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家代表什么生肖

属相年年换,交班在几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秋大家代表什么生肖1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真正能说出中国文化精妙之所在的国人却为数不多。毕竟浩瀚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只是默默无闻地扎根在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能做生活的专家,却不需要天天研究生活的真谛。就像生肖属相,每一个人的生肖属相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命中注定”了,无须争辩也没有异议。可是,最近几年却经常出现年轻的爸爸妈妈搞不清自己新出生的宝宝到底该属什么的问题,这一点着实让人捉急。

中国人“十二生肖”的文化风俗发端于史前传说。几经演绎之后才终于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标准版”。“十二生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我国现实可查的文献资料中,是《诗经·小雅·吉日》篇中的:“吉日庚午,即差我马”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句话,才有了此后“午马”的称法。足见在春秋前后,“十二生肖”已经使人们广为熟知的民俗文化了。

在最早有关“十二生肖”的文献记载中,是以十二地支用来纪年的方法将生肖与地支配对的,所以无论是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还是在《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这样的文献史料中都将农历的“正月初一”作为生肖更迭的准确时刻。生肖更迭时刻确定较早,可“十二生肖”的具体顺序却直到南朝才有学者明确指出。在《南齐书·五行志》中指出,应当按人的出生年份来判定一个人的生肖属相。为此南陈诗人沈炯还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说明十二生肖的前后顺序。诗曰:“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可见,现代人遵循的“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正式固定下来的。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说,既然老祖宗们将“十二生肖”的更迭时刻确定为“正月初一”,那怎么还会有人弄混呢?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起几个响亮的名字——张培瑜和董作宾。在天文学家张培瑜编纂的《中国古代历法》中明确指出,“2000年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可称之为干支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也就是说,现在人眼中的“立春”事实上就是古代人年历当中的“正月初一”。古历专家董作宾则对以立春为岁首的《天历》分析指出“年名,承用干支纪年古法…月建,即干支纪月,也是中国古法。由此可见,古代人口中的“正月初一”不是现代人口中的“正月初一”,而是现代人口中的“立春”。所以,正如中国易经协会特聘专家、风水画大师韩笑雷先生曾经明确指出的那样,现代人真的要讲究起十二生肖的“更迭时刻”,那就不能按照现代人口中的“年三十晚上”来判定,而应当按照是现代人原本并不重视的“立春”来判定。

这真是:

十二生肖年年转,

接头接尾不间断。

今人欲袭旧时礼,

错把立春当初一。

各位读者朋友,话说至此,你弄清楚自己的生肖属相了吗?

春秋大家代表什么生肖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玉文化源远流长,这种以玉为载体的文化曾深刻地影响古人的思想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和田玉更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一直被中国古代各代君王所青睐。和田玉的传承不仅因为其产量少、品质好,还因为它自身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古人常用“君子比德于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形容人的美好品德和处世原则,和田玉品性温、润、谦、和,很好地诠释了国人中庸、不事张扬的行事风格。玉文化从诞生之时就被赋予人格化的诠释,中华民族对和田玉的推崇不如说是对其代表的高尚品德和情操的推崇,这也是玉文化一直到今天也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玉文化在中国已经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更早于陶瓷、绘画、文字等东方文化形式,并且在传承中从没有中断过,漫长的发展历史让玉器的造型十分丰富多变,其中十二生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玉器造型中十分常见。

一、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

十二生肖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印记,是文化送给每个人的礼物,是伴随我们降生的珍贵礼物,其经历了漫长的传承过程,承载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古人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用十二生肖代表天干地支,体现其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此也反映出先人对动物的崇拜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人用十二种动物代表不同的寓意,映射不同的品德和品质,也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和祝福。生肖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能够持续传承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二、和田玉生肖造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在春秋时期得到融合,出现最为活跃灿烂的文化景观,在《诗经》中十二生肖最早出现,春秋时期动物和生肖造型被大量应用在玉器制作中,这个时期不仅玉器数量众多,且普遍为上乘玉质,花纹复杂,造型多样,风格清新潇洒,玉器的审美显著提高,短短的几百年给后世留下无数玉器珍品。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玉雕行业也在不断进步,雕刻工艺也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和田玉市场又开始活跃,商户虽逐渐增多,但创新不多,和田玉价格较高,且不似宝石璀璨,也不及翡翠色彩繁杂,在当今追求个性的年代,传统的和田玉造型工艺逐渐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点脱节,年轻人在选择饰品时更倾向于选择黄金或钻石饰品,和田玉饰品和器物只是少数爱好者用来收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生肖形象随着时代审美的转变,也展现出了时代感。部分西方文化在国内也得到了传播和推崇。美国迪士尼动画深受世界年轻人的喜爱,动画中有大量卡通形象和中国生肖动物一致,比如米老鼠、跳跳虎、小羊肖恩、布鲁托等,很多卡通形象本身就拥有大量忠实粉丝,玉雕师为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特点,将卡通形象与传统生肖动物有机结合,大量应用在和田玉的造型设计中,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三、和田玉生肖造型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各种中国元素也不断走出国门,影响着世界。和田玉作为传统的中国元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设计师和品牌的关注,和田玉本身的东方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放大,东方文化与西方时尚的碰撞创造出新的文化潮流,玉雕行业正在迈向崭新的轻奢时代。

