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薄代表什么生肖

部编语文教材1-6年级“日积月累”知识汇总,建议为孩子收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七彩课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履薄代表什么生肖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需要“日积月累”的内容。今天小编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整理汇总,便于孩子学习记忆。老师家长快为孩子们收藏吧!

1

成语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含有动物的成语

狼吞虎咽 龙飞凤舞 鸡鸣狗吠

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害群之马

胆小如鼠 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蕴含典故的成语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形容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描写社会的成语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形容艺术水平的成语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2

经典诗句

说理的经典诗句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写景的经典诗句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劝学的经典诗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

经典名句

与学习有关的名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与为人处世有关的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朱子语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官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

与理想志向有关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与诚信有关的名句

轻诺必寡信。——《老子》

失信不立。——《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与变化有关的名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与时间有关的名句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与诗有关的名句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 华兹华斯

鲁迅说过的名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4

谚语俗语

与气象有关的谚语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与事理有关的谚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明。

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 —— 一场空

芝麻开花 —— 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

5

民间习俗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文化常识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与“五”有关的常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不同年龄的别称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而立:指人三十岁。

不惑:指人四十岁。

花甲:指人六十岁。

古稀:指人七十岁。

期颐:指人一百岁。

履薄代表什么生肖2

清·朱耷《瓜鼠图》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寸光也长远 子神能通灵

——古代鼠画解析九例

范美俊

老鼠是啮齿类哺乳动物,全世界约有1700余种,大致分家栖和野栖两类,体形有小有大,小者如仓鼠、田鼠,大者如竹鼠、海狸鼠。鼠类繁殖快、数量大,生存能力极强,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打洞上树、翻箱倒柜无所不能。它堪称人类的影随形者,某些种类甚至踩不死、冻不死、摔不死、毒不死。似乎,它也挺喜欢人们那种看不惯它但又不得不和它一起建设美好生活的样子。鼠类也并非全都面目可憎,可爱者有松鼠、土拨鼠等,更有讨人喜欢的卡通鼠,如迪士尼的米老鼠、米高梅《猫和老鼠》中比“小强”更强的吉米、捷克《鼹鼠的故事》中憨萌而爱探险的小鼹鼠……

图1 清·《老鼠嫁女》,绵竹年画

鼠对应的地支为子,故称子神。能高居十二生肖之首,自有其能耐,传说天帝钦点十二生肖,原本是猫,没老鼠啥事。但猫贪睡,老鼠就早起代之。大家质疑其水平,从天上往人间看去,发现牛头上的老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牛还高,就排第一了。鼠有辟邪纳吉、多子多福等吉祥含意。俗话说“仓鼠有余粮”,寓意有鼠则代表生活富足。小鼠也长胡须,因一脸老相而称老鼠,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谓:“人谓之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

老鼠嗅觉敏感,警惕性高,个小而机灵。虽有“鼠目寸光”词等贬其身份,还得不时面临人类“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威胁,但其绝非愚钝之辈。民间认为,老鼠还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在地震水灾之前常有异常反应,如唐山大地震前夕,人们发现鼠群蜷缩在马路边等空旷处,或向郊外逃窜。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并非下不来,而是“喵喵喵、猫来了。”二生肖属鼠的人也大多敏感谨慎,能见微知著。某些研究属相与职业的关系文章认为,最适合属鼠者的职业有文艺、批评等技术性、创造性的工作,属鼠的文化名人也多,如:魏征、杜甫、白居易、龚自珍、夏衍、聂耳……

