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代表的生肖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你知道来源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文藏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代表的生肖1

欢迎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2239字,阅读仅需5分钟~

十二生肖作为每个人生而有之的代表性符号,与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寄托的是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期望。

明代 黄玉雕十二生肖璧 直径7cm

节日与民俗

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的是猪年。

由于与人类密切的关系,猪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被视作“富贵”“福气”“吉祥”的象征。逢年过节,猪的形象总会出现在各种民俗活动之中。人们过年的饭桌上常常会有被捏成小猪模样的年糕、面点;“肥猪拱门”也成为年画剪纸的常用题材……这些具体而寓意丰富的民俗活动逐渐沉淀为各种形式的民俗艺术,将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所依附的社会习俗和传统浓缩于其中。所以,民俗活动或民俗艺术中猪的形象,可以说就是一种人们对自身生活认知的投射。

河姆渡文化 猪纹黑陶钵 1973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现

总之,民俗艺术离不开民俗活动,而节日又集中了各种民俗活动,成为民俗艺术的传播载体。神话又作为一种语言民俗,常常在祭祀、民间节日活动等民俗环境中被传唱,成为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社会仪式与活动的源头。

民俗与神话

在民俗以及民俗艺术的联通下,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似乎也能够听到农耕文明下先民们的耳语,那是一种远古情感与信仰的质朴告白,这个告白就是神话。

远古时期,人们“贫乏”的生活实践经验,这也恰好成全了他们没有边际的想象力。对于不可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先民们选择用幻想来解释与记录它们。

清同治 剪纸 猪八戒陕西铜川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中的代表之作,其中记述了许多远古人民的礼仪信仰与生活习俗。《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个奇怪的国家——贯匈国,这个国家里的人们胸口都有一个拳头大小的洞。这是为了让竹竿之类的东西穿能够过去,方便自己被抬着出行。也许正是根据这个传说,后人们才发明了滑竿一类的交通工具。其实,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先民们在交通工具缺失的情况下,对创造出便捷交通工具的迫切渴望。

神话中的动物

说到神话就不能不说到动物。在中外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神常常可以化为各种动物,而动物们也会经历艰辛的修炼,以期化作人形,比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在这些古代神话中,人类、动物和众神语言共通、有着虽然不同却并未隔离的生活空间。在古代社会以人为上,畜为下的观念下,为什么古代神话中动物们却有着并不低的地位呢?

唐 青铜四飞仙十二生肖葵花镜 直径12.5cm

渔猎时期,动物成为人们维持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鱼骨可以做成梳子,虎、豹、熊等兽类的皮毛可以用来制衣御寒,更不用说它们的肉可以用来充饥,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即使后来发展至农耕时期,人类的生活也依然离不开牲畜,牛车、马车成为那时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务农更少不了牲畜的“帮忙”。人们一面认为自己征服了动物,另一面又必须依赖着动物身上高于自身的生命能量而生活,这种生命能量成为人类所推崇的对象。

元明时期生肖八卦背龟蛇七星花边形花钱一枚

《山海经》中的神兽当康就是一个野猪神秘化的例子。当康又称牙豚,传说它“形如猪,身长六尺,高四尺,浑身青色,两只大耳,口中伸出四个长牙,如象牙一般”,如果哪里发现当康,哪里就会农业丰收。野猪被神秘化为丰收瑞兽当康,主要是因为,体型巨大的野猪是渔猎时期人们主要猎取的对象,人们好不容易将其捕获,自然认为这是一种丰收。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联想逐渐成为一种隐喻,引申到农业的丰收。

动物崇拜与图腾

神话传说将动物在人心中的神秘性放大,人类先民的动物崇拜也在其中有所展露。当这些动物崇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性时,一些动物形象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动物图腾。而动物图腾是与人类的氏族、亲族意识有关的。

无款 十二生肖设色绢本 十二开册20.6×16.6cm(每幅)

图腾崇拜与母氏制相共存,在氏族公社时期,原始人开始懵懂地意识到彼此间的血缘关系,并希望了解自身的来源。先民们为了给自己一个解释,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所在的氏族应该是发源于某种动植物,其中动物居多。比如北方少数民族鄂温克人,将鹰、天鹅、老虎等视作民族的起源,其中被称为“使鹿部”一支的鄂温克人是以熊作为自己的图腾。他们将公熊称作“合克”,母熊称作“额沃”,即“曾祖父”“曾祖母”之意。这样的称呼表示他们是将熊尊为祖先,而自己则是熊的“后裔”。

