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奢代表什么生肖意思

虎年话虎: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需要传统节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骄奢代表什么生肖意思1

——专访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

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

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

中国人对虎的情感演绎是浓烈的,存在着敬畏与矛盾的心理

解放周末: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农历虎年。您恰巧是属虎的,这个本命年是否别有感触?

仲富兰:步入农历壬寅年,我又长了一岁,真是令人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辞旧岁迎新年之际,一方面特别怀念逝去的亲人与友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一方面对于生机勃勃的新的一年,更有许多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解放周末:虎谐音“福”,是否寓意着虎年有福气?在您看来,虎有着怎样的文化象征意义?

仲富兰: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虎的形象在民间一直象征着力量和气魄,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以其勇敢自强、大气坚定、虎虎生威,从多方面滋养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

千百年来,关于虎的民俗信仰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习惯力量。以虎为题材的民间艺术品琳琅满目,各种“虎”题材的民俗作品也精彩纷呈。在汉语中,带有“虎”字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如生龙活虎、如虎添翼、虎啸龙吟、虎踞龙盘、虎跃龙骧、龙行虎步、龙腾虎跃、虎头虎脑等。

解放周末:不难发现,成语中既有“虎啸龙吟”“如虎添翼”“虎头虎脑”,但也有“与虎谋皮”“放虎归山”,中国人对虎的情感似乎有些复杂?

仲富兰:应当看到,中国人对虎的情感演绎是浓烈的。中国人对虎一直存在着敬畏与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认为老虎是有灵性的神兽,因而以它的形象镇邪、消灾避难;另一方面,又认为虎是食人的猛兽,因而感到畏惧。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从远古社会先民们的动物崇拜中演绎成虎神。中古社会,虎又从“神虎”“瑞兽”,演变成护佑苍生的保护神。这种从畏惧到崇敬的转变,对族群团结和民族凝聚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虎文化的内涵和寓意,历经沧桑,于今更是日臻丰富,已成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民俗文化的一个标识。

解放周末:哪些与虎有关的民俗,体现了虎文化的内涵与寓意?

仲富兰:传统社会的许多地方,有外婆家给新生儿送布老虎的习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勇猛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妄无灾。此外,还有给小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肚兜等习俗。

在西北的一些地方,则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一对新人同心同德。有意思的是,这种馍还有雌雄之分。雄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有担当,撑起这个家;雌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寓意夫唱妇随、家庭和睦。现在,还会特意多加几只小老虎,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生儿女。

解放周末:前些日子,壬寅虎年邮票一经亮相,关于“虎威”如何表现就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您怎么看?

仲富兰:从好的方面来说,小小一方生肖邮票能够引起热议,对虎形象的诠释、虎文化的传播是有意义的,也是传统文化热乃至文化自信的折射。

这番热议也说明,作为民俗符号的虎,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怀。既然是表达民俗的符号,即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与内涵,与艺术家展现自己的个人才华的作品略有区别。从这一角度来说,生肖邮票应有“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空间。

长期积淀起来的传统年俗,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解放周末:春节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但据说,古代的春节和过年并不是一回事?

仲富兰:确实,“春节”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指。

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以及“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这一天顺势定为春节。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的决议,作为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也正式确定。

解放周末:对中华民族而言,春节究竟有何意义?

仲富兰:春节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要过年,几千年来莫不如是。春节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坐标。春节所产生的文化想象,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与回归。

在中国人的时空概念中,民俗节日是一个枢纽或者叫节点。春节既是一年的终点,又是一年的起点,周而复始,万象更新,这就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个圆。这种循环往复的圆形时间观,可以打破个体生命从生到死的线性恐惧。

除此之外,我以为,春节的意义在于调节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所以,关于春节,我曾经尝试用六十四个字来表述:“天人合一,和谐自然;迎春纳福,趋吉避凶;除旧布新,美好开端;领悟亲情,凝聚情感;感恩图报,回馈社会;庄严仪式,珍贵记忆;游艺纷呈,精彩展示;放松调节,心灵安宁。”

解放周末:或许有人会疑惑,已经21世纪了,为什么还需要农耕时代形成的春节?

