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代表着什么生肖

逃离成功学:“大师”宣称马云、奥巴马是其座上宾,有公务员辞职贷款50万交学费,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物是人非代表着什么生肖1

音乐在身后激荡,一千多人在台下注视。罗燕冲上舞台。在2018年5月这场四天三夜的培训中,她看到成功学导师陈安之不停播放的同名人政要的合影,觉得眼前的人“就像神一样了不起”。

罗燕说,舞台上,陈安之问她,“你真的愿意和老师学习吗?老师只帮助值得帮助的人。”她连忙保证,“我真的愿意,但是现在我没法交学费,我得回去贷款,用房子做抵押好不好?”

她参加的成功学培训已在中国火了二十多年。上世纪90年代,自称“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的陈安之将成功学移植到了国内。很快,复制这一模式的“大师”们不断涌现。今年7月,宣称日作诗2000首的“天才少女”岑某一段成功学演讲,再次让多名成功学“大师”进入公众视野。

无数人在成功学的会场上一掷千金——罗燕为的是提升自我能力;同为初级弟子的吕大元是为了“更快赚大钱”;而拜师徐鹤宁的戴龙驰,则是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成交量。他们一掷或几十万元,或几百万元,就为了“成功”这一信仰。

直到现在,罗燕都无法确定,如果再回到那个会场,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在那个环境里,所有人都是疯子。”她说。

罗燕说,自己所在的会场场景与该视频一模一样。受访者提供

舞台

2013年6月,在上海一家金碧辉煌的酒店会场,戴龙驰第一次见到成功学导师徐鹤宁:头戴王冠,身着拖地长裙,左手拿话筒,右手握一枝玫瑰花,站在舞台的中心,背后是气派的LED大屏和流转的彩色灯光。

徐鹤宁的“优秀”弟子被一一邀请上台。“全都穿着西服、晚礼服啊,很华丽。”戴龙驰很羡慕。

成功学“导师”徐鹤宁培训现场。图片来自徐鹤宁个人网站

他听到台上的弟子宣称,遇见鹤宁老师后,企业只用了六个月,就从负债累累变成了行业内的销售冠军;更有人号称企业只用三天就完成了一年的目标,都是因为听了鹤宁老师的“世界级商业模式”。

那年,戴龙驰才刚刚创业——化学专业毕业的他在家乡创立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然而学生人数寥寥无几。戴龙驰很苦闷,“为什么我能把学生教得特别好,课程也有‘杀伤力’,但客户怎么就是不给我掏钱?”

“鹤宁老师就很会成交,很会收钱,我想她一定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戴龙驰在这里看到了希望。

戴龙驰回忆,公开课的最后一天,徐鹤宁现场招收弟子,可20万的弟子班费用对于他来说并非小数目。徐鹤宁在台上说,“假如鹤宁老师能教你成为行业的顶尖,只需投资20万你觉得贵吗?假如投资20万能让你赚到一百万、一千万你还觉得贵吗?”

“不贵。”

“所以你是现在行动还是立刻行动?”

戴龙驰立刻行动了。在戴龙驰印象中,现场1000多人有近三成的听众当场成交,有人交了29800元,有人交了5万元。戴龙驰是唯一一个一掷20万元的弟子。

大师

8月23戴龙驰参加的这个课程,是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声名渐起的成功学培训。

导师徐鹤宁自称“亚洲销售女神”,她门下高徒“亚洲服务王子”姬剑晶,在2020年7月,因为一段视频,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视频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岑某站在舞台上,说自己从前不会写诗,也没出过书,而“在一个神奇的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后,她出了书、出了诗集,一天能写2000首诗。

网传岑某简历。

“这个小女孩受到姬剑晶老师的影响,立志成为一个演说家、企业家、慈善家。大家觉得这个小女孩棒还是不棒!那你们的掌声和呐喊声在哪里?”主持人声调骤然挑高,女孩和着音乐节奏,上上下下地鼓掌,后来讲到激动处,女孩哭着,扑通一声跪下来。

在成功学的维权群里,有群友看完视频称,“一模一样,她的话术和套路和陈安之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陈安之是徐鹤宁的导师。在多份成功学培训课程宣传单中,陈安之自称“师从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Tony Robbins)”。陈安之曾在罗燕的弟子课上谈到徐鹤宁,“徐鹤宁是我将她一手包装成了‘亚洲销售女神’。她的话术,一字一句都是我给她写的,动作和手势也是我为她设计的。”

陈安之与徐鹤宁合影。图片来自徐鹤宁个人网站

早在2014年,罗燕就在电视上被陈安之“书生气”的形象吸引。后来,罗燕时常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陈安之的励志文章,觉得他精通讲话的艺术。因此,在2018年3月,当她在一个微信文章的末尾看到了陈安之本人的微信推广时,毫不犹豫就发送了好友申请。

加完好友后,罗燕得知,这个自称是“陈安之”的人其实只是工作人员,他们以“大师”本人的名义加到潜在学员的微信,再挑明身份推销课程。

“大师”邀请她去西安参加2018年5月27日举办的一场公开课。公开课门票价格分为四档,从1680元的“贵宾席”到8800元的“翡翠席”,唯一的区别在于席位的远近,最贵的席位拥有和“大师”合影的机会;最便宜的,则连自己的固定座位都没有,需要每天去占位。罗燕用1680元买下了一张最低档位的席位,乘坐绿皮火车,晃荡了四十多小时去了西安。

信徒

陈安之的公开课在一家西安星级酒店举办,为期4天3夜。罗燕承担不起这家酒店的住宿费,便住在旁边一百块一天的小旅馆里。

她的门票是会场十排之后不固定座位的区域内,现场的工作人员不断暗示她“要抢到靠前的位置”,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大师”,她每天早上五点便起床排队,随时准备冲进会场。

然而课程的前两天,都不见“大师”, “大师”的弟子们一一上台,讲述自己遇见“恩师”后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两天的“演讲车轮战”中,有的人大谈风水,有的人洞察股市,有的则售卖自己的主持课程、区块链等产品。一个“新世界”在罗燕眼前徐徐展开,陈安之还没露面,她的信用卡便已透支了3万多元。罗燕回想起这两日,“更像是一场急着赶场的走穴”。