十二生肖的起源

也许,正是动物与人命相相结合的神秘化趋向,以及动物图腾与人类最初生育意识的这种相关性,使得一些学者认为十二生肖的源头,与这种动物崇拜、动物图腾有关。认为“各民族多以某一个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联系的生肖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信仰”。

清乾隆 青白玉雕羊生肖 高4.8cm

在我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中,十二生肖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从殷代甲骨文中的殷历甲子表可知,我国自殷商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天干”和“地支”来进行纪年了,当时不叫“干支纪年”,而称甲子。司马迁的《史记》也有黄帝的史官大挠创制了甲子纪年的记载。

中国汉文化中最主要的纪年法就是“干支纪年法”。除去利用“天干地支”纪年,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纪年法——“动物纪年法”。有人认为“动物纪年法”最初源于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学者赵翼,他认为:“窃意此本起于北俗。”另外,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至今流传着十二兽纪日历法。由此,许多学者将十二生肖的起源视为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盛行与干支纪年法的运用的结合。又因为彝族和黄帝同样出自古羌,因此,有人认为生肖文化应该起源于黄帝之前。但还有观点认为十二生肖应起源于“十二地支”之后,大约在于商周时期。

清乾隆 白玉甲子万年十二生肖璧 直径10.3cm

可见,对于生肖的起源,纷繁庞杂,至今没有定论。除了上述这些说法,还有观点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古巴比伦等。列举这些,只是想说明,十二生肖以动物形象作为纪念符号,其中有着千回百转的缘由,也许确与图腾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于生肖的起源,不能仅以图腾之说以偏概全。

北代表的生肖2

明天就要过“年”了,法定的名称叫“春节”,是“节”而根本就不是个“年”。

不过“春节”这个“节”,确实是源自被孙中山废掉的那个土土的“中国年”,人们也是相沿成习一直把它当个正儿八经的年在过;再说反正放假,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放纵一番(主要是放开肚子吃),总是件欢乐事儿。

好吧,那我在这里,也就按照社会的习惯,谈谈用十二生肖来指称这个“中国年”的问题。

按照十二生肖纪年法,今天是猪年的最后一天,一过午夜,也就进入了鼠年,这也可以称之为“猪尾鼠头”。其实明天不仅是鼠年第一天,这个鼠年,在十二生肖纪年法中,也是排在最前面的那一年。所以,现在来谈谈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渊源,也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候。

《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元刊本《困学纪闻》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南宋末年人王应麟,早就做过一个很好的考证:

愚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午为马之证也。“季冬出土牛”,丑为牛之证也。蔡邕《月令论》云:“十二辰之会(德勇案:应正作‘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其余(龙)虎以下,非食也。”《月令⋅正义》云:“鸡为木,羊为火,牛为土,犬为金,豕为水,但阴阳取象多涂,故午为马,酉为鸡,不可一定也。”十二物见《论衡⋅物势篇》。《说文》亦谓巳为蛇象形。(《困学纪闻》卷九)

这段论述,好就好在原原本本,大致列举出了传世文献中溯及十二生肖纪年法渊源的比较重要的早期记载。

王应麟引述的东汉人蔡邕讲的“十二辰之禽”,也就是与所谓“十二辰”对应的十二种动物,是我们论述十二生肖纪年法历史渊源问题时首先要切入的基点,或者说是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宽泛地讲,所谓“十二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赤道带均匀地分为十二个距离相等的段落,其中每一个段落,称之为“一辰”或“一次”,合称“十二辰”或“十二次”。划分出这“十二辰”或“十二次”,是为给天文观测定立坐标。比如行星运行到哪一个辰次(这一点,岁星,也就是木星,体现得最为鲜明),或是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的“视运动”(即相对于地球的视觉位移)运动到了哪一个辰次。其中太阳视运动的一个完整周期,就是太阳年(亦即地球公转回归周期)的“一年”。

