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凌弱代表什么生肖呢

中国人必知传统文化:生肖羊成语全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你有文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以强凌弱代表什么生肖呢1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昌歜羊枣】: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叱石成羊】:一声呼喊,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担酒牵羊】: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羝羊絓棘】: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虎荡羊群】: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虎皮羊质】: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烂羊头】:比喻滥授的官职和爵位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买王得羊】: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鸟道羊肠】:狭险典折的山路。

【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牵羊担酒】: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情同羊左】: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驱羊战狼】:比喻以弱击强。

【肉袒牵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商羊鼓舞】: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失马亡羊】:泛指祸福得失

【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熟羊胛】: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苏武牧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亡羊之叹】: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系颈牵羊】: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

【悬羊打鼓】: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悬羊头,卖狗肉】:悬:吊挂。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

【羊肠九曲】: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羊肠小径】: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

【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羊羔美酒】: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羊公鹤】:羊公:人名。羊公所养的鹤。比喻名不副实

【羊很狼贪】:很:通“狠”,贪狠。比喻狠毒贪婪

【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羊落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羊裘垂钓】:裘:皮衣。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羊入虎口】: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羊踏菜园】:羊跑进菜园。比喻吃素的人偶尔吃一顿荤食

【羊体嵇心】:羊:南朝宋羊盖;嵇:南朝宋嵇元荣。指精于琴艺,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

【羊头狗肉】: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羊续悬鱼】: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羊枣昌歜】:羊枣:黑枣;昌歜:菖蒲。曾皙喜欢吃羊枣,楚文王喜欢吃菖蒲。比喻人的癖好

【羊真孔草】:真:真书,正楷。羊欣的正楷,孔琳的草书。指名书法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羊质虎形】: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与羊谋羞】:羞:美食。要吃羊肉却同羊商量。比喻同有利害冲突的对方谋求合作一定不会成功

【臧谷亡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穀亡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以强凌弱代表什么生肖呢2

校园欺凌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基本上是年年谈,年年发生。

所有学校基本上经常有各类校园欺凌相关培训与危害介绍。教育局与老师也是苦口婆心,各种座谈会。

结果到了最后还是没用,该发生照样发生。

为什么校园屡禁不止,根由何在?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校园欺凌,即使没遭遇过,也见过。如果说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我觉得可能上的家里蹲学校。

因为都是从校园欺凌这个年代过来的,基本每个学校都有校园欺凌,学校看的严一点,相对少一点。学校看的松的相对多一点。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基本都或多或少都有。

小学,相对心智不成熟,四五年级才会知道一点。只能算打架,因为本来力气也不大,不可能会下重手。下重手的相对较少。

初中,心智逐渐成熟,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抽烟喝酒。并不是因为烟好抽,酒好喝。因为抽烟喝酒让人觉得你很厉害的样子,说白了就是壮胆。有的已经开始谈恋爱了。初中了。孩子们的身体都开始长大了,有力气了!已经开始有了自己小团伙。在初中校园欺凌事件开始突显。这已经不是打架这么简单了。有的真的是真下死手。因为这会儿有的初中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轻重。校园欺凌原因也很简单:专门欺负老实的;看着不顺眼的;看谁最厉害的较量的;因为女同学的;打小报告;背后说闲话的。

高中,心智快要成熟。有些学生该会的(抽烟,喝酒,谈恋爱),该学的社会习气有的都会了。这会儿校园欺凌基本达到了顶峰。欺凌原因:有因为女同学的,竞争者之间的对决;惹了女同学的,替出气的;背后说闲话的;打小报告的;看着不顺眼;欺负老实人;比谁更厉害的。

真正的年轻气盛,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智商。基本会跑到校园盲区角落下手;或者诱骗出去到外面动手;或者校外堵人。抓住基本就是下死手,拍视频炫耀,以显示自己厉害

大学,心智已经成熟。基本不会轻易出手。出手原因:因为情的原因居多,或者背后说闲话的。别的基本不会出手

以上是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发生校园欺凌的大致原因以及情况!

