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鞋带代表什么生肖

弘扬传统文化 青岛镇江路小学举行迎新年系列活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半岛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系鞋带代表什么生肖1

半岛网12月30日消息 近日,青岛镇江路小学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系列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与此同时,还并开展了“和美少年巧动手,劳动声中迎新春活动”、班级特色才艺展示活动以及学校领导干部团队37场“和韵娃娃”新年祝贺戏活动。

青岛镇江路小学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系列活动

青岛镇江路小学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系列活动

在迎新年活动中,由校领导扮演的卡通娃娃携手学校卡通形象代言人“和和”、“韵韵”一同走入全校37个教学班送上新年祝福和精美礼物。

此外,元旦庆祝活动前,各班共同制作了“我的新年愿景”班级展示墙面,队员们将自己的新年愿景张贴在大大的愿景板上”,一幅幅装饰精致的新年愿景墙,代表着队员们的新一年的希望和祝福。

在“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活动前期,学校精心构思、策划活动,美术老师们用心指导作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设计了各类传统文化探究和手工体验活动,队员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学习制作了十二生肖面具涂鸦、宫灯、绣球、泥老虎、立体福字等传统手工艺制作。

制作过后,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进行了“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研究性学生学习交流汇报展示。队员们纷纷拿着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手抄报和手工作品,在班内开展了热烈的交流活动。如:如十二生肖的来历、宫灯红灯笼的历史、泥老虎的寓意、24节气之大雪、霜降的时令之美等等。

学校还在庆元旦活动当天开展了“和美少年巧动手,劳动声中迎新春”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劳动趣味项目,如:整理书包、穿校服系红领巾、系鞋带、水果拼盘、夹花生米等趣味劳动项目,活动过后,每班评出10名劳动小能手获得证书奖励,旨在鼓励队员们争做爱劳动、会劳动的好少年。

最后,各班进行了特色才艺展示活动,班级中的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纷纷闪亮登场,将自己的才艺节目献给班级的每位队员和老师,畅享迎新年的欢乐。

“弘扬传统文化,欢歌笑语迎新年”庆元旦迎新年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蕴含的价值理念,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少年强则国强,本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迎新年活动必将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游潇

[编辑: 刘晓明]

系鞋带代表什么生肖2

他们选择去切胃

丁蕊用10年时间,从160斤长到280斤。

她一顿能吃4个汉堡,用盆吃意大利面,一个人吃过7小时的自助餐。她出门要开两扇门,去上海金茂大厦88层的室外玻璃栈道,刚挪到门口就被保安叫住。在欢乐谷,她玩过山车,系不上安全扣,被劝退,她气不过,转头去买棉花糖安抚自己,最后只能一圈圈坐旋转木马。

她当过导游,可多数时间只在车上“解说”长城,她爬不动长城。

她从小有哮喘,以前换季时才会发病,超过250斤后,她的发病频率增长到每月一次。一回,她的哮喘又犯了,在医院,标准大小的轮椅对她太小,她卡在轮椅里喘得更厉害了。被推到ICU时,她的血氧饱和度已降到70%多,属于极度危险,可还得等——医院凑齐6个男性医护人员,才将她抬上床。

她糖尿病严重,肚子、胳膊、脖子的肉太多,胰岛素针头全都推不进去,只能吃降糖药。

她甚至设想过,如果自己突然去世,场面会同样难堪——没人抬得动她。

最终,丁蕊选择切掉自己三分之二的胃。

1

走进减重中心的诊室时,贾宇用了“救命”两个字。

他的体重突破了400斤,几乎走不动路了,但他决定走一趟对他来说最远的路:从内蒙古前往北京就诊。

在北京,他住在医院对面的宾馆,步行去门诊的路上停了四五次,他走5分钟歇5分钟,在马路上就靠着墙,在楼梯间里直接席地而坐,喘得“和别人100米冲刺完差不多”。

他一路读书都是班里“吨位最大的”。在大学,每次课前,他骑着电动车从人群中轰轰而过。穿鞋他得弯着腰,用双手把脚搬到椅子上系鞋带。就连刷牙、洗脸,他也会累得出汗,站5分钟就腰疼。

每天躺下,他会有种“被人掐着上不来气”的感觉,一晚上憋醒好几次。夜晚,他要跑六七次厕所,学校宿舍是统一的上床下桌,爬上爬下让他筋疲力竭。

每天起床逼近中午12点,常错过早课,他整天在“半昏迷状态”。

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越来越忙。3年间,等待切胃床位的患者从300人上升到1000人。

