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在中医代表什么生肖

2021牛年从哪一天开始?答案:立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堂国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辛在中医代表什么生肖1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引子】牛年从哪一天开始算?先给答案:2021年02月03日 22:58:39 立春节气!

2021年1月1日,并非牛年开始!

我们把每年的阳历1月1日称为“阳历年”,辛亥革命后称这天为元旦,而历史上

,元旦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但是,阳历1月1日与农历正月初一,都不是辛丑牛年的开始,尤其是1月1日,如果你认为这天之后就是牛年,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牛年从哪一天开始算?

先给答案,2021年02月03日 22:58:39 农历: 十二月(大)廿二 ,也就是小年前一天的立春节气!

为什么新旧年以“立春”节气为界呢?

这是因为古人用干支纪年,即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阳历、阳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比如2021年干支纪年为辛丑年,其中辛为天干,丑为地支,天干10个,地支12个,一个循环周期正好60年,10天干配阴阳五行,辛为阴金,12地支配12生肖,丑对应生肖牛,所以2021年就是属阴性的金牛年。

干支纪年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24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2个节气,没有闰月。

干支历法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

我们知道一年有365天,这是地球公转和太阳视运动一周的时间,而24节气正是按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一周等距离划分的,干支历法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自古以来,干支历法一直为官民共识,应用于天文、历法、堪舆、命理、择吉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

反过来讲,干支纪年如果不以太阳历为准,而以农历为准,那么每年的时间长度就是产生很大的差异,比如闰月的出现。

简而言之,干支历法是太阳历法,农历是阴阳合历,二者是两套不同的历法体系。

所以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认为,生肖属相对应12地支应以干支太阳历的立春为界,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农历新年开始的。

至于元旦的起源,传说源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元,为开始,第一;旦,是象形字,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作为《周易》第一卦“乾卦”卦辞的第一个字(乾,元亨利贞。),“元”的意义非凡,代表开始。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干支历、农历和阳历新年,又鉴于24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但生肖属相仍按立春为界限划分。

所以,准备在2021年2月3日立春前后生宝宝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确定好宝宝的出生时间,02月03日 22:58:39前出生的属鼠,此后出生的就属牛了!

更多民俗文化,欢迎关注麒名(一堂国学)。

辛在中医代表什么生肖2

送走鼠年,迎来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可谓独具特色。生肖文化是怎么来的?十二生肖的排列又是依据什么来定的?

蒋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交通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常务理事。近年来致力于生肖动物创作。

以下是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十二生肖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一,因其通俗性兼趣味性沿用至今。身为中国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礼物,就是生肖属相。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关生肖的创作越来越多。我本人主要致力于生肖动物的绘画创作,将其与山水、花鸟、草木集中展现在一起,力求在传承海派风格的同时,探索以动物入画背后的人文内涵。今天的演讲,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生肖文化。生肖文化的起源十二生肖,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计算年龄的方法。关于生肖文化,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知道一些。生肖文化流传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围绕它有各种传说,很多时候莫衷一是。所以,我先来谈谈生肖文化的起源。生肖之“生”,乃指“生辰”,“肖”意即“像”。大量文献说明,十二生肖发源于中国,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生肖文化最初起源于华夏先民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也是早期天文学的结晶。今天,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岩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动物图案,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统时代。在当时,这些图案主要是图腾,或者是象征性的一种说明,还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关生肖属相之说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南北朝时期民间就开始普遍使用生肖。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明朝才子胡俨也曾作诗一首:“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实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徙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犬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诗中首联的“鼷鼠”即水鼠,“牛女”即牛郎织女。第三联中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珠”。第四联提到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用角去撞篱笆。第五联说的“祝鸡”指呼唤鸡。第六联的第一句,指被汉高祖封为舞阳侯的名将樊哙,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这位丞相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胡俨以历史典故写十二生肖,可谓别有生趣。与生肖文化相关的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天干地支历法。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经过演变,简化为今天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此法依次“干”“支”两组符号各取一字,一一搭配,由“甲子”至“癸亥”,六十年轮完干支组合序列一个周期,称为“花甲”。从上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正好是60年。这在人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差不多是长寿、圆满的一生了。进而,人们又将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用作相关年序代号,使之趋于形象生动,达到利于记忆、推算之目的,“十二生肖”由此形成。除了以“干支”来纪年,中国古代还用其来纪月、纪日、纪时。因每月天数恰为十进制,一年又恰为十二月,故分别以“干”纪日,用“支”纪月,且将“十二地支”用于纪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等于现代时间中的两个小时。现在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会发现,古代人常常说“时辰”,就是这个缘故。生肖文化与五行、阴阳八卦等也有联系。比如,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等等。生肖文化的起源几乎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样古老,它是组成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历法的诞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阴阳五行哲学观念的产生都包蕴其中。此外,生肖的隐含意义中还包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这从人们赋予十二生肖的隐含意义可见一斑: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蛇代表柔韧、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蒋伟画作:《十二生灵雅集》