校园欺凌为什么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法律的不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漏洞大

这之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我觉得就是校园欺凌最大的“帮凶”不能惩恶扬善。

看到年龄不满18周岁的,所谓的批评教育一下就放了;严重的,在里面多呆几天,家长赔点钱很快就出来了;甚至特别严重的,在里面最多也是几年,家长态度好,赔钱痛快,还能早点出来。大大助长了这些不法未成年人的嚣张气焰。家长来了也就是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小矛盾而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了罪恶的未成年人,而被欺负的未成年人只能委曲求全”。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法条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4岁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很危险的年龄。因为从这一岁数开始,人们将可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行政、刑事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14-16岁属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除了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之外,犯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16~18这个年龄段具有与14~16等同的法律意义。

现在这个《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有一定的威慑性,但是对校园欺凌威慑性还是不大。意味着12周岁以下还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只有特别严重的才会承担法律责任,稍微严重的家长赔点钱,态度好点,很快就出来了,还是大大助长了校园欺凌的嚣张气焰。

现在“我没成年”似乎成为校园中青少年肆意欺凌同学、有恃无恐的“法宝”,使他们不能意识到犯罪的严重性,还产生了一批冷漠的旁观者,以此为乐。施暴者的无所顾忌,旁观者的冷漠无为,受害者的沉默忍让使“校园暴力”形成一种可怕的校园风气,人人都认为欺凌同学没什么,这就是“蝴蝶效应”的典型体现。

2012年,广西13岁女孩嫉妒同学比自己漂亮,就把同学残忍地杀害并且分尸。2015年,湖南3名学生到小学宿舍抢劫,看到了值班女教师,将其活活闷死。2018年,湖北13岁男孩,将女同学威逼到空房间,这位女同学虽然最终得救,但身上被多处划伤。2018年,山东14岁男孩,为嫉妒同学成绩好,将其残忍地杀害。

有些未成年人认为“反正我是未成年人,杀了人不偿命”“快点趁自己还没成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成年了就没这么自由了。

血淋淋的事件摆在面前,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我认为不能在校园欺凌中产生强大的震慑力根本治不住未成年人的血气方刚。应该对校园暴力零容忍。应该出台校园欺凌法。未成年人犯法与成年人犯法同罪。欺负未成年人处罚力度加大。未成年人在服刑期间,表现好的,可以多减免一些。这是个人建议

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是保护受伤的,受到欺负的未成年人。而不是保护罪恶未成年人的。

惩恶才能扬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重中之重》

二、家庭教育

1、家庭对于孩子的溺爱,基本上是要啥给啥。长期形成了年轻气盛,谁也不服谁。

2、很多家庭教育,模式比较传统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的很多习惯和处理事情方式来自家长,当孩子犯错或者平时跟父母相处时,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通过暴力解决,长期这种方式孩子养成了暴躁的性格和叛逆的性格,在跟同学相处时极易出现暴力倾向。

3、家庭的优越感,让很多孩子有了撑腰的天不怕,地不怕。比如“我爸是李刚”

三、学校教育与管理。

现在的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和分数

学校监管力度不严,不能及时处理和发现。

学校对校园欺凌者惩罚不够甚至简单批评;学校往往会认为就是简单的打架,很多老师都会说“人家为什么不打别人就打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被欺负的孩子怎么回答,苍白而无力。孩子不敢告诉家长,即使告诉家长,家长也不重视。容易把孩子孤立。要么孩子走上黑化的道路,要么轻生;有的校长和老师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简单处理一下就好。别出大事就好了。大大助长了校园暴力的嚣张气焰

