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夹响了声音代表什么生肖

我们对“鼠”着迷,因为它太像人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鼠夹响了声音代表什么生肖1

“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我们度过了一个艰难的除夕,但一个个强壮的日子依然在前面。祝打开这篇文章的你在新的一年,诸事顺遂,如意平安。

今年是农历鼠年,说起老鼠,大概没有哪种动物像它一样,能够引起人类两种极端矛盾的观感。

一方面,它恐怕是日常生活中唯一一现身就能让人挣脱地心引力的丑恶小兽,偷吃粮食、啃坏衣物、传播疾病。以鼠类作为主角的贬义词也满坑满谷:獐头鼠目、鼠目寸光、贼眉鼠眼、鼠窃狗偷,以及那句最能代表广大民众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而另一方面,有谁见到那只插着一对球拍耳朵、永远穿着红色吊带裤的米老鼠出场,不会心生喜爱之情呢?又有谁会希望《汤姆和杰瑞》里那只活泼的小耗子真的被猫抓住吃掉呢?

鼠年新春,今天就带各位一同探索一下“鼠”的文化史。这场文化史之旅的起点,是一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撰文 | 李夏恩

01

老鼠成亲

人类对鼠类这种既可恶又可爱的矛盾心态,最集中的体现便是那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这张贴在童年鲁迅床头的《老鼠成亲》年画,竟然能让以辛辣讽刺见长的一代文豪笔端流露出罕见的温情稚趣,足可见其喜感十足的可爱程度。他的弟弟周作人,在晚年,也同样被回忆中老鼠做亲的歌谣所打动,在他的《儿童杂事诗》,特意记录下了这则谐趣的歌谣:

“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袴,翘起胡须十许根。”

丰子恺为周作人《儿童杂事 诗》中《老鼠做亲》所绘的插图。

这种喜感十足的老鼠成亲风俗,也并非鲁迅家乡绍兴独有的特产,而是遍及全国各地。从四川绵竹,到天津杨柳青,再到陕西凤翔,各处的年俗艺术中,都不乏老鼠成亲的题材,且构图几乎与鲁迅笔下描绘的一致。人们将其张贴屋内,与人类一起共享阖家欢乐的年节盛筵。

传统时代,在据传老鼠成亲的那天夜里,人类甚至甘愿屈下万物之灵的尊严,为区区鼠类的迎亲合卺之礼提供诸种方便。

在江苏常州武进地区“正月元旦至晚不燃灯即卧,云老鼠嫁女。小儿乃以米团插花置鼠穴旁,云送嫁”。在浙江杭州,“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因此,人们会特意为老鼠准备一只绣花鞋子当作迎亲的轿子,除此之外,在吃过年夜饭后,“酌取残肴少许,贮一小碗中插以残烛及红花,置床顶,或室之幽暗处,名曰‘老鼠粮’,以饷老鼠”。

河南商丘虞城,老鼠成亲的日子是正月十七,根据《虞城县志》记载,是日“民间禁灯,以便鼠嫁”。河北漳河两岸,正月初十被称为“老鼠节”,这一天家家要在炕洞口、门后墙角烧香上供,以祭祀鼠神,晚上则要吃面条,各家还要把猫扣起来,以免妨碍到鼠娶亲的行列。

山西平遥,老鼠出嫁的日子也是正月初十,这天,平遥人会在晚上把白面做的馍放在墙根底下。以木版年画出名的山东潍县,贩售年画的小贩会告诉顾客:“买年画少了《老鼠娶亲》,货不算买全。”

熄灭灯火、准备食物,甚至将绣花鞋贡献出来给老鼠做花轿,还将它们迎亲纳彩的形象绘成年画,剪成窗花,张贴房中,与人类共度新春佳节。这般关爱呵护的心态,恐怕也只有小女孩儿对待自己喜爱的布娃娃的宠溺差可比拟。然而在这种关爱尊重的表象背后,隐伏的却是贯穿人类历史中对老鼠的忧惧之情。清代文人钱泳在他搜罗广泛的私人笔记《履园丛话》中,记载的一则鼠娶亲的故事,多少揭示了这一风俗来源的真正原因。

《履园丛话》 作者:(清)钱泳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故事发生在17世纪江苏无锡九里桥一户华姓人家的小楼里。这座小楼本来已经锁闭许久,但在一个除夕之夜,华家人忽然听见楼上有鼓吹之声。好奇的一家人从墙缝中偷窥,只见“有小人数百,长不盈尺,若嫁娶状,傧礼前导,奁具俱备。旁有观者曰:‘明日嘉礼,当更盛也’”。到了第二天,再去偷窥,果不其然,见“鼓吹复作,华光镫彩,照耀满楼。有数十人拥一銮舆,而新人在舆中哭,作呜呜声。后老人坐兜轿,掩涕而送之。女从如云,俱从壁间出”。这一小人娶亲的盛大典礼,让华氏一家大加惊骇。不过半月,楼中竟然传出婴儿呱呱落地之声,又过了数日,又看到一个“纤长乌啄,白须飘然”的老塾师前来给小孩儿开蒙授课了。

楼中的小人世界,一似人间;而人间的华氏一家,则陷入恐慌之中。就在全家彷徨无计时,一名道士不请自来,自称华家妖气缠绕,他愿意作法驱妖,但“须以牺牲谷食酬神”。半信半疑的华家人同意让道士仗剑作法,果然看到“空中掷小人数十,道士飞剑叱之,须臾皆死。盛以竹筐,几盈石余”。但当道士以捉妖成功,向华家索取报酬时,华家人却迟疑忖思道:“除妖,正也;因妖而索食,是亦妖也。”不想,恰如他们所疑惑的那样,那个所谓的捉妖道士,也跟小楼里兴妖作怪的小人乃是一伙,它的目的是借捉妖为名向华家诈索酒食。被识破之后,这些小妖开始大肆作祟:“穿堂穴壁,啮橐衔秽,箱无完衣,遗矢淋漓,作闹无虚日”。逼不得已的华家人只得去江西龙虎山乞请以降妖捉怪闻名的张天师来驱除妖邪。张天师道破了这些妖祟的原形:它们是一群误食仙草成精的老鼠。最终,这群鼠妖被张天师的符箓杀灭。但从此以后,钱泳的家乡便多了一个习俗:“岁朝之夜,皆早卧不上灯,诳小儿曰:‘听老鼠作亲’,即以此也”。

