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调代表什么生肖

,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间小调代表什么生肖1

民间小调代表什么生肖2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随着一首儿时的童谣在脑海中想起,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过年,有不少习俗:迎财神、贴春联、穿新衣、包压岁钱……

其实,在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有不少非遗和过年有关,比如九龙楹联中的写春联,剪福字、糖画、捏面人、秀山花灯等等。

今天,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与过年有关的非遗,唤起大家儿时关于过年的记忆。

非遗档案

九龙楹联,重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九龙坡区九龙镇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春联是其中的重要类型。

目前,九龙楹联的春联已有近4万副。

李新华为居民写春联。

九龙楹联

春联添喜,颇有讲究 “福”字出现得最多

69岁的李新华是九龙楹联的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春节,就是他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写几十副春联。”今年,他又为各社区的居民写了300多副春联。

讲究

李新华从小在九龙镇长大,9岁时就学习写作九龙楹联。当时,楹联文化在九龙镇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副楹联。

“小时候,每到春节,我就挨家挨户地看他们贴的春联。”李新华说,遇到不懂的字,他就会现场请教大人们。然后记下来,回家再琢磨推敲。他发现,春联是九龙楹联里最“讲究”的。

一副春联首先要具备楹联的基本“联律”,讲究平仄、对仗。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字,平、仄声要相反。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也要一致。

正因为春联很有“讲究”,李新华真正开始写春联,是在成年之后了。

“有的是别人创作,我来写。有的是我自己创作。”一开始,他写好的春联是送给街坊邻居。后来,渐渐有了名气,附近街镇的居民也找到他,请他写。

一晃过了近40年,李新华已经写了上万副春联。

“现场写春联是最考手艺的。”李新华说,现场即兴创作春联,有时为了一个字,要纠结好一阵,“每个字都不能马虎。”

创作

从1982年起,九龙镇每年都会组织春联征集活动,将大家创作的优秀春联收集成册。

“好的春联,不仅要喜庆、祥和,还要接地气。”李新华说,九龙楹联的春联一直都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很多春联都反映了时代的发展。

这些年,九龙坡区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写作九龙楹联的课程。“今年我们征集的不少春联都是学生们创作的,写得很好。”李新华说,今年有2000多人参与了征集活动,收到了4500多副春联。

如今,九龙楹联已经有了36册,近4万副春联。其中,“春”、“吉祥”、“福”、“新”、“竹”等字出现频率最高。其中,“福”字出现得最多。

■教你贴春联

李新华介绍,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在除夕吃完年夜饭之后。“吃年夜饭是辞旧,贴春联是迎新。”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贴的时候不妨上网搜索一下,来区分上下联。比如,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中,只有“三”是平声字。

一般在元宵节之后,就可以把春联撕掉,但千万不要乱扔。按照过年的习俗,撕掉的春联要放进土灶台里烧掉。

非遗档案

堰兴剪纸吸收国画、版画、烙画、布贴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与綦江版画、忠县唐代仕女图被誉为重庆“民间三宝”。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宗莉进社区教剪纸。

堰兴剪纸

一折一叠、一剪一刻 勾勒出对新年的祝福

一剪一刻中,“年年有鱼”、“十二生肖”等剪纸,魔术般地被63岁的孙宗莉勾勒出来。

作为堰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大师的她,还走进社区、学校,义务教孩子们剪纸,“这么美的剪纸,需要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

记忆

2000年的时候,孙宗莉从重钢运输部退休,闲不住,报名老年大学学画画,拜师周定洲剪纸。对于剪纸,她可是念了几十年。

小时候过年,孙宗莉最盼着外婆能多剪一些窗花,那红色缕空的窗花,对她来说就是过年的意义。

那时,孙宗莉只能看着外婆剪,毕竟那红色的纸稀有而昂贵。她自己拿着写满作业的本子,照着描、照着剪。剪得好的,给外婆看了,就自己夹在书里珍藏。

这份长久而弥新的记忆,支持孙宗莉一路“剪”来,这一剪就是18年。

传承

“我只要一剪纸,啥子不愉快都没了。”孙宗莉还想让更多人享受这份喜悦。2003年起,她开始义务教大家剪纸。待业人员、残疾人……最多时有100多人同时来听课。

如今,每周固定三个下午,她会分别到大渡口区大堰小学、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大渡口区巴渝中学跳磴校区上剪纸课。放假了,她又到社区教大家剪纸。

