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代表什么生肖

嘉峪关文物中的“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嘉峪关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朔风代表什么生肖1

龙腾海浪高,虎啸风声远。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是中国传统的虎年。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老虎色彩斑斓,凶猛异常,被誉为“百兽之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格物论》中关于虎的描写:“虎,山兽之君也,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这段文字把老虎的形象和行为描写得惟妙惟肖,极为生动逼真。

中华民族诞生文明伊始,就有了中华文化。千百年来,虎文化与龙文化并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古老的老虎化石于2004年在我国甘肃的龙丹村东坡发现,被专家取名为“龙丹虎”,距今已有200多万年历史。这只被称为“中华祖虎”的“龙丹虎”化石的出现,说明中国是老虎的发祥地,是虎文化的故乡。

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各种宗教中,虎是被崇拜的对象。在道教里,虎是天上的星宿,又是生命守护神;佛教有很多与虎相关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释迦牟尼佛舍身饲虎的故事;虎作为部分少数民族的图腾,受到顶礼膜拜。彝族史诗《梅葛》描述,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无不化生于虎。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曾出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而且仙人往往也乘白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理念。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在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里面,虎是其中之一;代表时间的十二时辰中的寅时是指老虎一天中开始活动之时;古代军事史上能够调兵遣将的兵符上是老虎的形象,称为虎符;老虎也是许多氏族部落的图腾,新疆古代的塞族、匈奴、突厥、回鹘等民族都崇拜老虎,东北地区各民族有虎祭、虎神祇、虎崇拜等习俗,西南地区的彝族、土家族、瑶族、白族等民族至今仍有老虎崇拜的遗风;中国虎画也有悠久的历史,历代都有以善画虎而成名者,晋代卫协,南北朝陶景真、张僧繇,唐代陈乾晖、张素卿、李渐,五代厉归真、李煜,宋代包拯之子孙包鼎、包贵,元代有周耕云,明代有陈希尹、商喜、商祚,清代有丘天民、高其佩、常钧等,近代以来有张善子、何香凝、高剑父、刘奎龄、刘继卣等,都是画虎名家。

老虎不仅是威猛刚强的猛兽,其形象也代表吉祥。在农村,不少人家也喜欢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图个趋吉避邪,吉祥平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记录悠久历史文化。位于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咽喉。明代万里长城与丝绸之路在这里相遇,中原与西域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发展,在天下雄关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瑰宝,那蜿蜒如龙的万里长城,那神秘莫测的地下画廊,还有那饱经沧桑的黑山岩画都是历史对嘉峪关的馈赠。在雄关大地众多珍贵的文物中,更少不了“虎”的身影……

我们先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看看嘉峪关游记将军府中的虎。

在嘉峪关关城内城,有一处官邸“游击将军府”,是镇守在嘉峪关的最高军事长官——游击将军居住和办公之地。游击将军府坐北朝南,门楣上悬挂“游击将军府”的牌匾,大门两侧悬挂一副楹联:百营杀气风云阵,九地藏机虎豹韬。形象地描绘了边地危机四伏、心惊胆战的紧张氛围和战争场面。自明正德年间芮宁为首任游击将军伊始,至清光绪年间李正鲁(书)止,共有18位游击将军镇守这座天下雄关。其中有16任游击将军由外地调任至此,他们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带领部下如猛虎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用生命和热血保卫雄关、守护国土,使得嘉峪关数百年如磐石般屹立在大漠戈壁的烈烈朔风中。

进入将军府,正对大门的议事厅里是芮宁将军和手下的文武官员在作战沙盘前商议战事的情景,捻须沉思的将军身后是一道高大的屏风,屏风上面着一只气势威猛的下山虎,象征着游击将军和他的官兵们有勇有谋,作战时如猛虎下山般虎虎生威、势不可挡。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画廊,看看新城魏晋古墓中的虎。

嘉峪关新城魏晋古墓中,其中五号墓的门楼上有白虎形象的砖雕;前室西壁进食图的上方有两块平砌的砖,下面一块涂满黑色,上面一块绘有虎头纹装饰物;六号墓门楼上象征门扉的立砖上绘有虎首衔环;而七号墓、十二号墓、十三号墓中象征门扉的砖面上也绘有衔环辅首,形象同样是虎头;此外在七号墓墓顶正中嵌有一块方形的藻井砖,砖上是四神兽的形象,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白虎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之一,与青龙共为镇邪的神灵。同时白虎也是战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是权势、尊贵的象征。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白虎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其形象虎,位于西方,根据五行学说,西方属金,主杀伐,色白,因此称白虎。白虎也是秋季之神,被称为白帝。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又是可敬的。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而在一些古书中,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1972年嘉峪关魏晋墓七号墓出土一枚印章,炭精石制成,无纽,边侧有一穿孔,顶部有阴刻虎纹,前面有一阴刻朱雀,后面有青龙,印文:“王霑印信”,应是墓主人的私人印章。有专家据墓室砖画内容判断,七号墓墓主人可能是一名武官,那么拥有这枚刻有虎纹印章的墓主人生前应该是一名骁勇善战、勇猛如虎、战功赫赫的武将,曾经带领部下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将热血洒向雄关大地。