鼠妖作祟的故事虽然荒诞无稽,但人类面对鼠患无措手足的焦虑和恐惧却真确无疑。如今,地球上人鼠比例为一比四,这还是在灭鼠科技已经相当发达的当代。而在缺乏现代技术的古代,人类只能一面想方设法灭鼠,一面不得不承受与鼠类共存的现实。在长期与鼠类斗争过程中,老鼠的狡黠与机敏给人类留下深刻印象,在全世界的民俗传说中,都认为老鼠可以听懂人语,识破人类计谋。在山东高密地区,老辈人仍然会谆谆告诫安放鼠药和鼠夹时,千万不要提及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会被老鼠听到,从此不再上钩。为了避免惹怒老鼠,人们在一些特定日期里,甚至不敢直呼老鼠的名字,《抱朴子》中记载在山中“子日称社君者,鼠也”。在瑞典,复活节前一周绝不能直呼老鼠、蛇、狼之类有害动物的名字,不然它会聚集在这个人的家里。

人们对老鼠的恐惧,除了将它的名字作为避讳不敢提及之外,还会通过某些仪式来讨好它,让它不再作祟。古希腊农书《田功农时》记载希腊人会给耕地里的老鼠写下正告文书,以半劝诱半威胁的口吻请求老鼠从自己的田里搬到“赐予汝等之田地”。而赐给老鼠的田地,指的是邻居的耕地。与这种以邻为壑的行径相比,东印度巴厘岛上的居民则是恩威并施,他们会将捉到的田鼠中的两只放在白布袋中饲养,像神一样祭拜,优待吃喝,其他老鼠则用火烧死。之后,将这两只老鼠放生,让它们带话给其他的老鼠:为害庄稼会死得很惨,但听话则有吃有喝。中国的“老鼠成亲”仪式,则可谓集上述方法之大成。表面上看,通过主动献纳花轿、彩礼、酒食,甚至熄灯关猫来取悦老鼠,讨其欢心,但实际上则是一场文字游戏,借“出嫁”与“出家”谐音,将这群作祟小妖送出自己家门。至于送去结婚的夫君为谁,在那些花花绿绿的《老鼠成亲》年画中也有表现,它们往往躲在年画的一角,垂涎欲滴地望着被人类谄媚送走的群鼠,欢天喜地、吹吹打打地走向它们的归宿:猫的大嘴里。

清末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老鼠嫁亲女》,请注意图中右上角那只垂涎已久的老猫。

02

鼠咬天开

鼠辈诚然狡黠,但人类诡计更胜一筹。然而最终反而是人类被鼠所俘获。《老鼠成亲》的年画由驱鼠喂猫的仪式用品,转为了人人喜爱的谐趣图画就是明证。人们固然厌恶鼠辈偷窃食粮,传播疾病,但与鼠辈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又不得不为它的机敏狡诈的特性所吸引。

或许正是这种相爱相杀的矛盾心态,使老鼠在人类心中形成了一种爱恨交织的混沌形象。或许是因为鼠类的混沌面貌,所以在中国各地的创世神话中,都出现了一种“鼠咬天开”的母题。在彝族、白族、佤族等等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地混沌被封在一个卵形或是一个葫芦形的器物中,是老鼠将宇宙卵-葫芦咬开,混沌才得以分开为天地,人类才得以形成。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啮齿小兽将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就会永远困在壳的牢笼之中,鼠乃是人类的解放者。

黄永玉所绘老鼠图。

鼠类在创世神话中所扮演的解放者角色,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它身形很小,善于穿穴钻缝,啮齿动物的本能,又善于啃咬,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但本质上,鼠咬天开的真正原因,在于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强大的繁殖能力。初民相信,生殖力乃是生命之源泉,而包裹在壳中的混沌状态,则象征着子宫。一如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阿拜利所指出的那样,鼠在心理学的领域象征着生殖的原动力。因此,鼠咬天开的创世神话,描述的是一个世界分娩的过程。是鼠以旺盛的生殖原动力注入混沌的宇宙子宫之中,才诞生出今天的世界。一如《汉书·律历志》所云:“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孽萌于子”。这也是鼠为何可以昂扬阔步,在十二生肖中占据首位的真正原因。

既然鼠因旺盛的生殖力被视为拥有开创天地之功,所以也就不奇怪人类一面高唱“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面又偷偷地将其奉为神祇,加以膜拜。生殖力乃是化生万物的根本,能拥有这种原始而巨大的力量,自然也就可以带来财富。

古代中国人相信白色的老鼠乃是黄金所化。隋代《地镜图》云:“黄金之见,为火及白鼠”。《白泽精怪图》则告诉寻宝者“白鼠以昏时见于丘陵之间,视其所出入,中有金”。晚唐道士杜光庭在其夸诞非常的笔记《录异记》(形容人编造谎言、胡说八道的“杜撰”一词即出自于这位道士)中记载如何分辨普通白鼠与金玉之精化成的白鼠,“白鼠身如皎玉,耳足红色,眼眶赤者,乃金玉精。耳足不红者,常鼠也”。唐代一位士人陈泰还现身说法,证明金化白鼠的传说可靠。根据《灵应录》记载,他看见一只白鼠“缘树上下,挥之不去”,于是回家跟妻子提起此事。妻子倒记起“众言有白鼠处,即有藏也”的民间传说,于是打发丈夫去树下挖挖看,果然“掘之获金五笏”。

元代钱选绘《鼠图》,钱选被认为是最早将老鼠作为绘画题材的画家之一。

中国华南与西南各地,都流传着老鼠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粮食种子的传说,也因此,人类同意老鼠跟自己一起分享收获的粮食。这些神话也解释了老鼠为何要偷粮食,这是因为人类的忘恩负义,看到了老鼠子孙众多,便不愿再与老鼠分享果实,并且故意设计杀死老鼠。所以,老鼠为了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才去偷取粮食,也为了报复人类的忘恩负义,所以故意咬坏人类的衣物家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鼠类在人类心中也是懂得恩仇相报的生灵。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自然也会以恩报德。人类在鼠成亲那天主动给老鼠提供出嫁花轿彩礼,就是希望老鼠知恩图报,在未来的一年里不要烦扰自己——当然,能把它们骗到猫嘴里才是最终目的。但许多小说笔记却一再证明,鼠确实会记得人类的恩情而相机报恩。

