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代表什么生肖

故事:大地主与老长工打赌,竟拿自己的亲闺女做赌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疯狂驾驶后生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工代表什么生肖1

眼看就要秋收了,刘家庄的大地主刘广义着急了。平时他家就养着两个长工,每到春播秋收农忙的时候再临时雇几个短工,可那年各村各庄的庄稼长势都好,秋收雇短工却成了个大难题。

眼看着短工紧缺,刘财主赶紧张贴告示,愿多出一成工钱,雇短工三名。可邻村的地主有愿多出两成工钱雇短工的,再加上刘广义平时小气又抠门,他家一个短工也雇不到。

马上就要开镰割谷子了,刘广义家还没雇到短工。看东家着急了,他家那个岁数大的长工就跟刘广义开玩笑:“东家,只要您肯多出工钱,张顺这孩子干活一个能顶三个,他要吃饱了,三天三夜不睡觉都行。” “他吃饭一个能顶三个。”刘广义没好气地回了老长工一句,又斜着眼瞪了张顺一眼。张顺红着脸低下头,没敢反驳半句。

被东家呛了一句,老长工并没生气,他笑了笑说:“东家,张顺的饭量是大,可他的力气也大啊,他挑一担高粱头能顶我两担还多,他拉大车能顶一头牛,这你都知道吧。咱村东裤子地的那片黍子,往年三个壮劳力一整天都割不完,我保证张顺自己一天一夜就能割完。你要不信的话,咱俩就打个赌。”

刘广义斜着眼看了那位老长工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干活不咋样,吹牛皮倒在行。跟我打赌,你有什么可赌的?” “东家,我拿一年的工钱做赌注,就看看您能赌什么了?”那位老长工毫不示弱。

“你要赌赢了,我多给你两年的工钱。”刘广义瞪着眼珠子跟老长工叫上了号。老长工摇了摇头说:“东家,一年的工钱对我来说,是我一家的命。两年的工钱对你来说,无关痛痒。你的赌注太轻,我不跟你赌。”

刘广义看老长工不敢赌了,他还不依不饶了,竟瞪着眼珠子说:“嫌我的赌注轻?那这样,你要输了,一年白给我干活,我要是输了,把那挂新拴的大车给你。” “东家,你的赌注还是有点轻,俺不赌了。”老长工摆摆手躲到了一边。

这回刘广义可来劲了,他扯着嗓门喊:“耍熊了吧,想不赌都不行。你说吧,想让我拿什么做赌注?” “你要诚心打赌,输了就招张顺做你家女婿。”老长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好!一言为定!咱谁也不许反悔。”刘财主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老长工提出的条件。

老长工就是希望刘财主拿闺女做赌注,他想帮帮勤快善良的张顺。听了两个人的对话,张顺吓了一大跳。

事情是这样的,刘广义家有三个闺女没有儿子,大闺女和二闺女早就出嫁了。三闺女长得最俊秀,就跟仙女一般漂亮,早就过了二八年华,只因为没有门当户对的人家,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婆家。

张顺家就他娘俩,日子过的不富裕,三年前他就在刘广义家做长工。张顺家虽然穷,可他长相好,浓眉大眼,高大魁梧,很有力气,十里八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好的小伙子。从第一次见面,刘广义家的三闺女就看上了张顺,张顺也喜欢东家的三闺女。可门不当,户不对,喜欢也是干喜欢。老长工早就看出了张顺喜欢东家的三小姐,也知道东家的三小姐对张顺有意,他就怕东家嫌贫爱富不同意这门亲事。

刘财主家的老长工很想帮张顺一把,可张顺家的日子实在是太穷了,他也不敢张这个口。春天的时候,听说刘财主想给三闺女招个上门女婿,老长工就逼着刘广义跟自己打了这个赌。

当天下午,老长工和张顺割完了北山坡的那片谷子,一人两趟挑回了场院。明天一早张顺就去割村东裤子地的那片黍子,若一天一夜割不完,老长工一年可就白扛活了。

整整一夜,张顺几乎没合眼,他把镰刀磨了又磨,自己跟东家闺女的事倒不重要,可老长工一年要是没有工钱,他的母亲就得饿死啊。第二天天还没放亮,张顺就往村东裤子地跑去,就算累死,也得保住老长工一年的工钱啊。

