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芦笙代表什么生肖

听,新时代非遗工作者讲述他们的使命担当,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吹芦笙代表什么生肖1

来源:中国文联-中国文艺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这些相关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非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作为文化传承路上的接力者,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非遗工作者一“钻”就是几十年、一守就是一辈子、一干就是几代人。传承,对他们而言既是肩上的使命担当,更是扎根于心中最真挚的情怀!

以此为契机,我们采访到了几位非遗工作者,让我们一同倾听新时代非遗工作者讲述他们的使命担当……

大美昆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昆曲600年流传至今,要义在传承。”苏州昆剧院青年昆剧表演艺术家俞玖林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生认定的事业。

自隋唐时期流传至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毅传说”一直以对高尚道德情操的歌颂感染着世人。对于“柳毅传说”山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宝辉来说,传承“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

晶莹剔透、以假乱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葡萄常”料器展现了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几经波折流传至今,可与时代接轨的需求仍然迫在眉睫,接过重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葡萄常”料器代表性传承人常弘坦然面对,“每个时代的传承人有每个时代的使命”。

非遗文化的传承要有时代的烙印。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代,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中所蕴含的美,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这也对非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表示,要遵循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加强行风建设与行业建设,展现非遗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竭尽所能,延续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

行风建设 做新时代非遗工作者

欲从艺,先立德。“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后,广大非遗工作者纷纷响应《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表示坚决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潘鲁生谈行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民协副主席、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吴元新:

行风优良能弘扬文艺界新风正气,有助于社会风气建设;行风恶劣则会助长歪风邪气,导致不良价值观与道德观的传播。行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艺工作者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坚决抵制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的不良现象;要做好个人建设,坚定德艺双馨的工作追求。

中国民协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

行风建设可以促进新时代文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使文艺工作者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严谨的态度创作文艺作品,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追求德艺双馨,弘扬新风正气,抵制不良风气。作为非遗传承人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倍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苏州昆剧院青年昆剧表演艺术家俞玖林:

文艺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我们文艺工作者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学戏先做人”,要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德艺双馨。

行业建设 新时代传承人的使命

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如何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真正“活”起来,非遗工作者正在为之努力。

为发展,地方政策出台引发热议

在非遗保护中,传承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出面认定并授予传承者以“非遗传承人”资格,给予相应政策扶持,是避免非遗项目“人亡技绝”的政策性安排。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给很多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带来契机。但同时,退出机制不健全也造成一些传承人名不副实的问题。相关地方政策出台,打破这种传承人“终身制”, 通过行为规范的制约与督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今年9月出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也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

作为国家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担负起文化自觉传承实践的责任,同时也应当有行业或领域的社会行为自律与自我约束,起到真正的文化传承实践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规定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的新时期正在开始,传承人“终身制”被打破,应该是有现实针对性的管理机制的改变。

首先从社区文化传承的活态性来看,以往完全依靠自发性传承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化自觉的传承时代正在开始,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快速增长着“现代中国”的新的生活因素,作为国家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担负起文化自觉传承实践的责任,同时也应当有行业或领域的社会行为自律与自我约束,起到真正的文化传承实践的引领作用,所以,代表传承人管理办法中的退出机制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制约与督促,应当有比较客观的社会现实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思辉认为:

有的地方,非遗保护传承“重申报、轻保护”问题突出,反映到非遗传承上就表现为部分非遗传承人获得认定前干劲十足,获得资格后便万事大吉、不再努力。有的仅仅把“非遗传承人”身份当成一个捞取利益的“名头”,对传承义务履行不力。还有的长期占着传承人的位子,却“只拿补贴不干事”,挫伤了众多传承者的积极性。凡此种种,说到底都是退出机制不科学、不健全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打破传承人“终身制”,建立严格的传承人认定和退出机制,健全对履职不力者及时清退的灵敏反应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宁夏通过地方立法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为传承,拓展非遗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保护传承非遗刻不容缓,而利用鲜活的非遗教育延续文化传承,成为了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课题。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副馆长、南通大学非遗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吴灵姝与父亲吴元新研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副馆长、南通大学非遗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吴灵姝跟随父亲吴元新从事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多年,她认为在非遗传承保护中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年轻人的加入。在从事传承和教育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相较于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而言,蓝印花布文化偏慢、偏沉,需要静下心来学习欣赏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如果得不到新一代人的认可和喜爱,在后续的人才队伍培养上就会面临困境,同时也对日后的传承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而面对这一困境的非遗项目并不在少数。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非遗、学习非遗、关注非遗、热爱非遗,非遗文化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十五条明确提出,非遗文化要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近年来,为加强非遗的保护传承力度,提升非遗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激发师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兴趣,“非遗进课堂”“非遗进校园”等新手段新方式不断涌现,非遗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更好体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剪纸(包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晓迪带领小学生进行剪纸教学实践活动。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剪纸(包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晓迪看来,系统开展非遗剪纸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非遗教学研究更加立体形象,贴近生活;在探索非遗传承新形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性传承的概念方法,有助于非遗剪纸技艺在未来更好地传承传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之女姚卓教授小学生苏绣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之女姚卓认为,将非遗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是青年一代传承人的时代使命。抓住“非遗进校园”的契机,“姚绣”品牌开展“姚绣课堂”,积极推动苏绣美育教育,为苏绣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为推动,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助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在非遗“赤水竹编”培训基地指导学员制作竹编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认为,乡村的产业未必高大上,但必须符合当地文化传统,适合当地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产业,才能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其它乡村,产生独有的魅力和市场的竞争力。“要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当地的特色资源,这样远比直接用金钱帮助他们更有意义。”杨昌芹说,“以赤水竹编为例,在赤水不仅是脱贫攻坚的产业,还必定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企业一头连接着脱贫产业,一头连接着群众的‘饭碗’,要把这两头平衡好,带领更多群众大步迈向乡村振兴,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去做的事,我感觉自己肩头担子沉甸甸的。”