倒数第二天下午,陈安之姗姗来迟。他宣称,马云、王健林、奥巴马都是他的座上宾,而他自己更是“拥有7家公司,其中3家已经上市,还有2家在走流程”。

罗燕当时觉得陈安之就是站在世界塔尖上的人物,“太优秀了,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她对亿万富翁其实没什么概念,冲动完全源于对高层次人物的向往,希望自己的能力也能提高,“待人接物啊,教育子女啊,年纪越大越希望有人能引领自己。我不贪财的,对金钱也没什么欲望,但我知道能力提升了,金钱自然就会有了。”

罗燕所在的公开课现场。受访者供图

罗燕回忆,最后一天,陈安之开始招收弟子,“只招三个,要非常有缘分的,只帮助那种特别想成功、特别积极努力的人。”鼓点紧凑的音乐适时响起,有人冲上了台,罗燕唯恐错失成功机会,也跟着冲了上去。

经过“层层筛选”,罗燕“幸运”地被陈安之选中——其他人都因生肖、八字等理由被拒绝了,只有罗燕被直接指定,没有问过其他任何信息。“我当时就特别兴奋,觉得他可能是觉得我比较面善吧。”罗燕当场用信用卡刷了一万块定金。

入门弟子一共31万元,罗燕的信用卡不能再透支了。工作人员告诉她,“相信陈老师,这笔钱你很快就会赚回来。”在公开课上,陈安之的收费标准分别是年卡弟子——一年包听三次、价值29800元、入门弟子——31万元、终极弟子——108万元,以及318万元的接班弟子。

罗燕回到老家,瞒着家人抵押了家里的房子,在一周内以民间借贷途径贷款,这才补齐尾款。

沉迷

在沉迷成功学之前,47岁的四川人罗燕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讲话也慢条斯理,不爱打麻将,也不跳广场舞。唯一的爱好是翻翻书,连看电视都只看法治节目和历史片,从不看连续剧消磨时间。

“我们这一代人最缺的是知识文化。”罗燕中专毕业后自考了法律文凭,又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但她总有焦虑,“不说能引领时代吧,可现在就是跟在后面跑都吃力。”

看着同在事业单位的同事,她无奈,“大家都是混着等工资,每天也不动脑筋,我不能这样,难道真的一直混到棺材里面去?”

时值2018年,罗燕的女儿已步入高中,她想,“为女儿做个终身学习的表率”;也想着能够突破老实的性格外壳,能和自家兄弟一样能说善道、左右逢源。

她自己摸索着看书,但总觉无从下手;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却大多是计算机、英语等针对年轻人的高门槛培训。在罗燕的印象中,当时,“宣传力度最大、规模也最大的培训,就是陈安之。”

2018年10月,吕大元和罗燕以同样的方式成为陈安之的初级弟子。他是一个梦想成为李小龙的建材老板,“这个社会有钱就能潇洒,有钱才能当英雄。我就是想赚更多钱。”他自称,年轻时,骑着一辆凤凰单车跑业务,后来,买了四台汽车。在新闻中,他看到李小龙因为敢于要价,片酬不断提升。便也开始只做大笔买卖。20岁出头,吕大元手下就有20多名员工,在一线城市安了家。

“我们做生意的人,野心总是有的吧。”吕大元说,他报名成功学课程目的很单纯——赚更多的钱。为了这一月一次的弟子班课程,他搁置了广州的生意,独自搬到上海租房子住。

公开课中,陈安之大谈“我是炎黄子孙,我的使命是拯救中国人,帮无数中国企业家渡过难关”时,吕大元内心的英雄主义情怀又被勾起。他一口气交清了31万元,为此还抵押了广州的房子。“如果当时让我交108万我也会交的。我就是敢‘赌’,我知道大收益必须要大投资,你敢收31万,我就敢给。”

话术

“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快乐!”

在上海绿瘦酒店,当陈安之于弟子内训中对着200多名弟子高呼这句话时,坐在台下的吕大元生气了,“我交了31万,是来认真学习赚钱的,要想快乐哪里不能快乐!”

在吕大元所在的弟子班中,陈安之不停拉弟子进一步消费。私人会所一张餐票1500元,各路风水师、首饰商、卖股票的、卖演讲课程的人也都悉数登场,“好像光上陈安之的课程还不够,要叠加上另外的课程才有用一样。”吕大元渐渐发现,本应是学习的地方,源源不断地却都是销售。“上课不像上课,卖东西不像卖东西。”

为了参加成功学培训,2018年下半年,罗燕辞了公务员,专心开始上课。但陈安之没完没了地推销产品,还鼓励大家投资他推荐的股份与公司。罗燕只觉得烦了,“都成为弟子了,说的还是以前公开课那些东西。”

很快,罗燕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她找到了一个缴费108万元的终极弟子。她原以为,终极弟子常常同老师一起出席高端场合、名人会所。但她再三确认了好几遍,才知道终极弟子学的东西也和她一模一样。而且这位终极弟子连老师的电话号都没有,罗燕感到愤怒了,“这个人敛财太厉害了,无孔不入,每一分钱都得给你榨干。”

程飞曾是成功学大师姬剑晶的“轩辕国际产业集团”员工之一。在他入职时,公司曾发给他一份内部资料,要求熟练背诵,这是公司每个业务员的必修课。

在这份扉页写着“内部资料,严禁泄露,离职收回”的文件中,也提到陈安之和徐鹤宁的名字,程飞表示,这是一套一脉相承的话术,从陈安之开始便流传下来。

面对客户的可能反应,文件一一给出了见招拆招的话术模版。例如,若客户提到亲友的不支持和不理解,那么话术应分四步走:首先,鼓励学员孤立亲友,“很多不成功的人都是被亲人朋友害死的”;第二步,将坚持听课包装为“为着梦想不断迈进”;接着,引用名人背书;最后,告诉大家成功的关键是“交对朋友,跟对人”。