仲富兰:有人认为,如今工业化、信息化的中国,过春节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我相信,人与自然、人与人(即社会)、人与自身,这三种关系还是存在的;避凶趋吉,求得来年的和顺,也是人性使然。

逢年过节,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碰个杯,过去一年中即使有什么磕磕碰碰,酒酣耳热之际,矛盾也就化解了。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走动,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个人的身心平衡,一年忙到头,总会有人成功,有人不那么顺利。新春佳节是对自己极强的心理暗示:一切不顺心的事都会过去,新的一年又是一个美好开端。万事从头起,对未来又有了憧憬,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减压阀”的作用。

除了个体角度,从宏观层面来看,在长期历史进程中认同和积淀起来的传统年俗,是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逐渐增强,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逐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注重其“现实答卷”

解放周末:据您所知,江南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年节习俗?

仲富兰: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饭稻羹鱼”四个字对江南地区的饮食特点作了高度概括。当时的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无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这是很独特的,反映到年节习俗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方包饺子,南方吃汤圆、年糕”。

北方人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南方多数地区过年有吃年糕的风俗,背后则有一个民间传说。

春秋时期,苏州为吴国国都。相传,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建成后大宴群臣。伍子胥预见到吴王骄奢,国家迟早将亡,于是留下密嘱: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如他所料,吴国后来被越军横扫,都城断粮,饿殍遍野。有人突然想起伍子胥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过年时家家吃年糕,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解放周末: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各地风俗略有差异,但各种年俗所聚合起来的春节,总是热烈红火、温暖美好的。

仲富兰:是的。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游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将近一个月,从腊月廿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小孩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这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团圆的这种习俗,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有着人性的光辉。即使再过一千年,中华民族子孙也应该世世代代地将它传承下去。

解放周末:但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仲富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了儿时对穿新衣、点鞭炮、压岁钱的特别渴求,也没有了走亲戚、坐礼席的礼仪讲究,或许也没有了敬神告天的祭祖……于是,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其实,我觉得,不变的是节日,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些人总是试图描摹出旧时过年的文本,像《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年复一年地复述着人们记忆深处的年味。这个参照系不对。对照农业社会的“年味”,现在当然是淡了,还可能会越来越淡。

前几天,我还跟几名学生聊到这个话题。我说,置身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民俗研究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该注重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国人的春节,源于更迭的时序,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不能将过时的、与现时生活格格不入的“老玩意”理解成民俗。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样是“年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

解放周末:在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您最看重什么?

仲富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重点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即更加重视精神需求。仅就当代人过年而言,有三样东西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艺术感,二是烟火气,三是年轻态。

不要以为只有守岁、磕头、祭灶、祭祖等仪式和团圆饭、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是年俗。如今,逛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也是新年俗。上海有全国城市最多的文创园区、咖啡馆、茶馆、书吧等文化空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基于上海城市文化基因与市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置身其中带来的冲击力和融入感,都是一种新年俗的体验。

此外,既要有“高大上”,也要有“烟火气”。“烟火气”是什么?以前它是马路上的流动食担、小菜场里的鱼鲜气、大饼摊点供应的“四大金刚”;如今,大规模城市更新之后,烟火气既是上海人普通家庭的日常,也隐藏于街头一条条风情小马路里。烟火气,是一种人情味,也可看作人民城市的生活气息。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往往源于城市的生活气息,烟火气、市井气、人情味会带给上海无穷的魅力。

说到“年轻态”,上海是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中国城市。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城市里青年人的聚集度与活跃度,古老的年俗也亟须年轻人的创造与创新。一个拥有更多青年人的城市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有创造力的。大量吸收年轻人才,让青年人跨界到社区“管事”,出谋划策,提供社区治理创新的“过节方案”,古老的年俗就会产生诸多新年俗。

如果上海在这几个方面发力,在新民俗方面也一定会展现出新的“上海特质”与“中国经验”。

解放周末:前些年,“洋节”来势汹汹,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令许多人忧心忡忡。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仲富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西方外来节日在商业力量的加持下,不断影响着国人的节庆观、消费观,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是不是曾经“有取代传统节日之趋势”?我不这么看。

我曾带领学生做过一个入户问卷调查。上海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城市,但调查的结果是,上海市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接受度、喜爱度还是远远高于西方各种节日。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中,春节这一“第一大节”的地位不可撼动。不少年轻人虽然喜欢过洋节,但他们更重视春节。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在商家的推动下有些市场,但它们在中国没有根,没有土壤。单从这一点来看,认为洋节会取代传统节日的想法有些杞人忧天。

当然,我们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意识。强调传统文化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国际交往与文化传播而言,我们当然要尊重自身的传统与文化,但也要尊重他人的习俗。“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因子。

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中国传统精神

解放周末:近来,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于“就地过年”,您有什么感触或建议?

