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鼓角是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古代这个国家崇拜老鼠,还为其修建祠堂,称其为鼠神设供祭拜,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路生观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楼鼓角是代表什么生肖1

今天,我们都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诗经里也有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句子,没有任何喜爱老鼠的成分,以硕鼠喻剥削者,中间是反对剥削怨气甚至愤怒。然而,当我们把握12生肖的首位让给老鼠,这里面可能还有先辈对于动物的崇拜、老鼠的崇拜。这种情绪的变化当然也是我们的历史。

老鼠为什么能做了12生肖的“老大”,传说是因为它在排名的竞赛里,爬上了奔跑速度最快的牛的角,这里面还有聪明机智的成分。但传说最终是不可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在12生肖对应的时辰里,善于夜间活动的老鼠,当然便成了子时这个时间的代表动物。

另外是,公元644年,玄奘从印度归国,在于阗这个地方给我们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他说,瞿萨旦那王城西百五六十里,大沙碛正路中有堆阜,并鼠壤坟也。闻之土俗曰:此沙碛中鼠大如猬,其毛则金银异色,为其群之酋长。每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

瞿萨旦那,地名。西域记十二曰:“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涣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瞿萨旦那国王城的位置,在今天和田的什么地方,有一些争议。虽然有争议,但大致还在今天和田城或和田城的附近。从距离上推断,王城西边一百五六十里的地方,应该已接近今天的皮山县一带。

玄奘说的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于阗通往沙漠道路的路边,有人多的小丘,人们把这些这些小丘称作“鼠壤坟”。这个“鼠壤坟”用我们今天的文学语言说就是老鼠修筑的“宫殿”。在那里,有一只比刺猬还大的金毛鼠或者银毛鼠,成了老鼠们的王。这个鼠王每次出行,小老鼠们都跟着,前呼后拥地,很威风也很热闹。

玄奘还讲述了老鼠“帮助”瞿萨旦那人的故事:相传,有一年匈奴数十万大军西进,欲吞并于阗,并在老鼠居住的鼠壤坟旁屯军驻扎了下来。当时,瞿萨旦那仅有兵力几万,其王深知难以抵挡匈奴大军,就想到了沙漠中的神鼠,于是摆设祭品,焚香求救神鼠。没想到这一招还灵验了(昔者匈奴率数十万众,寇掠边城,至鼠坟侧屯军。时瞿萨旦那王率数万兵,恐力不敌,素知碛中鼠奇,而未神也。洎乎寇至,无所求救。君臣震恐,莫知图计。苟复设祭,焚香请鼠。冀其有灵,少加军力)。

具体的细节是:神鼠托梦给瞿萨旦那王,让瞿萨旦那王早早准备,天亮之时就出兵交战,就一定能取胜(其夜瞿萨旦那王梦见大鼠,曰:敬欲相助。愿早治兵,旦日合战,必当克胜)。瞿萨旦那王知道自己得到了神鼠的帮助,言中计从,在第二天天还未亮时,便向匈奴人发起了攻击。匈奴人措手不及,慌忙之中想要驾马披甲,但却发现马鞍、铠甲、弓弦,还有系铠甲的链条,所有用来系物的带结,都被老鼠咬断了。

战争的结局是:匈奴大败,瞿萨旦那王大获全胜。《大唐西域记》原文:瞿萨旦那王知有灵佑,遂整戎马。申令将士,未明而行,长驱掩袭。匈奴之闻也,莫不惧焉。方欲驾乘被铠,而诸马鞍、人服、弓弦、甲縺,凡厥带系,鼠皆啮断。兵寇既临,面缚受戮。于是杀其将,虏其兵。匈奴震摄,以为神灵所佑也。

瞿萨旦那王非常感谢神鼠帮助,就为神鼠修建了祠堂,设供祭拜。其后,瞿萨旦那人世世代代都尊敬这些老鼠。不管是国王,还是老百姓,都祭拜老鼠,希望能获得它们的保佑。祭拜老鼠的用品,有香花,有食品,还有衣服和弓箭。甚至,人们经过沙漠中老鼠的洞穴,要下马致敬。如果不祭拜,就会招致灾祸。

一个神奇的老鼠的故事就这样被玄奘记录了下来。今天,面对这个故事,我们中间的一些人也许会认为那是“唐长老”在胡扯,不可信。然而,事实是到了上世纪初,斯坦因在今和田的丹丹乌里克废墟里发现了一块木板画,画上画着一个鼠头半身人像,头戴王冠,背有椭圆形光环,坐在两个侍者之间。

这幅画后来被称作《鼠神图》,斯坦因不但认为唐长老述说的是“真实”的事情,而且还说在他到和田的路上,甚至有人指出某地就是玄奘记载的鼠壤坟所在的地方。《鼠神图》画中画的“老鼠”就是曾经拯救过于阗古国的神鼠。

玄奘述说的故事在这里被证实为一个真实的存在。但是,古代于阗为什么会崇拜神鼠恐怕不会是瞿萨旦那王临时想起沙漠里有老鼠那么简单。在今天印度的一些地方,人们依然有崇拜老鼠的习惯或者习俗。

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比卡内尔的老鼠神庙是印度著名文化遗产,那里虽然人来人往,但满地都是一群群的硕大老鼠,在朝拜的人群中穿来穿去,很多印度人拿来食物喂养这些老鼠,就如人们喂广场上的鸽子一样。

关于老鼠神庙传说是这样的:在十四世纪时,有一位名叫卡尔尼·玛塔的印度教女祭司,而她就是女神多迦的化身。有一天,一个来自她家族的孩子死了。那个孩子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儿子来求卡尔尼·玛塔,希望能够将儿子复活。卡尔尼·玛塔立刻去了冥界,找死神亚玛罗阇理论,但死神拒绝了她的要求,因为那孩子的灵魂已经转世了。卡尔尼·玛塔一怒之下发誓所有她家族的成员死后都会立刻转世成老鼠,直到能够重新转世,并且出生在她的家族,继续当她家族的成员为止。

如今,在卡尔尼·玛塔神庙里面,照顾老鼠的祭司与老鼠吃同样盘子里的食物,因为那些祭司们相信,这些老鼠曾经是他们的“亲戚”,而且他们自己也曾经是老鼠。据说,在神庙中有几只白色的老鼠,它们就是卡尔尼·玛塔的化身……然而,这与于阗有什么关系呢?而这需要从于阗的历史源头说起。

关于于阗人的最早来历是这样的:据说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期),东土移民一万多人来到于阗河下游。不久,古印度孔雀王朝大帝阿育王的宰辅耶舍也率领7000人越过大雪山,北上来到这里。经过争执,他们最后联合在一起,建立了于阗国。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弄不清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人种与文化在这里融合成了历史,而一只“老鼠”分明站在了源头的风景之上,甚至,受到神鼠帮助的传说在若干年后,同样出现在了中原唐朝的史籍里。

编撰于北宋时期的《宋高僧传》中,有一卷是讲唐代高僧不空的,说是在唐朝天宝年间,西蕃、大石、康国三国的军队围攻西凉府,唐朝的皇帝一时没有办法,就请来了不空,请他在皇宫里诵经念咒,以佑西凉平安。

不空照办,皇帝亲自主持,忽然地,皇帝看见“神兵可五百员在于殿庭”,有些惊诧,便问不空是怎么回事。不空回答说:“此乃毗沙门天王子领兵救安西也”。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唐朝很快收到了安西的捷报,说是“城东北三十许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喧鸣,山地崩震,蕃部惊溃。”