文件还一再提倡,推销课程前要先问出潜在学员的渴望与需求,然后“给痛苦,刺几刀,再撒盐,最后再告诉对方你有种药。”

轩辕国际内部资料。受访者提供资料截图

这一套路也被福建省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龙涛所总结出,“他们深挖你的痛点。揭开伤疤再撒把盐,然后再给效果、给需求。”

十年前,龙涛也曾是成功学的学员之一,最近,他做了一系列短视频,专门揭露各成功学“大师”的套路,评论中,有大量“过来人”表示共鸣。

“这些大师们都会给自己虚构一个名头,你叫‘亚洲成交王子’,我就叫‘世界第一演说家’。总之这个名头包裹得越大越好,都是世界、宇宙级别。”龙涛说,“你不能说他们的内容一点干货没有,只是说得都落不到实处,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另外,大师们上课的形式是固定的——都是把听众聚集在一个密闭的会场,与会者动辄几千人。这被龙涛称为一种“催眠术”,“它会塑造出一个‘场’,在互动和音乐的作用下,听众往往就会做出一反常态的不理性选择。”

会场中最大的互动是提问———“大师”们重复不断地向听众提问“是还是不是?”“对还是不对?”龙涛将这类提问归为封闭式提问,“他们就是为了诱导听众说‘是’。陈安之那时就让大声说‘yes’;到了徐鹤宁、姬剑晶,新一代人可能就觉得说‘yes’太羞怯了,那就换成举手。形式不一样,但都是一种心理暗示。”

除了互动,音乐也是一大心理暗示。程飞回忆,当年为了能在现场带动气氛,公司还专门教他们如何“听着音乐节奏跳舞”。培训当天,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分好工,有人签到,有人摄影,有人在场外继续说服学员。而大部分员工则负责在场内当“托儿”,他们需要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带头鼓掌,伴着节奏舞动身体。“有的同事,还能哭出来。”程飞想了想,“他们应该是真的相信的。”

维权

2020年元旦,程飞看了电影《影》,里面主角与替身的关系让他思考良久。受这部电影的影响,程飞觉得人要活得有自己的样子,不能再追随别人了。退出后,他才慢慢恍然大悟——“公司每天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又总离不开说要交钱,这很矛盾。”

罗燕也想退钱。她觉得这一年什么都没学到,还贷了近50万元的贷款,公务员的工作辞掉也再难找到新的。丈夫曾劝她不要搞“传销”,罗燕却嫌丈夫“跟不上时代变化”,和他离了婚。罗燕甚至一度不敢开机,因为一听到手机响,“就以为是催债的。”

三次弟子内训下来,吕大元也感觉,“成功学的丑恶嘴脸,是需要你交了钱才有门槛了解的。不交钱时,外面都是鲜花,交了钱,里面的爪牙就露出来了。”

脱下了成功学弟子身份的吕大元,欠下了几十万元的高利贷,他的人生已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正轨上:落下的生意需要从头拾起,妻子也选择离婚,原先在大城市买的房子更是贱价卖出以糊口。

2019年春节前,吕大元来到陈安之讲课的绿瘦酒店闹事,“使出最后的力气呐喊”,七八个保安拦着他,陈安之在会场气定神闲地上课,吕大元连门都没能进去。

2019年11月,这些曾经深陷成功学的弟子们成立了维权群,至今已有近百人。维权群一度同仇敌忾。其中几个代表在2019年夏天甚至几次跑到上海,想要报案;但出于证据零散,又超出了派出所的职能范围,最终无功而返。

后来进群的律师秦裕斌也对此感到焦急。“若定为传销,此类成功学培训的套路更加高明且不易察觉。相比传统的拉人进入公司,再为其推销产品的传统骗局,供以贩卖的成功学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商品载体。若定为诈骗,培训与弟子课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为课程付款的人们也都出于自愿。那么,它是否也可称之为正常的经济活动,就不好界定。”

在成功学风头减退的近几年,也有弟子选择与曾经的“恩师”对簿公堂,以“合同纠纷”起诉居多;有的“大师”还遭受牢狱之灾,根据裁判文书网的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余娟等8位成功学讲师被判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被判以6个月到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020年8月被《今日说法》曝光、在深圳活动的严兆海,则因涉嫌诈骗罪而面临起诉。

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方鹏看来,此类案件在法律上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如何界定成功学培训中运用了虚构事实的方法行骗,这是以诈骗罪进行立案的关键要素。

方鹏说,“骗”的关键,在于确定名义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不是直接的商品或服务,即商品或服务的定价是否过于悬殊。目前,市面上上万的培训课程也屡见不鲜,因此较难界定成功学培训所收取的费用是否合理,成功学培训的法律定性也成为了难题。

今年7月,在罗燕的女儿高考结束后,亲人凑钱帮她办理了房屋解押,母女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中——这套曾被她抵押换取弟子费的房子。但家里早已物是人非。

吕大元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不想交朋友了。因为这个事我对人产生了恐惧,尤其看见那种不实在的人,就害怕。现在就是屏蔽了所有社交。”

而导师陈安之,尽管在2019年末被媒体点名批评为“陈安之的成功学是一碗毒鸡汤”,但他依旧活跃,今年7月,他高调发行了新书《目标与梦想》,宣称“汇集了老师从业30年来的经典成功案例,是实现梦想的金科玉律。”

“天才少女”被曝光的两天前,陈安之发微博宣传新书。微博截图

2020年8月,记者致电陈安之助理,得到的回复是“老师现在在国外”,拒绝了采访请求。

他的“徒孙”、13岁的岑某因日作诗2000首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女孩口中不断提及的“恩师” 姬剑晶紧急取消了原定于7月17日-20日的培训,其培训机构“轩辕国际”的办公场地“上海剑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紧闭起了大门。天眼查显示,姬剑晶及其夫人范俊红于7月15日转让了该公司的股权。

8月1日,其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国际演说学院”更名为“isa服务中心”,继续售卖网课。8月12日,维权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段姬剑晶的露脸视频,视频中,他已改名为“姬承鑫”,继续推荐成功学的课程。

