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代表什么生肖

16句民间常用语的来历,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诗词古韵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知县代表什么生肖1

1.上厕所,下厨房

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注意风水,对建造房子比较讲究四四方方。古代厕所建立在房子的北面偏东的位置,方位五行是上北下南,去厕所自然是去北面属上,所以习惯说成上厕所。厨房一般建在南面偏西,西南属土,也是粮仓的意思,厨房建在西南方代表不愁粮食,到厨房要南面往下走,自然也就是下厨房了。

2.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天地相加为三,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即成整体象征,即天地人三才。四则有周全的意思,代表称心,事事如意,故有四书,四体,四艺等。而三和四在周易卦中处于中间的位置,在易经中象征着大道和正道之意,因此不三不四之外自然被是为行为不端之人的代号了。

3.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第一种说法,老子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耳朵又大,所以又叫老子又叫李耳。显然这种说法很科幻、很胡扯。

第二种说法更贴切一些,李耳本来就姓老,名老聃,即李姓源于老姓。而且李姓渊于老虎图腾,苦县一带虎被称为"狸儿",所以李耳只是"狸儿"的误传罢了。

4.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

从前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是在说大话。

5.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有民间神话传说用"鼠骗猫"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6.回复姓氏,为什么要用“免贵”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

7.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

逢本命年时,生肖太岁当值,这时对人的保护就会减弱,妖魔邪祟就会乘虚而入,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崇拜。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所以人们用穿红衣服,系红腰带去灾辟。

8.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百家姓》的作者他是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的子民。吴越开国之君为武肃王钱鏐,他告诫子孙们要好好地奉事北方中原的王朝,不可因中原王朝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

这位《百家姓》的作者因为钱氏子孙所以一直遵从钱鏐之言,奉中原王朝为正统,于是把中原的宋朝帝王的姓氏“赵”列在《百家姓》的头一位了。而吴越君主的姓氏“钱”遂理所当然地居为第二位了。第三位的“孙”,乃吴越忠懿王钱弘俶的正妃的姓氏。第四位的姓为“李”,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9.犬子的来历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10.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是一个历史故事。据传,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11.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这些习俗是从北宋神宗年间传下来的,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12.宰相肚里能撑船

宋时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娶了一妾名唤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与年轻仆人偷情。王安石知道后,本来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在中秋节对诗的时候,诱使姣娘讲出实情,但姣娘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赐银千两,送姣娘与仆人成婚。

13.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

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14.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来历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15.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16.智囊一词的来历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长,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为人滑稽多谋,但因患瘿疾,颈前长了一个大囊肿,被秦人戏称为"智囊"。"智囊"一词后来逐渐转意,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聪明的人。

图文均来自网络

知县代表什么生肖2

立于安徽省涡阳县相老家村的孔子问道古碑

涡阳“孔子问礼”古碑发现以后《亳州晚报·厚重亳州》报道了《涡阳发现“孔子问礼”古碑》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亳州师专张真老师(老庄学会秘书长)说,那是汉代的古碑,距今有2000多年了,是我们国家的珍贵宝物,也是孔子与老子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实物证据,要好好保护。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教授亲临发现现场,察看古碑,以他的经验,他断定这是一块汉代的古碑,也可称“汉画像石”。他特别指出,看了这个图样,可以联想到孔子向老子问礼。

合肥师范学院李谷鸣教授来信祝贺说:这次发现,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蒋门马先生也发来了贺信。等等。

汉代在这样一个地方兴建这样一个古碑,不是偶然的。我们要看汉代的历史。汉代的前期,老子思想有着重要地位。汉初70年,老子思想占主导地位,汉武帝以后,虽然“儒学独尊”,但老子思想依然是深入民心的,上层社会也依然尊崇老子。为了表现孔、老的关系,汉画像石中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碑记这里不是唯一的,山东与洛阳都出现过,大多表现的是孔子好学的意思。但在涡阳县出现,却有更深刻的涵义。