在她看来,堰兴剪纸,汲取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精华,表现手法细腻,有着浓厚的东方神韵与抒情风味。“我真怕会剪的人越来越少,以后过年、嫁娶想用剪纸来装饰,就只能用机器剪的,没有感情在里面了。”

孙宗莉说,只要堰兴剪纸能够传承下来,她到处跑“都是小问题”。

2月9日上午,在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活动中心,刚到会议室,孙宗莉便从包里掏出一叠红纸、几把剪刀,还有几十张已塑封好的剪纸。每把剪刀都被她用纸裹住了尖头,纸的外面,还缠着橡皮筋。“不能伤到人,特别是这些孩子。”

这堂课上,小的有6岁的小学生,大的有60多岁的老邻居。“学生年龄跨度大,所以最好是简单的剪纸,还要符合新春的主题。”于是,孙宗莉选了“年年有鱼”和“爱心喜字”两个图案。

在一折一叠、一剪一刻中,5条连在一起的鱼儿出现了,带着爱心的“喜”字出现了……双胞胎小哥哥罗浩颖看得目不转睛。这个场景,像极了孙宗莉当初看外婆剪纸。

非遗档案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温火熬制,熬到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最后将糖画铲起,再粘上竹签。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贵兵正在创作糖画。

糖画

以刀为笔,以糖为墨

立体造型让甜蜜加倍

小铜炉上,放着一口脸庞大小的铁锅,暗红色的糖液冒着泡。以刀为笔,以糖为墨,在他手中,糖液变成了羽毛、眼睛、鼻子……最让人惊叹的是,这还是一幅3D立体糖画。

坐在自己的小摊前,面对观众的称奇声,53岁的刘贵兵很平静,作为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唯一传人,他发明的立体糖画,早已声名在外。

才到英国秀了一把绝技的刘贵兵说:“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去巴国城开摊,5块钱一转,让大家品尝甜蜜的‘幸福年味’。”

起源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我都要闹着爸妈带我去看灯,糖关刀是一定要去转上一个的。”42岁的市民刘雨琳说,那个插在糖关刀摊子最顶端的糖龙,是最甜的记忆。

刘贵兵说,糖画的历史之悠久已无从可考,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糖画就诞生于巴蜀地区,这是因为“沙糖”的生产工艺在唐代就出现在四川遂州(今四川省遂宁市),为糖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刘贵兵自创的3D糖画。

创新

从15岁拜师学糖画至今,最让刘贵兵骄傲的是,他将师父教的平面糖画立了起来,创造了3D糖画。“我是1981年开始学的,那几年正是糖画兴盛时期。”刘贵兵说,学成近3年后,自己开始琢磨着弄出点新花样,花了3个多月,才做出第一个立体糖画。

平面糖画一次成型,而3D糖画则要求做出更多的平面造型,然后将它们组装到一起。立体糖画对物体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要求极高,在工艺上也复杂许多。

2007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重庆糖画正式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受邀去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做展示。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刘贵兵受邀参加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来自全球的游客表演3D糖画。“在中国,女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糖蝴蝶、糖鱼,男孩子则喜欢糖刀、糖龙。而在国外,人们最喜欢让我用糖给他们画头像。”

非遗档案

面塑,俗称捏面人儿,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手艺人一双巧手加上简单工具,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历史渊远流长。

明朝兰和她的面塑作品。

捏面人儿

巧手翻弄,面团生花 红火的春节才有了味

64岁的明朝兰,用一双巧手、几样简单的工具,很快就捏出了一个面人。不管是花草鱼虫、走兽飞禽,还是历史人物、漫画人物……都栩栩如生。

明朝兰的艺名叫“明三娘”,从事面塑已二十几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说,红红火火的春节,捏面人最有感觉。

谋生

明三娘住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房间内家具只有简单几样,但桌子、柜子、椅子上,都摆满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面塑,这些是她最重要的“宝贝”。

明三娘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就带着她去赶场、逛庙会,每次路过捏面人的小摊,她就走不动路了。

