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扣碗代表什么生肖

在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吉祥图案里,读懂国人“纳福祯祥”的祈盼,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文汇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饭桌扣碗代表什么生肖1

年节的况味,始终离不开老百姓纳福祯祥,避害趋吉的愿景,在疫情的起起落落中,祈盼祥和与康宁的民俗心理尤为凸显。正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华吉祥文化特展》就在这样一种语境下,成为新年里市民遣怀休闲并带回吉祥好兆头儿的热门去处。

中国吉祥文化兼具宏大与精妙。何谓吉祥文化?“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与艺术活动中孕育而出的,至今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与精神要义。唐《乐府 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送神》曾述“吉祥式就,酬功载毕。亲地尊天,礼文经术”,清楚地讲述了吉祥图案祯祥、禳灾的功能,已上升到国祚征仪的盛大场合;而“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叙述性特质,又让它重回到接地气的生活世界。反映吉祥寓意的图案与纹饰,集民众生活智慧与东方哲思之所长,通过或抽象、或具象的纹样符号,将先民勇于探索的创造力、想像力,积极向善、向美的祝福心理以及家国昌盛、天下和谐的美好愿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纵观中国吉祥图案的演进,从六千年前刻画于岩石之上的猎狩场景,足以证明史前先民已能创造出具有简单叙事功能的吉祥图案,来表达其生存所需力量与基本条件的诉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红陶上的鱼纹、蛙纹,红山文化的猪龙、龟兽等,已能用抽象造型表达出鲜明生命繁衍的寓意;发掘出土的大量远古器物与装饰品等,都证明吉祥图案,正是先民在自然探索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过程中,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的。而真正意义上寓意被固化下来的吉祥图案,约出现于商周,成熟于宋元,更为世俗化的符号系统,已广泛运用于与时间仪轨相洽的各类社会活动中,发展至明清至繁盛,渗透至民众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礼乐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迎祥祈吉与禳灾避祸寓意的纹样,集中围绕着“福、禄、寿、喜、财”五大主题,通过丰富的人物故事纹、动植物纹、文字几何纹等,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世代描述的盛世太平、国泰民安的图卷。

【想象瑰丽的神话故事纹】

“三星拱照”“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和事二仙”等,屡屡见诸于家具、漆器、瓷器、织物、金银玉器等,在栩栩如生的故事场景中,将吉祥寓意之后隐藏着的中华文脉代代相传

神话故事纹多指以神、人活动或形象为内容的纹饰,既有反映神话故事的精灵仙子,也有真实历史中的典故人物。通过与场景精心搭配与组合,生动再现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场景,并于世代使用中实现了有序流传。神话与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是原始先民的思维模式、世界观和生命观的体现,他们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图案,充满了瑰丽的想像,讲述了大胆探索世界、解释世界、征服世界的情感与信心。神话人物图案中,如“三星(福、禄、寿)拱照”“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和事二仙”等,屡屡见诸于家具、漆器、瓷器、织物、金银玉器等,在栩栩如生的故事场景中,将吉祥寓意之后隐藏着的中华文脉代代相传。

藏于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清末缂丝《百子图》帐幛中童子踢毽子的场景,“毽子”音谐“见子”

在历史故事人物吉祥图案中,以现实题材的社会场景为多见,如节日、仪式、游乐、猎狩等;人物角色多姿多彩,如仕女、童子、寿叟、状元等,但民众却甚是偏爱《百子图》。《白虎通义·宗族》曰:“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百子图,亦称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诗·大雅·思齐》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百”取“大”或者“无穷”之意,最初用于对周文王子嗣众多的赞美。“百子图”是“添丁多子”的祥瑞之兆,以“早得贵子、阖家和美、子孙满堂”来表达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中,对子嗣繁衍的美好祝愿。