校园欺凌暴力,不一定是武力才算是校园暴力,有的时候给同学起特别难听的外号;给同学拍不雅照和不雅视频;或者特别隐私的一些事爆料。这类校园欺凌有的时候会比动手更残酷,对心灵和精神上是彻底的摧残。让学生无法抬头做人

学校所谓的校园欺凌培训;什么论坛;什么讲座没有多大用。建议学校应该入驻几名警察,由警察进行培训,要比老师培训更有震慑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对校园欺凌及时制止;甚至带着学生去监狱参观,体验一下监狱犯人的生活。让学生有畏惧感。

四、互联网的影响

1.网络游戏,让许多孩子沉迷无法自拔。可以达到不吃饭,不睡觉。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健康,严重者致使心理扭曲、 心态扭曲。要想游戏玩的好,不充钱是不行的。家里给的钱有限。只能想一下歪门邪道。要么去抢,要么去偷,要么去敲诈。甚至游戏约架,打架的也不在少数。

2.网络聊天,让很多孩子接触到了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和新鲜事,各种刺激、激情、暴力的东西。让孩子想去尝试

3.网络色情,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好奇心里。想去尝试。

4.暴力血腥电影、电视剧,什么黑社会,古惑仔等电影、电视剧。让孩子进行模仿,甚至崇拜。

5.网络小说,一点不亚于游戏“沉迷”。真是会上瘾。什么黑道,黑社会,什么暴力数不胜数。影响了不少人。有的学生就会去模仿,甚至去崇拜。

五、孩子的早熟

1.包括生理与心里的成熟。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不懂得的,不会的,不该学的基本都会了。但是这种早熟只在于身体上,在他们心理方面却远远的跟不上。这种身心脱节的现象,也让他们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出现矛盾时,喜欢用暴力手段去解决。

可以说是一言不合就使用暴力

有的时候甚至一个眼神或者看着不顺眼,直接就使用暴力。

2.性早熟。很多孩子该知道的,该尝试的,该做的很早就尝试了。尝试不到,就使用各种非法手段,去尝试。比如喝醉酒,下药,甚至直接暴力手段等等

六、留守儿童

现在的生活一切以经济能力为主,在农村的或者工作时间忙的。都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来看管。孩子严重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爱。这类未成年人就是校园欺凌的首选目标。校园暴力一般主要欺负老实人,没有后台的,没有依靠的。基本就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老人只能管理生活方面的事情。当遇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基本没能力,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长时间的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这种孩子也容易形成怯懦自卑的心理。

七、校园暴力不是短暂行为,而且一个持续行为。

很多人认为校园暴力,就是一次的,处理完,批评完了就没事了。这是最大的错误。校园欺凌是一个持续行为。校园欺凌暴力者,认为好欺负的,往死欺负,有的能欺负好几年。真是受尽各种侮辱和折磨。有的同学哪天忍不了了,那就是对暴力者更暴力以暴制暴,比谁更狠;要么就是轻生;要么不念书了。对施暴者应该留下档案或者记录,予以长期关注。

八、对校园暴力的纵容

1.《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不能很好的惩罚施暴者,甚至由于年龄不到,只能简单的批评教育。

2.学校的态度,也只能简单的批评教育要么叫家长,不然还能怎么办。

3.家长的态度,家长只会认为是闹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大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认为不过如此。更加得寸进尺。

九、未能及时发现校园欺凌暴力。

1、孩子不敢和家里说挨打了,施暴者也是各种威胁,敢告状,弄死你。诸如此类的话。家长发现了也会说,摔得不小心碰的什么的。家长信以为真

2、家长粗心大意未能发现,未能及时沟通

3、学校和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校园暴力。因为那么多学生。老师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照顾。

施暴者以为没事,大大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十、校园欺凌暴力重视程度不够

1.法律重视程度不够。基本很宽松。基本就是简单批评教育,特别严重也是由于年龄不到,只能相对处罚。

2.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重注升学率和分数。发现了就是简单批评教育,最多吓唬一下