唐代志怪笔记《宣室志》中就记载洛阳一名李姓士人,“家未尝蓄猫,所以宥鼠之死也”。等到他孙子那一代,家里已经坚持三代不养猫。有一天,李家大集亲友在厅堂里聚会欢宴。主客刚刚坐下,忽然看见门外“有数百鼠俱人立,以前足相鼓,如甚喜状”。如此盛大奇观,自然吸引李家宾客“空其堂而纵观”,人刚刚都从厅堂里出来,只听身后轰然一声,房倒屋塌。“堂既摧,群鼠亦去”,多亏老鼠在堂前作妖将人吸引出来,因此全家无一受伤。“鼠固微物,尚能识恩而知报,况人乎?”

清代文人袁枚,也从它的同僚繁昌县令黄氏那里,听来一个“鼠荐卷”的故事。那是江南甲子科乡试期间,黄县令负责阅卷工作。一份试卷本来因为不合意,被放到落卷箱中,结果第二天早起阅卷,发现这份试卷居然仍在几案上。黄再次把试卷放进落卷箱,但第三天早晨发现这份卷子还是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这一次,黄县令以为必定是随行家仆作弊,因此故意把卷子再次放入箱中,点亮灯烛,假寐窥伺。只见“三鼠钻入箱,共扛一卷放几上”。见此情景,黄县令认定这名考生必定积有阴德,所以神灵护佑,差遣老鼠为他推荐试卷。等发榜之后,中试考生前来拜访考官,黄县令特意将他留下,问他家里可做过何等善事。这位考生答道:“家贫,无善事可做,但三世不许蓄猫耳。”

明宣宗绘《荔子鼠图》。

以不养猫的方式来博得鼠类的好感,由此获得老鼠知恩图报,趋利避害,遇难成祥。可见讨好老鼠,确实是宗好交易。但倘使真的笃信于此,对鼠辈恣意纵容,希图老鼠知恩图报,反而会养成鼠类骄横自大之心,招致祸害。柳宗元那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永某氏之鼠》讲述的就是永州某氏将老鼠奉为“子神”,一味宽纵优待,鼠辈闻听此处“饱食而无祸”,于是相告而来,终于让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鼠祸成灾。继他之后的下一位住户,却对前任宽纵这些横行鼠辈的态度不以为然,采取雷霆手段将群鼠全部扑灭,“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诚如柳宗元所言,以谄媚奉献的方式来希图免祸邀福,从来不会长久。鼠辈犹然,人亦如是。

03

吾等鼠辈

鼠的狡黠灵动让人可爱;鼠咬天开,化生万物的创世之功让人可敬;鼠知恩图报,使人化险为夷让人可亲,而鼠肆意作祟,为祸为灾又让人可憎。人类将如此多复杂的情感都聚焦在如此细小的生物身上,赋予它变化多端的形象,或许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相生相伴,着实难舍难分。它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既会知恩图报,也会为祸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对它如此喜怒参半,既嫌恶又着迷,正是因为它与人生活太久,因此太像人类。就像《聊斋志异》中有情有义的阿纤姑娘,虽为鼠辈所化,却固守两人爱情,甚至不念旧恶,接济把她从家中赶走的丈夫家兄。也像动画片中的老鼠杰瑞,虽然聪明伶俐一再捉弄追捕自己的老猫汤姆,但当汤姆身陷窘境时,它还是愿意挺身而出,救这位相爱相杀的老对手出脱困境。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经典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老鼠才是地球的真正拥有者,是它们花费巨资建造地球,作为演算宇宙万物终极问题答案的计算机。人类作为它们的试验品,被它们操控于股掌之中而毫不自知,反而误以为自己才是万物之灵,而对方才是实验室中的小白鼠。

这个观点或许让人觉得太过荒诞大可付之一笑。但仔细想来,狡黠、机智、重情、有义、自大、卑微,如此微不足道,却又蕴含着足以开天辟地的洪荒之力。让人亲爱敬重,又让人烦厌憎恶。或许真的是鼠辈塑造了我们人类,在它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让我们高高在上的人类不得不俯下身,在尖叫声中学会尊敬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纵为区区鼠辈,也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本文为独家内容。作者:李夏恩;编辑:徐学勤 榕小崧;校对:贾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鼠夹响了声音代表什么生肖2

花枝鼠

鼠年说鼠【鼠年春节特稿】

猪年马上就要过去,鼠年即将到来。人们又开始把目光投到了老鼠身上。是的,鼠年应该说老鼠了。有一副对叫“鼠无大小皆称老,鹦有雌雄都叫哥”,还真是一副绝对。不知从何时起又是谁,偏偏在“鼠”前加了个“老”字,从此,小小鼠辈不论大小都尊为“老”,让人不免有些尴尬。在我国,老鼠的称呼还有许多,除耗子的俗称外,还有子神、财神、夜磨子、家鹿、耗虫、李太夫等别称。据悉,世界上约有鼠类1700种,我国就有170多种,分家栖和野栖两种。老鼠虽然不是人类豢养的动物,但它始终与人类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鼠丁兴旺。在人们的心目中,老鼠是个十分矛盾的东西,既关系密切,又爱恨交加。

可爱的小飞鼠

老鼠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功臣,是人类的救星。在我国古代曾广泛流传“鼠咬天开”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宇宙尚未形成,天地混沌一团,是老鼠凭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混沌咬破,从而使天地分开,宇宙成型,方有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类似神话故事在中国其他民族中也有记载,只不过以葫芦、金鼓等代替了混沌而已。如拉祜族神话故事说,混沌未开时代,创世神厄莎种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滚到海水里,螃蟹从海中把葫芦拖上岸,老鼠咬了三天三夜,终于把葫芦咬破一个洞,一对男女从葫芦里爬出来,这就是拉祜族的始祖扎迪和娜迪,而老鼠因功享有吃人类粮食的特权。因此,古人视老鼠为“鼠神”,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可爱的豚鼠