汉代的历史有记载,一是汉桓帝两次派人到老子故里祭拜老子,二是汉代的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铭》说:“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此地理特征与今涡阳老子故里一致。老子在春秋时代,是楚国相县人,而在汉代,500年前的相县已经“虚荒”了,现在的古相县已经属于苦县了。那时还有依稀的古城,古相县在赖乡老子庙的东面,涡水在古相县的南面。此碑证实了古相县的历史地理坐标,也表明了赖乡老子故里的地理位置,这也是考古发现证实历史资料的通常做法。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也明确地记载了老子是楚国苦县人。

碑的背面,上面是龙,三爪龙,符合汉代龙图腾的形象。孔子早就说过,老子犹龙也!下面是虎,古代中国的龙虎图腾是最高层次的,刻在这一个碑上,更加证明,此碑的故事不是别的,只能是孔子与老子的故事。

大家知道老子的生肖和孔子的生肖吗?

孔子属狗,所以有人说他像丧家狗时,孔子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然哉,然哉!因为他属狗。

老子是属虎的,老子比孔子大20岁,生于公元前571年,那年正是虎年!所以,碑阴上的一龙一虎,都代表了也证明了此碑是汉代苦县人民用来纪念老子与孔子的!此碑古朴,大概建造时间应在汉桓帝与边韶写《老子铭》时间前后,不然,就是在汉初那70年里。

相氏与老子的渊源

相氏,在中国的《百家姓》中的排位为第396,今仅16万人左右,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已排到第420位左右,可谓“小姓”矣!然在安徽省涡阳县涡河北面,却有28个以“相”命名的村庄,居住着二万多相姓的原居民,相氏祖茔就在“相老家”这一村庄里。

《相氏宗谱》的撰写者相学纯1993年曾经去看过这个村庄,看到了一座古老的相氏祖茔碑,2007年他又去过一次,总觉得对这个地方没有看够,2009年5月他又去了,他第三次到相老家,相学纯居然惊呆了:上次看过的一座古碑,居然是“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古碑!

此碑在“相老家”的出现,虽出意料之外,恰恰又在情理之中。

相学纯研究老庄多年,对老子故里这一命题早有关注。这也是他多次到相老家去的原动力之一。老子是“相县”人,古史记载确凿,这里的相姓人家如此之多,相氏祖茔又在这里,必有历史渊源。

相学纯把看到过的古代史料抄录于下以此佐证: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庄子·寓言》:“阳之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

《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自鲁南见老子。”

司马迁《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东汉边韶《老子铭》: “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

《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县,春秋曰相,有赖乡。”

郦道元《水经注》:“老子楚相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

这些引用的早期历史文献,是何等一致地记载了老子是春秋时代的相县人。相县在“沛”属“楚”,“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汉代又“属苦”。“苦”、“相”本属于同一地域,汉代时“苦县”归属过陈国。现涡阳县涡河北的相老家,正是春秋时代的相县故址!老子正是相县人,孔子问道的历史故事的原发地正在这里!在这里出现“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古碑,是顺理成章的!

这里出现这样的古碑,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产!我们应为之欢呼!

此碑告诉我们,相氏与老子是通家之好,此碑应在相氏祠堂里永久地保存!

(原载王振川、蒋门马:《老子庄子故里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130—138页)

据报道在涡阳县丹城镇相老家村,有一座古碑,经相关专家学者辨认认为,这是一座刻画了“孔子问礼于老子”情景的古碑。古碑于2009年5月,发掘于丹城镇相氏祠堂,石碑上的场景,正符合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

问礼碑出土于相氏祠堂

涡阳县丹城镇因老子炼丹而得名,在该地曾先后出土数件有关老子的文物。据《相氏宗谱》的撰写者相学纯介绍,此碑在他们修建相氏祠堂时从地下发掘出土。此次发现的“孔子问礼”碑年代久远,苍老斑驳,右上角残缺。碑高1.5米,宽0.5米,厚0.2米(土下部分没有开挖)。

虽然年代久远但碑面图像依然清晰。正面图像为三层。上部图像为三人站立;中部图像为两位主人,左为侧面,跪坐,双手向前高举,作拜见状,右为正面,坐相;下部为一盛器,显示了拜见的礼物:雁一双,鲤鱼一双,干肉一束等等。碑的背面上部为龙的图像,下部是一只虎的图像。碑右上角残缺。

