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代表哪个生肖

猪年也说猪,关于猪你不知道的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历史讲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军字代表哪个生肖1

一 、文字记载之前的猪

自从人类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后,猪与人类特别是华夏民族有了几千年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考古发掘,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浙江跨湖桥遗址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以及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等地,都出土了家猪或疑似家猪的骨骼,这些遗址中最早的在距今1万年以上,晚的也有7000余年。华夏先民与“二师兄”的渊源竟如此深远。

这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墓葬中陪葬的猪骨。

至于陪葬猪骨的用途,有人认为是财富的象征,有人认为是辟邪之用,不管怎么说,用于陪葬的物品肯定是死者生前十分珍视的,具有重要意义的。

除了物质层面的猪(姑且不论是家猪还是野猪)之外,精神层面的猪也很早融入了华夏先民的生活和信仰之中,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玉猪龙,体蜷如环、肥头大耳、圆眼有皱、口露獠牙,显然系根据野猪的形象创制。有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神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圣物。

二、猪的形象演变

现在一说起猪,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肥头大耳”,是“好吃懒做”,是“猪脑子”。

可是,最初猪的形象是很威风、很硬核的。

《左传》中记载了一件事,冤死的公子彭生化为一头野猪来找齐襄公报仇。

(庄公八年)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俱,队于车,伤足丧屦。

以上例子都是“野猪”,可见即使在人类将野猪驯化后,野猪作为射猎的对象,与古人的联系仍然很密切。

野猪被人类驯化后,采取圈养的形式。古人对猪非常重视,房屋里有猪成为了“家”的象征,十二生肖中唯有“猪”有此荣幸。

三、猪的别称

【乌金】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记载:拱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

【乌鬼】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話前集·杜少陵七》:“《漫叟诗话》云……‘予崇宁见往兴国军,太守杨鼎臣字汉杰,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为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长喙参军】

宋代孙奕《示儿编》说:“猪曰长喙参军。”“参军”是古时官名,猪因嘴长,得此雅号。

【糟糠氏】

宋代陶谷(《清异录·兽)》记载:“伪唐陈乔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风味不浅也。”因猪以糟糠为食,故有此称。

【亥日人君】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子夏在读书时看出“三豕”为“己亥” 之误,因“豕”与“亥”字形相近,于是有人给猪起了一个美称为“亥日人君”。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中记载了这个颇为高大上的称号。

【刚鬣】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

吴承恩在《西游记》将此名用在了猪八戒身上。《西游记》第十八回猪八戒自报家门时说:我家住在福陵山云栈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做猪刚鬣

四、中国人的食猪肉史

在全球性肉类食品中,因为宗教的禁忌,猪肉的普及不及牛羊肉,《圣经》《古兰经》等经书中均将猪肉认定为“不洁”的食物,全球有数以十亿计的人不吃猪肉。在中国,除了个别的少数民族外,大部分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并无禁食猪肉的宗教因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人普遍吃猪肉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

在先秦时代,猪主要作为祭品使用,用于宗庙祭祀,普通人是吃不上、吃不起的。牛羊猪被称为“三牲”,专门用于祭祀。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礼记·王制》)

肉食,对于一般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及的,只有上层阶级才有能力吃肉,故《左传》中曹刿论战有“肉食者谋之”的说法。《论语》中记载阳货送给孔子一头蒸熟的小猪,在当时就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孟子》中特别强调“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将其作为人民生活富足的重要标志,可见当时肉食还是非常珍贵的。

两汉魏晋时代,有能力吃猪肉的还是局限在社会上层。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斗酒彘肩”,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世说新语》中记载晋武帝到王武子家中做客,王武子家里蒸的小猪又肥嫩又鲜美,和一般的味道不一样。武帝感到奇怪,问他怎么烹调的,王武子回答说:“是用人乳喂的小猪。”如此奢侈,连皇帝都吃不下去了。

魏晋以后,南北朝时局动荡,战争频繁,因为养猪需要安定稳固的场所圈养,不如养羊那样机动灵活,因此猪的饲养规模开始减少,羊肉逐渐代替猪肉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羊羔美酒”。