当然了,老鼠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忙了,它们像于阗神鼠帮助于阗人一样,也为唐朝人立下了“战功”。依然是一只金毛鼠,它突然出现在了吐蕃人的军营里,吐蕃人追着射它,把箭都消耗光了,弓也弄坏了(彼营垒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绝),唐军趁机发起攻击,吐蕃大败。

“老鼠”的神奇在这里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交融与混合。然而,受到神鼠帮助于阗人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悲壮的背影。

在今策勒县(于阗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恰哈乡南12公里阿萨村后的阿西河谷有两座筑于悬崖峭壁上的古堡,一座叫阿西,一座叫阿萨,两古城相距6公里,孤立于山前,隔阿西河在半丘陵、半戈壁的山上矗立。它们离地数十米,三面临河,位居险要,以卵石修成堡垒形制,墙上有石垒,墙下有城壕,并有取水暗道通往河谷。据说,这两座城堡异常坚固,倚山临河,是当年于阗国佛教徒一支队伍的首领朱克提热西提和努克提热西提及他的军士坚守佛教的最后一块堡垒。

据史籍记载,在伊斯兰教进入于阗时,信仰佛教的于阗国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进行了长达22年的战争。为了镇守自己的家园,最后一支于阗军队修筑了阿萨、阿西两个城堡。喀喇汗王朝的军队久攻不下,想到了切断城堡中的水源,封堵住了流入城中地下水源的管口,企图让于阗军队投降。

然而,十多天时间过去,喀喇汗王朝的军队仍然听到城堡中鼓声不断,决定再次进攻,但当他们来到城堡中却发现,于阗人将战鼓捆绑在了几只骆驼的身后,他们听到的鼓声是骆驼尾巴敲打出来的,而于阗人早就不见了踪影。斯坦因在其考察报告里也记载有这一传说。

关于于阗人的最终去向,大体的说法是一致的,即是他们消失在了莽莽的昆仑山中,甚至有一部人翻越昆仑山进入了吐蕃(今西藏自治区)。其后,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势力干净彻底地铲除了于阗绿洲的佛教,代之以伊斯兰教传播至今。这大约是公元1000年前后事情。

在如今的恰哈人乡生活着一群民族来源有待甄别的人们,他们被称作是“恰哈人”,在人说他们是维吾尔族与藏族的后裔,但也有人说他们是古代于阗人的后代。在维吾尔语中,“恰哈”为“恰格”的转音,意为“山地”,也有译为“花园”。恰哈乡今有14788人,乡政府驻地名恰尔巴格,维吾尔语意为“花园”。但也有人认为,“恰哈”之名来自于我们前面说到的两座古堡,在古吐蕃语中“阿西”为“天国花园”,“阿萨”为“城堡”。

历史在这里不仅有些物是人非,而且,古代于阗人崇拜的“神鼠”也在岁月的长河里悄然逝去了。(文/路生)

高楼鼓角是代表什么生肖2

高楼鼓角是代表什么生肖3

【芦山峁遗址】

  位于碾庄乡北6公里处的芦山峁村。分布在脑畔山和与之相连的小峁、马家坬三座山的山峁平面及缓坡上,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和居住面(即白灰面),出土有石刀、石斧、石犁等石器和玉壁、玉铲、玉琮等玉器。遗址表面为耕地,陶片遍布,主要有灰陶和黑陶两种,红陶少见。从出土陶片看,其纹饰有布纹、绳纹、篮纹等多种,另有磨光素面陶。从所见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罐、盆、瓮、鬲等。遗址内还有汉代建筑上所用的板瓦残片。芦山峁遗址的年代,据专家从出土物推知: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下限一直可延续至汉代。因遗址在芦山峁故名。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家河遗址】

  位于贯屯乡贾家河村。分布在村庄四周各山上,以贾家河西北的贺家台为中心,西起圆峁山,东至脑畔山,北临关路坡村,南靠白家零塔,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表面现多为耕地,陶片遍布,所见陶片以灰陶为主,红陶少见,其表面多系素面无纹饰,仅见少量绳纹、篮纹。从出土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陶罐、陶盆等。

  在遗址内还发现有居住面(即白灰面)及石棺葬。所见石棺形制较为特殊,系用三块素面无纹、稍有加工的长方形天然石板拼合而成,棺的剖面是三角形,二档一底,石棺两头又分别用两块三角形石板封住。遗址年代,根据出土物可以初步确定,其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下限可延至汉代。因遗址在贾家河,故名。

  【圪驮遗址】

  位于蟠龙镇圪驮村东北的公路边上,遗址背靠柏树山,面临雷鼓川河,东西宽约152米,南北长约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表面为耕地,中部有一短而深的峡谷,将其分割成两部分。地表陶器残片分布较多,所见陶片,就其质地来论,有泥质红陶、灰陶和彩陶;有类细砂质灰陶、红陶;类粗砂质灰陶、红陶。陶片上的纹饰以篮纹居多,并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和锥刺纹等。从出土陶片中可以辨认的器形有罐、盆、钵等。在遗址的台地上还发现有灰坑和灰层等遗迹。遗址年代,根据所见陶器残片特征,可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在圪驮村而得名。

  【高奴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府城)东2.5公里,即今尹家沟以西地域,始建于秦惠文王八年(330)。秦始皇三十三年( 214)在此置高奴县,汉高祖元年(206)西楚霸王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延安在历史上首次成为诸侯国的首府。时有半年余,翟国被刘邦灭。东汉中平六年(189),高奴城陷于匈奴,县遂废。经勘察,故高奴城东自尹家沟沟口起,向南至旧飞机场跑道附近转西至绵羊沟,三面在川地,西北依山而建,有东西二门,面积约0.613平方公里。县城遗址在山上的城墙现存部分残段,平地部分无存。

  【丰林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东17.5公里处之周家湾,于大夏国龙升元年(407)(即后秦宏始九年)由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兴建。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建制丰林县(亦作为延州州城),至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废丰林县制,降为镇,历时600余年。丰林县城座落在清水(今丰富川河)之东,延河之北,依山傍水的一块台地上,面积0.4平方公里。地虽不大,便于设防。据勘察城墙绵延沿山势而上达山顶,后转向西下至延河,残墙最宽处达6米,高至9米以上,土夯痕迹明显,层层水平,厚度3~30厘米不等,夯打结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渭之赫连城,坚密如石,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余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之。”宋代名将狄青曾重修,今成农田。

丰林县城遗址,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肤施县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府城)之东(今延安东关一带)与府城隔延河对峙,故又称东城。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至北宋庆历五年(1045),为肤施县县城。因大水冲毁肤施县城,于七年将肤施县衙搬人府城。肤施县城北依清凉山绵延上下,南临延河,面积0. 245平方公里,有东西二门,东门较为雄伟,东门外另筑瓮城围护,城为土筑城垣。今清凉山有城墙数段残痕,平地部分已无存。

  【围城遗址】

  位于府城(今延安城)北门外,即西沟以北延中沟以南,西依云梯山,东临延河,面积0.1547平方公里。南城是军事要地,是府城的北门户和屏障。城为土夯城墙,山上城墙保存较完好,平地已毁。

