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儿子代表哪个生肖

开阔安静男孩儿名字,赠送给还在为宝宝起名的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子墨老师起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五儿子代表哪个生肖1

虎年男宝宝取什么名字好呢?或许是许多父母心中疑惑,其实父母在给虎年男宝宝起名字之时,可以选择符合孩子气质的名字,如男宝宝使用阳刚大气一些的名字,更加适合孩子,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今天就位您带来虎年开阔安静男孩,赠送给还在为宝宝起名的你。

南书

诗词出处:"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全唐诗 江南旅情》

点评:“南书”选自于句中,意思是寄往家乡的书信。“南书”作为起名,给人一种儒雅清俊的气质,好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起名“南书”寓意孩子学识渊博、道德素养高,乐于助人、温文尔雅。

慕永

诗词出处:"圣皇永慕,天地幽通。"——《全唐诗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凯安四章》

点评:“慕永”选自唐诗,这句话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让人们永远都会思慕。“永慕”有永慕于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男孩。“慕永”适合儒雅的男孩,寓意宝宝气宇轩昂、样貌出众、向风慕义、品行高尚,目光长远、做事认真。

适然

灵感来源:"来去泛流水,翛然适此心。"——《全唐诗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解析:“适然”选自唐诗,这句诗的意思是:来与回泛江水悠悠,无拘无束的样子正与超凡脱俗的内心相合。“适然”在诗中指的是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样子,引申出无忧无虑之意。“适然”很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充满活力与朝气,潇洒从容,积极阳光,同时“适然”与“释然”同音,也有轻松自在的意思。

哲文

出处:"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全唐诗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名字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有才之士担心百姓的生计,而圣人垂青《彖传》《系辞》。“哲文”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哲人,体察民情。作为起名,形容孩子明理博学,文质彬彬。“哲文”适合作为男孩起名,寓意孩子道德高尚、博览群书,适合从事文学研究。

新中

来源:"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诗经 采芑》

解释:“新中”选自《诗经-采芑》,这句诗的意思是:战士们采苦菜在军营四旁,从那片去年刚开垦的新田,转到这块民居田野的中央。“新中”结合诗意可以理解为在乡中新田采摘,作为宝宝名字,引申出收获的意思,更适合目标远大的男孩,寓意宝宝清新俊逸、不落俗套、志向远大、收获满满。

前然

参考:"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楚辞 离骚》

释意:这句话的意思是: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所以“前”有一贯如此的意思,而“然”是这般,这样。所蕴含的内涵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寓意孩子有超前的意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达秋

古诗词中有:"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全唐诗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注释:这两句描写了云开雾散的景象,体现了克服困难之后内心的清爽舒畅之意。“达秋”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心中豁达开朗,如秋日般凉爽惬意。作为女孩起名合适,寓意着孩子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任何境地都能处之泰然,是个倔强坚强的女子。

知弘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全唐诗 安公》

点评:“知弘”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知识越丰富,越能懂得抱朴守拙,做事更能知进退。“知弘”适合作为男孩名,形容孩子有智慧,不张扬,知道取舍,明确自己现在的处境,不患得患失,有明确的主张。

微轩

诗词:"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全唐诗 夏夜叹》

释意: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仲夏之夜太过短暂的感叹,也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希望此般清凉能够再待久一些。“微轩”选自于句中,具有典雅的气韵。作为起名,一方面蕴藏了诗人表露出的仁心情怀,另一方面寓意着孩子心思细腻,善于发现细枝末节处的精妙。”微轩“适合作为女孩起名,有聪慧有加、玲珑剔透之义。

遥洲

出自:"洲渚遥将银汉接,楼台直与紫微连。"——《全唐诗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十章》

意思:在看来,“遥洲”这个名字非常适合志向远大的男孩子“遥”这个字指的是指心向远方,如飘遥缭绕;也指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如遥仰。“洲”本义水中的陆地。用作人名寓意此人品德高尚,有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并且能够坚持到底,不懈努力,因此能够得到万人的敬仰与尊重。

羽风

诗词出处:"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全唐诗 仪凤》

点评:“羽”指鸟类的羽毛,引申为翅膀,寓意志向高远,有高飞远举势。“风”本义指空气的流动,引申为风气、风度、韵致,寓意潇洒自然、清新俊逸。“羽风”是一个志向远大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羽翼丰满、乘风飞翔。

关注首页底部菜单栏,了解更多起名常见问题

1,必须等宝宝出生再起名吗?

2,一诺,宇轩这样的名字需要避开吗?

