唁是代表什么生肖意思

【名镇名村】革命老区——蓬安县河舒镇‖费尚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方志四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唁是代表什么生肖意思1

革命老区

——蓬安县河舒镇

费尚全

革命老区蓬安县河舒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革命烈士王白与、全国著名土壤专家蓝梦九。境内小乐山有亚洲最大的开口笑巨佛头像,燕山古寨被誉为蜀州“抗蒙八柱”之一。1933年10月,红军在此建立河舒乡苏维埃政权。

建置沿革

早年,河舒场镇在现址北一里许,名龙凤场,现址是其河边的一个猪市,名河(边)猪市。

清康熙中期,在此建立佛寺,名河猪寺。寺前小溪清澈见底,垂柳依依;后山古柏参天,浓荫蔽日,风景秀丽,幽静舒适,遂将河猪寺雅名河舒寺。

乾隆四十二年(1777),迁场于现址,名河舒场。

清道光三年(1823),设河舒场。

光绪二十年(1894),河舒场为东乡九团之一。

1913年,建政河舒乡。

1933年,红军在河舒建乡苏维埃政府。

1940年,河舒设乡。

1950年,建立河舒乡人民政府。

1958年,河舒乡改名红光公社。

1959年,恢复河舒公社名称。

1967年,河舒公社改名红樱公社。

1969年,成立河舒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改名河舒乡人民政府。

1986年9月,撤河舒乡,建河舒镇。

1992年9月,柳滩乡2个村(小板桥、文星村)并入河舒镇。

2019年10月,开元乡、柳滩乡并入河舒镇。

蓬安县河舒镇人民政府驻地:河舒镇文化街16号

位置及资源

河舒镇位于蓬安县南面,东与石孔乡相接,南与新园乡为邻,西与利溪镇接壤,北与相如街道毗连。

河舒镇地处县中部平坝浅丘区,山浅坡缓,溪沟纵横,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三级河—河舒河、四级河—姚家河总长20千米。勘探有石油贮藏。建筑砖用页岩储量丰富,可长期开发。

2020年,河舒镇有9434户33266人,耕地面积65064亩,林地面积13096亩。

红军建立河舒乡苏维埃

1933年10月5日,红九军带领游击队分五路向蓬安进军,其中八十、八十四、八十八团部分兵力,加上新扩充的红军,时称“新编八十团”,路经丰窦铺,迂回向南,深入河舒一带活动,其前哨设于燕山寨,以钳制蓬安南路驻扎于顺庆(今南充)之敌。

红军到达河舒后,走村串户,组织集会,书写、张贴标语,广泛宣传红军三大任务:“打到帝国主义,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鼓舞群众“安居乐业”。同时还于醒目的墙壁、岩石及石板上书写、镌刻红军标语,广泛宣传革命道理。

红军所到地区,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迅速组织游击队﹑童子团、妇女队,开展革命活动,并于占领地区相继建立8个区苏维埃、39个乡(镇)苏维埃、156个村苏维埃。周口区苏维埃设于周口木桥沟黄家大院,主席文大元,下辖一镇六乡苏维埃。其中,河舒乡苏维埃设于河舒乡蓝晴初家,主席刘锡礼。

河舒乡苏维埃建立后,红军和苏维埃负责人带领游击队走村串户,深入宣传党的政策,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充分发动群众,狠狠打击土豪劣绅,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组织穷苦弟兄到土豪劣绅家牵猪、开仓放粮。有的运往苏维埃,支援工农红军;有的就地分给老百姓,救济穷苦百姓。

河舒乡苏维埃在发动农民起来打土豪的同时,且插签分田,进行土地革命。把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密切结合起来,组织群众将豪绅霸占的田土没收,插签平均分配给没有土地和缺少土地的农民耕种。祖祖辈辈没有土地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后,积极性空前高涨。

苏维埃的建立,满足了农民的政治要求;实行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因此,各地人民齐声欢唱:“工农红军来,穷人发了财,打到土豪分田地,人人拥护苏维埃!”

人民信赖红军,拥护红军,积极报名参军。据统计,河舒乡参加红军的有唐隆均、腾跃连、伍顺民等人。

红军燕山寨战斗

1933年冬,驻蓬安县城的杨森二十军第六混成旅十六﹑十七团和精练营﹑民练营两股地方反动武装,在政治上,竭力进行恐怖和欺骗宣传;在经济上对苏区实行封锁;在军事上,于嘉陵江西岸沿江修凿战壕,抢筑工事,断绝水上交通。同时,伪县团练局派教练到苏区前沿地方一带大办民团,培植地方武装,给以正规武器装备,随时向红军进攻。

燕山寨,海拔588米,四面悬崖绝壁,只有羊肠小道从东西两道寨门登山。距相如街道仅9千米,是南充通往营﹑蓬﹑仪的必经之道,也是历代兵家常争之地。当时驻守燕山寨的红军是红九军新编八十团,实际只有一个排的兵力。

敌人进攻燕山寨前,杨森驻蓬安县城的2个团,绕道从马回下面的竹林溪(金竹庵)过河,驻扎在利溪、会龙、河舒量金斗一带,敌前线指挥部设在南充县(今高坪区)会龙场。

1933年11月18日,杨森部纠集兴隆(今兴旺镇)之豪绅母坤荣为首的精炼营、河舒豪绅蓝锦为首的民练营,向驻扎在燕山寨上的红军发起进攻。匪首母坤荣带领精练营从他的老窼——大成出发,进入杜家三青庙地界时,与红军前哨十余人接触。红军居高临下,利用有利地形痛击敌人。众匪徒见红军人少,不甘心失利,继续朝山上奋力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战士边打边撤,路经瓦店子﹑韩家大垭口,退回到燕山寨上,匪军占领了燕山寨南。

为配合燕山寨的红军完成阻击任务,掩护红军部队有计划转移,11月18日晚和19日,营山新民﹑蓬安石孔、柏杨(今相如街道)一带的游击队员500余人,在苏维埃负责人带领下,从燕山寨东门陆续登山,与红军战士一道,固守山寨。

11月19日,各路反动武装齐向河舒进发,进攻燕山寨。军阀杨森所部,由南面的会龙直插河舒;蓝锦的民练营,配合张维珍的扇子匪及其地主武装——“梭镖大队”从利溪过河,直插九林岗、枣儿垭一带,向燕山寨西门逼近;母坤荣的精练营,配合杜家刘刚修的民团和柳树唐浩清﹑柏杨康善芝的地主武装,聚集在﹑瓦店子一带,向燕山寨东门逼进。各路反动武装从燕山寨的东面﹑南面和西面三路聚集兵力2000多人,摆开进攻阵势,形势十分紧迫。

11月20日早晨,敌兵分三路向燕山寨进攻。杨森所部从河舒火烧桥康家沟向燕山寨南面攻山;蓝锦的民练营配合地主武装,从枣儿垭登山,向燕山寨西门进攻;母坤荣的精练营配合地主武装,从瓦店子登山,向燕山寨东门进攻。

镇守燕山寨的红军主力只有一个排,加上游击队员500余人。游击队员使用的武器大多数是长矛﹑马刀,有的甚至使用的是竹镖。虽然装备差,弹药缺,但红军战士多为老骨干,士气很旺,接连打退敌人四次冲锋,为红军大部队转移争得了时间。