涡阳县老子道文化办公室专家委员王振川认为,碑的背面为龙,孔子曾经赞叹老子“犹龙”。碑的正面,上面三人是孔子的学生。此场景,正符合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

石碑浮雕图案为“太阳乌”

这座石碑于2009年5月2日上午十点钟,被一群老子文化研究爱好者发现,它就在当年孔子见老子故事的原发地——古相县的大地上耸立着。古碑的斑驳,显示出岁月的沧桑,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此碑的侧面也有图像浮雕,可清晰辨认的有“太阳乌”。圆形的浮雕中有一只鸟, 王振川释读它为“太阳乌”。依据有以下几条:《山海经·大荒乐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刘渊林注引《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等。这种日载鸟的太阳乌也见于中国良渚玉器。

据此,有人不无骄傲地宣称:我国最早发现太阳中有黑子,比西方科学家早了几千年。太阳又称“金乌”。《搜神记》中也有“太阳乌”的传说。

古碑的兴建并非偶然

王振川说,汉代在这个地方兴建这样一个古碑,不是偶然的。汉代的前期,老子思想有着重要地位。汉初70年,老子思想占主导地位,汉武帝以后,虽然“儒学独尊”,但老子思想依然是深入民心的,上层社会也依然尊崇老子。为了表现孔子与老子的关系,汉画像石中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碑记这不是唯一的。山东与洛阳都出现过,大多表现的是孔子好学的意思。但在涡阳县出现,却有更深刻的涵义。

汉代历史有记载,一是汉桓帝两次派人到老子故里祭拜老子,二是汉代的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铭》说:“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此地理特征与今涡阳老子故里一致。老子在春秋时代,是楚国相县人,而在汉代,500年前的相县已经“虚荒”了,现在的古相县已经属于苦县了。

“那时还有依稀的古城,古相县在赖乡老子庙的东面,涡水在古相县的南面。此碑证实了古相县的历史地理坐标,也表明了赖乡老子故里的地理位置,这也是考古发现证实历史资料的通常做法。”王振川还说,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也明确地记载了老子是楚国苦县人。楚国苦县即今涡阳。

此碑在“相老家”的出现,虽出意料之外,恰恰又在情理之中。老子是“相县”人,古史记载确凿,这里的相姓人家如此之多,相氏祖茔又在这里,必有历史渊源。王振川介绍,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东汉边韶《老子铭》中提到:“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说:“老子楚相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

这些早期历史文献,一致地记载了老子是春秋时代的相县人。这相县在“沛”属“楚”。汉代又“属苦”。“苦”、“相”本属于同一地域,汉代的“苦县”又归属过陈国。今涡阳县涡河北的相老家,正是春秋时代的相县故址。老子正是相县人,孔子问道的历史故事的原发地正在这里。

王振川表示,在这里出现“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古碑,是顺理成章的。

参考资料:

关于苦县《百度百科》上为:

苦县,古县名,今河南省鹿邑县。《后汉书》在苦县条下注:春秋时曰相(指县境),有濑乡;《晋书卷一四 志第四》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齐魏收《魏书》在谷阳县条下注:有苦城、阳都坡(今郸城宁平东南)、老子庙、栾城。东魏崔苦县、谷阳、真源、卫真、鹿苦县,古县名,今河南省鹿邑县。《后汉书》在苦县条下注:春秋时曰相(指县境),有濑乡;《晋书卷一四 志第四》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齐魏收《魏书》在谷阳县条下注:有苦城、阳都坡(今郸城宁平东南)、老子庙、栾城。东魏崔玄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东南十二里……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最著名的苦县大屠杀就发生在现今郸城县宁平镇(解放前一直隶属于鹿邑);《水经注》也记载,苦县故城在武平故城以东,在赖乡和谯县故城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

楚置苦县,秦废。汉属相县南部地区。东汉初复置,属淮阳郡。老子楚国相县人,楚国相县曾因荒芜而归于苦县,故又有称老子苦县人[1],其实乃是误解。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附近东部苦县故址。新莽时期(8~23年),改苦县为赖陵,东汉建武元年(25年),赖陵复名为苦县,仍属淮阳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改属谯郡。西晋咸宁三年八月,改属梁国。永昌元年(322年),为石勒所建后赵所占。东晋收复时,于咸康三年(337年)改为父阳县,仍属谯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父阳属宋陈郡。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改父阳为谷阳县,属陈留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史料考证