他见过形形色色的肥胖者,当体重上升到一定数值后,并发症会接连而来。

有人出差背着呼吸机;有人一进诊室门就瘫倒在墙角;一位患者出过3次交通事故,原因都是开车时睡着了。有女性因肥胖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的20年里,只有服药才能来月经,也有的很久不来月经,一来就持续50多天。

世卫组织曾警告,超重和肥胖已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验,全球每年有至少280万人因胖致死。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发文,15年的体重调查数据发现,BMI体重指数大于40的肥胖者比正常体重的人平均少活10年。

“肥胖是万病的上游”,孟化强调。它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一位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形容:“肥胖就是身体的零件本来是轿车的配置,但非得强开辆卡车,能不坏吗?”

即使如此,仍有很多患者意识不到肥胖的风险。不少人走进门诊时坚信自己没病,所有的不舒服“只是因为胖”。可术前一检查,报告单一堆上上下下的箭头。

不是每一个“胖子”都需要做切胃手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达到28以上为肥胖。

孟化“刀下留胃”有严格的指标,BMI 值达到27.5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能实施切胃手术;BMI值高于32.5且有糖尿病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切胃手术。而BMI37.5以上的患者,有没有糖尿病,都可以切胃干预体重。

中国的腰围正在变粗。早在2016年,《柳叶刀》就已发表研究报告,中国一共有约9000万肥胖者,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位居全球榜首。

孟化的短视频科普平台,每天收到上百条私信。他的门诊结束比别的科室晚一两个小时。据统计,2019年,中国有超1万人选择切胃手术。现在,约有100多家医院开展切胃手术。

孟化接触过最极端的患者,是一位近400斤的34岁男子,他犹豫好几年,住了院又溜走,寄希望于“自己再减减”。只过了半年,他再次来到医院,直接被拉去急诊,因为重度心衰死在了手术前。

2

减重中心算是中日友好医院最特殊的一个科室了。

这里的硬件都比较“豪放”,最初,门诊的秤只能称上限400斤,后来,又搬来一台上限700斤的。运送患者的移动床最高载重630斤。病号服、血压计的气囊和袖带、弹力袜都是定制的加大号。

在窄小的走廊,肥胖人群真的“擦肩”而过。这里没有“歧视”,陌生的患者当场拉微信群。体重这个平日里要千方百计回避的数字,可以被轻松说出——多数情况下,自己不会是最胖的。

大家分享着胖的囧和痛。有人去朋友家里,一不小心坐碎了马桶垫圈。有人做CT时两手不举高并拢,就有被卡住的风险。

有人说一次出差,站进浴缸,咕咚一声,浴缸沉下去了。她下蹲困难,坐不了柔软的沙发。她说,一次做阑尾手术,开刀医生找不到阑尾,只得再开腹。因为肥胖,她的阑尾藏在胃的后面,手术在她腹部留下20多厘米的疤痕。

那些细微的痛,只有在这里才能被理解。比如,坐火车,得买下铺。买机票,得看飞机型号。开车,方向盘会顶到肚子,踩油门和刹车总慢半拍——两条腿会蹭到。好不容易看到带着一长串X的大码衣服,想还价,对方呛他:“舍得吃不舍得穿!”

脂肪把他们一点点困住。

章梓诚做IT,他负责的工程要登高,勘查楼里的网线、电线。他没法爬梯子,只能麻烦别人。越来越胖之后,他的活动空间越缩越小,工作的范围也收窄了。后来,他只能向软件方向靠拢,从零学起。

丁蕊曾在北京西直门工作,那3座标志性的子弹型高楼是她的噩梦,公司在20层,她必须在早晨5时30分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

一次,电梯维修,只到16层。她扶着扶手慢慢爬4层,一次次被人甩在身后。一贯提前30分钟到的她,进门时只剩几分钟就要迟到了。

她感觉自己的记忆力也在快速衰退,脾气变差了。“身体改变了心理,心理又改变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次乘飞机。她把安全带抻到最长,还是系不上。丁蕊只能叫来空姐,对方拿来延长带接上,问题解决了,但她心里打了结。

她的座位在飞机的最后一排。几乎全程,她一动不动地坐着。那是第一次,“我终于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缘由,都是因为胖”。

3

严格来讲,这不是一台复杂的手术。孟化会在患者的腹部打3个孔,在腹腔镜下,沿着胃的小弯侧,比量出袖子的形状,画线定点,切掉大弯侧70%的胃,再进行缝合。简单地说,近乎半圆的胃变成了细长的香蕉形。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手术没有风险。事实是,给越胖的人切胃越危险:肥胖带来血压、血氧异常,患者随时有呼吸暂停的风险,一旦出血,很可能直接死亡。