为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的决战,保存红军有生力量,红军总指挥部决定: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以求在收紧阵地,实施“运动防御”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敌人,创造反攻破敌条件。中午时分,红军仅留下几名战士,带领部分游击队员,坚守山寨,牵制敌军外,其余红军带领游击队员,背护着伤员,从北寨悬崖上扶着柏杨(今属相如街道)老百姓搭的长楼梯下山,兵分三路转移。一路经柏杨,向营山转移;一路经龙岗寨,向石孔方向转移;一路经帽盒沟、蒿子坝,向塘坊﹑营山丰窦方向转移,以分散追兵,疲劳敌人。

正当红军和游击队撤下山寨时,蒋介石调派的敌机也骤然出现在燕山寨上空,盘旋低飞,助长敌威,山下匪军趁势又发起疯狂进攻。留守山寨的红军战士和游击队队员奋力抵抗,子弹打完后,便用乱石打击敌人。由于敌强我弱,山寨被攻破。英勇的游击队员在留守红军带领下,以长矛﹑马刀﹑竹镖与敌短兵相接,奋力鏖战,大部分游击队员就地阵亡。有两名受伤红军战士带领18名游击队员,从东门突围,撤到韩家梁时,2名受伤红军战士被俘,被倒吊在两棵麻柳树之间抽筋、剥皮,一刀刀割死,壮烈牺牲。18名游击队员在肖家坟与母坤荣的精练营匪军展开白刃战,最后全部阵亡。

从11月18日战斗开始,到20日战斗结束,驻扎在燕山寨的红军战士与广大游击队员坚守山寨三天两夜,给敌人的反革命围剿以迎头痛击,掩护了红军主力部队安全转移。

11月20日下午,最后一批红军和游击队向塘坊﹑营山封窦方向转移,转移过程中在塘坊歼敌30多名。当晚在营山封窦歼敌50多名,缴敌机枪一挺、长短枪20余支。红军迅速向营山转移,与大部队会合。

红军燕山寨战斗遗址

河舒工业园区

2021年,蓬安河舒工业园区有企业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户。工业产值103.42亿元,同比增长7.7%;主营业收入101.44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税收1.4亿元,综合能耗4.73万吨标准煤;固定资产投资入库15.6亿元,超额完成30%。

2021年,新引进旺达饲料、福隆电子、汉闽威智能设备、真龙制药、华智云谷、英米科技、新伙高分子7家企业,协议引资10.2亿元,已到位资金4.5亿元。旺达饲料、福隆电子、真龙制药、新伙高分子材料4家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80亩;汉闽威、华地云谷、玖辰环保科技等4家企业正在建设,已投资2.2亿元;英米科技、深圳联通多媒体电子、挑挑食品等5家企业已签约即将入驻。

蓬安河舒工业园区

蓬安河舒工业园区内的南充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地方特产

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历史悠久,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

1952年,河舒豆腐作为名牌产品,参加川北行署组织的展销会,受到行署主任胡耀邦好评。

蓬安河舒豆腐(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河舒豆腐以上等大豆为原料,经燕山古寨地下水浸泡、水磨、多层过滤、煮沸、加石膏等十多道独特工艺加工而成,色泽洁白、细嫩。用这种豆腐与现代烹调技术相结合制作出的一百零八种品牌豆腐,其味美爽口,色鲜质嫩,是蓬安独具特色的上等佳肴。

2013年12月,河舒豆腐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2022年1月,河舒豆腐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二批)》。

蓬安河舒豆腐—醪糟豆腐(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名胜古迹

运山古城遗址

运山,又名云山、披衣山、燕山寨。海拨588米,山顶平旷,四周悬崖峭壁,地势险峻。

南宋淳祐三年(1243),为抗御蒙古军,四川制置使将蓬州徙治云山,时称运山城。因山顶有天生池,又称天生城。运山与大获山(在今苍溪)、大良坪(在今广安)、青居(在今高坪区)互为犄角,为南宋末年四川抵抗蒙古军的八大支柱之一。

1933年,红军到蓬安,燕山寨为红军前沿阵地,多次打退杨森部及地主武装的进攻,掩护了主力部队安全转移。

1985年,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燕山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运山故城遗址

运山故城东寨门

小乐山

小乐山原名小锣山,山上有高大壮观的摩崖开口笑佛头像,人言可与乐山大佛媲美,故将小锣山称为小乐山。

小乐山山势高险俊秀,崎岖险拔,素因风光神奇灵秀名闻遐迩。

从山下到山顶,仅有一条数百级狭窄石梯相通连,有古寨门“南天门”。山顶古庙保存完好,庙前有池,相传有金鸡戏水于池中,故称“金鸡池”。

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从大佛头像侧见到的一块清乾隆十三年(1749)整修寺庙的残存功德碑上了解到,此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凿造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高6米,宽8.7米,仅佛头像就有两层楼房高,佛像耳长1.3米,宽0.8米,鼻嘴各宽1.2米,眼长3.8米。佛头像圆脸高鼻,大眼峨眉,两耳垂肩,张口微笑,面容和善,神情娴静慈祥,俗称弥勒笑佛。尤其更令人称奇的是,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头下大山即为大佛身体,两边山梁即为大佛双臂,在酷似膝盖的山梁上,分别雕刻有大佛两手,如足山脊绵延数千米之遥,每座小山又似立佛站立,成百上千座绵延群山又宛如巨型睡佛躺卧大地,山间花草树木,随四季变化而五颜六色,宛如佛之袈裟,神奇无比,无形之中暗寓“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之神奇禅机。

迄今为止,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是亚洲最大的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发现堪与此巨型佛头像相媲美的开口笑大佛头像。

南天门的古庙石壁上还雕刻供奉有上千尊小佛像,佛像群雕刻于明末清初,距今已近四百年历史。整个神龛分为三部分:左边14排,雕刻有佛像500余尊;右边雕刻有十殿阎罗、千手观音、望乡台、峨眉山全景图等;中间刻有送子观音、十八仙人、道观等,造像神龛最上方雕刻有双龙戏珠和长寿蟠桃等。神龛全部被庙宇遮掩,“文革”中被居住庙宇内享年120岁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长寿道人吕宗林用稀泥将全部佛像糊盖遮掩,未被当地“红卫兵”发现而幸免于难,至今保存完好如初。整个佛像群体形象丰满,线条流畅,面容清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精美绝伦。

距千佛崖旁边5米,新建有大佛殿,原先大佛殿废于“文革”,现复建的大殿内供奉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财神、土地神、十八罗汉、齐天大圣等众多佛教、道教神像,大者高达4米,小者亦达1米。

近年来,当地群众踊跃捐资先后在小乐山观音岩恢复了观音像,在八仙洞恢复了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等八仙像,修缮了享年120岁高龄的小乐居士吕宗林墓,同时在观音岩东面依山而凿了高达12米巨型吼天石狮子头像一个,极大地提升了小乐山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底蕴,尤其是逢年过节时,更是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往观光揽胜。如今的小乐山,成了休闲度假朝圣访幽神奇灵秀的好去处。

1983年7月23日,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乡贤

王白与

王白与(1902—1949),名本霖,蓬安县柳滩乡(今河舒镇)人。革命烈士。

王白与(图片来源:廉洁南充网)