  【南围城遗址】

位于嘉岭山(今宝塔山),因其处府城之南,故称南围城。该城为土夯城,辟有东、南二门,规模较少,现存东、南城墙部分残段以及“范公井”、“烽火台”、“望冠台”等遗址。

  【铺城遗址】

  位于延安城南二十里铺村公路两旁。该城为土夯城,今仅在公路两旁有长约300米的城墙残段。其始建年代及用途无考。

  【延安宝塔】

  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延河之滨的宝塔山(原名嘉岭山)上。塔由基座、塔身及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4米,底部为石砌等边八角攒尖状。塔身9层,为中空楼阁式,砖筑而成,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塔顶则为八攒尖状。宝塔塔身第一层较其它各层略高,底边围长36.8米,且辟有南、北两个大小不一的拱形塔门。南面塔门高3.34米,宽1.59米,其上方横额楷书“高超碧落”四字。塔门内群为塔室,顶部以21层砖从四面逐层向内叠涩收方成八角覆斗状。北面塔门高2.35米,宽1.30米,塔门上方横额楷书“俯视红尘”四字。其内用砖砌成梯道,可登及第二层。塔内二层以上均为空心式,另采用木扶梯按层折上,可达最高层。各层的楼层地面均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宝塔2~8层,每层塔壁上或开一至两个拱形窗不等。所开窗方向不一,无其规律。第九层则四面开窗,可鸟瞰全城。塔身表面以素面为主,各层间用青砖叠涩出檐,上面并有砖雕枋橡。塔砖大约长45.7厘米,宽23厘米、厚9厘米,塔身第一层砌砖系七顺(或八顺)一丁、二层以上各层均为错缝平砌,砖与砖用黄土胶泥做粘结剂。

  明、清时均称其为“古塔”。始建于唐代。宋、金、明等朝代对其作过修茸,现为明代建筑。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宝塔虽历经沦桑但依然岿立。1959年秋,延安县人民政府(今宝塔区政府)拨专款对宝塔进行了较全面的维修,填补了所有弹洞,替换了风蚀残砖,新装了塔内木楼梯,用水泥砂浆粉刷了塔内墙壁;并在塔身外底层加砌了基座;塔顶装置了避雷设施。随后又沿塔体外表的角和层装饰了彩灯。此外还在塔的南北两侧修建了两个八角亭,围绕宝塔四周栽植了松、柏等数种树木。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延安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6月,延安市人民政府(今宝塔为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宝塔山文物管理所”,专门负责保护、管理宝塔及其古遗址。

 宝塔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和标志,已为世人所瞩目。

  附:历代咏宝塔的诗赋摘抄

嘉岭山

嘉山叠叠倚晴空,

景色都归夕照中。

塔形倒分深树缘,

花枝低映碧流红。

幽僧栖迹烟霞坞,

野鸟飞归锦绣从。

翘首峰头故营垒,

令人追忆范文公。

——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李延寿作

嘉岭古塔

杨鼎瑞

巍巍一柱壮延州,

天险由来籍宋贤。

夹岸长涛青草没,

倚空孤剑白云连。

钟声夜度三山月,

岗气朝收万井烟。

登眺年年人自乐,

何须范老更忧先。

延安宝塔颂

陈毅

延安有宝塔,巍峨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塔尖喻领导,备具庄严相。

犹如坚战旗,敌军胆气丧。

又如过险滩,舵手平风浪。

又如指南针,航海必依傍。

再视塔尖下,千万砖块放。

层层从地起,累累愈百丈。

大小不同等,愈下愈稳当。

塔脚竞且厚,塔腰亦粗壮。

方知塔尖高,群砖任鼎扛。

塔尖无塔脚,实再难想像。

塔角无塔尖,塔亦不成状。

延安劳模会,真理正一样。

       1944年新春作

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

郭沫若

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

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

  【琉璃塔】

  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仙人洞右上方。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一座琉璃塔。该塔为明崇祯二年(1629)8月由山西汾州府匠人候大阳建造。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七层,高6.3米,每层内由土坏、泥浆填实,外表用大、小、形状及釉色基本相同的八块长方形琉璃构件围拱而成,由下到上逐层收分、缩小。据当地村民传说塔端原为半球状铜质顶,现已损毁无存。

  组成塔的56块琉璃构件表面均有横印图案,且各层有异:第一层每面模印一佛二力士,背景密布41尊小菩萨;第二层每面横印一佛二菩萨二飞天,背景密布56尊小菩萨;第三层每面模印神态各异的行龙;第四层模印牛、马、凤凰、麒麟等表吉祥的动物图案;第五层每面模印一大菩萨,底衬以46尊小菩萨;第六层每面模印一大佛,底衬以39尊小佛;第七层每面模印一大佛,底衬以29尊小佛像。各层造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每层间均有屋檐斗拱装饰,造形美观,工艺结构合理。

  该塔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除塔顶被毁外,一、二层表面也有数块琉璃构件脱落无存,幸存下来的琉璃构件有些表面横印图案亦遭不同程度的破环,残缺不全。为有效保护好这座珍遗古塔,经延安市政府(今宝塔区政府)报请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于1984年4月由原甘谷驿镇唐坪村半山坡搬迁到清凉山,1985年7月按原塔样将其重新安装。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湾石塔】

  位于南泥湾镇阳湾村西的石庙滩一平台上。明代建筑。是一座二级六角形,带束腰须弥座的石质空心塔,通高4.1米。上层六面分别雕刻着大小不等的佛或力士像各一尊,下面一层雕刻有连续的铜线状花纹图案,一面刻有题记,但字迹已风化,无法辩认,其余四面空白。

上、下层间及顶檐雕有斗拱装饰,出檐雕有勾斗摘水。束腰须弥座上雕刻印仰莲花一座,上置塔身,须弥座的每个面上都雕刻着3名束腰力士,作承托塔身状。石塔的塔身、塔基目前保存较好,因该塔位于阳湾村而得名。

  【后薛家沟舍利塔】

  位于甘谷驿镇后薛家沟村北约500米处的耕地内。是一座六角七级楼阁式实心塔,底有莲花盆基座,顶有由鼓形座,相轮及宝珠组成的塔刹,通高5.5米。塔身第一层六面刻“建立西方全塔序”铭文。第二层六面刻“火花兹氏”记事铭文。第三、四层和面雕刻飞禽走兽图案。第五、六、七层每面雕刻花草图案,塔身共刻小龛3个,每个小龛外两侧分别刻有“吾是西方客,唁吊东方人”、“真情投凡体,渡尽世上人”及“嘉靖已未生,万历丁未焚”的题记。该塔系由多组成雕构件组合而成的石质塔。

  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延安、延长、延川三县信民捐资,白水县石匠冯邦治建。同时从题记内容得知,塔是专为埋葬焚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四月的较有名望的尼姑——兹氏的舍利(即骨灰)而建的舍利塔。

  此塔虽经近400余年的风吹雨淋,迄今仍挺拔隽秀,不偏不斜,保存完好。因塔位于后薛家沟村而得名。

  【万佛洞】

  位于清凉山西侧半山间。佛洞凿造于宋代,依山凿石而成。洞窟宽17米,深14米,窟中央有基坛,高1. 43米,长11米,宽5米。基坛四角各有屏柱一根,上承窟顶,坛上有三尊泥塑佛像,上方窟顶镌刻有八角覆斗式藻井3个。藻井周围的花板上有宝幡似的雕饰。洞内左、右、后三壁及两门左、右两侧,两屏栓的四个面上均布满神态各异的浮雕佛、菩萨像约1万余尊。其中除有近万尊平行排列、整齐有序的小千佛像外,还在其间夹杂有较大的独尊佛像6尊,一佛二弟子13铺39尊,一佛二菩萨造像11铺33尊(其内包括华严三圣9铺,27尊;西方三圣2铺6尊),自在观音造像18尊,千佛观音造像3尊,三臂观音造像1尊,白衣大士1尊,舍利塔4座。这些造像,高者1米多,低的仅0.13米,或站、或坐;有的托腮,有的侧头,有的讲经说法,有的闭目沉思;有的排列成行,有的组成佛教故事。四座舍利塔也雕刻十分精致、逼真,塔高均在1米左右。另在造像间还分布有245块供人题记的小碣,由于风化严重,仅有3块石碣上的字迹尚可辨识。

