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天生肖代表什么生肖

河南老家盖房子的讲究竟然这么多,你知道几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豫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秫天生肖代表什么生肖1

人们常说,修房盖屋一辈子,盖回房子脱层皮。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我对建房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深有体会,也对原来民间那一套约定成俗的“规矩”有所了解。

只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争相到城镇买房居住,除非万不得已,现在很少有人再劳神费力自己建房,原来那些令人忌讳莫深的建房流程和讲究也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张延伟|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打地基先得请“姜太公”坐镇

到县城工作后在同事们的撺掇下买了一套“团购房”,随后把乡下的父母也接了过来,谁知在农村辛勤忙碌和自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猛一清闲下来,却像住监狱般难受,久了怕要憋出病来,一直嚷着要回乡下。

无奈之下,我只得请人把老家年久失修的瓦房扒掉,重新建起几间混凝土平房来。

盖房首先得请风水先生“看好儿”。风水先生通过现场勘察、罗镜校验,根据主人的属相及生辰八字,结合房屋方位布局等情况,替主人选择一个最宜动土的黄道吉日,同时还要告知动土的时间、方向顺序等。

动土之前,主人先得用绑着红布条的竹笤帚象征性地将内外清扫一遍,一边扫一边念叨:“各路神仙,俺要在这盖房哩,恁都躲躲吧!”

接着把一只白公鸡脖子割开,一手抓着公鸡翅膀,一手捏着鸡冠,用鸡血把宅基四周洒遍,说是能够辟邪。实在找不到白公鸡的,就用朱砂兑入白酒搅拌均匀代替。

做完这些,吉时将到,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字样的牌匾立在中间位置,点燃鞭炮,主人先用镢耙沿着建房“老师儿(师傅)”提前用白石灰划定的大致轮廓,按风水先生交代的方向依次浅刨一周,接下来老师儿们才开始动手挖土并垒砌地基。

至于建房先“请”姜太公,这里面还有一段缘由。

说是老早时候有家人盖房子,前一天把墙垒半人高了,到了第二天却发现垒好的墙被莫名其妙地掀倒。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主人向一位道行很深的阴阳先生请教,得知是鬼魅作怪,但只要在建房的地方设个“神仙头儿”姜子牙的灵位,鬼神见了都会远远躲开。

主人照做,果然一直到房子建成都平安无事,以至于后来人们建房时都纷纷效仿。

02

上梁也有多讲究

墙垒成后上大梁,和打地基一样重要,也有很多讲究。虽说不用另外“择好儿”,一般也要挑选个农历逢“双”的日子,赶在近午时进行,仪式也颇为隆重。

以前人们在上大梁时,得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牌位从地上“请”至墙上,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在房子正中墙壁上张贴一张“伟人像”。

同时在旁边立一把竹扫帚,竹扫帚上挂一件主人的衣服,意即此处有“正神”坐镇,房屋已属主人所有,其它一切鬼魅邪祟都会远远地躲开。

另外,主人还要提前蒸两个碗口般的大馒头,蒸一笼指头肚儿或鸽子蛋大小、里面包了小石子或小列礓的圆形小馒头,同时买来“刀头”肉礼,准备一些称之为“金砖”的黄表纸。

午时将到,上梁仪式开始,老师儿们抬起收拾停当的木梁,口里唱起郎朗上口的“上梁歌”。

“上梁歌”一般由老师儿们即兴发挥、信口道来,全是祝福主人的吉利话,诸如:“一上两三上,上到梁头上,主人家有好儿郎”;“头杯酒,地上走,天地全神来保佑;二杯酒,天上有,主人家里住高楼;三杯酒,浇梁头,文登科,武封侯,子孙富贵代代有......”

把两架木梁在墙头支撑停当,在梁头各放一个大馒头,再贴上写有“文曲”“武曲”字样的红纸。

在木梁中间贴上“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门窗上贴上“安门大吉”、“上梁恰逢黄道日,安门巧遇紫徽星”之类对联,然后点燃鞭炮。

一般由“领作的(工头儿)”负责端着装在小斗(一种称重粮食的器具)里的馒头向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抛洒,同样有不少说辞:“东一把,西一把,又养骡子又养马,金银财宝往家爬;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家有聚宝盆......”

主人也在房子正中位置摆起供桌,放上各类供品,点燃黄表纸,口中祷告:“天地全神,各路仙家,今儿俺上梁哩,有肉有馍,还有金砖,肉、馍您吃吧,金砖花吧,保佑家里盖房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大梁上齐,主人需在中午改善伙食犒劳老师儿们多日辛劳,有酒有肉,让老师儿们放开肚子吃喝,即便喝醉了也不打紧,下午一般都要歇工一晌。

据说,上大梁时撒馒头,可招揽众人至近前看热闹,人群中形形色色不乏“贵人”存在,同样可压逼鬼神,保佑平安。

另外,撒馒头也是为了让乞丐或路人捡拾馒头充饥,至于包石子或列礓,除了以前粮食缺乏,有防止饿极者吞食迅速噎出毛病的原因;更有老人们说,上梁时把包有列礓的小馒头给小孩子吃了,还能辟邪,煞食气,不咬牙,等等。

所以小时候逢着村里人盖房上梁,孩子们早早地守在四周,目不转睛地看着墙头上领作的眼色和动作。一旦他抓起馒头朝某一方向扔去,孩子们便一拥而上地去争抢,那种场面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03

建房老师儿不能得罪

为了顺利把房子盖好,主人家除了敬天敬地敬鬼神,对领作老师儿更是慢待不得,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们,个别道行深的老师儿就会想法摆“阵势儿”折腾主人家。

很早以前有户有钱人盖房子,对老师儿们非常刻薄,老师儿们活没少干,吃的简直就是“猪狗食儿”。

领作的决定捉弄一下这家人,于是趁歇工的间隙用秫秆扎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推车,趁上大梁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小推车头朝外放在梁头旮旯里。

房子盖好了,有钱人家的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不是饲养的牲畜莫名其妙地死去,就是种的庄稼说不清缘由歉收,特别是和同行接二连三打了几场官司,原本殷实的家业逐渐衰败下来。

有一天,领作的觉得折腾够了,就到主人家做客,趁主人不注意,把原本朝外推的小车换作了头朝里。从此,这户人家的日子又慢慢好转起来了。

据说老师儿们能摆的“阵势儿”还有许多,比如在堂屋正中间的椽子上钉个大爪钉,能把主人“钉趴下”;在房屋叠脊时在中间放一只破碗,碗里放个馒头,主人后代就会以要饭为生......