因此,所谓十二辰,同中国古代的纪年的形式,具有实质性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通行的阴阳混合年,也是以太阳年为基础)。若是用太阳视运动在这十二辰中所处的具体位置来标定月份的名称,就是用十二辰来纪月了,即《淮南子⋅天文训》所说“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子,一歳而匝,终而复始”。古代所谓“建正”,诸如建子、建丑还是建寅,指的就是以子月、丑月还是寅月作为一年开始的月份,也就是所谓“岁首”。

十二辰的表述形式,是用天干地支中的“地支”,也就是子丑寅卯这一套东西。很多朋友都知道,把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纪年,像今年是“己亥”年,明天就进入了“庚子”年,这就是所谓“干支纪年法”。在此基础上,若是省略天干而只有地支,就可以径称某年为子年、丑年、寅年或是卯年。所谓“十二生肖纪年法”,实际上就是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来替代子丑寅卯等地支。于是,就有了鼠年、牛年、虎年、兔年这些称谓。

只用地支纪年的好处,是使得纪年的刻度可以在一个合适的幅度内重复,即每十二年一个周期。显而易见,对于绝大多数寿命不过百岁的人来说,以这个幅度循环的周期,是很适用的。而用十二生肖取代地支,只是起到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作用,人们也自然会因其生动形象而乐于使用,以至通行于世。

明白了这些基本原理,大家也就很容易理解,我在这里谈论的“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渊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以后来作为生肖的这十二种动物与子丑寅卯各个地支形成固定搭配的时间这一问题,而宋人王应麟上述论述,是我所见古人相关论述中做得最好的一个。所以,下面就以此为基础,来展开我的分析。

所谓“吉日庚午,既差我马”,这是《诗经⋅小雅⋅吉日》当中的语句,注诗者往往侧重其涵义是在以“庚日”来体现“刚日”,而很少提及生肖。不过唐人孔颖达等着《毛诗正义》,乃特别疏释云:“必用午日者,盖于辰,午为马故也。”(《毛诗正义》卷一七)这里所说的“辰”,就是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午为马”,也就是说人们是用“马”来表述“午”这一辰。这里虽然是以午纪日,但如上所述,十二辰的划分,本来主要是用于纪年纪月的天文单位,故午马相配的用法,不会只用于纪日而与纪年纪月毫无关系;至少在其产生的缘由这一点上,二者一定会有所关联。

日本《东方文化丛书》珂罗版影印南宋绍兴刻单疏本《毛诗正义》

假如此说不缪,那么,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应该已经出现了十二生肖纪年法的基本要素,即这特定的十二种动物同十二辰建立起了固定的搭配。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汉书⋅翼奉传》里,我们可以看到,元帝时人翼奉,直接针对“吉日庚午,既差我马”这两句诗,讲到了另外一套解释,而清人陈奂撰《诗毛氏传疏》,就采录了翼奉这套说法而没有理会孔颖达等人的注解(见《诗毛氏传疏》卷一七)。看起来这就像《月令正义》所说的那样,阴阳之术乃取象多途,“不可一定也”。

因此,要想坐实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渊源究竟出现在什么时间,还需要另有其他的证据。在《史记⋅陈世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一段记述: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疏释其“若在异国,必姜姓”的缘由说:

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这里讲的占筮的道理,虽然不大好懂,但未与羊的对应关系,却很清楚,而陈厉公二年为公元前705年,时值周桓王十五年,还是在春秋前期。这足以证明,早在春秋前期,就已经具备了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基本要件。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左传》襄公七年、二十年和二十三年的纪事中,相继几次可以看到,春秋时期陈国庆氏有庆虎、庆寅二人相并见于记载。虽然没有清楚的说明,但大致可以推测,这庆虎、庆寅应是一家的兄弟,而他们兄弟二人以“虎”、“寅”二字联名的情况,很有可能也是基于以“虎”称“寅”这一事实。我在《生死秦始皇》一书中曾经谈到,始皇帝赵正的弟弟成蟜,应是以“蟜”通“矫”,“成矫”的意思就是变“不正”为“正”,这样的兄弟联名形式,可以为上述推测提供旁证。

王应麟以“季冬出土牛”,作为“丑为牛之证也”,这“季冬出土牛”之事,出自《礼记⋅月令》,其原文如下:

季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鐡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东汉大儒郑玄注云:

