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代表什么生肖

汉字里的生肖—申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禺代表什么生肖1

汉字里的生肖

人类认识世界的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时间维度。经过漫长岁月的陶冶洗涤,中国人形成了干支纪年法和生肖纪年法,生肖纪年是干支纪年的补充。这两种纪年方式,承载了众多的文化信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生肖纪年方式,人类与自身生肖属相的关系随之衍化,产生了生肖文化。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文化的一个核心是与阴阳五行观念结合。在中国古人眼里,“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是民间生命信仰的一部分,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联,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他有关的人生现象。如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阴阳八卦相配合,组成民间信仰体系。

十二生肖图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今的两个小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与生肖对照表,来源网络。

在中国生肖文化中,生肖不仅与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人一生的命运也紧密相连。本命年的观念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即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生肖,就是其属相,以后每到这一生肖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 12 年,就会遇到自己的本命年。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和特定年份的象征符号,日常生活中关于生肖猴的文化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将这些文化信息汇总,并进行解读与传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肖猴文化。

申猴形象来源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在每日十二时辰中,大约为下午 3 时至下午 5 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比较兴奋,喜欢啼叫,故以申时为猴。另有“申者伸也”,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

据考,生肖猴的形象,一者来源于猴,另外一个则为猿。猿与猴的区分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结果,古人猿猴不分。在古代典籍中,猿与猴形象并存,反复出现。

图为申猴图,来源网络。

申猴的传说故事

鲁迅先生曾引经据典,认为,中国有关猴的神话最早脱胎于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无支祁。《太平广记》引《戎幕闲谈》称无支祁是淮水涡水一带的水神,“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图为《太平广记》,来源网络。

上古时代有另一神通广大的猿猴——夸父。《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或作夸父)。”禺即猿猴,意指夸父是一只猿。但有学者指出,这种说法是说夸父族的图腾是猿猴。不过不管怎样,除了《山海经》,晋代王嘉《拾遗记》、《神后记》等众多典籍都讲到了猿猴形象,不仅涉及人类对猿猴的崇拜情结,而且投射出人类自身的精神面貌,由此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生肖猴文化。

图为举父(或夸父),来源网络。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生肖和猴文化中出现了一只来自天竺的猴子——大颔神猴哈奴曼(梵名 hanumana)。在印度神话中,哈奴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被称为“风神之子”,能飞腾变化,高如塔楼,力大无比,面色红赤,毛色金黄,尾长无限。胡适先生曾认为哈奴曼是《西游记》中孙大圣的原型之一。

图为印度神猴哈奴曼,来源网络。

申猴的寓意

自古以来,“猴”多为聪明伶俐的代表,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灵猴”,古人讲究阴阳五行,阴、阳、金、木、水、火、土,猴子属“金”,所以我们也称之为“金猴”。

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古人在年画中,画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猴子向枫树边挂印,寓意“封侯挂印”;九只猴子攀爬在松树上,寓意“延年益寿、富贵永久”;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在这里,是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寓意花开富贵,福禄封侯(辈辈封侯)。

图为汉代黄玉马上封侯摆件,来源雅昌艺术网。

北京白云观里的“三猴”作为猴子的祈福形象是极为著名的。这三只猴子的位置很分散,如果不注意,还很难一一寻到,所以民间就有了“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俗谚。一般人去白云观,都会去摸石猴,借以祈福,以至于因风成俗。

图为北京白云观里的“三猴”之一,来源网络。

猴与侯同音,“侯”,是对美猴的称赞,引申为一种美。《诗经》上有“海直且侯”一句,《韩诗》解释说:“侯,美也。”转引为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封侯拜将。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的象征意义。

在古人眼中,猴不仅通“侯”而借以祈福,也因其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相像的灵长类独特秉性,而被哲学家们赋予了某些礼教的色彩。后人把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简化为“三不主义”,并以猴子形象予以具象化。在传世的石雕中,三只猴子分别双手捂口、捂耳、捂眼,形象生动。在生肖猴的形象中,“三不猴”可谓是移风易俗的典范,可以看作是儒家文化的世俗化。

