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虎代表什么生肖

院中的那棵红枣树(原创纪实连载小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朱延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地虎代表什么生肖1

二十六: 当“二”遇上“一”

乾为天,为官,为父、为男人,为阳,为一。坤为地,为民,为母、为女人,为阴,为二。天一生地二,地二孕万物。

算命先生说:“今年肖虎,虎为草头王。并非老子天下第一,所以犯二”。

“你才犯二呢。”我恼怒道“二球、二杆、二砍子、二楞子、二百五、二货…”

父亲摆手止住了我的话头,听算命的继续说:“你家是不是排行老二的多跳门?”

是呀,我父亲我二哥还有今年刚刚送人的两个…都是排行老二。我心中不由暗暗称奇,他是乍么知道的?

“命理如此”。算命先生摇头晃脑,迷眼带笑,用手指捻着几根长短不一的山羊胡孑说:“当今天下乾坤颠倒,阴阳失调,”我咳嗽了一声,他马上回归正题,“你家属相繁多,肖虎者尤众,必定鸡犬不宁马儿受累,报上个人的生辰八字…”

过了许久,算命先生对父亲说:“当家二老命相属鸡,一生劳碌,百年之后恐难指望二四六三个孩子呀…”

父亲不经意看了我和六弟一眼,支付了二拾元钱的卦钱,然后送算命先生离开家门。

我在院当中枣树下站着,想着算命先生最后说的那句话,心凉凉的,象被一瓢冷水刚刚浇过。

二哥属马,五岁起入驻任家作螟蛉儿子至今三十年有余。二哥管亲生父母叫姨父姨母,父亲为了顾全亲情也不敢在二姨面前过多亲热二哥,直到这次二哥突然失踪,方才显露出父亲的焦虑和不安。

那晚,寒冷的西北风裹着雪花,鞭孑似的抽打着窗花,发出阵阵鬼哭狼嚎般的叫声,一家人早已钻进被窝,灭灯睡下。父亲睡不着,就着黑暗抽‘松烟’,边抽边咳嗽。母亲说:“你有肺结核,烟还是少抽点好。”

“没事,抽完这只就睡。”父亲说着话突然停止了咳嗽,母亲抬头看了看,见父亲起身拉着灯开了门,门外雪人似的表姐让父亲惊大了觜巴,还是母亲反应快,忙让表姐进屋,围在被窝里,然后问“半夜三更来出啥事啦?”

表姐哗地落下两行热泪“快想办法救救河吧”。

河是二哥的名。父亲问“到底出了啥事”?

表姐说二哥被乡政府叫去一天一夜了,沿黑去接人,乡里说人早上就走了。不知是真是假,怕出了意外,所以请父母拿个主意。父亲连忙把我从新宅叫来,我一听也急了,因涉及计生的传闻不断发生,有句话说“有钱的掏钱生,没钱的跑着生(当超生游击队)苦哈哈坐着不动的是老百姓”。根据二哥的情况,目前己生有两个女儿,想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就必须冒险打游击。二嫂是躲起来了,所以才揪住二哥不放,那二哥也跑了呢?

“不用找了。”我肯地对父母及表姐说“二哥八成也加入了超生游击队”。

三年之后二哥二嫂从外地回来,身后多了一个γ头和一个带把的,但家里一切都变了样,二姨得病己去世一年有余,年迈的姨夫哆哆嗦嗦己被‘帕金森’折磨的形同残烛。家里的土地好的己被强势的邻居纳入自已的名下,连院中的树木也改弦移帜一一大的随了邻居上了房顶或融入家俱,小的留在原地想冲破僵硬的地壳半死不活地挣扎着。两孔破窑一孔喂着邻居的牲口,一孔住着一老两小三个被风雨垂怜的人,因长期缺乏营养和阳光人和物己融为一体显得暗淡无光,骨瘦如蒿。眼前一切悲残凄凉让人不敢直面。二哥伤心之余想到了认祖归宗,但姨夫还在,表姐不同意,道义也不答应。

又过了三年,二姨夫也走了。按照政策和诉求二哥名正言顺地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县乡大队三级落了户头,等最后生产队分地时却出现了问题。按说当时的生产队长是三哥,完全有能力分得土地,问题是付队长借机搧动群众,说二哥回归不附合民意,要求户户鉴字画押,民主评议才能决定。这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兄弟几个各显本领,不顾脸面,磕头捣豆求爷爷告奶奶总算争取到百分之八十的赞同,然而又有人说三哥废公徇私,让工作队停了他的职算往来帐,算来算去,经济上没有问题,但此时已有个叫“二蛋”的人站出来接替队长一职,“二蛋”是由几个娘们推举,由付队长保驾当上队长的。任职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让二哥入户,有政策也不行,乡里、村里做工作也不行,说是民意,说白了就是个别人想阻止二哥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想想也是,兄弟五六个,人口二三十,这在一个生产队是何等的势力?然长期以来有谁见过朱家大小欺负过他人,反过来朱家人却常遭别人欺凌欺负,为啥?父亲是外来的,朱家人不是坐地虎,连只纸老虎也不是。但日子久了总有人担心他们的恶行会遭到报复。可能么?不管可不可能,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二哥的回归,就是防患于未然。