1991年开始,因为在手工方面有天赋,明三娘就用嫩棕叶编小动物谋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明三娘在南岸区铜元局赶场时,认识了山东来渝的面塑艺人,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经山东师傅的指教,明三娘很快学会了些面塑的基础手法。她买来材料自己钻研,走上了面塑工艺生涯。

1992年,明朝兰第一次带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到深圳参加艺术节。从此,凭着一个个面塑作品,明三娘频频出入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进行艺术展示,多次获全国大奖。后来,明三娘被评为重庆民间艺术家、工艺大师。2016年,被市文化委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发扬

明三娘最骄傲的事,就是她以发生在重庆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捏了大型面塑作品《攻克通远门》,用来献礼亚太市长峰会。这个面塑用了10斤面粉,50多根细钢丝,闭门半月捏制而成。

从那以后,明三娘喜欢上了大型的历史故事、古代名著等,捏了不少作品。在她创作的一组民乐面塑作品中,人物就有20多个,每个人都身着传统服饰,拿着不同的民俗乐器……“这些作品就很有年味,看了让人觉得很欢快、喜庆。”

为了更好地保存面塑,明三娘想了不少办法:在面粉里加防腐剂、在面塑表面刷一层清漆等等。

她正在创作的全新作品,是一组“抗战系列”,老伴陈兴华也在旁边帮忙捏面、搓面。这组作品是以浮雕的手法创作,做出了金属质感。“面塑要不断创新,才有其生命力。”明三娘说。

明三娘受邀去马王坪学校、恒大城小学等学校为孩子们上兴趣课。“面塑动手又动脑,孩子们特别喜欢。”明三娘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非遗档案

秀山花灯,因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表演流程主要为:设灯堂、请灯、出灯、送灯等,时间在正月初二到十五。

王世金现场指导花灯表演。

秀山花灯

小调响起,热闹跳唱 堂屋或院坝欢笑成片

2006年,“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早已过了退休年龄,74岁的秀山花灯传承人王世金仍比不少年轻人都忙。他这一生很多事情,都和花灯有关,就连手机彩铃也是花灯主题。

在王世金看来,秀山花灯不单单是表演艺术,它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产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是一种特别的送祝福的方式。

表演

每每看到后辈们表演,王世金总能想起自己幼时站在八仙桌上表演的场景。7岁开始学戏的他,8岁就登台表演,此后在花灯剧团先后担任鼓师、指挥、作曲、编剧、导演等职。

在他记忆里,那时上到老、下到小,几乎人人都会演唱花灯戏。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均在堂屋或院坝进行表演。

一是“耍灯”,俗称“跳团团”。是由一旦(幺妹子)、一丑(花子)演唱民间小调的歌舞。有时增至三人、四人或六人穿插表演。

二是“单边灯”,又称“单边戏”。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生、旦、丑简单的人物角色,以多首民间曲调演唱的花灯小戏。

王世金说,表演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家家户户的实际情况来。比如,主家是从医的,就表演《参十代名医》。此外,主家还可另点节目表演。演出结束后,主家一般会安排“十碗八扣“犒劳表演班子。同时,班子会表演《谢酒》《谢饭》等曲调。

待到正月十五所有表演结束,最后将花灯送到河边烧化,并将跳花灯的道具、服饰从火上抛过,以求跳灯人平安。

保留

其实,近几十年来,秀山花灯是走过下坡路的。

王世金说,在他小时候,一个乡镇就有十几个花灯班子,但后来,最少的时候整个秀山也才十几个传统的班子。收入少、外出务工、没观众等都是原因。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王世金开始系统整理秀山花灯文史资料,将散落在民间的花灯剧目及历史一一收集,编成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

近年来,王世金先后牵头创立了花灯寨、太阳农庄等,让传统花灯表演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和稳定客流。

“现在秀山不少人跳坝坝舞都是以花灯为主题。”王世金说,目前秀山从事以花灯为主题,开展表演、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团体约200个,秀山花灯已经历了“留下来”的过程,正在向“传出去”迈进。