1920年,陆军测绘学堂毕业后,回川为成渝各报撰稿。

1927年,重庆《新蜀报》聘请担任总编辑。因张澜和蒲殿俊推荐,出任二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期间,创办“新闻学研究所”。

1933年,任四川省政府编译室主任,兼任川康善后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

1934年,创办《华西日报》,任社长。对报纸,他提出三条要求:第一“求真理”,第二“尚纯洁”,第三“重理智”。他主张报纸要把民众放在首位,持论公正,刚直不阿。

1943年,在成都创办岷云艺术学校,任校长。联合进步青年创办《大同周刊》,为发行人。由于言论左倾,不久被迫停刊。后再到《新蜀报》任总经理。他以报纸为阵地,为民请命。

1946年,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王白与在《国民公报》上公开署名,发表《四川老百姓起来》一文,揭露蒋介石独裁、内战、玩弄假和平阴谋。

同年,王白与前往上海任“民革”四川省组织的前身“民主同志联谊会”秘书组长,负责起草该组织的纲领和宣言。他在纲领中提出:“以实现真正的三民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国为其最高理想。”

1949年春,王白与回川组建国防部暂编十纵队,以策应大西南解放,任纵队政治部主任。他告诫大家说:“我们回川的任务是革命,不是做官!”他强调:“建立革命武装,拿起棒棒人打狗,丢了棒棒狗咬人。”

1949年8月20日,王白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在狱中,他向难友们讲:“愿以一己之生命,担负反动派加之任何罪名,以救民于水火。”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逃离重庆时实行大屠杀,王白与高呼“打倒蒋介石匪头”“民主革命万岁”,后英勇就义。

蓝梦九

蓝梦九(1901—1953),名锡龄,又名孟长,蓬安县河舒镇人,全国著名的以威廉姆士的学说研究土壤的专家,著名土壤化学教授。

蓝梦九幼小时,就读于蓬安县河舒蓝氏私立小学。这所小学虽然封建色彩很浓,但办学认真,老师负责,对学生既灌输孔孟思想,也给学生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学校注意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蓝梦九在蓝氏小学读书期间,就萌发了报恩的理想。毕业后苦苦要父母送他去顺庆(今南充)继续读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

蓝梦九毕业后,先去日本帝国大学研究农业化学3年。从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重庆大学农学院、南通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授,讲授土壤、肥料等课约7年。

1934年至1937年,筹建广西土壤调查所,任所长。

1941年至1944年,任西北技术专科学校教授。

1944年秋,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土壤胶质化学,并到欧美各国考察农业3年。

1947年从美返国,担任国民党农林部专门委员,并兼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9年,坚决拒绝了当局送他去台湾的飞机票。全国刚解放,因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肥料课无教授开讲,他离开条件优越的南京,前往地处偏僻的陕西武功,担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到西北农学院后,他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以改造大自然,使土地为人民服务。他拖着患有高血压病的身子,和学生一起攀登海拔4000米的太白山,去印证威廉姆士关于土壤统一形成的学说;带领学生到宁夏的陶乐、平乐勘察盐碱荒地,为国营机耕农场建场解决实际问题。

1953年3月,他带领学生赴天津芦台、汉沽两个国营农场进行生产实习。他不仅对所有学生的实习报告,逐字逐句详细修改,还为两个农场建立分析室和搞施肥试验作了周密计划。他写的调查报告,农场作为学习文件,组织干部学习。

在教学和调查研究之余,鉴于我国土壤书籍的缺乏,他潜心著译,先后出版了《土壤肥料实验法》《土壤调查标准》《土壤学概要》《土壤微生物学》《土壤胶质化学》《土壤物理学》等著作,发表了研究报告近30篇,编印了《肥料学总论》《肥料学各论》《土壤腐殖质学》《土壤化学》《大众土壤学》《土壤生成及分类》《土壤调查学》等讲义,在国外一些土壤科学论著尚未系统翻译的当时,对祖国的农业建设和土壤肥料的教学工作,都起了重大作用。

蓝梦九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大学任教期间,他曾担任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理事,接触了一些进步人士和中共党员,其侄蓝祥辉时为川大学生,亦因之受到影响,参加了革命,在他支持下,投奔延安(1949年随军赴广东,先后任过广东省粮食厅厅长、统计局局长、肇庆专区专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等职)。在西北农学院,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曾对该院去西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的青年说:“你们要努力研究马列主义,希望你们回校后能帮助我学习马列主义。”

1953年4月19日,他带领西北农学院学生赴天津芦台、汉沽外出实习返校途中,因劳累过度,突患脑溢血,在西安市西北大旅社去世。

蓝梦九去世后,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大)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称他的去世“是农业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是“祖国人民的损失,是农业科学战线上的损失”。中国高等教育部、西北教育局、中国土壤学会西安分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等送去了花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西安分会等发去唁函、唁电,几十个单位和个人送了挽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唁是代表什么生肖意思2

2020年11月29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天气也不令人惊喜,标准的成都初冬阴天。

这天,也是嗝嗝局2.0正式举办的日子,大榜第二年请客吃饭,一场近40个人组成的线下饭局,让人吃到打嗝,笑到脸痛,就算是阴天都变得热气腾腾。

大榜嗝嗝局启动于19年的11月26日,那天,大榜对好吃群的小伙伴们说:「欢迎光临,大榜嗝嗝局」,然后有了第一次嗝嗝局的线下聚会,把原本陌生的朋友聚在一起,结果是超出我们预期的热闹。

在今年的11月23日,我们公布了嗝嗝局2.0正式官宣的消息。除了特别邀请的10位获奖嘉宾VVIP和大榜本榜,还有剩下的12位拼手速幸运儿,凑成了本次活动的30位成员。

因为好吃群现在有了两个,群组人员激增,但我们能给到的活动名额实在有限,所以一如既往收到了疯抢。

开抢前,去年的最佳场控,当然今年依然是最佳场控的揪揪给我发消息,说就算抢不到名额也要过来参加。

正式抢名额也是完全随机且公开透明的,所以当天才加群的PPT小朋友就获得了嗝嗝局的名额。

也有人连着两年成为幸运儿:比如嗷森,和大榜有个一年之约,又写过让人看到眼泪花包起的表白小作文,没有想到许愿竟然成真了;还有虽然平时在群里并不是很活跃,但总是私信大榜参加征集活动的王越,和这次鸽了我们的唁之。

嗝嗝局的规模目前只有这么滴点儿大,而我们尽可能的想发掘更多新朋友,所以在邀请VVIP的过程中避开了去年参加过的朋友,但他们在这一年当中一如既往的活跃、跳赞,甚至几度让人害怕被抢走饭碗。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这边才抽完人,那边马上自发搭起了非官方拼桌的台子。

他们不介意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放下周末原有的聚会和安排,就为了和我们这些陌生又熟悉的朋友们吃一顿饭。

嗝嗝局诞生的时候,我们不想只是单单纯纯的吃个饭聚个会,结果什么都没留下,所以增加了收礼物环节,原本想得是,唱个歌跳个舞吹个彩虹屁都阔以就是在年终的时候一起欢乐一下。

送礼物的传统在嗝嗝局2.0依然保留了,满满当当摆出来,又是一大桌,圣诞节提前来到的感觉,每一个用心的惊喜后面都让人好感动,也忍不住想,何德何能收获了这么可爱又善良的粉丝们。