当然,这些关于盖房和“老师儿”的规矩都是传说,不足以全然相信,但这一套说法在钢筋水泥的“与时俱进”中,竟显得格外鲜活与珍贵。

乡下建房的规矩和礼仪,随着时代的洪流即将成为美好的追忆,但那些千辛万苦中才得以入住的房子里,封存着我们最美好的乡土时光。

(图片来自网络)

秫天生肖代表什么生肖2

雄关之下 多彩田畴织锦绣(报告文学)

悬壁长城 王金 摄

嘉峪关。王金 摄

刘恩友

“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这句诗说的是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的悬壁长城,它倒悬于黑山之脊,气韵接天,风骨苍茫,形似北京西山的八达岭,故有“小八达岭”之称。从这里俯瞰,山脚下的“百亩花海”和多彩田畴,便是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所在地。

黄草营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蕴含着深厚历史人文内涵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悬壁长城、黑山石刻等名胜古迹近在咫尺;穿境而过的S06嘉酒绕城高速、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等带来交通的便利;而村民“依靠劳动致富奔向高质量小康”的决心,更是这个小村庄发生喜人变化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勤劳朴实的黄草营人用梦想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画卷,用奋斗描绘着梦想成真的火热时代,在这片热土上演绎着平凡而又精彩的故事。

畅意抒怀,村里处处是风景

白墙灰瓦的整齐民居,花木扶疏的洁净街巷……走进黄草营村,果树绕村,道路宽敞,小院整洁,雅致的壁画文化墙自成风景。老支书王丽英家的小院里,微风吹来,树枝摇曳,又红又鲜的杏子啪啪地落到地上,嘭的一下裂开口子,像咧嘴的欢笑。

此时此刻,黄草营村居民点前的果树一溜排散开,密密麻麻的红杏子缀满枝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几乎都有一棵红杏满枝的杏树,沉甸甸的杏子像村民们沉沉实实的日子。

王丽英是2019年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在她家,笔者看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等一摞鲜红的荣誉证书,仿佛看见王丽英走过的一串串踏实的脚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黄草营村打造出了“百亩花海”、民宿一条街、特色旅游等发展亮点。

村民龚明说,村里决定打造“百亩花海”后,他当年投资9万元试种了11个鲜花品种,其中麦秆菊、百日草、百日菊、伦芬菊、草葵、波斯菊、翠菊7个品种的种植很成功,田野里花浪滚滚、花海荡漾,美轮美奂,赏心悦目。

“有了这个花海景观,来这里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把自家产的杏、西红柿、黄瓜都拿到门口卖,夏天的时候每天能卖200块钱,还是很不错的。”村民小组一组组长李建兵说。

“把风景变成产业,让美丽转化成生产力,给大家一个五彩的世界,让青山绿水谱出新曲。”这是黄草营村在乡村振兴中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尝试。2019年,黄草营村依托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建设,投资170万元打造了以仿古大门、村道的木栅栏、青砖和“百亩花海”为主的“四大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2020年,黄草营村在悬壁长城下修建了集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田园体验等在内的景村一体化民俗风情一条街,以非遗传承馆、农家乐、民宿、商铺、乡村酒吧、书吧等为主要业态,让来这里的游客尽可能体验到黄草营村的非遗文化、田园风光、乡风文明。

民俗风情一条街以黄草营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为运营主体,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团队,面向社会招商,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实现合作开发、收益共享。

在王丽英的眼里,现在的黄草营村处处是风景。

润物无声,文化为村庄添彩

“咣!咣!咣……”在黄草营村社区文化广场,锣声喧天。锣鸣处,人头攒动,你拥我挤,原来是村民曹英正在表演自编自创的快板:

“发展经济有了好路子,

科学养殖有了大样子;

玉米葵花制种让咱笑数钞票子, 乡村旅游也是个好法子……”

“重大节日里都会有演出,村民自编自演,挺有意思!”村民李万会说。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黄草营处在明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旁的悬壁长城下,文化景色一如姹紫嫣红的夏日风景,历史文化为这里注入了一种长久的魅力,传承弘扬村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

闻着清香,笔者走进了“锅盔之家”曹英家里。今年57岁的曹英以烙锅盔而远近闻名。曹英说:“别看香锅盔、烧壳子小,但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手艺,要用心、用情。”

她15岁就开始跟着外婆学习烙锅盔技术,已把它当做一种美食艺术,她烙的锅盔上有画、有动物,还有孙悟空和八仙过海,她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都烙在了小小的锅盔上。

曹英并不把烙锅盔当作简单的烙馍馍,在面粉配料、柴火选择上都有讲究,从不凑合。曹英说,在柴火的选择上,用花果树的干枝条烤最好,而用松树枝条烤出来的锅盔自带一种香味,顾客在她家门外就能闻到松树和麦子的清香。

有些游客本来是参观村里景色的,结果参观了她烙锅盔,就被那黄嫩的色泽和喷香的味道迷住了。每每这时,曹英就会心一笑,很大方地说:“烙出来的热锅盔,先免费尝尝。”结果这一尝,有的游客一买就是几袋子,说是要让亲朋好友品悟长城下的农家非遗。

这些年,曹英家的烧壳子品种也越来越多,基本实现了订单销售,外地游客购买品尝的量也很大,每逢节会,游客特别多,有时一天做12炉都不够卖。锅盔和烧壳子越来越火了!