经孟化手最重的一位患者,500多斤。他腹压高,脂肪流动性强,孟化用纱布分开他的脏器和脂肪,可他的脏器都被脂肪挤压着,留给手术的操作空间很小。

这也是他切过最大的胃。普通患者只要在肚脐开15毫米的刀,那天,他把刀口延长了四分之一,才把男子切掉的胃揪出来。胃撑大了,胃壁相应地也会增厚。探进去的器械握在手里,“像根棍儿,动不了”,器械有被“撅折”的风险。一场“重量级”的手术下来,他会累得满头大汗。

肥胖是由综合因素导致的,比如遗传因素。有一家三口:女儿、妈妈、妈妈的妹妹都曾躺在孟化的刀下,还有表兄妹从两地约好一起入院。

不过,所有的患者几乎都爱吃。有人正餐吃得少,但零食一点没少。有人进食量不大,但都是高油高糖的“能量炸弹”。有人几乎不喝白开水,碳酸饮料论桶买。有人不爱油炸,也不点外卖,唯独对主食情有独钟。

减肥不是想减就能减。孟化团队的营养师王喆解释,一些初患糖尿病的人或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分泌量大,但身体没法正常利用,大脑总产生饥饿的错觉,食欲更旺盛。此外,肥胖的原因还有恶性减肥破坏了基础代谢、饮食不均衡、产能营养素比例不均等。

贾宇的饿“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的外卖从早饭订到夜宵,一天四到五次。早餐两笼包子、两碗粥,中午大盘鸡或鱼,配两碗米饭,晚上重复中午的配置,夜里再加一两份夜宵。有时候,一顿饭他会点两三家店铺的食品,五六十元打底。他几乎所有的花费都在吃上。上大学时,每月伙食费超过4000元。

贾宇说,一些时候,肚子里明明不空,自己还是很想订饭。“好像大脑发来一个消息,你该有欲望了,去订外卖吧。”

一位中年女士管不住嘴,担心切胃后要告别无限量的饮食,她向孟化寻求“既能吃又能瘦”的方法。孟化开玩笑,“可以给胃做个小拉链,两年切一段”。

“袖状胃切除手术是切掉70%的胃,减掉70%的额外体重。”孟化告诉患者,“如果还是不停地吃,胃也可能再一次被撑大,不能只想我们动,你不动。”

孟化门诊见过最大的BMI已逼近80。

在胖人的世界里,管住嘴是天大的难题。有患者入院时,背来一兜子水果。不少人会给自己安排术前大餐。来北京看诊的外地患者,背着行李的同时还揣着一份“必吃清单”,从涮羊肉到烤鸭挨个安排一遍。即使查房频繁,有人还是在住院期间偷吃,在病房里逛一圈能闻到麻辣香锅味儿。有人口口声声喊着减肥,但早餐还习惯性地订了油条。

按孟化的经验,空虚状态下,人的胃和拳头差不多大,但吃撑时能像气球一样吹起来。经过他手切下的那些胃,看上去与普通人的并没什么不同。

“肥胖者更是患者,不是简单的没有意志力。”孟化表示,想吃饭和体内的激素密切相关,肥胖人群的饥饿素分泌比普通人多,刺激下丘脑产生饥饿的感觉,如果不吃,是要和自己的饥饿素一直斗争的,还会有低血糖、面色苍白、手抖、脾气暴躁等外在表达。

4

增厚不只是胃壁,还有无形的壁。

贾宇一路被人起外号离不开“猪”。高中时,《西游降魔篇》上映,他又被更新了称呼“猪刚鬣”。他没有反驳,“真的习惯了”。多数时候,没有太多人记住他的名字,但不少人都知道“这里有个胖子”。

每次出现新的绰号,他还是会跟着失落一回。别人冲着他说话,喊他外号,他偶尔也会应一声。他已经丢掉了自信,只能不断告诉自己,“最起码我很善良”。

一位390斤的男士不喜欢被人问衣服尺码,“我穿XXXX……XL”,语速飞快地说完一串儿后再补一句,“你自己数吧”。

丁蕊的昵称,从来没有“小”,只有“大”,大丁、大白。后来她安抚自己,被叫“大白”,未必是因为“大”,努力往“白”上拐。

小时候她想当模特,喜欢做主持、跳舞,但体重突破200斤后,体重与梦想成反比了。

机会来时,她只能看着它们一个个溜走。她参加过英文歌曲演唱、演讲比赛,每到几个水平相似的人一起角逐,她准会被率先淘汰,原因多半是胖,可没人明说。后来,她养成“自我审核”的习惯,入选可能性不大就干脆放弃报名。