我们再来看看黑山岩画中关于虎的内容。

在黑山岩画中目前发现的共有三幅关于虎的岩画。其中一幅位于四道股形沟,在沟口西壁,长0.10米,高0.09米,磨刻而成。画面上有1只老虎,大头,两耳竖起,细身长腿,长尾拖地,缓步向北行走状。

另一幅位于四道股形沟沟口西壁,长0.60米,高0.35米,凿刻而成。画面上有1只长0.20米,高0.15米,线条刻画出轮廓的老虎,头部较大,大嘴张开,一双尖耳竖立,脖子粗短,身体健壮无斑纹,四腿着地,爪尖外露,长尾。

第三幅位于蕉蒿沟南侧山坡一块独立的岩石上,长1米,高0.90米,凿刻而成。这是一幅有四种图案的岩画,分别是虎、骆驼、马、持鞭人。在画面右上角有1条长0.10米,高0.08米的蛇;蛇的下方有1只长0.22米,高0.13米的骆驼;骆驼下方有1位长0.12米,高0.20米的持鞭人,扬鞭驱赶左侧长0.19米,高0.10米的马。在整副岩画的左上角是1只长0.25米,高0.10米的老虎,张嘴低头卷长尾,四腿迈开,准备进攻状。整幅岩画刻画生动形象,画面中的老虎,异常威猛、栩栩如生,似乎要从岩石上走出来一般。

岩画中的多次出现虎的形象,说明黑山地区曾经山高林密、水草茂盛,是动物的乐园。

虎踞龙盘今胜昔,雄关大地展新颜。嘉峪关文物中的“虎”,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宝藏,它们是祛恶辟邪的虎,是龙腾虎跃的虎,是虎虎生威的虎,昭示2022年是一个走向社会祥和、百业腾飞的年份,昭示嘉峪关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的美好宏愿必将实现。

朔风代表什么生肖2

父亲节随想……(散文诗)

文/赵明晨

慈祥、刚毅、善良、仁和、大度、忍让;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这些形容男人性格、气质的美好词句,都与您“父亲”的称谓紧紧地连在一起……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子鼠、丑牛、壬虎、卯兔……这些智慧、聪明、威武、善良、机灵、勤恳、勇猛、可爱的十二属相的人格特征和先天禀赋,也与您“父亲”的生命旅程,永恒相伴……

躬身扶犁耕耘,那是您辛勤劳作的形象代言;炉前手握钢钎,铲样挥汗察看,那是您顶天立地的身影再现。长年戍守边关月,天上月圆人不圆,那是您忠于祖国忠于爱情,永不凋谢的情感宣言……

火箭腾空而起,飞船遨游穹天。是您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太空之巅……吃穿住行,百业百般,书海泛舟、理创争先;科技探索、昼夜攻坚;查微探疑、瀚海探渊……哪一行,哪一业,没闪动着您拼搏的身影;哪一时,哪一刻,没留存下您艰辛的足迹……

攀登皑皑雪峰,跋涉莽莽荒原。巡航茫茫海疆,守护万里边关。穿行地层深处,耕耘浩浩蓝天。朔风哀嚎周身冷,长河飞流落日圆,是您把“父亲”的角色,演绎得如此坚强、笃定、执着、奋争,激情豪迈与色彩斑斓……

是您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粗壮的臂膀,坚定的脚步。笃定的目标,坚定的行动;聚精会神的鉆劲,吃苦耐劳的韧劲,和挖山不止的精神,描摩了山川的秀美,绘就了乡村的美丽,疏浚了江河的故道,铸就了城市的辉煌,安宁了边疆的冷月,喧闹了浩瀚的宙海……是您把“父亲”的履历填写得如此厚重、宏阔、灿烂与辉煌,并犹如旭日般的炫彩明丽与霞光灿烂……

是您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以对人民无比忠诚的热爱,以及对于妻子、儿女和父母亲的深沉情感,早已化作了顶梁的柱,挡风的门,遮雨的伞……化作了降雨的龙,拉犁的牛、驾辕的马看家的狗、斗狼的虎,踔砺腾挪于天地之间,巍然屹立于苍穹之下……

大音无声,大相无形。大爱无疆,大德无量。是您把“父亲”的品德、胸怀、情操、视野、情感演绎得如此宏阔无垠,气吞山河与志存高远……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吧,他们中有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以及无产者……

他们中有伟人、将帅,有思想者、理论家;有科学巨匠、有专家、学者;有作家、诗人,也有战士及庶民……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指出父亲的职责:就在于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

而在如何做父亲上,他提出要“”爱己”、要坚持“无我的爱”、要寻求“自身的独立”。他认为“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

如此看来,作为一个伟大的父亲,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可以是工人、农民以及无产者……他们可以是伟人、庶民、百行百业者,甚至是无业游民……