纺织品是百子图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各地婚俗中,新娘嫁妆必备百子锦缎被面、被褥。因百子画面生机盎然,活泼有趣,以谐音、谐意的双关手法,祈愿多福多寿,子孙昌盛与万代延续,也是为长者祝寿、儿童生日常见陈设与装饰。如收藏于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清末缂丝《百子图》帐幛,共绣有40多组童子嬉戏图案,如荡秋千、骑木马、下棋、捉鸟、钓鱼、划船、采荷、弹琴、观画、扑蝶、驱傩、捉迷藏、踢球等,表现了四时祥和的庭院与天真活泼的童子,满图喜气非常。如帐幛上童子踢毽子的场景,“毽子”音谐“见子”;又如三子斗蟋蟀,象征多子;童子戏金鱼,象征“金玉满堂”;还有童子骑于麒麟之上,意为麒麟送子;“状元游街”“射三连圆瓶”等场景,寓意着科举高中、连中三元等等。可以说,百子图集中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伦纲常、宗族繁盛的观念予以物化与再现。

故宫博物院藏粉彩描金云蝠纹赏瓶,其中云纹象征高升和如意,蝠象征福祉

【君子比德的动植物纹】

有“花中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是崇高品行节操的君子写照;龙、凤、猴、羊、鹤、蝴蝶、金鱼、蝙蝠等动物,多以谐音、会意、比喻等方式,来达成瑞兽驱恶避邪、迎祥祈吉的朴素功能

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比德”,倡导人们从自然审美对象中获取教育的灵感,要求人们通过教育的方式塑造完美的人格。孔子曾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说”。“比德说”立足于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要求人们治国必先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因此从动植物本身特性延展而出美德与品行,成为此类纹饰的重要隐喻内容。如植物图案中,有“花中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梅之风骨,兰之高洁,竹之操守,菊之素淡,是崇高品行节操的君子写照;又如“岁寒三友”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德于松之不惧严寒,刚正不阿;比德于“莲”,取莲之清高淡雅、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绝不随波逐流。

曾盛行于宋代年节的吉祥纹样“百事吉”,即是植物吉祥纹样的典型代表。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述:“医士亦馈屠苏袋,以五色线结成四金鱼同心结子,或百事吉结子,并以诸品汤剂,送与主顾第宅,受之悬于额上,以辟邪气。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宋时的“百事吉”有着多种表达方式,可取松柏、柿子、橘子插于瓶壶,或摆于果盘,或将图案绣于丝绸并悬挂于房梁,起安宅祈祥之用。后世流传的“百事结”纹样亦广泛见于首饰、瓷器、编结等各类艺术创作之中。

浙江省博物馆藏宋金缕百事吉结子

在对动物造型的模拟中,多以龙、凤、猴、羊、鹤、蝴蝶、金鱼、蝙蝠、生肖动物等为常见,以谐音、会意、比喻等方式,来达成瑞兽驱恶避邪、迎祥祈吉的朴素功能。比如,在民间普遍认为,儿童穿戴虎头、狗头帽,披狮子、麒麟斗篷,穿虎头鞋等,可以庇佑新生命的健康成长。老虎、狮子、麒麟、大象等,常常成为母亲缝制衣物的题材与内容,取猛兽威猛之势来达成保护幼子的功效,这种行为与古老的厌胜遗俗及仪式密切相关。虎为兽中之王,虎图腾一直深受汉族先民的崇拜,是驱恶辟邪的象征之一。老虎童围涎,用虎的形象来祛邪,庇佑孩童虎头虎脑,健康活泼;虎头鞋多在红、黄鞋面上绣出五色虎,老虎口衔艾草,脚踏五毒。此外,狗头鞋、猪口鞋、公鸡鞋、阳雀鸟等动物图案亦被普遍使用,通过交感巫术使得穿上此类生命力旺盛动物造型的服饰,便能像这些动物一样健壮成长,不受侵扰。