民俗中,对老鼠颇尊重。贵州的毛南族,每年腊月初一日为“送鼠节”。青海有“蒸瞎老鼠”习俗,正月初十四用面捏成12只老鼠但不捏眼睛,然后蒸熟等待在元宵节上供,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旧时人家每年的正月二十五(各地时间不一),为老鼠嫁女节,夜晚不点灯也不吭声,以不打扰“窃履为轿”的鼠家办喜事,因为鼠王曾立下规矩:“人闹我一天,我闹人一年!”各地的年画都有此题材,诗曰:“好合定知在子时,以履为车鼠子迓。鼠妇新来拜鼠姑,鼠姑却立拱而谢。”有意思的是,老鼠嫁女女婿却是猫,会送到猫肚里吗?这有着民俗的相克相生之意,更有对这尊“子神”惹不起躲得起的送神意味。

文艺作品中,也多有鼠的身影。《诗经》有“硕鼠”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借鼠刺重敛,有着光辉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曹邺《官仓鼠》诗,也是此意,谓:“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徐珂《清稗类抄》,载盐城有爱鼠者,“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老鼠也是侠义化身,《三侠五义》中就有闹东京的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另外,《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京剧《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等形象,也让人记忆深刻。

而在绘画中,即便是讲究清雅的文人画中,也常有鼠之身影。究竟在什么时候老鼠才呈现在画家笔下,已不可考,但画论中有唐代边鸾《石榴猴鼠图》、后蜀黄荃《鼯捕鼠图》、北宋徐崇嗣《茄鼠图》等作品的记载。这些已不存的作品是啥风格?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载:“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可见,宋代在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浸润下,画鼠相当写实,以至于把猫都给骗了。

很难说有专攻老鼠的画家,但留下鼠画名作的画家也不少,如元初的钱选、明代的朱瞻基、孙隆,清代的朱耷、费丹旭、虚谷。近现代的齐白石、高剑父、徐悲鸿、张大千、于非闇、刘继卣、廖冰兄、黄永玉等也擅之。尤其是齐白石,本人属鼠,农家出身,熟悉田间地头,一生画鼠无数,或觅食或啮书或偷油,或活泼机敏,或狡猾贪婪,或以鼠喻人调侃打趣,既有乡野之趣,也有着雅俗共赏的美学意蕴。鉴于国人对齐白石等近现代名家画鼠挺熟悉,该文只分析古代画家笔下的鼠形象。

图2 元·钱选《黠鼠图》

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鼠画,为元初钱选所作《黠鼠图》,另有传其所作《鼠戏图》。前者绘荷叶包的莲蓬和果子,很快就被一大两小的老鼠给盯上了,正准备大快朵颐。画家很是大度,自题:“右黠鼠图,窃食可恕,但勿损吾书帙,不然狸奴当前,吾无策以应汝也。”意即只要不咬俺书皆“可恕”。否则,“不率先使用大杀器——猫”的承诺失效!

图3 元·(传)钱选《鼠戏图》 绢本设色

而《鼠戏图》,绘一个大冬瓜已被咬得支离破碎。画面上一只大鼠与三只小鼠正在进餐,其中一只小鼠全身白色,就是传说中的常被做实验的那种小白鼠。

明代的皇帝个个另类,好色好货的自不必说,有当乞丐的,有不愿上朝的,有喜欢木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也不例外,喜欢铜香炉也玩蛐蛐。他更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不俗,当然。这不算一种病。其传世作品不少,其中有几件画鼠佳作,如《荔鼠图》《瓜鼠图》《瓜鼠图册页》。

图4 明·朱瞻基《荔鼠图》 纸本设色

图5 明·朱瞻基《瓜鼠图册页》 纸本设色,28.2×38.5cm

《荔鼠图》为黑底圆形扇面,一只灰白色老鼠正在啃食荔枝,画面相当简洁。《瓜鼠图册页》则绘一只小鼠在顽石旁啃食荔枝。而《瓜鼠图》要复杂些,绘草丛和石块,一只老鼠正在仰望苦瓜藤上悬挂的熟透开裂的瓜瓤,画面很是生动,有生活气息也文人画意趣,但区别于那种梅兰竹菊的文人套路。