仲富兰:疫情暴发以来,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就地过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春节景观。

我特别能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我是1968年入伍的,曾跟随部队驻扎在兰州城外的七里河土门墩。有一年,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外面的雪下得很大,但轮到我出勤站岗放哨。顿时,一股游子离乡、孤孑无亲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当然,虽然同为孤身在外,但和过去相比,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显然更好了。对于今年“就地过年”的新上海人,我有两条建议:一是接受现实,放松情绪;二是活在当下,自我鼓劲。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关心。上海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在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就地过年”的居民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猜灯谜,推广“线上拜年,视频团聚”,让浓浓年味温暖一个个社区、一颗颗心灵。

解放周末:对于那些足不出“沪”、在家过年的上海人,您有什么建议?

仲富兰: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城市文化记忆。上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与“都市新年俗”有着密切联系。城市里的集体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本质上也是当代人的“乡愁”。

上海人过年,可以体验一下具有地理空间领域的“乡情展示”。我们可以回归城市地方文化,重温地域人文过程,感受“吾土吾民”“上海味道”等构成“年”的重要含义。春节期间,哪怕是光顾一下老城隍庙豫园里的捏面人、剪窗花、做糖人、写福字、听昆曲……相信都可以让市民们感受到一把浓浓的年味。

解放周末:一面要抗击疫情,一面要让更多人在节庆体验中亲近传统、品味文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仲富兰:今年春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进万家”活动采取年俗非遗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有关机构组织各地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形式非常好。既可以在“云端”展现各地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推动非遗在新媒体业态的传播,还能营造浓浓年味,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虎年节日氛围。

过年,对中国人来讲,不仅是向过去的一年告别,更意味着要在新年到来之际,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送给自己、家人和朋友。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技艺……可以将这些资源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转换成精彩纷呈的节目,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以及各地多家权威媒体等,奉献给千家万户,呈现出丰富多彩、年味十足、喜庆热烈、适度互动、充满特色的浓烈氛围。

归根结底,传统节日文化是孝、亲、慈、爱的文化,相关仪式活动无不传达和体验了对亲情、友情、族情、乡情的珍视。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团圆、和谐、吉祥、如意的中国传统精神。就算再过一千年,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来源: 中国网

骄奢代表什么生肖意思2

必备文化常识总结(一)[民俗礼仪]

1、在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龄大的人守岁,是“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有孝顺的意思。

2、所谓的宵禁,就是统治者为了社会安定,每天当太阳落山后,击鼓八百,鼓停,即紧闭各处城门,人们不准外出,违者处以重罚。而一年之中,只有灯节(元宵节)三天例外。

3、足下,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4、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叫厌胜钱或大压胜钱。不过这时的压岁钱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而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厌胜钱的正面铸有各种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语;背面则是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而压岁钱具备更加形象的“压”岁意义是在清朝,当时的压岁钱是以线穿铜钱成串的形式存在的。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清时,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着。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5、作揖的方式男女有别。施礼者双臂抬起,男性右手握拳,拳眼朝向自己,左手手掌将右拳包覆,女性左右手动作与此相反;如是习武之人,左手则应该为掌,贴于右手拳面。

正常的作揖姿势也被称为“吉拜”,如果男性错用女性动作,女性用男性动作,则都称为“凶拜”。

另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又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其中土揖是拱手稍向下;时揖是更向前平伸;天揖是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专门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则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除了《周礼》的六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也就是“一揖扫地”。

6、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它代表的是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之礼。

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和港澳地区行此礼,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感谢。

7、婴儿降生100天为“百日”,古称“百晬”,又称“百岁”“百禄”。在我国古代,婴儿出生100天内死亡率很高,所以民间认为,婴儿长至百日,基本摆脱早夭的危险,有了长大成人的希望。同时,“百”在我国文化观念中,象征着圆满,所以民间往往在这一天进行庆贺,叫“过百岁”“过百日”等。孩子过百日最有特色的物品是百岁锁和百岁衣。所谓的百岁衣,就是从许多人家找来色种颜色的碎布头,精心缝制成一件衣服,而且必须用与长、命、富、贵谐音的四姓人家的布料,取吉利之意。而百岁锁则是用银打造一件锁形的饰物,上面有“长命百岁”等字样,挂在小孩脖子上。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拴住小孩,能够长命百岁。现在,在城市当中,孩子过百日都是拍百岁照,留作纪念。