在人们的心目中,老鼠是一个极其机灵的动物。在众多动物中,老鼠不仅进入十二生肖,居然还排行第一。这不得不承认,靠的是老鼠的精明和机智。传说玉皇大帝甄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属相,让猫去通知其他十一种动物到天庭开会,排定座次。这十二种动物中,本来根本没有老鼠。老鼠偷听到了猫对牛的传话,便先下手为强,它发挥特长,夜间出发,第一个跑到天宫报到。糊涂的玉皇大帝见老鼠应卯,也不辨真伪,当即排在了第一位,而第一个被通知的牛却成了第二。待猫把其他动物一一通知完赶到天庭后,早已没了它的位子,老鼠反而名列榜首,老鼠的机智可见一斑!从此,猫鼠结下梁子,猫见了老鼠,不仅欲置之于死地,而且还要生吞活剥,不共载天。

可爱的松鼠

老鼠不仅机智,而且还是个通灵的神兽。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老鼠似乎不仅能听懂人的语言,而且还有能掐会算、先知先觉的特异功能。幼时,家中土房内老鼠成灾,父母买回鼠夹和鼠药灭鼠,在施行过程中,十分隐蔽,小心翼翼,特别是千万不能说“夹老鼠”或“药老鼠”之类的话,生怕被老鼠听到或算到。鼠夹在打死老鼠后,一定要用开水汤、日光晒,因为老鼠的嗅觉灵敏警惕性高,闻到上面有气味,一定不会重蹈覆辙。实践证明,老鼠确实对将要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旱灾等能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果家中老鼠突然离去,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有可能是有灾难的前兆。

土拨鼠在野外

老鼠是一个生命十分顽强的动物。它身体灵巧,奔跑如飞,跳跃似蛙,而且攀梁爬柱,穿墙越壁,钻窟打洞,无所不能。它虽然不是水生动物,却可一口气在水底潜游好几十米,在水上连续踩水3天而不会被淹死;老鼠的抗摔打能力一级,从百米高空跌落到地,不仅无粉身碎骨之虞,而且毫毛不伤,没事一样;老鼠具有很强的抗辐射能力,在原子弹爆炸地存活下来的老鼠,不仅不会致残致畸,反而更加健康长寿。正是之于老鼠强大的繁殖生存能力和各项生理指标与人类接近,当今社会,老鼠成了人类科研中最主要的实验动物,几乎所有的药物、食品添加剂、美容剂和与人体有接触的化学品的有害性,都是通过在老鼠身上的实验得出结论,老鼠至今还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亲吻土拨鼠的女孩

古代尊奉老鼠为“财神”,是吉祥富裕的象征。俗话说,“仓鼠有余粮”,人们根据老鼠有掘穴储粮的习性,延伸为积财之意。对老鼠的光临不仅不反感,相反还比较欢迎。为何老鼠会被尊为财神呢?因为古代农民家庭十分贫困,多半人家无隔宿之粮,而老鼠又是最勤劳的动物,一息尚存,每天夜间都在不停地寻找搬运食物,积聚财富,为家族的繁衍生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故谚有“老鼠有三年余粮”之说。老鼠“驾到”,意味着这户人家粮食有余,生活富足,当然是件高兴的事情。

可爱萌宠花枝鼠

又老鼠常在夜间出来活动,有时其叫声如数铜钱一般,俗称“老鼠数钱”。清代学者薛福成在《庸奄笔记》中说:“北方人以狐蛇猬鼠及黄鼠狼五物为财神。民家见此五者,不敢触犯,故有五显财神庙。南方亦间有之。”据此风俗,天津一带还形成了鼠猬驮宝的年节活动,用面粉蒸制老鼠和刺猬背上驮着元宝的食物,祈盼来年发财致富。久而久之,老鼠便成了受欢迎的财神爷了。

小飞鼠

千奇百怪的鼠类

鼠类从5300万年前在地球上出世以来,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约占当今世界哺乳动物属种的40%。鼠类个体数量也是多得惊人,据说世界上每6个哺乳动物中就有一个是鼠。鼠类生活在除南极以外的世界每个角落,在陆上有跑的老鼠,跳的跳鼠,地下挖洞的鼢鼠;有生活在水里的河狸,还有树间飞的鼯鼠。鼠的形态、相貌也千差万别,逗人喜爱的小松鼠,讨厌的家耗子,头上生角的上古鲁鼠。但是不管差别多大,在生物学上统归一类,叫啮齿目。

宠物龙猫

龙猫

龙猫学名为毛丝鼠,有短尾和长尾之分,短尾体型较长尾大,现在各国饲养的几乎都是长尾毛丝鼠。龙猫前半身似兔,后半身似鼠,有一对钝圆的大耳朵和一条蓬松的尾巴。它们背部和体侧的被毛为灰蓝色,腹部被毛逐渐变浅至白色,体毛主要由绒毛组成,细密均匀,十分柔软。龙猫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性情温顺,非常胆小,不过一旦它对你产生了信任,就会很乐意和你玩耍。龙猫是少数“有表情”的动物,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个性和小孩子很接近。

仓鼠

仓鼠

在所有老鼠中,最可爱的就是仓鼠了,仓鼠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宠物,体型娇小,一般体长5-12厘米,身体较为肥圆。它们最常见的毛色是背部为褐色,脸颊到腹部为白色。仓鼠的尾巴很短,大约五到十毫米,有些甚至没有。仓鼠共有十八种,野外物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干旱地区,少数分布于欧洲。它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就是懂得把食物藏在腮两边,在安全的地方才吐出来。仓鼠的领地意识很强,所以在饲养这种动物时,如果你的手上摸过别的仓鼠,沾上了别的仓鼠的气味,那么自家仓鼠绝对会毫不客气地驱逐陌生的仓鼠,也就是会咬你的手。

豚鼠(又叫荷兰猪)

豚鼠

豚鼠又叫天竺鼠,体型在鼠类中偏大,一般体长在20至25厘米。它们的身体比较粗壮,头部较大,是身体的三分之一,耳朵短小,没有尾巴,看起来很憨厚。豚鼠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其中南美洲哥伦比亚至圭亚那一带分布数量最多。这种鼠的全身都是宝,不仅可食用,还具有药用价值,它们是一种珍贵的皮肉兼用的多用途草食动物。