降及宋代,羊肉更是大行其道。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在苏轼的家乡蜀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在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434463斤,同期猪肉宋朝宫廷而猪肉只有4100斤。“御厨止用羊肉”甚至成了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饮食不贵异味,御厨只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蒙古灭宋统一中国后,继续保持了他们吃牛羊肉的生活习惯,吃猪肉还是不够普及。

明朝养猪事业大发展,李时珍说:“猪,天下蓄之”。不过,养猪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位生于辛亥年属猪的明武宗正德皇帝,为了避讳,甚至一度颁发了禁猪令。据《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子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蓄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因为明武宗下旨禁猪,民间把所有的猪都给杀光了,有的把刚生下的小猪扔到水里。祭祀的时候,用羊代替了猪。

吃猪肉成为普遍和全民行为,猪肉成为餐桌上肉类主打品种是在清代。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猪单独列为《特牲单》:“猪用最广,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豕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皇家如何吃猪肉,这是乾隆四十七年除夕夜的御宴所用的食材单:

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3只,关东鹅5只,野鸡6只,鱼20斤。羊肉20斤,鹿肉15斤,鹿尾4个。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也吃羊肉、鹿肉、鸡肉等其他肉类,但猪肉是绝对主力。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养猪规模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直到今天,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够如此持久、深刻的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说,真是“猪”生有幸。

军字代表哪个生肖2

耕牛辞旧去,福虎迎新来。农历虎年到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与虎有关的老物件,了解与虎有关的故事。

西周晚期的青铜虎鎣(yíng)。这件青铜器的器盖和流部都装饰虎纹,故得名虎鎣。(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瑞虎佑安

虎是十二生肖中仅有的猛兽。说到猛兽,我们还会想到狮子,但狮子为什么不在十二生肖中呢,原因或许在于狮子是从域外而来的,老虎却是产自中国本土的。

老虎是猫科动物,有九个亚种,其中有五种分布在中国,分别是东北虎、新疆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东西南北都能见到老虎,古人对虎毫不陌生,虎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器物上。

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瑞虎佑安:2022新春展”中,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虎鎣。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告诉世人它是一件鎣(yíng),专家认为鎣就是盉(hé),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叫法。这件青铜器通高25.3厘米,三只蹄形足稳定支撑器身,器盖上盘踞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露出整齐的牙齿。老虎的尾巴翘成一个圆孔,龙首状的鋬(pàn)上也有一个圆孔,应有链条连接,今已不存。器身上还有一道较长的流,它被匠人做成了伏虎的样子。因为器盖和流部都有老虎纹饰,所以就叫它虎鎣了。

虎鎣的用途为何,一种说法认为它在“沃盥礼”中与盘配合使用。我们今天吃饭前都要先洗手,古人也是这样,而且更加庄重讲究。一人持鎣或盉,里面装水,将水缓缓倒出,另一人用水洗手,水落入到盘中。文物大家孙机则认为虎鎣这么精致的器物用来装水可惜了,它应是用来装郁金汁的,这是制造那时用来敬神的最名贵的酒不可缺少的原料。

虎鎣是清宫旧藏器物,它原本妥善陈列在圆明园中,直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又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海量文物被当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离开了故土。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哈里·埃文斯将虎鎣劫回英国,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出现在了英国一家拍卖行的网站上,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行撤拍遭到拒绝。4月,一位神秘的买家拍下了虎鎣,表示愿意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6月,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坚持流失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开展文物接收工作。11月,虎鎣回到阔别158年之久的故土,随后入藏国家博物馆。

我们有个成语“放虎归山”,不妨跳脱传统理解,从新的角度进行解释,老虎来自山林,是山林的生态系统养育了它,在山林中它最感到自在,强将其挪动到其他地方,它便会感到不自在。虎既如此,虎鎣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流失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

西安临潼博物馆藏秦汉时代的鎏金翼虎。(资料图片)

如虎添翼

老虎高居食物链的顶端,它追逐猎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老虎的出现引得人们的注目,而注目之中又带着几分恐惧。老虎是力量的象征,往往与军事联系在一起,如古人常用“虎贲军”来命名最精锐的军队,“贲”就是“奔”,早在周朝灭亡商朝的牧野之战中就有虎贲军,周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