十二生肖排序有何讲究上面简单梳理了一下生肖文化的起源,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谈谈生肖排列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有人也许会问,十二生肖为什么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排列顺序?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搭配原则,乃是解析中国“十二生肖”之又一难题,自古迄今,探研者众多,结论却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仅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中国宋代学者洪巽乃“奇偶阴阳说”代表人物。他认为,“十二生肖”排列与《周易》之阴阳哲学相关,其日:“子、寅、辰、午、申、戍,俱阳(阳即指阳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奇数以写名,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俱阴(阴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偶数,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意思是说,十二生肖以十二种动物足趾之奇偶与地支阴阳相配而成。明代叶世杰试图以“十二生肖”动物“不足之形”释其入选原因。他认为,“术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另一个与他同时代的学者李诩则认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与上天二十八宿星象位序相关。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值十二时展,每个时辰二宿,子、卯、午、酉三宿,每宿各有所象。二十八宿所象动物按天空次序持列,由北而东、而南、而西进行周转。上面几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或许综合起来,是比较完整的解释。与十二生肖排列有关的,还有一个人们经常会问的问题是:为何老鼠排在生肖列表的首位?关于这个,也有不少传说故事,但其实这样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我们通常讲的十二生肖,蕴含着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奇偶相得的原理。按照洪巽的说法,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无论两足抑或四足,大多前后足趾数相同,“惟鼠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奇偶同体,阴阳兼备,故置‘十二生肖’之首”。意思是说,老鼠前面两只脚各有4趾,后面两只脚各有5趾,在十二生肖中,只有它是这样的,可谓独树一帜。老鼠的这一特征符合阴阳之说。无独有偶,明代学者朗瑛在《七修类稿》中也称,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子时为夜,天还未亮,正是老鼠出没的时间。可见,老鼠排在生肖首位,与天干地支、五行阴阳有关。那么,牛为何排名第二?除了传说,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种说法是,“鼠咬天开”,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奇偶阴阳说”而来的,牛是四趾(偶),排在鼠之后,虎之前。也许有人要问,兔、羊等也是四趾,为何牛排在前面?这或许与牛在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关于牛的诗作也有很多,比如,李白的“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张籍的“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而由牛郎织女传说引申的诗作就更多了,比如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然这里的牛已经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牛了,但也说明,“牛”这个字被广泛使用。而鲁迅先生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成为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美德与精神的象征。好几年前,网上曾有好事者提出应该重新变更十二生肖——让为人贬损的“鼠、蛇、鸡、猪”下课,让更显吉祥的“狮、鱼、凤、鹤”上岗。当时就有媒体批驳其荒谬。十二生肖由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组成,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果脱离文化光谈生肖,则只能沦为笑谈。