也许这就是一个“二”的时代,既然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都可以目无党纪国法,視人民群众生命如草芥,那朱家兄弟也是站着撒尿的男人,总不能老被人骑着脖子拉屎尿。

生产队的会议开蹦了。

这是“二”向“一”的挑战。严格地说“二蛋”也不能算作“一”,充其量只算是“一”的兄弟,比如零点九、零点八什么的,总之比“一”缺多么一点公平心。

如果一个官只为个别人服务,没有公平心,只为自已私欲而活,那这个官自然也就无人敬畏了。“公粮交足,余粮愿卖多少卖多少,既不当刁民也不当愚民”是良民行为。这点新郑郭店乡己做出了榜样,国务院总理令也为老百姓的树起了上方宝剑,谁能把不愿多卖余粮的群众怎样?别说,还真有‘二大爷’站出来顶杠,老支书带着生产队长,僱了一邦地坯流氓刑满释放劳改犯,挨家挨户收粮食,楼上屋内,翻墙入室,不给就动手抢,有人挡就打就捆人,抢来的粮食在私人面店里卖了,得到的钱吃了,花了,私分了,为此闹得整个村子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最后连“二蛋”这样的队长都看不惯,带头告起支书村长来,从县里到市里最后又到省里。省农委落实后,支书村长被免职,但村长跃身一变成了乡里的干部,官职卑微的秘书接替了支书,一变二,二变一,这一变故于其说是“二蛋”的功劳到不如说是个别人的谋略。总之,“二蛋”自此之后说话办事更无章法,好象他就是法律的化身,爱乍地乍地,别人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朱氏兄弟也不会闲着,得空就为二哥的事跑。为了几口人不至于饿肚子,我把女儿的责任田让二哥种了,但种着种着就被“二蛋”队长借口收走了。想办法买经济地再交给二哥种,但很快又被他收走。“二蛋”铁了心要赶走二哥,最狠的一招是借去乡派出所整理户口之即,把二哥一家四口人全部‘农转非’到一个国营煤矿,这事如果是真的,一家人真该供上三牲为“二蛋”的善举烧香诵经拜上几拜,可惜太假,除了“二蛋"本人没人承认,连户籍警也懵逼在那,可惜又发现的太晚,等我们知道时这事己过了四年。怪不得“二蛋”动不动就拿派出所户口说事,原来他早己作过手脚。

这件事出来后,市局非常重視,二哥户口重新被公安局入户录入微机,然后派出所,然后大队,大队仍旧做不通“二蛋”的工作,无奈只好将河滩垫的荒地划出二三亩地给二哥维持生活,至此八年抗战总算有了收获。但斗争还在继续,这一年全村统一调整土地,大队与生产队讲好有二哥的地种,但拔撅分地时仍没二哥的地。二哥一气之下背上木楼和二嫂一起把准备分给“二蛋”的场地播种上了麦子。收割时“二蛋”把二哥告到派出所,说他哄抢别人的财物。二哥说“二蛋”作为队长既然分地时可以把群众忘了,群众自己找块地自种自收又何来哄抢一说?派出所知道真相后放了二哥。从此以后,“二蛋”在二哥这件事上越来越变得不得人心,我借机劝说:“别人当干部为名为利为多种几亩地,你当干部顶上级压群众,啥工作都做不好,啥任务也完不成,图啥?就为不让老二入户,搏得几个娘们叫好?果如此今后会让你哭都哭不出声来。”他当然听不进我这个昔日的同学加好友的话,在这件事上他已色迷心窍连他哥嫂,妻孑,侄亲的话都当耳旁风,那么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拉他下马。村里,乡里暗里明里也有这个意思:“狗就是用来看大门的,连主子都敢下口咬的狗,最好办法就是一刀把它宰了。”

“二蛋”终于被撤掉了队长一职,但他变成了一只整天光叮着别人屁股嗡嗡叫的苍蝇,恶心地让别人也干不成队长,然后他又自告奋勇来当这个生产队长。我和他较起真来,不久又把他从台上拉了下来。原因简单:“他除了舔女人的裤头,啥都不行”。