视频中,姬剑晶自称“姬承鑫”。受访者提供资料截图

8月8日,徐鹤宁在苏州举办弟子班,几十名“信徒”赴会,戴龙驰也是其中的一个,这已是他第30次来听徐鹤宁的课了。他对成功学仍深信不疑。

对于如何看待舆论对成功学诸位大师的质疑?戴龙驰说,“人红才会是非多。我有时就想我为什么还没被黑。”他说,“那大概是因为我还不够成功。”

(罗燕、戴龙驰、吕大元、程飞为化名)

文 | 实习生 裘星 李雨凝 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 |李项玲

来源:新京报

物是人非代表着什么生肖2

蜀 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一首咏史怀古的名篇。在本诗中,作者以描写成都武侯祠景色开题,进而抚今追昔,借景生情,通过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历史性回顾,既写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文韬武略,更惋惜的是他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局,字里行间蕴含着浓厚的睹物思人的悲壮情怀,引得后来人对英雄事业未竟而身死产生无限伤感之情。全诗结构自然紧凑,感情曲折哀婉。首颔联记行写景,颈尾联叙事怀人。全篇由景及人,从瞻仰到回顾进而发出感叹,层层深入,悲怆激越,描景细腻,情感悲切,阅读之后对人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不愧是咏史怀古诗篇中的绝唱。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了,作为一个胸有抱负,才华盖世的诗人,杜甫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一再陷入郁郁不得志的境地无法自拔。在安史之乱中,中原兵戈不息,生灵涂炭,诗人也不得不被迫辗转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的流浪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自筑草堂一所,暂时得以安顿下来。到达成都的第二年(公元七六O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到成都近郊拜谒了武侯祠,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蜀相》首联两句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即透露出了作者初到成都,对地理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又表明此行是专程有备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强烈景仰和渴慕之情;首联第二句,用“锦官城外柏森森”作答,这是诗人看到武侯祠的外景,既指出了祠堂的位置,对第一句进行呼应,又通过 “柏森森”的描述,营造了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首联起势夺人,用了记叙兼白描的手法,体现了作者诗文中沉郁顿挫的风格。“颔联”两句对武侯祠庙周围景物进行了细化描写。“碧草映阶绿”、“ 黄鹏隔叶鸣”仿佛是两个定格的视觉和听觉呈现,一是叙述“春色”的美好,二是渲染“好音”之动听。春色固然动人,但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诗人用“自春色”和“空好音”,婉转地表达了他伤感的心绪,如此人间春色,武侯祠却寂寥清冷,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在“颔联”里,诗人的描写景中含情,动静结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盼望早日平定叛乱共享太平的家国情怀。“颈联”两句,诗人直抒胸臆,以凝炼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建功立业的历程。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六出祁山,希望恢复汉室江山,诗中的“两朝开济”说的就是这些内容。通过诗人饱含敬仰之情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楚地明晰诸葛亮这位“千古贤相”一生的事业,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一联对仗工整,明白晓畅,辞藻虽不华丽,行文却壮阔高远,从诗句中可以解读出诗人对诸葛武侯的钦佩仰慕之情。本诗写到颈联,虽有情境描述,还难以体现出它惊人的艺术效果。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据《三国志》史料记载,诸葛亮因操劳过度,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五丈原军中病逝,这时,距离他北伐曹魏匡扶汉室江山的目标还遥遥无期。诗人在当时尝尽了战乱带来的痛苦,政治抱负又一直得不到实现,从这个角度看,诗人与诸葛亮有同病相怜之感。所以,诗人在本句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尾联落笔力透纸背,感情悲壮激越,令人读之怆然。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失意英雄和事业未竟者的共鸣,可见其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作为杜甫诗作最著名的篇章之一,《蜀相》对壮志未酬者进行了倾情的颂扬。《庄子·盗跖》中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蜀相》一诗囊括古今,情感真挚,语言精准发力而又气度非凡。如果把《蜀相》一诗作为庄子这句话的注脚,杜甫是绝无仅有并当之无愧的。 —

物是人非代表着什么生肖3

邃渺韶华一责

作者:成都青羊实验中学7.7班 程雅萱

十七岁余疫袭华,众惶恐,举国防。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凉,庚子年初疫染数,疲满面,奔前线。虽今万众难还乡,警无茫,民心扬。能者竭力,医者迎曙光。战疫视灾龙魂,醉芳华,善终胜。

冬寒末逝,人心已暖。而寂年已过,难曾耿于怀,抬望眼,对窗望,曾记否,大街小巷灯笼竖挂,喜气洋洋报佳节,灯影巍巍,红笼串串,焚香风飒,悠然入梦,而今静谧鸟鸣人鲜来往,尝车水马龙欢聚一堂,今却闭门关户鲜人来往。哀!还家贴联,瘟疫延绵,幸!同心协力,砥砺前行。

楼有一邻,豆蔻年华,清纯可丽,其父母为医道前,其女与物业,为户诮毒予口罩,日夜朝暮,每日申时,其必叩门职,自家一至一家,百遍不厌,疑,吾问于其女,其女嫣笑隔罩谓吾曰:“我不啼,不复哀,不悔恨,黄叶满心间,我亦非心稚年。"朗朗明月,落落余辉,萋萋芳华,漫漫冬夜,以有此志愿者相伴,心间暖矣。

区有保安,不惑之岁,和风满面,不擅离岗,工作负责,善谈笑,与民亲,于时疫发也,谓每一入之人问信息,不可无一漏网之鱼,谓每一入者消毒,细询及录,为区中民之安足之保全,其行全韶芳华。

在家学者,未如医护者奔波前线,亦未若警吏护民之安。而吾众于家守规纪,习认真,研刻苦,宏正气,多积经文也,停课不停学,助父母孝敬,精生技,为能生,于德智体美劳备至。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韶华瞬间邃渺。吾众亦在此之青春时携芳迎韶,做好能躬之事,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乐观心态迎曙光,疫之起,势渐峻,此虽是天谓吾众之警与罚,然此非谓医者人之极验,亦是于政之官吏组织发布责任,担当能力之试,尤为吁国志一同,众志成城,配合贡献,往矣,勇往直前,合力成功。