谢谢点亮了沉闷冬天的大榜色花束,谢谢做成我们Logo的定制蛋糕,谢谢嗝嗝局手绘平底锅手机壳(但是我们没有这个型号的手机),谢谢为大榜画的蜡笔画,谢谢水晶奖杯、明信片、绘本书,还有自己做的梅子酒、桑葚酱,可可爱爱的零食礼包、糖果、桃酥和瓜子,也谢谢抱着贺卡的公仔、袜子和体重秤。

谢谢你们用心写下的字句,赫赫说,把你们写的信搬下来就是一篇好稿子了,但又有点私心,想要自己珍藏起这些宝贵的感情。

如果不是这些信件、字句,还有一些朴素的表达,我们都不知道原来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可以在别人的生活里激起一阵阵的涟漪,让更多的你们感受到生活的不同样子。

哪怕一些并不活跃的成员,也只不过是不擅长聊天,但他们用只言片语告诉大榜一句:很高兴遇见你。

煽情和炫耀完了,让我们切回正题——嗝嗝局2.0。

原计划等大家吃到半饱的时候,还是由彭主任为大家举行一个简单的颁奖礼。(彭主任还穿了去年嗝嗝局同款)

结果就在我们商量准备开始的时候,大榜Hin好吃Pro群的阳仔自告奋勇抢了彭主任的活,成为我们的临时主持,全员长出一口气,再也不用担心大家听不清彭主任嗡嗡嗡的低音了!

每个获奖人还收到了嗝嗝局2.0的场地方爱妻牛排火锅送出的午餐肉or火锅底料,对只能二选一,一个经费吃紧的团队就只能做到这儿了!

当然作为跟大榜越混越熟的粉丝,现在也开始有脾气了,对奖项设置不满意的有,不满意还要发朋友圈控诉的也有,搞这个活动真让人头秃~

本场收获的最小粉丝是才一岁多的可可,哪怕不能吃火锅,也乖乖的陪着这些奇怪的叔叔阿姨们,坐在边上不哭不闹。

老规矩,最后还是每个人都有奖,每个关注着大榜,跟我们一起成长的的读者们都是我们的优秀粉丝!

按原计划,嗝嗝局到这里就是Happy Ending了!大家拿了奖,开开心心继续吃火锅就好。

但是!!!整场活动的高潮竟然在这个时候悄然而至……

此处需要超长反转分割线!

嗝嗝局2.0的高潮Part:第一,不是大榜策划的,第二,我们被特邀来宾们,硬生生反扑下去了,灭了所有气焰!精彩程度差点让围观的观众以为这群人是花钱雇来做气氛的。

正当我们准备拍张合照结束整个流程的时候,“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的歌声诡异地响彻整个活动现场。

大榜群有一撮最奇怪的粉丝突然冲出来拉横幅“热烈庆祝大榜嗝嗝局2.0勉强顺利举办!”,有些则是像春晚的生肖娃娃一样把我们从各自座位上拉到台前,并给我们反向颁奖。

勉强顺利几个字用得秒啊!手写奖状看到还是让人很想一个豹哭的,但是因为场面过于好笑硬生生给我憋回去了。

图:任务保障工作小组

顺便让我收获了一个40厘米直径,尺寸大过镇宅石狮子佩戴的常见款。成功变成全场最瞩目的人!大概提早体验了人生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那种至尊荣耀。

土豆儿:当音乐响起时,我站在凳子上准备给大家拍合影,突然就被揪下来,心想难道是哪个粉丝过生日?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取围裙的人,太惨了!

门牙:是不是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了?大榜还有不为人知的隐藏彩蛋?我的妈,怎么办,我不…

泡菜姐(puuucca):??????????还有我??我要补个口红不?算了,有点做作不补了。

彭主任: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以为是大毛毛在烘托气氛,毕竟颁奖后,所有的官方环节就到此为止。带上小红花后,一脸懵逼,二脸懵逼,然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弟弟(去年的红星路易烊千玺):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拿过奖状,没想到上班还有机会,让我看看上面写的啥,啊?!写新歌?我的麦克风都结蜘蛛网了[裂开]

阿塔:他们怎么发现的我??还知道我不好惹???谁是内鬼???还有,早知道洗个头!!!

赫赫:我拍完照片,坐到冷落已久的板凳上,世界终于平静了下来,我愉快地拿起我面前的软糯小甜饼,别人都叫它锅盔,但我还是想叫它小点心。

那时候全世界就只有我和我的小点心,虽然旁边有音乐响起,但那远不在我世界的范围里。后来,吃吃走了过来,我被戴上了标记,并被通知“跟我走”,于是,我慌慌张张地拿着吃剩一半的小点心,踏上了通往未知地的列车。

临走前我最后瞥了一眼我的座位,也许是留恋,或者是惊讶,我看到站在前面的吴姐,一个人冲上去正在疯狂地用红绳子把她捆住。

吴姐:刚刚要拿起话筒邀请大家拍大合照,《好运来》音乐起,把我的话堵了回去,我还本能地跟着律动哼起来寻找声音来源。人群一阵骚动,就看到栗子妹过来扯横幅,此时内心已经有了“完了完了,要反被她们玩了”的觉悟,并欣然接收。

看到大家胸口陆续都带上了小红花,我站在那里好尴尬,还冲着吃吃、揪揪问“我的花呢?我还没有花”,然后就看到一团模糊的人影冲过来,二话不说就捆绑我,真手足无措,顺便悄悄丢掉了我的偶像包袱。

为了这场惊喜,她们不仅定制了完整又细节的方案,反复修改不说,还在工作最忙的时候被催着出方案,她们跑了很多地方寻找古早奖状,就连播放BGM都准备了双音响设备,还安排了彩排演练,而且整个活动的保密严格到连男朋友都绝不透露。

比起我们做的事情,这次要全面承认我们输得彻底,但又输得好快乐!(甚至怀疑会不会是老板专门派来提醒我斗不过粉丝就要失业了)

发了两年奖的我们,竟然这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奖状!

嗝嗝局的预热让昨天半夜大榜几个群的消息一直闪个不停。因为我们,这些可爱的人相互认识、建立情感、甚至一起做些有趣的事,这种感觉也让人觉得奇妙且自豪。(胸前飘荡的大红花更鲜艳了)

(滑动查看更多深夜复盘)

大榜嗝嗝局2.0,最最最最最大的失误是少做了一张『最佳主办方』的奖状,这次让我们接到接到打饱嗝的爱妻牛排火锅是大榜的老朋友了,也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老牌火锅店了。

8年前开在川音院坝头的老店算得上是初代网红,老店现在搬到了50米开外更好找的位置,不远处的银杏店也一直保持着高人气。

在成都,火锅店的流行瞬息万变,开了8年,风味依然不变,就是爱妻牛排作为老牌的底气。

图:兔美酱Sayuki

早早就煮上的牛排耙软入味,等我们嗝嗝局开席之后更是达到了抿抿即化的程度,屁股还没坐热,锅底的三斤牛肉就被抢得寥寥无几。

他们家自己做的手工午餐肉也堪称一绝,每一坨里面都能看到线条分明的肉丝丝,可以单独售卖的午餐肉在嗝嗝局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已经成功打开了销路。

吃货们连吃带拿的伴手好礼

本来在餐桌做配的蛋炒饭、红糖锅盔也都能成为让人停不下去筷子的主角。一海碗的蛋炒饭每一勺都能舀到午餐肉颗粒,实在是种奢侈享受。

打嗝、干杯、笑和闹,时间过得太快,第二届嗝嗝局就这样正式结束啦!!!