动、植物纹饰多与文字符号交叉组合排列,形式巧妙,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节奏与韵律感,将所蕴含的深厚民俗文化内涵,通过东方审美予以表达。如荷花与鲤鱼组合,象征着“莲(连)年有鱼”或“鱼戏莲”;石榴与蝙蝠组合,象征着多子多福;喜鹊与梅花组合,象征着“喜上梅(眉)梢”;牡丹国色天香,与凤鸟组合,象征着“凤穿牡丹,花开富贵”;山茶花四季长春,象征“生机勃勃”等。

儿童艾虎围涎

【韵味无穷的文字符号纹】

千变万化的“百寿图”,是用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写出的一百个寿字构成的组合图形,表达了长寿百岁的祝愿;回纹的造型呈封闭状的环形反复,延绵不断没有穷尽,因此被认为是“富贵不断头”,幸福永昌的象征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它不仅单音多义,同时具有音、形、意特征,不仅创造出了无数无与伦比的美丽诗篇,也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元素。在常见吉祥图案中,同音双关的例子俯拾皆是:蝠(福祉),鹿(功禄),蝶(耋·长寿),桔(吉庆),羊(祥瑞),桂(富贵),荔(利益),鹊(喜兆),鱼(有余),瓶(平安),莲(联姻),音韵之美加上吉利的口彩与寓意,深受民众的喜爱。

故宫博物院藏清紫檀镶黄杨木云蝠勾连双莲盒

汉字纹饰最为普遍的是团寿与福字。《尚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命、富贵、健康宁静、道德良心得到满足、得善终这五点,是中国古人对一生福气的终极追求,五只蝙蝠围绕寿字飞行,就代表了“五福捧寿”。作为祝贺寿诞的“百寿图”,则代表了民众对益寿延年的普遍向往,在千变万化的“百寿”之中,多用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书写出的一百个“寿”字组合成字形。最负胜名的作品,当属广西永福百寿岩的南宋《百寿图》摩崖石刻。在高175厘米,宽148厘米的阳刻大“寿”字中,布排了100个阴刻小“寿”字,形态、书体各异,无一雷同。还有的百寿图,则将不同字体的“寿”字分十行排列,每行十个,构成方块形;或将这些“寿”字圈列,构成圆形图案。

除了象形、钟鼎、鸟文、小篆等各种字体外,百寿图还辅以太极图、蝌蚪文、桑叶形、花瓷罐、古彩陶以及垂柳、荷花、寿桃、葫芦、绿竹、祥云、蛟龙、博古文玩等组成“寿”字形,成为传统“寿”字吉祥样式的集中展示。在“寿”字构图形式中,以单个“寿”字构图的,字形长的称“长寿”,圆 的称“圆 寿”“团寿”或“花寿”。这些都是图案化的字符,是带有一定艺术特性的字体形式。另外,在圆形寿纹边围饰如意图案,称为“如意寿字”;绘五只蝙蝠围成圆圈,当中一个圆形寿纹,称为“五福捧寿”;由团寿纹和盘长、蝙蝠组成的图案,称为“福寿绵长”等。一个“寿”字,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为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旺盛与长久注入了无限美好的激情。

在抽象符号纹饰中,含意往往表达较为隐晦,但体现了中华的含蓄与委婉之美。常见纹饰有太极八卦盘长、方胜、喜相逢、回字纹、如意、聚宝盆、摇钱树、暗八仙、八宝、扣碗、戟等。例如古老的回纹,民间又称斗纹,史前彩陶马家窑的马厂类型就出现了菱框纹与回形纹,一上一下、一正一倒,在方折纹样当中填充网格。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丝织物与青铜器上也出现了两个相套的正方形回纹。回纹的造型呈封闭状的环形反复,延绵不断没有穷尽,因此被认为是“富贵不断头”,幸福永昌的象征。上海地区喜将“回纹”称“斗纹”,是因为人们将手指上圆形回环状指纹称为“斗”,也是米的乘量器,而“米”本身就兼具粮食与金钱的象征,因此斗纹意味着“食粮充足,日进斗金,源源不断,无尽无休”。