古代调动军队的凭证也做成老虎的样子,故有“虎符”之称。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秦朝的虎符,虎符上有十二个用篆书写的金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虎符从中间一分为二,右符掌握在皇帝手上,左符掌握在驻扎阳陵的军队负责人手上,皇帝要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符到当地与左符验合。今天我们还有一个成语“若合符节”来说明这件事。

战国时代,魏国的信陵君因为无法弄到另一半虎符而大为苦恼。这是公元前255年的事,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出晋鄙率军前去救赵,但魏王慑于秦军之威,令晋鄙中途停下。魏国军队迟迟不到,可把赵国急坏了,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平原君责备魏国不讲义气,重情重义的信陵君打算率自己的门客与秦军决一死战,这是以卵击石之举。好在信陵君的门客之一侯嬴想出了一个法子,信陵君对魏王宠信的如姬有恩,请她从魏王身边偷出另一半虎符,这样就能发兵救赵了。信陵君依照此法,果然获得了另一半虎符,赶到前线取代晋鄙指挥魏国军队击退了秦军。这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

老虎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如果老虎有翅膀的话,它也会在天空中称雄。我们有“如虎添翼”这个成语,形容一个本身有强大实力的人获得帮助后更加强大。古代文物中也可见到添翼之虎,西安临潼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秦汉时代的鎏金翼虎。

这件文物长21.1厘米,呈爬行状,虎的身躯修长,尾巴翘起,双眼由红宝石点缀,最醒目的是虎的肩上长出双翼,更加增添虎的威武气势。秦汉时代高足家具还没有普及,人们席地而坐,在席子四角安放席镇避免席子弄皱,这件鎏金翼虎也很有可能是席镇。

古人在想象中为许多动物插上了翅膀,这是他们对于天空的一种向往。古代希腊有一种叫格里芬的神兽,狮子的身躯加老鹰的头和翅膀,将陆地与天空中的王者融合在了一起。格里芬经由草原丝绸之路,从域外传播到了中国,在古代墓葬中时有发现,体现了东西文明的交汇。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神”或“四灵”,江苏仪征博物馆收藏了一件西汉彩绘羽人四神纹漆翣,图片展示的是其中白虎的画像,白虎猛地扑向身前的异兽,表情十分生动。(资料图片)

虎踞龙盘

1949年,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占领了南京城,毛泽东写下一首七律,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虎踞龙盘”来形容南京城的地理形势,所谓“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是也,钟山如龙一样屹立在城池的东面,清凉山上的石头城像虎一样蹲在城池的西面。石头城系孙权所建,是一处军事要塞,后来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即南京),在今天南京市区又修建了一座都城,这座城池南边开五座门,北边开一座门是为玄武门,东边开一座门是为苍龙门,西边开一座门是为白虎门。

古人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与特定的四种动物联系在一起,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四种动物合称“四神”或“四灵”。在城门、道路、建筑等命名上,古人广泛采用“四神”的名字,而“四神”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文物上。

在扬州博物馆推出的虎年生肖艺术展上,观众可以见到一件出土于仪征的西汉彩绘羽人四神纹漆翣(原件极为脆弱,展出的是复制品)。翣(shà)是一种仪仗用扇,可以遮挡风沙与阳光,可以遮挡注目的眼光,将不愿被别人看到的事物隐藏在身后。这件厚度仅0.9厘米的漆翣,正反两面都画满了纹饰,展现了汉朝人高超的手工技艺。

漆翣正面绘制了“四神”的形象,我们将视线聚焦在其中的老虎上,一个长着翅膀的羽人驾驭老虎,老虎怒目圆睁,虎口大开,露出锋利的牙齿,吓得前面一只也有点像老虎的异兽倒在地上,四爪朝天,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两只动物的表情极其生动,尤其异兽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观众就仿佛是在这件文物上看了一出戏。在古人看来,威猛的老虎只要得到了控制,不仅不能伤害人,而且能为人吓跑有害之物,上述画面说明了这一点,给小孩穿的可爱的虎头鞋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再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隋朝铜镜,内圈按方位排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外圈分十二小格,刻出十二生肖,两圈之间有一圈文字,“镕金琢玉,图方写圆。质明采丽,菱净花鲜。龙盘匣内,鸾舞台前。对影分笑,看妆共妍。”铜镜铭文大多寓意吉祥,这面也不例外,赞美铜镜本身的质地优良,祝愿铜镜的使用者美丽开心。