  宋代范仲淹曾作《清凉山漫兴四首》其三曰:“凿山成石宇,馋佛一万尊。人世亦稀有,神功岂无存。”1979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偕家人游览清凉山,对万佛洞给予很高的评价:“宋代石雕艺术很少,难得见到,今天能在参观革命旧址之余,观赏这些艺术佳品,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其子,中国古代史专家李中青先生说:“这每幅石雕艺术都是国宝。”

  因该洞窟有佛像1万多尊,故得名。现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世佛洞】

  位于万佛洞左侧,与之平行排列。窟深4.6米,宽5.9米,高4.6米,平面略呈长方形。正面北壁浮雕释迦牟三世佛,主佛结跌坐于园形莲座上,迦叶、阿难二弟子立于两侧面。左壁是文殊菩萨骑狮像,右壁是普贤菩萨骑象像。两壁洞口处,对刻着威风凛凛的韦驼和增长天王像。石窟内左、右、后三壁面中部雕刻着平行排列的十六罗汉形像,其中后壁排列八身,左、右两壁各为四身,神态各异,十分动人。

  窟内造像的雕凿技术与毗邻的万佛洞造像相比较,更显成熟、完美、逼真,该洞窟的开凿为宋代末期作品。

  【弥勒佛洞】

  位于三世佛洞的左上方。开凿于明代,洞窟宽6.7米,深9米,高4.8米,窟内正中莲台高2米,上面端座高1.8米,体态肥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皆大欢喜”弥勒佛。因其肩搭布袋,手托念珠、故又称布袋和尚。窟顶雕一园形覆盘状藻井,内为条带连环画的形式,雕刻有二龙戏珠和太子游四门等佛教故事,洞内左右壁上雕千佛像一排,两壁前下角各雕一尊观音坐像。洞口有联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释迦佛洞】

  位于弥勒佛洞左下方,开凿于宋代。洞窟略呈方形,深5.58米,宽5.40米,高3.08米。窟顶中央为仰莲藻井,四周均为棋格形藻井,其内分别雕刻有飞天、朱雀、苍龙、宝相花、几何纹、如意之纹及莲花等图案。窟内正中央立有4根等距离的直径0.24米的园形石柱,接顶连地,现柱已毁,仅见两端痕迹。4柱间雕有释迦佛坐像一尊,基座和佛头皆毁。窟前开一门,左、右、后壁面上雕有罗汉群像,并间以太子游四门,菩萨树下悟道、讲经,婆罗树下涅磐等佛本生故事图案和三世佛、文殊及普贤菩萨造像,窟之左、右两壁前上角还对称刻有天王立像各一尊,作为该窟的守护神。窟内全部浮雕造像,构成了一个佛教理想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罗汉洞】

  位于释迦佛洞左下侧,开凿于宋代前后。洞窟平面略呈方形,深4.5米,高3.15米。宽5.1米,前壁开一门。窟内后部有高1.45米的“凸”字台基。左、右、后三壁中、上部雕数排平行排列的罗汉坐像500尊,门右侧壁上雕一菩萨坐像,左壁前部近门处雕二尊菩萨坐像,窟顶正中凿一园形覆盆状藻井,其内浮雕数格宝相花、莲花等图案,窟顶园形覆盆状藻井,周围又分布长方格藻井二十余格,其内雕有二龙戏珠、宝相花、莲花等图案。窟内台基上造像已毁无存。墙壁上的罗汉造像及顶部藻井中的图案略有风化。

  【石窟堂石窟】

  位于延安城北河庄坪镇石窟村头,石窟分左右两窟,开凿于金代。右窟平面略呈方形,深2.19米,宽2米,高2.3米,前开一门。后壁正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形象,左、右两壁刻有罗汉、千佛像及佛教故事等内容的图案,前壁刻有“崇庆元年二月吉日”及施主姓名的题记。洞窟目前保存基本完好,墙壁上的造像略有风化。左窟形制,大小、造像内容基本同右窟。因该窟位于石窟村而得名。

  【狄青牢石窟】

  位于延安城北河庄坪镇杨家湾村北的延惠渠东岸,开凿于宋末或元初。石窟平面略呈方形,高4.5米,深5.5米,宽4.76米。窟内正中有接顶连地方形石柱四根,柱边长0.55米,左右两壁及前壁的两侧、四柱每面浮雕千佛坐像,其间加杂有部分菩萨站像,洞外墙壁上凿有数龛坐或站像,窟旁立有一通清嘉庆二十五年重修该窟碑记。该窟所处位置极低,内阴暗潮湿,造像风化十分严重。传说此处是宋代名将狄青受难处,故人呼为“狄青牢”。

  【圪驮石窟】

  位于延安城东蟠龙镇圪驮村东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6.5米,宽6.4米,高2.9米,平面略呈方形,窟内中央有四根接地连顶方形石柱,柱边长0.7米。窟内主佛为释迦牟尼像,左、右分别挟侍文殊、普贤菩萨,其余均为千佛坐像,窟内墙壁上还有“大明嘉靖四年重修千佛洞记”石碣一块。窟内主佛破环严重,后半部分因潮湿风化严重,前半部分造像保存较好。因石窟位于圪驮村故得名。

  【阳湾石窟】

  位于延安城南南泥湾镇阳湾村北的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4.8米,宽4.4米,高2.15米,平面略呈方形。窟内后壁凿一佛二菩萨,左、右壁雕千佛坐像和佛教故事图案。窟内造像风化严重,有些已漶漫不清。因该窟位于阳湾村而得名。

  【石窑湾石窟】

  位于延安城南麻洞川乡石窑湾村的公路边,开凿于宋代。窟深4.9米,宽7.1米,高3.3米,平面呈长方形,窟中有高0.9米,边长为2.4米的方形台基,台基四角又有四根接顶连地的方形石柱,柱边长0.7米。窟台基上原有佛像,后壁浮雕三世佛和千佛坐像,左、右两壁浮雕有菩萨和小千佛像,窟内墙壁还有宋元丰三年的造像题记和明代权青彦人窟瞻礼的题记。现窟内台基上的佛像已毁,左、右壁的造像风化严重,后壁上的小千佛像头部大都被后人砸毁。因该窟位于石窟湾村得名。

  【“诗中画”摩崖石刻】

  位于清凉山万佛寺弥勒洞左上方石崖上,每字高0.80米,宽0.5米,行草书、阴刻。为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延安知府吴存礼手书。字体潇洒圆润,刀功有力,堪称名代书法之精品,目前依然十分清晰,保存完好,丝毫不失当年之风姿。

  【“少陵川”摩崖石刻】

  位于延安城南七里铺杜公祠右侧石崖上。每字高0. 85米,宽0.63米,楷书、阴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陈炳琳书。

  【杜公祠】

  位于延安城南七里铺中段东侧的山脚下。该祠为纪念唐代诗圣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65)为避安史之乱北上勒王途经延安而建,故得名。《延绥览胜》载:“川口有杜拾遗祠,祀象石室,登望杜亭,得地高爽,俯瞰河南流。祠有石刊,墨人骚客多有凭赋吊。”