综合有关史料,以地理考之,老子故里赖乡所在县的县治并非亘古不变,而是多次迁徙。今鹿邑县城、苦县故城、谷阳故城、真源县城、卫真县城等5个城池也并非同一城池,谷阳故城与赖乡城同地,苦县故城、真源县城、卫真县城三城同地,今鹿邑县城确系古苦县故城。

迁徙情况

史料表明,元代之前,赖乡所在的县数次易名,由春秋时的相县,先后更名为苦县、谷阳、真源、卫真、鹿邑等,其县治常在赖乡和今县城两地来回迁徙。西晋以前,苦县县治在今县城一带,故《晋太康地记》言苦县“城东有赖乡”。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政权被迫由洛阳南迁至江东建康(南京),大量北方官民随之南迁,谯郡和苦县一带常为南北战场。东晋建立后,祖逖北伐收复北土,谯郡一带回归东晋。为安置北方流民,东晋不断在南方侨置州郡。建武元年(317年)在谯(今亳州市区)置豫州,晋明帝咸和四年(329)在安徽芜湖侨置豫州,后又在谯侨置陈留郡,苦县所在州郡的行政中心不断东南移。加之永嘉五年(311)石勒在苦县宁平进行大屠杀,苦人畏惧西北异族残暴,遂东迁县治于赖乡城。因该城位于谷水之阳,苦县便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更名为谷阳(南朝《宋书》作“父阳”,晚50年成书的北朝《魏书》作“谷阳”,唐《元和郡县图志》亦作“谷阳”。清末毕沅考证应为“谷阳”。用“父阳”作地名查无出处,“父”、“谷”字形相近,《宋书》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抄写讹误)。《水经注》言谷水东经苦县城中并在赖乡城南注入涡水,说明苦城不在谷水之阳而赖乡城位于谷水之阳。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当时谷阳县治确已迁至赖乡城。南北朝时期,谷阳县仍处于南朝和北朝交界一带,先后辖于南朝刘宋和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刘宋时期(420~479),陈郡、谯郡一带交替隶属北魏和刘宋,武平也省入谷阳(《宋书》记载陈郡仅有4县:项城、西华、谷阳、长平);刘宋灭亡后,北魏于正始年间(504~508)复置武平。“高齐(550~577)省入武平县”(见《元和郡县图志》)。隋开皇六年(586)复置谷阳时,县治又重新迁回苦城,故《元和郡县图志》言“理苦城”(如果仍在谷阳城的话,就无需写这样了),后又演变为真源县城。此后,赖乡所在县的县治再也没有迁移,故唐代以后史书多记载“真源县东至(亳)州五十九里”。

春秋时期苦县地图

与赖乡同地

赖乡城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谷阳县(苦县)治所,也是宋金时期谷阳镇的镇治所在。南宋谢守灏(1134~1212)《混元圣纪·卷之二》载:“苦县东谷阳故城,即古之厉乡城也”。光绪《鹿邑县志》记载:赖乡、谷阳同是一城;今县城东至谷阳故城10里,太清宫距县城15里。而《濑乡记》言“濑乡在(苦)县东南十二里”;顺治《鹿邑县志》记载谷阳镇在县东十里;乾隆《归德府志·鹿邑县境图》标注“谷阳县”在太清宫之南;《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鹿邑疆域图》标注太清宫集距县城12里。综合推断,谷阳故城应在太清宫西南5里以内,其东北部至今还有近万平方米的汉墓群。“赖”、“濑”、“厉”是古代的通假字,三字读音相同。 赖乡、濑乡、厉乡也是同一概念,赖因“其地近涡水,俗遂转而为濑焉”(见《混元圣纪·卷之二》)。赖乡是老子出生地,是历代圣贤乃至一般庶人朝谒的圣地,其名称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失传,其范围始终没有被善男信女们遗忘。正如元《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之赞碑》所言:“赖乡圣迹分明在,亿劫相传不失真。”因此,在古代文献里,“赖乡”是老子里籍中出现最早最多的词汇,“苦”、“相”均不及也。东汉边韶定位相县故城选择的参照物就是赖乡(相县“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苦县一词在东晋咸康三年就已退出历史舞台,而赖乡一词至今仍然使用。宋代赖乡改为谷阳镇,但当地却保留有濑水,《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大清一统志》均有濑水的记载;乾隆鹿邑知县王世仕《河渠纪略》有濑乡河的记载;光绪《鹿邑县志》有濑水沟、濑乡沟的记载,直到现在,这个濑乡沟仍然存在。凡是知道老子故里在鹿邑者,都会知道这个赖乡的存在。而这也正是涡阳县、亳州谯城区所没有的。