曹英的锅盔制作技艺在2017年被嘉峪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锅盔制作技艺”。她自己还先后获“省级脱贫攻坚五小带头人”“创业致富女能手”等荣誉。

许多人慕名而来向曹英取经,曹英也从不保留,还带出了许多徒弟。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黄草营村已有二十余户村民经营起了烤制锅盔的生意。

村落里,有花香,有鸟鸣,有特产小吃,更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在黄草营村,提起六组的王芳,大家都为她那一手布贴画、剪纸、草编绝活而叫绝。

王芳小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剪纸,她创作的《魏晋壁画剪纸》荣获嘉峪关市首届旅游(文创)产品展览会优秀三类产品,她的剪纸工艺也被嘉峪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都是相通的。王芳说,有一次她看到十字绣后受到启发,创作出一种直观大气、醒目简洁的布贴画。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农忙休息时也琢磨,农闲时更是认真钻研,后来她创作的布贴画也广受欢迎,《富贵图》《龙凤呈祥》《丰收在望》《鹏程万里》等作品栩栩如生,村里许多农家客厅墙上都能看到王芳创作的布贴画。

王芳还用黄草营村田间地头的芨芨草编织了许多艺术作品,果盘、果篮、抽纸盒、笔筒、艺术摆件、挂篮,她创作的“小时候的年是这样过的”系列作品、《丰收图》《十二生肖》更是惟妙惟肖。有一幅芨芨草编作品《雄伟关城》还被嘉峪关市文化馆收藏。

在这里,只要是有关文化传承,都会得到重视。

黄草营三组有一位74岁的老人名叫李守财,唱得几十曲拿手“嘉峪关民间小调”。老人说,他12岁开始放羊,一边赶羊一边唱小调,15岁在煤矿挖煤背煤,累了就唱小调提提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经常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唱上一阵子,只是调子越来越欢乐。

李守财的儿子还特意在自家修建的二层楼上布置了一间“歌厅”,让老人每天习唱小调。

谈到小调,李守财老人立马就来了兴趣,他随即给笔者哼了两曲。于是,一种厚重的气韵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听得人如痴如醉。李守财老人还获得“甘肃省非遗传承人”之誉,许多收集民间小调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录下他的唱曲。

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人,为黄草营村的精神家园镶嵌了一颗颗璀璨的宝石,让这个小村庄绽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

优秀的文化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使黄草营村时时有魂、处处有根,也为黄草营村的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种长久的精神魅力。许多村民变得爱学习、爱手艺、爱文化,成为村庄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共同致富,家家户户笑声飞扬

良好的发展条件,让村民动了起来,也富了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养殖和种植业成为黄草营村致富的支柱产业。2012年,黄草营村建成占地12.6万平方米、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生态养殖园区,成立了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管理、合作社运作”的原则进行修建和管理。

在地处黄草营村七组的“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近80头“西门塔尔牛”有的正在悠闲地吃草,有的卧在地上摇尾巴,有的睁着大眼睛打量着来人。

“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甘晓甜介绍,合作社前三年主要养羊,第四年开始养牛,特别是“西门塔尔牛”适合在这里养殖,产品销路好,价钱稳定。甘晓甜说:“其实就是想干点事情,在这里搞养殖产业还可以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另外,能让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像“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在黄草营村已有11家,完成建设投资880万元,初步形成了养殖规模。

除了专业合作社外,黄草营村还有每户上百只的集中养羊户23户,有200多户发展圈养羊,每户10只-30只数量不等,全村羊的存栏数已经达到8000多只。这些羊以生长在黑山和戈壁滩上的沙葱、羊须草、黑刺草、酸刺、马莲等为食料,羊肉口感细腻、嫩滑,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佳品,因而黄草营村的羊肉十分畅销。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黄草营村还把制种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以玉米、花卉、葵花和各种蔬菜制种为主的订单农业。近年来全村每年制种面积均达2000余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约占45%,制种葵花约占25%,制种花卉约占10%,制种蔬菜约占20%。

随着近几年订单农业规模的扩大、品种的增多,制种产业迅速成为黄草营村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是黄草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黄草营村还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了周边的戈壁。在驻地部队的援建下,黄草营村在丰翔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6座温室大棚,以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常规蔬菜为主,探索着现代戈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建成后的这些大棚由黄草营村委会管理,所得收益20%用于大棚的维护和再投入,其余80%用于补贴黄草营村和断山口村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因而,这些大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爱民大棚”。

初夏时节,在黄草营村的大棚里,西红柿、西葫芦、小吊瓜等果蔬长势喜人,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摘。承包户李继成是第一个承包大棚的农户,他说:“我承包的4座大棚,前期做了土壤改良,种的蔬菜都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每座大棚每年可以种两茬,每茬收入近2万元,除去前期投入、租金等各种成本,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这些年来,黄草营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全面帮扶,并不断开发“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发展了,对环境要求就更高了。因此,黄草营村紧紧围绕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紧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以“支部为核心、党员为主体、群众齐参与”的整治格局,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创建”专项行动,农村“颜值”“气质”比翼齐飞。

清风徐来,万物繁茂。走进黄草营村,喜鹊在枝头呼唤着希望的果实和喜悦的丰收,田野里轻纱般的薄雾,散发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麦子成熟的味道,远处吹来清凉的风,树木被微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罅缝,闪动着金色的光芒,小鸟啁啾,布谷声声。

这里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态家园。甘晓甜说:“等孩子都大了出去了,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把家搬到黄草营,过一种在田园中栖居的生活。”

“凤凰”回乡,家门口也能创辉煌

家是离家近的乡愁,乡愁是离乡近的家。

近年来,黄草营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悬壁长城景区和嘉北工业园区等区位优势,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标准化党支部”“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雄关先锋号”“甘肃省四星级农家书屋”和“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发展就有了空间,返乡的青年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正因为这些,让全村青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发展前景。黄草营村一组组长李建兵说:“我们有信心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嘉峪关,看到雄伟的长城,体验独特的长城文化。”

曾经当过村委会主任、村支书的龙彦忠认为,黄草营有山有水有景点,只要定位准,一定有发展。

龙彦忠高中毕业后回村创业,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2003年开始兴办农家乐,2009年投资30万元在自家院修了150平方米的彩钢房,在景点附近经营餐饮服务,曾经获得“全省回乡青年创业奖”。

龙彦忠说,嘉峪关市有酒钢等许多大企业,用人需求大,所以,全村有500多人就近打工搞劳务输出,下班后再回到村里或搞特色旅游,或发展养殖、种植业,既就近打工,又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收入十分可观。

黄草营村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一批回乡青年创业发展。2013年,陈旭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黄草营村创业,2020年底,他被选举为黄草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说:“黄草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在还没有完全挖掘好、利用好、发展好。只要把制种农业、设施养殖业、就近劳务输出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的这五个特色产业打造好,提高眼界,善于学习,贴心服务,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村党总支就一定能够带领村民把黄草营村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好。”

