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代表什么生肖

鸡年,我们来说鸡()丨Duang娘百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福阿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娘是代表什么生肖1

金鸡一唱千门晓,和声四海万户春!大家好,这里是春节联欢....啊走错了片场,不好意思,这里是cos不累嘟昂的Duang娘百科时间。今年是鸡年,鸡作为生肖中唯一的家禽,是勤劳守时的象征,在二次元中这种动物也多次现身,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鸡。

鸡是十二生肖之一,而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不过鸡以图腾的形式存在,确实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产生了“神”、“图腾”等丰富的文化。

(详情请戳→《你的名字》中的糸守湖居然大有来头?丨Duang娘百科)

人嘛,是群居动物,在上古时期,人类想生存下去,就要集体行动,人当然是越多越好,那时候有很多动物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因此在生肖中,蛇与鸡都是卵生,一窝卵数量众多,象征多子。传说简狄就是吞鸟卵怀孕,生下了商朝始祖契,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就是这件事。

鸡是人类将鸟类驯化而来,作为图腾也有着类似的象征。中国白族的祖先图腾就是鸡,直到现在白族的许多传统习俗都和鸡有关,在生产生活中会将大公鸡敬奉神灵,传统习俗中也要在喜事或丧事的时候带上一只鸡,以表情谊。

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5年的《十二生肖》中,分别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故事。(其实就是每一集死一个动物,然后大家以生肖作为纪念!)这个动画真的十分的鬼畜,Duang娘很怀疑这到底能不能给小孩子看。

大致的背景是人类与妖怪作斗争,动物在帮助人类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第11集的名字叫做“五彩鸡”,妖怪研制了毒药,用蝴蝶散播毒药控制了人类,鸡偷听到解毒只能用鸡血,于是牺牲了自己救了大家。公鸡打鸣象征了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气质,公鸡最后拼尽全力用最后一滴血救了主角,悲壮地奉献了自己,应该说可歌可泣,但是这部动画弥漫着恐怖和压抑的气氛,实在是....

也是在同一年出了一部日本动漫,中国翻译叫《十二生肖守护神》或者叫《十二生肖爆烈戰士》,这个动画相比国产的《十二生肖》就直白爽快很多啦,战斗也很燃,正义的伙伴们——十二生肖守护神为了世界的和平与黑暗势力战斗。

动画中穿插了大量经典童话故事,这位鸡姐姐角色——塔露朵,据说是一些小伙伴的童年女神哦,有人和鸡两种形态,性格直率善良,倒是很符合鸡的特征啦~

上面两部动漫是外形为鸡的动画角色,论其角色特点还是更像一个人。二次元中还有不少有故事的鸡。在《邻座的怪同学》中,男主角吉田春的“宝贝”——名古屋就是一只鸡,天天抱着到学校也是没谁了,还要麻烦大家一起养。

为什么要把这只鸡取名为“名古屋”呢?!名古屋不是个地名嘛,这样随随便便取名字好么?Duang娘告诉大家,这并不是随便取的名字。如果你跟你一个资深吃货提到“名古屋”,ta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鸡肉”!

名古屋鸡,准确地说是名古屋交趾鸡,是日本三大土鸡品种之一。名古屋当地有很多地道的土鸡料理店,因为名古屋鸡的肉质紧实、鲜美多汁,烹饪方法无需复杂,不管是生切刺身、还是做成火锅,以及必不可少的烤串(烤鸡肉串啊,人间美味!),全!都!很!好!吃!

怪不得吉田春把公鸡叫做“名古屋”的时候,所有人不禁为这只鸡捏了一把汗!不过春同学对这只鸡也是真爱,还为名古屋做了一个豪华鸡窝。

但是鸡年真正火起来的角色其实是:鹦鹉兄弟!!!

纳尼?你难道一直以为他俩是鸡?

说实话确实很像!谁让鸡和鹦鹉都是鸟类呢,偏偏还都是黄毛!

