《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气,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节近元宵,几处村歌连社舞;

福祈新岁,十方物阜与民康。

此联对仗工整,将百姓迎元宵节的欢歌乐舞、祈福安康的情景描述出来。“物阜”,物产丰盛。明·徐霖《绣襦记·正学求君》:“所喜民安物阜,听弦歌盈耳洋洋。”

3.讽喻社会

在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时期,经常会有人写联讽喻社会。如《稽联话》记载有这样一副元宵灯联:

霜降遭风,四野难容老叶;

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

据说此联为时人讽清代广东某地县令叶初春的。叶某生性贪婪,搜刮民脂民膏,一年元宵节,天又下起雨来,有人便在灯棚上贴出了这样一副嵌名联,联中巧嵌“叶初春”三字,不但贴切自然,而且骂得痛快。

(三)清明节联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同时,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扫墓,以慎终追远和推行孝义的特殊节日。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富有独特韵味的清明节令文化。

清明节既是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又是踏春游戏的好时节,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联语。从内容和创作方法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纯描写节气、农事的清明节联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也是重要农事之时。此类对联一般多嵌清明或寒食节令名,以描写农事或春景。譬如:

清明高粱小满谷;

芒种芝麻夏至豆。

这是河北民间所流传的一副节气对联。上联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可谓上下呼应。上联中的粮食作物“高粱”、“谷”又与下联中的“芝麻”、“豆”对应,自然流畅。同时,上下联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冷节传榆火;

前村闹杏花。

这是一副寒食节所用对联。此联开头先点出“冷节”,“冷节”即寒食节,因要禁火而吃冷食。再以“榆火”描述春景,有些凄凉。下联则选取另一幅春季画面“前村闹杏花”,一个“闹”字,极为传神地写出了生活情趣。杏花开放的时节为春天,故以“杏花天”指春天。语言简练,遣词准确,当是此联特点。尤其是“榆”“杏”之对,十分工稳。又因寒食节后来划入清明节,所以凡是寒食节联也可统称为清明节联。

桃花作粥;

荠菜悬灯。

桃花粥是旧俗寒食节的食品。清明前后荠菜花开得正盛,且白色的荠菜花星星点点高高地迎风开放,像悬灯一样。且以“荠菜灯”对“桃花粥”,既切实又风趣。

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每逢清明节,便有人到先人坟墓拜祭,以表达哀思之情。有趣的是,在浩瀚的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别有情趣。一年清明节,一陈姓才子与一李姓才子踏青,路过一湖,作对互娱。那姓陈的才子以“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出了上句,那姓李的也不甘示弱,以“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对出下联,嵌的巧妙。上联是春和日丽,下联是风雪冬日,以天寒对日暖,景观不同,形象生动,对比鲜明,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类似联语还有:

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

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这是一家杂志征联过程中得到的一个妙联,上联是杂志社出的,嵌有“冬至”、“霜降”、“大雪”、“小雪”、“白露”等五个节令,且通俗易懂,贴近自然现象。入选的下联也是以“夏至”、“惊蛰”、“大寒”、“小寒”、“清明”等五个节气来对,对仗非常工整、巧妙。

2.描写清明时令景象

“春游芳草地”,描绘的是清明节的时令景象。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旧有联云:“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归。”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息雨传知。

此联用古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句。所谓杏花雨,乃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槐火用于冬日,到了春天,自然要更换。清明时节的雨沾衣不湿,俗称杏花雨,杏花之繁茂也可知。此联将清明时节的景象及赏春乐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上联中“春社”,指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且有官社、民社之分。民社为二月二日,俗称“土地公公生日”。清明既为春季第五个节气,距春社日自然不远。燕子归来,梨花凋落,即为此时的物候。上联用“春社”,为祭地之日,下联用“清明”,为祭祖之时,两者相对十分妥帖。“来时”对“落后”,来燕有去日,梨花能重开,又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巧妙勾勒出来。此联着色清浅,意蕴幽远,对举工整,实为妙对。

3.扫墓祭祖,追思故人

清明节有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直到今天仍很盛行,从而使这个节日带上了感伤情怀。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按照旧时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所以,在清明联中常有“寒食、怀思、纸钱”等词语。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王维赋诗重阳节,其中一句广为流传:“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独在异乡,逢此佳节,自然伤情。上面的清明节联借用王维的诗句,别具神韵。想来,重阳节思念的亲人,虽在异乡,犹有相见之时。至于清明节所思念者,已无现实的亲人,其心境的繁复曲折更甚前者数“倍”。