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徐维笙利用抖音平台宣传瑶族芦笙制作技艺。

作为一名乡村非遗工作者,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徐维笙为了让芦笙这种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绽放新光芒,他访遍多地瑶族村落,搜寻、记录关于“平地瑶”山歌的唱法、舞蹈的跳法以及芦笙、长鼓等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方法,同时对瑶族歌书、鼓谱等瑶族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还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有吹笙踏鼓习俗的地方去拜师学习。开通抖音账号更是必不可少,他常常利用直播宣传瑶族芦笙制作技艺。

在徐维笙看来,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民间记忆、民族情怀,传承就是靠一种信念:“我的梦想就是要制作出中国最好的瑶族芦笙和长鼓,让人们听到最美的芦笙音符,听到最好的瑶族长鼓的声音,让美妙的乡间声音传出山谷,传进大众心中,为乡村振兴助力!”

为创新,用时尚形式“焕活”非遗文化

为了让传统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少非遗传承者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力求让非遗传承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把悠久漫长的历史、优美动听的故事,以时尚的语态讲述出来。《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十四条提出,要促进广泛传播,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指明了道路。

“苏绣传承了两千多年,不该只待在博物馆里,只有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才能让它真正‘活起来’。”抱着这样的初衷,2018年初刚回国,姚卓就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姐姐姚兰成立了一个新的品牌——“姚绣”。品牌主打年轻化、生活化,推出了苏绣腕表、笔记本、钢笔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苏绣、爱上非遗文化。姚卓说:“我想做让年轻人喜欢和消费得起的苏绣产品。”

“姚绣”×《王者荣耀》宣传图

近日,“姚绣”品牌与爆款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合作,以热门游戏人物“王昭君”为原型,根据人物特点、苏绣特色,结合七夕节时点联合呈现特别款皮肤“王昭君-乞巧织情”。按一比一的比例真实还原的“昭君七夕绝美新衣”,集合了苏绣“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艺术特点,让苏绣技艺迅速“火出圈“。这样借助以年轻用户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平台来向年轻人宣传苏绣、宣传非遗的尝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杨华珍带领团队传承创新的古朴别致又具时尚前卫藏羌织绣文创作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编织挑花刺绣传承人杨华珍,根据藏族羌族的传统故事和藏羌织绣传统纹样,创作了《五十六朵花》《天地吉祥》《十二月花》等大量精美的织绣艺术作品,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之美,组织设计师、艺术家和传承人共同进行跨界设计,开发文创产品。经过杨华珍传承创新的藏羌织绣作品,古朴别致又具时尚前卫,受到许多国际顶级消费品品牌的追捧。藏羌文化元素和古老的藏羌织绣图案融入到50多种类国际顶级品牌,涉及手机、珠宝、化妆品、办公用品、服装、餐具、食品包装中,不少精品进入国际市场。这些版权合作的文创产品大大提升藏羌织绣知名度。

非遗项目知多少??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梁辰鱼将传奇《浣纱记》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使原来主要用于清唱的昆曲正式进入戏剧表演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万历年间,昆曲从江浙一带逐渐流播到全国各地。明代天启初年到清代康熙末年的一百多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清代乾隆年以后,昆曲逐渐衰落下去。新中国诞生以来,昆曲艺术出现了转机,国家先后建立了7个有独立建制的专业昆曲院团。目前昆曲主要由专业昆曲院团演出,有关演出活动多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地。昆曲是一种高度文人化的艺术,明清许多从事昆曲剧目创作的剧作家,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红梨记》、《水浒记》、《烂柯山》、《十五贯》等都是昆曲的代表性剧目,其中前三种有全谱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谱留存。清代中叶以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至今保留下来的昆曲折子戏有四百多出。昆曲新编剧目有《南唐遗事》、《偶人记》、《司马相如》、《班昭》等。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昆曲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高度综合。随着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昆曲脚色行当分工越来越细,主要脚色包括老生、小生、旦、贴、老旦、外、末、净、付、丑等。各行脚色在表演中形成一定的程序和技巧,对京剧及其他地方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昆曲音乐曲调旋律优美典雅,演唱技巧规范纯熟。赠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发音吐字方式及流丽悠远的艺术风格使昆曲音乐获得了“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它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昆曲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厚。由于昆曲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因此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清末,昆曲就逐渐没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得到一度的振兴。近年来,随着传统戏曲演出在城市中的衰微,昆曲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演员和观众队伍不断缩减。昆曲要生存发展,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