机灵的金丝鼠

金丝鼠

大家所说得金丝熊就是金丝鼠,它学名叫黄金仓鼠。它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输了哦,可以长到普通家鼠那么大。不过它金黄的颜色非常的讨喜,对很多人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老鼠了。它可爱的皮毛加上黑溜溜的眼睛,让人觉得它非常的单纯无害。金丝鼠的样子非常可爱,肉黄色的毛摸起来软乎乎的。它有一双尖尖的耳朵,和红红的小嘴,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小老鼠。这种小老鼠不但长得可爱,人性也非常的温和,是一种比较好养的宠物鼠。对于初养者来说,养这种鼠非常的合适。

可爱的澳洲短尾矮袋鼠

世界上最小的老鼠

世界上最小的老鼠是巢鼠(巢读cháo),巢鼠又称燕麦鼠、圃鼠、矮鼠等。巢鼠属小型鼠类,体重仅8g左右。巢鼠的头骨小而窄,耳壳短又园,简直萌坏了!另外,巢鼠的听觉十分灵敏,细小的声音都能捕捉到,而且这个小萌鼠还能将耳孔关闭!世界上最小的老鼠的巢鼠尾巴又细又长,十分可爱!

澳洲短尾矮袋鼠

除了,世界上最小的老鼠——巢鼠以外,还有一种鼠,属于小型鼠,那就是蹶鼠。蹶鼠体长不超过65毫米,是跳鼠科最小的代表,在我国分布广泛,比较常见。世界上最小的老鼠之一的蹶鼠栖息于3000-4000米的草原、草甸草原、灌丛及林缘地带。和巢鼠一样多夜间活动,善攀缘。蹶鼠以植物的茎、叶、嫩芽和种籽等为食,亦吃昆虫。

短尾矮袋鼠——澳洲的微笑天使

和世界上最小的老鼠——巢鼠一样,蹶鼠的尾极长,为86-109mm,约为体长的1.5倍,尾细而均匀,尾毛稀少,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另外,蹶鼠体背浅黄灰或棕黄色,背中有无黑线,腹部灰白色或污白色。尾双色,上面与体背同色,下面色浅。中华蹶鼠是稀有种,其生存状况应得到关注,据悉,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老鼠之一蹶鼠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

可爱的水豚

世界上最大的老鼠

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豚鼠科动物,尽管它跟鼠类可归为同类,但体型确是老鼠的几十倍,体长1-1.3米,肩高0.5米左右,体重27-50千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南部、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和巴拉圭。虽然这种豚鼠躯体庞大,不过我们不必害怕,水豚是一种脾气非常好的动物,而且它是一种半水栖的食草动物。但由于身材庞大,所以18世纪开始有一些人以猎捕水豚为食,到2008年水豚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以为了保护这一物种,水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在水豚在许多国家是受保护的,在我国,也许幸运的话可以在动物园参观到此类动物。也有一些国家私人养水豚是被允许的,人们把水豚收入自己的家里,精心养护。

水豚在叠罗汉

目前,在我国的珠海长隆的海洋王国中也生活着十多只水豚,它们和老鼠是同类,同时还拥有四只板牙。水豚成年体重最大有132斤左右,身体的长度超过了134cm,于是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鼠”。同时它们还繁育了不少小水豚,这些小水豚一出生就已经有2斤多重了,现在它们已经长到了20斤。水豚的形态看起来非常可爱,而且最常看到的状态就是它们不停在吃吃吃,看样子很魔性,然而被人们称为“网红”。水豚的性格乖巧,并且浑身都是肥嘟嘟的肉。

沈海滨 / 文并摄影

鼠夹响了声音代表什么生肖3

文章转载自“星球研究所”

本文无家鼠实拍图

请放心观看

这注定是

一个不平常的鼠年

食用未知野生动物带来的新型疫病

让我们再次经历考验

而在人类历史上

我们曾与一种动物长期“战争”

并且损失巨大

是带来疫病的害兽

下水道的主人

垃圾场的常客

人人喊打的“小偷”

我们厌恶它、恐惧它

毫不掩饰地用语言贬低它

(关于鼠的成语或俗语)

“贼眉鼠眼、鼠目寸光

首鼠两端、鼠肚鸡肠

胆小如鼠、抱头鼠窜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但它

也是蓝色星球上

自然生态的“合法居民”

食物链的根基

还是人类实验室中

不可或缺的“王者”

民间故事中

机敏精明的代表

我们人类

亲自把它奉为十二生肖之首

才有了如今的鼠年

(清代,白玉十二生肖,其中摆在最前面的是生肖鼠,摄影师@张艳)

我们还为它

换上一副可爱的面孔

让它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为庆祝今年的鼠年新春,故宫内放置了萌化的吐宝鼠雕塑作品,摄影师@李召麒)

这种动物就是

一个与人类纠缠1万年

却从未被真正消灭过的对手

如今

又一个鼠年到来

如果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那首先一定是

敬畏

就让我们以鼠为例

看看人类与动物的互动史

看看鼠年教会我们的事

01 “鼠辈”的逆袭

鼠辈的发家史

也是一部充满艰辛的逆袭史

距今约6000万年前

它们的祖先

还是一群体重不过100克的小家伙

它们最显著的特点

是口中上下两对终生生长的“门牙”

因此被称为

啮齿类

啮齿类随后又分化成两大类群

啮齿目和兔形目

(两只旱獭在打闹,右侧的旱獭露出了门齿,摄影师@张强)

它们一出世

就被各路天敌疯狂打压

被鹰捕杀

(被黑翅鸢捕捉的啮齿类,摄影师@徐永春)

被猫头鹰捕杀

(被短耳鸮捕捉的啮齿类,摄影师@赵建英)

被犬科动物捕杀

(被藏狐捉住的啮齿类,摄影师@张强)

被猫科动物捕杀

(被猫科的兔狲捉住的啮齿类,摄影师@徐永春)