  杜公祠,正殿是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窟,深2.35米,宽4.48米,高3.20米。窟内有高0.94米,宽4.48米的石台基,台基正中原雕刻有杜甫卧像,不知何时被凿去,破坏痕迹犹清晰可辨。顶部正中刻有太极图和八卦图案。窟门上方正中刻有“北征遗范”四个大字,两侧有楹联两副,一副为“忠不忘君,稷契深怀寄诗史;清堪励俗,鄜延旅寓洁臣身”。另一副是:“千载风兴顽懦,一朝诗圣口口口”(尾三字被后人凿去,今无存)。此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肤施知县陈炳琳撰书。殿窟外右侧石壁上刻有“少陵川”三个楷书大字,右上方有一平台,其上原建有一座“望月亭”。殿窟前一长方形的院落,院落尚存有清道光丁未年(1847)春陈炳琳主持建造的石拱形洞门一座,门面上方镶嵌有一面匾,上刻“唐左拾遗杜公祠”七个大字,门左右两侧的石柱上雕刻有:“清辉近接鄜州月,壮策长雄芦子关”的楹联,亦为清人陈炳琳所书。

  清人宫尔铎所著《思无邪斋文存》中收录的《延安十邑试馆创立杜公祠碑记》,记有“延安之南有川焉,出牡丹山下,逶迤幽邃。相传唐时杜少林避难游此,此川逐附公相传,……北宋时陕西经略副使,延州知事范仲淹手书“杜甫川”三字,鸠工勒石于石壁上。”

  杜公祠始建于何时最初形制,史无详载,但从范仲淹题书“杜甫川”一事足可说明,至迟在宋代杜公祠已为一方名胜。清道光年间肤施县知事陈炳琳依山凿石重建杜公祠,望杜亭及增建大门后,同治年间(1864)又因兵燹,祠破亭毁,到光绪五年(1879)方重加复修。1940年6月,贺志春、高士明等人亦曾主持作过小规模的维修。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时又遭破环。

  建国后,1959年延安市人民政府(今宝塔区人民政府)拔款,再次修复了杜公祠。“文化大革命”复遭破坏,仅留下破烂不堪的祠堂和面门以及“少陵川”三字摩崖大字。1982年10月,延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着手恢复杜公祠。1984年7月,延安地市两级拨款修复,在洞窟台基上重新塑造了杜甫像,复修了“望杜亭”并新建了展室,陈列杜甫画像和他在延安及在羌村的诗画等,今游览者甚多。

  【太和庙(又名真武庙)】

  位于清凉山极顶莲花峰上(太和山乃清凉山,古时又名天山,莲花峰等)。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延州天山之巅有奉国寺,寺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从沈括的记述中可知,在隋唐与北宋,太和山即有寺院,敬奉佛祖。明嘉靖十五年(1536)于太和山上兴建了“真武殿,内奉真武祖师”。后庙被毁,明万历七年(1579)延安知府洪济远重修,进行了较大规模扩建3年庙成。

太和庙,以真武殿为中心,座落在东西75米,南北120米的平台上,东西两侧砌石成壁,高十余米,南侧则在陡坡上建成“神路”,陡坡处全系石阶路,快到山顶处,建有三道天门。

  真武殿位于该庙宇群的正中,内立有3米高的真武祖师铜像一尊;两侧有东西配殿,西殿为南斗六郎,东殿为北斗七星,亦叫七真五祖

殿。正殿之东首建有娘娘庙,正西为西岳殿,西北有药王庙。正殿后面有状元桥一座,过了桥即为圣公圣母殿,再后为三清殿,是王清、上清、太清,在后山上尚建有魁星楼。

太和庙坡层鳞次,施工精整,殿宇辉煌,香火旺盛。在陕北、晋北、甘肃、内蒙古民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清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军对太和庙略有破坏,光绪年间曾又修复。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延安时,太和庙亦惨遭毁坏,仅存大殿一座和祖师铜像,铜钟及山门。建国后,1956年和1960年由群众集资对太和庙进行了两次修茸,增修了圣公圣母殿,塑起彩塑泥像,彩绘了真武大殿接檐斗拱,使庙貌焕然一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太和庙又遭浩劫,真武祖师铜像、铜钟悉被砸烂,1971年出于战备又将仅存的一座真武大殿炸毁,改建炮台。至此,太和庙存留仅有大殿石基、山门和上山石阶的残迹。

  80年代中间,由群众集资,开始修复太和庙宇。从1985年至今先后修复了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药王庙、财神庙、娘娘庙、圣母殿等。修复的真武祖师殿为歇山顶式砖木建筑,五色彩绘,琉璃屋顶,金壁辉煌;正殿5间,卷棚3间,高大宽敞;暖阁内塑有祖师泥像,左为桃花,右为周公。殿门外,有高2.5米的琉璃天地柚一座,琉璃狮子一对。殿门上有对联一副:披发仗剑威宇庙,降龙伏虎镇乾坤。内殿门柱上的楹联是: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伍当归大道练就金身。

  太和庙循旧规,每年有四次庙会: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九月九。其中四月八为正会,吸引着众多的延安及其周围各地的善男信女。最多时,一天上太和庙者多达6万人次。除了进行宗教活动外,还有物资交流,观看戏剧等,内容丰富多彩。

  【东岳庙】

  位于宝塔山顶端,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据清康熙《延安府志》载,始建于宋代,范仲淹戌延时修筑至明代初期,僧侣一直众多,香火旺盛。明中叶后,逐渐衰落,明正德元年(1506)知府王彦奇重修,“庙宇一新,赫然为一方之雄镇”。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及周围颇享盛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期间,方园数十里乃至数百里的虔城信徒们都要纷纷到此焚香许愿,人山人海。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时,被夷为平地。现遗址仅留原大殿石基和成堆的瓦砾。

  【青化寺】

  位于延安城东北36公里青化砭镇。该寺建于隋唐时期,庙宇宏大,僧众济济,香火十分兴盛,每逢庙会,山西、内蒙古及陕北各地的香客都来此烧香膜拜,就连唐朝廷亦莫不尊奉。高宗李治曾为寺院亲书“皇帝万岁”玉石碑一通,高二尺许,立于正殿,文武百官进入寺院,均得跪拜。寺中的娘娘庙久有盛名,乞儿求女者络绎不绝,(《中国国情丛书一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延安卷)。

建寺千余年来,由于疆域的变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浩劫的破坏,现寺院除有几孔窑洞外,其它石碑、佛像、庙宇俱毁,现住小学校。

  【崔府君庙】

  位于延安城西南杜甫川15公里处万花山东坡上。庙为两间神祠,一间墙壁上绘有王母娘娘的四女儿下凡与樵夫成亲的故事,一间彩绘唐代大诗人杜甫游万花山的故事。据《延安府志》载:“府君姓崔,名子玉,字君瑞,祁州古城人,仕唐为长子县尹。有异政,后为神。宋封护国西齐王,秦晋多祀之。”庙院内有松柏树两株、牡丹花两蓬。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李延寿于弘治十年(1487)游万花山立石碑一通,因年久字迹剥落,1985年依原样新刻石碑一通,立于院内。整个庙宇处于万株牡丹和青松翠柏掩映之中,十分典雅清幽。

  【仙人洞】

  位于清凉山西侧距万佛洞百步上方处。开凿于金皇统九年(1149),由“洞主居士真人”梁文仙主持修建,至金泰和元年(1201)凿造成功。该洞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开凿而成,深7.65米,宽7.80米,高4.20米,平面略呈方形,左、右、后三壁下部凿有高0.90~0.78米不等,宽0.85~0.70米的呈“凹”字形的束腰须弥基座,基座上面塑有儒释道三教圣像,今只空留台基。石洞前部敞开,正中竖有两根接地连顶、边长0.70米的方形石柱,将洞口分为均等的三门。两柱正面分别刻有“瑶洞开祥诸天羽圣归莲岛”、“灵山耸翠历代飞仙列象图”的楷书楹联。洞内顶部凿有方形棋盘式藻井20余格,其内分别刻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及各种古典图案,另系粗钻直刻,但却生动逼真。仙人洞外有明代万历壬午年(1582)汝南吴同春、周馨游览时镌刻的“云轩”、“仙石灵岩”阴文隶书大字。