又如,将抽象的格纹冠以生活器物、食物的名称,不仅十分贴切百姓生活,更透露出烟火气息的通俗趣味与机智幽默。格子纹,在上海方言中被称为“豆腐格(子)”,因“豆腐”音近“头富”而被广泛用于织物与装饰上,寓意家庭富裕,吃穿不愁。而方形格,因形状如同古代铜钱“孔方”,被纵向直线贯穿联结成串,如同挂在腰间的钱串子,象征着“腰缠万贯”。就连极为普通的曲线条,因黄白二色相间,也被表述为“金银链条”,毫不掩饰对于财富,对于富裕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这些正是吉祥寓意能不断被充实、被使用、被创造的源泉与无穷动力。

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款五彩云龙纹小盖罐

纳福求吉,辟邪禳灾是中国吉祥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内涵。渴望生存,赞美生命是人类的共性,能够在天、地、人三者合一的信仰空间里,顺其自然、平安和谐的生存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大的愿望。纵观中国吉祥纹样的发展,从商周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玉器、铜镜、漆器,秦代的瓦当、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隋唐五代的石刻、宋代的建筑彩画、明清的印染织绣和瓷器,可以看到吉祥图案与民俗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状态。乐观、自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之一,中国人民从不放弃对于“生”的信念,对于幸福的向往。所谓“吉祥”,正是对于生命、和平、友爱、安全、富裕等的祈念和祝愿,也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而走向繁荣发达的巨大动力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吉祥图案的欣赏、使用与传承,正是激活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有效方式与手段。迈进2022壬寅新年,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疫情复杂多变的当下,当全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吉祥文化也为世界送上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让我们以吉祥图案来寄寓对新的开端、新的尝试的向往,以祥和、憧憬来激励、充盈的内心,鼓舞着我们在建设幸福家园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作者:方云(民俗学博士、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饭桌扣碗代表什么生肖2

鼠趣图 安惠林

在日常生活中,鼠因偷吃食物,咬破衣物,被人们称为“耗子” 。人们讨厌它、憎恨它,出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鼠的形象是丑恶的。可是,在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中,鼠却成了神灵吉祥物的象征,被人们颂扬传播。尤其是在年俗剪纸中,鼠的形象大量出现,成为引人注目的主题。

鼠,在十二生肖榜上排名第一,为“子鼠” 。为什么鼠排在榜首呢?那是因为子时即阴阳交合之时。而鼠的活动时间正是夜之子时;而子时又是天地相交、阴阳交接、混沌初开之际。鼠作为耗虫,不耗则天之气不开,只有鼠才有本事把混沌一团的天地咬开,鼠咬天开之说即由此而来。

《汉书·律历志》曰:“此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孳萌于子。 ”鼠是化生万物者,又是生命繁衍的象征,故子属鼠。年俗剪纸中的鼠主题内容包括对鼠的灵性和生命力强的褒扬。正因此, “鼠咬天开” ,又叫“合卺生子” 。合卺,俗称合碗,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也是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合欢酒) ,而后性爱交合,此婚俗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合卺的目的是生子,年俗剪纸的传承人杨庆锋的作品《合卺生子》的文化内涵就是如此。作者在主体剪了两只相合的碗,上面俯扣碗为阳,下面仰合碗为阴。下碗装饰“鱼戏莲花” ,鱼象征男性,莲象征女性。上碗装饰“莲生贵子” 。上碗纹饰阴剪,下碗纹饰阳剪。两碗张开,露出一幼鼠。鼠为子神,寓意交合生子。合碗两旁配以两对大鼠、喜鹊、凤凰、葫芦。大鼠喻新郎新娘,喜鹊和凤凰象征喜庆,葫芦象征人祖伏羲女娲,他们是婚姻之神、生育之神的化身。此幅作品立意深邃,构思巧妙,阴阳结合,采用了透叠、夸张、拟人、象征等造型方法和表现手法。