生肖文化的传统题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以上我把生肖文化简单梳理了一下。当然,这些是比较粗略的,只能提供一个概貌。接下来,我想重点谈一下海派生肖文化。因为我是画家,所以主要从绘画的角度来谈海派生肖文化。何为海派生肖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体现海派特点的生肖文化。由于生肖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结合,由此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当然,“海派”并不局限于上海,但是从上海起源并发展壮大的,因此上海这座城市的主要特点,如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等,在“海派”中得到集中体现。我们说“海派”画派,不能单纯理解为上海人的东西,而是多元元素在这里碰撞、发展并形成独有的风格特点。海派生肖文化的巨大影响,一直波及现当代。从事此类创作的画家众多,诞生了不少生肖文化优秀艺术作品。如:陈老莲、任薰、任熊、任伯年、任预(海上明清四任)、虚谷、胡公寿、张子详、张聿光、张大千、张善孖、徐悲鸿、程璋、江寒汀、戈湘岚、刘旦宅、程十发、朱文候,熊松权、吴寿谷等,这里列举的主要是从事十二生肖动物创作较多的画家。从绘画角度说,海派生肖文化类型基本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型。主要是靠师生相传,走的是中国传统画派的路线。二是同源型。比如书画同源,一些人以书法入画,在其书法作品上画画。三是中西结合型。即将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三种类型在生肖文化画中均有体现。比如,创作《六松鼠图》的程璋就是一位创新派画家。当时的画坛被吴门四王的画风所笼罩,大家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程璋参用西方绘画技法,创新透视画法,结合写生,在风行画派之外自创新貌,在近代画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有人曾问我,为什么喜欢创作生肖画?在我看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无论是寒林雪原月夜中踟蹰的寅虎,抑或是冬雪初融春溪乍开悄语的一对子鼠,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有着特写式的构图所不能替代的意趣。这类艺术思维,或许是眷恋山林丘壑、鸟语花香的幽景,又抒发了亲近动物的情感。因此,我把创作每一幅生肖画视为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我有机地吸收了西画的元素,融合了海派的精华。不求巧饰求真趣,飞禽走兽也妖娆。在盛世盛年的今天,生肖文化的传统题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对画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生肖画,不能不了解生肖文化。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必须做到笔笔有来历,经得起咀嚼。很多大师前辈就是严谨治艺的典范,比如徐悲鸿为了画马,是下了苦功夫的。看起来寥寥几笔,功底在里面,他的兴趣在里面,他的艺术总结也在里面。为什么中国画难学?因为它是综合性的,是靠长期积累打磨出来的,很难“短平快”。

在我看来,任何作品都必须从主题塑造出发,从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吸收养分,强化自塑意识。绘画要靠技术,但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更高层次和格调上实现真善美的理想。因此对于创作,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能有哗众取宠之心。要令人赏其画作,有如品尝佳酿,趣味隽永;又如品饮茗茶,清香阵阵,回味无穷。今天,生肖文化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生肖金条、生肖金币和生肖纪念币受到市场追捧。比如,《中国奥运会纪念币》采用汉代画像石的传统技法,通过使线刻和体积塑造为一体,展现出中国特有的雕刻艺术特点。又如,《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采用齐白石、徐悲鸿等绘画大师的名画设计,通过浮雕雕刻,再现了这些大师独具匠心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此外,生肖设计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而是越来越多融入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中,从指甲钳、茶杯、小电风扇、零钱包、打火机,到茶叶匙、刀架、水壶,寻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通过融入生肖元素而提升了附加值。中国生肖文化也吸引了国外设计师的目光,美国一个玩具设计师就设计出十二生肖公仔,深受欢迎。在许多外国人的心目中,生肖文化是“中国年”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起源于中国的生肖文化,已经与我们的民族、文明深度交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和习惯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也渗透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人生重要历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生肖文化是生长在中华土壤中的传统文明之根,是流在我们身体里的文明血液。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辛在中医代表什么生肖3

  干支不但可以表示时间,还可以用来表示空间。

  上一谈里我们说过,为了便于“斗纲月建”,祖先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具体为:

  北方:正北为子;偏东为丑;偏西为亥

  南方:正南为午;偏东为巳;偏西为未

  东方:正东为卯;偏北为寅;偏南为辰

  西方:正西为酉;偏北为戌;偏南为申

  这就是用地支来表示地面方位的方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在部分使用。比如说由于正北为子,正南为午,所以我们把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把零度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天干也可以表示地面方位。具体如下:

  东:甲乙

  南:丙丁

  西:庚辛

  北:壬癸

  中央:戊己

  不仅如此,天干还能表示天空黄道上一周的方位。所谓黄道,就是太阳在地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即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用天干代表黄道的东南西北四方和其标注地面四方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戊和己。在标注地面时,戊己代表中央。但是在标注天空黄道时,戊代表西北方,称为“天门”;己代表东南方,称为“地户”。《素问·五运行大论》有云:“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这里面的“奎壁角轸”是二十八星宿里的四宿,我们顺便来简单解释一下。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以北极星为中心,把南中天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肉眼可见的恒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星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音同“资”)、参(读“深”);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音同“诊”)。