柳毅传说在寒亭区朱里镇柳毅山周边地区流传很广。鲁东烟台、青岛部分地区,鲁西北东营、滨州部分地区也有流传。自唐朝始,柳毅传说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唐朝李朝威写有文言小说《柳毅传》,元朝尚仲贤写有戏曲《柳毅传书》。自此后,柳毅传说内容不断丰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在当地形成了在地化柳毅传说。该传说的主要内容有:柳毅五世祖柳明伦隋炀帝九年由四川迁至潍东梅花村居住。柳毅父亲柳行芳行善积德,每日在岩溪河渡人救急。柳行芳命中本该无子,神仙感其真诚,因行善积德特赐生贵子柳毅。柳毅少时家贫,聪慧孝敬,苦读书,举孝廉,做塾师,娶发妻廑娘。柳毅小时候曾因家贫求贷于姥娘家,姥娘家妗子待其不好,于是有了“饿杀不吃猫剩食,冻死不烤灯头火”的故事。柳毅成年后游学天下,在山阴岭遇雨借宿娶虎女。后赴长安赶考,落第回家遇龙女,为之渤海传书娶龙女。时唐太宗征高丽,路过此地,由于柳毅及龙女保驾有功,唐太宗敕封柳毅为唐河平王,敕封龙女为膳国夫人。壮年后,柳毅倦于仕途,入山修道成仙,屡显灵迹,普惠众生,祷雨辄应。因此衍生出关于柳毅显灵的许多民间传说,如天池祈雨说、海眼淘池说、民间祭拜说、告贫报应说、评书系列说、除夕守岁说、生日过节说、黄河摆渡说等等,遍及鲁东鲁北地区。因民众对其膜拜有加,遂建庙宇祭拜,柳毅山庙会千年延续,信众广泛,至今香火鼎盛,民众信仰笃诚有加。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文化传说,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葡萄常料器葡萄是指常姓家族用祖传工艺制作出的以葡萄为造型的玻璃工艺品,是北京独有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之一。清光绪二十年(1894),居住在北京崇外花市地区的蒙古族后裔常在在改进其母制作泥葡萄技艺的基础上,独创出玻璃葡萄的制作技艺,制作的玻璃葡萄以形象生动名扬京城,人称“葡萄常”。“葡萄常”的作品得到慈禧的赏识,曾赐匾“天义常”,后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因家族原因,常家立下了“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的家规。随着时代的变迁,“葡萄常”曾几度沉浮,现在已传至第五代。葡萄常料器葡萄采用低温玻璃为原材料,制作时,经过化料、吹制、做梗、做叶和须子、上色、涂蜡、上“霜”、攒活等11道工序。其中,葡萄的上色、挂霜为家传绝技。常家制作的玻璃葡萄,形状和色彩都十分生动,代表了民间玻璃葡萄制作的最高水平。作为北京乃至全国唯一的玻璃葡萄制作工艺,自清代流传至今,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是传统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现葡萄常料器葡萄只有两个人掌握玻璃葡萄的制作技艺,出现了传承危机,亟待保护。

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民间利用蓝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后来蓝靛发展成为蓝染技艺,至今已逾千年。南通滨江临海,适宜种植棉花。元、明以后,南通地区家家户户都有织女,是著名的纺织之乡、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被面、包袱、头巾等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长久以来流传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上流传时间长,普及面广,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南通蓝印花布馆共搜集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一千多件,设计开发蓝印花布系列产品百余种,整理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等,展现出南通印染技艺的风采和魅力。但是,当前从事蓝印花布印染的人数正在减少,专业人士青黄不接,有的蓝印花布已改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传统工艺逐渐变异,有必要提请有关方面注意,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保护已到了关键时刻。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近十年来苏绣行业逐渐萎缩,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苏绣技艺的起源不详。现存的宋代以来苏绣实物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如元代苏绣残片表明,当时已有一件作品运用9种刺绣针法;明代绣品多采用文人画稿,开始形成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道光年间,苏州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创“仿真绣”,晚年口述《雪宦绣谱》,总结刺绣经验;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丰富和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20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建立,聚集、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她们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了多种绣法与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自明代以来,苏绣大师辈出,流派纷呈,目前尚有确切传人并有影响的苏绣可分为三大谱系,一是传统细绣,二是沈寿所创的“仿真绣”,三是杨守玉所创的“乱针绣”。这三大谱系的技艺都有着丰富而多变的适应性,完整而系统的技艺法理,具有传统的书画品味和浓厚的地方色彩。苏绣一直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史、民俗学和女性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现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绣花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在此情势下苏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拥有高超技艺的苏绣传承人和高品质的苏绣艺术品越来越少,苏绣正面临着有序传承的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在巴蜀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渝中区为中心的重庆市是蜀绣流传的主要区域之一。

与川西蜀绣和苏绣、粤绣、湘绣等相比,重庆蜀绣更突出地显示着鲜明的重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呈现出大胆夸张、想像丰富、幽默逗趣、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它以传统的花卉、动物、戏装、脸谱、风景、城市建筑、仕女、现代人像等为创作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其绣法以单面绣、双面绣、异形异彩绣为主,基本技法包括铺针、直针、斜针、穿针、参针、散套针、三排针、浮线针、覆盖针、压花、上飞色、下飞色等,整个针法体系完整而严密,具有密不成锥、稀不见底、光亮平齐、短针细密、内实外松、张弛有度的技艺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和房屋装饰的审美需求持续增长,为适应新的形势,蜀绣传人不断创造着新的刺绣针法,努力将大量创新型的蜀绣作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经过长期发展,蜀绣的手工制作技艺日趋成熟,且自成体系,传承有序。