3.家长重视程度不够,自认为是小矛盾,有摩擦很正常。

十一、校园攀比心理严重

很多孩子对比穿着,父母的收入,父母的工作岗位,开的什么车。让有些家境一般的产生羡慕嫉妒恨;或者自卑心里。有的干脆去偷,去抢。校园欺凌暴力随之而来

十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的不良风气的接触。

酒吧,ktv,夜店,网吧等等。甚至一些团伙专门吸收未成年人,因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十三、老师和学校的惩戒权流失。现在的孩子比较金贵,老师不敢说,不敢骂,别别说打了。你动动试试。稍微骂几句,碰一下就说体罚学生。变相的纵容了霸凌学生

十四、初生牛犊不怕虎。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怕。打了就打了。也不知道什么是下手轻重。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敢反抗就往死里打。

十五、学生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情绪无法宣泄。

每天写不完的作业,还有各种补习班,情绪无处宣泄。回到家里有听不完的唠叨,各种注意事项和批评。压抑太久了,想找个人出出气。

十六、自身原因

受欺负的一味的忍让,一味的纵容校园欺凌者。还有打人小报告,说人闲话,逞口舌之厉,嚣张跋扈,天不怕地不怕,自尊心强,羡慕嫉妒等等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以强凌弱代表什么生肖呢3

毛泽东曾经戏称:“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是打麻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喜欢玩的游戏莫过于麻将。麻将流传千年,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老舍先生曾在自传里谈到,自己23岁左右时曾沉溺于烟、酒与麻将之中,虽然打牌“回回一败涂地”,但只要有人张罗,他就坐下,常常打到深更半夜。他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说:“明知有害,还要往下干,在这时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块块们给迷住了,冷热饥饱都不去管,把一切卫生常识全抛在一边。越打越多吃烟喝茶,越输越上火打一夜麻将,我深信,比害一场小病的损失还要大得多。”天长日久,年轻的老舍渐渐瘦弱,痰中往往带血,终于生了一场大病,昏迷不醒。治愈之后,头发全部掉光。从此他才下决心戒除麻将等种种“恶嗜好”,专心读书、教书、写作。

麻将之所以遭到世人如此的冷视甚至痛恨,是因为它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害国害民的赌博工具。 事实上,这是对麻将文化本质的一种亵渎。世界麻将组织主席于光远先生曾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麻将本身的文化魅力无穷,把麻将用于赌博,乃人的问题,而非麻将之过。”

麻将牌面里的天地人

中国麻将牌千百年来是由多种棋牌活动融合与演变而形成的,然后,在清代道光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一套144张牌和每把13张的定型打法,这是正宗的完整的麻将牌。从麻将牌的组合设计来分析,一副麻将牌中的任何一张牌都有着特有的意义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意境。

据史料记载,最初麻将牌的图案选取的是《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这与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相关,相传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就以108这个数字作为麻将牌的基数并隐喻108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而麻将之所以分为万、饼、条3类,是取其本人姓名“万秉迢”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4张牌,刚好108张。至于后来增加的风牌(东、南、西、北)和箭牌(中、发、白)则是缘于这样一个说法—108条好汉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五方,并各添4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和贫穷,加上8张牌,整副牌共计136张。随后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就达到了144张。

事实上,这种说法颇具文学色彩,颇有几分牵强附会的意味。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含万子牌、饼子牌和条子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

据一些文化学者的研究发现,这种组合设计不是随意捏造的,而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一组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而中国古人又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代表天,“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确定,使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这个天圆不是地球的圆而是宇宙的圆。

而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脏、五色等和5有关的物质外,还有很多和12有关的,如十二生肖、12个时辰、12个月。这种思想在麻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数。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1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以“花牌”为例,人们通常采用梅、兰、竹、菊为图案。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表现了人们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也是对某种审美人格境界的向往,成为了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而“中、发、 白”3张牌就寓意着 “中正”“发达”“纯洁”之意。