如何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品农家乐”到“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消费,再到全方位的乡村田园生态休闲游,这些都成为黄草营村许许多多有志青年扎根黄草营村的理由,也是黄草营村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燃点、沸点。

多年梦想,不懈奋斗,今朝梦圆。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的黄草营村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上,阔步走上了一条“小村庄,大文章;小村庄,大发展;小村庄,大舞台;小村庄,大未来”的希望之路、振兴之路。

秫天生肖代表什么生肖3

子鼠年将至,老鼠这不起眼的小家伙人气迅速在全球飙升。追根溯源,是十二生肖成就了老鼠不可动摇的地位,生肖原是纪年的一种符号,如今成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生代开始的芸芸“鼠辈”,乍眼一看,与今日穿梭在水泥森林、葱葱绿野的老鼠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恰是它们撑起了今日的繁华万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子神,到美国大片中的精灵鼠小弟,老鼠在人们心中代表了机智、敏锐与灵活,但是人们也决不会忽视这种貌似可爱的动物让自己多么的头痛。

从中生代芸芸“鼠辈”到十二生肖子鼠纳福

撰文/邢立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张娜

绘图/赵闯 陈瑜 邢立达图片提供/韩美林 王洪震 CFP gettyimages

执行/冯欣

有人说,中国人以鼠为子神,认为鼠代表子的方位,而老鼠也位列十二生肖之首。民间相传这首位本是猫的,但由于老鼠耍了滑头,便抢了位置。

但另外一种较为合理的说法是按足趾奇偶数来分。动物的足趾有单双即奇偶之分,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的足趾数目前后或者左右都是相同的,但唯独鼠是例外。老鼠是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在排列十二生肖时,鼠足因为奇偶同体,无法安排,所以因异得福名列前茅。还有一种说法是,鼠是十二生肖中繁殖力最强的动物因而被排在了第一位。

十二生肖的排位众说不一,但在历史上真实记载的由老鼠惹出的麻烦可是不少,一时间,更是罄竹难书。小小老鼠竟能如此翻江倒海地折腾数千年自然是有些来头。几千年下来,人们似乎再难理清对它的态度了。

溯源篇:鼠辈的前世今生

中生代开始的芸芸“鼠辈”,乍眼一看,与今日穿梭在水泥森林、葱葱绿野的老鼠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恰是它们撑起了今日的繁华万象。从巨颅兽、始祖兽、中国袋兽、翔兽到爬兽,这些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在恐龙的后方揭竿而起,誓要取而代之,于是进化出现代哺乳动物的各大门类祖先。

在那颗致命的陨石轰袭地球之后,称霸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王朝轰然崩塌,哺乳动物的世界开始风起云涌,在经历巨大化之后终于进归现态,并与非洲走出的古人类一起建立了新的生命圈。如今,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哺乳动物。从最小的身长不到3厘米的泰国猪鼻蝙蝠,到超过33米的蓝鲸;从日常速度0.2公里每小时的树懒,到最大速度30米每秒的猎豹。它们以身上的皮毛保暖,在体内孕育生命,战胜了地球上最荒远、最艰险的地方。无论干旱还是潮湿,无论炎热还是寒冷,地球上处处都有哺乳动物的足迹。

但所有这一切却归结于中生代开始的芸芸“鼠辈”们。乍眼一看,它们与今日穿梭在水泥森林、葱葱绿野的老鼠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恰是它们撑起了今日的繁华万象。从巨颅兽、始祖兽、中国袋兽、翔兽到爬兽,这些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在恐龙的后方揭竿而起,誓要取而代之,于是进化出现代哺乳动物的各大门类祖先。

大头祖宗之巨颅兽

早侏罗世的云南对我们来说完完全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那时地面则覆盖着低矮的蕨类。当夜晚降临,森林里充满了奇怪的声音,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在银杏叶下面钻出来,它的整个身体只有一颗粉笔头那么大,脑袋却占到了1/3以上,酷似一个滑稽的大头娃娃,怪不得被美国自然历史卡内基博物馆的罗哲西等学者命名为“巨颅兽”。

巨颅兽长得像一只具有长口鼻的小老鼠,生活习性类似今天的地鼠,但却小得多。它体重只有2克,从头到尾全长仅32毫米,相当于一枚回形针,其中脑袋就占了12毫米。它纤小的身躯显示它可能以捕食非常小的昆虫来维生,而异常大的脑部和纤小身躯暗示它的新陈代谢非常迅速,必须不断进食。为了躲避恐龙的袭击,巨颅兽有着比恐龙好得多的视力,而且很可能是昼伏夜出。

巨颅兽在哺乳动物进化树上占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位置。它很可能是现代哺乳动物的姐妹群,为科学家了解哺乳动物初期阶段的进化过程提供了独特的信息。

■ 巨颅兽。拉丁文名:Hadrocodium。生存年代:早侏罗世。分类:哺乳形动物。化石产地:中国云南。体形特征:身长32毫米。食性:肉食性。

■ 巨颅兽。

万兽始祖之始祖兽

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季强与美国的罗哲西,这两位著名古生物专家将来自中国辽西的一块化石标本命名为始祖兽。始祖兽是一种古老的真兽类动物,而且保存极为精美。在它14厘米长的身躯上,皮毛、牙齿、四肢甚至部分软组织都清晰可辨。从化石上可以看出,始祖兽长着灵活的、善于爬树的脚趾,而“始祖”则表示它处于哺乳动物进化树的树根上。始祖兽正是占现存哺乳动物99%的真兽类的老祖先之一,比此前所发现的最早真兽类足足早了5000万年。

这块化石是如此的精美,人们甚至可以从化石上推测,当有恐龙经过附近,始祖兽可以一下子窜上树梢。在恐龙横行于地面的年代,善于攀爬可能是当时生存的一个有利条件。同在辽西发现的中国袋兽等早期的有袋类,很可能也具有较强的爬树能力。看来,人类的祖先可能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到了树木的庇佑。

■ 始祖兽。拉丁文名:Eomaia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分类:真兽类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体形特征:长14厘米。食性:肉食性。

■ 始祖兽。

袋族元老之中国袋兽

有袋类是哺乳类中一个古老的类群,可爱的袋鼠、袋熊就属于这个类别。它们的生殖方式非常特殊,小宝宝出生后非常脆弱,必须在母体袋内长期哺乳,故称为有袋动物。那么,有袋动物的祖先源自何方?