手工制作性质决定了蜀绣的每件作品在创作中都必须耗费工艺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产出比偏低,加之家庭作坊式传承手段的限制,致使蜀绣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等问题,濒于危亡,急需保护。

包头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剪纸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及其周边地区。多民族聚居的包头及周边地区,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与风俗人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传统。传统的包头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风格特征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包头民间最为普及的装饰艺术,包头剪纸经过几代艺人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表现手法,作品的构思独出心裁,给人以纯真、质朴、清新的美感,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包头剪纸的题材有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吉祥纹样等几大类。以各种形式多变的拉手娃娃、十二生肖、云尖尖和吉祥连续纹样为多,又以带有“十”字符号的动物以及“老鼠爬杆”、“蒙人骑骆驼”、“骑马扛枪”等最具特色。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都市文明的发展,作为历史文化产物的包头民间剪纸面临着传承困难等诸多问题,亟待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韵,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工作者传承、守护与创新。新时代的非遗工作者,肩负使命、未来可期,只有最大限度发挥非遗的现实意义,才能体现非遗的价值;只有被看见,才能被热爱!

本文来自【中国文联-中国文艺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吹芦笙代表什么生肖2

一名“生肖装饰大赛”的选手。记者 王骁波摄

2月14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在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举办了2018年新春联谊会。图为一位嘉宾展示中国民间艺人创作的龙形字画。记者 张晓东摄

2月15日,第十二届“欢乐春节·赫尔辛基庙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吸引大量民众参加。图为当地人在舞龙。新华社发

由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与墨西哥城市政府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改革大道“生肖装饰大赛”2月11日在墨西哥城独立天使纪念碑前举行。中国驻墨大使邱小琪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是中国农历狗年,希望通过本届 “生肖装饰大赛”与墨西哥民众共同迎接“一旺再旺”的吉祥狗年,希望中墨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增进相互了解。

本届大赛传承了推广自行车使用、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同时继续鼓励参赛者利用废旧物品创作。共有60余人报名参赛,他们将自行车装扮成形形色色的狗的形象,为活动增添一抹亮色。在参赛作品中,有色彩斑斓的墨西哥国宝“无毛犬”、乘坐中式花轿的“皇帝犬”、脚踩高跷的“烈焰犬”、毛发翻飞的“拖把犬”、手持利剑的“战斗犬”、会跳跃钻圈的“杂技犬”,以及来自中国民间的“旺财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些参赛选手将中国元素与墨西哥元素相结合,以展示墨中文化交流融合。例如获得第二名的作品用墨西哥最具代表性元素“玉米”的叶子做成生肖“狗”的形象,这一将墨中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的创意深受观众欢迎。参赛选手罗德里格曾在中国学习交流过一年,他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参赛,宠物狗的衣服上还写有“狗年大吉”四个汉字。他说,将中国狗年元素与墨西哥传统手工艺阿莱布里赫元素结合起来,体现了墨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互动。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是利用废报纸在自行车上装扮出的巨大“报纸犬”,狗年元素和绿色出行元素兼而有之,凸显废物利用的环保主题。三人创作团队中的贝尼托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经营一家以纸板、报纸、塑料等为原料制作手工艺品的小型公司,这次的作品耗时两周。他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加比赛的人更多、新点子也更多了,这样的大型活动让更多墨西哥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在比赛期间,由中国广州艺术团带来的民族歌舞和活灵活现的木偶表演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点燃观众的热情,激发出他们对中国艺术的向往。“希望类似活动能够越来越多地在墨西哥举办!”观众何塞告诉本报记者,环境保护的主题和可爱动物的助阵是“生肖装饰大赛”吸引众多墨西哥民众的两大原因。“中国和墨西哥都是文明古国,墨中两国虽然相距万里,但是我们的心息息相通!”

中国驻墨西哥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张彦雯介绍道,“生肖装饰大赛”和其他“欢乐春节”活动不光现场观众踊跃参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粉丝也对其表现出极大兴趣。今年墨西哥“欢乐春节”活动相关视频和帖子总覆盖人数近百万,点击量、点赞数和转发量均近万次。墨西哥城市政府礼宾局局长鲁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肖装饰大赛”取得的巨大成功反映出墨西哥民众对中国文化怀有极大兴趣,这一比赛或将在未来成为墨西哥城的保留节目。记者 王骁波

“瓶子屋”里闹新春

中国结、剪纸、大红灯笼等极具年味儿的装饰品让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操场焕然一新,中国功夫双节棍、芦笙表演、柔术表演、贵州歌舞即将在这里精彩上演。

春节来临之际,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全体成员和贵州多彩贵州风艺术团的演员们来到加德满都“瓶子屋”孤儿院,看望并慰问生活在这里的孤儿们。孤儿院里闹新春,孩子们度过了第三个温馨难忘的中国年。