如果有金主爸爸想要赞助这么一大群有趣的朋友再吃顿饭,那么不要说嗝嗝局3.0,就是嗝嗝局2.5都能办起来!(搞不了活动的根源在于穷)

有大榜和你们在一起的话,不只是冬天快乐,春天、夏天、秋天都会一样快乐又可爱!

那么,好吃群的各位,我们明年再见咯~

唁是代表什么生肖意思3

【芦山峁遗址】

  位于碾庄乡北6公里处的芦山峁村。分布在脑畔山和与之相连的小峁、马家坬三座山的山峁平面及缓坡上,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和居住面(即白灰面),出土有石刀、石斧、石犁等石器和玉壁、玉铲、玉琮等玉器。遗址表面为耕地,陶片遍布,主要有灰陶和黑陶两种,红陶少见。从出土陶片看,其纹饰有布纹、绳纹、篮纹等多种,另有磨光素面陶。从所见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罐、盆、瓮、鬲等。遗址内还有汉代建筑上所用的板瓦残片。芦山峁遗址的年代,据专家从出土物推知: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下限一直可延续至汉代。因遗址在芦山峁故名。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家河遗址】

  位于贯屯乡贾家河村。分布在村庄四周各山上,以贾家河西北的贺家台为中心,西起圆峁山,东至脑畔山,北临关路坡村,南靠白家零塔,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表面现多为耕地,陶片遍布,所见陶片以灰陶为主,红陶少见,其表面多系素面无纹饰,仅见少量绳纹、篮纹。从出土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陶罐、陶盆等。

  在遗址内还发现有居住面(即白灰面)及石棺葬。所见石棺形制较为特殊,系用三块素面无纹、稍有加工的长方形天然石板拼合而成,棺的剖面是三角形,二档一底,石棺两头又分别用两块三角形石板封住。遗址年代,根据出土物可以初步确定,其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下限可延至汉代。因遗址在贾家河,故名。

  【圪驮遗址】

  位于蟠龙镇圪驮村东北的公路边上,遗址背靠柏树山,面临雷鼓川河,东西宽约152米,南北长约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表面为耕地,中部有一短而深的峡谷,将其分割成两部分。地表陶器残片分布较多,所见陶片,就其质地来论,有泥质红陶、灰陶和彩陶;有类细砂质灰陶、红陶;类粗砂质灰陶、红陶。陶片上的纹饰以篮纹居多,并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和锥刺纹等。从出土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罐、盆、钵等。在遗址的台地上还发现有灰坑和灰层等遗迹。遗址年代,根据所见陶器残片特征,可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在圪驮村而得名。

  【高奴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府城)东2.5公里,即今尹家沟以西地域,始建于秦惠文王八年(330)。秦始皇三十三年( 214)在此置高奴县,汉高祖元年(206)西楚霸王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延安在历史上首次成为诸侯国的首府。时有半年余,翟国被刘邦灭。东汉中平六年(189),高奴城陷于匈奴,县遂废。经勘察,故高奴城东自尹家沟沟口起,向南至旧飞机场跑道附近转西至绵羊沟,三面在川地,西北依山而建,有东西二门,面积约0.613平方公里。县城遗址在山上的城墙现存部分残段,平地部分无存。

  【丰林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东17.5公里处之周家湾,于大夏国龙升元年(407)(即后秦宏始九年)由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兴建。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建制丰林县(亦作为延州州城),至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废丰林县制,降为镇,历时600余年。丰林县城座落在清水(今丰富川河)之东,延河之北,依山傍水的一块台地上,面积0.4平方公里。地虽不大,便于设防。据勘察城墙绵延沿山势而上达山顶,后转向西下至延河,残墙最宽处达6米,高至9米以上,土夯痕迹明显,层层水平,厚度3~30厘米不等,夯打结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渭之赫连城,坚密如石,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余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之。”宋代名将狄青曾重修,今成农田。

丰林县城遗址,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肤施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府城)之东(今延安东关一带)与府城隔延河对峙,故又称东城。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至北宋庆历五年(1045),为肤施县县城。因大水冲毁肤施县城,于七年将肤施县衙搬人府城。肤施县城北依清凉山绵延上下,南临延河,面积0. 245平方公里,有东西二门,东门较为雄伟,东门外另筑瓮城围护,城为土筑城垣。今清凉山有城墙数段残痕,平地部分已无存。

  【围城遗址】

  位于府城(今延安城)北门外,即西沟以北延中沟以南,西依云梯山,东临延河,面积0.1547平方公里。南城是军事要地,是府城的北门户和屏障。城为土夯城墙,山上城墙保存较完好,平地已毁。

  【南围城遗址】

位于嘉岭山(今宝塔山),因其处府城之南,故称南围城。该城为土夯城,辟有东、南二门,规模较少,现存东、南城墙部分残段以及“范公井”、“烽火台”、“望冠台”等遗址。

  【铺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南二十里铺村公路两旁。该城为土夯城,今仅在公路两旁有长约300米的城墙残段。其始建年代及用途无考。

  【延安宝塔】

  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延河之滨的宝塔山(原名嘉岭山)上。塔由基座、塔身及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4米,底部为石砌等边八角攒尖状。塔身9层,为中空楼阁式,砖筑而成,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塔顶则为八攒尖状。宝塔塔身第一层较其它各层略高,底边围长36.8米,且辟有南、北两个大小不一的拱形塔门。南面塔门高3.34米,宽1.59米,其上方横额楷书“高超碧落”四字。塔门内群为塔室,顶部以21层砖从四面逐层向内叠涩收方成八角覆斗状。北面塔门高2.35米,宽1.30米,塔门上方横额楷书“俯视红尘”四字。其内用砖砌成梯道,可登及第二层。塔内二层以上均为空心式,另采用木扶梯按层折上,可达最高层。各层的楼层地面均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宝塔2~8层,每层塔壁上或开一至两个拱形窗不等。所开窗方向不一,无其规律。第九层则四面开窗,可鸟瞰全城。塔身表面以素面为主,各层间用青砖叠涩出檐,上面并有砖雕枋橡。塔砖大约长45.7厘米,宽23厘米、厚9厘米,塔身第一层砌砖系七顺(或八顺)一丁、二层以上各层均为错缝平砌,砖与砖用黄土胶泥做粘结剂。

  明、清时均称其为“古塔”。始建于唐代。宋、金、明等朝代对其作过修茸,现为明代建筑。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宝塔虽历经沦桑但依然岿立。1959年秋,延安县人民政府(今宝塔区政府)拨专款对宝塔进行了较全面的维修,填补了所有弹洞,替换了风蚀残砖,新装了塔内木楼梯,用水泥砂浆粉刷了塔内墙壁;并在塔身外底层加砌了基座;塔顶装置了避雷设施。随后又沿塔体外表的角和层装饰了彩灯。此外还在塔的南北两侧修建了两个八角亭,围绕宝塔四周栽植了松、柏等数种树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延安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6月,延安市人民政府(今宝塔为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宝塔山文物管理所”,专门负责保护、管理宝塔及其古遗址。