作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

那么,郑玄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合乎当时的实际情况呢?对此,还需要稍加论证。

《月令》里讲的这个“季冬之月”,也就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这也就是十二月(世俗以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冬季,或分别以孟冬、仲冬、季冬称之)。按照所谓建寅的“夏历”,其各月的月序同以地支注记的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如下:

看了这个对应表,大家也就很容易明白,郑玄所说“丑为牛”的“丑”,具体是指这个“丑月”,这也就是所谓“季冬之月”。这样我们纔能够更好地理解,《礼记⋅月令》所说“季冬之月……出土牛以送寒气”,是与“季冬”这个“丑月”相对应,用与这个丑支搭配的牛来祛除月中的“寒气”。

前印《淮南子⋅天文训》“月徙一辰”云云的说法已经表明,所谓“丑月”以至由此上溯到启始的“寅月”,这些以十二辰纪月的形式,在天文原理上,跟以十二辰纪年,不过是一体两面的同一回事。了解到这样的学术背景,就可以从内在的联系上充分证明郑玄的注语是合理可信的。这样,窃以为《礼记》这一记载,足以让我们确认:在战国时期,人们是完全可以用十二生肖来纪年的。

再往后,是什么时候,开始留下以十二生肖配对十二辰的系统记载的呢?目前所知,这首见于东汉人王充的《论衡》。《论衡⋅物势篇》述云:

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戍(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虵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虵。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曰审,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効。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兎?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虵也。申,猴也。火胜金,虵何不食猕猴?猕猴者,畏䑕也。囓猕猴者,犬也。鼠,水。猕猴,金也。水不胜金,猕猴何故畏鼠也?戌,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含血之虫,以四兽为长,四兽含五行之气最较着。案龙虎交不相贼,鸟龟会不相害。以四兽验之,以十二辰之禽效之,五行之虫,以气性相刻,则尤不相应。

这一大段话,差不多讲遍了“十二辰之禽”,独独没有辰之禽为龙。不过在《论衡》的《毒言篇》里,王充还是提到了它,即谓“辰为龙,巳为蛇”。另外在《论衡⋅讥日篇》里还有“子之禽鼠,卯之兽兔”的说法。把这几处记载,合为一处,完整的十二生肖序列,就清楚地呈现在了我们大家面前。只要具备一个促发因素,用以纪年,就应该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嘉靖通津草堂刻本《论衡》

那么,在《礼记⋅月令》至王充《论衡》之间的秦至西汉时期,以十二生肖对十二辰这样的两两对应形式,就完全没有留下记载么?有的,只是过去不大受人注意。

清人万希槐撰着《困学纪闻集证》,尝引证《易林》相关事例述之云:

《易林》坤之震亦云“三年生狗,以成戌母”(据清翁元圻《困学纪闻注》卷九)。

今检核《士礼居丛书》景刻宋本,此语乃作“三年生狗,以戌为母”(《易林》卷一)。清丁晏着《易林释文》,谓“十二辰禽戌为狗,故以戌为母也”(《易林释文》卷一)。类似的记述,还见于《易林》临之干:“黄獹生马,白戌为母。”(《易林》卷五)丁晏释云:“《初学记》引《字林》曰:‘獹,韩良犬也。’《战国策》作‘韩卢’。戌为犬属,故‘白戌为母’。”(《易林释文》卷一)

除了以“狗”称“戌”之外,在《易林》中还可以见到以“虎”称“寅”的纪事。《易林》卷一四渐之随述云:

闻虎入邑,必欲逃匿。无据昜德,不见霍叔,终无忧慝。

清人孙诒让校读此文曰:

此文虽有讹互,让大恉止谓闻虎而实无虎,文义甚明。……“无据昜德”,义难通,疑当作“失据惕息”,皆形声之误。“不见霍叔”,亦谓不见虎。“霍”疑当为“寅”〔《北齐武平元年造像记》“寅”作“ 上雷下八”(如下图),与“霍”形相近〕。虎于十二辰属寅,故称寅,犹临之干以“白戌”为白犬也。云“寅叔”者,此书于人名物名,通以伯仲叔季俪之,如姤之屯称虎为“班叔”,即其塙证也。(孙诒让《札迻》卷一一)