2001年,季强和罗哲西发现了一块神秘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在始祖兽出土之后,这会是一份怎样的惊喜?在与辽西同处一生物群的乌兹别克斯坦此前发现过距今7500万年前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化石,他们大胆推测,在年代更古老的义县组地层很可能同样存在着有袋类动物。此后的研究果真证明了这个推测,这块距今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动物化石被命名为中国袋兽。中国袋兽位于有袋类动物进化枝的最底端,与如今的有袋类有诸多共同之处,这就将已发现完整骨骼的有袋类动物化石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历史。

中国袋兽的前齿都很接近史前和现代的有袋类动物,而与白垩纪的真兽类都不相似。尤其是后上门齿呈不对称的钻石形状,几乎与现代的有袋动物,如袋貂如出一辙。中国袋兽的手腕和脚踝也体现了更多有利于抓取物品的有袋类动物特征。其腕骨和踝骨化石还显示,体重在25~40克之间的中国袋兽还是身轻如燕的攀爬高手,早白垩世的银杏、苏铁、松柏和蕨类都能成为它们的栖身之所。

■ 中国袋兽。拉丁文名:Sinodelphys。生存年代:早白垩世。分类:三尖齿兽类。化石产地:中国辽宁。体型特征:长15~20厘米 。食性:肉食性。

■ 中国袋兽。

空中快客之翔兽

距今1.3~1.64亿年前的银杏林中,虫儿叽叽啾啾,一声轻啸,一个细长的身体在空中变化为方形,像滑翔翼般姿势优雅地轻跃而下,那速度如同切开风的刀子。临降落相邻树上时,一条蓬松的尾巴助它轻轻着树,霎时,利牙如刃,依次扑递,一只肥大的辽蝉已在它口中呜呼哀哉……

它于2006年由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孟津教授等人命名。这一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长有类似蝙蝠的翼膜,表明它可以在空中滑翔。它将哺乳动物会飞行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7900万年,也就是说,当鸟类还在学习如何飞翔的时候,它已经养成了在空中生活的习惯。

翔兽体长在12~14厘米,大小和今天的飞鼠差不多,体重大约在70克左右,全身长有皮毛。而牙齿结构显示,翔兽主要以昆虫为食。与现在的滑翔动物一样,这个小家伙也可能是夜间活动的,但不能像蝙蝠一样在空中捕捉猎物。至于翔兽为什么会滑行,古生物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答案。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它们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上最省力的方式,同时滑行也可以使它们接触到更多的食物,甚至逃脱猎食者对自己的威胁。虽然这种古生物飞行时间不长,但这种方式已经非常接近于真正的飞行了,已向我们今天看到的蝙蝠那样飞行“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

■ 翔兽。拉丁文名:Volaticotherium。生存年代:早侏罗世。生存年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分类:翔兽目。化石产地:中国内蒙古。体型特征:长约12~14厘米。食性:肉食性。

■ 翔兽头部特写素描。

与龙争霸之爬兽

1.2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草丛沙沙作响,爬兽觉察到草丛后面的异动,迅速隐蔽起来,看到一只鹦鹉嘴龙正带着20多只幼龙在草丛中觅食。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因嘴喙酷似鹦鹉而得名。成年鹦鹉嘴龙最长可达1.5米,幼龙就小得多,刚出生不久的不过25厘米。在它们浑然不觉中,爬兽突然从草丛背面疾跑而出,高速冲入惊慌失措的小鹦鹉嘴龙群中,精准地咬住了其中一条幼龙,然后又迅速消失在草丛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生代的哺乳动物都像老鼠一般小,昼伏夜出,鬼鬼祟祟地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下,期待着那一颗能改变命运、毁灭龙族的陨石砸下来。殊不知,爬兽偏偏就能干掉恐龙!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胡耀明研究员等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布了他们对一具爬兽化石的研究成果。在这头爬兽的腹腔内,竟然有吞食后尚未消化的鹦鹉嘴龙骨骼。

那么,如何证明爬兽吃的是捕到的活龙仔,还是只不过是龙尸腐肉?爬兽的门齿粗壮,咬肌发达,又有半直立的行走姿态,足以能捕捉叼衔活的猎物。而且其牙齿并不利于咀嚼,只好像鳄鱼一样大块整吞。科学家据此推断,爬兽极有可能是主动猎食者,而不是腐食者。这一发现大大改变了过去对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看法,原来它们之中也有比小型恐龙还大,甚至可能是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的食肉动物。

■ 爬兽。拉丁文名:Repenomamus。生存年代:早白垩世。分类:三尖齿兽类。化石产地:中国辽宁。体型特征:身长1米。食性:肉食性。

■ 爬兽。

鼠辈溯祖

如今世界上哺乳动物种类4000余种,而其中以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就占了2800余种,仅中国就有200多种。也就是说,世界上每2种哺乳动物中至少有1种是鼠类!鼠从诞生至今,至少已在地球上生活了5000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哺乳动物成功的顶峰。

这些啮齿类鼠辈们遍布于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冻土,从沿海的茂密森林到大陆腹地的沙漠戈壁,从低于海平面150米的盆地直至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从地下或深水中直到几十米高的树冠,应有尽有。而其直系祖先,究竟来自何方?这成为古生物学家长久以来追寻的目标。

啮齿类的最大特征要数其上下各有一对没有牙根、终生生长、形如凿子的门齿,且不断通过啃咬东西磨牙,“啮”正是它特有的生理需要。它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颇受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的青睐。对古生物学家来说,鼠儿化石是古生物地层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一颗鼠牙与一颗象牙具有同等的科学价值。

■ 这是一只10天大的老鼠胚胎。据统计,世界上每两种哺乳动物中就有1种是鼠类。

目前,最早的啮齿类化石发现自晚古新世(约5500万年前)地层,它的起源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啮齿目起源于低级灵长类的更猴类,也有根据跟骨构造怀疑它起源于古肉齿类(古肉齿类的身体很小,样子像老鼠,其身体结构非常原始,还没形成后来肉食哺乳动物必备的裂齿)。而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古新世化石表明,啮齿类的起源可能是亚洲特有的兽目(Anagalida)。