3,起名的依据是什么?

4,我的姓氏感觉不好起名,正常吗?

5,什么是生肖起名法?

......

五儿子代表哪个生肖2

【经济界面】

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脱单、升职、涨工资、迁新居……新年伊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未来生活的温暖期许。它指引着前行的脚步,也昭示着奋斗的方向,小到关乎你我每天生活,大到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1%。亮丽的发展成绩单离不开每个人的精彩答卷。五个来自普通生活的故事,折射着民生新期待,也蕴含着2021年改革发展的新命题。

福建沙埕湾跨海大桥日前通车。李文博摄/光明图片

山东滨州幼儿园的孩子展示生肖牛手工作品。新华社发

经济回暖,企业对未来信心足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政策】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也为今年经济持续回暖和微观市场主体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预期和稳定环境。

【故事】

1月22日,神州数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总部基地在安徽合肥揭牌,项目总投入100亿元。未来,神州数码信创总部基地将成为其信创业务发展的旗舰和重要载体。“2021年,面对新基建,我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表示,国内信息技术软硬件产业全面重构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百年未有的新机遇,也给科技企业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像神州数码一样,很多企业都对2021年充满信心。一些企业已经在进行“大手笔”投资布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协同生态合作伙伴推动产业链稳定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也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商务部调查显示,近六成外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增长或持平,近九成半企业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或谨慎乐观态度。

【专家观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

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顶住巨大压力逆势增长,为寒意笼罩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来之不易的暖流。

这份高质量的成绩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市场预期更好、物质基础更牢、产业韧性更强、市场动力更足、民生保障更实、应对经验更多。

2021年,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我国经济形势,那就是“经济加速回升,政策温和回归”。我国疫情防控将延续常态化,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化,经济运行逐步趋向常态化,经济恢复性回升特征明显。

从国内外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比如,国际方面,全球疫情走势、世界经济复苏、国际金融风险、大国博弈等都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疫情冲击经济循环导致内需不足,就业稳中提质困难加大,中小企业求生存保运营压力加大,潜在金融风险有所抬升,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与债务风险仍需化解等。

尽管面临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我国有优质的要素供给,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投入丰富,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体系,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回旋余地等。同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着力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政策选择上必须继续做好各种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的应对准备,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同时要给未来政策留出空间余地。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更加注重科学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

产业政策要与宏观政策相协调、有效衔接。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结构性政策工具要长期延续或进一步迭代升级,从短期的助企救困转向提升经济长远发展质量。要利用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窗口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车厘子“走红”,折射年轻人的消费升级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政策】

商务部推出的2021年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指出,坚持供给引领、需求牵引,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速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推动传统和新型消费创新融合,营造安全和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随着90后开始成为具有稳定收入的社会中坚力量,00后逐步走向职场,新生代消费群体购买力日益增强,成长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从细分消费市场来看,90后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占比接近50%;中国餐饮消费者中90后及95后占比达51.4%。

【故事】

你实现车厘子自由了吗?近日,这成为网上年轻人热议的话题。车厘子作为价格贵、颜值高、口感佳的进口水果,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最近,车厘子降价频频登上热搜。在金融行业工作的90后闫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有时会在App上买些车厘子,现在降价了,虽然和苹果、橘子比起来还是有点贵,但还可以承受,偶尔吃些,会觉得很幸福。”

车厘子的“走红”折射出了当前大多数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在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消费标准,给生活增添一些“小确幸”。从只买日常水果到努力实现“车厘子自由”,消费的升级反映出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越来越高的向往和追求。

新生代的消费习惯更易与拼多多、天猫、美团等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相适应。记者了解到,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线上消费模式,在购买水果、蔬菜、药品等商品时大多选择使用App下单,这些都为我国消费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专家点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

新生代群体对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愿意为产品设计、特色支付溢价。正如车厘子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还象征着阶段性财务自由,彰显一定的社会身份,新生代消费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关注商品背后的附加价值。

消费升级既要有“价”的提高,又要有“质”的提升;既与品质化、精细化息息相关,又与链条化、融合化紧密相随;既有原有消费领域的优化升级,又有新型消费领域的创新成长。新生代群体对于消费升级抱有新期待,推动着消费品质不断提档升级,服务消费逐步提质扩容。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直播电商消费、网红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还继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远程诊疗等智能化消费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将加快步伐。

随着线上线下消费不断融合,消费供给端产品与服务日益优化和丰富。但同时也应看到,有些地方还存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不健全、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还应加大良好消费环境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量质“齐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钟鼓楼安置小区一景。新华社发