张顺气喘吁吁跑到那块裤子地时,那片黍子已经割倒了一大半,割倒的黍子也都捆绑好了。裤子地的另一端,两个人影匆匆离去了,其中一人很像刘广义的二姑爷。张顺也顾不上多想了,他挥舞镰刀,拼命割起黍子来。

日头偏西的时候,刘财主跟着老长工来给张顺送饭,看看地里割倒的黍子,刘广义嘴巴张的老大,整块地里的粟子还剩下一个地头,再有一顿饭的功夫就能全部割完。

秋收结束后,张顺跟刘财主家的三闺女成亲了,穷小子成了大地主家的上门女婿。

因为刘广义说话算数,在十里八村一提起打赌招亲这事,不但没人笑话刘财主,乡亲们还都对刘广义竖大拇指,都夸他守诚信,不嫌贫爱富。从此,刘财主打赌招亲这事在黄河两岸南成了一段佳话,广为流传.....

想看更多,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长工代表什么生肖2

六畜及十二生肖排序,猪包尾。猪尚未被人类驯服之前,是很凶猛,很骠悍的。今天还留存的野猪,又叫山猪,那是一群令人生畏的家伙。我们那边山里猎户有句行话,打老虎要胆,打山猪要板。板就是棺材板。猪自从被人类收伏为六畜之后,无论身段还是脾气,变化之大,恐怕要居六畜之首。因而在我看来,猪身上发生的,喜剧居多。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无奈又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我投猪一票。

对于猪们的种种无奈,不说也就罢了,要说起来还真是一言难尽。

我的家乡镇子上有一个老徐,食品公司资深职工,性情诙谐外加精力过剩,退休之后闲来无事,专门从事兽医兽药研究。有一天他说他准备要到瑞典去领诺贝尔奖金,成果是攻克了关于“老火猪”喂养的老大难问题。所谓老火猪,就是养到半大不大的时候就定了格,怎么使劲也养不大了的猪,有的地方叫做“铁屎猪”。这类猪不仅光吃不长,而且性情乖戾,面目可憎,它那嘴尖毛长目光怔忡的模样,晃眼一看,还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果子狸跑进了猪栏,定睛片刻,才判断出,哦,原来是猪!

老火猪各地都有,很叫农民头痛。老徐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说去领诺贝尔奖那是笑话,他使用的办法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他的方法除了配制一些助消化的药粉,就是把猪舍打扫干净,做了一床小巧的圆顶蚊帐,晚上将老火猪罩在里面睡觉。

也别说,他这个方法还真的奏了效,老火猪很快就变得白净体面起来。老徐随后说出一番道理,还真叫人不服不行。他说,其实,猪也是爱干净讲卫生的,你让它一年四季都睡在屎尿堆里,蚊虫天天晚上咬到天亮。是人的话,早就死了!俗话说,三碗饭,一滴血。它一个晚上要损失多少滴血?这些血又要多少碗饭才补得回啊!

老徐的办法没能推广开。原因是离现实远了一点。明摆着,农村里不少地方连人都没有圆顶蚊帐罩住睡觉,况猪乎?

不过应该肯定,老徐的道理是成立的,而且考虑问题站到了人性化的高度。无独有偶,前不久英国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猪圈里铺了一张小地毯,结果发现十几头小猪全都挤到了上面睡觉。可见,老徐关于猪们爱干净讲卫生的说法没错。

不用多说,猪之所以睡在它极不情愿的恶劣环境里,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举措,我想大抵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小时候我接触到的第一批谜语里就有这么一条:“耳朵像蒲扇,鼻子像藕片,养得肥肥胖,长大上杀场。”问题还在于,它在上杀场之前的漫长过程中,又不像牛能耕地,马能拉车,狗能看家,猫能捕鼠。无功不受禄,这是一个原则。

说到吃食,猪们更是无奈。旧社会形容长工们的悲惨生活有一句话,叫做“干牛活来吃猪食”。

清代小说《镜花缘》中说海外有一个直肠国,国人吃进去的东西拉出来时只是稍有变化,于是人吃了拉出来给狗吃,狗吃了拉出来再给猪吃。实际上,猪也是喜欢吃好东西的,如若不信,把酒席上的十大碗趁热地撤下来给它受用,看看它是不是舔嘴咂舌。我读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八戒外传》,说到猪八戒一次化缘化到了一桌酒席,正准备放开腮帮大嚼,被跟踪而来的孙悟空发现了,孙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身穿员外装束的老猪,对着八戒打叫一声:“八弟!别来无恙!怎么,不认识了?我是大戒,是你大哥呀!”然后拔了一把毫毛,变成一窝小猪,让八戒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化来的酒席被一群冒牌侄儿吃了个精光。看了这则故事,我当时小小年纪就感到很不舒服,直怪孙猴瞎捣乱。