她的朋友圈很寡淡,鲜见的自拍照里,她都拿东西挡住自己。

37岁之前,她只交过一个男朋友。他们曾是同班同学,是班里男女最胖的——在同学眼里,“胖子就该找胖子”,将他们“组了CP”。两人能共享一条裤子,穿同码鞋。男生事业小有所成后和她分手,下一任女朋友比丁蕊瘦,看起来更年轻。

跨过180斤以后,没男生追过她。她有过一见钟情,但和对方总止步于朋友。差不多10年,丁蕊没进入过情侣关系。

她清楚,没人会主动看上自己,“就算对方暂时答应了,以我当下的身材或是身体状况也没法承诺未来,进行不了健康的相处。”

她越发敏感,有人夸她脸小,她会想,深层的意思可能是说身体太胖。一次,她和人吵架,势均力敌甚至占了上风,对方蹦出一句“你就是个胖子”,丁蕊泄了气。她想打对方一顿,忍住了,因为“这句话其实是对的”。

她做了教师,下属或学生对她的评价也总有个“但”字。比如,老师好胖但好可爱;老师好壮但好厉害。“形容你的词总和外表挂钩,而不是单纯用内涵去评判。”

因为胖,她在集体里也是搞笑人设,用于烘托气氛。玩游戏时,人们会自然地拿她的身材调侃。她选择先自黑,这是她找到的相对平衡的出口,既让自己有存在感,也不至于太难堪。

一起聚餐,她总吃得比别人多。她会多花一点钱,但挡不住同伴“无恶意”地吐槽,“和你一起吃,我们永远也吃不饱”。

跟朋友逛街买衣服,她坐在远处观望,反正买不着。

丁蕊承认,自己丢失了很多东西。在澳大利亚生活时,父母很少和她打视频电话。3年后回国,她又胖了70斤,在机场父亲没认出她,直到她走上前叫了声“爸”,对方才回过神来,淡淡说了句,走吧。

家人的表达是小心翼翼的,以前的四菜一汤换成一两个素菜。她冲父母发过不少脾气,一些小事常能激起她的愤怒。

和学生、家长的第一次见面,想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会在自己的体重上做文章。比如,“如果小朋友摔倒,我可以接得住你”“虽然我很胖,但我很柔软”。她的名字不容易被记住,总被称为“那位胖胖的老师”。

独处的时刻,无数个夜晚,她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体重引发的种种问题。这是没法公开分享的隐痛。

她发现自己的交际圈变窄,性格越来越暴躁,人也从积极向上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总是处在极端的状态,“不是黑就是白”。

她说,自己做过一个梦。她胖胖的身体被劈开,瘦小的她从皮囊中钻出,穿进门缝又钻过门底。她说,那是她对瘦感知最清晰的一次,尽管那是在梦里。

现实里,她沉浸在网络的世界。在游戏中,她有很多关系不错的队友。语音连麦时,没人在意屏幕那头的人胖不胖。

在游戏里,她玩轻盈的角色,比如,玩电子游戏里的法师。那是一个瘦瘦的仙女,动作快的时候有飞的感觉,使用招数像在跳舞。

250斤之后,她的手指不够灵活,手速也慢,坐久了腰痛,要换个姿势躺下。后来,她的操作越来越差,被人喷过“猪队友”,她也扔下了游戏。

她说那时自己从不主动接触人,在人群中没扮演过他人想要认识的角色,没人凭空抛来橄榄枝,只和她在工作里就事论事。

贾宇也是,一直没有成为别人期望的那种人。因为胖,他从小一直自卑,出门“回头率比美女高”,一些指指点点在背地里,也有的直截了当。他没愤怒过,更多的感受是羞耻。

他会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必须出现的公共场合,就挪到角落。他习惯了抑郁、焦虑的情绪。最严重的时期,搁置掉大学的课业,他每天泡在网吧,饿了就点外卖,看到同学会闪开,尽量不迈进学校。

事实上,这些年来,孟化接触的肥胖患者不少伴有心理问题。

一位患者名叫“杨帆”,孟化夸她的名字有扬帆远航的意味,对方苦笑着回应,“早已起不动航了”。

后来,丁蕊摸索出一套自我安慰的法子:我还会有别的工作,没事;我考过16个证书,没事。

大吃一顿是最简单的释放压力方式。她越吃越快,一顿饭的时间从半个小时,到10分钟、5分钟。她食欲越来越好,一餐麻辣香锅从四五十元钱吃到100元以上。后来,吃得更多,饿得更快。