解决住房问题,在大城市留得更安心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政策】

“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这成为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8个重点之一。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故事】

走路十多分钟就能到地铁站,晚上加班回到家可以在社区的商业配套餐厅吃到可口的饭菜;到了周末,和社区的邻居们聚在一起唱歌、健身……这就是90后女孩晓冉现在的生活。

去年12月25日,北京丰台泊寓成寿寺社区商街开街,从餐厅到时尚潮牌店,从酒吧到便利店,服务社区居民的商业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泊寓成寿寺社区是北京首个开工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试点项目,也是全国首个正式运营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他们在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这里也成为年轻人新的家园。

“过去我住在郊区,不过我单位在王府井,每天上班从郊区坐地铁,路上就得花俩小时,成本太高了。”受不了“穿城”上班之苦的晓冉决定搬家。她第一时间把关注点放在了泊寓成寿寺社区,除了令人心动的户型,还有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从社区出门,走大约15分钟就能坐上地铁,总共不到50分钟就到单位。”晓冉说,与之前住郊区相比,路上省下来的时间就能多睡一个小时。对于上班族来说,这一个小时太宝贵了。

为推进租购并举,从三年前开始,北京试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计划在2017年至2021年的5年内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截至去年9月份,北京市共确定68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已开工21个,可提供房源约2.7万套。首个开工的项目就是泊寓成寿寺社区。社区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与北京万科合作,北京万科负责建设成本投入,获得项目45年经营权。村集体长期获得稳定收益、享受超额经营分红。

【专家点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

当前,我国住房领域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新就业大学生、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以及新市民群体存在较大住房困难,而大城市房价普遍超越新市民支付能力。因此,有效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就成为关键。

针对我国城市住房租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多元化制度化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落实租赁住房享受公共服务和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吸引多主体参与,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稳定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要提供租金水平与租户支付能力匹配的新建租赁住房,必须有效降低租赁住房的供应成本。而利用集体土地通过经营权合作入股等创新方式,能显著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再辅之以政策性住房金融支持和财税补贴优惠,就让新增租赁住房供给成为可能。

租赁住房需求非常多元,有效满足这些需求,既能助力实现住有所居,也能促进住房投资和住房消费。实践证明,一个兼顾生活居住和社交工作需要、兼顾独立和共享空间安排的活力社区,能够为租住者提供舒适的租住体验,更容易得到市场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可。

河北乐亭笤帚出口,促进农民增收。新华社发

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份机会

“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1年,受益于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21年将继续实施普惠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

【故事】

前不久,经过培训,来自湖南娄底双峰县的曾志辉与湖南一家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喜悦之余,曾志辉坦言,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吃上手艺饭”。

多学一项职业技能,就多一份就业竞争力。曾志辉对此深有体会。多年来,他在广东打工,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工资收入并不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曾志辉放弃外出打工念头,得知县人社局正在举办技能人才训练营,于是报名参加钳工培训班。

通过15天的免费培训,他考取了钳工职业资格证书,如愿应聘到湖南桑园门业工作。如今,在县城上班的曾志辉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今年,我还想多学几项技能,让自己的手艺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曾志辉说。

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劳动力培训愿望和企业用工需求,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培训+招聘”促进就业的新模式,实施“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劳动者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有越来越多像曾志辉一样的人,掌握了更多职业技能,也实现了更多就业可能。

【专家点评】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职业培训方面,2019年,我国启动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全国的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不断创新。在就业扶贫方面,在近两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举措不断做实,为贫困户彻底脱贫并做到可持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援企稳岗方面,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健全,并在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稳定职工队伍和防止停工停产造成大规模失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结构性就业矛盾更为凸显,突出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这一问题正在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招工难主要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和技工“两头短缺”,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就业难主要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和大龄劳动者求职就业困难。“两难”并存是因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其症结在于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发展质量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现象将更趋凸显。为此,必须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要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为核心,贴紧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发展。

要素分配多元,居民收入稳增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政策】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故事】

又领到分红了!元旦刚过,在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村民们如约来到村委,在分红发放清单上填上姓名、摁上手印,领取属于自己的分红。领到手里的,是一沓沓沉甸甸的现金。

2020年,前阙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在预留2021年新增基础投资的基础上,按照每人36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再加上自己的其他收入进账,村民们实现了人均收入5万元。