再如:

又到谷雨啜茗时,莫怨东风存憾处;

难遇清明帘雨夜,犹怜嫩草寄鹅黄。

“谷雨啜茗”:明代钱塘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俗称谷雨茶。又有杜甫诗《春风啜茗时》;“鹅黄”指春色,常形容春草、春柳的颜色,如陈祗时(陈志岁先生)《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现在清明节联主要是以祭祖和哀思为主题:

怀恩思远,意幽胸抒,心神淡静;

忆旧缅惟,逸韵意远,世界清明。

尚飨酒食三叩三声三泣意;

乞降福祉半惊半醒半愧容。

半跪半伏半纸钱与其烟熏半点泪;

一茶一盏一笑容正可话道一声安。

清明节孝沐中华德济天下自是清明;

寒食天和倡神州谐韵寰宇何来寒食?

睹物思人,又忆前朝沽酒醉,闲把清风当挚友;

弹烟揽梦,恰逢隐者闭关回,暗询今夕是何年。

(四)端午节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及相关传说很多,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汨罗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沿江民众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自此,这一习俗绵延至今。

端午节现归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列,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代有大量反映端午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其间不乏优秀的楹联作品及其故事。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有一年端午节,明代大画家文徵明路遇一书生,那书生吟一上联要求作对,联云:“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文征明随口应对:“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上下联自然天成,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

端午节对联主要描述端午风俗活动,其中多有关于粽子、龙舟等内容: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是以与端午风俗相关的两种实物来对,平仄对应工整。“九子粽”,流行于盛唐时期长安,即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非常好看。当时皇上用这种粽子赏赐给大臣们。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曾赞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此外,五月初五日也有用“五彩丝系臂”驱邪祈福的民间风俗。

酒酌金卮满;

盘盛角黍香。

“酌”对“盛”,“金卮”对“角黍”,对仗工整,一“满”一“香”将节日气氛渲染到位。“金卮”亦作金巵。金制酒器,亦为酒器之美称。“角黍”即粽子,古时候称之为“角黍”,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舂糍粑。

这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与其嫂子的一副巧对。据说,有一年李调元端午节回家,进厨房刚要拿粽子吃,被三嫂拦住。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就随口说出一句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并说对不出下联,不能吃粽子。这上联连用三个“五”字,加之有个“讨”字含有贬义。李调元很不高兴,刚要赌气离开,忽又见到厨房中有油糍粑,便伸手去抓,又遭三嫂阻拦,说:“这糍粑是我昨晚熬夜熬到三更,舂米做成的,如果对不上,还是别吃。”李调元听三嫂这样一说,急中生智,对出了下联:“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字字对仗工稳,且用“偷”字报了“讨”字之仇。三嫂深感钦佩,但还假装不满。李调元也觉不妥,两人相视而笑,各自更换一字云:“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三更三点三嫂檐下舂糍粑。”

端午午时人赏午;

立春春日客游春。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描述端午节的对联。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包粽子、悬菖蒲、赛龙舟等活动,中午时分,户户过节,家家热闹,上联描写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立春”以后,春回大地,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下联正描述了民间此时游春的情景。同时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兴趣盎然。

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祟;

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写端午习俗:熏艾草、喝雄黄酒、清瘴气祛病放邪等。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要在这一天饮艾酒、菖蒲酒、雄黄酒,以禳毒除病。“邪祟”旧指作祟害人的鬼怪。下联写农历五月初五人们裹粽子赛龙舟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对联虽然在平仄对仗上不是很工整,但它指出了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和对伟大诗人屈原绵绵不断的怀念和敬仰。精炼的28字,包涵了端午节的全部内涵,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各地都通过喝雄黄酒、挂艾叶等驱毒。下联写龙舟竞技。“三闾”指屈原,曾任三闾大夫,也称三闾。从联律上讲,上下联对仗不太工整,如“美酒雄黄”与“锦标夺紫”结构就不对应。

厚泽普桃源,值端阳作福作威清一境;

深恩铭石壁,临蔀屋示慈示惠集千祥。

“桃源”即“世外桃源”,现在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蔀屋”指草席盖顶之屋,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北宋王安石《寄道光大师》诗,“秋雨漫漫夜复朝,可嗟蔀屋望重霄。”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词。