仿佛一个恶性循环:越胖,人生越受挤压,会越想吃,之后越吃越胖,也就越不想动。“进入那个点之后,好像怎么做都一样。”

5

在减重中心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几乎都是半个减肥专家,试过很多热门的、冷门的方法,不过,很多人费尽全力减下的几十斤很快成倍反弹。比如,“减掉50斤又胖了50公斤”“花两个月瘦下40斤,弹回来只用了一个月”。

陈梦妮的膝盖负荷不了她的身体,跑步没几分钟膝盖就疼。她办过不少健身卡,最后基本只去洗了个澡。她想转向游泳,但几乎所有的泳池都只有窄窄的梯子,从水里起身人更重,更别提300多斤的她,她害怕一脚把梯子踩垮。

有患者打趣,“这些年花在减肥上的钱能在北京三环内买间一居室了”。“肉肉就跟海绵似的,我们费劲地把水挤出去了,只要再轻轻一吸水,嘭,弹回来了。”

很多男患者在医生面前都会说:“我以前,才110斤。”医生笑:哪一个胖子不是从110斤的瘦子长起来的呢。

不得已,才走到切胃这一步。

截至目前,孟化已做了约4000例切胃手术,连续3500多例没有切缘出血、梗阻和渗漏。“就像水桶原理,切胃是肥胖者减重的相关体系里相对最安全的”。

“肥胖其实是时代病。”孟化总结。如今,人们出门有车代步,工作能在家完成,零食和饮料随叫随到,职业也对身材多了宽容度。孟化记得,他的不少患者都是自由职业,有人还是卖大码女装的网店店主。

肥胖人群的观念正在悄然变化,前来减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22岁的女生,也有家长带着十六七岁的孩子前来。《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2019年度报告》也指出,在接受减重手术的人群里,女性占比超过七成,年龄中位数为31岁。

有人改变不了生活方式,那就痛快改变自己的胃。前不久,前经纪人杨天真在其社交平台上分享做切胃手术的经历。在工作上,她可以自信地说出,没什么事情搞不定,但她也坦然承认减肥就是自己的短板。在做不到的事情上,她果断选择放弃。

也有类似的患者跨入孟化的诊室。一位微胖的女士工作紧凑,离不开应酬,没多余的时间分给锻炼,她对改变生活方式不抱期望,但她想瘦。

有时候,滋生身材焦虑的是整个社会。有网友表示,自己的BMI21.5,但体重秤的App里显示她“过于肥胖”。有人BMI22,但在商场的品牌女装里,越来越难买到合适的尺码。

这些年,孟化也目睹过不少体重挺标准的患者前来,最瘦的女孩只有90多斤,还想减掉二三十斤。他好说歹说推走了这些病人。

一些时候,诊室里的气氛是压抑而紧张的。90斤的母亲带着200斤的女儿;父母拉来400斤的儿子;有年轻人厌倦了肥胖,执意手术,但家人认为还远不到切胃那一步。

孟化很少做那种“父母让其减肥,但自己没有强烈意愿”的病人。他已经预料到结局——减重的效果会很差。

6

在中日友好医院,减重中心还很年轻。去年,他们才拥有了专科病房。

孟化第一次接触切胃手术,差不多是十年前。那时,国际、国内的减重代谢外科指南,表明切胃可以治疗糖尿病。

他想到自己的姑父,70多岁的老人做了胃癌手术,虽然切除范围不同,但消化道重建的原理类似。当时老人也曾逼近200斤,颈椎病严重,爬楼就喘,脑供血不足还有高血压,三天两头找他看病。手术六七年后,对方的体重掉了50斤,再没找过他。

后来,他公开从社会上招募第一批做切胃手术的患者,主要针对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没人报名,他只能“杀熟”,找来糖尿病严重还患有白内障的朋友,看到对方术后恢复良好,手里的病例才开始一例例叠加。

接触减重手术前,孟化主攻胃癌,沉重的故事太多了。

在减重中心,“病人是沉重地来,轻松地走。”