8、所谓“抓周”,就是在孩子满周岁这一天,在他面前摆上各种玩具以及生活用品,任其随意抓取,以此来预测他的未来和前途,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由于抓周在古代是根据孩子抓取的物品来测试他的未来,因此抓周又被称为“试儿”。

9、关于虚岁的说法中,有一种叫“男进女满”,也就是说男人要按虚岁计算年龄,女人则是按照实岁计算年龄,换一种说法就是,虚岁这个概念只用于男人。按照科学的计算方法,所谓虚岁,就是出生时记为一岁,以后每到一个立春便增加一岁。因为古时认为,在怀孕之后,新的生命已经开始,到生产时年龄计一岁,因此可以认为,虚岁就是从怀胎开始算起的(不计算怀孕的精确时间,一律以出生即为一岁)。

10、十二生肖没有猫,一点也不奇怪。依照动物学的分类,老虎属于哺乳动物、食肉类、猫科。虎和猫,其实是“本家”之亲。有了老虎代表猫在十二生肖“大会”里,已不愁没有“发言权”。

11、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果一个人出生时的属相,恰好是和当年属相相同,这一年就被称作本命年。在我国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因此,在民间流传着“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

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作“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所以,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均须系上红腰带,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12、在我国传统婚礼中,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由入洞房的新郎揭开,是民间迎亲途中的礼仪之一。

盖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载: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之后决定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十分害羞。新娘子女娲为了遮盖羞颜,就用草结成扇子来遮挡面庞。后人以轻柔、美观的丝织品代替草编的扇,逐渐形成了盖盖头的婚俗。之所以选用红色的盖头,是因为红色在古人心中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新娘戴盖头婚俗一般的做法是新娘出嫁上轿前戴上盖头,到夫家拜堂时或入洞房后,由新郎用秤杆或机杼等物挑去。这一做法始于东汉。

因为东汉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来不及履行繁琐的婚姻仪式,遇到良辰吉日就匆忙完婚。这种“拜时婚”不符合当时“礼”的程序,因而就用纱布蒙住新娘头脸以遮羞。这在当时本属权宜之计,后人却习非胜是,使之成为世代沿袭和传承的婚姻习俗。

到了南北朝时的齐,那里的妇女普遍用头巾来避风御寒。而发展到唐朝初期,盖头便演变成一种用以遮羞的从头披到肩的帷帽。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标新立异,命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就是让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做装饰。

13、绣球最早出现的形式是一种叫作“飞砣”的兵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在狩猎和战争中运用的兵器,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绣球。作为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绣球同时也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方式。在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龄,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

14、很久以前,人们习惯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世间把结婚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在我国古代,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被列为人生四大乐事。“入洞房”这一名称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它更是变成了新婚之夜美好温馨环境的一种指代。

15、在我国江浙一带的方言当中,关于死亡,流行着一种说法叫“翘辫子”。在清朝,由于人们都留着大辫子,处决犯人的时候,都要将辫子吊起来,砍下来的脑袋也经常是用辫子绑着挂在城门上,因此,“翘辫子”就和死联系在了一起。

16、旧时的蒙古族有这样一种奇怪的风俗:父亲死了,儿子娶其庶母;兄长死了,弟弟娶其嫂子。在清朝初期,刚刚建立满人政权时,也发生过兄弟之间。这种现象是我国旧时婚俗的一种,叫作收继婚。所谓的收继婚指的是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的行为、习俗或法律。

17、在很多地区,戒指戴在左手食指上被认为是求爱,中指则表示热恋中,小拇指表示不谈恋爱或终身单身。戴戒指还有一个讲究就是“男左女右”。

18、结婚照相的时候,男的往往排在左边,女的排在右边。如果颠倒位置,就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19、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具有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表示刚强,阴者表明柔弱。就和人的性格一样,男子性格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男左女右”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发现,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是小儿患病,观察手纹时也有“男左女右”的习惯。在我国的传统礼教当中,左为上,象征尊严与力量;右为下,象征温柔和体贴。

“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在社会风俗上是划分区别的一种秩序安排。这种“男左女右”的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广为传播了。

20、“此致”的用法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这里的“此”,指代的是前文,起概括的作用,“致”在这里指的是“尽”“结束”的意思,“此”“致”连用,意思就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21、中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所谓的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还有用刺青来作警示的例子,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刺青慢慢演变成了个人装饰的一种,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浪子燕青的文身。