兽目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动物。从古地理上看,从晚白垩世至早古近纪,亚洲大陆东以白令海峡,西以土尔盖海峡,分别与北美和欧洲相隔,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就这样,本地区发展出一群特有的哺乳动物,它们在分类上组成哺乳动物的一个新的目──兽目,它们揽括了亚洲特有的这类哺乳动物。中国古生物学家按照新的认识,创用了一个新的汉字“”。

兽目的动物体型都比较小,主要特征如齿冠咀嚼面的釉质层薄,稍磨即逝;肢骨有几分像兔,其中的宽臼兽科(Eurymylidae)最像如今的老鼠与兔子,它们的主门齿增大,平卧,终生生长,侧门齿及犬齿退化或消失。宽臼兽科只发现于蒙古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生存时代也是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根据最近10年的研究,啮齿目和兔形目很可能起源于这类动物。

追溯至此,古生物学家终于找到了与现生老鼠最为接近的鼠“祖宗”,那就是宽臼兽科中的晓鼠(Heomgs)。1977年,著名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发现一有趣的化石,它有一对大门牙、退化的颊齿并可能具有雏形的“啮”的机能,其状酷似啮齿类。此后,经多方研究考证,李传夔确认该化石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将它命名为东方晓鼠。李传夔在阐释其命名由来时说:“东方晓鼠的发现对啮齿类的起源问题犹如东方旭日,欲晓了。”这一有趣的命名和论断,引起世界上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而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就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

看来,不仅哺乳动物的祖先们在中华大地上萌芽演化,就连盘根错节的鼠鼠一族也在此蠢蠢欲动,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更多的化石证据现形于我们的世界。

■ 由宽臼兽科中的晓鼠衍生出的鼠辈。

 

现代篇:人鼠之间

如果人类能够回到诺亚方舟上去消灭四害,想来最难下手的应该就是老鼠了。虽然它们的存在和行为实在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它们的形象却是无辜至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子神,到美国大片中的精灵鼠小弟,老鼠在人们心中代表了机智、敏锐与灵活。但是人们也决不会忽视这种貌似可爱的动物让自己多么的头痛。

老鼠的家世

老鼠与人类有着共同的哺乳动物祖先,而且比人类还早进化了大约3000万年。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说,鼠可分为大鼠(Rat)和小鼠(Mouse)。作为哺乳动物种类最多的一目,它们的足迹遍及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个角落。据估计,全球“总鼠量”是全球总人口的5倍以上。

鼠科动物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小鼠主要聚集在巴基斯坦的干草原上面,跟人类本来没有什么交道。后来,小鼠中的domesticus种向西迁徙,跨过阿富汗和伊朗,与人类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现了粮仓的小鼠们立刻感觉找到了天堂,从此打定主意再也不与人类分开,做了人类不请自来的房客。同时,小鼠中的musculus种向东迁徙与中国境内的人类文明相遇。到这个时候,小鼠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鼠。

■ 老鼠与人类之间的纠葛延续了几千年,如果能够回到诺亚方舟上去除四害,最难取舍就是它了。

Mouse这个单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us,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中的mys和古梵语的mush,意思是“偷窃”。到了大约4000年前,随着人类的迁徙,domesticus小鼠从中东到了西南欧;与此同时musculus小鼠也随着中国的旅行者,穿越俄国,到达欧洲。大约1000年前,小鼠才随着人类到达地球的其他大陆。

除了对人类的依靠,迅速的繁衍也是老鼠取得最成功的哺乳动物这一桂冠的一大因素。单说诺亚方舟上那一对鼠夫妻,它们一般每年能生4~6窝,一窝少则6~10只,最多可达23只,这样算来它们一年可以生育96~120只幼鼠,而幼鼠仅两三个月就可以进入繁殖期。从理论上讲,这两口子一辈子可繁殖3000万只后代。

老鼠虽小,却有着强健的体魄和对环境非凡的适应能力,即使在原子弹爆炸过的岛屿上也安然无恙,而且越发长得壮实、长寿,这种本事显然令其他哺乳动物望尘莫及。老鼠有极其精巧的神经系统,能把识别有害物质和对新事物的厌恶感遗传给后代,能教儿女避开一切陌生的东西。老鼠很谨慎,第一次尝试新鲜食物时绝不过量,一旦发现不对劲,便立刻警告同类不要接近从而保全了整个种群。老鼠一旦遇难,便会以尿或涎水警示同伙:珍爱生命,远离此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老鼠在人类的地盘上肆意横行,经久不衰,甚至代表了哺乳动物进化的顶峰。

■ 老鼠精巧的脑神经系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老鼠在中国也称为耗子。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五代时期封建军阀割据,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书中记载除正税外还加有许多附加税,如吃盐要缴盐税、酿酒要叫酒税、养蚕要缴蚕税。其中就有一种名为“雀鼠耗”的税,是麻雀和老鼠吃粮食的损耗。官府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加损耗两斗,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就将一肚怨气发泄到老鼠身上,骂老鼠是耗子。“雀鼠耗”事件虽然是老鼠替皇帝老子背了骂名,但老鼠偷吃粮食,却是事实。“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悲歌从古唱到今,据统计,全球的老鼠每年要从人类手中夺走约2000亿斤粮食。

为了消灭鼠害,人们绞尽脑汁,与老鼠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各种各样的捕鼠器和鼠药被发明出来,甚至燎原烧荒。而老鼠们依靠非同一般的适应能力和鼠海战术依然逍遥自在。黔驴技穷的人们甚至连贿赂的手段都用上了: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那天要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然后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嘴里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吃了犒赏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1995年一些深受鼠害之苦的国家在法国里昂召开了第一次国际老鼠会议,简称“老鼠会”。

■ 东汉时期的鼠形青瓷灯,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威风老鼠

然而对人类的祖先而言,老鼠是一种具有预言意味的动物。在病房中出现老鼠,意味着死亡即将来临;房子里头如果有老鼠,通常不是好兆头。据说老鼠的体内蕴含着人类的灵魂,红色的老鼠代表着纯洁的灵魂,黑色的老鼠则是被罪恶玷污的灵魂。

刚果人认为老鼠是神林之王,日本认为老鼠是大黑天神的随从,中亚地区的土耳其人崇拜老鼠为祖神,认为祖神可以保护人类;中国云南地区的拉祜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还有老鼠咬断葫芦创世的类似传说,瑶族神话《谷子的传说》、畲族神话《稻穗为何像老鼠尾巴》则是讲老鼠如何帮助人类取来了稻种。