术后两年,丁蕊的体重稳定在130斤。她穿修身的米白色长裙,裹淡紫色围巾,很多人夸她瘦。

这是她没听过的词。逛街时,她穿得下所有衣服,服务员奉承她“穿什么都好看”。她知道是推销的套路,还是会暗喜。

她一个人冲到欢乐谷,把所有项目玩了一遍。第一个登上太阳神车,身边的游客闭着眼喊叫,她大笑着睁大眼睛。

她的肺活量增加了,成了健身房的常客,试过游泳,20年来第一次登上了长城。她和朋友约好去骑自行车。她又去蹦了一次极,花一个人的钱。有机会她还想跳伞。

花了两年时间,丁蕊适应了自己的新外表。某次在机场过安检,她用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后被卡住,那以后,她把所有软件里识别的照片都换了。她删除了曾经关注的那些大码女装店,逐渐在大数据推送上抹去旧时的痕迹。

那层竖在她和外界之间的围墙也逐渐裂开了缝隙。她还是喜欢活跃气氛,但不需要自黑。有男生追她了。

丁蕊总结,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一次,也重新活了一回。

住院那天,是胡爽的30岁生日。她把手术当成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术后一年,她的月经正常了。她和母亲抱怨,每月花在卫生巾上的钱让她快破产了。母亲笑她,“以前你买粮食的钱不是更多?”

她从300斤瘦到了130斤,有了运动的习惯,和朋友计划着四处游玩,后来还加入了孟化的团队,负责和患者沟通的部分。

她知道胖人的敏感和脆弱,在大街上遇见他们,会跑去偷偷把名片塞到对方手里。

7

但孟化很清楚,切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手术只能让患者从肥胖的状态到回到轻度肥胖,不等于让人直接变成瘦子”,他强调,要想变成正常体重,还要自己改变生活方式。

他说,这些年来,术后的患者中出现过复胖的案例。尽管多数人能遵循医嘱,但令人无奈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有人无视运动的重要性,有患者还是馋。

手术间歇,孟化接到电话,一位患者手术才过20天,忍不住喝了肉汤,吃掉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还尝了辣,直到疼得打滚,又来求助医生。

他既气愤又无奈,“这还要怎么管呢?”

因为饮食上的放纵,有人把已切小的胃再次撑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胃食管反流。

刻在孟化心里的遗憾是,几年前,他给一位400多斤的男士做了切胃手术。那时,还没有完善的术后管理。那场手术很成功,患者的多项高危指标被拉回平稳,他还把这个案例写进自己的PPT里。

仅仅一年,患者又打来求救电话。孟化才知道,掉了100多斤后,对方没能控制住自己,再次吃回了高危状态。

那段时间,孟化正办理工作调动的手续,他只好让患者等一等,可噩耗还是先来了。由于各项指标过高,患者最终不治离世。

如今,减重成为多学科管理,营养科、内科、内分泌、呼吸科、中医针灸、心理学科等专家都需要介入,不能一刀切了完事。

不止一位患者家属问孟化,来减重能不能管终身。孟化回答,“我们能一直提供服务,但问题是患者愿意配合,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孙耀威正在孟化的科室实习,他开了门带患者线上运动的课。3个月里,他无数次前往病房,和一批又一批的患者讲运动的好处,但推广还是“挺难的”。

病房外的护士站,有一台划船机,方便患者运动。多数时候,使用者只有医护人员。

贾宇实在不想回到之前的生活了。

他形容自己是从“鬼门关”里闯过来的。他赶在大学毕业前做完手术,现在的工作做路桥工程,对体力有要求。他经常出去跑,遇上旺季,花一天下乡。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正常人的日子”。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患者除丁蕊、胡爽、杨帆外均为化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鲁冲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鲁冲/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景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系鞋带代表什么生肖3

新年新春新气象,虎虎生风过大年。虎年新春如约而至,贴春联、吃团圆饭、包饺子、玩冰雪、看冬奥、拜大年……盘点虎年春节,既有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传统民俗,又有农历新年与北京冬奥“完美邂逅”的别样年味儿,一片欢天喜地中,是人们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更是对祖国繁荣昌盛最热烈的祝福。

新年与冰雪相约

虎年春节对于今年9岁的侯天翼小朋友来说,十分特殊。“我老早就盼着看冬奥会,终于等到了!开幕式太精彩了,各种冰雪比赛项目也让我大开眼界,希望我以后也能那么厉害!”作为一名滑雪爱好者,侯天翼对春节充满期待,因为春节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团圆美满,也意味着他最期盼的冬奥会越来越近了。

侯天翼是东北师大慧仁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他和冰雪结缘于四年前,当时才5岁的他和妈妈一起去体验滑雪,没想到初次接触之后就爱上了滑雪。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潇洒疾驰,从初级滑道到现在的高级滑道,从一开始的双板到现在的单板,侯天翼的滑雪水平越来越高超,滑雪设备不断升级,身体也越来越健壮。