那些奔波于受灾前者,其为生治之无名英雄之众,其舍己为人之神圣白衣天使,其以时、智、精力、精神、生命,将吾之众矣,砥砺前行,迎难而上。 一九九八的滔滔洪水淹没不了人们的钢铁意志;零三年来势汹汹的非典磨灭不了人们的顽强毅力;零八年的皑皑白雪,巍巍地震亦覆盖不了人们的坚定信念;二零年严峻难治的新型冠状病毒也终会败于我们足下。因他们,如一抔泥土,平凡普通,默默无闻而又伟大无私受人敬仰。他们用生命的热血书写着精神史诗,百折不挠;他们缘于对使命和承诺的责任,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邃渺韶华,美醉心神。责任非为华丽而又轻松,它朴实又厚重,严肃又崇高,那些伟大的普通人坚守责任——他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使自己的生命因此耀眼靓丽永恒,使国家因有了他们的存在而绚烂敬恒,和谐美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责任不仅是一道救命的底线,也是一道处德的风景。

没有等不到日出的夜晚,也没有能够打败希望的绝望,责之奉献,邃渺韶华。

点评:

小作者另辟蹊径,以文言笔法,来议疫情,让人眼前一亮。文章结构比较清晰,从身边小人物的责任担当,写到前线平凡英雄们的责任感。由浅入深,结构分明。结尾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磅礴,既照应了标题,又展现作者对于责任的思考,立意深远。只是文言转白话缺少过渡,前后文体一致会更好。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侯相桐老师

披荆斩棘逆流而上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2018级初二,二班王艺霖

疫情是可骇的,但我们披着风迎难而上。——题记

流淌炎黄千年血,肩负华夏亘古梁,原本新的学期开始,没有了春寒料峭的黄沙;原本繁华的城市,没有了人头攒动的喧嚣,沉寂了一个学期的学校,没能迎来往日的热闹,原本亲密的小伙伴也不能如期见面,新冠状病毒全面爆发,我感到深深的惶恐不安。

临危不惧众志成城

进则就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当我们全家欢乐过年时,不知有多少医生还在急诊室面前面对着携带着无数冠状病毒的病人;当我们还在举杯邀明月时,也许他们还在低头看着病人详细病例报告书;当我们还自在逍遥快乐之时,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飞驰武汉,他们用尽了和家人们团聚的时间换来的仅仅是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另一个家庭的团圆。

每个医护人员无怨无悔在“大家”与“小家”之中,毫不犹豫地选则了前一者。他们就像钟南山院士一样,我只想对您说:“您虽然已进耄耋之年,却依然没有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在去往武汉的动车上,您累得闭着双眼,却和很多专家们一起,帮国人睁开了对面疫情警觉的眼睛。”关键时刻,你们,是让国人依靠的一座山,我们应该心存一颗感恩的心,也许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现在的生活。

风驰电掣拔地而起

面对着疫情的全面进攻,武汉依旧像一个顽强的巨人挡在前锋,短短几天时间两座巨型医院拔地而起,也许不是周围的居民也全然不知,就连国外媒体也惊叹道:中国怎么能如此之快建起一座医院。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并未有一人放松都在全力以赴患难共进。团结就是力量,这是比金石之坚还坚韧的力量,这是比坚如磐石还顽强的力量。我们虽处困境之中但是不向命运妥协的顽强集体,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还有余念就不会放弃。

足不出户患难与共

骇人听闻的病魔就在眼前,我们虽然不是什么能妙手回春的医生,也不是什么雕梁画栋的建筑师,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只有真真正正认清自己才算做好自己的本分。也许面对疫情我们做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邻居、帮助社区,许许多多的微不足道之力凝固起来足以撼动整个世界。

我的家中没有了往年的张灯结彩;没有了往日的嬉戏、打闹;没有了喧闹的派对。我们待在家中专心致志学习就是对疫情期间我们作为学生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向白衣天使致敬!向大国工匠致敬!向每一位用自己仅有的绵薄之力的人致敬。

点评:

本文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反映了疫情中人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凸显了“逆流而上”这一主题。先写了医护团体的奉献,再写基建团体的高效,最后目光落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写出了中国人民的奉献、团结与担当。但文章在结构脉络上不够完整,段落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结尾处没有点题突出文章中心。文章总体比较有文采,但部分语句仍需要打磨。感情真挚但缺少感染力。建议首段添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逻辑更通顺;多一些点题句子,让中心更加突出;多阅读,多思考,模仿名家语言表达;多修改升级,练习语言表达,做到准确、简洁。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陈星谕

创造春天

作者:石室联合中学8年级14班殷雨洁

2020年没有在响彻云霄的红色鞭炮中,伴着如星河的烟火到来,而是在看不见的灰色硝烟中悄然而至。新型冠状病毒宛若铺天盖地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沉沉的迷雾隐没了锦绣河山。春节喜悦的色彩被灰色淹没,红色的灯笼在角落发出微微颤动的光,随即消失在惊恐中。恐惧与无助哽住了人们的喉咙,惊慌的声音在口罩中愈加微弱。曾经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街头如今黯然失色,人们将苍白的脸隐藏在口罩下。

然而,穿过烟雾,像紧绷的琴弦一般响亮的声音划破了紧张的空气。“请摇下车窗,测下体温。”在这家家都紧闭大门的时期,却有不少逆行者。无数个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保安,在寒风大雨中坚守岗位。他们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只为了他人的安全。他们全力以赴投入这场艰难的战斗,阻止疫情的蔓延。他们宛若赤脚奔跑在荆棘丛中的战士,任凭滚烫的鲜血流淌,只为守护祖国的山河。因为他们,人们更加安心,他们将恐慌阻挡在外,将春天的种子埋在人们的心底,使希望留在心中。