没有铠甲护身

遇到捕食者

它们只能抱头鼠窜

尽快躲到洞中

(猛禽离开后,旱獭妈妈小心翼翼地从洞中探出头,小旱獭已经急不可耐地钻出洞外,摄影师@邹滔)

缺少尖牙利爪

难以和大型动物竞争

只能在树丛与灌木之间

挖掘根茎、啃食坚果

(正在啃食的松鼠,摄影师@刘康明)

刚出生的幼体最为脆弱

为了提升后代的存活率

它们只能一年多胎,一胎多仔

(草原上的一群旱獭兄弟姐妹,摄影师@邹滔)

这些在逆境中磨炼出来的本领

原本只为求生

结果反而成了它们生存的利器

啮齿类不仅活了下来

还适应了各种环境

演化出不同的家族

其中的

啮齿目动物家族最为鼎盛

它们中有的适应了森林生活

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

(两只赤腹松鼠在树上亲昵,摄影师@邹滔)

有的下河求生

将尾巴变成一把大“桨”

(正在筑巢的河狸,摄影师@初雯雯)

有的在沙地或农田上

用发达的爪子打洞

(沙鼠,摄影师@赵力强)

有的登上高原

生活在高寒的草甸区域

(两只旱獭在打闹,仿佛两个人在互相劝说,摄影师@邹滔)

各不相同的生存环境

也让他们形态多样而奇特

有的飞上天

(滑行中的云南鼯鼠,摄影师@董磊)

有的长满刺

(马来亚豪猪,摄影师@熊童子)

有的演化出强壮的后肢和尾巴

仿佛袋鼠一般跳跃前行

(跳鼠,摄影师@张小玲)

但一直不变的

是那对标志性的门齿

啮齿目动物凭着它们“劈山开路”

竟然成为了最成功的一种哺乳动物

占了哺乳动物总数的

42%

可谓是白手起家的逆袭模范

(啮齿目动物家族,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啮齿目动物中

数量最庞大、最具代表性的

是鼠科和仓鼠科两大类群

它们中最为人类所熟知的成员

如家鼠和田鼠

便是狭义的“鼠类”

鼠类是史前人类的食物之一

从北京猿人洞到广西的“智人洞”

从云南元谋遗址到河南郑州西山遗址

均发现了大量鼠类遗骨

物种数量多达20余种

(云南元谋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其中发现了大量松鼠、竹鼠等啮齿目动物化石,据推测,其中不少鼠类遗骨是作为史前人类的食物而留下的,摄影师@小龙)

人类并不知道

这些处在食物链底部的小动物

即将掀起一场全球范围的“大风暴”

而他们与鼠类的命运

从此再也无法分开

02 被利用的人类

从距今1万多年开始

世界各地的人类

相继进入农业时代

两河流域的大麦、小麦

中国北方的粟和黍

中国南方的水稻

以及稍晚一些的时候

中美洲的玉米、马铃薯

共同构成了人类农业的长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田心村,摄影师@陆宇堃)

而在一些不适合农耕的区域

人类则驯养家畜

包括羊、牛、马和骆驼等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奔马,摄影师@赖宇宁)

为了发展农牧业

人们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填埋河塘

(大兴安岭的森林被砍伐用于种植庄稼,摄影师@郑斐元)

用砍伐的木材

或开采的石料搭建房屋

随着人口的增长

众多房屋聚集成村落或城镇

(云南诺邓村,摄影师@傅鼎)

农牧业的进步

产生了过量的食物

而季节性的食物缺乏

让人类将过剩的粮食储存起来

(谷仓,图片来源@汇图网)

人类大刀阔斧地改造环境

将许多野生动物的自然领土

变成了自己的家园

这引来了不速之客

鼠类中的一些成员

或是迫于生存压力

或受好奇的天性驱使

开始进入人类世界

与人类“共栖”

(人与鼠的共栖的场景示意,共栖是指动物一方依靠人类的栖所和间接提供的食物而生活,获得积极有益的回报,而人类一方则并不直接获利或受害,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它们惊奇地发现

这里有充足的存粮

有温暖的房屋

还有一群只会大呼小叫

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的两脚兽

简直是鼠类的天堂

在人类创造的优渥环境中

这些鼠类数量骤增

它们被称为

家鼠

以褐家鼠和小家鼠

最为典型

(褐家鼠与小家鼠形态特征对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殷商时期

人们将鼠张嘴吃食的形象

生动地刻画在甲骨上

(甲骨上的“鼠”字,摄影师@苏李欢)

在“鼠”字的演变过程中

张开的嘴巴和毛茸茸的身体

一直没有改变

(“鼠”字的演变,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

这只是家鼠利用人类

进行全面入侵的开始

起源于东南亚的褐家鼠

不仅大量繁衍

还混入商旅的队伍

利用人类的交通工具

沿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进入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和欧洲

(褐家鼠迁徙路线,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大航海时代来临

它们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港口

登上欧洲人环球探险的航船

踏上美洲和大洋洲的土地

(请横屏观看,地理大发现航线示意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即便是现代

它们扩张的脚步仍未停止

随着铁路和公路贯穿大陆

深入高寒、干旱的区域

这些原本没有家鼠的地方

也出现了它们的身影

(我国西藏和新疆自治区原本并无褐家鼠,但随着入藏、入疆以及口岸公路和铁路的开通,褐家鼠也随之进入这些地区,据分析,西藏自治区的褐家鼠很有可能是通过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进入,图中为青藏公路,图片来源@邹小庆)

除了褐家鼠

小家鼠和黑家鼠

也经历了相似的扩张

它们遍布除南北极以外的大陆与岛屿

总数量可达百亿只量级

它们每年吃掉大量的粮食

破坏建筑、林业、水利工程

更可怕的是

它们还携带并传播鼠疫

曾引起历史上的3次鼠疫大流行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公元14世纪的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即黑死病

(表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的版画,对欧洲中世纪大瘟疫的起因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从喜马拉雅山麓发源的鼠疫,被蒙古大军带至草原,后通过战争和贸易传至欧洲,是引发黑死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啃食粮食、破坏工程、传播疾病