当然,让猪吃十大碗也是脱离现实的,然而现实中的猪,吃食也太差了。相对而言,南方的猪似乎要幸运一些,南方的农户总是把猪菜熬熟了倒进猪槽里喂它们。初看描写北方生活的书里有“牧猪奴”一词,甚感奇怪,后来才知道北方人是把猪赶到野外,像羊似的放牧的,至于它是吃草还是吃垃圾,那就看它的造化了。

有一年我在乡下蹲点,生产队负责养猪的是两个年近四十的单身公(北方叫光棍)。他们其实是懒得打柴草熬猪潲,直接就把生叶子丢到了猪栏里。开始猪们根本不睬,饿到第二天下午,顶不住了,只得张开嘴巴狂嚼。两个单身寡佬一直硬着心肠冷眼旁观,直看到自己的诡计成功为止。后来他两个还准备到邻村去传经送宝,说这符合毛主席老人家“节约闹革命”的指示精神。在这个关口上我制止了他们,不能让这种因油嘴光棍偷奸耍巧导致猪们受苦无奈的行径泛滥开去。后来我还告诉队干部,今后应该派责任心强的妇女而不要派这类单身公做饲养员。这些人连自己的饭都懒煮,他能有心思伺候猪吗?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一位北京下放来的老师听,他却并不以为然,说光棍们的行为并无大错。他倒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猪们的最无奈的尖端故事。困难时期前夕,他们一批搞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下放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除了田地里的劳动,还附带一个任务——养一头猪。几位老书生从来没跟活猪打过交道,完全不知道怎样饲养才好,再者那时的物质已经极其匮乏,人都没吃的,况猪?于是只好把猪下放到离地面一米多深的茅坑里。那猪开始也反抗,日夜嚎叫,几位听久了也没有了新鲜感,由它嚎去。两三天过去,那猪便老实了,最后,竟老实到没有了任何脾气,饥餐渴饮全在粪坑里自行解决。一年下来,竟也长成了一头大猪。只是年底杀来吃时,一股怪味,鼻子都能冲翻。

这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无奈,精神生活呢,猪们也有无奈的时候。当然,幕后都是人在作怪。

我的朋友谢总,经营着一个著名的民族风情园。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说马能赛,狗能赛,为何猪就不能赛?我说马能赛是因为马背上有骑手,狗能赛因为前面有一只电动兔子在诱导,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猪们也争先恐后呢?小谢不慌不忙,说出了他的妙法。先把猪们也像马和狗一样编了号,拦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诀窍在于猪的身后,用绳子拉起一根横杠,横杠与每一头猪屁股相对应的地方,都有一颗锋利的钉子,信号枪一响,横杠猛然落下,猪们领受了这突如其来且机会均等的剧痛,全都不要命地往前冲。

不知小谢后来是否将他的想法付诸了实践,我想,倘若他的民族风情园里增添了跑猪的项目,猪们也绝不会像马和狗那样有什么快感可言的。

很叫猪们无奈的精神生活还有一件,有人竟给它们“染发”并“打摩丝”。事情是这样的。桂西北一带出产一种小个子香猪,广东人前来收购,需求量大,一时供不应求,一些二道贩子认为有利可图,便在猪身上做开了文章。香猪的第一个特点是全身皆黑,于是贩子们便将低价收来的黑白花猪用墨汁涂黑了皮肤,又用染发剂染黑了鬃毛;香猪的第二个特点是额头上没有那个旋,于是又将有旋的杂猪反方向抹平了再用摩丝定型。广东佬完全被蒙在鼓里,收购完毕,喜滋滋地往回运,可是半路上下了一场大雨,乔装打扮的猪们全都露出了底牌。据说广东佬冲着猪们大发脾气,其实猪们是无辜的。