新队长产生后他又象一条疯狗追着人家脚根叫,然后闹到村里和乡里,干扰政府正常秩序,派出所抓他也关过他,回来之后外甥打灯宠照旧不改他狗的本性,直到有一天我们成了儿女亲家(我二哥的女儿嫁给他大哥的儿子)方才停下争斗。这样一个结局我们所有人谁也没有想到,也许从一开始老天爷就抛下毒饵,让我等兄弟为情,让“二蛋”为色,然后上演这出闹剧,闹到最后双方谁也不见输赢。唯一得到实慧的是侄女,但她也付出了我二哥的健康和家庭十多年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直到今天我侄女及“二蛋”的侄儿(我侄女婿)都不愿叫他一声“二叔”。

为赌一口气“二蛋”始终想着队长一职,我在酒桌上对他说:“拉倒吧,就你那一根筋,不拐弯的脑子能给乡亲们带来什么样的幸福生活?闲时还是帮着弟妹下地干点活或打零工挣点抽烟钱吧。”也许他真的没有当队长那个机会了,新的队长再次产生,还是本家三哥,这才是真正的民意。

那一年是虎年,我家老二和三哥家老二是女娃先后都送了人。

地虎代表什么生肖2

市区街头的“萌虎”

虎年寻虎,虎年说“虎”事。在民间人们经常拿虎的威武和勇猛象征和比喻诸多的人和事。如“虎将”喻之英勇善战之士;“虎子”喻为少年雄健奋发;“虎士”“虎夫”喻为英雄好汉,称少年儿女为“虎娃”“虎妞”,喻其结实粗壮。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卧虎藏龙”“如虎添翼”“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词语,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

在温州,虎的形象也是无所不在,虎园、虎山、虎村、虎企、虎话……丰富的虎文化涵盖了地名、语言、绘画、民俗,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等多个领域。虎年将至,记者带你一起来看看温州究竟有啥“虎”样?

含“虎”地名 多为山峰或村社

记者从温州市民政局查询到,温州市各县(市、区)中带“虎”字的地名有近六十个(含重名),以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占多数。“虎”字大都出现在村名、山峰、道路、洞穴、岛礁的命名中,也有寺庙的名称,其中以山峰、村名为最多。

从这些“虎”名来历介绍看出,很多是因地形似虎而取“虎”名,如:平阳县的鳌江镇居民点“老虎山”,因山形似卧虎而得名,一侧似一条巨龙横卧在山脊,另一侧又形似一只老虎盘踞,故村庄以山形命名为龙虎山;文成县珊溪镇的“猛虎山”,山形似猛虎;苍南县藻溪镇的“下山虎”,表示境内有小山,形似伏虎,村居其下遂取名。

也有因该地虎多而得名,如:苍南县赤溪镇的“虎爬坑”,境内有坑,古时林木幽深、人迹罕至,据说常有老虎出没,村居坑边故名“虎爬坑”;金乡镇的“老虎洞”,很早以前是老虎居住的地方;仕阳镇的“老虎坪”,村庄山坪古时有虎出没,故名“老虎坪”。

还有因传说得名,如:平阳县山门镇的“虎尖山”相传曾有火星降落,树木被毁,当地人以火山称之,后因忌讳该名称,更名为“虎尖山”;苍南县马站镇的“虎口垄”村,相传当地池氏始祖经此山时遇虎,幸脱险,故称之为“虎口人”,后因方言谐音讹为“虎口垄”。

另外,也有其他各种原因得名,如:苍南马站镇的“虎井”,表示其地有泉井,泉流不竭,水色清冽,夏凉冬暖,村人谓之好井,遂名“虎井”。

更有意思的是,有不少“虎”地名取自老虎身体部位,如“虎头山”“虎尾巴山”“虎背路”“虎骨岭”等。此外,还有很多重名,像“虎头山”“老虎山”有多个地方出现,而苍南县的金乡、藻溪、马站三镇有三个村同名“虎坑”。

瓯海洞头各有“老虎山”

为市民教育基地

郭溪老虎山公园

位于瓯海郭溪的老虎山公园始建于1997年,由郭溪任桥村委会和老人协会出面募筹资金建设,漫步山背,花草飘香,树木葱绿,现为郭溪、潘桥、娄桥三镇邻近群众晨练的好地方。老虎山公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老虎石雕和龙虎亭。据亭内石碑记载,此山状若卧虎,虎头昂于西,虎尾偃于东,故有斯名。龙虎亭立于虎尾,石雕巨虎伏于老鹰岩和棋盘岩遗址上。

园内还有任桥、凰桥、曹埭三村,于1998年集资修建的燎原社史纪念馆,这里记录了温州人敢为人先和创新创业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该馆现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无独有偶,洞头也有一座老虎山公园,该公园始建于2013年,园区总面积7500平方米。2020年12月31日,该园经改造提升成为温州首个开放式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公园。新园有初心亭、定心锚、正心园、向心舵、清心廊、修心亭、恒心亭、归心台等8大参观点,形成了一条特色红色观光路线,是温州市唯一一个集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公园。