农历狗年的春节格外热闹。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发出阵阵欢呼,他们伴着节奏和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瓶子屋”变成欢乐的海洋。孤儿院创建人高亮博士说:“今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过了又一个中国年。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中国,都知道中国年,我们相约明年春节再见。你们让生活在‘瓶子屋’的孩子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关爱与祝福。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他们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记住中国人民的恩情。”

孤儿院由曾留学中国的尼泊尔人高亮及其友人创建,至今已经走过15年,现在共收容50多名孤儿。“瓶子屋”因用废旧酒瓶建造而得名,每当阳光普照,屋子里便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十分美丽。

2015年,一场8.1级的大地震把孩子们的家园变成废墟,他们住进中国援建的帐篷,去年还搬进中国援建的木板房。今年,一座崭新的“瓶子屋”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由中国朋友捐资新建的宿舍和教室拔地而起。现在,孤儿院还办起一所小学,孩子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记者 苑基荣

NBA球星乐享中国年

美国洛杉矶时间2月15日,恰逢北京时间戊戌狗年正月初一,正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好日子。效力于费城76人队的美国NBA篮球明星恩比德,借着全明星周末开始前的闲暇时光,与中国知名篮球评论员张卫平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体验了一次过中国年的乐趣。洛杉矶湖人队的球星罗恩·哈珀也应约前来。

两位NBA大腕儿一进门便受到热情的欢迎,并收到了各自的新年礼物。出生于1994年的恩比德生肖属狗,2018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他的礼物中有一个制作精美的狗年剪纸。哈珀收到的新年礼物是唐装,在设计中融入许多与中国年、洛杉矶和全明星相关的元素,令他爱不释手,当即便兴奋地穿上。

张卫平向他们介绍了有关中国春节的传统文化,两位球星学写了喜庆的“康”字,第一次吃中餐的恩比德还兴致勃勃地向厨师学习包饺子。在得知狗年是恩比德的本命年后,厨师特意把象征好运的金币交给他,让他亲手包进饺子里。最后,恩比德和哈珀在张卫平的带领下,向中国球迷致以节日的问候:“新年快乐!”记者 王如君

拉塞宫庆新年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弗朗索瓦·德吕吉2月13日晚在其官邸拉塞宫举办新春招待会,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春节。

今年是德吕吉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长以来第一次举办春节招待会,也是法国国民议会举办的第十一届春节招待会。德吕吉在招待会上致辞说,在拉塞宫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庆祝中国农历新年,证明了法中友谊的真诚与深厚。中国即将迎来农历狗年,狗象征着活力、忠诚、务实和有责任感,正是这些品质构成了法中关系的基石。希望中国、法国和欧洲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相互协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努力。最后,德吕吉特意用中文“新年快乐”向嘉宾们致以新春祝福。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表示,狗象征着机智敏锐、忠贞果敢、抑强扶弱的优秀品格。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这些品格尤其可贵。希望中法两国凭借智慧、勇气和正义,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

在活动现场,德吕吉按照法国国民议会惯例,向中国驻法大使馆赠送了法国甜品师用巧克力制作的狗年生肖雕像。记者 龚 鸣

原标题:瑞犬送春 五洲同庆

吹芦笙代表什么生肖3

生肖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分。所肖所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属相跟随人的一生。

我国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虽然存在着地域环境的不同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各民族的文化在历史上却是相互影响的,这就决定了各民族生肖文化总体框架的一致性。接下来看一下我国各民族中大同小异的生肖组合:

汉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哀牢山彝族: 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西双版纳傣族: 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蒙古族: 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广西壮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桂西彝族: 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海南黎族 :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新疆维吾尔族: 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云南纳西族: 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由以上可看出,如蒙古族、部分彝族的生肖组合与汉族的差别不大。在哀牢山彝族的十二生肖中,龙的位置被替换成穿山甲。云南傣族的十二生肖中,龙的位置被替换成大蛇。亥原属猪,在这却被象替代。由于猪和象的体形相似,构成了"猪鼻子插葱——装象(相)"这一歇后语,这也成为在西双版纳象代替猪的原因。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的生肖中,有鱼有狐狸,而无龙无猴。鱼与龙属于同类替代。至于生肖不取猴,应该与当地少有猴类动物相关。新疆维吾尔族与柯尔克孜族一样同属于以前的突厥民族,他们的生肖中的龙也是被鱼替代。海南黎族中以鸡为首,同时虎的位置被虫替代。桂西彝族的十二生肖中,龙被放到了第一个位置,且用凤、蚁、人、雀作为生肖动物,是与汉族生肖差别最大的一个。

总之,大同小异的生肖组合,说明我国各民族的生肖文化是同源的。由于地域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各民族十二生肖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少数民族根据这些不同,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生肖纪年、纪日的方法,并因此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当然这也反映出各民族的现实处境和理想愿望,正是由于这种浸染着不同民族特色的生肖文化在不断流传,才使得中国生肖文化的内容异彩纷呈。

十二生肖与民间风俗

生肖与民族图腾

生肖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各民族的生肖文化在经历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洗礼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民族多以某一个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联系的生肖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信仰"。