再如,麻将牌中的“一条”(别称“幺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幺鸡牌的图案造型和“鸡”与“孔雀”的外形十分近似。这种设计可能和鸡与人的关系有关。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家禽,足见鸡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古代人甚至把鸡称为“五德之禽”。据《韩诗外传》说:(鸡)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遇敌敢拼,是勇德;有食同享,是仁德;守夜不误时,天明即报晓,是信德。人们还借鸡的灵性和谐音(吉),赋予“鸡”诸多美好的寓意,比如金鸡报晓、闻鸡起舞、吉祥如意、良辰吉日等等。而孔雀在中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吉祥鸟”,其体格高大,形貌端庄,举止优雅,尽显高贵与华丽,它也是吉祥、幸福、爱情的象征。单从“幺鸡”图案的设计来分析,麻将牌中的深刻寓意可见一斑,它寄托着游戏和游戏者美好的心愿。事实上,与其说这些图案是源于设计者的聪明智慧,不如说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麻将游戏中的儒家主张

麻将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人文化品味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具有大众化特色的游戏形式。它并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也不是某一个地方的专利,在其从起源到定型的发展轨迹中,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致使这种游戏并非是一种简单消遣方式,而是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的哲学思想,无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哪个方面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

在探讨麻将的发明专利该属于谁的问题上,曾经有人把功记给了中国儒学祖师孔子,但这几乎无从考证。不过孔老夫子倡行类似麻将之类的博戏,却是有案可稽,《论语·阳货》中就有“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的记载。这既反映了孔夫子的游艺主张,也暗示了作为博戏类游戏的麻将牌与儒学一定有着某种关联。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通过对麻将文化的潜心研究表明,儒学倡导的“和合”“忠恕”“克己”等思想其实处处渗透在麻将游戏的过程中。

譬如“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儒学经典就贯穿在麻将游戏的始终。这里的“从心所欲”即指在打麻将时,每个入局的人,都有着自由操作的广阔空间,谁都不必按照任何一家的指令或既定的程序去出牌,他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操作程序,甚至为了控制别人和牌干脆无程序,有时为了减少损失甚至主动“出冲”;他可以兴之所致凭感觉行事,也可以做细致严密分析、察颜观色打理性牌;他可以做大牌,也可以成小和。麻将桌上,个人意志得以充分体现,不必向人请示、也无须与别人商量。