 宝塔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和标志,已为世人所瞩目。

  附:历代咏宝塔的诗赋摘抄

嘉岭山

嘉山叠叠倚晴空,

景色都归夕照中。

塔形倒分深树缘,

花枝低映碧流红。

幽僧栖迹烟霞坞,

野鸟飞归锦绣从。

翘首峰头故营垒,

令人追忆范文公。

——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李延寿作

嘉岭古塔

杨鼎瑞

巍巍一柱壮延州,

天险由来籍宋贤。

夹岸长涛青草没,

倚空孤剑白云连。

钟声夜度三山月,

岗气朝收万井烟。

登眺年年人自乐,

何须范老更忧先。

延安宝塔颂

陈毅

延安有宝塔,巍峨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塔尖喻领导,备具庄严相。

犹如坚战旗,敌军胆气丧。

又如过险滩,舵手平风浪。

又如指南针,航海必依傍。

再视塔尖下,千万砖块放。

层层从地起,累累愈百丈。

大小不同等,愈下愈稳当。

塔脚竞且厚,塔腰亦粗壮。

方知塔尖高,群砖任鼎扛。

塔尖无塔脚,实再难想像。

塔角无塔尖,塔亦不成状。

延安劳模会,真理正一样。

       1944年新春作

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

郭沫若

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

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

  【琉璃塔】

  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仙人洞右上方。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一座琉璃塔。该塔为明崇祯二年(1629)8月由山西汾州府匠人候大阳建造。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七层,高6.3米,每层内由土坏、泥浆填实,外表用大、小、形状及釉色基本相同的八块长方形琉璃构件围拱而成,由下到上逐层收分、缩小。据当地村民传说塔端原为半球状铜质顶,现已损毁无存。

  组成塔的56块琉璃构件表面均有横印图案,且各层有异:第一层每面模印一佛二力士,背景密布41尊小菩萨;第二层每面横印一佛二菩萨二飞天,背景密布56尊小菩萨;第三层每面模印神态各异的行龙;第四层模印牛、马、凤凰、麒麟等表吉祥的动物图案;第五层每面模印一大菩萨,底衬以46尊小菩萨;第六层每面模印一大佛,底衬以39尊小佛;第七层每面模印一大佛,底衬以29尊小佛像。各层造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每层间均有屋檐斗拱装饰,造形美观,工艺结构合理。

  该塔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除塔顶被毁外,一、二层表面也有数块琉璃构件脱落无存,幸存下来的琉璃构件有些表面横印图案亦遭不同程度的破环,残缺不全。为有效保护好这座珍遗古塔,经延安市政府(今宝塔区政府)报请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于1984年4月由原甘谷驿镇唐坪村半山坡搬迁到清凉山,1985年7月按原塔样将其重新安装。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湾石塔】

  位于南泥湾镇阳湾村西的石庙滩一平台上。明代建筑。是一座二级六角形,带束腰须弥座的石质空心塔,通高4.1米。上层六面分别雕刻着大小不等的佛或力士像各一尊,下面一层雕刻有连续的铜线状花纹图案,一面刻有题记,但字迹已风化,无法辩认,其余四面空白。

上、下层间及顶檐雕有斗拱装饰,出檐雕有勾斗摘水。束腰须弥座上雕刻印仰莲花一座,上置塔身,须弥座的每个面上都雕刻着3名束腰力士,作承托塔身状。石塔的塔身、塔基目前保存较好,因该塔位于阳湾村而得名。

  【后薛家沟舍利塔】

  位于甘谷驿镇后薛家沟村北约500米处的耕地内。是一座六角七级楼阁式实心塔,底有莲花盆基座,顶有由鼓形座,相轮及宝珠组成的塔刹,通高5.5米。塔身第一层六面刻“建立西方全塔序”铭文。第二层六面刻“火花兹氏”记事铭文。第三、四层和面雕刻飞禽走兽图案。第五、六、七层每面雕刻花草图案,塔身共刻小龛3个,每个小龛外两侧分别刻有“吾是西方客,唁吊东方人”、“真情投凡体,渡尽世上人”及“嘉靖已未生,万历丁未焚”的题记。该塔系由多组成雕构件组合而成的石质塔。

  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延安、延长、延川三县信民捐资,白水县石匠冯邦治建。同时从题记内容得知,塔是专为埋葬焚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四月的较有名望的尼姑——兹氏的舍利(即骨灰)而建的舍利塔。

  此塔虽经近400余年的风吹雨淋,迄今仍挺拔隽秀,不偏不斜,保存完好。因塔位于后薛家沟村而得名。

  【万佛洞】

  位于清凉山西侧半山间。佛洞凿造于宋代,依山凿石而成。洞窟宽17米,深14米,窟中央有基坛,高1. 43米,长11米,宽5米。基坛四角各有屏柱一根,上承窟顶,坛上有三尊泥塑佛像,上方窟顶镌刻有八角覆斗式藻井3个。藻井周围的花板上有宝幡似的雕饰。洞内左、右、后三壁及两门左、右两侧,两屏栓的四个面上均布满神态各异的浮雕佛、菩萨像约1万余尊。其中除有近万尊平行排列、整齐有序的小千佛像外,还在其间夹杂有较大的独尊佛像6尊,一佛二弟子13铺39尊,一佛二菩萨造像11铺33尊(其内包括华严三圣9铺,27尊;西方三圣2铺6尊),自在观音造像18尊,千佛观音造像3尊,三臂观音造像1尊,白衣大士1尊,舍利塔4座。这些造像,高者1米多,低的仅0.13米,或站、或坐;有的托腮,有的侧头,有的讲经说法,有的闭目沉思;有的排列成行,有的组成佛教故事。四座舍利塔也雕刻十分精致、逼真,塔高均在1米左右。另在造像间还分布有245块供人题记的小碣,由于风化严重,仅有3块石碣上的字迹尚可辨识。

  宋代范仲淹曾作《清凉山漫兴四首》其三曰:“凿山成石宇,馋佛一万尊。人世亦稀有,神功岂无存。”1979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偕家人游览清凉山,对万佛洞给予很高的评价:“宋代石雕艺术很少,难得见到,今天能在参观革命旧址之余,观赏这些艺术佳品,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其子,中国古代史专家李中青先生说:“这每幅石雕艺术都是国宝。”

  因该洞窟有佛像1万多尊,故得名。现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世佛洞】

  位于万佛洞左侧,与之平行排列。窟深4.6米,宽5.9米,高4.6米,平面略呈长方形。正面北壁浮雕释迦牟三世佛,主佛结跌坐于园形莲座上,迦叶、阿难二弟子立于两侧面。左壁是文殊菩萨骑狮像,右壁是普贤菩萨骑象像。两壁洞口处,对刻着威风凛凛的韦驼和增长天王像。石窟内左、右、后三壁面中部雕刻着平行排列的十六罗汉形像,其中后壁排列八身,左、右两壁各为四身,神态各异,十分动人。

  窟内造像的雕凿技术与毗邻的万佛洞造像相比较,更显成熟、完美、逼真,该洞窟的开凿为宋代末期作品。

  【弥勒佛洞】

  位于三世佛洞的左上方。开凿于明代,洞窟宽6.7米,深9米,高4.8米,窟内正中莲台高2米,上面端座高1.8米,体态肥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皆大欢喜”弥勒佛。因其肩搭布袋,手托念珠、故又称布袋和尚。窟顶雕一园形覆盘状藻井,内为条带连环画的形式,雕刻有二龙戏珠和太子游四门等佛教故事,洞内左右壁上雕千佛像一排,两壁前下角各雕一尊观音坐像。洞口有联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释迦佛洞】