若此,“霍叔”当正作“寅叔”,正是用以代称老虎;反过来看,则以“虎”称“寅”自属当时通行的用法。

《易林》旧题西汉焦延寿(字赣)撰,据余嘉锡先生考订,应为王莽至东汉初年人崔篆撰着(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一三)。尽管如此,崔氏所述,自应以西汉时期通行的状况为背景。所以,《易林》的记载足以证明以十二生肖称十二辰应是西汉时期普遍通行的做法。

总括以上论述,可知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源头至迟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其后历经战国,以迄嬴秦两汉,以十二种特定的动物与十二辰相搭配的做法,一直流布于世。

然而,这也只是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源头而不是它的实际施行。这是因为所谓“十二生肖”只是十二地支的替代;更准确地说,只是子丑寅卯这套符号的替代物。因而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施行,原则上似乎应以甲子纪年法的施行为前提。

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这些天干地支的符号,虽然在甲骨文中即已系统出现,但只是用于纪日,而未被用于纪年,人们在运用干支纪年时,另有一套专业的用语,即以“岁阳”(亦称“岁雄”,即天干)和“岁阴”(即地支)相搭配。譬如,在《史记⋅历书》中,是用“焉逢摄提格”来表述“甲寅”这个年份,“焉逢”是岁阳,“摄提格”是岁阴。人们有时也单用岁阴亦即地支来表述年份,称之为“岁名”,在《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天官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套名目,如称寅年为“摄提格岁”。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十二生肖纪年的可能性虽然也有,但应该很小。

中国古代以甲子纪年、也就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这些天干地支符号来表示年份的时间,大致启始于新莽东汉之际,即顾炎武所说以甲子名岁,始于东汉(顾炎武《日知录》卷二〇“古人不以甲子名岁”条)。

在这以前,行用十二生肖纪年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藉用清人赵翼的话来讲,就是“西汉以前,尙未用甲子纪岁,安得有所谓子鼠丑牛耶”(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四“十二相鼠起于后汉”条)?

前面我虽然努力追寻了十二生肖纪年法在中国传世文献中的渊源,但这不等于说这种以特定动物与十二辰固定搭配的方法就一定产自中土,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很多内容,都应该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加以研究。昔赵翼论十二属相的起源,曾揣测“此本起于北俗,至汉时呼韩邪欵塞,入居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中国耳”(《陔余丛考》卷三四“十二相鼠起于后汉”条),所说虽未必能够具体落实,但这种研究的态度和取向,无疑是我们应当努力效法的。

唐景龙二年辛节墓志志盖

至于十二生肖纪年法产生或是应用于中国的具体时间,那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需要另行专门阐述。

这十二生肖纪年法,也就是所谓“属相”,不管它是土产的,还是外来的,我们在生活中能做的,都只是壮其鼠胆来过这个马上就要到来的鼠年。

2020年1月24日记于己亥岁末

责编:韩雯雯

北代表的生肖3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人类社会的奇特现象,不仅中国有,在外国也是有的,只不过只是具体的动物有所不同罢了。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就曾指出人之所以为人,是要依靠动物的,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由此可见,生肖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大概不会有多大疑问。

所谓“生肖”,就是生下来的那年类属于什么动物的意思。因为从字面上解释,肖就是象,比如子年生的肖鼠,就是说,逢子年出生的,不管是甲子、丙子、戊子,还是庚子、壬子,都可能生性多疑好动,胆小警觉,类似于鼠的性格。按照古代术数家的说法,地支有十二,生肖也有十二,故此一一相配,每年的生肖,都是有规定的。现将十二地支配合十二种生肖的规定对照如下表。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照表

按照这个对照表,我们便可知道哪一地支年份出生的人肖什么了。至于子年生的为什么肖鼠,丑年生的为什么肖牛,寅年生的为什么肖虎,卯年生的为什么肖兔,它们的排列顺序又为什么要这样,术数家们虽有解释,可却牵强附会,生硬得很。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引玉文恪公的话认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和天上二十八宿星象的位序相合。他的解释是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值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二宿,子午卯酉三宿,而各有所象。把二十八宿的禽名简化,按天空次序排列,由北而东,而南,而西,这样周转下来,正好是十二生肖绕天一周。