地理位置

《魏书·卷一百六》载:“谷阳有苦城、阳都陂、老子庙、栾城。……武平正始中置,有武平城、赖乡城”。由于刘宋时期武平省入谷阳,北魏正始年间复置武平县,高齐时期谷阳又省入武平,武平、谷阳两县在南北朝时期时分时合,交替隶属,所以,北齐魏收撰《魏书》时,就把两县地名混淆了,把谷阳县的赖乡城误记到武平县名下。但这也说明,《魏书》所载的苦城与赖乡城(谷阳故城)绝非同一个城池。

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之二》也证实苦县故城与谷阳故城并非同一个城池。从地理位置看,今鹿邑县城与苦县故城方位颇合。按《水经注》记载:苦县故城“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径趣广乡道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北门驰道,暨于北台”。东门通向今鹿邑太清宫镇,南门越过涡水(北魏时涡河流经今鹿邑县城和太清宫之南)通向王皮溜镇栾台,西南门通向广乡城(赵村)西门驰道,再往西北又通向邱集乡武平城的北门驰道,最后到达玄武镇曹操之“观武台”(《鹿邑县志》记载,建安元年〈196〉,汉献帝封曹操为武平侯。曹操屯田武平,筑台“观武”,操练水师于玄武湖。今台已废)。从驰道兴废上看,苦县故城的交通网络与鹿邑历史也完全吻合。北魏之前,苦县、宁平、武平三县先后隶属于陈郡、陈留郡(其中苦县在三国时隶属谯郡),三县也均是由秦之苦县分设而成,后又时分时合,联系紧密,所以,苦县故城的东、南、西三门驰道都较发达,其中西门驰道经过广乡、武平,最后到达曹操之“观武台”,成为苦县、武平两县的交通大动脉。而苦县的北部是砦母(今鹿邑县马铺镇附近,《左传》襄公十年,楚子囊、郑国耳伐宋师于砦母,即此),此地春秋时期隶属宋国,与苦县交往较少。直到元代,鹿邑才隶归德府管辖,所以,北门驰道也相对落后,郦道元因而未加详说。从文物胜迹上看,《水经注》言赖乡城“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东北隅的这个“台”,其实就是如今的隐山遗址,古时高达5米多,可谓是“偏高”。苦县故城周边的谷阳台、故台、武平故城、北台等胜迹,与今鹿邑县城周边的隐山遗址、栾台、武平城、玄武观武台等遗址完全吻合,而这些都是涡阳、谯城区所没有的。因此,苦县故城必是今鹿邑县城。随着涡河航运开发工程和鹿邑项目建设的推进,今鹿邑县城西北和东北部分别发现3处大型汉、唐、金墓葬群;东北部发现汉代陶窑遗址一处;城东发掘战国~汉古墓72座。古代墓葬区一般位于县城东北部或北部,可见今鹿邑县城一带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区,自古就是这一带的政治中心。

真源县城也系今鹿邑县城

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改谷阳为真源后,真源县城一直设在苦城未再迁徙,后又演变为卫真县城、鹿邑县城。1992年版《鹿邑县志·建制沿革表》真源“治所”栏下标注“今太清宫”也与史不符。这些可从以下史料中加以佐证。一是由谯县故城、宁平故城、鹿邑故城三城定位,可知今鹿邑县城就是真源县城。