不过这并不是“明明是鸡硬说是鹦鹉”,人家本来就是鹦鹉。看到头上的三撮毛了吗?鸡的脑袋上是鸡冠子!所以说嘛,要注意细节。

不过到底是鸡还是鹦鹉,并不能妨碍它们火。鹦鹉兄弟是日本电信公司DOCOMO与2015年推出的角色,在农历鸡年突然爆红。鹦鹉兄弟以其呆滞的表情、笨拙可爱的动作赢得大家喜爱,成为了鸡年的表情包新宠。大家表示它们真的很“有毒”,嘛~

不管怎么样,开心就好,鸡年一定要多准备一些鸡的表情包呀~

Duang娘祝各位工作党上班愉快~学生党们,你们的寒假作业写完了嘛?嘿嘿嘿~

图文:小马哥

编辑:小马哥

校对:cos不累嘟昂找茬协会

参考资料

杜瑜丽. 大鹏金翅鸟与白族的金鸡崇拜[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115-117.

陈冠英, 张维萍, 李子伟. 十二生肖与伏羲图腾[J]. 民俗研究, 2002(2):153-159.

娘是代表什么生肖2

肖牛名人篇(一)

民间的生肖属相之说是否真实靠?听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生肖属相源于古代的纪年方法,也就是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隔十二年便函有一个轮回,那么古往今来各属相的名人已是数不胜数,我们摘出几例名流,让各位网友对照自己去评判。

帝 王 将 相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刘启,西汉皇帝。公元前1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汉文帝之子。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田税由十五之一降低到三十之一。采纳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将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王国行政由中央所任官吏管理,以巩固天子的中央集权。古代史家把他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即蜀汉昭烈帝,亦称先生。三国时蜀汉皇帝。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在位。河北省涿县人,是东汉远支皇族的后代。字玄德,幼贫,与母亲贩鞋织席为业。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曾先后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的主张,开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地区。公元221年称帝建国,国号汉,都成都,年号章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彝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宋前废帝(公元449年——公元465年),即刘子业,南朝宋皇帝。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在位。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即位后杀前朝宠臣戴法兴等人。又杀江夏王刘义恭及柳元景、颜师伯、沈庆之。游戏无度,纳姑母为妃子。害怕和担心诸位王叔在外地为患,皆将其囚拘殿内。后被汀乐王刘秘联合其亲信寿寂之所杀。

刘义恭(公元413年——公元465年)南朝宋宗宣。武帝子,封江夏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虽有权位,但奉行文书而已。二十七年出镇彭城。魏军南下至步(今江苏云合),唯闭城自守,及太子劭杀文帝,他出投武陵王刘骏,拥骏即位(即孝武帝),进位太傅,领大司马。帝死,受遗诏与柳元景辅政。前刻帝狂暴,与元景密谋废之,事败被子杀。

唐顺宗 即唐代执政党李诵。公元805年--806年在位。舆宗长子。元贞年末,与五叔文等筹划改革政治。正式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罢免贪酷的京兆尹李实,停"宫市",罢盐铁使每月所进羡余,并筹划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遭到宦官的抵制。又以身患风疾,失音不能语,常居宫中,八月,为宦官文珍竺所迫,改元永贞。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李纯为帝,即唐宪宗。次年病死。

唐文宗 唐代皇帝,名李昂。公元827--840年在位。穆宗次子,敬宗之弟,长庆元年封江王,宝历二年底,由宦官王守澄等人拥立为帝。他依靠李训,郑注等,继续排斥牛僧孺、李德裕等两大派官僚,又利用宦官间的派别纷争,发动甘露之变,图谋尽诛宦官。但事败,李训、郑注等均被杀,他亦被仇士良等人软禁。839年冬,与朝臣言受制于家好,尚不如汉献帝受制于权臣。次年七月去世,太子陈王成美先被废,后复被杀。

刘豫 字彦游。元符年间进士出身。北宋末任河北提弄,弃职潜逃,以避金兵。建炎二年,知济南府,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向金称臣。绍兴七年被废黜,迁于临潢而死。

宋理宗 即赵昀。宁宗嗣子。1224--1264年在位。即位初由史弥远擅政。绍定六年史弥远死,始亲政。次年蒙古兵灭金,其后蒙古连年进攻,江淮、四川报急。先后任用权臣于大全、内侍董宋臣,恣意酒色、尊崇理学。开庆元年,蒙古兵围鄂州,欲迁都避兵。晚年委政于贾似道,滥印纸币,括买公田,国穷民困,疆土日削,国势日危。

元成宗 即铁穆耳。元朝皇帝,元世祖孙,又称泽笃皇帝。1294--1307年在位。初与太傅伯颜镇守上都,世祖死后,还大都即位。在位期间,守世祖遗法,号为善于守成。晚年多病,宰臣及中官专政,以致辞政事腐败,社会矛盾渐趋激烈。