图6 明·朱瞻基《瓜鼠图》 纸本设色,28×3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以降特别是在陈淳、徐渭之后,大写意花鸟渐成风尚,其中孙隆以没骨法画鼠有些意思,吉林博物馆藏《花鸟草虫图》卷,绘一老鼠在瓜地啃瓜,双眼还警惕地环顾四周。日本泉屋博古馆藏朱耷《瓜鼠图》,绘花猫似的大瓜一个,一小鼠隐于其上几不可见,老鼠胆小谨慎的性格跃然于纸。费丹旭1840年所作《灯鼠》,桌上的红烛刚停余烟未散,灯下老鼠就已成群结队来报到了,石榴、葡萄与瓜子也就遭殃了。

图7 清·费丹旭《灯鼠》 纸本设色,99.5×36.5cm,1840年

晚晴时期的海派画家虚谷,擅长逸笔草草画金鱼、河豚、松鼠等动物,大多体态偏肥,形象夸张,饶有趣味。其笔下的松鼠,圆滚滚、毛茸茸,尾长长,或攀附松枝,或悬于柳条,有一股憨憨的萌态,笔简而意长。

图8 清·虚谷《松鼠红叶图》 纸本设色,扇面,大都会博物馆藏

总之,中国历代画家不避其俗,将身边不离不弃的小精灵付诸笔下,既有绘其自然物态的也有借之喻人的,或逼真写实或意笔简写,或客观严肃或诙谐幽默,为绘画大家族增加了一种生动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题材。(注:此文压缩后发表于《中国收藏》2020年,题目也有调整。)

范美俊教授给学生教授书法

范美俊,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画史与艺术理论,兼及书画批评。

范教授为闻是书画题字

履薄代表什么生肖3

辛丑迎新,金牛贺岁

你知道吗?从丝绸之路来到西安的是哪一种牛?“牧童骑牛”为什么被文人雅士所钟爱?牛符和虎符是一回事吗?……以上这些和“牛”有关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西安找到答案!

在辛丑牛年到来之际,西安发布推出“牛年寻牛”系列策划,通过图文+音视频的形式,邀请你全方位发现城市博物馆里的“牛元素”,一起探寻西安这座宝藏城市与“牛”有关的历史典故和趣闻轶事。一起“牛”气冲天,“牛”转乾坤,Happy“牛” year!

前两期

我们在碑林博物馆

“寻”见了“碑林牛”的风采

↓↓↓

牛年寻牛|“春晚钟声”源自碑林这口带牛元素的千年古钟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寻”见了“历博牛”的牛气

↓↓↓

牛年寻牛丨“牛”气冲天的陕历博 总有新发现!

今天,“牛年寻牛”第三站

来到西安博物院

在"牛转乾坤 祈福长安——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策展人陈斯文的带领下,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牛牛牛牛牛牛……

“牛年寻牛”第三站来到西安博物院!提前探班大年初一正式开展的"牛转乾坤 祈福长安——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带你发现藏在国宝里的“牛”元素,一起探寻西安这座宝藏城市里与“牛”有关的历史典故和趣闻轶事。

陈斯文告诉小布,为了庆祝春节,西安博物院每年都会与中国文物报社以及全国多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本次展览是西安博物院在原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的基础上,对展览进行了再创作,选取了原展览三分之一体量的文物图片,重新进行了形式设计。此外,精选了87件组馆藏精品牛文物,会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收藏的4件牛文物,与牛文物图片共同展出。其中,部分精品馆藏文物是首次展出。

据了解,展览结构根据馆藏文物的特点进行了调整,共分生肖故事、牛族本纪、金牛迎春、吉庆牛俗四个单元进行,并加入了互动装置来增强体验性。

彩绘陶牛

独体柜中展示的这件眼睛炯炯有神的彩绘陶牛来自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体量大、保存完整。牛角应为木质,现已腐朽脱落,仅留插孔。据了解,这种牛是陕西古老而优良的地方品种——秦川牛,因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是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这种牛是我国黄牛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其成年以后体重最多可达一千六百斤,筋肉丰满体质强健,为富饶的关中平原贡献了“汗牛之力”。