美丽“虎屿”

宛如老虎海中搏击

南麂大沙岙虎屿

平阳南麂列岛是国家4A级景区、省级名胜景区,其以风景优美和海洋动物类型丰富多彩而出名。海岛山秀、石奇、滩美、草绿……集科学研究调查、观光旅游、避暑休闲度假、渔家乐为一体的水上游乐园。南麂岛除了大沙岙的天然阳光浴场,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比如虎屿。虎屿,位于大沙岙的出口。港口中的海岛,像极一头巨大的老虎,与巨浪搏击在大海间,因此获“虎屿”的美誉。

古时温州老虎活动频繁

华南虎是目前国内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中国南方基本绝迹。而据史料记载和诗文描述,温州古代不仅有虎,还曾虎患为害。唐开元年间,诗人张子容在乐清当县尉时,有诗道:“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明代,虎患多有记载。明嘉靖十一年,泰顺有虎进入城内伤人。

据乐清、泰顺、永嘉等县志记载,清代有多条“虎患”记载:“清顺治十四年,乐清山区出现虎患,伤害多人”……“乾隆二年,泰顺三都虎患为害,连年死伤300余人,乾隆八年始安”。

温州古时有“打虎除害”的民俗。据新编《温州市志》“民俗”条中有关“猎牧·打虎”的记载:“打虎多结伴,昼带铜锣,夜备火把,先放猎犬在前探虎、引虎,发现虎踪即群起追捕,或放箭铳,或驱入陷阱叉杀之。归来后,祭山神、猎神,摆庆功酒,共啖虎肉……”

温州街头惊现“东北虎”

2014年1月9日上午,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在开车前往训练的途中发现两男子在街头把一可疑的编织袋抬上车,出于职业敏感,上前盘问的特警发现,编织袋里装的居然是老虎!后来经相关人员查看是一头东北虎。据初步鉴定,老虎疑似成年东北虎,重约300斤。警方控制住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曾在温州某酒楼当厨师。当年4月,因为非法收购虎尸,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半。

永嘉一虎皮估价百万

永嘉县沙头镇东川村有一张乾隆年间的虎皮,每年正月十五“亮相”一次,被该村村民奉为“镇村之宝”。这张虎皮距今近250年,它的保管人每年要经过投票选举产生。据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温州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温州金洲动物博物馆馆长刘鸣介绍,通过该虎皮的条纹、皮质等特征鉴定,是华南虎虎皮,系母性,年龄5岁左右,体重约100公斤。在近年一些野生动物走私案件中,完整的成年华南虎虎皮曾被估价逾百万元。“依此类推,像东川村的这张虎皮,如果完整保存下来估价应在100万元左右。”刘鸣说,虎皮是国家明令禁止交易的,因此它没有市场价值,只有历史价值。

温州还有没有老虎

刘鸣说,他曾参与过两次野生动物普查,一次是1994年,还有一次是从2008年到2010年。

生活在温州的老虎一般是华南虎。以前的青田、丽水(当时两地都属于温州地区),泰顺乌岩岭、文成、永嘉等地,不过数量都不多。但我们两次实地探访都没发现老虎的踪迹,只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世纪60年代初,泰顺县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还有华南虎出没,从那之后就再没有记载了。

华南虎的活动范围要求很广,大约要200平方公里,主要食物是野猪、鹿这些动物。1958年“大跃进”中砍伐树林,1963年毁林开荒等,以及人口越来越多,华南虎在温州的领地渐渐被人占领。没有食物、没有空间,如今,华南虎在温州应该是绝迹了。

目前,只有温州动物园有老虎。

动物园有九只老虎

市民虎年最爱到动物园“爱老虎”游。温州动物园目前生活着9只东北虎和白虎。三胞胎白虎兄妹出生于2013年10月,2014年2月来到温州动物园。它们的邻居是幸福的东北虎一家六口:虎爸虎妈带着四只虎娃。

市民动物园“爱老虎”游

虎妈“乖乖”2010年3月17日出生于扬州,虎爸“威威”2010年8月9日出生于南京,它们于2011年3月17日来到温州动物园;它们两对双胞胎分别出生于2016年4月19日和2020年4月24日。

温州动物园东北虎

为了迎接虎年到来,温州动物园新增了许多“虎”元素供游客打卡:虎山周边道路及走廊上设置了200个虎脚印;虎山走廊口与虎山台阶处均摆放了摄影展板等。此外,还专门设置了10个科普展板,介绍虎文化以及生肖文化。