在印度,人们认为老鼠是欢喜天的坐骑,孟买附近的人管老鼠叫“鼠叔”,在拉贾斯坦邦的代什诺,还有一座老鼠神庙(Karni Mata Temple),成百上千的老鼠安然自得地居住在这里。当地人相信寺院内奔跑的老鼠即是他们逝去的亲人。他们也相信自己死后会化身老鼠到这座神庙报到,所以老鼠是“神圣的”。

■ 在印度,老鼠被奉为“鼠叔”,它是欢喜天的坐骑。

■ 老鼠神庙里生活着成百上千只老鼠,当地人相信这些自由自在的老鼠就是他们逝去的亲人。

虽然人们讨厌老鼠,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人们都认为白鼠是吉祥之物。据《太平广记》记载,白鼠洁白如浩玉,耳足皆红色,眼眶也是赤红,此乃金玉之精,伺其出处掘地必获金玉。《抱朴子》则讲:“鼠寿三百岁,满一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千里外事也。”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老鼠嫁女的习俗,新郎官就是猫。据说是为了补偿在生肖排位中猫的精神损失,究其实质则是一种祀鼠活动。各地的老鼠成亲日不一,但大抵都在腊月或正月,此时正是老鼠繁殖的高峰季节,送鼠出嫁,意味着送鼠“自家而出”,包含有把灾祸、是非、鼠虫逐出家门的意思。届时人们炒芝麻糖、爆秫米花,以此作为老鼠成亲的喜糖,还要敲响锅盖、簸箕之类,为老鼠催妆;又忌做针线,怕扎烂鼠窝;晚上忌点灯,怕惊动鼠女的花轿;当然还要放上一大堆糖果、糕饼之类好吃的置于暗处或鼠道上,供其食用。

■ 桃花坞年画《老鼠嫁女》。“老鼠嫁女”取的是请老鼠“出家”的意思,因而在全国各地大都有这个习俗。摄影/鲁忠民

篡改历史的老鼠

在地球上,人类是主宰,可是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这些非人为的东西一样能造就历史,因为历史是这个星球的日记。小小的老鼠就常常拨弄历史的方向盘,让历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进程。

在古埃及历史上多次爆发大规模鼠患,造成粮食危机,并因此迫使人们畜养家猫成风,猫咪们顺势上位,就此成了埃及的保护神。14世纪,黑死病突如其来,片刻之间欧陆沉沦。人们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因为万能的上帝在黑死病面前一样无能。黑死病使欧洲的社会结构崩溃,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化为乌有,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耗子如是说。1644年,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明史云:“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兵临城下的李自成轻而易举地进了北京,而京城如同鬼域,他的大顺军也开始瘟疫流行,最后不得不撤出北京,丢了江山。最后,天下归清,也是老鼠搅的局。

鼠疫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事情。1665年,当牛顿从剑桥的三一学院毕业时,正值欧洲鼠疫大流行时期,学校停课。牛顿不得不离开剑桥,躲避到沃尔斯索普。那些引起人类认识革命的伟大思想正是在这18个月里孕育的,那颗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奔向了牛顿天才的脑袋。恐怖的鼠疫还催生了国际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18世纪前后,欧洲各国普遍积极加强了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开始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传染疾病最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在,鼠疫等传染疾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贫困地区还时有发生。

■ 在汉代,狗捉老鼠是常事,上图为汉画像砖狗拿耗子的情景。

老鼠的“科学生涯”

1900年前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兰彼的一家农场,老鼠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生涯”。生活在该农场的退休教师、老鼠爱好者爱碧·拉思罗普女士将她的爱好转向商业营利,把自己培育的老鼠出售给大学开展新的遗传学研究。生物学家威廉·卡斯托就是老鼠购买者中的一员,1902年他在实验室对老鼠进行研究,以验证孟德尔法则是否适用于老鼠皮毛颜色遗传规律。1909年,卡斯托实验室的生物学家克拉伦斯·利特尔利用近亲老鼠进行交配繁殖,培育出首批近交系鼠,起名为DBA(dilute brown non-agouti)。他相信研究遗传纯种实验鼠有助研究人员解开人类疾病的秘密。DBA鼠标志着现代实验鼠的诞生。

老鼠自身条件太好了。它具备一切实验室研究需要的特征:较高级的胎生哺乳动物、繁殖能力超强、成熟迅速、比大动物易于管理和观察,同时在人工环境中能保持健康状况。而且科学家们的研究证明,老鼠跟人的基因确实很相似。虽然老鼠在实验室“受尽折磨”,但是人们并没有亏待这些为了科学献身的老鼠。据说加拿大4家医院准备为老鼠修建一座“超豪华宫殿”。这座“鼠窝”的正式名称为多伦多表型遗传学研究中心,预计耗资6700万加元,占地12万平方英尺,建成后能容纳36000个老鼠笼,供18万只老鼠居住。建成后,这里不但有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还有专门的食物供应系统,空气还会消毒,机器人将负责对老鼠笼的清洗,技术人员将每天观察老鼠的健康。到时为了维护“鼠权”,加拿大联邦和安大略省的人员将对“鼠窝”进行核查,“加拿大关心动物委员会”将监督每只老鼠都不受虐待。

■ 约翰逊实验室从1929年建立开始,为无数科学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研究用老鼠。

老鼠,五花八门的用途

香港电影《无间道》里有一句话,“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老鼠们作威作福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是该还的时候了。如今,大到探索宇宙,小到厨房餐桌,甚至军事情报以及边防检查,几乎都需要老鼠出马了。

早在公元前,罗马人便将睡鼠饲养在一种特别设计的笼舍中,到了最后的阶段,再将它们移至室内的坛子中以核果喂养,直到它们长得非常肥胖时便宰杀它们,供人食用。因为睡鼠在进入冬眠前正是体型最肥硕的时候,由此可知它们应该被人们当成晚秋的珍馐。明代李时珍说岭南人虽然吃鼠,但是忌讳鼠名,而称之为家鹿。在越南,鼠肉被称为“神秘的肉”,吃起来很讲究,有鼠肉酸辣汤、炸鼠肉、咖喱鼠肉以及烤鼠肉等,各有各的味道,都是越南人最青睐的美味。