——何淡如

此联是何淡如题某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端午节社戏一联,当时河边照例搭台唱戏,非常热闹。于是他撰写楹联助兴,一口气写下九个“扒”字,每写一个“扒”字,旁边围观热闹的人就跟着高声读一个“扒”字。写到第十个“扒”字时,何淡如笑着问围观的人们:“扒够了没有?”大家应道:“扒够了!”何淡如继续写道:“扒到龙门三级浪。”大家正喝彩间,只见何淡如挥笔疾书,又写出九个“唱”字。这一奇特的联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中赛龙舟和台上唱大戏的动人情景,众人看了,无不称绝妙。

舟制仿龙形,会看片刻风云,荡尽妖魔归巨海;

王灵停凤辇,合献千家蒲酒,长教福曜耿仙源。

“王灵”指王朝的威德;“凤辇”一般指仙人的车乘,也可称皇帝的车驾或者华贵的车驾。曜,耀也,光明照耀也。“耿”通“炯”,指明亮、光明的意思。“仙源”即神仙所居之处。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写端午家家门口挂艾叶祈福辟邪。“艾人”是古代汉族端午节门饰,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民间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挂在大门或房门上,以辟邪驱瘴,以后历代相沿成俗。下联写赛龙舟欢歌笑语的节日气氛。值得注意的是,上联“福”字在古四声中是入声,归入仄声。现在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福”字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此联还是符合上仄下平规则的。

其他描写赛龙舟的端午节联,还有:

福倚神临敷寨上;

疠随龙化逐江中。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艾酒溢幽芳香传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这些端午对联都紧扣端午,咏物抒情,以抒发端午佳节的感慨与情怀。

(五)中秋节联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间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对联作为节令联之一,时性和节令特征突出,多咏物抒情,表达祝愿。内容上多与“月”、“桂”、“嫦娥”等相关。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赏月生情,独运匠心地撰吟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妙对妙联。内容上大体有写景咏物、抒情祝愿等,且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如“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1.写景咏物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将中秋月夜传神地表达出来。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笙歌”,即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酬客应制》:“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萧管”指一种古代管乐器。“留朗月”对“乐中秋”,将中秋之夜节日欢乐气氛描绘出来。

2.抒情祝愿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此联对仗工整,巧用反义词。“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此联将远在他乡的游子之思乡心情表达出来。

3.中秋趣联

文人相聚喜欢作文字游戏,以斗文采,中秋赏月更是他们雅兴与诗才迸发之际,由此而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有趣的中秋对联故事。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清朝有个才子施伯雨,自幼聪颖敏捷。有一年中秋节,其父携其出游,夜宿临江一楼。翌晨黎明入山,宿雾未霁,适有其父一文友同游,遂出上句,让大家续对。施伯雨当即对出下联,用水来比喻月光皎洁明亮之色,真是联功不凡!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据说,有一年中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小妹出上联,佛印和尚望望圆月后对出下联,最妙的是把苏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写出来了。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古时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涉案被杀,临刑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此外,还有一些描写中秋夜景的联作,也相当优美,堪为咏月佳对。如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这副长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再如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一天一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上联出得巧,巧在那年一定恰逢闰八月,就有两个“中秋节”,而且正月和腊月,各有一个“立春”节令。下联从六十年一转的“甲子”进入构思,所对下联,与上联天造地设,绝妙无比!

(六)其他节日用联

中国重大的节日除了上面介绍的春节、元宵节等五类外,还有很多。既有传统节日,也有国际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的节日意义不同,节日联自然也迥异,本节简要介绍一些其他节日用联。

1.元旦、春社、植树节联

元旦,即公历1月1日,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当今公认的元旦节。

元旦人同乐;

神州地共春。

此联不仅将元旦日普天同庆的喜庆场面呈现出来,同时还把春回大地的美好愿景展示在人们的想象当中,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期待。

春社是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民间一般以农历二月二日为春社日。元代方太古《社日出游》诗云,“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相关对联有如:

棠梨华盛;

桑拓斜影。

——山西并州常因春社联

此联化用两句古诗:上联典出宋代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句“棠梨花开社酒浓”;下联出自唐代王驾《社日》诗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

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造林植树山川秀;