危〈燕〉、虚(鼠》、女(编〉都值子时,取鼠代表子。

牛(牛八斗〈邂〉都值丑,取牛代表丑。

箕(豹、尾(虎〉都值寅,取虎代表寅。

心〈狐〉、房(兔〉、氐(貉〉都值卯,取兔代表卯。

亢〈龙〉、角(蛟〉都值辰,取龙代表辰。

轸〈蚓八翼(蛇〉都值巳,取蛇代表已。

张〔鹿八星(马〉、柳(獐)都值午,取马代表午。

鬼(羊》、井(犴》都值未,取羊代表未。

参(猿》、觜(猴》都值申,取猴代表申。

毕(乌〉、昴(鸡》、胃(雉)都值酉,取鸡代表酉。

娄(狗八奎(狼〉都值戌,取狗代表戌。

壁(鍮〉、室(猪〉都值亥,取猪代表亥。

这种把十二生肖和天上二十八宿联系起来,从而与十二时辰,十二地支发生关系的解释,早在南宋朱熹《十二辰诗》中已经有了隐约的苗子。诗中,朱熹从半夜听老鼠咬席子写起,写一夭亮牛就去耕地,一直写到“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卖猪肉”从而把十二个动物一天的活动,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一遍。这里,朱熹也认为十二生肖是以活动时间来排列顺序的。

我国古代,“肖”又叫“属”。《周书·宇文护传》说:“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这里所说的“属”,就是“肖”的意思。因此古代“十二生肖”,又常称为“十二相属”,或者称为“十二属相”。

从文献看,东汉王充《论衡·物势》,蔡逢《月令问答》,晋代葛洪《抱朴子·登涉》等篇都有零星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清朝的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四中断定,十二相属正式的说法起于东汉,因为在这以前并没有什么人系统提起过这玩意儿。

然而却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早在西周或春秋战国时候就已有了,比如《诗经,小雅,吉日》的“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把午和马对应联系起来;又如《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这样的话,把辰和龙对应起来。然而由于这种对应只是偶然零星的记载,形不成完全的系统,所以只好暂且悬在那里再说。

自从算命术盛行以后,和十二地支有联系的十二生肖,自然逃不了被涂上一重迷信色彩的命运。在算命先生的影响下,人们一遇休戚祸福,总会情不自禁把自己和周围人的属相牵扯联系起来,甚至在婚配里也要注意避开男女双方生肖的冲撞,什么“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等,就是对婚姻而说的。再如在社会上,属虎的人常为人们所畏忌,尤其最罵虎的女人,简直没人敢要她,否则发起難威,谁受得了?

由于十二生肖是和十二地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十二地支的相合和冲害学说,就自然和生肖的相合和冲害捆绑到一起。如下表。

十二地支相合和生肖相合表

地支子丑相合,生肖鼠牛相合

地支寅亥相合,生肖虎猪相合

地支卯戌相合,生肖兔狗相合

地支辰酉相合,生肖龙鸡相合

地支已申相合,生肖蛇猴相合

地支午未相合,生肖马羊相合

地支申子辰相合,生肖猴鼠龙相合

地支寅午戌相合,生肖虎马狗相合

地支亥卯未相合,生肖猪兔羊相合

地支已酉丑相合,生肖蛇鸡牛相合

十二地支相冲和生肖相冲

地支子午相冲,生肖鼠马相冲

地支丑未相冲,生肖牛羊相冲

地支寅申相冲,生肖虎猴相冲

地友卯酉相冲,生肖兔鸡相冲

地支辰戌相冲,生肖龙狗相冲

地支已亥相冲,生肖蛇猪相冲

十二地支相害和生肖相害

地支子未相害,生肖鼠羊相害

地支丑午相害,生肖牛马相害

地支寅巳相害,生肖虎蛇相害

地支卯辰相害,生肖兔龙相害

地支申亥相害,生肖猴猪相害

地支酉戌相害,生肖鸡狗像害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属龙的人喜和属猴、属鼠的人结合,却怕和属狗的婚配,属蛇的人喜和属鸡、属牛的人结合,却怕和属猪的婚配,属鸡的人,喜和属蛇、属牛的结合,却怕和属兔的婚配等等。至于鼠羊相害,牛马相害,虎蛇相害等等,情况虽没相冲严重,可是为了趋吉避凶,结婚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不大肯冒这个险的。当然这种无稽之谈的迷信说法,到了今天,市场已经显得愈来愈小了,真感情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