  仙人洞面对仙人石、仙人桥,右有十八罗汉朝观音洞、老君洞,左有桃花洞,形成一个清静幽雅的石方院,院有拱形石门一座,上有莲来阁。一株老槐树如伞盖在当院。

  【桃花洞】

  位于仙人洞左侧半崖上,洞口距地面(即院平面)1.55米,洞深1.80米,宽2.50米,高1.20米,平面呈长方形,前开一正方形洞口。康熙《延安府志·景致》载:“桃花洞,在仙石洞(院内),有石孔如隙,洞口刊仙人半身并棋局,历久不坏,传大雪时则桃花飞片。”洞口土方刻有“桃花洞口”四字,现仍清晰可见,洞口右侧刻的仙人对弃图今已残毁无存。传说洞内有桃花娘娘而得名桃花洞。

  【仙人石】

  位于仙人洞对面,是一块长约16米,宽约9.6米,高7.13米的不规则长方体巨石,石上有清康熙年间刻的“仙人石”三个大字。因其位处悬崖峭壁边缘,使人看去有遥遥欲坠之感,故有从蓬莱岛驾风飞来的神话传说和“飞来峰”之名。

仙人石顶峰建有一凉亭即仙人亭。亭柱两边书一幅对联:四大皆空来者皆为仙,三川尽秀观者尽上宾。

附:明清咏仙人、桃花、仙人石等诗文摘抄

游仙石洞 杨吉

元官清宴泛松花,曲蹬危栏坐水涯。

城带夕阳闻鼓角,台临秋塞隐吹笳。

空山水落惟啼鸟,野径人稀有暮鸦。

仙客何年飞玉凫,独留上结锁烟霞。

游桃花洞 吴瑞

不比桃源入小溪,欲寻洞口有攀跻。,

武陵有路同惆帐,仙石无尘独感凄。

自昔花随流水出,而今草逐断碑齐。

我来非听渔人说,莫使南阳高士迷。

    ——自清康熙《延安府志·艺文志》

仙人石 倪继徐

为爱山头一段云,桃花洞口坐南薰。

当轩怪石窥仙路,人耳惊涛荡俗风。

珠树琪花香作雨,绛坛紫府气成雯。

烂柯何处寻真迹,风到长松沥沥闻。

  【天主教堂】

  位于延安城东4.5公里桥沟村。由西班牙传教士主持修建,始建予1930年,竣工于1934年。教堂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正面立有三个塔楼,呈笔架形,内部并列两排立柱,为三通廊式。教堂后部置布道台基。教堂面阔16米,进深44米,塔楼高25米。

  1938年9月,中共六中全会曾在此召开。1938年至1943年曾是鲁迅艺术文学院住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陵】

  位于延安城北2.5公里的杨家陵村,葬伏龙山上,占地面积约l万平方米。杨家陵是明代兵部尚书杨兆家族墓地,据记载,陵内葬有杨兆及其父亲御史杨本深,和兆兄参政杨吉等人。该陵北靠重峦叠嶂,面向延河。内设神道、牌场、祭坛等,为当时延安著名的陵园之首。 .

  这座陵园,虽经数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到建国初期,规模犹存,仍不失其宏伟的气魄。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才被彻底毁坏目前在陵园内的山梁平缓处仅能见到一座墓葬土堆,高约2.5米,底围20米,堆前有长方形石碑一通,长1.8米,宽0.8米,已被推倒,其上字迹风化十分严重,加之后人有意凿刻,现已无法辩认。另在墓堆前左右两侧还分别倒卧一高2.7米的断头石人。因属杨家墓地而得名。

  【忠义冢】

  位于延安城南柳林镇三十里铺村寨子峁,是清同治年间在此发生的回民起义战争中死亡的清军官兵之墓冢。

  清同治七年(1868)闰四月,陕、甘回民起义军两万余人与清兵在三十里铺寨子峁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清军死亡300多人,为掩埋在这场战争中死亡的世袭总兵刘文华、甘彰辉等清官兵,陕西延绥总镇刘厚基于是年秋季,在该战场修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公墓陵园,将所有死亡的官兵尸体予以安葬,并在陵园正中(即山峁最高处)建造了一座高4.5米,宽1.5米的石质碑亭,亭楼中间立有半园首青石质墓碑一块。后陕西巡抚刘典又对陵园进行了修茸和扩建,加高墓冢,并在陵园四周砌起围墙。

  现埋葬刘文华等人的墓冢已夷为平地,陵园最高处的墓碑仍保存较完好。

  【永济桥(又名延水桥)】

  明以前延安东关延河上即多次修过木桥和石台木桥,屡建屡毁。明弘治十六年(1503),延安知府王彦奇捐款重建,次年夏竣工,修成24孔石桥,名“永济桥”,后被大水冲毁。现清凉山西侧石崖上“王公永济桥碑记”铭文刻石,遗迹仍存。

  【清凉山】 (旅游地)

  位于延安城东北,历来为延安第一名胜。山势崔嵬,怪石嶙峋,殿宇层立,文物星罗棋布,是延安重要的游览胜地。其文物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万佛洞等石窟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一是以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单位旧址为主的革命文物。

  清凉山名胜有十八洞、二十四景、四十余处 摩崖石刻之说,世称“金仙胜境”。

  【清凉山牌坊】

  位于山脚入口处,延惠渠畔,原有木质牌坊已不存在,1984年仿古重建。三开门楼式,青灰色石料雕砌而成,正面有舒同题写的“万佛寺”牌额,两边镌联一幅:二水绕座晨望嘉岭塔边烟,八景环山夜对凤凰楼上月,背面横额“清凉第一”。

  【宛若云霞】

  清凉山奇景之一。位于清凉山铁旗杆和山门上方,巨岩悬空如翼,上刻“宛若云霞”四个苍劲大字。石崖内凹,由于长年风侵水蚀,形成波浪翻卷般的岩纹,每当夕阳西下,斜光入射,石上顿生烟云状波纹,再加延河水泛波映照,恍若片片云霞飘然如飞。景色十分迷人。有诗云:谁把彩云此间抛,轻烟冉冉浮山腰。仰观胜景世上奇,宛若云霞天下娇。

  在宛若云霞的石岸下面,有茅屋三间,传说是韩城人赵连甫的读书房,上书对联一副:兰间房不怕狂风暴雨,一世清读书卖水为生。

  【诗湾】

  位于弥勒洞上方,《延安府志》载:“清凉山寺之阿,峰回路转处,名人题咏石刊甚多,里人呼为诗湾。”清康熙延安知府张伟咏之:“层层高阁倚星辰,诗壁留题时代新。长羡范韩名不休,凤流继起更何人。”现有历代摩崖题刻50余处,其中明、清以前的诗刻因年久风化,能辨认的仅有10余块。现代中国著名人士及日本友人的题刻,真草篆隶,布满山崖。原延安行署顾问王廷壁为“诗湾”题写了诗湾题字。 