这个春节假期,侯天翼觉得自己过得十分充实。除了能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迎新春,他还在家人的陪伴下滑了几场雪,让他觉得十分痛快。“庙香山、松花湖、北大湖,这是我们最常去的滑雪场,今年感觉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比往年多,尤其是节日期间,滑雪场里可热闹了,大人小孩都不少,特别有冰雪运动那个火热的氛围,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着也开心。”侯天翼的母亲伏女士告诉记者,“我觉得冰雪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也磨炼了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对他很有帮助。”

“我喜欢滑雪的感觉。”侯天翼说,“虽然最开始学习滑雪的时候摔了很多次,但是滑雪让我快乐,也让我很有成就感,特别喜欢冬天的到来。”在学习滑雪的4年里,侯天翼吃了很多辛苦,在家人的鼓励下挑战自己,成功地坚持了下来。现如今,侯天翼在滑雪场上纵横驰骋,让很多大人都望尘莫及,每次滑雪都能收获许许多多的称赞。

大年初四,侯天翼最期盼的冬奥会盛大开幕。看着奥运健儿登上赛场,在各项冰雪运动中为国争光,侯天翼非常激动,他说:“他们都是我的榜样,真的太厉害了!过年了我又长大一岁,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向他们学习,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虎年春节“虎”味儿浓

新春到,真热闹,虎年春节,萌虎“出山”,长春市各大商超集市纷纷开启“过年红”滤镜,在琳琅满目的年节货品中,老虎元素稳稳占据了C位,小老虎的窗花对联、老虎logo的年货礼包、虎头虎脑的玩偶摆件、老虎图案的衣帽服饰……萌味十足的老虎元素成了今年新春的流量密码。

腊月二十八,在年货大集上,各种“福”字、春联、玩偶、红包等带有虎元素的商品摆满货架。“春节最讲究的就是那份年味儿,今年是虎年,各种虎年元素的毛绒摆件、挂饰、门贴、窗花、剪纸、红包最畅销。”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只要带有虎元素的年货就比普通商品要卖得好。

大年初三,大街上车辆还不是很多,在欧亚卖场却也上演“抢车位”。卖场内布置得红火喜庆,很多市民与萌态可掬的小老虎造型合影。

在一家金饰品店里,柜员正在为徐女士试戴一款小老虎造型的黄金吊坠,“我的属相就是虎,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想给自己买一个小老虎金项链,没想到款式这么多,而且每个设计都很好看。你看这只小老虎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多可爱呀!”徐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家里添置了很多老虎元素的年货饰品。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虎年春节前后,各种“虎”元素贺岁产品开始热销。不少商家专门打造了虎文化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尤其在年货货品的准备上也费了不少心思,比如一些新年礼盒就将“国潮概念”和“虎元素”相结合,凸显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产品的包装显得更加别致。

大年初五,在长春中东大市场,尽管春节假期已接近尾声,不少市民还在寻找带有“虎”元素的商品。在床上用品专柜前,虎头枕头最为抢眼。小老板一个劲儿后悔进货少了,没想到带有浓郁民族风的东西今年这么受欢迎。

逛了一圈记者看到,凡是与虎沾边的商品都格外走俏。营业员介绍说,“虎”与“福”发音相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又象征着活力、勇敢,在虎元素产品热卖的背后,是新春佳节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

传统春节过出新时尚

虎年春节,家门口的一道道“大餐”,让在长春过年的市民走亲访友之余,有了更多好去处。

吉林省科技馆从大年初三到初六开馆,迎来了1.4万余人次共度新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假期里边玩边学边长见识。“中国第一位获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是王濛还是杨扬?”科普大讲堂十分“应景”地把关于冬奥会的问题抛给了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争先恐后回答。

