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字代表什么生肖动物

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闲来无趣搬点野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绕字代表什么生肖动物1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季月节气表:

季 春 夏 秋 冬

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

节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1. 立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对应十二地支寅月,月建寅为一年之首。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4. 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

5. 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6.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 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 芒种: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10. 夏至: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变长。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11. 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12.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13. 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4. 处暑: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5. 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16. 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17.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18. 霜降: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19. 立冬: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20. 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开始降雪,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岭南地区一般只有粤北的韶关、清远等地方降雪。南方有的地区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21. 大雪:大雪前后,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2. 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23. 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 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绕字代表什么生肖动物2

踏入农历庚子年,无论是路边的花坛装饰,还是大街小巷张贴的吉祥物图案,到处都充满着“鼠”的元素。

老鼠成了宠儿,连外国奢侈品牌也迎合中国农历新年的气氛,设计了一波与老鼠相关的产品。

● 野兽派联名“猫和老鼠”的旋转香氛蜡烛

鼠年谈鼠,“老鼠”自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不过属相有12只动物,为什么全世界这么多动物不选,偏要选老鼠,而且还成了十二生肖之首?

都市人“俯首甘为猫咪奴”,猫咪这么受宠,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呢?

●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些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总的来说,学界对十二生肖来历的看法有两派,一说本土,二说外来。

本土一说,以天干地支文化为主流。

天干地支,源于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也用于编排夏历中的编排年号和日期。咱们常说的“甲乙丙丁”属于天干的一部分。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则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中国古代计时仪器,日晷

用十二种动物代表十二地支,在汉代已经有明确的说法,并且那时候已经使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当中提到了对应地支的动物名称。

《论衡·物势》有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论衡·言毒》亦云:“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至于十二动物为何如此排序,有一种按动物生活习惯和活动时辰的说法。

子时,深夜老鼠最为活跃,故称“子鼠”;丑时,家畜中的牛最早耕地,故称“丑牛”;寅时,“寅”有恐惧之意,众人畏虎,故称“寅虎”;卯时,月亮光辉尚未隐退,兔子出窝去吃带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辰时,龙出现在腾云驾雾之时,故称“辰龙”;巳时,蛇隐匿在草丛中,故称“巳蛇”;

午时,阳气至极,阴气开始增加,阴阳交替之际,动物都躺下休息,只有马依然屹立,故称“午马”;未时,羊撒尿最勤,亦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申时,太阳偏西,猿猴啼叫,故称“申猴”;酉时,日落西山,鸡禽归窝夜宿,故称“酉鸡”;戌时,犬守大门,警惕性最高,故称“戌狗”;亥时,猪睡得最酣熟,故称“亥猪”。

● 中国工笔画《十二生肖》组图,李尤俊绘

还有十二生肖的传说,也给动物的排序安排上了。

轩辕黄帝觉得地支的名字不好记,提议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地支(一说玉皇大帝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于是,动物们争先恐后报名,并且按照到达天宫的顺序定下十二属相的排位。

当中有个和猫相关的小插曲:老鼠原本是猫的仆人,奉命去替猫报名属相,但是机缘巧合下给自己报了名而没有给猫报。所以,它们成了仇人。每当猫见着了老鼠都要抓它,找它算账。

● 当然,现实中也有比较怂的猫

还有的版本说,老鼠是因为啃食了伪装成蜡烛的火药,识破蚩尤的阴谋,才被黄帝钦点为十二属相之首。以至于把原本排位第十二名的猫给挤出去了。

这些情节貌似解答了人们“为什么十二生肖没有猫”的疑惑。不过,传说只是传说,不能算是严格的科学推论。中国远古时代有没有猫呢?这也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 明·朱瞻基《五狸奴图卷》(局部)

较多资料显示,猫最早出现在埃及。大约3000年前埃及出现被驯化的猫,最早由尼罗河上游住民驯养。

而世界最早对猫类的记载文献是中国西周时代的《诗经‧大雅‧韩奕》,当中内容写到:“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但诗句中将猫与熊、虎等并列在一起,指的是豹猫、山猫一类的肉食猫科动物。这种野猫爱捕食鸟类,却对老鼠没啥兴趣。

● 豹猫

战国时《庄子‧秋水》中提到:“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狸狌在古代中国多指野猫,具有捕鼠的能力优势。

直到西汉初,据《礼记‧郊特牲》中才真正明确指出:“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此时人类开始将猫利用在农业上,并有驯化其当“工具猫”的趋势。