■邀你看

正月初三(2月18日),秀山花灯传统表演班子将会在重庆民国街表演“送财神”。

非遗档案

祭祀禹王是自康熙年间以来,移居重庆的湖广移民及其后裔依托禹王宫而形成的传统民俗活动。在重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影响,是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2006年以来,每逢春节,重庆禹王庙会都会如期举行。

禹王庙会热闹非凡。重庆湖广会馆供图

禹王庙会

看见历史,感受传统 赏灯听戏每天耍不停

今年春节,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庙会将再度举行。重庆湖广会馆相关负责人吴女士说,禹王庙会在于将传统庙会的游逛变为非遗文化的体验,让市民全方位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重温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吴女士介绍,作为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重庆禹王庙会已有几百年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逛庙会既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重温与体验,更是一次寻找年味的久违之旅。”

“这几年下来,春年期间来逛庙会的重庆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利用湖广会馆特有的古代建筑场景和移民文脉历史,让更多市民和全球来渝的游客感受重庆的传统春节,看见重庆历史,体验重庆文化。”

据介绍,相传大禹治水有功,受到湖广一带民众推崇,称其为禹王、禹神,因此只要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后来湖广人移民四川,也将他们的“神”带了过来,在重庆湖广会馆里修建了禹王庙。

据本土文化学者傅德岷教授介绍,大禹还是位地地道道的“重庆女婿”。传说当年大禹治水,就曾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才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说法。

体验

今年的禹王庙会又有哪些看点呢?

舞龙和舞狮将在大年初一、初二及元宵节亮相禹王宫广场、东水门老街。

此外,湖广会馆还邀请了重庆各大戏曲协会,各大剧种六天连唱。

湖广会馆广东公所,还准备了酉阳摆手舞、苗族竹竿舞、彝族火把舞等非遗展演。

迎春灯会,则是本次禹王庙会最大亮点之一。全国花灯非遗传人匠心打造,精美地还原了东水门旧城楼——箭楼。

正月初五有“迎财神”巡游活动,元宵佳节猜灯谜。

春节期间,游客们还能在东水门广场领取通关文牒,根据通关文牒上的指引完成通关任务后,就能领取相应奖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罗薛梅 李晟 蒋艳 王淳 陈翔 摄影 甘侠义 杨新宇

民间小调代表什么生肖3

土地改革中的父亲母亲

刘成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春节前夕,我回老家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看望母亲,母亲对我说起了他和父亲在土地改革中的种种遭遇。

母亲属蛇,生于1929年农历五月十九日,1949年从本乡暮作河(乌江上游)边的大寿地嫁到刘家寨江家,其夫名叫江建华,1950年农历十月初的一天晚上被土匪打伤,经医治无效辞世。起因是这样的: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六团沿湘黔线追歼国民党残部,解放了我的老家郎岱县(现在的六枝特区)。后因成都会战,进驻地方的人民解放军大部分去参战了,只留下少许部队驻守县城,协助地方游击队剿匪、筹建新政权。投降的国民党残部和藏匿的土匪以为“反水”时机已到,纷纷勾结,祸害乡里。农历四月底的一天,乡丁王少向国民党副乡长武培告密说黑坡寨的尚开贵是土匪,刚刚抢了一批货,如果逼他交出来,可以发一笔横财,武培便设计逼尚开贵就范。一天下午,王少找到尚开贵,亲热地说:“兄弟,我们到江建华家打平伙(聚餐)去。”尚开贵虽然知道王少是武培的人,但想到是邻居,王不会害他,答应了。于是,两人带上一些生食就去江建华家。江建华家单独住在距离黑坡寨四五百米的山腰上,母亲刚帮他们煮好东西,手提驳壳枪的武培就闯了进来。王少立即拦腰抱住尚开贵:“兄弟,你的事情发作了。”尚开贵莫名其妙,一边挣扎一边大声质问:“我哪样事情发作了?放开我。”王少说抢人的事,尚开贵坚决否认。武培用枪顶住尚开贵太阳穴,对站在旁边发抖的江建华吼道:“把他捆起来!”江建华便去找来了棕绳。尚开贵见逃不掉,只好说抢了一些东西,藏在喻家大洞里了。