■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如何延长动物在倒置状态下的活动时间。

老鼠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用途,罗马最有名的博物学家普林尼曾指出,若将小鼠的骨灰与蜂蜜混合能治疗耳朵疼痛,用来刷牙则可让口中气息甜美。他还说用无花果包住鼠肝喂猪,猪会十分温顺,过去人们就用这个方法偷猪。在英格兰,人们认为各式各样的小鼠肉的调制品对于治疗百日咳、尿床、伤风和天花有所益助,有一种偏方则说烧烤3只老鼠吃下去可以治疗任何尿床症,类似的说法在中国和日本也都有流传。在早期的药典中记载,罗马女人曾将老鼠屎当成药膏涂在丈夫身上,以防止他们试图引起其他女子的注意,虽然不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但估计应该很见效才对。实际上,陈年鼠屎确实可以作为一味中药与其他药材搭配治病。

著有《大和本草》的日本大思想家贝原益轩曾经盛赞老鼠,说鼠的肉、肝、胆、肾、油、脑、头、目、脊骨、脚、尾、皮以及粪都有功效,皆可入药。不过他还是漏说了一点,鼠奶。一克鼠奶据说在国际上的价格相当于一克黄金,前不久还有一位名人的妻子,一位环保主义者还呼吁大家改喝狗奶和老鼠奶,不过如此昂贵的费用恐怕只有有钱人才能享用了。

此外,老鼠们还用自己的身心愉悦人们的精神世界。从19世纪起,人们开始有选择地培育家鼠,为老鼠爱好者提供了不同毛色的宠物鼠。而要说最受人们欢迎的老鼠,非“米老鼠”莫属了,这只可爱的小老鼠俘获了数亿人的心,更是创造了无法估量的经济价值。世上大概只有老鼠能如此彻底地为人类“奉献”自己了。

■ 研究人员正在对老鼠进行速度测试。

爱也老鼠,恨也老鼠

正如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老鼠爱恨交织的情感一般,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老鼠们同样扮演着夺面双雄的角色。一边是咬牙切齿极尽所能的诋毁——诸如獐头鼠目、鼠目寸光、胆小如鼠、抱头鼠窜、鼠肚鸡肠、无名鼠辈等等成语比比皆是;一边又是对米老鼠、汤姆和杰瑞、小鼹鼠等人气明星的四处追捧;说来也奇怪,这种暧昧的态度,也正是东西方之间对待老鼠的不同。

■ 自从老鼠发现了粮仓,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和人类分开。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因此辛勤耕耘的农民伯伯们对总是不劳而获的老鼠格外反感和厌恶,几乎成了全民公敌。老鼠在中国文学中首次有记载的抛头露面,应该是在《诗经》中。《诗经》中一共有五首关于老鼠的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硕鼠》。在儿女情长占了多数的诗经中,这样直发胸臆的痛斥真是极为少见。

■ 天津民间艺术家沙英奎历时6年利用特种榫槽工艺制作的“喜迎奥运,心动2008”米老鼠奥运会系列作品已大功告成。

除此之外,老鼠还上过《史记》,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张汤的故事。史载有一次张汤家中的肉被老鼠偷了,小小年纪的张汤当着父亲的面把老鼠审了一回,最后当堂定案,把老鼠分尸处死。长大之后的张汤很自然地走上了断案之路。而“鼠狱”一词也成为精于治律的典故。

唐代第一篇传奇、志异小说的开山之作,王度著的《古镜记》中描写了鼠妖为魅的故事,开了后世鼠婚故事之先河。说是有三女遭魅病,每到天黑,就靓妆服甲,一到黄昏后,则回所住闺阁,熄灭灯光。后来请人悬神镜照住了妖精,原来是一鼠精搞的怪。在此之后,老鼠成精化成美女要嫁给男人的故事就层出不穷了,《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至八十三回,写无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便是鼠婚故事的发展。

■ 老鼠娶亲形象。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也有几只凤毛麟角,虽不曾为老鼠翻案,但也算间接地夸赞了老鼠机智敏捷的身手。《水浒传》里,有一位以鼠为绰号的“白日鼠”白胜,虽没多大本事,但智取生辰纲时,却也有他一份。更为人熟知的是《七侠五义》,五义就是五鼠,五个结义的异性兄弟,钻天鼠卢芳、彻地鼠韩章、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在《聊斋志异》中也有《义鼠》一篇,老鼠竟然表现出义、智、勇的品德,真是匪夷所思。

■ 十二生肖剪纸,排在首位的就是子鼠纳福。

相形之下,西方的人们对老鼠就宽容多了。虽然在一些寓言和故事中老鼠也大多是些不太光彩的角色,但在一些童话故事中,与老鼠算作本家的小松鼠通常都是以可爱的面目出现。不仅如此,在德国的哈里恩市,从1985年起,还特地设立了一项“老鼠文学奖”,专门奖励那些把老鼠描写得特别令人喜爱的作者、译者和作插图的画家。德国著名的作家君特·格拉斯就曾凭借小说《雌鼠》获此殊荣,因为他把老鼠写的异常“活泼可爱”。

作为与人类最有缘分的动物,老鼠还被屡屡搬上屏幕,成为最会出镜的黑暗使者。迪斯尼出了个米老鼠,一下子把全世界老鼠的风头都抢尽了。据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十大虚拟人物财富榜”统计,米老鼠登上了荣誉榜并名列榜首。确实,米老鼠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卡通形象,这个圆滑、生动、善良的小老鼠让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上了它,并且真正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活跃起来。

在经历了动画片市场上那极为漫长的定位后,在上个世纪末开始,老鼠才真正地与人类合作了,于是一部部以老鼠为主角的电影终于出现了,打头阵的,就是相当温馨的家庭喜剧《精灵鼠小弟》。老鼠斯图亚特成了人类的家人,这对于老鼠和人来说,都绝对是个不小的突破。《精灵鼠小弟》系列之后的《捕鼠记》《料理鼠王》《艾尔文与花栗鼠》等,动画影片凭借着技术手段将老鼠们刻画得越来越招人喜爱,同时也将它们的性格越来越拟人化——它必须是善良的,必须失掉一些老鼠本身的劣根性,而代以健康光明的形象。

■ 东京迪斯尼乐园盛装迎接圣诞节。迪斯尼的米老鼠恐怕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老鼠了。

>>> End <<<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2年01期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