唐《元和郡县图志》载:“真源县,望,东至(亳)州五十九里。本楚之苦县……宁平故城,在县西南五十五里……玄元皇帝词,县东十四里……鹿邑县,上,东至(亳)州一百一十七里”;北宋《太平寰宇记》卷十二“真源县”条下载:在亳州“西南九十五里”(注:应为五十九里之讹),“李母坟在县东十三里”,在“鹿邑县”条下载:在亳州“西一百一十七里”(“一百一十七”减去“五十九”等于58,说明唐代真源县城与鹿邑县城相距58里);北宋《元丰九域志》载:“卫真,(亳)州西六十里,六乡,谷阳一镇……鹿邑,(亳)州西一百二十里”。北宋亳州太守欧阳修《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诗中曾言“拥旆西城一据鞍”,说明真源县应在亳州以西。《金史卷一一七·粘哥荆山列传五》载:金哀宗正大九年(1232),“游骑(元兵)自邓至亳,钞鹿邑,营于卫真西北五十里。鹿邑令高昂霄知太康已降,即夜趋亳,道出卫真,呼县令楚珩约同行。珩知势不支,即明谕县人以避迁之意,遂同走亳”。鹿邑县令向亳州逃跑时路过卫真,说明金代卫真位于鹿邑与亳州之间。隋至金代的鹿邑县城就是今天所称的鹿邑故城,位于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遗址尚在。综合各种史书记载,可以看出,真源县城应在今鹿邑故城和亳州之间,东距亳州城59里左右,东距太清宫为14里左右,西距鹿邑故城58里左右,西南至郸城宁平故城50里左右。尽管古今长度单位标准不一,但相差不会太大。符合这几项条件的有且只有今鹿邑县城一个城池,附近的太清宫镇、安溜镇均不符合这些特征。二是由明道宫、太清宫两宫定位,可知今鹿邑县城就是真源县城。明道宫位于今鹿邑县城东关,是太清宫的下院,也系唐宋皇帝为方便赴太清宫朝拜特意在真源县城兴建的行宫。元《重修奉元明道宫记》(孛术鲁翀撰)碑载:苦县“唐曰真源,宫曰紫极,追上老子玄元皇帝以本帝系,筑宫县隅东北备伺皇帝驾次之斋居,榜曰奉元”。奉元后毁于水患和兵灾。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宋真宗将谒太清宫,“赐亳州真源县行宫名曰奉元,殿曰迎禧”(见《宋史卷一○四·志第五七》),朝拜老子后“改奉元宫曰明道宫”。

《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记载,宋真宗于正月十五日从汴京出发经太康、鹿邑赴真源县,“十九日,至真源县西五里大次,帝服靴袍乘大辇至奉元宫”;二十二日朝拜老子后“还奉元宫”;二十三日,“发卫真县”,“次亳州”。说明宋真宗下榻的奉元宫确实位于真源县城。正式朝拜的那天,“自奉元至太清十余里,夹道设笼灯燎台”,说明太清宫距奉元宫十多里,而今鹿邑明道宫与太清宫直线距离为10.6华里,两者完全吻合。如果当时真源县治设在太清宫或今鹿邑县东十里,那么,宋真宗“至真源县西五里大次”时,就已至奉元宫东5里,便不会出现“帝服靴袍乘大辇至奉元宫”,岂能半路上再折回。倘若如此,“李母坟在县东十三里”也得跑到太清宫东七里开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也载:金代太清宫重修时,募化所得“莫可胜计”,“由县(指卫真县城)西乡东入太清,前车已抵宫而后车未出县”,绵延十多里,与现今太清宫及鹿邑县城的布局完全吻合,也说明金代卫真县城就是今鹿邑县城。三是现存遗迹昭示今鹿邑县城就是真源县城。今鹿邑县城东南4公里堌堆洼村仍有唐陇西夫人墓,原殡于城内东南隅之原,至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为修城者所发,杨六德、张皋谟等人见志石,恻然伤之,收残骸敛以瓦棺改葬城东堤内黑龙潭之东南。由墓志铭可知,墓主人陇西夫人为唐代宗室李氏之女,陇西人士,其高祖封燕王,曾祖做过银青勋禄大夫,祖父初授真源令,父迁真源丞。陇西夫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以疾卒,时年22岁。真源县令之女孤单一人客死他乡,其父不可能把她远葬,必把她葬于真源县城附近。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地理总志《舆地广记·卷第二十》也载:“卫真县,本苦县城”。明万历二十年(1592),鹿邑县城西北也曾建有精忠祠,以纪念唐代真源县令张巡;万历己酉年(1609),鹿邑县城明道宫刻立《道德真源碑》。这说明,明代也把鹿邑县视为真源县,把今鹿邑县城视为真源县城。