  这其中,“奎”是西方七宿里最靠北的,“壁”是北方七宿里最靠西的,此二者之间就是正西北方向,就是天干里“戊”所代表的西北向,即“天门”;“角”是东方七宿里最靠南的,“轸”是南方七宿里最靠东的,此二者之间就是正东南方向,就是天干里“己”所代表的东南向,即“地户”。“天门地户”的概念在传统里使用的很广泛,八卦、遁甲、中医、风水、武术、星相等理论里都可以见到它们。虽然其含义会根据所在学科门类的不同而变化,但它们对应的天干和方位均是和上述一致的。

  地支也可以表示天空黄道上一周的方位,而且更加简单,即把黄道十二等分,每一等分各三十度均用地支来命名。不过各自表示的方位与地面不同,十二等分是依子、丑、寅、卯的顺序由东至西排布的,这与日、月、五星的实际运行轨道是相反的。十二地支在表示天空方位时,被天文家称作“十二辰”。

  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时间和空间,这是它们比较实际的用途,亦是祖先创制这套序列符号系统的初衷。然而随着中国传统异文化,或者说神秘文化的领导理论——阴阳五行理论的确立,干支则又被赋予了阴阳和五行的属性。

  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就干支各自而言,它们按各自排列所在序数的奇偶来分阴阳,即奇数位为阳,偶数位为阴。这个我们在上一谈里具体的介绍过了,我们不再赘述。现在我们来说说干支所配的五行及衍生概念。

  先来看看天干。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均属木。

  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均属火。

  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均属土。

  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均属金。

  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均属水。

  为什么这样划分呢,说法莫衷一是。主流观点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观点是按方位来解释的。

  由于甲乙代表东方,所以其象为春。五行中木旺于春,所以甲乙属木;

  丙丁代表南方,所以其象为夏。五行中火旺于夏,所以丙丁属火;

  戊己代表中央,所以其象为长夏。五行中土旺于长夏,所以戊己属土;

  庚辛代表西方,所以其象为秋。五行中金旺于秋,所以庚辛属金;

  壬癸代表北方,所以其象为冬。五行中水旺于冬,所以壬癸属水。

  第二种观点认为干支的排列顺序,都是按照自然规律的顺序来产生的,并据此解释的。这里的自然规律是指阳气的生、长、化、收、藏。这一说法源于《黄帝内经》,生、长、收、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这四象全都有,就叫“化”。按照这个顺序,十天干也正好两个一组。

  甲乙为生,应春应木,所以甲乙属木;丙丁为长,应夏应火,所以丙丁属火;戊己为化,应长夏应土,所以戊己属土;庚辛为收,应秋应金,所以庚辛属金;壬癸为藏,应冬应水,所以壬癸属水。

  这里稍微解释上述两个观点里所提到的“长夏”。夏季之后有一个长夏,一般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就是俗称为“秋老虎”的那段时期。这个概念在中医里广泛使用。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里就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天干除了配五行,还有“化五运”的衍生概念。这里的“化”就是衍生的意思了。天干化五运,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对于此说法的解释比较统一,通常都认为这是根据“正月建寅”而来的。

  我们上一谈里说过,自西汉初年汉武帝下令修改历法至今,我们一直沿用了夏朝以正月建寅为标准的作法,所以每年的正月都是寅月。

  由于甲己两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丙属火,而火生土,所以甲己化土;

  乙庚两年的正月是戊寅月,戊属土,而土生金,所以乙庚化金;

  丙辛两年的正月是庚寅月,庚属金,而金生水,所以丙辛化水;

  丁壬两年的正月是壬寅月,壬属水,而水生木,所以丁壬化木;

  戊癸两年的正月是甲寅月,甲属木,而木生火,所以戊癸化火。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地支配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巳为阳火,午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均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其中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这种地支配五行的原因是源于“斗纲月建”。

  斗纲(即北斗斗柄)指向寅、卯位时为春季,木旺于春,所以寅卯属木;