22、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显眼的地方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并且有“福”字倒贴的习俗,意思是"福到(倒)"了,以求吉利。

23、在我国,寿星又被称为南极仙翁,据说他是由一颗星辰转化而来。在我国的传统年画当中,老寿星一般都有一个很大的脑门。传说老寿星怀在母亲体内八十三年,生了出来时因为未足年份,头变得长而隆起,因而脑门很大。

24、云南除了其优美的地理环境之外,还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人们口耳相传的就是“云南十八怪”,其中之一就是“鸡蛋用草拴着卖”。因为云南多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使用背具:背箩、背筐等等。而鸡蛋是易碎品,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鸡蛋拴着卖携带方便,安全可靠。而且计算方便,交易简单,买卖时不以个算,也不计斤两,而是以串论价。

25、“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想法子弄点好吃的。那时候,所谓好吃的,最好的就是吃点猪肉。有好吃的首先当然要祭祀祖先,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点祭祀祖先的猪肉切细来“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打牙祭”还有一层意思,切一小坨肉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回,而那时能吃上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此词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习俗,后泛指吃肉,在四川地区使用得非常广泛。

“打牙祭”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第二种说法是旧时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门供职人员可以分吃祭肉,故称祭肉为“牙(衙)祭肉”,后来就从这引申,将吃肉称为“打牙祭”;第三种说法与古代的行军打仗有关,据说“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代的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而在外打仗时,若逢农历的初二、十六日,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这种仪式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也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分给将士们食用,当兵的就把这称之为“吃牙祭肉”。

26、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可分为八刻。午时就是十一点到一点,而午时三刻就是十一点四十五分。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做不成,以示严惩。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另外,“午时三刻”问斩犯人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27、现代人给家中兄弟姐妹排行一般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表示,既简单又明了。不过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可有讲究,他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出一个名称,分别以“伯、仲、叔、季”表示。“伯”就是老大,也可以用“孟”表示,不过“孟”多指庶出的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古人在“字”前常加排行的次序。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字仲尼,他在家就是排行老二。下一辈称呼上一辈时,如果是父亲的哥哥,就叫做伯父,这和我们现代的称呼是一致的;父亲的大弟弟称为仲父;仲父下面的一个弟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为季父。不过现在父亲的所有弟弟都被称为叔父了。“伯仲”常常连用在一起代指兄弟,有时也表示不相上下。

28、“祖宗”在现代汉语中是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指一个家族的上辈,尤其指较早的先人,也泛指民族的祖先。

古汉语中,“祖”和“宗”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祖”最初泛指祖先。在宗法制度下,人们特别看重家族的始祖及历代祖先的身份地位,祖先的地位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血缘和这个人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所以,历代贵族掌权以后,都要为始祖和历代祖先建立庙宇,这个祖庙也被叫做“祖”。而“宗”就是始祖之后历代先人的庙。后来,也把开始创业的人叫做“祖”,继承大业的后来人叫做“宗”了。如从汉代起,帝王的庙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祖宗”连用,指的就是祖先。

29、把未出嫁的女孩叫做“黄花闺女”。寿阳公主的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30、举行婚礼时,人们都会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它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反映出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31、人们把与自己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妻子称为“糟糠”。

32、“交杯酒”是我国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仪式,意味深长,久传不衰。早在战国时期,古人的婚礼上就已经流行交杯酒了。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彩绘联体杯、仰韶文化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双联壶,就是最早的实物见证。不过,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现在婚礼中的喝“交杯酒”仪式与古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当初饱含深情厚意的交杯文化有些内容,在后人的传承中丢失,实在是一件可惜的事。

交杯古时称“合卺”,卺(jǐn)是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合卺即把一只卺切为两半,而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当时,取卺为杯,也是落后的生活条件决定的,但这种古朴仰韶文化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双联壶的婚礼仪式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深情在酒中。

古人为什么要用苦不可食的瓠瓜来盛酒呢?《礼记》给出了答案:“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原来,用瓠瓜盛的酒必是苦酒,夫妻共饮之,象征合二为一,已结永好,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这杯酒对当时的新婚夫妻来说,虽苦犹甜,回味无穷,就是再难喝,也会幸福地喝下,因为这杯酒的寓意太好太美了。

不过严格地说,最早的交杯酒并不是让新郎新娘喝的,而是用来漱口的。合卺是古代的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清口,有安食养乐之意。当初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小两口饭毕走入洞房后,用酒漱漱口,清理一下口腔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以示尊重对方,而不是感情深、一口闷地灌进肚里。