生肖文化作为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今被玉雕师应用在和田玉雕刻中,诸多和田玉生肖造型的优秀作品将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的当代演绎,引领全球生肖造型设计风尚,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了中国的生肖文化。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国人也越来越重视在世界舞台上弘扬和宣传中国文化,未来和田玉生肖造型势必会在世界文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生肖文化在和田玉中的应用

和田玉历经时间的沉淀,颜色丰富,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不仅能做装饰物,也是馈赠亲朋的最佳礼品。十二生肖作为一直沿袭的传统文化,每个属相都拥有不同的美好寓意,所以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玉雕作品一直都备受人们青睐,人们在生肖题材的作品中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例如,十二生肖中猪排在最后,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作为十二生肖的压阵动物,名副其实。未经驯化的野猪彪悍好斗,可与狮、虎相斗不落下风,即使现代猎人也常用“一猪二熊三虎”来形容它的凶悍。因此古时红山原始氏族人将对猪的崇拜雕刻在敬神的玉猪龙造型上,将心灵的愿望以玉为载体得以实现。玉猪龙的形象,不仅仅是视觉“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半兽半神的动物崇拜,形成人与神灵两者之间彼此的沟通,而得到神力庇佑的满足。后经过逐步演变,玉猪的整体造型不再抽象,而表现出很强的写实性,玉猪虽然不再以神的力量出现在人们身边,但是增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祝福的意义。现代生肖意义中,认为猪属相的人为人勇敢、待人真诚、勤劳质朴,通常吉星高照。现代和田玉造型中猪属相的应用也多取“诸事大吉”“诸事顺利”等美好寓意,寄托人们的祝福。例如,笔者猪造型系列的和田玉作品《福在眼前》《情投意合》《珠联璧合》等,以海派玉雕结合徽派传统雕刻手法,力求玉雕工艺线条柔美、干净利落,另外通过造型皮色等,把猪的福气和喜庆的寓意表现出来,拟人化是一大特点。同时运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将人的情感融入作品的表现上,写实又写意,既有大面的留白,又有精巧细腻的细节表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是富贵生财、憨态可掬的猪雕;还是威严神圣、极具力度的神兽类雕刻,在器型、线条、工艺方面都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在2003年将和田玉选为中国国玉,作为社会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有责任和义务让承载了古老文化和品格的玉种重新焕发光彩,将伴随国人一生的生肖文化广泛地应用在和田玉中,让文化以和田玉为载体继续传承下去,也让世界更了解东方文化的魅力。

春秋大家代表什么生肖3

十二生肖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

说玉皇大帝想选出12种动物作为代表,然后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动物们说了这件事,又定了时间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来竞选,来的越早的排的越吞靠前,后面的排不上。而那个时候的猫和老鼠还是好朋友。猫爱睡觉但他也想被选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时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转头就忘记了。老鼠去找老牛,说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时候带带他。老牛答应了。

那个时候的龙是没有犄角的,而鸡是有犄角的。龙就跟鸡说,鸡已经很漂亮了,用不着犄角,叫鸡借他。鸡一听龙的奉承,很高兴,就把犄角借给了龙,并叫龙竞选后记得按时还他。龙满口答应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时,众动物纷纷赶向天宫,而猫还在睡觉 。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达天庭后,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说老鼠最早到达,让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随后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龙来得很晚,但他个儿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并看他这么漂亮,就让他排第五,还说让他的儿子排第六,可龙很失望,因为他儿子今天没来。这时后面的蛇跑来说:“他是我干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这么排了第六;马和羊也到了,他俩你让我我让你的:马兄你先,羊兄你先,他们推来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们这么有礼貌,就让他们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来排三十几的,可是他凭自己会跳,就拉着天上的云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着鸡狗猪也纷纷被选上。

竞赛结束后猫才醒来,老鼠刚回家就被猫满世界的追……

竞赛结束后龙来到大海边,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准备还鸡了。为了躲鸡,他从此就消失在人间,而鸡很气愤于是他从此以后天天一大早的起来对着大海喊:快还我!快还我!母鸡就喊:快还他!快还他!小鸡也叫:还!还!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历史上的记载是: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唐书》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据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考证云:“益北狄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至汉时呼韩邪(单于)款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十二生肖之说,究竟产生于何时?有史料云:它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其依据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种生肖名。加上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吴在辰,其位龙。”恰好补上了“辰龙”,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见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北史《宇文护传》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内容是:“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由此可见当时民间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记录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说:我们的祖先用生肖纪年,远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具体地指出“始于夏,流传于商周。”但如何引证,恐尚待史学和文物学者进一步探究了。

我国古代南北朝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而且出现了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诗云: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清朝赵翼所著《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等对此都作了解释。另外佛经《大集经》记有十二生肖轮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无虎而有狮子,因此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以虎代狮,可能与中原不产狮有关。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经》言十二生肖由来曰:“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义,则《旸谷漫录》言之颇详。据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的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的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据此,十二种动物按足趾奇偶排列为:牛四趾,为偶;虎五趾,为奇;兔四趾,为偶;龙五趾,为奇;蛇无趾却两舌,为偶;马一趾(单蹄),为奇;羊四趾,为偶;猴五趾,为奇;鸡四趾,为偶;狗五趾,为奇;猪四趾,为偶;十二种动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为四趾,为偶;后足五趾,为奇。这样,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种动物首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