鼠的繁殖力强,寿命长,于是在年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繁衍育子的主题大量出现。例如:“老鼠娶亲”“老鼠联姻”“老鼠登蜡台”“老鼠偷油吃”“老鼠吃白菜”“老鼠吃麦穗”“老鼠吃葡萄”“老鼠吃南瓜”“老鼠吃石榴”等等。“老鼠娶亲”亦称“老鼠嫁女” ,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年节民俗剪纸。其活动日期因地而异,有腊月二十七、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三、正月初七、正月初十、正月十四,俗称该日是“老鼠嫁女日” ,民间多贴年俗剪纸“老鼠嫁女”的仪仗队伍。其最初功能是祭祀生殖神子鼠,目的是祈求结婚早生子、多生子。 “老鼠联姻” ,即结婚之意。 “老鼠登蜡台” “老鼠偷油吃”是隐喻男女交合。古人希望多子多福,而“老鼠吃麦穗”“老鼠吃葡萄”“老鼠吃南瓜”中的“麦穗”“葡萄”“南瓜”“石榴”皆为多籽,用比拟象征手法寓意祈求人类繁衍不断、子孙满堂。民俗剪纸子鼠为阴极的象征,多是出现在年节期间的腊月至正月,这正是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的时刻,具有祛灾纳吉、生殖繁衍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鼠先后经历了图腾神崇拜、精灵神崇拜、生殖神崇拜、吉祥神崇拜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的前进,原生态的年节民俗剪纸鼠文化逐渐演变发展为祈求福、禄、寿、喜、财的吉祥文化,展示出中华民族特质的幸福观和人生观。人们将老鼠与蝙蝠、佛手、麋鹿、桃子、石榴、桂花、贯钱、珠宝、粮仓、鲢鱼等吉祥物组合在一起,利用谐音和象征手法,为自己和他人祝福、进禄、增寿、添喜、招财,出现了瑞鼠祈祥、灵鼠闹春、福鼠临门、禄鼠高晋、寿鼠延年、财鼠兴旺、鼠闹天仓、鼠年有余、瑞鼠顶桂、瑞鼠燃灯、鼠回娘家等年俗吉祥鼠文化剪纸。而今更出现了鼠吹喇叭、鼠打锣鼓、鼠扭秧歌、鼠提花灯、鼠趣图等鼠文化娱乐剪纸,反映出时代的新气象,也为中华鼠文化增添了丰富深刻的内涵。例如年俗剪纸传承人安惠琳剪的《鼠趣图》采用对称构图和透叠造型及拟人手法,在主体“鼠”字内外安置了一群大大小小的鼠吃饭、敲锣、打鼓、吹号、抽烟、玩花、耍球、下棋、蒸馍、登烛台、喂幼鼠、打牌、抢元宝等日常生活,充满了快乐、风趣、幽默。又如年俗剪纸传承人张玉芳剪的《老鼠上灯盘,荣华富万年》 ,在灯盘底座用透叠等造型方法装饰了“老鼠吃瓜”“蝴蝶恋花”纹样;灯盘两旁剪了麦穗、葡萄、花瓶;灯顶剪了只倒飞的蝙蝠,翅膀上装饰了“蛇盘兔”和元宝。用谐音、拟人、象征等表现方法寓意世世代代生殖繁衍、荣华富贵、平安幸福。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饭桌扣碗代表什么生肖3

初次与王香爱联系,声声温柔浅语从手机听筒中传来,得知记者想要对她进行采访,她便着急地说着,“我只会剪纸,但说不出什么来。”的确,她不善言谈,但往往在聊到关于剪纸的话题时,就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她话语间的轻快与兴奋,她说,“看着一幅幅剪纸作品在我手中诞生,我就觉得很快乐!”

