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乙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闲来无趣搬点野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则乙代表什么生肖1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季月节气表:

季 春 夏 秋 冬

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

节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1. 立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对应十二地支寅月,月建寅为一年之首。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4. 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

5. 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6.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 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 芒种: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10. 夏至: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变长。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11. 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12.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13. 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4. 处暑: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5. 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16. 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17.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18. 霜降: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19. 立冬: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20. 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开始降雪,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岭南地区一般只有粤北的韶关、清远等地方降雪。南方有的地区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21. 大雪:大雪前后,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2. 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23. 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 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则乙代表什么生肖2

农历新年离大家越来越近,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所谓“辛丑年”,其由来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此外,古人还设计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这也引发了人们新一波的讨论:干支纪年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说的“属相”应该从何时算起?生肖牛有啥传说?

“辛丑年”有何讲究?

日前,“农历辛丑年仅有354天”的话题登上热搜,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好奇,为何天数变少了?

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由于12个农历月的天数不够二十四节气的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进行调节。而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共354天。

至于“辛丑年”的叫法,与古代很早就在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所谓“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例如,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顺序组合搭配起来,也不会重复,辛丑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

属相从啥时候开始算?

有趣的是,为了便于记忆,古人还专门设计了12种动物即十二生肖,来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流传至今,十二生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比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秦代竹简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东汉王充的《论衡》则有如下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其中就提到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所以,出生在庚子年,属相是“鼠”,出生在辛丑年,属相则是“牛”,以此类推。不过,对属相从何时算起,网友们似乎也有不同看法。

有观点认为,属相是从立春那天算的;但也有人反驳称,属相是按农历算的,从正月初一开始到除夕结束。而且生肖比二十四节气出现的要更早。

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属相应该从正月初一开始算。立春是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计算的,与古代的阳历有关;属相是跟着农历走的,与月亮的运行规则有关,所以,除夕子夜之时,属相交接。

生肖牛的故事与传说

不管属相从何时开始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国人确实对十二生肖情有独钟。关于生肖牛,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中,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人世之间。有一次,玉帝派它去人间撒草籽,免得地面寸草不生。

结果,它不留神记错了玉帝的嘱咐,到人间后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结果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

玉帝特别生气,便罚它去人间帮农夫种地干活。老牛知过能改,帮助人们做了不少工作,勤劳又踏实,所以在排生肖时,它也被列入其中。

在十二生肖中,牛一直被认为是任劳任怨的代表,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古代有“鞭打春牛”的习俗,有促进春耕,祈盼丰年等寓意,后来也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记者 上官云)

则乙代表什么生肖3

11月7日,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两百余名专家代表与会,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你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姓氏也能申遗吗?关于姓氏,你真的了解吗?

小编为你整理了20个关于姓氏的冷门知识,快来看看吧。

1、中国有23813个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

2、“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

3、姓王的人最多,其次是李、张、刘、陈。

4、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由乙姓衍化而来。

5、笔画最多的姓有30笔,即“爨”,读作cuàn。

6、字数最多的姓是藏族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

7、“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绿赤橙青蓝紫”分别都是姓。

8、2018年,有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

9、台湾姓陈、林的人最多,其次是黄、张、李、王、吴、刘、蔡、杨。

10、死、尿、操、毒、宰父、是、党、胖、别、粘、羊舌、母、仇、黑、苟、牛、吴、老、贾、提、宫、史、朱、李,被网友评为最难起名姓氏。

11、十二生肖作为姓氏依然存在,但已经很罕见,很多人改姓,狗改苟,蛇改畲。

12、“姓”与“氏”最早是两回事,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

13、“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上古八姓都带女字旁: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14、“氏”则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姓贵而氏贱。

15、父系氏族时期,姓氏地位反了过来。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无氏。

16、有的姓来源于国家、封地、住地,如夏、周、鲁、崔、东门、西门。

17、王、公、侯、司空、司马、上官一开始是爵位官职的名称。

18、很多姓经过简化,如拓跋改为元,耶律氏改姓萧,辛亥革命后原满族贵族改为赵、金、关三姓。

19、秦以后,赐姓成为天子表彰功臣、为其加官进爵的重要方式,如郑和。

20、不用“免贵”的姓氏有三个,张、孔,以及所在朝代皇帝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