唐代以前,古人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这个定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试想当时的婚庆场面,实在文雅而含蕴:洞房之内,早已放一切开的瓠瓜,内盛苦酒,新郎新娘各端一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然后在一片温馨中小酌一口,漱了漱口,合卺而笑,倾诉衷肠,而后携手,共赴牙床。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喝交杯酒”。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盛酒的精美器皿也多了起来,到了唐代,婚礼上除了沿用瓠瓜作酒器外,有时还用杯子代替卺,这才是现在意义上的交杯。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这时小两口用的是两个杯子,新郎新娘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这是史料记录中真正“喝”的交杯酒。

宋代以后婚礼上的交杯酒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喝之外,喝完后还要把酒杯掷到床下面,看一看杯子停稳后的姿势,杯子“一仰一合”的姿势是最吉利的,因为杯子形状恰似男俯女仰的婚后生活,这有百年好合之意。到了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则发展成了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33、麒麟为中国人所喜爱的一种吉祥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古代神的坐骑,被称为圣兽王。

古时民间认为“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男孩多被称为“麒麟儿”、“麟儿”,在南北朝时,人们常称呼聪颖可爱的男孩为“吾家麒麟”。

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民间普遍相信,求拜麒麟能为人们带来子嗣。

麒麟送子意谓圣明之世中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驾祥云而来,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才、辅国贤臣。

34、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国特别偏爱红色,红色意味着吉祥。每逢节日庆典或操办喜事,人们总要张灯结彩,来个“满堂红”,以表示喜庆、吉祥。其实,我国早期并不是用红色表示吉庆的。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用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

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已基本趋于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黄色,则表示尊贵,成为皇家用色的象征。

35、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纳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方比北方的温度高1~2℃;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天干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

36、现在我们往往用“牺牲”来表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或舍弃自身利益,其实,“牺牲”在古代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禽畜,通常是指马、牛、羊、鸡、犬、豕等,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六畜”,而其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

在古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古人对宗庙祭祀非常重视,不但制定了严格、复杂的礼制规仪,对于祭品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用于祭祀的禽畜必须要用纯色,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只有纯色、完整的牲畜,才能叫做“牺牲”。如《国语·周语上》记载:“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左传》庄公十年也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后来,牺牲的含义逐渐宽泛,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动物所做的祭品了。

正是由于牺牲最初是用作祭祀的,这些祭品是在舍弃自己生命而为大家祈福,牺牲一词后来也就逐渐有了自我奉献的意思。

37、“结发”原是古人成人礼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束发。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就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受笄时也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黑布将发髻包住,再以簪插定发髻。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到了成年,代表着一个人到了可以结婚成家的年纪了。

到了汉代,“结发”成了新婚夫妻成婚的仪式之一。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生死相依。古人还有诗总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发“结”在一起,有牢固、结合、结伴之意,也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缠绵、白头偕老。因而“结发”自然就有了成婚的意思,人们也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了。

38、女子行笄礼的年龄要早于男子。

《礼记·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十五岁在女子为“及笄”之年,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仪礼·士昏礼》说:“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出嫁了,但之前要先给她举行笄礼,并像男子一样也给她取个字。如果十五岁还没有许嫁呢?郑玄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嫁不出去的姑娘,最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的。

笄是一种盘头发用的簪子。所谓笄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

在古代,无论男女,幼年时的头发都是自然披散的,最多也只是扎成两束垂在脑后,称“总角”。

成年之后,头发就要精心收拾了。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但由于重男轻女的缘故,有关笄礼记载比较少见,举行时也远不如冠礼隆重。

一般人家的笄礼仪式:女子于许嫁之后由母亲主持笄礼。提前三天通知宾客,提前一天登门邀请行笄礼的主宾。行礼之日,主妇恭迎女宾入堂,并请主宾为女孩加笄。然后是换衣、祭酒、用字,最后是父亲带去祠堂拜祖先,与长辈见礼,宴请宾客。

全部程序与男子的冠礼相比,少了三加,也没有与地方长官和乡绅见面的内容。

这是因为女子成年以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有别于男子,她的主要活动范围都被限制在室内的缘故。所以女子婚后就有了一个别称叫“内子”。