说来说去,我还是十分怀念大学刚毕业在乡下劳动锻炼时的一段与猪相处的日子。

村子里有一个妇女,她男人诨名麻子六,大家就叫她六婶。六婶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负责喂养队里的三十多头猪。六婶起早贪黑,从种猪菜到挑水打柴熬潲喂猪积肥,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我每天收工时都要到猪场去打一转,一来看看六婶,二来看看猪们。猪们吃六婶熬的潲,那个香呀,连人都羡慕。有时六婶还会弄些酒糟来给它们受用,猪们吃了酒糟,躺在那里,皮肉泛红,鼾声如雷,真是幸福得很哩!最叫人欣慰的是,夏天六婶用艾叶熏跑了蚊虫,还把猪栏里的青石板冲洗得干干净净,猪们躺在上面,凉沁沁的,舒服得直哼哼;冬天呢,六婶又在栏里垫了禾草,而且两天一换,猪们完全是在享受席梦思啊!每年评劳模,六婶都是全票。

关于猪的喜剧将要落幕的时候,我在网上又看到了几则令人鼓舞的消息。

一则是上海有一位老外,养了一头宠物猪,不知是上了卖主的当还是猪吃得太好,那原本应该是袖珍型的家伙竟长到了两三百斤还打不住,好在老外与它感情甚笃,每日里都牵出来遛弯,赢得许多善意的笑声。

第二则是某地一妇人把一头猪养了四十年,我估计这头老猪不会讲人话也能听得懂一半了。

第三则是各国纷纷立法关心猪们的身心健康,二O一二年,欧盟成员国内,谁胆敢再将猪孤独圈养,谁就犯法。德国政府鼓励养猪者每天抚摸每头猪二十秒钟并向它提供两至三个玩具。英国环境与食品部规定给猪提供的玩具要放在猪够得着的地方让它痛痛快快玩个够,不执行者将面临三千七百八十六欧元的罚款。第四则,世界上最幸福的猪在哪里?毫无疑问,在丹麦的皇冠养猪企业里,这里的猪们一辈子喝的是矿泉水,吃的饲料人可以吃,猪们还享受每天洗澡、锻炼身体、听音乐等福利,临终休息两个钟头后无痛死亡。第五则是中国四川有一个姓刘的农民,他要给他养的三十二头猪买“猪身意外险”。尽管保险公司以“没有这个险种”为由拒绝了他,但我还是很佩服他,应该说,这位农民的思维是新颖的,比老徐的圆顶蚊帐还要超前一些。

2018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本期至此 谢谢观看

文章来源:彭匈

长工代表什么生肖3

乡情散文:故乡的松树林

文:许忠学

  在故乡的南山上,有两片翠绿的松树林,常年郁郁葱葱,它成了故乡的绿色地理标志。

  从远处眺望,两片松树林就像两块对称的绿色地毯,披在两个山头上,深情地拥抱着村庄,坚定地守护着故乡的家园。

  松树林是什么年代栽植?是何人栽植?无从考证,村民都说不清楚。小时候,听村里的一个“老秀才“说,这两片松树林是清末民初本村最大的一户地主家投资栽植的。据说当年地主家一直处于“财旺人不旺”的窘境,家业越做越大,占有的土地延伸到方圆百里以外,一年光收土地租金的长工都要二三百人。但是,地主家族人丁稀少,甚至到了"断香火"的地步,情急之下,地主老财的大掌柜就亲自出马,从山外请来了一位大阴阳师(风水师),来到家里看老坟看房子看属相,阴阳师拄着拐扙,徒步从老坟到新坟,查看了三天三夜,最后得出结论:“要想家里人丁兴旺,必须在南山两个山头上栽植树,还必须栽常青树,这样才能确保人丁兴旺常不衰"。自从地主家花费人力财力栽植松树林后,人口确实兴旺起来了,家道也持续繁荣昌盛;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绕过"富不过三代“和"福不能双享"及"盛极必衰“的千古魔咒;解放以后,由于这户地主家收租金时打死过佃农,身背了几条人命,被判为恶霸地主,给定了死刑,执行了枪决;银元和土地以及房屋全部都被政府没收了,分给村里的贫下中农,最好的一座房子留给了村农民协会当了办公室。从此,村里最大最富的地主家,家道一蹶不振,慢慢地就彻底没落了,一个后代也没有留下来。只有地主家投资栽植的这两片松树林,越长越旺,默默地给村民们造福。为保护故乡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松树林远看一片深翠绿,近看松树林棵棵姿态万千。松树林中间的大多数都是挺拔笔直的,还有些粗壮的就歪七扭八,S型居多,每个都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盆景。松树林与田地接壤处,都是些幼松树,这都是松果籽被大风吹到林边际处自生自长的,松树林的面积就是这样逐年拓展壮大的。