武、王二人将尚开贵五花大绑,押去喻家大洞取“赃物”。

喻家大洞距离江建华家不远,翻过山垭口,走几百米长满荆棘的羊肠小路就到了。该洞口朝天,深百米。大洞旁边有个垂直小洞,深数百米,扔石头下去许久才能听见回声。大小洞底部是斜通的,从小洞底部向上看,可见脸盆大的天空。到了喻家大洞口,武培问赃物藏在哪里。尚开贵说一部分藏在洞壁上的凹陷处,一部分扔进了小洞。武、王二人立即把尚开贵捆在凸出的岩石上,争先下洞取“赃物”。其实,洞里什么“赃物”都没有,说“赃物”藏在洞里纯粹是尚开贵的脱身之计。

当时,邻村大闹地的熊瓦匠正在洞口的山地里薅包谷(给玉米除草)。熊见武、王二人下洞后,立即用镰刀割断了绑在尚开贵身上的棕绳。捆住双手的绳索还没解开,尚开贵撒腿就往反方向的山下跑,途中见我父亲在路边犁田,就大声呼救。我父亲给尚开贵解开手上绳索,尚开贵便飞逃进了深山老林。

半年后,农历十月初的一天深夜,忙完家务的母亲还在昏暗的桐油灯光下补衣服,一伙土匪突然围住了江建华家。江家住的是土墙房,大门是木板做的,门后用粗大的青冈圆木横栓着。土匪们用枪托砸,砸不开,就用斧头砍。已经睡下的江建华听见有人砸门,赶紧爬到二楼上藏起来。不一会,大门被砍开,土匪们一涌而进。摇曳的灯光下,母亲见6个土匪先后冲进堂屋里,一个个都用黑毛帕从头蒙到下巴,只空出两只黑洞洞的眼睛。两个土匪将母亲和江建华的父母押在堂屋里,其余4人翻箱倒柜,寻找“赃物”。趁着混乱,穿着白麻布裤子的江建华悄悄从二楼跳下,拔腿就往侧面的棕树下跑。守路口的土匪抬手一枪,打中了江建华右臀部。搜查的土匪听见枪声,纷纷夺门而出,见江建华已被打“死”,就撤走了。自始至终,土匪们都没有说一句话。其时,江建华并没有死,而是受伤流血过多昏过去了。家人将其抬进家,第二天又抬去20多里外的岩脚镇上找医生治疗。由于缺医少药,拖了一个多月就含恨辞世了,年仅22岁。

很快,尚开贵成了公开的土匪,经常参与国民党残部攻打我党的地方武装,有时还袭击解放军征粮队。一天,成都战役结束后撤回郎岱县剿匪的解放军146团7连突然把黑坡寨围了个水泄不通,可是搜遍旮旯角落,就是不见尚开贵。被俘的王少对解放军说:“尚开贵躲在他自家院坝里的稻草堆中。”尚开贵被活捉后,不久就被枪毙了。江建华的母亲对解放军说:“要是你们早点来,我家就不会出事了。”经过教育,王少改邪归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入朝作战,退伍后回黑坡寨务农直至年老病死。当然,这已是后话。

江建华死后,母亲仍然住在江家。当时,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正在进行。可能是整天奔波劳累过度,母亲突染天花,烧得连床都上下不了,只好躺在一堆稻草里听天由命。时值冬末春初,贵州西部十分寒冷,时而冻雨连天,时而雪花飞舞。由于高烧持续不退,江家就叫瞎子二叔用一个木盆装水放在母亲枕头边。烧得天旋地转时,母亲便将整个面部浸泡在水盆里;渴得嘴干舌起泡,母亲就喝盆里的冷水。盆里的水干了,瞎子二叔就摸索着添加几瓢冰凌水。一个月后,奄奄一息的母亲十个手指甲全部脱落在稻草堆里。由于整天睡在稻草上,母亲不仅周身长了虱子,甚至眉毛上也有。虱子经常在母亲脸上爬来爬去,母亲虽有感觉,但右手早已没有知觉,动不了。左手虽然勉强可以抬起来,但够不着面部抹不下虱子。由于不停地抬左手,导致母亲左手总是抬不到与肩齐平,后来虽然好一些,但天晴下雨总发麻,伸缩不能自如。可能是天可怜见,尽管既无药物治疗又无人照看,两个月后,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母亲的病竟不治而愈,十指也慢慢长出了新指甲。虽然双手仍不能平举,但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农历三月下旬的一天,母亲拄着竹棍回娘家去。那时从刘家寨到大寿地,全是荒山野岭,连羊场小路都没有。其间要穿过黑坡寨,越过平屯坝子,翻过大银子坡,走过尚家小屯,才到波浪滔天的暮作河边。七八里地,母亲从早上走到太阳落山才到舅舅家。