在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中,龙被人们赋予吉祥的寓意,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龙是鹿、驼、兔、蛇、蜃、鱼、鹰、虎、牛这九种动物的组合体,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种虚拟动物,是远古时期人们理想化、神秘化的产物。古时,人们认为龙可以行云布雨,将其供奉为神。相传龙是在七千多年前由伏羲在收服各部落后创制的,由于原始初民受"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每个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

伏羲为了将各部落团结起来,于是将各部落图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这就出现了具备多种动物特征的龙。这种形态的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融合的一种体现。据传说,炎帝、黄帝、尧、舜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自称为龙子。由此可见,中国的古代先民不仅将龙看作是图腾崇拜物,还把自己与龙看作有血脉相连的关系。在历朝历代的图腾崇拜过程中,龙图腾神的观念几乎植入到了每个人的脑海中。直到今天,我们还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种说法已经超出了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范畴,是中华各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展现。

虎非常勇猛,象征着不可战胜,许多少数民族将虎作为本族的图腾,并奉为祖先。"被称为"百兽之王"的虎是权势、荣耀、力量的象征,是平安、幸福的瑞兽。"彝族是由以虎为图腾的伏羲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彝族人将虎形祖灵供奉在神龛上。虎神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神,每年的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是彝族人最重视的虎节。在此期间,所有彝族人会跳舞祭祖,希望在虎神的庇佑下可以平安吉祥,家族幸福,以此来驱邪消灾。除此之外,白族的虎氏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也称虎是其祖先。虎图腾是他们的精神信仰,这种图腾崇拜充分体现了虎在当地人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多将马作为图腾进行崇拜。他们把马看作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时至今日,保安族流传着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的习俗;清代文献中也曾多次记载祭马神仪式与马神庙的修建;达斡尔族人称神马为"温古",人们常将五彩绸绑在马鬃尾上作标志;佤族人也将马作为图腾崇拜,每当过春节的时候都要用糯米饭喂马,并且根据马在马厩中的姿态占卜吉凶,如果马头朝东,这一年就非常幸运,朝西则是不吉利的兆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地域文化的接近,他们的图腾也一样。原始社会时期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人类的生命在这种条件下显得非常脆弱,而蛇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的这种特征符合了原始初民希望长寿的愿望。如壮族、傣族、布依族、高山族等民族将蛇作为图腾进行崇拜。直到现在,这些民族还在建设庙宇供奉蛇神,来祈求平安幸福。据考古学家发现,人们在陶器上用不同的纹饰表现蛇的不同形态,这些纹饰经历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演变,现在在纹身、蜡染、青铜器、刺绣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生肖图腾在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力量的源泉,是吉祥如意、驱魔辟邪的承载体。

民间风俗中生肖节俗与礼俗

生肖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的环节中,如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以及更高层次上的思维观念,处处都可见生肖元素的踪迹。随着生肖文化在民间风俗中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形式多样的节俗与礼俗。本文以龙节俗和羊礼俗为例进行探讨。

几千年来,龙的观念、信仰早已深入人心。在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龙节是最多的一个。正月,哈尼族、基诺族有"祭龙节";二月,汉族有龙节,俗称"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妇女们会将彩纸、草绳穿起来挂在门梁上,表示龙尾下垂、龙头向上之意;三月,山东沿海地区会祭祀海龙王,纳西族、土族举办龙王庙会;四月,云南中甸藏族有"祭龙王节";五月,吴越地区有"分龙日",可兆丰年;六月六日为传统的"晒龙袍日",家家户户晒被褥,祈求消灾免祸;七月,湘西苗族举行"踩芦笙堂会",纪念寨民为青龙找回了降雨龙珠;八月,安徽有"龙灯会",扎制草龙,龙身插满长寿香,称为"活龙";九月和十月,湘西苗族举行隆重的"接龙节";腊月,云南哀牢山的哈尼族会在龙树下举行"祭龙会"。由此可见,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通过对龙的崇拜与信仰,希望龙可以赐予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将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寄托到龙的身上。

羊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动物之一,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同的地区,羊礼俗也是各式各样的。如河南新乡地区在生孩子后,女婿要牵着羊向岳父母报喜,女家回礼也要送羊;蒙古族以羊羔皮包裹婴儿,孩子长到一定年龄需行剪发礼,人们要向被剪者赠羊,主人家摆盛大的整羊席招待宾客;四川羌族为孩子举行成人礼时,巫师用白色公羊毛线作为始祖的赠礼分别围在冠礼人和一只活羊的身上。可见,在这些礼俗中,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羊身上,羊成为代表平安、吉祥的瑞兽。

生肖文化虽因地域及文化的差异,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寓意,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底蕴是相同的,都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与向往。十二生肖是每个华夏子民出生的标志,是伴随我们出生的吉祥物。从这些生肖节俗、礼俗中,可以看出生肖文化在民间有着稳固基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间风俗中的生肖文化内涵

生肖文化在民间被广泛的传播,形成了许多关于生肖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词语等。这些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词语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老鼠嫁女"、"牛郎织女"、"三羊开泰"为例。

"老鼠嫁女"的文化内涵

鼠是一种兼具生物性和人文性的动物,具有刚健、清新的生命活力。"老鼠嫁女"的民间故事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其中既充满趣味,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老鼠嫁女"传达着人们对鼠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表达了祈求避灾降福的民俗心态。

