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海浪

,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海边的格里高尔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梦见海浪1

海浪 周公解梦海浪,梦到海浪梦见海浪,雨过天晴的象征。有可能找回遗失的东西;或沉浸在失恋的痛苦时,出现了安慰你的异性。总之,不要气馁,提起精神吧! 生意人梦见海浪主近期财运:不顺,需待时机。

梦见海浪2

梦见海浪3

你说过得到胜利是很好的,是么?我告诉你失败也很好,打败仗者跟打胜仗者具有同样的一精一神。

——惠特曼

我喜欢读书,但是我读过的书非常少。如果你要我举出我读过的最难读的书,就我现在的阅读量来说,我会列出两本书: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文学的经典作品。意识流简单来说就是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等等等等一大堆东西。除了《尤利西斯》外,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也是意识流文学的经典作品。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七卷本;译林出版社。)

《尤利西斯》这本书有多难读呢?我们看看心理学家荣格在为这本书作序时是怎么说的:

我有一个叔父,他的思维总是直截了当,一语中的。一天他在街上拦住我,问道:“你知道在地狱里魔鬼是怎样折磨灵魂的吗?”我说不知道。他回答说:“他让它们期待着。”

说完他就走了。当我第一次读《尤利西斯》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句话。书中的每一个句子都激起一个没有得以实现的期待;等到最后,你就完全放弃了任何期待。但这时,你会感到恐惧,因为你逐渐地明白了,正是由于完全放弃了期待,你才把握住了要紧的东西。事实上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但一种秘密的期待与无可奈何的心情抗争着,不断地把读者从一页拖到另一页。你读着,读着,一直读下去,并且装作读懂了那一页一页的纸。

......这本书老是不断地发展下去,绝不停留,它不满于自己,它尖刻、恶毒,轻蔑一切;它悲伤、绝望、充满辛酸。它玩弄着读者对自己所遭受的毁灭的同情心。只有睡梦降临,才能结束这精力的紧张状态。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拿到《尤利西斯》这本书时,我认真的研读了一个下午,然后就在书的扉页写下“天书”这两个字,继而把它扔到了书堆里面去。并且发誓这辈子不会再读这本书。

(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你的脑子还不够混乱,所以无法创造一个世界。”)

那《纯粹理性批判》难读在什么地方呢?请允许我再一次引用。一位哲学家在为《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作评注时如是说道:

这是一项令人厌恶的任务。因为文章的枯燥和晦涩难懂不同于所有日常概念,并且还很冗长。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康德说的。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句话就是作者本人说的。

回到正题。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这本书有多难读,我们也不是要弄清楚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因为我读不懂);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聊一聊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中的“二律背反”理论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所谓二律背反,就是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圆圈内代表人的理性,圆圈外表示宇宙理念,圆圈的线代表经验的界限)

在对于先验理论冲突中的正论与反论的证明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在第三部分中对于“人是否自由”这一命题的正论与反论的证明。由于二律背反是在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给它下一个定义,即两者立场完全相反,但两者都有绝对充足的理由支撑自己是正确的。(注:在文艺作品中我们不讨论康德哲学的“先验理论”和“范畴”,我们只是借用这个概念)

(艺术作品《赤潮》,作者拉迪·约翰·迪尔;光影和空间艺术流派作品。)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两个多月没有钓到一条鱼,而终于在第八十五天出海后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他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老人与海》电影截图)

海明威在这里塑造了一个“硬汉”的形象。老人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马林鱼,又随之战胜了嗅到气息赶过来的鲨鱼群。但是,当他回到海岸时,他好不容易捕获到的马林鱼却“只剩一具骸骨”。

在故事的最后老人回到了破旧的小屋,躺在床上,追忆起往昔的美好岁月。

(画作《男人》,作者休·科,社会现实主义流派作品。)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人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正论:从现实结果来说,老人输了。老人凭借一根断浆与鲨鱼搏斗,但却免不了马林鱼被鲨鱼群撕裂的结果。他也免不了要被众人嘲笑。一位一连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的老人,在第八十五天终于钓到一条马林鱼后还被鲨鱼群追咬。最终只剩一具残骸。在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一切归于平静。

反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人胜利了。生活总是让人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在这无边的孤独中,老人曾经有过一段独白:

“兄弟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静或者更高贵的东西。”

老人年轻的时候睡觉时会梦见海浪、沙滩;并且常常会梦见狮子。在蓝海之中,两天三夜,他活了下来。在子夜时分回到他的小茅棚后,老人又梦到了狮子。狮子象征着顽强与热血。老人战胜了自己,在精神上,他是个成功者,生命向他屈服。

(画作《胜利》,作者勒内·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流派画作。)

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他胜利了。

那么矛盾在这里就出现了:老人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从现实结果来看,老人辛辛苦苦捕获到的马林鱼被鲨鱼群撕裂得只剩骨架;老人还是没有捕到鱼,老人输了。而从精神上来看,老人战胜了自己,他重新梦到了狮子;老人赢了。

(画作《人意识中的身体不死》,作者达米恩·赫斯特,概念艺术流派作品。)