鼠类已经不再是偶尔出现的小动物

而是成了规模庞大的害兽集团

人鼠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升级

(出自《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接连三声的呐喊

就是对鼠宣战的号角

一场人鼠大战

已在所难免

03 人类的反击

人鼠大战中

人类首先遵循

“一物降一物”的朴素思想

开始利用捕食者灭鼠

从战国到秦汉

捕鼠的任务

时常由驯化的家犬担任

狗拿耗子

其实是本职工作

(汉代,金钟山汉墓狗拿耗子石雕,摄影师@魏东)

不过很快

另一位强悍的选手出场

它们捕食鼠的效率比狗更高

这就是

野猫

它们被人类住所中

数量极多的家鼠所吸引

自发进入人类栖息地周边

开始捕捉家鼠

(非洲野猫,现代家猫的祖先类群,摄影师@Luc Viatour/wikimedia commons)

对于人类来说

野猫无异于天降的救星

以至于周天子在年终蜡祭时

都要亲自呼唤猫的驾临

(出自《礼记·郊特牲》)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擅长捕鼠、长相可爱

又不会对人类造成多大伤害的野猫

就这样被人类迎进家门

成为了

家猫

在最早驯化家猫的古埃及

它们甚至被奉若神明

(古埃及驯养猫的壁画)

然而

家鼠强大的繁殖能力

让它们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仅凭生物防治已经难以对付

并且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野外的鼠类天敌数量也在锐减

为此

人类开始设计精巧的机关

这就是

捕鼠器

(狐柜,本是为了捕捉狐狸而制,但是在古代也经常用于捕鼠,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现代人依旧在使用

结构简单牢靠的鼠夹

(现代的捕兽夹,也可以用来捕鼠,摄影师@文林)

除了物理灭鼠

化学灭鼠方式也已经出现

这就是

灭鼠药

古人采用天然的有毒植物、矿物

并炼制含铅、汞的丹药

而出于人类对安全的需要

现代人研发出更安全的抗凝血剂杀鼠剂

对家鼠进行直接毒杀

同时出于宗教和人道主义考虑

研发了鼠类不育剂

通过抑制鼠类的生殖而控制其危害

(工作人员在绿化带上投放鼠药,摄影师@张颖川)

然而

这些人类费尽心机

发明的花式灭鼠绝活

要么就是杯水车薪

要么对环境的毒害太大

从长远来看

并未能抑制住家鼠的扩张

而当人与鼠打得火热之时

鼠的形象也开始渗透人类的文化

04 鼠辈的胜利

当古人发现自己用尽办法

也无法彻底消灭鼠的时候

对鼠的态度就从恨鼠、驱鼠

转变到祈鼠和媚鼠

秦汉时期的中国

人们开始使用干支纪年法

同时人们还选取了12种动物

称为“十二禽”

虽然各地的“十二禽”略有出入

但老鼠几乎是固定成员

(汉代,鼠形铜饰件,摄影师@苏李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干支纪年与十二禽相互融合

演变出了

十二生肖

子鼠

堂而皇之地位居十二生肖之首

(东汉,凤凰山汉墓祠堂左壁上的猫捉鼠石刻,猫虽然为捕鼠立下功劳,但在中国古人评定的十二生肖中却落选,摄影师@动脉影)

有人认为

这是因为鼠在子时最活跃

另有观点则认为

是鼠和干支纪年的字形相匹配

还有观点提出

是鼠连接阴阳的特质

使其与子时相对

但不论如何

鼠与人类的生活

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成功当上了“首席”的鼠

开始借着十二生肖的流行

“推广”自己的形象

从雕刻

(西汉,衔物鼠,现藏于茂陵博物馆,摄影师@动脉影)

到壁画

(千手千眼观音像壁画,在右上角有一只大耳朵鼠形象,摄影师@尚昌平)

到金镯

(唐代金臂钏上的鼠形象,摄影师@动脉影)

甚至皇家园林中

(清代,圆明园鼠首,摄影师@动脉影)

在某些少数民族传说中

不停啃咬的鼠

是帮助人类诞生的重要角色之一

(出自拉祜族神话“牡帕密帕”)

还有的传说中

是鼠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出自普米族神话“太阳、月亮和星星”)

或是带来了谷种

(出自瑶族神话“谷子的传说”)

在印度

鼠的形象进一步升级

喜好囤积食物的家鼠

成为财神的象征

和佛教中掌管宝物的毗沙门天王

逐渐融合为一体

(印度鼠庙的鼠神雕像,摄影师@青空Chau)

鼠神的信仰

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和佛教一样在西域落户

成为古于阗国的守护神

(于阗鼠神图,摄影师@孙志军)

同样起源于印度的故事

《老鼠嫁女》

将家鼠的繁殖能力

与人类的婚嫁文化融合

在整个欧亚大陆各文明之间广泛流传

仅中国就有不下200个版本

(请横屏观看,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作品《老鼠娶亲》)

至元、明、清时期

以鼠为形象的物品

变得愈发多样而精致

(左右滑动观看,从左至右,依次为元代,龙泉窑亲友堆鼠水盂,摄影师@traveller;元代,金鼠噬瓜瓞纹簪,明代,玛瑙雕瓜果松鼠纹带饰,摄影师@动脉影;清代,金丝小鼠,摄影师@张艳)

但无论是神化、崇拜还是谄媚

人类对鼠仍是畏惧和排斥的

鼠形象的真正转变

要等到现代

人类对鼠有了科学的认知之后

05 科学的胜利

清中晚期

中国人口数量暴增

世界各大洲沟通密切

从中国广东发源的鼠疫

引发了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

但也正是这次流行

让人类在微观层面

锁定了引发鼠疫的病原体

鼠疫杆菌

多种啮齿类动物

都可携带和传播鼠疫杆菌

而当细菌通过其身上的虱子、跳蚤

传播到家畜和人类身上

便可在人类之间引发鼠疫

(鼠疫传播方式,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在宏观层面

人们也划定出

鼠疫在自然界发源和传播的范围

即自然疫源地

在全球广泛分布的家鼠

让鼠疫的自然疫源地范围极大

从北纬60°至南纬35°的广阔陆地

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荒漠

都有大大小小的鼠疫疫源地断续分布

并组成几个大型的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推测的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由鼠疫杆菌、宿主和媒介共同组成,需要说明的是,疫源地中的细菌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传染人类并引起人类间的疾病流行,大多数时候只是“封存”在生态系统内部,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随后在1910年