陶峰牛

这头陶牛造型独特,颈项部分高高隆起,这种形态的牛古时称为“峰牛”。据了解,关于峰牛,在文献资料中有不少记载,比如《后汉书·顺帝纪》 记载:阳嘉二年(133年),“疏勒国献师子、封牛”。从而得知这种颈部隆起的峰牛,不是中原北方地区的本土牛,在两汉之际是作为一种外来的贡品传入我国的。唐代的峰牛俑是以峰牛作为模特而制作的用于随葬的陶俑,基本上出土于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中,这与唐代贵族们以珍奇玩物为时尚的风气是相符合的。据研究,唐代长安地区出土的峰牛俑,向西与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相关联;向南则与云南地区、岭南地区相关联。可以说,峰牛是通过这几条名扬古今的“丝绸之路”传播而来,是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同骆驼俑、胡人俑一样,是“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

牛符

这件牛符自头至尾分成两半,口及后腹有穿孔,内腹中空。自头至尾背上有铭文一行“□郡太守牛符发”七字,均被合缝分成两半。这件牛符应是太守(州郡的最高长官)这一官职用于发号施令的信物。

小牧童骑牛

这件展品是铜质的小牧童骑牛,所属年代为宋代。它的大小和一个大拇指差不多,仔细观察,牛悠闲地卧在地上,头部扬起,牛角向上弯,眼睛突出;牛的尾巴搭在左后腿上,牛背上爬着一个牧童,牧童背上搭着一顶草帽,手拉牛的缰绳。童子牧牛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形象,童子骑牛而往,阡陌小景,洋溢着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的气息,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画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悠闲童趣、怡然自得和快乐和谐。

素三彩抱十二生肖女立俑

这组文物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素三彩抱十二生肖女立俑,均为高髻女俑,身着绿色及膝长袍,下着黄色百褶长裙,足登红色尖头履,双手抱十二生肖动物于胸前,下有踏板。这组十二生肖的工艺惟妙惟肖,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貌、艺术情趣。十二属相之说起源于东汉,据现有考古资料显示,至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俑才在墓葬中有所发现。到了隋唐至宋元时期,“十二生肖”俑发现较多,其形制可分为动物式、兽首人身式和人物式。其中,抱生肖动物的人物式十二生肖俑在宋代及至明代较为流行。

“五子登科”铭带牛座铜镜

牛呈伏卧状,牛回首看向后上方牛背上的铜镜,其形如“犀牛望月”。铜镜上有四字铭文“五子登科”,是一种吉祥的祝福。明清时期的“五子登科”铜镜较多,而有牛座的五子登科铜镜比较罕见。甘肃广和县发现了4000年前的中国最早的铜镜,从此中国古人就用铜镜照容。明清时期,玻璃镜开始传入我国,但使用铜镜依然较为普遍。铜镜材质不是纯铜,而是铜锡铅合金,中国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将铜锡铅的比例调制到70:25:5,铜镜的照容效果最好。中国古代的铜镜,经过打磨、抛光,可以达到现代玻璃镜的映照效果。在中国古代,铜镜的档次,不仅在于大小,更主要反映在铜镜背面的纹饰。所以,在博物馆,铜镜都是把背面展示给观众,很难看到铜镜的正面。

本期“寻牛”就到这里了

至此,西安发布“牛年寻牛”系列

圆满收官

新的一年

小布衷心祝愿大家

都能够挣脱疫情的影响

一改颓势,“牛”转乾坤

三秦大地春盎然

中华无恙入牛年!

小布提示

本次“牛年寻牛”之旅中介绍到的博物馆,在春节期间均不打烊,游客可通过官方渠道线上预约成功后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