在铜镜上,“四神”不仅与十二生肖同时出现,还会与八卦等同时出现。已有学者指出,可以将一些铜镜的镜面设想成天空,选用的纹饰及其摆放的位置都是有意义的。古人仰观天象,观测到了二十八星宿,按照方位分成四组,西方的七座星宿连在一起就像是虎,以此类推,这也许就是“四神”的由来。

将天上的事物搬到人间,将自然的法则运用到人事中,这正是中国人独特的“敬天法地”的思想。

徐悲鸿《虎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资料图片)

虎虎生风

古人对于老虎的态度有畏惧者,唐朝诗人张籍有一首《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猛虎咬食村民的黄牛,村民拿老虎没办法,那些叫嚷着仗剑走天涯的五陵少年,也不敢射虎,只敢看看老虎走后留下的痕迹。

也有毫不畏惧老虎者。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不必再说。汉朝“飞将军”李广也不怕老虎,有一日他外出打猎,在草丛中隐约见到一只老虎,拉弓射虎,凑近一看却不是虎,而是一块大石头,箭深深没入到石头中,可见李广力量之强。李广想看看自己在明知这是块石头的前提下,能不能把箭射入石头,结果却是失败了,后人因此引申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据说李广还将夜壶做成了老虎的样子,这就是“虎子”的由来。在许多博物馆都能见到六朝时代的青瓷虎子,这时的老虎全无威风可言。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傲然独尊,也会让人心生羡慕,希望自己如虎一样强大自信。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徐悲鸿早年画的一幅《虎图》轴,画面中老虎卧在石上,正扭头回眸远眺,尽显王者姿态。徐悲鸿是1918年完成这幅画的,当时他23岁,在美术界小有名气,怀抱一个大梦想,一个改良中国画的梦想,这一年他发表《中国画改良论》,说“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但他此时对西画了解还不深,也是在这一年底,他获得了公派留学法国的资格。1918年的徐悲鸿如虎一样风姿勃发、踌躇满志,眼前正有一番大事业有待自己开拓,而这一事业会载入史册。

徐悲鸿这幅画也是友情的见证。画上有徐悲鸿的自题,1918年,马衡向徐悲鸿赠送了汉魏书法拓片,马衡是徐悲鸿的好朋友,一位著名的金石家,长期在故宫博物院任职。徐悲鸿得此厚礼喜不自胜,自然要有所表示,遂精心绘制了这幅《虎图》轴送给马衡。

农历虎年到了,借这幅《虎图》轴的寓意,祝读者朋友——

心有猛虎,勇猛精进大有为;

细嗅蔷薇,仁民爱物真善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阳

监审:穆好强

阿甘哥荐读

年夜饭已备好,你“亲手”上菜吧!

重要提醒!3月1日起,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银行有新要求

除夕 | 今天,我们为啥要守岁?

军字代表哪个生肖3

肖牛名人篇(一)

民间的生肖属相之说是否真实靠?听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生肖属相源于古代的纪年方法,也就是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隔十二年便函有一个轮回,那么古往今来各属相的名人已是数不胜数,我们摘出几例名流,让各位网友对照自己去评判。

帝 王 将 相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刘启,西汉皇帝。公元前1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汉文帝之子。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田税由十五之一降低到三十之一。采纳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将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王国行政由中央所任官吏管理,以巩固天子的中央集权。古代史家把他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即蜀汉昭烈帝,亦称先生。三国时蜀汉皇帝。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在位。河北省涿县人,是东汉远支皇族的后代。字玄德,幼贫,与母亲贩鞋织席为业。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曾先后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的主张,开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地区。公元221年称帝建国,国号汉,都成都,年号章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彝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宋前废帝(公元449年——公元465年),即刘子业,南朝宋皇帝。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在位。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即位后杀前朝宠臣戴法兴等人。又杀江夏王刘义恭及柳元景、颜师伯、沈庆之。游戏无度,纳姑母为妃子。害怕和担心诸位王叔在外地为患,皆将其囚拘殿内。后被汀乐王刘秘联合其亲信寿寂之所杀。