以前,前阙庄村的村民们主要靠务农为生,自从实行了“党支部+土地流转”模式,村民们增收的渠道增多了。

开展土地流转后,前阙庄村先后与20余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开始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在产业带动下,村民们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而且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换保障,二三产业再增收”,多种生产要素分配为村民们增收带来新格局。现在“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日渐鼓了起来。2021年,村民们依然干劲满满。

【专家点评】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

提高收入水平事关民生改善,事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事关中等收入群体扩大,还事关扩大内需,这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持续提高收入水平要以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为依托,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作为基础。只有先“把蛋糕做大”,才能持续增加分配给中低收入群体的份额。

要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中低收入者增收。在产业政策方面,要让这些中低收入群体所在的中小微企业的产品或劳务有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同时拉抬其生产技术水平。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对中小微企业税收继续给予扶持,包括企业所得税、社保费用缴纳优惠等,使它们在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和发展。此外,要想方设法通过免费的或企业内部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技能水平。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要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持续改进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落实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向普通职工适当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按员工实绩付酬以及技能和技术补贴、股份分红等按要素分配机制,增加要素收入,全面杜绝拖欠工资问题的发生,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逐步提高。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变。2021年在经济发展带动下,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同步”的原则,预计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将同步实现稳定增长。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30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五儿子代表哪个生肖3

文/罗元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笔者在北京西郊解放军某休干所,就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晚年生活和精神世界,采访了著名的医疗保健专家陈德友。

陈德友,1959年2月生,安徽定远人,198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长期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工作,1989年起担任邓小平的保健医生,直至1997年小平同志逝世,再回到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一线。现为解放军总医院某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问:小平同志活到90多岁,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长寿老人,而且直到晚年仍活动自如,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小平同志晚年是怎样的生活习惯?您在他身边从事医疗保健工作8年,您是如何看待他的晚年生活的?

答:小平同志晚年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头脑也非常清楚,许多人都向我们打听过他的“长寿秘诀”。其实在我们这些身边医务人员看来,要说有什么秘诀,就是他长年坚持生活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尤其是在晚年,小平同志很注重身体健康,在饮食、运动、医疗、情感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健身经验。正是这些健身之法,使小平同志成为一个长寿健康的老人。

小平同志通常是清晨6点半准时起床,然后在庭院内散步半小时,8时许进早餐,早餐多是喝淡豆浆,吃油饼或馒头。9时开始在书房(工作办公室)听秘书读国内外报刊新闻摘要。

12点半左右,是他进午餐的时间,如果没有拜访,小平同志一般都是与家人一起用餐。全家人包括秘书有十三四人,分坐两桌,通常是四菜,在桌边放一碟盐渍辣椒,即四川泡菜。小平同志特爱吃麻辣,但家里其他人并不习惯,他就要求有一样菜供他“特殊”享用。

6点半前后是晚餐的时间,小平同志要求晚餐一定要家人到齐后才开饭。1990年秋,他的女儿从广州返京,由于飞机起飞晚点,回到家已近晚上9点了,小平同志硬是等着她回来才开饭。他是一个充满温情的父亲。晚饭有十七八人,做一个汤和一碟炸花生、黄豆、蚕豆、杂果仁类。在吃饭的过程中,小平同志爱问询子女在外面的一些情况,只听不答。他很留意孩子们的进餐胃口,一发现谁少进餐了,便追问:“是不是身体有些不适,去看过医生吗?”但他自己却有个性,即便有什么病痛也不愿找医生,看了医生开的药也不会依嘱服完。1990年春,从外地视察返京时,小平同志患上了重感冒。他只打了针,药却不服,还得由我们医生通知女儿倒好水催他服药。

◆邓小平晚年生活。

当然,这有规律的生活,常常被工作和身体状况所打断。

当需要进医院住院检查和治疗时,他就要吃医院配的“营养膳食”了。

在医院,晚年的小平同志对这里的“营养餐”要求很有特色。

他的早餐非常简单,几碟小菜,或小米、大米稀饭,或绿豆、玉米面粥,平常不喝牛奶,最“奢侈”的是一个煎鸡蛋。

午餐一般是四菜一汤,有荤有素,医院的后勤部门总是找一些有烹饪经验、了解小平同志生活习惯的师傅给他服务。这些“大师傅们”都有感于小平同志对生活上的要求不像是个“高干”,更像是个普通病号,特别好服侍。他吃的是平常百姓家常见的“烩饭”,米饭、青菜、豆腐、鸡蛋一煮,既是家常饭,又是病号的“营养餐”。

关于这一点,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后来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我们家剩菜、剩饭不许倒,做成烩菜、烩饭,下顿接着吃。爸爸说,不会吃剩饭的是傻瓜。我们全家都不当傻瓜。”

小平同志吃饭速度很快,早饭几分钟解决,午饭也不过十来分钟。

至于喝酒,小平同志以前酒量相当好。年过八十之后,他逐渐由喝白酒改为每天饮用有保健作用的黄酒,就是那种加饭酒,中午晚上各饮一小杯。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有着超强的意志。

问:您在为小平同志医疗保健过程中,小平同志与你们日常的医务工作配合得怎样?