爱好撑起三十余载剪纸路

时年44岁的王香爱出生在神木县沙峁铁炉峁村,在这片黄土地上,剪纸、绣花是很多妇女农闲时仅有的消遣方式,靠着口耳相传一辈辈延续传承。“从记事起我就喜欢看母亲和婶婶剪纸,觉得用一把小剪刀把一张纸变成一朵朵花、一只只小动物可奇妙了。”王香爱回想起儿时记忆中的剪纸,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家里生了小孩要坐月子时,妈妈和婶婶才会动手剪纸,上了八九岁,我就开始缠着她们教我了。”就这样,拿着花样,拿着母亲的剪刀,王香爱开始了自己的剪纸人生。她说,小时候学会的大多是如莲花、手拉手抓髻娃娃、喜字等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够用到的剪纸花样,随着手艺的日益纯熟,过年过节时,家里装饰用的剪纸就都由她一手包办了。

“剪纸让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女时期都过得很充实。”因为喜欢,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因为快乐,所以王香爱的剪纸作品颇具灵性。王香爱说,“虽然我当时的剪纸颇受左邻右舍的青睐,但我知道,我懂的只是剪纸这一门技艺的一些皮毛而已,只能算得上是入门学徒。”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弟弟的牵线介绍下,王香爱认识了自己剪纸路上的恩师杨慧萍,虽不曾有正式的师徒名,但王香爱强调,“是杨慧萍让我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剪纸,她就是我的老师。”在杨慧萍家里,王香爱如儿时初学剪纸那样,一步步跟着老师踏入一方更加广阔的剪纸天地,这里有纷繁多变的剪纸花样,有奇特巧妙的剪纸技艺,也是在这里,王香爱第一次知道,剪刀下的每一个物象都是有灵魂的。

“刚跟着杨老师学习时,她只是给我传授剪纸的技巧,告诉我虽然花样看起来很复杂,但剪起来其实很简单,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要怀着那份对剪纸的喜爱之情来下剪刀。”就像一个刚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的孩子,王香爱一度觉得曾经陪伴了自己无数岁月的剪纸是那样陌生,让她既好奇又畏惧。在杨慧萍的带领下,王香爱慢慢地适应了这个新的剪纸世界,对剪纸的喜爱也已上升为热爱。“学习了一段时间技巧之后,杨老师在和我交流时开始告诉我石榴、鱼、莲等剪纸形象有着什么样的寓意。这时候我才彻底明白:剪纸,其实是一种文化。”王香爱告诉记者。

一剜一剪尽现人生百态

王香爱的剪纸偏向于传统风格,不过分追求形似却注重作品的神韵,很有灵气。她认为,“传统剪纸比较粗笨,猛地看上去不怎么精致,但是很耐看,而且不过分强调精细刻画物象,能够让我在剪纸的时候感觉无拘无束,能够自由地发挥。”

万千繁花一纸收。在王香爱的看来,剪纸是一门很神奇的技艺,“只要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那一张薄薄的纸上就能够讲述出很多不同的故事,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2010年,王香爱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婚嫁迎娶的热闹场面觉得很怀念,便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陕北婚庆》,再现了神木传统娶亲当天从早到晚的各个场景,包括吹吹打打迎亲、新人梳头、新娘子见公婆、酒席等环节,并在其中增添了花生、红枣、石榴套牡丹等形象,把对新人日子红红火火、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匿迹,我很高兴我找到了剪纸这一种语言,能够把我想要珍藏的东西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我心中,剪纸早就是我生活中很重要一部分。”王香爱告诉记者,自从21岁结婚以来,她一直是全职家庭妇女,照顾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生活圈子比较狭窄,再加上自己不善言谈,在一定程度上,剪纸就是她自我表达的最好方式,“剪纸时,我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剪,每一张剪纸作品都代表一种心情,它们讲述的就是我的人生。”

如今,王香爱的《团花·石榴鱼》《扣碗》《十二生肖娃娃》《陕北婚庆》等原创作品广受大家喜爱并在业内获得无数赞誉。“看到一幅幅作品在我的手中成形,就很有成就感。当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喜欢、认可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我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采访的最后,王香爱告诉记者,她会一直坚持剪纸创作,并且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她的剪纸领略到剪纸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剪纸。(神木新闻网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