  斗纲指向巳、午位时为夏季,火旺于夏,所以巳午属火;

  斗纲指向申、酉位时为秋季,金旺于秋,所以申酉属金;

  斗纲指向子、亥位时为冬季,水旺于冬,所以子亥属水;

  土生万物,旺于四季。所以取四季之末辰、戌、丑、未为土旺之月,故而此四支属土。

  同天干一样,地支除了配五行也有衍生概念,即所谓的“地支化六气”。

  所谓六气,是指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外再加一个火,来代表指风、湿、火、暑(也属火)、燥、寒等六种气候,亦称六元。这一说法源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地支化六气则具体为:

  子午化君火,寅申化相火,二者均化火;辰戌化水;丑未化土;卯酉化金;巳亥化木。

  为什么如此划分呢?首先,地支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相配关系,是源于“六十甲子”。在连续的六十甲子里,三十年称为“一纪”,“一个甲子”里有两纪。第一纪由“甲子”起至“癸巳”终,下一纪由“甲午”起至“癸亥”终。(请参见上一谈的六十甲子表)这样,将两纪的地支依此对应相配,即为子与午配,丑与未配,寅与申配,卯与酉配,辰与戌配,巳与亥配。

  然后再“化六气”。六气之中,火有两个,君火为主,相火为辅,君位尊贵,所以排在前面而配子午;寅申化相火为辅;火生土,所以丑未化土;土生金,所以卯酉化金;金生水,所以辰戌化水;水生木,所以巳亥化木。

  上述就是干支在五行理论上的运用,其用处还是很大的。一般说来,“干支配五行” 表现的是静态,多用在中医配脏腑经络以及模拟方位等相对固定的事物上;而化“五运”、“六气”则表现的是一种动态变化,一种盛衰趋势,多用于推算、预测等术数方面。

  现在我们来说说干支符号本身的含义。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很多说法,笔者再此介绍一下最传统的解释,至于其是否正确,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传统说法认为,干支都是按照自然界生物(植物为代表)的生长规律来创制的一套符号。这里的生长规律依旧可以理解为前文说到过的生、长、化、收、藏。

  先来看天干。

  甲:《史记·律书》释曰:“万物剖符甲而出”;《汉书·律历志》释为“出甲于甲”,“甲”字同“荚”,指嫩芽破荚而出的初生现象。

  乙:《史记·律书》释曰:“万物生轧轧也”;《汉书·律历志》释为“奋轧于乙”,指幼苗逐渐抽轧而生长,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丙:《史记·律书》释曰:“丙者,阳道著明”;《汉书·律历志》释为“明炳于丙”,指阳气充盛,生长显著。

  丁:《史记·律书》释曰:“万物丁壮”;《汉书·律历志》释为:“大盛于丁”,丁即壮也,指幼苗不断地壮大成长,好比人的成丁。

  戊:《汉书·律历志》释为“丰楸于戊”。戊即茂也,指幼苗日益茂盛。

  己:《汉书·律历志》释为“理纪于己”。己即起也,指幼苗已成熟至极,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史记·律书》释曰:“阴气庚万物”,《汉书·律历志》释为“敛更于庚”。庚即更也,代表生命开始收敛,秋收而待来春。

  辛:《史记·律书》释曰:“万物之辛生”,《汉书·律历志》释为“悉新于辛”。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新的生机由此开始酝酿。

  壬:《史记·律书》释曰:“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汉书·律历志》释为:“怀任于壬”。壬即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新的生命已开始孕育。

  癸:《史记·律书》释曰:“万物可揆度”,《汉书·律历志》释为“陈揆于癸”。癸者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新的生命又将开始。

  再来看看地支。

 子:《史记·律书》释为“言万物滋于下也”,《汉书·律历志》曰:“孽萌于子”。子者滋(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史记·律书》释为“纽也,万物厄纽未敢出”,《汉书·律历志》曰:“纽牙于丑”。丑者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史记·律书》释为“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汉书·律历志》曰:“引达于寅”。寅者螾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螾演于下。