那么现在问题又出现了:到底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同意老人输了的,就是肯定“物质大于精神;觉得老人赢了的,就是肯定“精神大于物质”。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说老人胜利了的并不是像鲁迅先生描写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借贬低自己来获得“精神胜利”;而老人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战胜了自己。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画作《艺术对物质的胜利》,作者罗伯特·威廉斯,低眉艺术流派作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的话,老人输了是对的。他最终还是忍受着饥饿。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简单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饱暖”是基础,达到这个标准后你才有可能去想别的东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示意图)

而从“人”本身的存在来说,人的唯一敌人只有自己,“自己”是自为存在里的一个人,这个“人”是概念中的,人之所以应该是他所是的东西,完全是因为他存在。人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相一致,而且为了使人能自相一致,还在于人以外的一切事物同他对于事物的必然实践概念相一致,这种概念决定着事物应该是怎样的。老人战胜了自我,所以他赢了。

(画作《错误》,作者布赖斯·马登;极简主义流派作品。)

这个命题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两者的立场相反,并且它们都依照普遍的原则建立起来,所以我们无法评断对错。

谈完了小说,接下来我们再谈谈戏剧。

在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中,布莱希特塑造了两个不同的形象:青年伽利略和暮年伽利略。

(德国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伽利略我们都知道,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20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我们在小学都学过这篇文章。

(比萨斜塔,意大利建筑)

那时候老师是怎么教导我们的还记得吗?不要服从权威,要勇于去批判。对吧。

让我们先把目光放到16世纪的波兰。哥白尼在临终前出版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重新复兴了”日心说“(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并且使得它的体系完善到能与”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相抗衡的地步。

而伽利略是捍卫”日心说“的,也正因为如此,他遭受了教会的审判。

(“日心说”示意图)

而结果是,他服从了审判,同意放弃“日心说”。他服从了权威。

我们来看看布莱希特在《伽利略传》中对这一部分的描写:

......

1633年6月22日,伽利莱奥·伽利略在宗教法庭悔罪,宣布放弃他的地动说。这之前,宗教法庭审判官和教皇有段对话,宗教法庭审判官说:“实际上用不着对他太厉害。他是个肉做的人,马上就会屈服的。”教皇说:“最多叫他看看刑具。”这时的伽利略 已在监狱里关了二十三天。预料6月22日五点钟的时候,要敲响圣·马库斯教堂的大钟。到时,宗教法庭宣读伽利略的悔罪书。快到敲响钟声的时候,伽利略的学生安德雷亚捂着耳朵,五点三分了,但没有听到钟声。

安德雷亚和伽利略的助手费德尔佐尼相互拥抱。

安德雷亚:他顶住了。这就是说:愚蠢被战胜了!这就是说:人不怕死!

费德尔佐尼:知识的时代现在真正来到了。

安德雷亚:只因一个人挺身而出说“不”,就赢得这么多的胜利!(安德雷亚刚说完此话,圣·马库斯教堂的大钟便轰然鸣响,众人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安德雷亚:(大声地)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冲着走来的伽利略怒呵)酒囊饭袋!保住一条狗命了吧?

伽利略:不。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

(画作《英雄》,作者路易·绍特,原生艺术流派作品)

如果我们稍微回想一下,我们会记得有一个人为捍卫“日心说”而献身了:

......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他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像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1600年2月17日凌晨,罗马塔楼上的悲壮钟声划破夜空,传进千家万户。这是施行火刑的信号。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

布鲁诺为了捍卫科学和真理英勇献身了,但是伽利略没有,因为他怕死,对吗?

对。他怕死,所以他接受了教会的审判,并写了忏悔书。承认了“日心说”是错误的。

(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受死刑)

但是,他做错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伽利略被迫放弃了“日心说”,保全了性命,保住了一条命。也因此遭受了学生的唾弃。

伽利略后来被软禁,但是后来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研究不会沾染到政治的领域。在1638年完成了最后一本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这本书有多重要呢:

第一,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关于“材料强度和对折断的抵抗力”问题及衍生出的物质结构问题和“物质运动中位置的改变”问题的讨论,可谓是既开创了探究材料力学的先河,更为人类对动力学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从此力学成为了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而近现代精密学科的研究发展却恰恰是以力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开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真正打开了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门。

第二,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所提出和采用的“观察和假设、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自然科学的探究必须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需要具有严密的推理论证逻辑体系,可谓是创立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人类获得了打开自然界奥秘的正确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诞生。

(伽利略)

此时矛盾又出现了,伽利略不敢为科学和真理献身,但是《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这本著作对近代自然科学贡献又非常之大,甚至夸张一点说《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这本书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那么他是对了还是错了?

他当时到底是死了好还是保住一条命好?

正论:布鲁诺说"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然后为真理英勇就义。但是伽利略却因为贪生怕死而选择了放弃真理。他错了。

反论:正因为伽利略保住了一条命,才有了后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的出版,近代自然科学的大门才得以打开,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才得以被奠基。他对了。

支持正论的,是站在“是否应该屈服于权威”这一论点出发的,如果我们只会服从于权力和权威,那么人类永远不可能进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舍生而取义焉。

(画作《撒旦为他的权势欢呼》,作者威廉·布莱克,象征主义流派作品)

支持反论的,是站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出发的。如果伽利略当时不懂得保全自己,人类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许多许多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他当时保全自己是对的。

谁对谁错?

无法回答。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文学和艺术正是因为这种冲突而显得更加伟大。

老人是输了还是赢了?伽利略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这便是二律背反。

由于它是从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必定也以不可解释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