■风物篇·虎俗

小孩戴虎头帽消灾辟邪

早年,在温州每逢端午节还有给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消灾避邪习俗。虎头帽用红黄等色布制成圆箍形,帽的正前方用五颜六色的线缝成老虎面形,四周用彩线绣上五种毒虫:蝎子、蜈蚣、毒蛇、蜂蛛、蛤蟆,俗称“五毒”。人们将“五毒”缝绣在虎头帽上,其用意是欲以虎降毒,想以此来防止五毒的侵害。

前不久,记者曾在瓯海博物馆、瑞安博物馆里采访时见到过美轮美奂的虎头帽、虎头鞋。据瓯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温州民间有一个传统风俗:父母在宝宝周岁生日或满百天时,为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祝福孩子虎虎生威,辟除灾邪,平安长大。

■方言篇·虎语

温州话叫老虎为“大猫”

温州话管叫老虎为“大猫”(音mo第四声),妙趣横生的温州俚语里也有老虎的影子:大猫赶来,草鞋帮断爻——喻关键、紧急时刻偏出问题;大猫追来,裤子跑脱——喻做事着急;还有大猫吃(形容狼吞虎咽);大猫头,老鼠尾;大猫气;大猫有三家邻舍,好人有三个冤家;山中冇大猫,猴头称大王……这些俚语都是口口相传的市井哲学,也是温州方言文化里最为瑰丽夺目的花朵。

■艺术篇·虎画

军旅画家绘长幅百虎图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之间,猛虎或昂首阔步而行,或伫立酝酿一声兽吼……去年5月,著名军旅书画家陈光亮在老家永嘉展出了一幅长达32米、高1米的《百虎献瑞》图。

为了画虎,陈光亮说,除了经常去动物园观看老虎的形象外,他还遍寻古今画虎名家,反复揣摩各家特长吸取精华。

■产业篇·虎企

全市“虎”字企业1293家

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册的“虎”字企业1293家。从行业分布看: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电气设备、制鞋、玩具、文具、皮革、紧固件等传统制造业达119家;互联网27家;包装广告设计、文体活动策划7家;养殖、种植业11家。其中,注册时间最早的是1991年注册名为瑞安市振虎铜材加工厂的企业。

1998年元月16日,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确定了“98中国十大真皮衣王”和“98中国十大真皮鞋王”,“虎豪”获真皮衣王称号。虎豪的李作虎和虎牌的周大虎一时并称“温州二虎”。后者于1992年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从下岗工人安置费5000元起步,凭着温州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的龙头企业。

2014年,瑞安上望街道农民陈光虎,创办了瑞安市光虎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的养牛。之后六年里,养殖的牛最高达到数百头。三年期前改为养鸡场,目前养的鸡达500多只。2022年,陈光虎刚好60岁,他希望在本命年里事业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

12年前,安徽的许福虎来温与朋友一起,以自己名字为名在龙湾创办了温州福虎印刷有限公司。12年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凭着许福虎不懈努力,公司不仅站稳了脚跟,发展蒸蒸日上,业务范围涵盖海内外。前两年因为疫情,外贸出口业务大受影响,许福虎希望虎年能给他带来福气,助力企业腾飞。

(温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小娴/文 张啸龙/摄)

地虎代表什么生肖3

虎,作为山林之王,很早就成为先民崇拜与信仰的对象。千百年来,虎从神坛跃入民间,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形态,成为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之一,可谓虎有千面。

唐代陶制十二生肖俑,图中左数第三为虎生肖俑,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虎于何时位列十二生肖,已难考证,但细究多个版本的十二生肖就会发现,虎始终位列其中。

生肖,意为生年与属相有相似特性,意在“肖”,故而古人往往是就近观察、选择。例如中国最早驯化的“六畜”几乎都在其列,鼠兔蛇猴也是常见物种,仅有龙是特例。而虎不仅是与先民斗智斗勇的野生动物,也是与龙一同为远古先民信仰膜拜的神祇,入选其列也算顺理成章。

寅在甲骨文中形似一支呼啸而出的利箭,又在古代计时中为凌晨3时到5时,昼伏夜出的老虎常常活跃于此时,古人或许于半梦半醒间听到了其呼啸,想象着老虎雄健跃起的形态,进而将虎与寅相联系,从此便有了凛凛生威的寅虎。

镇邪纳福之虎

古人很懂得利用虎的形象镇邪纳福。

汉代民间流行在腊月除夕之日,用桃木制成小人悬挂于门两侧,或者在两块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并在门上绘制虎头,用以辟邪。

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还曾记载有古人画虎于门,在门左右悬挂吊灯,仿若虎目,以驱不祥。

在唐代的《酉阳杂俎》中也可看到门上画虎头,书“聻”字,以御凶。

在古人的观念中,人死为鬼,鬼死则为“聻”,门上绘虎加“聻”可谓双重保险。

“镇宅神虎”图,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随着门神信仰的流传,虎成为年俗中的常见元素。旧时,“镇宅神虎”的年画一般贴于房屋后门,又叫“守门虎”,寓意为镇守家财、震慑邪祟