39、冠礼也叫成男礼或成丁礼,主要的礼仪形式就是加冠,所以叫冠礼。冠在人的头上,至高无上,地位最尊,所以古人对冠特别重视。

行冠礼之前,当事人还是孩子,加冠之后就成了大人,别人就要以成人之礼来相待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所以冠礼被称为“礼之始”,被列为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之首。

据《礼记·士冠礼》的记载,冠礼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由父亲或兄长主持仪式。

仪式非常隆重而繁琐,大致有十几道程序:

先是以占卜,决定加冠的吉日,然后在三天之前预先通知宾客,再在宾客中选定一个负责加冠者,选定之后还要一再地敦请。到了加冠那天,请宾客入庙就位,接受加冠的青年出房就位行礼,接着就开始了加冠。

正式的加冠礼有三次:初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利,可以管理人了;二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三加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每加一次冠,宾客都要对受冠者致祝词;三次加冠之后,主人就要设酒宴礼宾。这以后加冠青年还要去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客给他取字,然后再去拜见兄弟等家人,去拜见地方行政长官和乡里的前辈。加冠青年在向家人和地方长官以及前辈行礼时,受礼者都要答礼,以示家庭和社会对刚加冠的男性新成员的尊重,并让他明白今后将要负担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最后是主人的再次敬酒和恭送宾客。至此成人的加冠礼才全部结束。

由上简述可知,先秦时的加冠礼是相当繁复的。后来这种仪式逐渐地有所简化。

加冠礼中文化意味较浓的一个内容是取字。“童子无字”,字是成人的一个标志。行冠礼取字后,别人一般就不能随便地直呼其名,而必须称字了。直呼其名就成了一种很失礼的行为。

加冠既是成人的一个标志,冠也就成了贵族成年男子的重要服饰,该戴冠的场合如果不戴冠,常会被看作是一种非礼的行为。

行冠礼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二十岁虽说身体还不太强壮,但已成年,可以行冠礼了。而实际上行冠礼的年龄还常有早于二十岁的。《左传·襄公九年》:“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礼也。”一个男青年只有行了冠礼之后择偶婚配,才合乎礼。所以为使未满二十的男青年生子合礼,就只有提前行冠礼了。

孔颖达在《礼记》的疏文中说,唐代的庶人和士人之子年二十而冠,但卿大夫十五以上就可以行冠礼了,天子、诸侯和天子之子更有早到十二岁就行冠礼的。身份越高的嗣子,行冠礼的年岁就越有可能提前。这种做法其实是为延续宗法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变通。

40、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当一个朝代的控制力日益减弱的时候,人们对于服饰的求新求异就会成为一种必然,而这种现象必然会引起一些所谓正统人士的不满,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亡国之兆,称之为“服妖”,与之相对应的朝代就是明清两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衣冠制度进行了整合,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对于明代服饰制度反复申述,其中心内容是贵贱有别,不同阶级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级的服饰。并且明文规定,只有王公贵族、官员,才能使用锦绣等面料,庶民则只能用绸、素纱,至于商人,因为地位低下,更是连绸、纱都不准使用,只能用绢和布这类面料。一旦有人违犯,就会受到严厉制裁。

虽然这样的服饰制度寄托着“崇俭去奢”的理想,但是服饰原本具有的审美功能却被大大削弱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城市更加繁荣,再加上王阳明的心学的深入人心,在社会背景和思想认知上,都为人们冲破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时间,在江南的一些城市里,各种服饰争奇斗艳,而发展到极端,就是“服妖”的出现。服妖”的出现,与其说是对传统的反叛,不如说这是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一种特质。

如果说明代“服妖”的特征是争奇斗艳,推动这一风尚的人是市井小民,那么与之相对的,清代的“寒乞”则恰好相反,变成了以贵胄子弟为风尚的推动者。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明清两代“服妖”风尚虽然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们对服装求新求异心理的一种反映。从中国传统观念来讲,衣冠关系到人伦风俗,因此设置了种种条条框框加以限制,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对某种现象越限制,它的反弹也会越激烈。

41、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邀请名人代言以求产品大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中,却也产生了这样的事情,伯乐可以说是广告代言的第一人。

42、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道是立德之根本,一个人心中,除了家国之念外,对于骨肉亲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的,人生中很大的不幸,就是在有生之年不能奉养双亲,不能尽到孝悌之义。仲由"百里负米"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及时孝养,不要残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43、一般来讲,所谓“三纲五常”,指的就是以确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万民,维护社会的和谐,规范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关于社会伦理的行为准则。据《白虎通·三纲六纪》记载,为人臣子、子女、妻子必须要对君主、父亲、丈夫的话绝对服从,而君主、父亲、丈夫也要为臣子、子女、妻子做出表率,为朝堂上或家中的主心骨。