有另一群人,日日夜夜与病毒赛跑。一栋巍峨大楼在十天之内便矗立在武汉。成千上万个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劳作着,一滴滴汗水,汇成了火神山医院。甚至晚上9点,孩子们已经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时,他们才能匆匆吃上一口饭。夜色为他们披上天鹅绒的暖衣,星星似磷火点点为他们照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铸就春天,让春天驱散病痛。他们劳累的身影,永远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还有一些人白衣飘飘,与病毒拥抱。医护人员用自己炽热温柔的心拥抱病毒的袭击,融化冬天的冰雪,带来春天的生机。他们穿着厚重的隔离服,护目镜将他们年轻的脸无情地勒出伤痕。他们害怕传染家人,只能远远地看着亲人,或隔着车窗比比划划,努力传达爱的信息。他们只能将无限的思念掩藏于心底。

中国人民似群鸟振翅起飞,带来春天的信号。绿茸茸的春天将打开紧扣的窗,轻抚布满伤痕的大地。万物将充满生机,伤痕也不复存在。中国有了坚强、勤劳、坚韧、不屈的品质,春天怎么会远。人们的坚强不屈,就是消除困难的春天,就是中国的春天。

点评:

小作者敏锐地抓住了疫情恰逢新春佳节这一特殊情况,通过对尽职尽责的保安、日夜劳作的工人、“拥抱病毒”的白衣天使这三类人的群像描写,表达了对一线抗疫人群坚韧、顽强品质的赞美与崇高的敬意。突出了虽然疫情如灰色硝烟般席卷全国,但中国人民用坚强不屈的意志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一主旨,取材非常典型,立意巧妙。文章结构清晰、完整,首尾呼应,中心明确。同时,作者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疫情期间细节场景的抓取,把疫情的冰冷、严峻与人们英勇战疫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动容,不失为一篇佳作。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高斯洁

守望

作者: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初2017级1班钟佳航

凛冬终将过去,等待春暖花开。

——题记

“几天了?”

“十几二十天了吧。”

“还能坚持吗?”

“应该可以。”

我瘫在床上,长叹口气,时针指向十一,窗外是夜,静静地,听不见一声鸟鸣。

武汉生了病,我盯着天花板,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想什么。刚才量体温,水银柱一直升到37的刻度旁,还好停稳了,我松口气,咂咂嘴,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

从最开始的爆发到如今的等待,我一次次地在夜里睁眼,无助地直面黑暗,抱紧自己,轻声问道:“明天呢?”明天,多么昂贵的明天。迷茫,始终是迷茫的我。

我会在早晨醒来的第一时间查看疫情,会在餐桌上沉默聆听大人们的念叨:这边又怎么了,那边又怎样了。我知道钟南山院士的亲临,知道武汉政府的努力。可我还是担心,不安像粒种子,深深埋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底,也许会生根发芽,最好是沉寂。

我还能相信什么?阳光明媚而坦荡,天气转暖。我站在窗前望着抽出新芽的树枝,才发现立春已过。忽地听到了一声鸟啼,清越婉转,循声而寻,我看不见鸟儿小巧的身影,但我知道它在那儿,衔着春天的希望,歪头朝我打量。

我想起了一个词:守望。就那样出现在脑海,告诉我,我并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守望。鸟儿在守望新春,我在守望明天,我们在祈祷明天会更好,世界在等待中国继续荣耀。

我应该相信的。相信医者仁心,相信科研救国,相信人民凝聚,相信中国能行。相信一切都会变好,还没变好,是因为还没有到最后。

“后来呢?”他们问。

“后来?”

“对,后来怎样了?”

后来啊,凛冬终是过去,等来春暖花开。

点评:

深情款款诉守望,稚气老练二合一。文章取题为“守望”,却不是停留在守望“仪式”上。作者先通过题记,先声夺人,引出主题,紧接着用对话式的开头深情款款地与读者回忆在过去十几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并集中于几段的概括回忆。在真实的反映出疫情期间一个孩子内心慌张和迷惘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抒情,抒写对美好生活的展望。

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稚气十足的孩子的真实的思想,他的成长的历程中对此次抗疫的思考,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感到可贵,值得珍惜。文章又显得老成,语言上言辞优美,形象生动;写法上富有新意,从最后三段中不难看出,作者在写作技巧上很老练,前后呼应,更凸显主题,见基本功。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杨贵友

网格员的“战疫”梦

作者:川师大附中2018级8班税枭瀚

“我的口罩到哪儿去了?”王小华着急上火。王小华是一名普通市民,同时,她还是街道的一名社区网格员。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以来,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遂宁也有人感染,这些天上级高度重视,要求各级下沉一线,准确摸清辖区与武汉有关联人员底数。

守土有责,已经是最最基层的王小华连续十几天下沉到自己所负责的小区每一户人家,把张三李四王老五所有人家的门都反复敲了好几回。谁家有几口人? 每个人近期去过哪里?接触过哪些人?体温多少度?有没有感到不舒服?有没有……每天登记、填表、上报。

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配合工作,但有个别人,老是被敲门打扰就不高兴了,隔着门大吼:“你们天天上门,才让我们不舒服呢!” 受了委屈还得继续耐心解释,不能漏下一户,落下一人。“当前抗疫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请你们理解支持……”话还没说完,房子里面又喊道:“你们天天这样挨家挨户的窜,你们不怕交叉感染,我们还怕你们把病毒从别人家带到我们家呢!”“我们除了自己做好防护措施,随时都在消毒……”对了,说到防护措施,我的口罩呢?王小华两眼往下一瞄,唉,口罩不是好端端戴在脸上的吗?怎么自己吓自己呢?不对,我好像不是找的这个口罩。那是在找谁的口罩?我的个天啦,我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 “老公,快点,快帮我找口罩!”王小华真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你的口罩不是消毒后挂在窗户边上通风了吗?” “不是那个口罩!” “不是那个口罩,那是哪个口罩?” “唉呀,跟你说不清,不是我自己的口罩,是别人的口罩!” “现在可是一罩难求,你把别人的口罩弄丢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别说那么多了,快帮我找吧! ”王小华急出了一身汗来。