  位于弥勒佛洞左下方,开凿于宋代。洞窟略呈方形,深5.58米,宽5.40米,高3.08米。窟顶中央为仰莲藻井,四周均为棋格形藻井,其内分别雕刻有飞天、朱雀、苍龙、宝相花、几何纹、如意之纹及莲花等图案。窟内正中央立有4根等距离的直径0.24米的园形石柱,接顶连地,现柱已毁,仅见两端痕迹。4柱间雕有释迦佛坐像一尊,基座和佛头皆毁。窟前开一门,左、右、后壁面上雕有罗汉群像,并间以太子游四门,菩萨树下悟道、讲经,婆罗树下涅磐等佛本生故事图案和三世佛、文殊及普贤菩萨造像,窟之左、右两壁前上角还对称刻有天王立像各一尊,作为该窟的守护神。窟内全部浮雕造像,构成了一个佛教理想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罗汉洞】

  位于释迦佛洞左下侧,开凿于宋代前后。洞窟平面略呈方形,深4.5米,高3.15米。宽5.1米,前壁开一门。窟内后部有高1.45米的“凸”字台基。左、右、后三壁中、上部雕数排平行排列的罗汉坐像500尊,门右侧壁上雕一菩萨坐像,左壁前部近门处雕二尊菩萨坐像,窟顶正中凿一园形覆盆状藻井,其内浮雕数格宝相花、莲花等图案,窟顶园形覆盆状藻井,周围又分布长方格藻井二十余格,其内雕有二龙戏珠、宝相花、莲花等图案。窟内台基上造像已毁无存。墙壁上的罗汉造像及顶部藻井中的图案略有风化。

  【石窟堂石窟】

  位于延安城北河庄坪镇石窟村头,石窟分左右两窟,开凿于金代。右窟平面略呈方形,深2.19米,宽2米,高2.3米,前开一门。后壁正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形象,左、右两壁刻有罗汉、千佛像及佛教故事等内容的图案,前壁刻有“崇庆元年二月吉日”及施主姓名的题记。洞窟目前保存基本完好,墙壁上的造像略有风化。左窟形制,大小、造像内容基本同右窟。因该窟位于石窟村而得名。

  【狄青牢石窟】

  位于延安城北河庄坪镇杨家湾村北的延惠渠东岸,开凿于宋末或元初。石窟平面略呈方形,高4.5米,深5.5米,宽4.76米。窟内正中有接顶连地方形石柱四根,柱边长0.55米,左右两壁及前壁的两侧、四柱每面浮雕千佛坐像,其间加杂有部分菩萨站像,洞外墙壁上凿有数龛坐或站像,窟旁立有一通清嘉庆二十五年重修该窟碑记。该窟所处位置极低,内阴暗潮湿,造像风化十分严重。传说此处是宋代名将狄青受难处,故人呼为“狄青牢”。

  【圪驮石窟】

  位于延安城东蟠龙镇圪驮村东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6.5米,宽6.4米,高2.9米,平面略呈方形,窟内中央有四根接地连顶方形石柱,柱边长0.7米。窟内主佛为释迦牟尼像,左、右分别挟侍文殊、普贤菩萨,其余均为千佛坐像,窟内墙壁上还有“大明嘉靖四年重修千佛洞记”石碣一块。窟内主佛破环严重,后半部分因潮湿风化严重,前半部分造像保存较好。因石窟位于圪驮村故得名。

  【阳湾石窟】

  位于延安城南南泥湾镇阳湾村北的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4.8米,宽4.4米,高2.15米,平面略呈方形。窟内后壁凿一佛二菩萨,左、右壁雕千佛坐像和佛教故事图案。窟内造像风化严重,有些已漶漫不清。因该窟位于阳湾村而得名。

  【石窑湾石窟】

  位于延安城南麻洞川乡石窑湾村的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4.9米,宽7.1米,高3.3米,平面呈长方形,窟中有高0.9米,边长为2.4米的方形台基,台基四角又有四根接顶连地的方形石柱,柱边长0.7米。窟台基上原有佛像,后壁浮雕三世佛和千佛坐像,左、右两壁浮雕有菩萨和小千佛像,窟内墙壁还有宋元丰三年的造像题记和明代权青彦人窟瞻礼的题记。现窟内台基上的佛像已毁,左、右壁的造像风化严重,后壁上的小千佛像头部大都被后人砸毁。因该窟位于石窟湾村得名。

  【“诗中画”摩崖石刻】

  位于清凉山万佛寺弥勒洞左上方石崖上,每字高0.80米,宽0.5米,行草书、阴刻。为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延安知府吴存礼手书。字体潇洒圆润,刀功有力,堪称名代书法之精品,目前依然十分清晰,保存完好,丝毫不失当年之风姿。

  【“少陵川”摩崖石刻】

  位于延安城南七里铺杜公祠右侧石崖上。每字高0. 85米,宽0.63米,楷书、阴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陈炳琳书。

  【杜公祠】

  位于延安城南七里铺中段东侧的山脚下。该祠为纪念唐代诗圣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65)为避安史之乱北上勒王途经延安而建,故得名。《延绥览胜》载:“川口有杜拾遗祠,祀象石室,登望杜亭,得地高爽,俯瞰河南流。祠有石刊,墨人骚客多有凭赋吊。”

  杜公祠,正殿是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窟,深2.35米,宽4.48米,高3.20米。窟内有高0.94米,宽4.48米的石台基,台基正中原雕刻有杜甫卧像,不知何时被凿去,破坏痕迹犹清晰可辨。顶部正中刻有太极图和八卦图案。窟门上方正中刻有“北征遗范”四个大字,两侧有楹联两副,一副为“忠不忘君,稷契深怀寄诗史;清堪励俗,鄜延旅寓洁臣身”。另一副是:“千载风兴顽懦,一朝诗圣口口口”(尾三字被后人凿去,今无存)。此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肤施知县陈炳琳撰书。殿窟外右侧石壁上刻有“少陵川”三个楷书大字,右上方有一平台,其上原建有一座“望月亭”。殿窟前一长方形的院落,院落尚存有清道光丁未年(1847)春陈炳琳主持建造的石拱形洞门一座,门面上方镶嵌有一面匾,上刻“唐左拾遗杜公祠”七个大字,门左右两侧的石柱上雕刻有:“清辉近接鄜州月,壮策长雄芦子关”的楹联,亦为清人陈炳琳所书。

  清人宫尔铎所著《思无邪斋文存》中收录的《延安十邑试馆创立杜公祠碑记》,记有“延安之南有川焉,出牡丹山下,逶迤幽邃。相传唐时杜少林避难游此,此川逐附公相传,……北宋时陕西经略副使,延州知事范仲淹手书“杜甫川”三字,鸠工勒石于石壁上。”

  杜公祠始建于何时最初形制,史无详载,但从范仲淹题书“杜甫川”一事足可说明,至迟在宋代杜公祠已为一方名胜。清道光年间肤施县知事陈炳琳依山凿石重建杜公祠,望杜亭及增建大门后,同治年间(1864)又因兵燹,祠破亭毁,到光绪五年(1879)方重加复修。1940年6月,贺志春、高士明等人亦曾主持作过小规模的维修。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时又遭破环。