种草栽花庭院香。

处处造林林似海;

家家植树树成荫。

2.妇女节、儿童节、青年节、劳动节联

巾帼多贡献,两个文明结硕果;

妇女有功劳,五好家庭开新花。

与各族弟兄并肩创四化大业;

偕全国姐妹同心建两个文明。

走出小家庭争挑祖国千斤担;

邀来众姐妹同织神州四化图。

——国际妇女节

培育新时期儿童,任光荣职责;

建设现代化祖国,创幸福前途。

培育新时期儿童,是光荣职责;

建设现代化祖国,乃锦绣前程。

——六一儿童节

五月榴花红盛纪;

一身热汗沃神州。

创业精神三山路;

光荣传统五月歌。

——劳动节

起万里雄风,同心同德建四化;

集十亿英才,群策群力兴中华。

想四化干四化投身建设四化;

惜青春献青春立志不负青春。

——五四青年节

3.七夕节、重阳节联

七夕又称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民间称其为“中国情人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有关乞巧节的对联很多,如“五夜照天汉;双星会女牛”、“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等。

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

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七夕节

此联是无锡吴文化公园灵鹊桥的桥联,化用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另外,也有表示情人相思惆怅之情的七夕对联,如“他乡逢七夕,惆怅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离人伤两地,缱绻柔情直半载,待梦里水乡,偷取浮生,日日良宵”。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现在有成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重九联一般嵌有“重阳”或“重九”或描写登高赏秋景(菊、茱萸等)的对联,别有一番情趣。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龙山落帽”描述人风度之倜傥闲雅。典出:《世说新语》引《孟嘉别传》:“晋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宾僚咸集,皆戎服。游风吹嘉帽落,初不觉。温令孙盛作文以嘲之,嘉即时以答,四座嗟服。”孟嘉落帽成佳话,历代文人墨客到江陵,没有不赋诗歌咏的。李白有《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有留人。”孟浩然《九日》:“九日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寻故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凤岭登高,邀君共醉菊花酒;龙山落冠,对月同吟枫叶诗。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重阳节

一旗映日,二岛还珠,三江竞棹,四海归心,五洲瞩目,六合争春,七彩增姿,八音献颂,九鼎庆辉煌,十亿强邦民祝酒;

十足豪情,九如乐土,八秩雄风,七星丽景,六路英才,五湖秀色

类似还有:

七星北斗千秋耀;

一舫南湖万里航。

立党为公高举锤镰兴伟业;

与民谋福敢叫日月换新天。

战士忠心,铸作铜墙铁壁;

英雄虎胆,化为彩练红霞。

金戈铁马,千里征尘安社稷;

寒冬酷暑,一腔热血筑长城。

——建军节联

从教无私,桃李三千承雨露;

感恩报国,芝兰四季吐芬芳。

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献五韬六书七藏八卷,发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芬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六艺五经四书三字,抒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培育英才泽披神州。

——教师节联

此联巧用数字,对仗工整,围绕教师工作内容及环境,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

国诞喜临万众欢腾普天同庆;

澳门荣返百花争艳遍地皆春。

国庆五十年举国上下齐欢庆;

高擎发展力举富强飞梦六十年龙舞乾坤一片韵;

深入改革心牵经济传奇八万里曲弹尧舜九州情。

六旬华诞忆辉煌,听阵阵黄河雁远,岁月峥嵘逐浪去;

十月红旗增绚丽,望巍巍泰岳鹏翔,风云叱咤踏歌来。

二联将祖国六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凝练且生动地呈现出来,联中“六十年”“六旬”“十月”点明主题,措辞工整,上下平仄对应,整体质量较高。

实践任务

一、请你围绕端午、世博主题,用下面所给的词组和短语撰成一副对联。世博 端午 盛会 佳节 临寰宇 降神州

上联:

下联:

二、判断下面对联对应的节日。

1.鸿运带来九州福;

富贵迎进四海财。

2.人在锦簇中五夜星桥联月阙;

春辉碧落际六街灯光步天台。

3.传道解惑茹苦含辛,似蜡炬春蚕风尚;

树人培才鞠躬尽瘁,如苍松翠柏情操。

4.浩浩千秋月;

悠悠两岸情。

5.喜千秋银汉,今夕璀璨;

愿万古鹊桥,永世通达。

三、收集并整理与我国传统节令习俗有关的古今名联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