那可是社区给自己负责的三个小区里二十五户空巢老人准备的整整一百个口罩啊,这要是真找不到了那就是自己失职啊! “不急,你好好想想,你把口罩都放在哪儿了?白天你都带着口罩去了哪些地方?有可能丢在哪里了……”老公安慰道。 “我能想起来,我还要你帮我找吗?”王小华又气又急,不过老公说的也有道理,自己今天去了哪些地方呢?早上6点起床,简单梳洗了一下,6点半点就出门了。7点到A小区门口执勤到13点,下午14点到20点B小区门口给住户办理进出小区的五色卡。今天社区没加班,晚上8点半回的家,回家后就再没出过门。昨天晚上下班后还走访了一个单元,23点才回成家。这样一理,今天就没有领取和发放口罩的任务呀?那一百个口罩哪来的呢?王小华糊涂了。

“老公,我好像没有领取发放口罩的任务。”王小华暂时松了口气。 “对呀,别管它了。”老公安慰说。 “不行,不管是不是我的任务,这批口罩一定要找到,那可是关系到那么多老人们的生命安全!”王小华刚放松的心弦马上又给绷紧了。 “行了,没有的事,你见都没见过的口罩,到哪儿去找?别做白日梦了!”老公说。 做梦?难道我真是在做梦?王小华正想掐一下自己的大腿。突然“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王小华一屁股坐了起来,发现老公在旁边睡得正香,刚才还真是在做梦,怎么不做个病毒已经消灭的梦呢? 电话是社区主任打来的,他说有爱心人士给社区捐赠了一批口罩刚刚送到,叫社区网格员明天早上7点前去取,8点前全部发放到社区空巢老人手中。不是说做梦和现实是相反的吗?明天还要继续“战疫”,王小华来不及多想,赶紧一边躺下一边将手机起床闹钟又往前调了一个小时, 这时手机上显示时间已经是0时28分。

点评:

作者着眼于战疫时期的基层,从一名普通的社区网格员入笔,记叙数件战疫相关小事,利用对话和心理描写的堆砌,凸显出主人公“王小华”的忙乱。结尾颇具巧思地阐明上述皆是梦境,留有余味给读者细思发挥,由此更能想见平凡人物坚守于自己岗位上的辛劳。

但同时,可精简的对话以及过口语化的心理描写居多,导致了文章的部分句子不够通顺、略显赘述,若出现在对字数和详略要求严格的考场作文中,则易落于下风。

然而,瑕不掩瑜,纵观全文,作者的行文能力和潜力已尽显于笔端,本文依旧不失为一篇值得肯定的佳作。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罗熙

抗击疫情 不做旁观者

作者: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七年级陈亦乐

本来以为拥有放飞自我的寒假,本来以为可以在春节假期和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地看电影,玩游戏,逛灯会!谁想到,疫情突如其来,这只张牙舞爪的恶魔在华夏大地疯狂肆虐,给喜气洋洋的春节顿时蒙上了一层紧张的气氛!危难时刻,众志成城,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为了岁月静好,为了战胜这只恶魔,我们即便不能做负重前行的逆行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的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役中,无数医务人员冲锋陷阵,面对病毒,他们英勇无畏,面对病患,他们仁心仁术。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们也没有与生俱来勇气,只是,他们履行这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我的妈妈是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普通的妇科医生,当疫情战争开始,全员都在延长春节假期宅在家里的时候,妈妈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当川大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派出第一支医疗队的时候,妈妈也在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党支部,科室进行了请战报名。我问妈妈“你也不是这个专业,为什么要报名啊?”妈妈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刻,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专业不对,我可以学,可以培训,只要一线需要我,我就一定行。”妈妈说,她周围有很多同事,比她更早的回到工作岗位,虽然她们医院不是此次疫情的定点医院,但是,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大家都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而且医院也成立了“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先锋队”并开始分批培训,为后期可能接受援助武汉的医疗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的爸爸是街道办的一名公务人员。大年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从1月26日起,他们就在各个小区开展防疫工作了。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进出社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测,管理,排查,宣教,统计。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协助转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医学观测。一直到现在,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早出晚归,尽心尽职。我问爸爸,“你什么时候能休息啊?”爸爸说“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什么时候休息。”一直以来我的学习都是爸爸负责,这次春节后,各种培训班要开网课,学校要统计,要培训线上课程,事情很多,妈妈在医院工作,也很忙,爸爸于是把我拉进各个学校的群,他说,他现在防疫的工作很忙,每天上千条信息需要处理,学校的信息可能顾不上了,相信我自己可以搞定学校的各种事情。爸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家好好待着,别出门添乱!”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里都有很多的牵挂,但是爸爸和他的同事都冲在一线,谁也不愿掉队,因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虽然,在这个特殊的假期,爸爸妈妈都很忙,不能陪我,甚至不“管”我。但是我能理解,而且为他们感到骄傲!作为一名中学生,一名少先队员,我也不做旁观者!我每天做好计划,在家里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学习,不能让宅在家里的时间白白浪费!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倡议的各种活动,录制健康宣教小视频,防疫绘画等,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另外,我还积极的参加了成都青少年志愿者的多项网络活动,我也会关注疫情的发展,每天在微信里劝说家人朋友同学不要出门,宣传减少走动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防护的一些温馨提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是我要为战胜疫情做贡献!

在一批批奔赴武汉的医疗队和在成都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中,有妈妈的同学,老师,朋友,像爸爸一样众多的基层工作者不能和家人团聚 ,冒着风险在寒风中坚守岗位,他们不计报酬,不顾生死,只因为疫情在前,责任在肩。只为了大家的平安,为了岁月静好!