就在母亲九死一生的那段时间,父亲也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巨大变故。父亲也属蛇,生于1917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比母亲大12岁。1950年农历三月的一天,老家对面山上的狗场(以十二生肖命名的集市)赶集。大妈去赶场,不幸被流弹误伤,幸亏被及时赶到的解放军送去几十里外的临时野战医院免费治疗,伤口才勉强愈合。

农历八月,漫山遍野的包谷已快收完。一天中午,父亲陪解放军146团七连的侯连长开完动员农民加入农协会的会议后,去一公里外的鱼塘坡砍苞谷秆,顺便收他晾晒在小箐山头上的柴火。那天,天空很蓝,蓝得一丝云彩都没有;阳光很烈,烤得泥土冒出一个个烟圈;还没有砍倒的包谷杆,耷拉着土黄色的枯叶,仿佛束手就擒的土匪。父亲砍完一片包谷杆后,把锋利的镰刀往腰上一别,顺手摘下一盘葵花籽,挼去干枯花蒂,抠出葵花籽,边走边嗑。当他汗流细水地爬到晾晒柴火的山头时,阳光仍然很猛,便踅到山崖上一块巨石阴影里,一边乘凉一边嗑葵花籽,想等太阳西偏后再将柴火拢在一起捆好背回家。可是不到半袋烟功夫,一条碗口粗的乌梢蛇突然从山崖上翻滚而下,横越父亲头顶,直接摔进脚下岩石凹陷处,梭进灌木丛。灌木丛再往下几十米,有个朝天洞,洞口只有簸箕大,十分隐蔽。父亲向下一望,周身立即泛起鸡皮疙瘩,只见丛丛灌木,摇来晃去,乌梢蛇已不见踪影。悚然中,父亲大着胆子“通说”(祷告)道:“难道你是张痘匠?我晓得你是个干人(穷人),好人,一哈(会)我回家给你倒水饭(当地民俗:家中有人病了,认为是孤魂野鬼作怪,家人便在碗里装上少许米饭和清水,一边往门外倾倒一边祈祷)。要找替死的,你去找别人,你找我做哪样?又不是我杀你的。”

父亲刚“通说”完,“哗啦”一声爆响,头上那块数百吨重的巨石突然向父亲垂压下来。父亲大叫一声“拐喽”,就被巨石下落掀起的气浪卷进了岩石凹陷处。轰隆轰隆的巨石碾过丛丛灌木,撞裂块块怪石,直到被隐蔽的朝天洞口卡住才停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摔晕的父亲慢慢醒过来。头顶的巨石不见了,天空还是那样蓝,但阳光已不是很猛,仿佛还有些红红的温馨。父亲躺的岩石凹陷处,只够身体卷曲,手中的葵花盘早已不知摔到哪里去了,但镰刀和烟杆还在腰上别着。他想撑起来,可是左脚不听使唤。他以为自己被石头砸残废了,不禁悲从中来:一家老小要他一个人养活,如果残废了怎么办?想了一会,他挣扎着坐起身,原来是左小腿被一根枯枝戳了个洞,流出的血已凝固了。其他地方连皮外伤都没有。父亲用镰刀割下衣服一角把伤口包扎了一下,撑起来坐在石头上一边休息,一边感谢化蛇点醒他的张痘匠。