"老鼠嫁女"是民间的一种祀鼠活动,其日期因地域不同而异。在北方,山东、山西多在正月初七,山西有些地方在正月初十,河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正月十七。北方习俗中多以面食来媚鼠,以祈求老鼠尽量不要糟蹋粮食。南方则多以驱鼠为主,在江南一带民间,农历腊月三十晚上要把老鼠嫁出去,来求取新一年的平安。正月初三是台湾地区的"鼠纳妇"习俗,大家在这天提前熄灯睡觉,让老鼠在漆黑的夜里无法办喜事。湘西地区的小年夜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这天人们一边拍打簸箕一边滚簸箕,同时还用恶语来诅咒老鼠。

"老鼠嫁女"这一民俗故事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古人讲"天人和一",人应该顺从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也就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其中还蕴含着人们对鼠崇拜的文化内涵。实质上,"老鼠嫁女"这一祀鼠活动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延续,充分体现出人们对鼠既憎又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人们认为老鼠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如在民间流传的"鼠咬天开, 天开于子"的故事。另一方面,老鼠对人们的危害又非常巨大。其依靠尖利的牙齿,糟蹋粮食、破坏田地、毁人居舍,更为严重的是可怕的鼠疫。当然,也有人认为鼠是"子神",因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人们对子孙后代延续的愿望寄托到对子鼠母神的崇拜上。

在民间年画《老鼠嫁女》中,刻画了老鼠们在娶亲时欢快热闹的婚宴场面,如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扛旗抬轿等。它们的形象刻画的朴实醇厚,给人一种诙谐风趣之感(图2-3)。图中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总之, "老鼠嫁女"是由图腾崇拜发展而来,是在传播过程中变异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老鼠嫁女"是老百姓所关心的生活内容的表现, 成为了一种民间信仰。

"牛郎织女"的文化内涵

牛郎织女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诗经·谷风之什·大东》中"牵牛"和"织女"只是单纯的指天空中的星星。直至汉朝,牛郎织女被作为爱情故事写进了《迢迢牵牛星》和《风俗通》等诗书中。

据说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亲相爱,王母觉得他们触犯了天条,把牛郎贬下凡尘继续放牛。一天,老牛告诉牛郎,织女和别的仙女要到河里洗澡,让他去取了织女的天衣藏起来,等织女来找衣服时向她求婚。牛郎按照老牛吩咐的去做了,果真与织女结为夫妻。婚后两人生活美满,并生下一子一女。王母知道后,将织女带回天庭。在牛郎无计可施之际,老牛又告诉牛郎在其死后,披着牛皮飞到天上去,说完老牛就死了。于是牛郎就带着两个孩子披着牛皮追到天上。而王母却划了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每日以泪洗面。后来王母被两人真挚的爱情所动容,随后派喜鹊在七月初七这天为他们搭桥相会。

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和远古时期的牛图腾崇拜以及在牛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古人认为,牛可以与神沟通,所以担负着天、人沟通的职责。所以人们祈求通过牛可以使众神赐福人间,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农耕社会时期,原始图腾崇拜的信仰逐渐衰微,人们重新给"牛郎织女"的神话中注入了朴素的人生理想和情感。此时,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夫妻和睦是农家百姓最大的愿望,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的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理想模式。

"三羊开泰"的文化内涵

羊在中国古代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在古汉语中,"羊""祥"二字通假。从古代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阳开泰"是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它影响到诗歌、绘画、习俗等多个方面。汉人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古时"羊"与"阳"相通,因此又称"三羊开泰"。

"三阳开泰"寓意辞旧迎新、吉祥安康。《周易》称卦爻连的为阳爻,断的为阴爻。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正月乃一年之首,冬去春来,正是阴阳平衡、阴消阳长、阴阳交汇之时,所以称之为"三阳开泰",意为阴阳沟通是万物更新和生长。

由于"羊"与"羊"的相通性,因此"羊"也得到了民间艺术家的青睐,在绘画、刺绣图案形式当中可常见到"羊"的影子。吉祥图案《三阳开泰》中,描绘母子三只羊在红日下的纹图,母羊护子,子羊依母,充满了慈爱祥和的气氛,又以松柏、山坡、小树、嫩草等作为陪衬,表示春回大地、万物滋生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清代年画《三阳开泰》中,石榴生出一缕香云,三只神态各异的绵羊立于云中,整个画面显示出祥和安泰的气象,象征春已到来、万象更新、国泰民安的吉兆,故画中题诗有:"天泰地泰三阳泰,百卉生春万世祥。如意平

安无限乐,满堂富贵有余香。诰封百代承恩照,诗书千载荷龙恩。益寿延年如松茂,福洪德厚永绵长。绛云在霄多吉庆,瑞露临门大吉羊。"题诗正点明了吉羊兆瑞的主题。

不管是出现最多的"三",还是"九",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和"羊"有着一定的关系,都象征着祥瑞、福运和安和。由此,羊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在一定层次上也是对生肖羊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生肖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伴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生肖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希望。同时也体现了生肖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内外兼修"的美