达赖四世 明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名云丹嘉措。蒙古族。万历三十年,赴拉萨哲蚌寺,拜班禅四世为师。曾任哲蚌、色拉两寺的堪布。为历世达赖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

达赖九世 清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四川邓科人,法名隆朵嘉措。嘉庆十三年,迎入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七世为师。二十年暴卒于布达拉宫,年仅十一岁。

班禅一世 明代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西藏昂仁一整容 ,本名主克杰·格雷贝桑。宗喀 巴上首弟子。曾积极协助宗喀巴传教。宣德五年,继任格鲁派教主法位。"班禅"称号建立后,被追认为班禅一世。

班禅三世 明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西藏日喀则人。本名温萨巴罗桑敦主。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后被追认为班禅三世。

邓艾 三国义阳棘阳人,字士载。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征西将军,与蜀将姜继相战。景元四年,魏大举攻蜀,率部至阴平,经山路至江油,进迫成都,刘禅投降。后来钟会诬他谋反,被杀。

霍去病 西汉名将。山西临汾县人。善骑射。初从卫青出击匈奴,以功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为骠骑将军,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打通开往西域的道路。后又和卫青共同出兵攻打匈奴,他长驱直入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汉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他多次击匈奴,解除了匈对汉王朝的威胁。

晁错 西汉政治家、理论家。河南省禹州市人。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学习《尚书》。全为太子家令,得到太子的信任。景帝即位后,任他为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未的政策,主张枘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塞下,积极备战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以及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获得景帝的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以诛其为名,发起武装叛乱,他被袁盎等到人所诬谮,被杀。

贾谊 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河南洛阳人。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善于。廷尉吴公荐于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为大臣周勃等非议,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钐"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当他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渡酒水,为赋以吊屈原,亦以自喻。在长沙三年,又作有著名的《鸟赋》。

范滂 东汉人,字孟初。初为清诏使,迁光禄勋主事。后为汝南太守宗资的属吏,抑制豪强,并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延熹九年,与李膺等到人一起被捕。次年,释放还乡,后再度被捕死于狱中。

宋琪 北宋宰相。字叔宝。天津蓟县人。契丹会同进士。原为契丹幽州节度使赵延寿从事,后仕宋,任开封府推官,为宋太宗所常识。后与赵变更交往过密,为太宗所嫉,出知龙州。太宗即位,仍不见重用,因请诲过自新。太平兴国八年,一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熟知存丹事务,献策收复幽蓟 。雍熙二年罢相。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江苏苏州人。字希文。大中祥符进士。少年贫困,学习极勤奋刻苦。当官后有敢言的名声。当兴他县令期间,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后任秘阁校理,因清刘太后归政,出通判河中府。仁宗亲政后,年擢左司谏,因触犯宰相吕夷简,出知睦州、苏州,旋制国子监,迁至开封府。后针对时弊上《百官图》。康定元年,与韩琦同任西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庆历三年,被如入京,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方案,以谋取改革,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不久以"朋党"论罢。工诗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文人学者

李白 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游历行侠。长期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对社会生活多年体验。曾于天宝初年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京城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的认识。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当过永王李瞵的幕僚,因此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带。晚年飘泊痛苦,卒于安徽当涂。

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主诗人。

苏轼 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历任密、徐、湖州知府。元丰二年,以作诗"谤讪朝廷",下狱,并贬谪为黄翻译片团练副使。元代妆,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 ,后历知杭、扬州。1092年,召为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哲宗亲政,出知定州。绍兴、元符年间,先后被谪于惠州、海南岛。1100年赦归,次年病死常州。与父苏询,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坛上有极高声誉。

陶潜 东晋著名诗人。九江人。又名渊明,字无亮。谥靖节先生。初为州祭酒,不久解归。复为镇军参军,迁彭泽令。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去官隐居,赋〈进去来兮〉以明志。嗜酒好文,以田园诗著称,亦讽喻时政,阐述"形尽神灭"、"乐天安命"的观点。