东北鼠疫之风再起

疫情沿铁路极速南下

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山海关

大连、天津、北京、济南、烟台相继沦陷

共波及6省83县、市、旗

造成6万余人死亡

(1910东北鼠疫流行范围,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时的中国

既无防疫的知识

也缺少防疫的物资

危急时刻

英国留学归国的伍连德

与学生奔赴疫情中心

划定隔离区、销毁传染源、发放口罩

总算在疫情爆发67天后将其控制

(20世纪初,中国东北的鼠疫防治工作者,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在这次鼠疫爆发中

伍连德发现

鼠疫不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

还可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人类对鼠疫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

次年

万国鼠疫会议在沈阳召开

这是中国近代首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也是中国近现代防疫科学的开端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参会人员合影,前排右4为伍连德,图片来源@剑桥大学)

当东北鼠疫肆虐之时

远在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

还在跟随其导师进行免疫学研究

18年后,他发现了青霉素

即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确认的

抗生素

此后

更多抗生素被发现

抗生素类药物井喷式爆发

人类有了对抗鼠疫的强力武器

(现代抗生素类药物,摄影师@李小糖)

但要从根源上防止疾病爆发

还需要全民卫生意识的提升

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

爱国卫生运动展开

轰轰烈烈的“除四害”

让不论男女老幼

一时间都成了灭鼠战士

(1958年,安徽界首,除四害一等模范阎立高在除四害运动中消灭了一千三百多只麻雀和七十六只老鼠,摄影师@马昭运)

截至1958年2月

据不完全统计

在25个省、市、自治区内

(出自195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消灭老鼠麻雀共计三亿多只”

这是整个现代人类

在迈向卫生世界的路途中

一个卓有成效却略显激进的一幕

简单粗暴的灭鼠运动

很快被更先进的防疫体系所代替

世纪之初那种大范围的爆发

也越来越少

(1900-1999中国鼠疫疫情概况,图中中国地图简化使用现代地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人面对鼠有了足够的自信

鼠的形象才开始向正面转变

1927年

华特·迪士尼与合作者以小鼠为基础

创造出了动画形象米老鼠

(《汽船威利》中的早期米老鼠形象)

10年之后

动画《猫和老鼠》中

这对千年前的冤家对头

已经成了难舍难分的伙伴

(《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

而在中国

动画鼠们也在努力蜕变

在1984年的《黑猫警长》

和1987年的《邋遢大王奇遇记》中

鼠还是不折不扣的反派角色

(《邋遢大王奇遇记》中的鼠)

到了1989年上映的《舒克和贝塔》

两只作为主角的小老鼠

就开始努力摆脱小偷的出身

成为受人尊敬的劳动者

(《舒克和贝塔》中作为主角的两只小老鼠)

在动画世界之外

鼠家族的部分成员

成功打入人类的宠物市场

当去除了肮脏与疾病

它们萌萌的本性展露无遗

(宠物仓鼠,图片来源@VCG)

除此之外

人们还培育出实验用鼠

它们繁殖快、价格低、特征稳定

迅速占据实验动物总数的90%以上

无数的大鼠、小鼠、豚鼠们

代替人类承受着病痛和牺牲

为治愈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顽疾

贡献了自己的身躯

(实验用的白化家鼠,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回望过去

我们恨过鼠、怕过鼠

也敬过鼠、媚过鼠

当我们终于变得强大

才学会科学理性地看待鼠

而经过千万年的演化

一万年的爆发

数千年的共栖

一百年的重塑

不仅没有被消灭

还与人类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今天

在重新拿起武器之前

我们再次审视这个对手

是它让我们的祖先学会

敬畏自然

也希望今天的我们

继续保持这份敬畏

正所谓

(语出自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祝大家

鼠年平安

(野生啮齿类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做的,是坚决消灭人类居住环境中泛滥的家鼠,同时坚决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相互远离,相互敬畏,才是共存之道,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张照

编辑:张楠、所长

图片:余宽

设计:郑伯容

地图:巩向杰

审校:撸书猫、云舞空城、宛新荣

文首及封面图设计:郑伯容

P.S.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胡杰等. 哺乳动物学[M]. 科学出版社, 2017.

[2] 王玉玺等. 中国兽类分布名录[J]. 野生动物, 1993.

[3] 武仙竹等. 试论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J]. 人类学学报, 2016.

[4] 武仙竹等. 小家鼠和褐家鼠的化石材料与早期迁徙[J]. 边疆考古研究, 2012.

[5] Lin Zeng et al. Out of Southern East Asia of the Brown Rat Revealed by Large-Scale Genome Sequencing[J]. Mol. Biol. Evol, 2017.

[6] 王炜林. 猫、鼠与人类的定居生活[J]. 考古与文物, 2010.

[7] 张琦等.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J]. 史学月刊, 2019.

[8] 陶格. 世界历史上的农业[M]. 商务印书馆, 2014.

[9] 佟屏亚. 家猫的驯化史[J]. 农业考古, 1993.

[10] 李小凤等.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在丝绸之路上的西传及流变[J]. 喀什大学学报, 2018.

[11] 江玉祥. “老鼠嫁女”:从印度到中国——沿西南丝绸之路进行的文化交流事例之一[J]. 四川文物, 2007.

[12] 黄阳艳. “老鼠嫁女”故事及其相关习俗的文化内涵[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6.

[13] 张鹏. 毗沙门天与鼠[J]. 西域研究, 2012.

[14] 刘锡诚.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观[J]. 民俗研究, 1996.

[15] 陈志鹏. “生肖鼠”的文化解读与“鼠”词语向贬义偏转的语义分析[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16] 翟利军. 汉文化十二生肖早期形成的历史学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17] 王秀文. 日本“鼠”民俗的传承及其文化内涵[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18] 李月. 中国古代毒鼠药研究[D]. 广西民族大学, 2014.

[19] 宋凯等. 鼠疫历史疫情的考古微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

[20] 杨海等. 试论鼠疫起源和分布[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1] 贺雄等. 现代鼠疫概论[M]. 科学出版社, 2010.

[22] 赵胜等. 新中国的“除四害”运动[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