  【水照延安】

  清凉山奇景之一。诗湾旁有一丈余长的平面台,中间凿一月牙形石钵,钵内蓄水,从水钵右角斜视水平,可见凤凰山上的延安古城墙倒映水面。钵边矗立一块二龙戏珠小石牌,牌上倒刻“水照延安”四字。如俯视水面,则四字清晰端正,妙趣横生。在其上方石崖上刻有池阴汪珊诗:“谁将卓锡此山头,占断雄罔几百秋。云倚半空层槛出,风生丈宝钵莲浮。纤回曲径迷三岛,储瞰培楼北一洲。抚景无端怀范老,岳阳终日寄先忧。”诗中的卓锡系指山泉。内中有一则佛教传说故事:五世佛祖宏忍将衣钵传于慧能,慧能游归岭南,后慧明为争袈裟星夜追赶,慧能经大庚岭甚渴,乃以锡丈点面而泉涌,解喝而去。

  【月儿井与印月亭】

位于诗湾上方,有一亭凌空,亭中央有一圆形孔洞,其正下方10余米是一口六角古井,即鹫峰泉,水深丈余,清澈见底。明人诗道:“万佛阁从空外出,鹫峰泉自石根来。下方总被云遮断,不放人间半点埃。”井上方有明人王某书写的“峰泉”,清知府吴瑞的“涌月”石刻。登亭府视,月自井中涌出,无论是白昼夜晚,晴天阴天,云月常驻,尤其是月明星稀之夜,天水二月交相辉映,景象奇丽,令人赞叹。故泉曰:“月儿井”,亭曰:“印月亭”。

  【天下奇观】

  位于印月亭左上方,为歇山四出水九脊十兽的古典殿宇,登临此殿,举目四眺,延安山水风光尽收眼底。殿联两幅:阅尽天下奇情事,方知世上路不平;纵观二水一古城今英雄功过,遥看三川两山历代风流善恶。殿门匾额:天下奇观。

  【范公祠】

  位于清凉山东侧,天下奇观下方。该祠始建于宋,后被焚。明代,英宗正统年间(约1440)郡人因故址白于知府陈蚪重建,学士曾鹤龄为记,立“范文正公庙碑”。后祠又毁。

  1985年,延安市清凉山文物管理处仿古重建。祠内泥塑范仲淹像,身着铠甲,手握宝剑,头戴盔帽,目视远方。两侧侍立狄青和种世衡。祠为三开间大殿,门匾上书“宋朝人物第一”,柱联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曾于宋仁宗康定年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驻守延州抗击西夏。宋人钱公辅在《义田记》中说:“公(指范仲淹)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宋代名将狄青曾以彰化军节使知延州,宋代戌边名将种世衡曾任延州判官,均屡立战功,威震边疆。

  【庞公祠】

  位于清凉山范公祠下方,1984年重新修复。祠中塑有庞籍守延州时的全身像。

庞公名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于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知延州兼延路都总管。庞籍在延守边五载战功卓著,他酷爱百姓鼓励农民在延州境内耕种田地。尽力减轻民众负担,常“因粮于敌”,人民感恩载德,遂建祠敬奉。

【定痂泉】

  位于清凉山西脚下,有一股清冽甘泉,从高约两米的石隙中涌出,积入石池,为延安城最好的泉水之一。据传,当年尸毗王来清凉山修行,为救鸽子而割肉喂饥鹰,伤口流血不止,下得山来用清河水洗伤口。久而不愈,乃用泉水洗涤,很快结痂。之后,泉即名定痂泉。后人称此为“圣水”,清河水改名为濯筋水,即今延河。

【清凉碑林】

  位于清凉山西北方,建于1997年。内集毛泽东、陈毅、叶剑英、谢觉哉、林伯渠、陈慕华、钟毅、肖华、贺敬之、王定国、李木然以及学者名士书法精品一百余幅,内容多与延安相关,已成清凉山新景观。

  清凉山又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这里曾经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详见第七章革命纪念地)。 

  附:历代达官显贵墨人骚客登清凉山诗赋摘抄

清凉寺

明·李瀚

彰武城东第一峰,悬空高棒梵王宫。

一天香雾苍茫外,千尺浮屠胜概中。

野鸟自来还自去,禅心非相即非空。

摩崖欲写登临头,崔灏留题句已工。

      ——明弘治《延安府志·诗文》

清凉寺

明·李延寿

殿阁登临更上楼,层楼迥出五云头。

参差万佛创幽洞,突兀孤峰枕碧流。

隐隐雷霆千里雨,离离禾黍万家秋。

清心最爱清凉地,聊写新诗纪胜游。

      ——清康熙《延安府志·艺文志》

清凉寺

明·王彦奇

崖前有洞若天成,虚豁凝寒幽更深。

日射霞光辉玉相,岗开云气护山门。

鹫峰汲水悬千尺,石蹬凌空第八层。

绝顶凭栏闲吊古,贼闻胆破是何人。

       ——明弘治本《延安府志·诗文》

清凉山上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在抗大二期毕业会上讲话

众星何灿烂,北斗住延安。

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

            ——陈毅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七大开幕

名山高耸号清凉,带水犄城望八荒。

几辅受降狼狠踞,斧头肇衅鼠狐藏。

僧亡佛堕怜萧寺,纸贵文雄傲洛阳。

独此一匡轮净土,月明松下晚潮香。

      ——罗青:《清凉山》

  【宝塔山】 (旅游地)

  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延河之滨。隋唐时代山上建有庙宇、寺院、宝塔,使之成为名噪一时的“古刹名山”。

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了中国人民革命的红色都城,亿万人民瞩目与向往的地方。宝塔山间古塔为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地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览名胜风光。1984年延安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宝塔山公园,邀请西安治金学院建筑系的专家进行了公园规划,如今宝塔山公园已建设成为“兼顾革命遗址,历史古迹,游览观赏等综合性山上公园”。全园共占地23公顷,分为5个景区,即包括山脚摩崖石刻在内的园前区、以宝塔为中心的游览区、以烽火台为中心的观览区、以摘星楼为主的赏景区、以东侧自然山林为主的休憩区。

【铁钟】

  位于宝塔的南侧钟亭内悬洪钟一口,系明万历四十八年间(1620)铸造,高150厘米,直径160厘米。钟的上部有莲花纹饰,下部则铸有八卦纹饰,是佛道合一的标志。此钟为古今报警器。

  【摘星楼】 (原名望冠台)

  位于宝塔山最高峰,始建于宋代。范仲淹等镇守延州时的观察所与指挥部,故名望冠台。又因此楼修筑于周围群山之最高峰,势若高悬,星辰逼临,故又名摘星楼。原建筑已毁,仅有台基、断垣及古堡残迹尚存。1988年在原址上重建,为两层周廊十字歇山顶重檐仿古楼阁,高15米,其中一层高8米,成正方形,边长12米;二层高7米,边长8米。混凝土仿木结构,金顶朱栏,雕梁画栋,势若高悬。临此绝顶,极目八方,一览众山小。一楼匾书“摘星楼”为马文瑞手迹。

  【烽火台】

  位于宝塔山东面,距塔约400米处。台高15米,周长8米的圆锥形土台。据记载,当年被覆有城墙砖,上有城垛,乃焚狼烟、燃柴火的场所。烽火台是古代报道敌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修复成倒斗形砖烽火台,有台阶直通顶端,上修谍垛、中置焚火台,是延安境内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古代烽燧建筑。该台地当要冲,视野开阔,东、北、南三道河川一览无余,与附近山头的古烽火台遥遥相应,尚可依稀望见。