  松树林永葆着青春,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松树枝上长满了松叶,松叶细长细长的,尖尖的,像长长的绣花针,松叶子的更新换代是在一年四季里悄无声息中进行的,新细长出来,旧的松叶才落掉,大意人根本觉察不到,误认为松树常年绿从不换叶子。松叶子悄悄地落下来,在树底下堆积的像黄毯子一样。村民们一有闲时间,就背上竹背篓,到松树林里去,用篓笆子把松叶子堆起来,然后背回家,烧炉子做饭,烧土炕取暖。松树上长满了松果,成熟后就自动掉落到地上,拾上就可以吃了,如果拿回家炒熟后吃,味道更香。如果没人拾拣,来年春天里就生根发芽,慢慢地长成小松树苗。松树林就是这样自我繁殖,自我繁荣。春天,松树长出来的叶子就是刺,手摸到会扎得疼手的;夏天松树的叶子很嫩很绿的,经过一个夏天就慢慢地变硬了;秋天,秋高气爽,秋风吹过,松树上已黄了的松叶就像蝴蝶一样飞舞着落到坡地上,松树还挺拔地站在那里稳如盘石;冬天,大雪纷飞,其他树都光秃秃的了,唯有松树还是翠绿着,还顶着厚重的积雪,依然直立挺拔不低头不弯腰。此时,就想起了一位伟人赞美松树优良品质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花时”。用这首诗来歌颂松树的高贵品质,是最合适不过了。松树不仅品质优秀,只付出不索取,而且它浑身是宝,材料优质,用途非常广泛,是村民们建房子、做家具、做寿材的最佳选材,村民们都爱它也非常敬佩它。

  小时候,这两片松树林成了我们小玩伴的乐园。在没有上小学之前,我整天跟着一些大孩子玩捉迷藏和狼拉羊等游戏,在草丛中掏鸟窝里的鸟蛋,回家让母亲煮了吃,在鸟窝里捉幼鸟,捉回家喂养。还提着竹篮子在松树林里寻采蘑菇,拾地软,拣松果,掰松亮子(松油结节)。上学以后,就和大玩伴一起开始做"打仗“的游戏了,特别是看了《智取威虎山》和《奇袭》电影后,我们就实地演起电影来了,每个人都有固定角色,自制的武器和道具,自已化妆,演起来真过瘾。后来,我们的作法得到学校校长的认可,还在六一儿童节上让我们重新表演了一遍,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到如今仍记忆犹新。参加高考前,每天清晨,我就一个人爬到松树林里,坐在如毡的松叶上,在松涛阵阵中背诵政治和语文,松树林给我带来了好运气,我高考被录取,学校毕业后又分配到了工作,这片松树林成了我的福地,也成了一生挥之不去的最难忘的记忆。

  一直漂泊在外的我,如今已退休,重回故乡,故乡已脱胎换骨,变化巨大。全村已整体脱贫,步入小康社会,进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一座座新瓦房,一条条宽敞大道,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崭新的学校、文化广场和村委会办公楼;村上除了老弱病残外人很少了,村民们都到城里打工或带孩子去了,学校的大门上锁,大多数村民院子里的蒿草比人还高,留在家里的村民也撂荒不种地了,吃的面和菜都从菜贩子那里买着吃,农田里的荆棘蒿草和松树林连成一片,村庄变成了一个"空壳“村。故乡已经改变了曾经的模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南山上的那两片茂密的松树林,虽然曾经几次新建学校和新盖方神庙时村上组织村民间伐过,还有村民们自建房屋材料缺少时也偷偷的或多或少的窃伐过。但是,松树林看上去还是那么的毫发无损,还是那么的茂密旺盛,还是那么精神抖擞,还是那么的青翠嫩绿。

   夜深了,听着村子南面松树林的阵阵涛声和布谷鸟不知疲倦的啼叫声,我久久不能入睡。故乡的松树林,与我的命运休戚与共。我爱故乡的松树林。我爱它的坚韧自强,爱它的顽强向上,爱它的不畏严寒,爱它的不亢不卑,爱它的风趣优雅,爱它的博大情怀,更爱它的情深意长! 

  作者简介:许忠学,天水市秦州区人。曾任教师,教育专干,党委政府秘书,税务管理员等,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