刘义恭(公元413年——公元465年)南朝宋宗宣。武帝子,封江夏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虽有权位,但奉行文书而已。二十七年出镇彭城。魏军南下至步(今江苏云合),唯闭城自守,及太子劭杀文帝,他出投武陵王刘骏,拥骏即位(即孝武帝),进位太傅,领大司马。帝死,受遗诏与柳元景辅政。前刻帝狂暴,与元景密谋废之,事败被子杀。

唐顺宗 即唐代执政党李诵。公元805年--806年在位。舆宗长子。元贞年末,与五叔文等筹划改革政治。正式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罢免贪酷的京兆尹李实,停"宫市",罢盐铁使每月所进羡余,并筹划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遭到宦官的抵制。又以身患风疾,失音不能语,常居宫中,八月,为宦官文珍竺所迫,改元永贞。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李纯为帝,即唐宪宗。次年病死。

唐文宗 唐代皇帝,名李昂。公元827--840年在位。穆宗次子,敬宗之弟,长庆元年封江王,宝历二年底,由宦官王守澄等人拥立为帝。他依靠李训,郑注等,继续排斥牛僧孺、李德裕等两大派官僚,又利用宦官间的派别纷争,发动甘露之变,图谋尽诛宦官。但事败,李训、郑注等均被杀,他亦被仇士良等人软禁。839年冬,与朝臣言受制于家好,尚不如汉献帝受制于权臣。次年七月去世,太子陈王成美先被废,后复被杀。

刘豫 字彦游。元符年间进士出身。北宋末任河北提弄,弃职潜逃,以避金兵。建炎二年,知济南府,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向金称臣。绍兴七年被废黜,迁于临潢而死。

宋理宗 即赵昀。宁宗嗣子。1224--1264年在位。即位初由史弥远擅政。绍定六年史弥远死,始亲政。次年蒙古兵灭金,其后蒙古连年进攻,江淮、四川报急。先后任用权臣于大全、内侍董宋臣,恣意酒色、尊崇理学。开庆元年,蒙古兵围鄂州,欲迁都避兵。晚年委政于贾似道,滥印纸币,括买公田,国穷民困,疆土日削,国势日危。

元成宗 即铁穆耳。元朝皇帝,元世祖孙,又称泽笃皇帝。1294--1307年在位。初与太傅伯颜镇守上都,世祖死后,还大都即位。在位期间,守世祖遗法,号为善于守成。晚年多病,宰臣及中官专政,以致辞政事腐败,社会矛盾渐趋激烈。

达赖四世 明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名云丹嘉措。蒙古族。万历三十年,赴拉萨哲蚌寺,拜班禅四世为师。曾任哲蚌、色拉两寺的堪布。为历世达赖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

达赖九世 清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四川邓科人,法名隆朵嘉措。嘉庆十三年,迎入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七世为师。二十年暴卒于布达拉宫,年仅十一岁。

班禅一世 明代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西藏昂仁一整容 ,本名主克杰·格雷贝桑。宗喀 巴上首弟子。曾积极协助宗喀巴传教。宣德五年,继任格鲁派教主法位。"班禅"称号建立后,被追认为班禅一世。

班禅三世 明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西藏日喀则人。本名温萨巴罗桑敦主。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后被追认为班禅三世。

邓艾 三国义阳棘阳人,字士载。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征西将军,与蜀将姜继相战。景元四年,魏大举攻蜀,率部至阴平,经山路至江油,进迫成都,刘禅投降。后来钟会诬他谋反,被杀。

霍去病 西汉名将。山西临汾县人。善骑射。初从卫青出击匈奴,以功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为骠骑将军,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打通开往西域的道路。后又和卫青共同出兵攻打匈奴,他长驱直入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汉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他多次击匈奴,解除了匈对汉王朝的威胁。

晁错 西汉政治家、理论家。河南省禹州市人。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学习《尚书》。全为太子家令,得到太子的信任。景帝即位后,任他为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未的政策,主张枘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塞下,积极备战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以及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获得景帝的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以诛其为名,发起武装叛乱,他被袁盎等到人所诬谮,被杀。

贾谊 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河南洛阳人。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善于。廷尉吴公荐于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为大臣周勃等非议,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钐"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当他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渡酒水,为赋以吊屈原,亦以自喻。在长沙三年,又作有著名的《鸟赋》。