过个科技感十足的春节,小朋友和家长们都兴奋极了。梦幻剧场、4D影院、球幕影院等5座特效影院在春节期间全面开放,“带孩子看了4D电影,效果很逼真,孩子很喜欢。”程先生和妻子今年放弃了回黑龙江老家过年,带5岁的孩子特意到吉林省科技馆长长见识,对于这样的公益场所能有如此贴心且高科技十足的影院,程先生一家三口赞不绝口。除此之外,科普真人剧场、动手实践课堂、“模拟飞行”等项目妙趣横生,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大年初一当晚,位于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内的长春汽车冰雪嘉年华一派喜庆, “一起向未来·迎冬奥”主题千人广场舞火热举行。阿姨们穿着喜庆,欢快起舞,游客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动起来。“平时工作没时间来逛,过年了,吃完晚饭我们全家14口人一起来的,都是头一次看打铁花。热热闹闹的,才有过年气氛!”市民张嵩涛兴奋地说,没想到免票的汽车冰雪嘉年华还能安排这么多好看的节目,“我今年45岁了,小时候盼过年,是为了吃点好的,穿新衣服。现在吃的穿的平时就能满足,过年就盼个年味儿,全家聚一起乐呵一下!这么好看的烟花秀、灯光秀,老百姓不用花钱就能看,多幸福啊!”

从初一到初五,长春汽车冰雪嘉年华除了此前的灯光秀、冰滑梯、冰屋火锅等网红项目,还连续为市民奉献了超“百万”烟花秀、非遗“打铁花”、新春电音节,传统民俗与现代节庆活动完美交融,如此新颖的“年味儿”让许多市民大呼过瘾。

有人喜动,有人喜静。在各大电影院里,安安静静地看一场贺岁片也成了很多市民过年的传统活动。“哎呀,你看这电影院里哪有老头看电影啊!”很多年没进过电影院的韩先生今年71岁,和老伴一起被女儿拉到长影电影院观看《奇迹·笨小孩》。在他的印象中,到电影院看电影的都是年轻人,自己起初颇有些不好意思。可影片中穿插着不少笑点,韩先生和老伴看得挺乐呵。见这样的过年方式对老人来说“笑果”不错,女儿紧接着又买了一场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狙击手》的票,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吸引了很多中老年人,韩先生望着影厅里不少花白头发的观众,念叨着:“大过年的,还真有不少岁数大的来看电影啊!”通过连看两部电影,他对看电影过年的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

不一样的“冬奥年”

这个春节假期,全省各地冰雪旅游项目玩法多样,打造了最全面的冰雪运动资源,深受游客的喜爱与称赞。

在松原,不管是市区公园街区绚丽多彩的冰灯、冰雕,还是查干湖景区人气爆棚的冬捕、冬钓、雪爬犁、雪上马车等等,都让八方来客玩得不亦乐乎。“系紧鞋带,套好防雪鞋套,然后慢慢站起来,试着找好平衡再出发,初学的人最好手臂也摆起来。”在松原市查干湖生态小镇的溜冰场上,今年22岁的徐赋彬正教给几名四川游客溜冰的基础技巧。小徐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因为家就在附近镇上,从小喜爱溜冰滑雪,寒假假期就来到查干湖景区里的冰雪游乐园打工。“这两年冰雪运动在咱们东北发展很好,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在这里相聚,就算是过年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有很多游客来看冬捕,玩冰雪项目,体验冰天雪地的美好。”小徐说,他们这儿附近不少民宿和饭店在节前都预订出去了,初二就陆续有游客到了。“不管是滑雪运动还是冰上娱乐项目都是非常有魅力的,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在冰天雪地中穿梭,享受最纯粹的快乐。”小徐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开幕,冰雪旅游消费也成为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热门。这个春节假期,探亲访友、都市休闲、冰雪游玩成为旅游主流,自驾旅游、家庭出游、网上定制“纯玩团”等成为假日出游的主流模式。

“今年春节高速上的车明显比往年多,尤其是初二之后,车流量明显增加了。”在珲乌高速一服务区停车场入口处,穿着黄马甲的刘大哥正指引过往车辆有序驶进停车位。“这几天来来往往的大多是省内牌照的车,都是出来旅游、探亲的。自从咱们省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像这样一家人出来自驾游或是几家人结伴旅游的不在少数。”刘大哥说。

“和朋友一起旅游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四平市小伙儿王立东这个春节假期约了几位大学同学一起来了个省内自驾游。“我们初一早上出发,去了珲春吃朝鲜族美食,上吉林看雾凇,在长春游冰雪新天地,到了松原坐冰上马车看冬捕,滑雪地轮胎,玩雪上碰碰车、拉爬犁、抽冰猴、掷冰壶,还在冰天雪地里跟别人一起冬钓,尝到了鲜味十足的铁锅炖鱼,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小王说,他们下一站打算去长白山滑雪、泡温泉,再到附近村庄里包个小院,或是住民宿感受当地特色,来一场沉浸式冰雪度假体验,回头拍成短视频发网上,向网友们展示东北的冬天有多快乐。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茗 于悦 马贺 韩玉红 刘颖

编辑:吴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