“不逾矩”是说麻将虽有各式各样的打法,但竞赛规则却是由入局者共同参与制定,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规则一经形成,玩麻将的四家都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去操作,否则“逾矩”,便要被判罚。儒学讲求公允平等,麻将本身于此也体现得较为充分。更为独到的是,在144张组成的一副牌中,每张牌身价平等、作用相同,相互间没有大小、主从、尊卑、好坏之分,东风不能压西风、一万不比九万小。它不像扑克牌,大王永远是大王、小三只能是小三,始终存在着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不平等关系;也不同于中国象棋,士卒只能勇往直前、充当炮灰,将帅则可深居后宫、养尊处优。在麻将游戏中,每人手中13张牌组成的团队中,或连贯组合、或三两配对,每张牌都为最后的和牌体现着同等价值和作用。至于最后促成和牌的那张牌,是平和、是单吊,还是其他,造成计番差异,也是人定的规则使然。而某张牌在操作过程中,或成呼风唤雨的角色,或为弃之不掉的东西,那也是由操局者组牌初衷而造成。是妙牌,是臭牌,都在人为的不同牌型中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也还常常角色调换、价值逆转。为此,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巴比诺对麻将游戏的这个特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在《中国透视》一书里写道:“麻将文化,它的一套隐语,它的平均主义的驱动力,它令人眩晕的声音和手势,打麻将时品茶、饮酒和吸烟的气氛,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东西及人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儒学倡导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忠恕”的原则下,加强人性修养,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麻将的操局者是承袭?是悖逆?从其水平、心态和气势中都能反映出来。通过打麻将,人们可以窥视一个人的心胸和品行,亦即牌如其人、牌品见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在牌桌上,人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品性。尽管牌桌上风云变幻,暗藏玄机,有的人却沉着冷静,处惊不变,胜不骄,败不馁;有的人老谋深算,胸有城府,不动声色;有的人急功近利,输赢未见分晓,自己先乱了阵脚;有的人唠唠叨叨,怨天尤人,责三怪四,两把不“和”便垂头丧气;有的人谨慎不足,骄横有余,小胜大喜,眉飞色舞,小人得志,张狂无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无论人们怎样掩饰,在雀战中风起云涌之际,各位参战者的为人与品性立显无疑。而那些忧虑、失望、沮丧、懊悔、紧张、急切、企盼、期待、欣喜、惊喜、狂喜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态在这里暴露无遗。此时,牌桌已经成为舞台,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风采。麻将的未知与多变,显示出自身的魅力,搓麻者的行为与心态则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多元,也折射出些许人生的哲理来。因此说,麻将的操局过程就是人性的暴露过程,游戏麻将即是游戏人生。只是麻将可以推倒重来,人生不会再有来世。中庸之道还包含礼让。麻将礼让不必如象棋、围棋那样明显,公然让个车马炮,或是执黑又贴目,搞得对手没面子。麻将如果让子,非你即他,必当“相公”。麻将的礼让,“礼”要礼在暗处、让要让得巧妙,所谓仁爱发于心,施恩不图报。

“和”是儒学的核心,而“和”也是一场麻将游戏最好的结局。所谓“和”,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具有协调、结合、融合、和谐、和平、和顺、和美、和气等意。俗语“和为贵”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这种核心思想。这亦正是麻将游戏中“和牌”最好的寓意,也是游戏应有的要义。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为日本麻将博物馆题写的七言绝句曰:“方城战罢笑山妻,败也陶陶胜自怡,人世古今牌一局,输赢何必论高低。”麻将游戏之境界,也许莫过于此。

麻将场就是战场

在麻将游戏中,仅有儒学作为指导思想是不能确保取胜机会的。麻将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娱乐工具,要求游戏者一定要有兵家的思想。在游戏中,如调张,疑牌不打,隔巡如生张等都融入了兵家思想,至于在游戏中的猜牌估张等现象,无不体现了游戏者的斗智斗勇。在麻将实战中,牌势只要进入中盘阶段,各家的手牌无时不在起变化,摸打一至二巡牌后,以前的熟张在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成为生张了,以前认为是安全牌,现在很有可能成为危险牌,此时若舍出,不是被下家吃起,就是被其余的家成和,真是“隔巡如生张,旧安变新危”。所以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人想打出手上的牌时总是欲放还止。