  建国后,1959年延安市人民政府(今宝塔区人民政府)拔款,再次修复了杜公祠。“文化大革命”复遭破坏,仅留下破烂不堪的祠堂和面门以及“少陵川”三字摩崖大字。1982年10月,延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着手恢复杜公祠。1984年7月,延安地市两级拨款修复,在洞窟台基上重新塑造了杜甫像,复修了“望杜亭”并新建了展室,陈列杜甫画像和他在延安及在羌村的诗画等,今游览者甚多。

  【太和庙(又名真武庙)】

  位于清凉山极顶莲花峰上(太和山乃清凉山,古时又名天山,莲花峰等)。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延州天山之巅有奉国寺,寺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从沈括的记述中可知,在隋唐与北宋,太和山即有寺院,敬奉佛祖。明嘉靖十五年(1536)于太和山上兴建了“真武殿,内奉真武祖师”。后庙被毁,明万历七年(1579)延安知府洪济远重修,进行了较大规模扩建3年庙成。

太和庙,以真武殿为中心,座落在东西75米,南北120米的平台上,东西两侧砌石成壁,高十余米,南侧则在陡坡上建成“神路”,陡坡处全系石阶路,快到山顶处,建有三道天门。

  真武殿位于该庙宇群的正中,内立有3米高的真武祖师铜像一尊;两侧有东西配殿,西殿为南斗六郎,东殿为北斗七星,亦叫七真五祖

殿。正殿之东首建有娘娘庙,正西为西岳殿,西北有药王庙。正殿后面有状元桥一座,过了桥即为圣公圣母殿,再后为三清殿,是王清、上清、太清,在后山上尚建有魁星楼。

太和庙坡层鳞次,施工精整,殿宇辉煌,香火旺盛。在陕北、晋北、甘肃、内蒙古民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清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军对太和庙略有破坏,光绪年间曾又修复。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延安时,太和庙亦惨遭毁坏,仅存大殿一座和祖师铜像,铜钟及山门。建国后,1956年和1960年由群众集资对太和庙进行了两次修茸,增修了圣公圣母殿,塑起彩塑泥像,彩绘了真武大殿接檐斗拱,使庙貌焕然一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太和庙又遭浩劫,真武祖师铜像、铜钟悉被砸烂,1971年出于战备又将仅存的一座真武大殿炸毁,改建炮台。至此,太和庙存留仅有大殿石基、山门和上山石阶的残迹。

  80年代中间,由群众集资,开始修复太和庙宇。从1985年至今先后修复了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药王庙、财神庙、娘娘庙、圣母殿等。修复的真武祖师殿为歇山顶式砖木建筑,五色彩绘,琉璃屋顶,金壁辉煌;正殿5间,卷棚3间,高大宽敞;暖阁内塑有祖师泥像,左为桃花,右为周公。殿门外,有高2.5米的琉璃天地柚一座,琉璃狮子一对。殿门上有对联一副:披发仗剑威宇庙,降龙伏虎镇乾坤。内殿门柱上的楹联是: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伍当归大道练就金身。

  太和庙循旧规,每年有四次庙会: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九月九。其中四月八为正会,吸引着众多的延安及其周围各地的善男信女。最多时,一天上太和庙者多达6万人次。除了进行宗教活动外,还有物资交流,观看戏剧等,内容丰富多彩。

  【东岳庙】

  位于宝塔山顶端,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据清康熙《延安府志》载,始建于宋代,范仲淹戌延时修筑至明代初期,僧侣一直众多,香火旺盛。明中叶后,逐渐衰落,明正德元年(1506)知府王彦奇重修,“庙宇一新,赫然为一方之雄镇”。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及周围颇享盛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期间,方园数十里乃至数百里的虔城信徒们都要纷纷到此焚香许愿,人山人海。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时,被夷为平地。现遗址仅留原大殿石基和成堆的瓦砾。

  【青化寺】

  位于延安城东北36公里青化砭镇。该寺建于隋唐时期,庙宇宏大,僧众济济,香火十分兴盛,每逢庙会,山西、内蒙古及陕北各地的香客都来此烧香膜拜,就连唐朝廷亦莫不尊奉。高宗李治曾为寺院亲书“皇帝万岁”玉石碑一通,高二尺许,立于正殿,文武百官进入寺院,均得跪拜。寺中的娘娘庙久有盛名,乞儿求女者络绎不绝,(《中国国情丛书一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延安卷)。

建寺千余年来,由于疆域的变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浩劫的破坏,现寺院除有几孔窑洞外,其它石碑、佛像、庙宇俱毁,现住小学校。

  【崔府君庙】

  位于延安城西南杜甫川15公里处万花山东坡上。庙为两间神祠,一间墙壁上绘有王母娘娘的四女儿下凡与樵夫成亲的故事,一间彩绘唐代大诗人杜甫游万花山的故事。据《延安府志》载:“府君姓崔,名子玉,字君瑞,祁州古城人,仕唐为长子县尹。有异政,后为神。宋封护国西齐王,秦晋多祀之。”庙院内有松柏树两株、牡丹花两蓬。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李延寿于弘治十年(1487)游万花山立石碑一通,因年久字迹剥落,1985年依原样新刻石碑一通,立于院内。整个庙宇处于万株牡丹和青松翠柏掩映之中,十分典雅清幽。

  【仙人洞】

  位于清凉山西侧距万佛洞百步上方处。开凿于金皇统九年(1149),由“洞主居士真人”梁文仙主持修建,至金泰和元年(1201)凿造成功。该洞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开凿而成,深7.65米,宽7.80米,高4.20米,平面略呈方形,左、右、后三壁下部凿有高0.90~0.78米不等,宽0.85~0.70米的呈“凹”字形的束腰须弥基座,基座上面塑有儒释道三教圣像,今只空留台基。石洞前部敞开,正中竖有两根接地连顶、边长0.70米的方形石柱,将洞口分为均等的三门。两柱正面分别刻有“瑶洞开祥诸天羽圣归莲岛”、“灵山耸翠历代飞仙列象图”的楷书楹联。洞内顶部凿有方形棋盘式藻井20余格,其内分别刻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及各种古典图案,另系粗钻直刻,但却生动逼真。仙人洞外有明代万历壬午年(1582)汝南吴同春、周馨游览时镌刻的“云轩”、“仙石灵岩”阴文隶书大字。

  仙人洞面对仙人石、仙人桥,右有十八罗汉朝观音洞、老君洞,左有桃花洞,形成一个清静幽雅的石方院,院有拱形石门一座,上有莲来阁。一株老槐树如伞盖在当院。

  【桃花洞】

  位于仙人洞左侧半崖上,洞口距地面(即院平面)1.55米,洞深1.80米,宽2.50米,高1.20米,平面呈长方形,前开一正方形洞口。康熙《延安府志·景致》载:“桃花洞,在仙石洞(院内),有石孔如隙,洞口刊仙人半身并棋局,历久不坏,传大雪时则桃花飞片。”洞口土方刻有“桃花洞口”四字,现仍清晰可见,洞口右侧刻的仙人对弃图今已残毁无存。传说洞内有桃花娘娘而得名桃花洞。

  【仙人石】

  位于仙人洞对面,是一块长约16米,宽约9.6米,高7.13米的不规则长方体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