  卯:《史记·律书》释为“言万物茂也”,《汉书·律历志》曰:“冒茆于卯”。卯者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史记·律书》释为“万物之娠也”,《汉书·律历志》曰:“振美于辰”。辰者振(震)也,万物震起而生,舒伸而出。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史记·律书》释为“言阳气之巳尽”,《汉书·律历志》曰:“巳盛于巳”。巳者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史记·律书》释为“阴阳交,故日午”,《汉书·律历志》曰:“愕布于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万物丰满长大。

  未:《史记·律书》释为“万物皆成,有滋味也”,《说文解字》曰:“味也,六月滋味也”。未者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史记·律书》释为“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汉书·律历志》曰:“申坚于申”。申者身(伸)也,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史记·律书》释为“万物之老也”,《说文解字》曰:“就也,八月禾黍成可为酹酒”。酉者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史记·律书》释为“万物尽灭”,《说文解字》曰:“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地也”。戌者灭也,生气灭绝。

  亥:《史记·律书》释为“改也,言阳气藏于下也”,《汉书·律历志》曰:“该阂于亥”。亥者阂也,万物收藏,阳气收于坚阂(核)。

  上述就是干支符号的含义,当然这只是说法之一。此外还有什么太阳说、兵器说、图腾说、十二生肖说等等,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我们在此就不再讨论了。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说说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干支应用,就是给孩子起名字。现在经常有父母为了给新出世的孩子起个好名字而去请教命理师,命理师一般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来推算出他命里五行缺少哪些,然后据此提出在孩子的名字上父母应如何选择。举个例子,比如说命理师算出一个孩子命里缺土,他会建议孩子的父母选择带有土字旁的字如坚 、均、垚等或者能代表土的象征字,如玉、珏等作为孩子的名字。这是因为,传统上相信一个人须得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这种占名法就完全需要用干支了。

  把出生时间转换为生辰八字我们上一谈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刚才笔者也介绍了干支说代表的五行,不过五行占名法还需要一个东西,就是六十甲子的五行归属,即干支组合的五行归属,即所谓“六十甲子纳音五行”。

  “纳音”来源于董仲舒的五行之序和洪范五行,是中国古代玄学的专用术语,也是古典中医运气学说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术数预测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取“数”的方法。传说为鬼谷子所创。四柱命理学的代表著作《渊海子平》一书中便有“……而纳音成之于鬼谷子”的说法。这个东西是非常神秘的。“纳音”的“音”,就是我们先人根据不同音阶确定的五音:宫、商、角、徵(音同“指”)、羽。至于“纳”,就很难说了。有观点认为“纳”即加入、容纳的意思,而“纳音”即“加入或者容纳音律”的意思。就是说祖先在术数预测中,除了用五行、数字、卦象、方位等来研究外,还加入一种研究方式,就是音律的方式。倘若真是如此,那么这“纳音”就是祖先竟然在探索音律与人事之间的某种联系,当然这无法被证实,谁也不敢妄下断语。

  明朝人万明英在其所著的《三命通会》里说,“六十甲子纳音,本六十律”。清末人徐乐吾在《子平粹言》里提及纳音时也解释说,“纳音者,宫商角徵羽五音,与气化相感应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纳音是用与音律相关的知识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把六十个甲子的干支组合通过“纳音”的方法推算出五行属性,就得到了“六十甲子纳音五行”,推衍方法我们就不详述了。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由于被命理学广泛使用,所以有人把它们编成了《六十甲子纳音歌》,具体如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砂石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璧上土;壬寅癸卯金簿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根据这个歌诀,就可以知道人的四柱八字都属于什么纳音五行了

  这样就差不多了,命理师会根据人的四柱八字里的天干五行、地支五行、以及干支组合后的纳音五行,综合分析后就可以得出此人命中的五行缺少哪一种(或几种)的结论了。可如此多的干支五行,如何确定轻重主次呢?一般说来,根据年、月、日、时在人生中的独特程度(也就是几率)排序,确定五行按时、日、月、年的顺序起作用。也就是说,对人影响最大的、最主要的五行是出生时辰干支的五行,其次才是日、月、年。当然,这四柱命理法操作上远没有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其他参照要素如五行生克、命宫、胎元、流年、大小运、用神等等,其推算的范围也远不止姓名。不过这些与干支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命理学也不是此谈要讨论的内容,所以笔者也就此打住,不再罗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