  【摩崖石刻群】

  位于宝塔山东麓处,有200米长的石崖一湾,被誉为“嘉岭第一胜境”。石崖布满历代政要墨客的题字。摩崖石刻有高山仰止、先忧后乐、泰山北斗、出将入相、是岸、洞天、嘉岭山等古代作品。“嘉岭山”三个隶体阴刻大字,每字高3.68米,宽3.37米,为宋代名臣范仲淹戍延时手书。清代陕西巡抚邓廷桢巡视陕北,以诗记事曰:“马头忽见嘉岭山,大字摹崖屹相向,怪螭蟠屈瘦蛟舞,乃是龙图老子之笔杖”。范仲淹曾授龙图阁直学士,被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嘉岭书院】(亦称范公书院)

  位于宝塔山宝塔东面200米处座南向北的山坡上,宋代范仲淹修建。后被毁,明清两代在其遗址上又重建,有正堂三间,内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给诸子讲经教学之用;另有宿号、厨舍若干间。后又被毁。1979年延安市政府拨款在其旧址复修“嘉岭书院”。新建的书院依坡就势有上下两个层次,畔下有两个书厅,两个工作间,畔上又建一书厅,两厅之间有穿廊相连,共计462平方米;其建筑采用今古结合,底部用块石砌墙,采用椭圆形窗户,上部用现代材料筑成,整个建筑物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范公井】

  位于宝塔山脚公路的东北石畔上。井深24米,井口呈长轴1.4米,短轴0.75米的椭圆形,井口四周以块石围砌。井直通延河水,可在悬崖上汲取河中之水。据弘治本《延安府志》载:“范公井在嘉岭山之畔,当二水合流之冲,范公镇延时,于山上为寨备寇,凿之,取水便守”。故名范公井。 

  宝塔山的绿化始于1956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延安主持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宝塔山亲自栽下了第一批共青林。1979年3月,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在延安召开了植树造林大会,并在宝塔山上营造了纪念林,设立了纪念标志。如今宝塔山共有林地1184公顷,山上绿化成荫,花香鸟语,楼台、亭阁、名人诗碑掩映在松柏丛中。2000年管理部门,在宝塔山安装由上海东方电视台赠送泛光装置,每当夜晚山上灯光大放异彩,把宝塔山装点得金碧辉煌,晶莹剔透。

  公园服务设施有:来宾接待室、展览室、购物商店、餐饮、摄影、停车场等为游客登山观光提供方便。

 【万花山】 (旅游地)

  位于延安城西南杜甫川15公里花园屯境内。山峰雄耸,钟灵毓秀,上有牡丹。环境清幽,空气新鲜,花香鸟语,若世外桃源,历来有“延绥胜境”的美誉。1978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有计划地将万花山开辟为旅游区,成立了万花山文物管理处。其主要景点有牡丹园、木兰陵园、群芳谱、人工湖、五龙柏、走马梁等多处。

  【牡丹园】

  位于万花山东坡上,面积约400余亩,连片生长的群落有20余亩。牡丹多为丛生,植株高1.5米左右,属于野生花卉,生命力强,繁殖快。共有5万余株。有“延红”、“出茎桃红”、“甘草黄”、“红绣球”等20多个品种。花朵丰满,香味浓厚,颜色有红、白、黄、紫4种。近年来,由于自然杂交,一株牡丹有时竞能开几种花色。因其生长在较背阴的林间隙地,特殊的气候使花植株水淋鲜活,春夏晨夕挂露欲滴,芳姿可人。

  万花山牡丹每年立夏(五月上旬)开花,小满(五月下旬)以后逐渐凋谢,花期近一个月。当地人自古以来就有赏花的习惯,据《延安府志》载,早在宋代,州人就有赏牡丹之爱好,可查的观花史已逾千年。解放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万花山有花会,就是专门观赏牡丹。

  历代达官显贵,墨人骚客慕名赏花观景者络绎不绝,留下珍贵的碑文、诗赋。东坡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座崔府君庙,院内立有知府李延寿《游牡丹山诗二首》诗碑:“劝巡行到牡丹山,花发偏宜雨后秀。万朵鲜荣无异种,一樽吟赏有同官。清音动处风初红,乌帽簪来露未干。自是天然有富贵,何须百宝巧为栏。一株豪垒人争赏,宁似延安花满山。远近随风香馥郁,高低迎日锦烂斑。好承雨露时滋息,莫遣儿童浪扦攀。只恐和根移上苑,追陪黄紫近千颜”。

  1939年和1940年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任弼时等两度来万花山观赏牡丹。毛泽东听了当地群众的介绍后说:“这里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国家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乐园,现在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使牡丹花受到侵害,待到赶走了日本鬼子,解放了全中国,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公园、疗养院,作为劳动人民休息、游乐、娱乐的场所”。1946年5月26日,谢觉哉等再游万花,并赋诗以表其行:

为访牡丹来,

恰值牡丹谢。

红剑王者花,

绿添妃子叶。

古庙何年荒,

名花永岁在。

高原一点青,

百株千株柏。

行程三十里,

马少车不继。

犹存济胜具,

勉尉游山意。

扑克饼蛋茶,

柏下籍草息。

缬集满掬春,

问君何所香。

1986年陈慕华重返延安,盛赞万花牡丹,并与种毅联名题诗:

山中有万花,

唯夸牡丹妍。

香溢杜甫川,

爱煞花木兰。

【木兰陵园】

  位于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花园屯,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于1984年重建。陵园占地2亩,依山傍水。陵园第一层立石碑两通,分别刻写着重建陵园碑文及唐代诗人自居易、杜牧赞颂花木兰的七绝诗。白居易《戏题木兰》:“柴房日照胭脂折,素艳风吹赋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弯云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第二层立有石碑,刻写着《木兰诗》全文。第三层有4米多高的木兰跨马征战的戎装石雕,英气勃勃。廖沫沙和舒同题写的“木兰祠”、“木兰诗”巨幅石碑高低分列。最后一层是修茸一新的木兰冢,冢前立有“花将军之墓”石碑,系舒同手笔。陵园内遍植牡丹,名花常伴女英雄。

  【走马梁】

位于万花山花源屯村对面的山上,有长500米,宽100米的一道山梁,俗称“跑马梁”。相传,是当年花木兰骑马习武的地方。70年代已退耕还林,现今绿荫覆盖,充满生机。

【群芳谱】

位于万花山东侧,占地15亩,为一处人工种植的花卉花园。万花山牡丹主要是野生牡丹,“群芳谱”内则为人工种植和野生移栽并举,从全国各地引进了月季、牡丹、芍药等名贵花种,其中洛阳、甘肃等地的优良牡丹70余种。园内诸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大有百花簇拥花王之态势,令人大饱眼福。

  园内正中矗立四姐下凡的石雕一尊,仿天女散花的神态,造型生动优美,构成了植物园中的一组主景。东西两侧还有六角亭各一个,一曰“牡丹”,一曰“知春”供游人观赏花卉之余谈笑休息。

  【人工湖】

  位于万花山乡花园屯村。该湖是将杜甫川溪水截流筑坝,人工开拓而成。水平可达40余亩,每逢蓄水之后,碧波荡漾,轻舟穿梭,桨落波起,笑语相逐。坝为登万花山入口处,穿过大坝,过一河汉小桥,方可上山。小桥呈拱型,桥栏上雕有12生肖像。桥中心下侧镌有“黄紫”二字,黄指姚黄,紫为魏紫。

  【五龙柏】

  位于万花山主峰,为五株树形奇特的共生连体柏树,名“五龙柏”,考其年龄,少则也有五六百岁。

五龙柏系天然造化,万花山也因此更加闻名。因在山巅,已成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