名媛美姬

李皇后 南宋光宗皇后。名凤妨娘。河南安阳人。淳熙十六年册立,性妒悍。曾请孝宗立其所生嘉王为太子,未获允许,遂离间光宗与孝宗关系。又虐杀光宗宠妃及宫人,导致辞光宗皇帝精神失常,受其制驭。宁宗立,尊为太上皇后。卒后谥号懿。

孝庄皇后 清蒙古科尔沁人。世祖生母。天命十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八年皇太极死,辅子福临即皇帝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元年以满族旧制下嫁多尔衮 ,以巩固世祖皇位。七年,多尔衮死,她辅助世祖亲政,拢络汉族将领,提倡节俭,赈济灾民。十八年世祖死,坚拒垂帘听政,全力辅圣祖(玄烨)主政,被尊严太皇太后,后病卒,谥孝庄。

仁人志士

谭嗣同 清末湖南济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投身变法维新,著〈仁学〉,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 了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主张,赞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积极协助设立时务学堂,筹备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又开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批评朝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后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杀害。著作有〈谭嗣同全集〉。

廖仲恺 广东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曾留学日本 ,先后入旱稻田大学、中央大学读书。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处务部干事,并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辛亥革命后回广东,任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14年加入中化革命党,任财政部副部长,并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斗争。陈炯明叛变时被囚,后得释。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的政策,参与国民党改组。1924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居执行委员,党委,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职。1925年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赵世炎 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三次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四川酉阳人,号国富,笔名施英。1922年与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旅欧支部书记兼法国组书记。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工委书记,曾主编〈政治生活〉周刊,并在天津、唐山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后到上海领导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代理江苏省委书记。7月19日在上海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

杨开慧 湖南长沙人,字云锦,又名霞。毛泽东夫人。早年追求革命趔,在长沙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国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极仓一带坚持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1月14日在长沙英勇就义。

邓恩铭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贵州荔波人。水族。1921年春与王尽美等在济南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僵代表大会。1922年赴莫斯大林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回国,参加中共"二大",曾任青岛市委书记。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日商沙厂工人大罢工。后任中共山东地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有济南被捕,曾两次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被杀害

娘是代表什么生肖3

平一、生平

中文名:武明空、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初

逝世日期:公元705年冬

职业:大周皇帝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生肖:猴二、年谱岁,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长安。

父,武士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

母,杨氏,年46岁。

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

2岁,武德八年(625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建成、弟元吉。

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八月初八,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

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

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

5岁,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本年,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

12岁,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岁。

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葬父。14岁,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

16岁,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

20岁,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

23岁,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

25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赐太子李治。

26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二十八日,武在业寺出家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

27岁,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武氏哭泣,高宗伤感落泪。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

28岁,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入宫,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

29岁,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本年冬,武生长子李弘。

31岁,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为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

32岁,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着《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朝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空。本月,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

33岁,显庆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

34岁,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

36岁,显庆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族与后族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杀长孙无忌及柳(特殊字)。九月,高宗下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127个,全国疆域进一步扩大。37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与武后及太子在东都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阳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属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离并回东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国夫人杨氏为荣国夫人,品第一。本月,高宗初患风眩病,委武后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意。

38岁,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高宗采纳并下诏。四月,高宗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后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采纳。

39岁,龙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莱宫含凉殿,于殿内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

41岁,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皇后失败下狱。十三日,杀上官仪等,赐废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约于本年,武后生太平公主。

42岁,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与太子去泰山封禅,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东自高丽,西尽波斯,各国朝会者随从。本年,又获丰收。

43岁,干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干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

44岁,干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监国,改封殷王李旦为相王。

45岁,总章元年(668年)闰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长安、万年二县置干封、明堂二县,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绩攻克平壤,擒高丽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丽。

46岁,总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诸王嫡子皆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绩病死。

47岁,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刘仁轨因年老辞官。三月十九日,许敬宗退休养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杨氏病死于九成宫,享年92岁。

48岁,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与武后离京师长安到东都,留太子李弘监国,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辅政。

49岁,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梁积寿为帅,发兵讨叛“蛮”。昆明蛮14姓3万户归顺,设殷、敦、总三州。

50岁,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疟疾,病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监制乐章,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

67岁,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

69岁,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72岁,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武则天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73岁,天册万岁二年(696年)十二月,武则天封禅嵩山。

74岁,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75岁,圣历元年(698年)三月,复立被废的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79岁,长安二年(702年),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82岁,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将皇位让给儿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

同年十月病逝于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干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