随着门神信仰的流传,虎也成为年俗中的常见元素,并不断与各种民间典故、习俗相结合,进而发展出丰富的民间虎画主题,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如陕西凤翔的年画中常见“镇宅神虎图”,有的还会附诗云:“猛虎雄威借山林,啸吼如雷惊鬼神。始皇敕封山王兽,持守广镇聚宝盆。”不仅能庇佑家宅,也要镇守家财,这与当时人们将虎看作武财神赵公明的化身也有关系,在杨柳青、武强等年画产地都有大量类似主题年画。此外还有更直接的财神爷赵公明骑虎送财图,或《五福图》中五虎围绕着聚宝盆守财贺年的主题。

“泰山镇宅虎”图,武强年画,全国各地的虎年画主题近似,但在风格、设色上却大不相同

唐代记载中还出现一种名为“虎威”的“神物”,即为虎身上的一块骨头,形如“乙”字。《酉阳杂俎》记载称将“虎威”佩戴于身即可保官运顺遂,无官之人佩戴,也不会遭人嫉恨,还衍生出一些带有“虎威”二字或“乙”字的挂牌。

此外,颇为追求养生之道的古人为了安眠宁神,也将虎化为枕头,镇妖辟邪、守护美梦。在宋元之际就出现不少卧虎状的虎形枕,一般多是以虎背作为枕面,其上绘有应和当地风俗的自然风光,复杂的有秋风萧瑟的芦塘秋禽图,简单的有草叶花卉图,可谓“一枕清凉入梦来”。枕身则为虎形,多以黑彩描绘模仿虎皮的斑纹,从远看颇像一只小老虎卧于床头,威风犹存却更为温顺。

无论是虎威还是虎枕,从这些民间风俗中都可窥见,在死亡率高、平均寿命低的古代,古人对自身安全所产生的不安心理以及希冀能借虎之威势来庇佑、强化自身的渴望。

瓜瓞绵绵育虎儿

在生活条件十分有限的古代,成年人尚且忧虑自身安危,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更是一次堪比“闯关”的生命之旅。在古人眼中,尚在襁褓的婴儿弱小而毫无抵抗力,自应用各种各样的仪式为其驱灾避瘟。能“噬食鬼魅”的虎,自然也被天下父母寄予厚望。

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记载“古者胎教,欲见虎豹勇击之物”,孩子未出生之前,求子如虎,出生之后又给婴孩戴虎头帽,着虎头鞋,有时还穿虎皮衣,以祈求如虎子般健康。这一点在端午节的节俗中也有鲜明体现。

古人以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的端阳节更被认为是鬼魅百毒横行之日,多有禁忌。除了以兰汤沐浴外,古人还有“艾虎驱毒”的传统。所谓“艾虎”,就是用艾草照着老虎的样子编织成形,佩戴在身上以期驱除“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苏轼的好友驸马王诜曾写端午词,“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秋蝉即为宋英宗之女,这句词既显两情缱绻,也可见当时已有扎艾虎的习俗。明清时期,各地端午扎艾虎已十分普遍,北京城内的绒花作坊有“艾虎镇五毒”的头饰,苏州也有“编线为虎形,系小儿胸前,谓之老虎花”的习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流行在端午节给儿童做艾虎肚兜、帽圈和老虎枕头等物件,身上还要挂艾虎香包和串串。艾虎的形象常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站在一片艾叶之上或老虎脸颊两侧装饰两片绿色的艾叶。

虎形的玩具在古时并不少见,商代遗址中就曾出土灰陶烧制的卧虎以及小型玉雕虎,可以时常佩戴于身。而到了清代,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多地也有制作布老虎的习俗,一般由姥姥或母亲亲手缝制,既是婴孩爱不释手的玩具,也寄予辟邪纳吉的寓意,流传到今日,已经在多地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黎侯虎”布老虎,发祥于山西省黎城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布老虎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不同地区形色各异的布老虎恰恰体现了虎崇拜与以虎辟邪之民间风俗的流传演变

这些布老虎造型敦实乖巧,配色鲜艳而又有其较为统一的审美,民间有“红间绿、花簇簇”“粉笼黄、胜曾光”等设色口诀。额头上一般都有一个“王”字以显其王者之风,虎嘴则是“嘴大吃四方”的造型,四肢短小粗壮,虎尾上扬,颇为憨态可掬。尽管布老虎出现的年代较为晚近,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身体每一部分所采用的纹样造型,或可从商周青铜器的古朴纹样中寻踪一二。例如有的布老虎眼睛突出,形似乳钉纹,眉毛飞扬又与云纹颇为相近,甚至在形态上也与商周时的一些青铜虎尊颇为相像。而其所展现的以虎佑子之心,则传承久矣。“百兽之王”也一改刚猛之态,变得愈加亲切可人。