图为清象牙三不猴摆件,来源网络。

这些隐喻、暗示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中国人希望借此招福纳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其祈求吉祥的文化观念。

成语诗文

成语如“朝三暮四”、“沐猴而冠”、“心猿意马”等;

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猴年马月”等;

歇后语“猴子爬树——拿手戏”、“猴子看果园——越看越少”;

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来形容他发配途中遇赦还乡的喜悦心情;有感于孙悟空敢于反抗玉皇大帝、善于识别真伪、能够驱魔除恶的真本事,毛泽东亦写下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壮美诗句。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杜甫《秋兴八首》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楚江怀古》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体验项目古法拓印术—生肖猴

博物馆集齐十二生肖形意字、吉祥语合体字、名家名作等上百块拓板,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一幅幅拓印作品。在体验的步骤中,了解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或图形,怎样保存下来,给予人以责任感与使命感,更直观理解中华文化本身,感悟拓印的乐趣与美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拓印工具

拓印工具

拓印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武.生肖猴的前世今生[J].金融博览,2016(03):72-75.

[2]夏周勇.猴年说猴[J].江南论坛,2016(02):62.

部分图片、文案来源网络,侵权删!

END

禺代表什么生肖2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那么,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按照什么规则对应搭配的呢?

上古人就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而后,又在十二时辰的启发下,发明了十二个生肖的排序。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凌晨3点至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上午9点至11点,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另外,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

【相关文章导读】

♦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十八层地狱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 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图腾是怎么来的?

《非常历史》

verydaily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敬畏 · 求真 · 鉴今

禺代表什么生肖3

首先,从成书年代来讲,《山海经》明显比十二生肖的出现时间更早,促进了十二生肖的产生。目前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山经》出现最早,据说是大禹和伯益治理大洪水时,对华夏九州地理的考察记录。《海外经》可能是夏朝地理资料,《大荒经》可能是商朝地理资料,《海内经》基本确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最终被整理成书,应在战国后期到西汉之间。

而十二生肖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春秋时期。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先秦古籍《诗经》和《易经》,虽有类似十二生肖的描述,但并没有形成体系。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最早记载了十二生肖。直到西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才将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基本确定下来。

其次,《山海经》展现的动物图腾崇拜理念,是十二生肖产生的根本原因。《山海经》除了是一本地理古籍,还是一本动植物大百科全书,也是上古民俗的汇集。在农耕社会到来之前,动物是远古先民的主要食物。在狩猎过程中,人类产生了对动物和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于是,最古老的一批神灵就出现了。

《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灵,其形象大部分是人兽组合的形态。例如昆仑山的西王母,她的形象是“豹尾虎齿”;无所不能的自然之神烛龙,其形象是“人首龙身”;统御四方海洋的海神禺强、禺猇、不廷胡余和弇兹,其形象都是“人首鸟身”;创世神女娲和伏羲,其形象是“人首蛇身”。

为什么上古神话中的神灵,都与动物脱不开联系呢?这是因为,西王母、伏羲和女娲等上古神灵,他们都曾经是部落首领,而他们的部落都有崇拜的动物图腾。远古先民认为,这些动物图腾能赋予人类神秘的力量,例如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鹰的眼睛和狼的耳朵等。只有拥有这些力量,才能称之为神灵。

最后,十二生肖和《山海经》的文化理念是相通的。《山海经》是通过人兽的“形体组合”,获取神秘的自然力量。而十二生肖是通过人兽的“灵肉组合”,将动物图腾变为守护神。十二生肖选择的动物,在《山海经》中大部分为《中山经》记载的山神,主要有龙、马、猪、蛇、牛、虎等6种。也就是说,《山海经》记载了最古老的6种属相。

​十二生肖里的十二种动物,有些在《山海经》里是找不到的,这些是后世的补充。因为,十二生肖引入了天干地支的概念,每一段时间都需要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生肖神。换句话说,我们的生肖属相,并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华夏先祖曾经顶礼膜拜的图腾和神灵。他们深信,这些神灵能为华夏大地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