但他们只要有一颗“爱己”之心、“无我之爱”、追求“自身独立”与促进“子女自由解放”之精神,他们就无愧于“父亲”这一亲切的称谓……

让我们永远记住“父亲”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吧。

当我们有一天面对佝偻着的身躯,满脸皱纹,两鬓飞雪,老眼昏花的眼神里,流露出那种无以言说的无奈,以及那种满足而幸福情感的时候;面对着古老而伟大的祖国和脚下这片沸腾的土地,我们便可以无愧而自豪地说:“爹爹,我没有愧对祖国,愧对人民……愧对您老人家对我的临行嘱托和殷切希望……

朔风代表什么生肖3

烟花三月下扬州

文/魏雷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喜欢在这芳菲尽染的人间三月,和春光一起上路。

三月是大自然在张灯结彩,精心准备的一场春天的盛宴。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春风一夜花满枝”,春风化雨幻化出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到处是花儿绽放的笑脸,到处是草树吐绿的身姿。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许多人三月成行的理由。为什么要在三月来到扬州呢?原来每到阳春三月,正是琼花盛开的时候,微风吹过,丝丝清香,垂柳依依,漫天飞絮,仿若烟花。而当皓月当空,又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感叹。传说,曾有二十四名美女在扬州一座石桥上月夜吹箫,于是此桥得名二十四桥。而北宋沈括认为二十四桥确有所指,并在《梦溪笔谈》中一一列出。无论何种说法已不重要,这里水盛桥多,花前月下,画舫听箫,“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时尚。

站在二十四桥上,左拥望春楼,右抱熙寿台,远眺慈寿古塔,近睹白塔晴云,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长堤春柳,心中不仅回荡起板桥题于“小李将军画本”阁上的联楹,“万井楼台疑绣画,千家山郭静朝晖”。

旅程由此展开,一路的欢笑是意外的序曲。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早在清乾隆时期,瘦西湖就以二十四景闻名。湖道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廓、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那一簇簇雪白的琼花也能撩起你无尽的遐思。

此时窗外,吹拂我脸的已是暮春的微风。但我的镜头记录的仍是扬州最美的春色,我的心仍沉醉在瘦西湖的涟漪里。扬州的春天,温婉细腻又含而不露,毫不张扬令人不能拒绝。信步走在瘦西湖畔,可以听到青草轻微而细嫩的呼吸,一赏桃花那红颜乍现的嫣然。此时,春,是属于个人,或者,只能属于三两知己。

出瘦西湖,步行一刻钟可至天宁寺、史可法祠及个园游览。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袁枚诗“月照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而名。该园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其最负盛名者乃四季假山之说。

春山笋石参差,修篁弄影,用白果峰石和乌峰石稀植于竹株间,构成一幅竹石相依图,给人以“雨后春笋”、春意盎然的意境,此景宜观。另外在春景内,藏有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十二生肖图,有兴趣者可争觅其属相,是为游园一乐。

夏山湖石中空外奇,深潭清洌。中空假山石叠架而起,入其中则有峰回路转之效。此景宜玩。

秋山黄石丹枫,峻峭依云。因其用黄石叠成,山势雄伟,山道崎岖,悬崖峭壁,狭谷幽深。行至块石登道,移步别有洞天。登山拂云,气势壮观,此景宜攀。

冬景则用宣石叠成一幅幅雪狮图画,姿态各异,造型生动。山下置水浪纹路面,有南山积雪之意。其南面粉墙上筑有二十四个音洞,如有朔风之声,有北风呼啸之感。北面为一厅堂,名“选风漏月”。西粉墙上又开两个漏窗,隔孔相望,春景又在眼前,表示大地回春。此景宜居。

好风景当然要好菜下酒,淮扬菜素有“东南佳味”之称,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是其中的三颗明珠。尤其红楼宴是《红楼梦》书中所写菜肴的创新。作者曹雪芹曾在扬州久留过,他的祖父曹寅到扬州接驾康熙皇帝时也曾设宴招待六司百宫。著名的红学家冯其庸说:红楼菜实在是淮扬菜的体系。自古以来就有“吃在扬州”的美誉,你可以在饱览美景之时,一饱口福。

天地苍茫自古今,当年夫差的北进战船,曹魏的南来水师,隋炀帝的豪华龙舟,唐宋的商客云集、文人竞逐,还有清王的画舫游踪,让人对扬州流连忘返。“人生只爱扬州住”,这是康熙年间三十八岁的福建人黄慎初到扬州时发出的感慨,此后他旅居扬州十几年,后人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玩在扬州,吃在扬州,住亦扬州。扬州,宜清风、宜月色、宜微雨,宜低吟浅唱,最不宜的,是噪音乱耳,胸无点墨。只会蹦迪的,不宜去扬州;走马观花却大言不惭的,也不宜去扬州。

扬州如诗——是竹板朱颜的清曲,不是震耳欲聋的猛歌。

扬州有梦——是杏花村里的丝竹,不是自鸣得意的浮躁。

作者简介:魏雷,笔名味蕾、苏子,资深编辑、记者。《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杂志签约作者。作品多次在辽宁及全国获奖,《辽瓷》获中国青年期刊好新闻奖、沈阳市新闻奖。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报道先进个人”,团中央、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授予“北京奥运会报道先进个人”。《一碗水的愤怒》《你生来就是做冠军的》《洗澡》等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并多次入选语文考试阅读理解试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