印度猫经佛教文化传入国内,大概是汉明帝的时候。在唐朝普及的时候,这些猫就是妥妥的宠物猫了。

● 亚洲金猫

从时间上看,十二生肖文化出现的时候,中国远古时代还没有被驯化的家猫。猫和老鼠还不是对立的存在,所以,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有“为什么十二生肖有老鼠而没有猫”的疑惑的。

前面提到的一些故事传说,将猫和老鼠推上风口浪尖,估计更多的是结合现代的猫鼠关系而附会上去的情节。这就可以大致解释清楚,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了。

● 各类品种的猫

至于十二生肖是外来传入的说法,也有支持者。

1929年郭沫若在其考古论著《释支干》中提出“巴比伦十二宫”的观点,即中国十二生肖来源于古巴比伦的十二宫。

十二兽历形成之后,便分别沿东西两个方向扩散:向西的路线逐步到达了希腊、埃及;向东则传播到了印度和我国内地。十二兽历传入在国内变成了十二生肖,在与汉文化交融下进行了本土化的演变。

● 唐·瓜州榆林窟第15窟,前室北壁北方毗沙门天王手中的吐宝鼠

也有学者推测,十二生肖来自佛教,这种说法被称为“印度说”。虽然佛经《大集经》记载了十二兽的内容,但是印度当地并没有流行的生肖纪年的习俗。

钱钟书曾在《管锥编》一书指出,《大集经》中关于神兽的说法,可能是沿袭了东晋道教典籍《抱朴子·登涉篇》中的说法。如果证实,那十二生肖有可能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之后的产物。

除了“古巴比伦十二宫说”和“印度说”外,还有“北俗说”“西域说”等观点。十二生肖是中国本土的还是外来传入的,至今学界也还尚未有明确定论。

● 唐代《鼠神图》,大英博物馆藏

自古以来,老鼠的形象不算特别讨喜。一提到老鼠,贼眉鼠眼、鼠目寸光、蛇鼠一窝之类的成语张口就来。不过也是,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农民辛辛苦苦耕地,播种,收粮,倘若最后的收成全被老鼠啃食偷去,谁不生气呀?

但“恨到深处自然白”,老鼠也没有从头被人黑到底,农民甚至将偷粮的老鼠称为“仓神”或者“财神”。相比粮仓连老鼠都没有,有老鼠觊觎的粮仓,正正说明今年农获大丰收,家中粮食储备富足。老鼠的存在,不失为富贵的证明。

● 清·任预《十二生肖图册》之老鼠页,故宫博物院藏

另外,古人讲究多子多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老鼠繁衍能力和生命力都很强,所以,老鼠也成了多子、长寿的象征。

十二生肖的来历以及老鼠的种种话题,让咱们在过年的茶余饭后有富足谈资——至少比光寒暄考试成绩、工作事业和结婚催生的话题要好嘛。

最后,踏入鼠年,恭祝大家平安健康,阖家团圆!

参考资料:

《鼠年》文/百度百科

《十二生肖·鼠》文/张汝佳

《十二生肖的由来》文/张涛

《藏在博物馆里的鼠》文/文博圈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文/晓然

《十二生肖的来历是什么?》文/知乎@苏家酒窖

《中国古代有猫吗?家猫是本土起源的吗?》文/知乎@谭樊马克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绕字代表什么生肖动物3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0日,腊八节,喝着寓意吉祥如意的腊八粥,“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天文科普专家指出,同即将过去的农历辛丑牛年一样,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也是一个平年,共有355天。

“腊月时节,正值寒冬。‘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九腊十,冻死小鱼’,可见其寒。腊月包含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俗话说‘大寒小寒又一年’,指的就是春节将到的意思。”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说。

天文年历显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从2022年2月1日开始,到2023年1月21日结束。

修立鹏介绍,历法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阴历是与月球公转运动周期息息相关的一种历法,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因此二者每年的天数都不一样,阴历年一般有354天或355天,而阳历年则为365天或366天。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它协调了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天数,大约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拥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闰年,一般有384天或385天,而没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平年,一般会有354天或355天。

修立鹏表示,农历辛丑牛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全年共有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同样是个平年,全年共有355天。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虎天生就具有一种王者风范,中国人自古就喜欢虎,虎是正义、勇猛、强壮、威严的象征,能驱除灾难、邪恶和污秽,也是代表吉祥与平安的瑞兽。

修立鹏同时也提醒,不管是农历平年还是农历闰年,属相都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算起的,具体到农历壬寅虎年,在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21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是“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