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内在美是相对于外在美的审美范畴的存在,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精神境界的含蓄表达。"外在美是物体的外观形象,是直观的表达人的精神领域的实物。内在美给外在美的存在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内在依据。然而人们总是把对美的追求寄托在它的观念或功能上。就美与实用功能相比而言,美是处于附属地位的。在现代设计中,十二生肖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人们从内容与形式上赋予了比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中更丰富的内涵。爱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在生肖艺术中,尽管人们对美的追求并没有超越其功能性,但是它的审美特点已经深深的融入到其中,其中不乏形式趣味美与内涵寓意美。

生肖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生活文化,与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创作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大自然依靠其鬼斧神工般的魔力,造就了生动逼真的生肖石,这是十二生肖别具特色的存在方式,更是其生命形式的一种别样表现。人们将美妙的联想赋予本无生命的石头,使得冬天里寒风吹得冰凉、暑季间烈日晒得烫热的石头,仿佛具有了永恒的生命的体温。这不仅在于视点选择的巧妙,更在于生肖文化给人们的审美思维带来的灵感。人们能够从毫无生命力的石头中创造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的形象来,它不仅是一种审美形式,同时还包含着文化意识以及社会情感,有着深刻的寓意。同时也可以看出生肖文化在人们心中深深的烙印。个中奥妙,可套用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解释——情人之情,中华传统生肖文化之谓也。

生肖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范围内涉及甚广,是人类智慧的果实。"生肖文化是人们通过实践与生活、生产等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人们生活意识、观念的传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民俗文化中一个特殊的领域,它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思想以及文化发展状况。然而,当人们把生肖文化作为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时,其便完全符合了人们心中理想的典范。

我国传统十二生肖艺术在民间生活中被不断的的艺术化与生活化,有朴实、纯真、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这些早已深深刻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是最直接的民间朴素审美思维的传达方式。"中国美学历来有强调善美统一,在艺术表现上,常常通过伦理道德的感染作用,来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十二生肖艺术在我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体现,在民间风俗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民间作品都传达着传统文化的信息,如延安地区民间剪纸高手白凤莲创作的"全家福式"生肖系列剪纸,在赋予这些作品吉祥寓意的同时,用剪纸的形式将生肖动物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这些民间作品中,许多是文字无法描述的,是考证古代艺术形态和具体生活的原始资料。

十二生肖独特的象征意义

随着生肖文化的发展,十二生肖图案也已成为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中的一员。自古以来,人们多以生肖为题材,运用比喻、谐音、夸张、象征等手法,将团结、幸福、吉祥等美好愿望融入其中,创造出神话故事、吉祥语、谚语等。如"牛郎织女"、"游龙戏凤"、"吉祥(鸡羊)如意"、" 鲤鱼跳龙门——高升"。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本文以牛、龙、蛇三种生肖动物为例:

(1)生肖之牛:有着温顺习性和踏实肯干精神的牛,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牛就被当作神来崇拜,成为人们的吉祥之物。人们认为牛可以使人与天地鬼神沟通,所以在遇到田猎、祭祀、耕种、疾病等重大事件时,都是用牛的肩胛骨进行占卜,以征求鬼神的同意,牛成了吉祥的象征。同时,人们用牛来耕地、做交通工具甚至用牛来抵抗其他入侵的动物,逐渐牛成为了力量的象征。在《左传》中记载一个"孺子牛"的典故:春秋时期,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叼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这个千古传颂的"爱子"故事后来成为人们赞誉的美德。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形容无私奉献的人。牛独特的象征意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对牛文化的极大丰富和延伸。

(2)生肖之龙:"龙并没有停留在原始图腾崇拜阶段,而是同中国文化共同发展,依靠人们赋予其超越时空局限的象征意义生生不息。"十二地支中的"辰"与生肖之龙相对应,而"辰"原指"石崖下的男性生殖器或生殖神",后来演变成象征男性生殖的文化符号。《周易》中乾卦也称龙卦,用"乾"代表男性,由此,龙便成为男性的象征。

随着龙形象的不断深化,汉代以后,"龙"特别是"黄龙"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专有词,与龙有关的各种称呼也都应时而现:皇帝的容貌称"龙颜";身体称"龙体";衣服称"龙袍";座位称"龙椅"等,龙成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华儿女的生命意识里,龙还象征"成功"。"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中之龙"。与此同时,龙以中华民族象征的身份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生肖文化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日益成熟,龙也从自然性上升到了人文性。

生肖之蛇:蛇早已脱去自然界中动物形象的躯壳,在人们对其爱恨复杂的情感中,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玄幻的色彩。蜕皮是蛇独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古人见蛇蜕皮后如再生一般,以为这就是死而复生。人却因年老而满脸皱纹,难以恢复青春的容颜,不免对蛇心生羡慕之意。人们之所以将蛇选入十二生肖当中,也是将永生、青春永驻的形象寄托于蛇身上的表现。古代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其实是对蛇的繁殖能力的崇拜,象征着阴阳匹配,男女交合。古人认为双头或者双身就是交合的象征,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蛇也就成为了两性交合的象征。

总结

经过几千年民俗文化历史的积淀,十二生肖已经不再仅仅是狭义上的十二种动物,而是被人们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同时,在生肖图案中,色彩的象征意义也融到了其中,红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纯洁;紫色象征神秘等。十二生肖传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赋予的象征意义给予了十二生肖新的生命活力,对生肖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