五常指的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个人品德的行为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并且,“五常”通过调整、规范名分和教化的观念,发展儒家政治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总体而言,“三纲五常”从社会关系和个人的道德层面,为人们规定了一个标准,这是封建社会订立法制的指导思想,也是专制统治下的基本理论。

常说“天理人伦、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的是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近乎绝对的服从,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它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极端表现即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是分别用来调整和规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的思想,最早渊源于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此后,法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韩非子》中就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后来的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到了西汉,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思路出发,按照阳尊阴卑的理论,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这就是人们所讲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同时,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三纲”、“五常”之大法,整个社会秩序就能稳定和谐。

公元79年,东汉章帝亲自主持,在白虎观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会议,这个会议的记录以后由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这部书的内容是当时官方对经学的标准答案,也成为后世中国社会伦理纲常的真正法典,“三纲”、“五常”的内容也首次以官方文书的形式确立起来,从此开始成为真正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实际运行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连用却是到了宋代才有的事,后来也常被简称为“纲常”。

44、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基本的道德就是要懂得遵循“礼、义、廉、耻”这四个字,其实,不仅是个人,就是对于国家来讲,这四个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甚至有“国之四维”的说法。

“国之四维”的说法,来自春秋时期的齐国国相管仲所著《国颂》,全句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其中的“四维”就是“礼义廉耻”,这是维护社会安定与进步的道德四大纲纪。

四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史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这些话充分体现了“四维”在国家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性。

其中,“礼”是指人要有节度,且自身的思想行为不可逾越贵族阶级制度的道德规范;“义”是指人要谦虚,不可骄奢,且自己的思想行为必须要符合统治阶级制定的道德标准;“廉”是指人要正视自身的缺点,不可隐瞒所犯的错误,且为官者必须廉洁,不可贪淫;“耻”是指人不可以与不正派的人接触,要知羞耻。

打个比方说,“四维”就像是支撑国家运作的四根柱子,所以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传承着这种道德纲纪,以此作为教民正俗的思想纲领。

45、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这句话,说的是:做国君就要有国君的样子,做臣子就要有臣子的样子,以此类推,也可以说成是国君要承担国君的责任与义务,臣子也要承担做臣子的责任和义务。其实这样的责任义务是双向的,国君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要求臣子对你尽忠,同样的,父亲承担起教育孩子、抚养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有资格使得孩子在将来对你尽孝,大家要做到各安本分,那么这样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在春秋时期动乱的时代背景下,当时的等级观念大大减弱,弑君杀父的悲剧屡屡出现,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根本原因,孔子用这样的话告诫齐景公,就是希望他能够施行仁政,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安分守己,各司其职,那社会自然就稳定了。

46、在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意思是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也要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参考书籍:

《​每天学点文化常识(图文典藏版)》——诸葛文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辛伟伟

骄奢代表什么生肖意思3

语文知识集锦

一、我国古代女子别称

二、我国古代文章体例

三、我国古代几部著名的史书简介

四、成语趣解

五、对联故事

六、对联的基本规则

七、几种特殊形式的比喻

八、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九、文体常识

十、古籍和作品

十一、作家 、作品并称

十二、书籍中的第一

十三、外国作家作品:

十四、有关名胜古迹的对联

十五、有关作家人物的对联

十六、古代地理常识

十七、十二生肖成语

十八、三字成语

十九、描写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河、江、云、别、亲情、乡情的诗句。

一、我国古代女子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

1、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2、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3、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4、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6、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7、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8、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二、我国古代文章体例:

古代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名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总是按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一般来说,根据编排的线索,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如果在编写中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的,称国别体;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书的有关体例作简要说明。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三、我国古代几部著名的史书简介:

1、《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2、《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3、《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4、《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5、《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6、《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迄于新莽地皇四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由东汉班固撰写。

四、成语趣解:

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最怕寒冷的人——不寒而栗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 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高大的超人——顶天立地

最难治的疾病——肝肠寸断 最怪异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

最反常的天气——青天霹雳 最绝望的前程——山穷水尽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昂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为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急速的流水——一泻千里 最狭窄的海洋——一衣带水

最丰厚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坚固的工事——固若金汤

五、对联故事:

1.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拋。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 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3.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