原来,张痘匠是邻村落龙张家十多年前到毕节做生意捡来的“养子”。张痘匠一开口说话,经常冒出的口头禅就是“介支个人呀”,但口音一点也不像本地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那些年落龙周边数十里内的人容易感染天花,他经常走村串户,专门给人种牛痘,所以人称“张痘匠”。张痘匠不仅牛痘种得好,山歌也唱得应山应水。常常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哼什么调。因此四乡八里的干人都很喜欢他。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村头寨尾,只要他一个“呜吼”到场,男女老少就没有一个敢与他对唱。他不仅出口成歌,而且内容大多是其他人不敢唱的。父亲清楚地记得张痘匠曾把民间小调《十想郎》唱成《十想粮》,他自唱,自问,自答,内容全是佃户辛辛苦苦春种秋收,为什么还没到过年粮食就没有了等等。据说有天晚上,寨子上曾经当过保长的鲁某某组织乡人聚会,张痘匠不请自来,一曲歌罢,众人醉倒,惹得从毕节嫁到鲁家的漂亮媳妇不顾禁忌,大着胆子与他对唱了几首,为此种下了杀身祸根。时隔不久,鲁某某就雇邻寨杀手在我老家对面的小箐岩旮旯把张痘匠杀了。我读小学时不止一次听爷爷说,张痘匠被杀的那天是去狗场给人种痘,回来时边走边唱,刚到小箐岩旮旯,事先埋伏在岩旮旯里的杀手突然跳出来,冷不防从后背捅了张痘匠一杀猪刀。张痘匠刚转身,杀手又使劲捅了他胸口一刀,张痘匠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软坐在地上了。杀手见张痘匠已死,就把尸体拖到路边一块岩石下,掰了些绿叶青枝盖住。这一切,恰好被赶场给别人医马回来的爷爷看见。爷爷距张痘匠不到两百米,由于山路弯多,灌木如屏,杀手没有发现爷爷。爷爷被吓坏了,只好躲在荆棘丛里,直到杀手走了好久,爷爷才敢悄悄回家。当天深夜,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杀手竟约鲁某某之弟去把张痘匠的尸体抬到小箐岩旮旯半山腰,扔进了从来没有人进过的朝天洞。不知是担心事情会被鲁某某之弟透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把张痘匠的尸体扔进洞里的那一瞬,杀手把鲁某某之弟也推下了朝天洞。第二天上午,杀手才告诉鲁某某,说其弟不慎掉进了朝天洞。鲁家就要杀手下洞去把鲁某某之弟吊出来。杀手把麻绳系在腰上吊下洞后,看见奄奄一息的鲁某某之弟趴在张痘匠尸体上,就把鲁吊出洞来,一脚把张痘匠的尸体踢下了更深的洞里。鲁某某之弟从此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了。张痘匠死因的另一民间说法是:张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过毕节时留下的地下党,专门来落龙地区发展共产党的,因行踪被国民党乡长知道了,就叫杀手杀了张痘匠。张痘匠是不是地下党无人知道,就像他是哪里人无人知道一样。我在家乡六枝特区政协从事文史工作时,曾经查阅过附近七八个县档案馆的敌伪档案和党史资料,既没有看到过有关共产党人在落龙地区从事地下活动失踪的资料,也没有看见过国民党档案的相关记载,但张痘匠在落龙地区给人种痘不收钱确是事实。不过,我始终对他那人所共知的口头禅“介支个人”很吃惊:这不是《十送红军》里的衬词“介支格人”吗?但具体是什么意思,至今仍不甚了了。其时,正是解放军大部队离开贵州省前去参加成都会战的时候。张痘匠被杀后,国民党乡长为了笼络人心,押着我的父亲和本寨的石少先、罗舜卿去朝天洞里把张痘匠的尸体弄出来。因有这个遭遇,父亲便认为是张痘匠显化了他。他慢慢撑起来,向着朝天洞拜了两拜,然后砍了一根木棍拄着,天黑前挨到家,找草药医治了一个多月才能下地。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父亲身体刚恢复没几天,大妈右脚旧伤复发,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

母亲对我说,正当她在娘家将养时,解放军大部队又回来了,土改工作组要她回落龙一边参加土改,一边揭发土匪罪行。后来,经村邻王家珍和刘玉珍穿针引线,母亲于1951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嫁给了父亲。

从此,父母双双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清匪反霸中,母亲经常为解放军工作队免费做饭,他们什么时候来到家里,只要有吃的,母亲都会毫不吝惜的招待他们。父亲每天不辞劳苦,不怕打击报复,经常带领解放军武工队和土改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抓获散匪,不久被选为村农协主席。后来改任生产队长,一直干到1964年才卸下肩上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