范滂 东汉人,字孟初。初为清诏使,迁光禄勋主事。后为汝南太守宗资的属吏,抑制豪强,并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延熹九年,与李膺等到人一起被捕。次年,释放还乡,后再度被捕死于狱中。

宋琪 北宋宰相。字叔宝。天津蓟县人。契丹会同进士。原为契丹幽州节度使赵延寿从事,后仕宋,任开封府推官,为宋太宗所常识。后与赵变更交往过密,为太宗所嫉,出知龙州。太宗即位,仍不见重用,因请诲过自新。太平兴国八年,一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熟知存丹事务,献策收复幽蓟 。雍熙二年罢相。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江苏苏州人。字希文。大中祥符进士。少年贫困,学习极勤奋刻苦。当官后有敢言的名声。当兴他县令期间,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后任秘阁校理,因清刘太后归政,出通判河中府。仁宗亲政后,年擢左司谏,因触犯宰相吕夷简,出知睦州、苏州,旋制国子监,迁至开封府。后针对时弊上《百官图》。康定元年,与韩琦同任西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庆历三年,被如入京,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方案,以谋取改革,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不久以"朋党"论罢。工诗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文人学者

李白 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游历行侠。长期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对社会生活多年体验。曾于天宝初年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京城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的认识。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当过永王李瞵的幕僚,因此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带。晚年飘泊痛苦,卒于安徽当涂。

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主诗人。

苏轼 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历任密、徐、湖州知府。元丰二年,以作诗"谤讪朝廷",下狱,并贬谪为黄翻译片团练副使。元代妆,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 ,后历知杭、扬州。1092年,召为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哲宗亲政,出知定州。绍兴、元符年间,先后被谪于惠州、海南岛。1100年赦归,次年病死常州。与父苏询,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坛上有极高声誉。

陶潜 东晋著名诗人。九江人。又名渊明,字无亮。谥靖节先生。初为州祭酒,不久解归。复为镇军参军,迁彭泽令。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去官隐居,赋〈进去来兮〉以明志。嗜酒好文,以田园诗著称,亦讽喻时政,阐述"形尽神灭"、"乐天安命"的观点。

名媛美姬

李皇后 南宋光宗皇后。名凤妨娘。河南安阳人。淳熙十六年册立,性妒悍。曾请孝宗立其所生嘉王为太子,未获允许,遂离间光宗与孝宗关系。又虐杀光宗宠妃及宫人,导致辞光宗皇帝精神失常,受其制驭。宁宗立,尊为太上皇后。卒后谥号懿。

孝庄皇后 清蒙古科尔沁人。世祖生母。天命十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八年皇太极死,辅子福临即皇帝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元年以满族旧制下嫁多尔衮 ,以巩固世祖皇位。七年,多尔衮死,她辅助世祖亲政,拢络汉族将领,提倡节俭,赈济灾民。十八年世祖死,坚拒垂帘听政,全力辅圣祖(玄烨)主政,被尊严太皇太后,后病卒,谥孝庄。

仁人志士

谭嗣同 清末湖南济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投身变法维新,著〈仁学〉,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 了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主张,赞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积极协助设立时务学堂,筹备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又开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批评朝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后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杀害。著作有〈谭嗣同全集〉。

廖仲恺 广东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曾留学日本 ,先后入旱稻田大学、中央大学读书。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处务部干事,并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辛亥革命后回广东,任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14年加入中化革命党,任财政部副部长,并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斗争。陈炯明叛变时被囚,后得释。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的政策,参与国民党改组。1924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居执行委员,党委,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职。1925年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赵世炎 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三次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四川酉阳人,号国富,笔名施英。1922年与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旅欧支部书记兼法国组书记。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工委书记,曾主编〈政治生活〉周刊,并在天津、唐山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后到上海领导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代理江苏省委书记。7月19日在上海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

杨开慧 湖南长沙人,字云锦,又名霞。毛泽东夫人。早年追求革命趔,在长沙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国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极仓一带坚持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1月14日在长沙英勇就义。

邓恩铭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贵州荔波人。水族。1921年春与王尽美等在济南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僵代表大会。1922年赴莫斯大林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回国,参加中共"二大",曾任青岛市委书记。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日商沙厂工人大罢工。后任中共山东地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有济南被捕,曾两次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