亚历山大与虎头帽

与布老虎一样色彩缤纷的民间工艺,还有虎头帽。略作溯源,就会发现,尽管崇虎的年代久远,但古人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想过将“虎”作为帽子戴在头上。帽,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小儿、蛮夷头衣也”,可见一开始就是中原儿童用以御寒取暖的服饰。纵观秦汉时期青铜器、画像砖、墓室壁画,几乎未见带着虎头帽的大人或孩童形象。

杏黄缎虎头式棉风帽,清同治,现藏故宫博物院

而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孩童佩戴虎头帽的实物例证是出土于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中出土的虎头帽襁褓俑。这个婴儿俑头戴虎头帽,身着衫,外裹襁褓且在身前系有三条打结的绑带,衣帽处的细节塑造细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婴孩服饰的样貌,也可判断当时孩童已有戴虎头帽之俗。

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向其他唐墓略作探寻,就会发现许多墓葬中都有虎头帽武士俑的身影。例如在陪葬于昭陵的尉迟敬德墓中,就出土有初唐时期头戴虎头帽的武士俑,武士额头上猛虎獠牙清晰可见。而在洛阳出土的一件三彩俑,戴虎头帽的武士面容似虎,怒目圆睁,脚踏于牛身之上,一时间人虎难分。细看其虎头帽,与韩森寨出土的襁褓俑头上所戴的十分相似。而这些武士俑也让人联想到大约出现于北朝晚期的佛教艺术造像中那些头戴虎(狮)头帽的力士与天王。

开凿于公元6世纪的新疆克孜尔石窟175窟的壁画上绘有一个手执金刚杵的金刚力士和麦积山北周石窟4号崖阁的第三身天王塑像上,都可以看到戴在头上的兽头帽,不过难以判断究竟是狮还是虎。我国佛教早期开窟建塔,造佛深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而在犍陀罗艺术中不乏戴着虎或狮子头帽的护法形象,虎爪也往往交叉系于颈下,这在唐代的一些武士俑中也曾出现。学者李凇指出,虎头帽的出现正是东西方交流的产物,其源头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形象。赫拉克勒斯天生力大无穷,成年后为了赎罪要完成12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一项就是猎杀一头食人巨狮。杀死狮子后,他将狮皮剥下披于身上,又将狮头做成头盔。在古希腊的陶瓶上常常能见到他身披狮皮战斗的身影。而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坚信自己是赫拉克勒斯的后代,常常佩戴狮子头盔并身披狮皮,并将此形象铸造于钱币之上广为流传。有学者推断,或许正是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与帝国版图的扩张,这种狮头帽的形象也渐渐传入中亚并经历本土化的再发展,最终影响了犍陀罗艺术中力士、天王的造像风格,进而传入中国,成为虎头帽的滥觞。

带有亚历山大大帝头戴尼米亚狮头盔形象的古希腊银币,约公元前200年

或许唐墓中虎头帽襁褓俑的造型可能受到佛教中头戴虎头帽的天王、力士的影响,并随着民间的本土化与改造而流传下来。不过要把这一观点看作是对虎头帽在中国出现的唯一源头则未免偏颇,但也为今人研究虎头帽的由来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角度与溯源的可能性。宋代以后儿童佩戴虎头帽的形象几乎不曾出现于婴戏图或壁画之上。直到清代,才逐渐开始出现形态各异的虎头帽,守护孩童的活泼健康。例如故宫中就藏有制作精良的虎头帽、虎衣以及虎头鞋,多为皇子用度,当然这也与清朝统治者历来崇虎的信仰不无关系。而在民间,各地虎头帽的制作也变得丰富多样,流传下来不少样式考究、工艺精良之作。总而言之,古人所用今人所见的这些惟妙惟肖的虎头帽不仅兼具实用与美观,还承载着家人对孩童的祝福与期望。

左图:婴儿襁褓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右图:三彩虎头盔武士俑,出土于西安洪庆

从谈虎色变到与虎谋皮

有人曾统计,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收录的关于“虎”的成语共有100多例,甚至比“龙”的成语还要多,可见虎在民间语言中的丰富遗存。