今鹿邑县城并非元初平地新建的县城

近代以来,有人主张今鹿邑县城既非古代的鹿邑县城,也非卫真县城,更非苦县故城,而是元代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后重新选址,在第三地新建的县城。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元史》仅载“卫真入鹿邑”,未涉及两县合并时县城迁移情况,但鹿邑县志等史料对此略有记载。《许志》载:“元初避水东迁,今地并卫真,仍曰鹿邑,而旧鹿邑废。”《历代地理沿革表》也云:“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鹿邑”之名比“卫真”、“真源”等县名要早许多年,因而合并后采用“鹿邑”为县名。“卫真入鹿邑”,按常理应继续使用原鹿邑县城,但由于金元社稷转移之时,鹿邑、卫真两城“皆残毁无居人”(见《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后又经河涡合流冲刷,两城已都不能使用,无论利用哪一个作县城,都得重新建设;两者比较,卫真县城更靠近州治亳州,且张柔镇守亳州重修太清宫、明道宫时已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水患发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于是合并后就利用了卫真县城。所以,从县城沿革上来说,实际上是“鹿邑入卫真”。正是这一用“鹿邑”之名、用“卫真”之城的合并结果,迷惑了古今不少学者。大凡主张今鹿邑县城系平地新建者,往往是受旧志“迁建”一词的影响。其实“迁建”并非就是选择第三个地方建,从鹿邑挪到卫真,在卫真县城原址上兴建新的鹿邑县城,对“鹿邑”来说不正是迁建吗?试想,如果合并时两个县城都弃之不用,重选新址,白手起家,平地造城,这符合一般人的逻辑吗?

鹿邑县东十里误作苦县故城的原因

一是由“鹿邑”地名演变造成的。鹿邑、卫真两县合并之前,鹿邑县名称数易、县城数移。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竹简证实,春秋之鸣鹿在楚灭陈后就已易名为鹿邑,战国末期由县降为“亭”,作为县的编制退出历史舞台。晋代仍以亭的形式出现(《水经注》引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史料又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平为鹿邑,在“故鹿城地”置县,“取故鹿邑城为名”,治所西迁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今鹿邑故城),“鹿邑”作为县名再次出现于古代的行政区划中。唐宋金因之。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鹿邑县,上。东至(亳)州一百一十七里……鹿邑故城,县西十三里。俗名牙乡城,春秋时鸣鹿邑也。武平故城,县东北十八里”。《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其对鹿邑县城位置的记载迄今为止较为权威的。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也与此类同。这说明唐代鹿邑县城就在“鹿邑城村”,当时所称的鹿邑故城则是战国时期的鹿邑城,史书又称牙乡城、虎乡城、鸣鹿邑、名城,《水经注》中“濄水又东迳鹿邑城北”即此,今人则称其为鸣鹿故地(今鹿邑辛集东北)。古今鹿邑的县城实际是这样变化的:春秋战国时在鸣鹿邑(今鹿邑辛集东北);西汉时在宁平(今郸城宁平);东汉至南北朝时在武平(今鹿邑县邱集乡武平城村);隋至金代在鹿邑(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元初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后,县城东迁卫真至今未变。从古至今,今鹿邑境内先后出现三个“鹿邑城”,即鸣鹿故地、鹿邑故城、今鹿邑县城。古代苦县在鹿邑县(合并前的鹿邑)东,按《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真源县城与鸣鹿故地相距71里;按《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表》(清初顾栋高撰)等记载,苦县故城与“鹿邑城”相距70里(《读史方舆纪要》云鹿邑县“东至江南亳州百三十里”就是把鸣鹿故地误作为明清时期的鹿邑县城了)。