点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读者们呈现了一个在疫情期间,依然坚守岗位,奋斗在前线的普通家庭背后的故事,文字流畅自然,语言真挚感人。文章开篇点题,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理想中的寒假和疫情的“疯狂肆虐”进行对比,引出了“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主题。一个家庭,三个人,三种身份,不同的职业:医生、公务员、学生,却用同样的行动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面前,我们不是旁观者。文章结尾升华中心,自然收束,歌颂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抗击疫情,风雨同舟,平安归来,岁月静好。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敬媛

疫情之后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七年级(8)班 田雨熹

指导老师:黄艳灵

疫情之后,人们要学会敬畏。

人要有颗敬畏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为所欲为,不论犯下多大过错也心无悔意,终成社会公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横行霸道,恃强凌弱,成为全球公敌。

敬畏·生命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每一天,太阳都辉煌地升起,又绚丽地落下。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一些生命延续着他们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地离开……生命伟大,生生不息,然而有时又极为脆弱。我们要敬畏生命,我们拥有了生命,就拥有了幸福;我们拥有了生命,就拥有了财富;我们拥有了生命,就拥有了一切。 没有生命,我们就不能见识这个世界的美好,品味人生百味。

敬畏·自然

在人类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绝不可做,什么非做不可,必须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种品格,成为一种绝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恩格斯说,不要过度开采和利用自然,也不要企图征服自然,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破坏越 大,自然界给人类报复越强。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无论是生机勃勃的绿春盛夏,还是萧索单调的悲秋伤冬,无论是无所畏惧的苍鹰,还是藏头畏尾的地鼠···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生命、生活和生态如此紧密地相互印证。敬畏大自然,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你阳光雨露,但你若违背她,则天灾人祸。

敬畏·时间

出门时不经意间的一瞥,看见门口还挂着两年前的生肖玩偶。拿起教科书时却发现泛黄的书面与记忆中的有所不同。岁月悄然前行,没有停留的痕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走过岁月的痕迹,已是物是人非。我们在岁月的轨道上行走,不要给岁月太多的装饰,不要给岁月太多的言语。给它我们随着时光追梦的身影,给它我们随着时光奔跑留下的足迹。敬畏时间,它带给我们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人要有颗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历史、敬畏传统、敬畏道德、敬畏法律……但敬畏,绝不是畏手畏脚。要敢于作为,但绝不是为所欲为。

点评:

疫情之后,我们最该做的便是铭记与反思。“战疫”的方式有千万种,但绝不能少了这一种。作者站在人类的角度对这一场“疫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便是,唯有敬畏,方能永恒。无论是那些卑微不起眼的生命,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抑或是指尖匆匆流转的时光,无不值得我们敬畏。敬畏在心,更在行动!

这篇文章从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时间三个维度着笔,通过多种方式的议论,在字里行间,绽放着作者的理性思维的花火。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李玮

光是从窗外来的

作者: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初一10班卿珊

午睡醒来愁未醒。盼春春散几时来,临晚镜。午后的阳光缺少生机,像是桎梏一冬的老人。我极力向窗边靠去,贪婪地吮吸着每一缕阳光,却得到不多。我不禁倦怠起来,都是因为疫情,我才被锁在家里;因为疫情,我才得不到阳光;因为疫情,春天才迟迟不来……疫情如同一股黑色急流,势不可挡地冲进我的脑海,污染了我脑中清澈微漾的波澜。我怒从心起,赌气地又把眼一闭,把烦恼交给梦。

正在半醒未醒之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自言自语:“呀,这个农民大叔,一个人蹬着三轮车,把自己地里所有的蔬菜都送给了医院啊……” 农民伯伯,所有的蔬菜,骑车……这些碎片都进入了我眼前的画面。他是个中年人吧,黝黑的皮肤,强健的骨骼,在黯黯黑夜中奋力前行,眼中却是一片光明吧?也许还刮着大风,寒风应该也像我一样,在无端地发着悲吧?车上的蔬菜,又是多少个“雨足高田白”中“披蓑半夜耕”才得来的呢?脆生生的嫩芽,还包裹在饱经风霜的老菜叶里,如同他自己那颗圣洁的心吧?破旧微弱的车灯,正信心十足地发着光,照彻了夜幕中的漫漫长路。瞧,车灯就在那里,正直直地照向我。眼前所幻想的画面,连同我无端的苦闷,一下被这一束光明冲散了。

我又打起精神,站到窗前。我看见在小区门口的檐下,保安在那里站岗。他戴着一个棉口罩,像一棵树一般挺立在那儿,看着走过的人。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布满皱纹的脸微微扬起,迎着阳光,爽朗的大笑着,丝毫没有察觉到旁人警觉的目光。

保安迎上去问道:“老人家,您怎么没有戴口罩啊?”“啊?”老婆婆一脸茫然,“没有口罩啊!而且为什么要戴呢?” “现在疫情严重,都要戴。”保安叹口气,“物管中心发给我了一个,我没舍得用,您拿去吧。”说完,他从值班室里拿了一个口罩,递给老婆婆。老婆婆颤颤巍巍地接过口罩戴上了。她又对保安说了些什么,我没太听清,只看见她用手在眼角不断地擦拭。

阳光渐渐暗了下去,街上亮起了温暖的路灯。路上基本没有行人,驾车的人在疫情的黑暗中奋进着,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发着光,坚强地挺立在病魔的阴影中。而我安然坐在坚实的房舍中,享受着许多人发出的光所带来的温暖。

夕阳沉了下去,月儿迟迟不出,不知是谁剪破天幕,漏出了几点疏星。 楼下又响起“嗒嗒”的脚步声,保安手中电筒的光流连在家家户户的窗户之间。倏地,一束光照过我家的阳台。光是从窗外来的。

点评:

本文的作者有感于当前自己在疫情重压下逐渐焦虑这一现象,列举了“农民大叔奔波数十公里,给医院送菜;保安让出备用口罩给老婆婆……”取材当下,能激发很多人的情感共鸣,就其取材来说,是成功的。

“窗”可以看见的事物有很多,如果泛泛而谈,势必流于平庸。作者巧妙聚焦于窗外的“光”,仿佛攥紧了拳头,集中了力量,使得表述更为有力。综观全文,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叙述详略得当,语言的使用也具体得当,所以本文是一篇较为成功的战疫作文。

成都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组 薛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