在与虎有关的成语中总少不了龙的身影,而沾了龙的光,这类成语也多是褒义之词,如“龙腾虎跃”“卧虎藏龙”“生龙活虎”“龙韬虎略”等。这与古人对龙虎的崇拜不无关系,龙更发展为帝王的象征,端坐于庙堂之上享受奉祀。而与此相对的虎则为山野之王,自然象征着庄严祥瑞的事物而自带威武之气。张衡在《归田赋》中就有“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进而有“龙吟虎啸”一说。古人也常用“龙虎”来形容一个人器宇轩昂,如《三国志·蜀书》中对诸葛亮的描写就用了“龙骧虎视”一词。骧,表现了龙在云中腾跃的英姿,虎视则坚定沉稳,在一起恰恰展现了诸葛亮士气高昂、顾盼自雄的姿态。不过,到了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入,降龙伏虎的典故也随之传入中原,进而被用来喻指那些有极大能力战胜强大对手的英雄豪杰。

虎在成语中除了与龙搭配,也常与狼做伴,不过受狼“连累”,多为贬义之词。最有名的恐怕要数出自《史记》中的“虎狼之国”一词,史籍中它被用以形容秦国的不仁与强暴,其实早在《战国策》中也曾如此形容秦国。这个词也间接反映出时人对老虎作为猛兽而性情暴烈的认知,也说明当时虎害虎患对古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老虎捕食的凶猛残暴使人联想到苛政肆虐与暴力横行对百姓的伤害,因而《礼记》用“苛政猛于虎”来形容暴政,以虎讽喻政治现实。出自《论语·季氏》的“虎兕出柙”(也作“纵虎出柙”“开柙出虎”)一词就更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柙指的是关兽的牢笼,兕即为犀牛,成语意指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也喻指纵容坏人作恶。

《战国策·楚策一》则记载了一则寓言型的故事:楚宣王听说北方各国对其手下大将昭奚恤十分畏惧,因而询问群臣,昭奚恤是否真的有如此威名?大臣江一就给楚宣王讲了一则“狐假虎威”的故事,既贬低了与己不和的政敌,也提醒楚王要善用王权,不要被轻易利用。“狐假虎威”此后也用来比喻依仗大人物的威势吓唬、欺压他人。而出自《战国策·魏策》的“三人市虎”,也比喻谣言可畏的现实。同类词语还有“为虎作伥”“虎而冠者”“虎视眈眈”“豺狼虎豹”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虎之间共存的领域也在发生变化,因而在古代也时有各种虎害、虎患载于史册。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在《二程全书·遗书二上》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虎之凶猛众所皆知,然而田夫曾被虎伤,因此“谈虎色变”,可见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不可等同而语。与它相似的还有“畏敌如虎”“养虎遗患”“纵虎归山”“虎口余生”等词,个个细品起来都有惊险之感。

古人也常将“虎”比喻为一种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巨大的困难,进而反向用“搏虎”“斗虎”来鼓舞士气,如语出《后汉书·班超传》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讲得正是班超出使西域时深入险境的大无畏精神,使得西域各国为之心折。当然,也不是所有搏虎之人都有搏虎之才,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骑虎难下”“与虎谋皮”等成语了。

正如民间习俗对虎的接纳,古人不仅用虎做各种“警世恒言”,也用虎来形容人的相貌。例如有勇有谋的班超就被形容为“燕颔虎颈”,明清小说中也将那些魁梧健硕、四肢有力的人形容为“虎背熊腰”。虎,头圆壮美,有雄武忠厚之态,如果儿童能用“虎头虎脑”来形容,既体现了健康茁壮,也暗含着对孩童未来寄寓的期望。语出《后汉书》的“画虎类犬”一词,则大有对幼子的训诫之意。

《虎》,矶田湖龙斋绘“十二生肖系列”之一,约1770—1772。古代日本受中国影响也开始使用干支纪年法,同时十二生肖文化也随之传入

除了这些出自神话、历史典故的成语外,古人还积极总结与虎交流的生活经验,以简白质朴的形式流传下来。如“一山不容二虎”,正是观察到老虎在山野间营穴独居的生活习性。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也可看作对兽类之间实力差距的认知,同类的还有“虎病山前被犬欺”“强龙不压地虎”等。“虎豹不外其爪”则被应用于兵法之中,以表达军机不可泄露之意。“虎毒不食儿”用来训诫不义之徒,“虎父无犬子”则与“龙生龙,凤生凤”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古人还以“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来劝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人们在与虎的交往中,也留下“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爬树——荒唐”等俗语。南方山林中的猎人还根据猎虎经验总结出“铜头铁腿豆腐腰”的口令,指的是虎身上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腰,因此打虎时要“远射腰,近扫腿”。

虎的形象历经千年的创造与再创造,从啖食鬼魂的凶兽到憨态可掬的布老虎,经过民间文化的浸润,最终成为一直陪伴国人的经典文化符号之一。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

参考资料:曹振峰《神虎镇邪》;汪玢玲《中国虎文化》;辛德勇《猪尾鼠头谈十二生肖纪年的渊源》;杜文《从尼密阿狮皮到虎头帽,浅议民间虎头帽与东西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