与苦县同期的鹿邑城系鸣鹿故地,所以,苦县故城应在鸣鹿故地东71里,《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表》等史书所言是一致的。但后人以不同的“鹿邑城”为坐标,就出现了不同的苦县故城:以鸣鹿故地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是70里外的今鹿邑县城;以鹿邑故城(今鹿邑城村)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在70里外的今鹿邑县东十里太清宫镇境内,与谷阳故城、赖乡城同地;以今鹿邑县城(卫真县城)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移到70里外的亳州东十里了。清代以后,“鹿邑城”的迁徙已鲜为人知,史书中出现不同的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由赖城、赖乡、赖乡城等三个地点误会成同一个地点造成的。《水经注》记载,“濄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濄也。濄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濄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谷水自此东入濄水”。这一段记述的是死涡于赖城注入谷水,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然后在赖乡城南注入已绕过苦县故城南的另一支涡水。按照郦道元的叙述来画一张河流水系复原图,就会发现,只有苦县故城与赖城南北紧邻才能完成这种互相注入的复杂流程。如果赖城、赖乡、赖乡城均系同一地点的话,苦县故城就必须东迁到赖乡才能使谷水既经苦县故城又经赖乡城南。但《水经注》中有一句话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郦道元对“苦县故城”的解释:“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这就告诉我们,新莽时期苦县更名为赖陵,那么,“苦县县城”就谓“赖陵县城”,“苦城”也就是“赖城”。王莽之后,仍有人沿袭这一称呼。《水经注》中这个“赖城”就应是新莽时期的苦县县城,而非苦县东部的“赖乡”或“赖乡城”。死涡在这里注入谷水后,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然后又东流到10里外的赖乡城南注入涡水。

由此可见,《水经注》注录的谷水、涡水流经的城乡胜迹与今之鹿邑完全吻合,苦县故城当在今鹿邑境内。经考证,今鹿邑西关遗址就是汉苦县故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部,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保留有汉代文化层1米左右,其东北部至今仍有河道与护城河相连,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6月19日于佛山市禅城

知县代表什么生肖3

1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2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也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

爵位:即爵称、爵号,士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封为韩国公,李文忠封为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总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历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职权大小以及行驶权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的说,由于君主集权的加重,宰相的权力也随之而减轻,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朝。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废除丞相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属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督都督诸路军马。”

学士:在古代,学士不是指学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名。魏晋时征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物,通称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唐代的集贤院学士等;有专为皇帝侍讲、侍读的,还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全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握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

博士:博士同样是官名。六国时诸子、诗赋、方技都设有博士,秦、汉两代都沿袭了这一官职。西汉时属太常,称太常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晋代设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和律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为教授官,博士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如唐代的韩愈就是货真价实的国子博士。

太医:周官中设医师,主管医务政令。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汉代初期属太常寺,后来改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时相沿设置。隋代设置太医属,宋代改称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两代不变,其职责都没有大的变化。后世泛指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把其“卫生部长”的职权反而忘记了。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都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顔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封太子太师衔,故称。za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封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淮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礼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为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呼。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逐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如《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如《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如《谭嗣同传》:“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如《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如《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职权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监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翺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翺当时任督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哭路人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劝皇帝、举荐人才。如《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士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如《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原来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如《〈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官典籍、历法、祭司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执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如《张衡传》:“順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囧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编修,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职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军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如《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昳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眀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扶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如《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之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如《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如《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行政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侍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

(三)官职变动词语集释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属政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举其偏,不为党。(《左转-襄公三年》)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延长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例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授:授予官职。例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元史-贾鲁传》)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来源:学科网]

黜:废掉官职。例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

免:罢免。例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例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例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迁高管钱。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贬: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

放:驱逐,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新唐书-裴延龄传》)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韩愈《县斋读书》)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例如:迁东郡太守。 (《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徙王信为楚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例如:在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例如: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摄: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主簿,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

领:兼任。例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例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例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悬车:辞官居家。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陈太丘碑文序》)

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永和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上书。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暴君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请老:吿老,古代官史请求退休。例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