通晓麻将的都知道,麻将的舍牌要根据牌面和牌桌上的变化来制定对策及战略战术,做到看上家、防下家、盯对家。看上家,也就是应看明白上家打出什么样的花色牌,吃起、碰起什么花色的牌。因为他所吃、所碰之牌,即是他手中需要的花色;打出的牌,也是你可以吃起、碰起的花色。这样,你可判断出你自己应保留什么样的花色,才有迅速吃、碰牌的机会。如果你手中的花色,也是上家想留存、没有舍出来的,自然你就没有办法靠吃碰牌来迅速组合手中牌阵了。防下家,与看上家相反,下家正想靠你手中打出的牌来判断自己手牌中的去留。若你会出的牌,多是下家正想吃起的,那他当然就会很快地吃成一副一副的牌摊开亮出,并且叫听。故在打牌时,尽量不使下家能吃上自己舍出去的牌,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思考内容。盯对家,既看上家、防下家,也必须盯住对家,这样三家人需要什么花色的牌,甚至可能需要什么牌点也在你预料之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于自己,要做什么花色的牌,成什么样的和对自己有利,必须考虑周密,这样才能一举成功。而当游戏进入终盘阶段是大家短兵相接、交锋决斗定胜负的阶段,丝毫不能疏忽大意。一般进入终盘阶段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四人中的两人或一人,依然保持着听牌的状态,窥机食和。但因牌势的发展趋平,只好强行打牌,应酬战局。其他的各家均以防御为主,最后以少失分而收场。二是四人继续互相牵制,打出安全牌。事实上,其中一人或两人,早已放弃听牌,采取少失分的作战方案。凡是牌坛高手的对阵,这种局势并不是少见的,与初学者聚桌娱乐,推倒食和大不相同。设想,牌桌上有一或两名低手,欲使战局发展到终盘阶段,似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麻场如战场”一点也没错。“四四方方一座城,东南西北四个人”,两两相对,却是各自为战,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互相防范。上家打了什么牌,你要清清楚楚地记着,留好手里的牌,等待机会吃、碰他的牌;而下家打了什么牌,你更要揣摩仔细,防止给他“ 吃”、“碰”的机会。总之,你的目的是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让别人捡不到便宜,但在某一方做极大的牌时,另三家又可暂时联合起来共同阻止其得逞。这些特点和古代联众抗衡等兵家思想不谋而合。

然而,运用上述方法并不一定保证能赢,因为在麻将中还有阴阳家的影响,这极为常见,即使你做到了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但就是屡战屡败,除了在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外,很有可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气不好。所谓手气其实说的就是阴阳家的观点,这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凡是玩过麻将游戏的人都无时无刻不感到它的存在,它弄得你不信也得信。

麻将文化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大众文化,它根植于每个国民大众内心深处,它的游戏规则成为中国人百年来真正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思想杂糅,发展到如今,要看懂,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但要用“麻将”作为代表文化,恐怕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有位读过金庸小说的外国朋友,曾经问中国的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一个问题:“我究竟该用孔孟的原则来看你们,还是用老庄哲学、墨家的侠义来看你们,或者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那位学者颇为幽默又意味深长地回答道:“那些书本上的你全都不用看,你只需学会打麻将,你就看懂中国了。”

麻将:中国人的宇宙观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构成,这5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他们还认为掌管天上众星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108位神。据文化学者的研究,麻将中的108张序数牌,就是来源于这种思想。此外,人们又根据方位滋生出东、南、西、北4张牌,据宇宙衍生“天、地、人”三界的说法,创制了代表“天、地、人”的 “中、发、白” 3张牌。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这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的形态。后来,人们依照一年有四季,又创制出“春、夏、秋、冬”4张牌。由于“梅兰竹菊”分别占尽春、夏、秋、冬,人们又衍生出“梅、兰、竹、菊”4张花牌。最后,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四季轮转交替等思想,规定了麻将的游戏规则。

输赢之间的不同哲学

象棋的棋子等级分明、步伐有别,在棋盘上拼杀时杀气毕露,以吃子和“将军”为首要目的,俨然一幅军事攻伐图。当一方的将或帅被困于九宫格时,输赢已定,征战就戛然而止。

围棋只有黑白两色,没有级别划分,没有功能规定,随着棋盘上经营空间的扩大,棋从有限空间进入无限可能,然而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所有局势尽收眼底,最终以地盘大小决胜负。

扑克牌的大小一目了然,小不胜大,在玩的过程中智慧与合作固然重要,然而运气的成分也不可缺少,否则一手小牌,恐怕无论如何也赢不了。

麻将却讲究和谐,你手上的牌身份平等、大小相同,所有的牌都能在不同组合中起作用,你看不到对手们的牌,也不必按既定程序出牌,赢牌的方式也千变万化,但最终是要理顺、有序,让13张牌呈现出和谐境界……

◎本文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文章选编于《中华遗产》2009年第02期,撰文马惠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