答:小平同志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总是配合得很默契。

他抽了一辈子的烟,1989年到了85岁,我们医护人员都建议他戒烟,他就立刻戒掉了,从此再没有抽过一支。

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小平同志都是认真地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例如探视制度、陪伴制度等,有时他还郑重地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多为医院着想,多为医护人员着想,要听大夫们的话。

医护人员为他查体,对他提出一些有益的健康意见或建议时,小平同志风趣地说:“给我做个5年计划嘛!”每当医护人员想为他查一次身体,或采取一项治疗措施时,他也常常会幽默地对医护人员说:“你看我是不是特别听话?”

他时刻体谅医护人员为他所付出的劳动。一次,小平同志的病比较严重,医疗组反复研究了治疗方案,都不能及时奏效,医护人员为不能很快为小平同志解除病痛而内疚。躺在病榻上的小平同志,看着医护人员相互交换不安的眼神,他强忍着痛苦,坐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别紧张,我没什么关系。”

由于医患双方配合得好,每次的检查和治疗都很顺利,效果都很好,小平同志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也不断有好转。

◆1986年4月6日,邓小平和家人一起吃饭。

为了让医护人员在医疗保健过程中思想不紧张,小平同志总是在为自己健康服务的医护人员面前表现得轻松、幽默,把自己视为一个普通人或普通病人,没有任何一点特殊要求,他总是为医护人员着想,怕麻烦他们。

有时候自己的身体真的有些不舒服时,他就用“我没事”来安慰医护人员。陪伴小平同志时间较长的医护人员都知道“我没事”几乎成了小平同志在医院里的常用语。

1976年12月,小平同志由于常年忙碌于国家事务,长时间的久坐和睡眠的不足,再加之较高的年龄,泌尿系统患上了严重的病症。

检查前,医生再三强调了检查可能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小平同志听到后只是挥了挥手,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连声说:“没事没事,你们医生放心检查。”而小平同志在检查过程中也是不断地鼓励医生们不要担心,放心地按医疗程序进行。

由于泌尿系统的这种病症有第一次便会出现第二次,经过多次商讨权衡利弊,大家最终谨慎地决定对邓小平同志进行手术,一次性清除病症。

确定了治疗方案以后,医院先将手术的治疗方案告知小平同志本人及其家属,小平同志听过医生的建议后,十分坦然地说道:“没有问题,我早就说过要手术,你们放心做,做了好,免得以后麻烦。”

手术开始前的一天晚上,泌尿外科李炎唐作为参与治疗任务的主要医生,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此时却是有点担心,毕竟这是一场不小的手术,而小平同志的年龄也较高了,卓琳不安地问:“你看手术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小平同志立刻说道:“你不懂不要问。”

接着又镇定自若地转过身,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鼓励着医生说:“你们医院我放心,你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治疗,况且天下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就是出了问题,也是我自己和我的全家负责,今天晚上你好好睡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李炎唐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邓老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以前的病人还从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邓老很明白心理学,他知道他这样的高级干部做手术,会让医生的压力很大,要是医生紧张了就没办法发挥好技术了,他的话让我精神上、思想上都放松了。”

第二天手术开始了,手术之中的小平同志也保持了惊人的镇定,全身的麻醉可以使得病人在手术中的痛苦降到最低,可是小平同志却是坚持不选择全身麻醉,仅仅是手术部位进行了部分麻醉。

手术中小平同志的头脑也十分的清醒,他也不愿意睡觉,当麻醉科的医生询问是否要用点药物进入睡眠的时候,他只是淡淡地说道:“不要紧,我不用药,没事的,你们放心做。”

小平同志云淡风轻的话语,让手术室的氛围顿时轻松了不少,同时也认识到这就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能够在痛苦面前保持镇定。

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医生的术前判断十分准确,因此并没有出很多的血,大家纷纷松了一口气。

李炎唐在后来的回忆中感叹道:“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意志可见真的是不一般的。”

问:投身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小平同志一直把游泳和打桥牌作为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您作为医学专家,怎样看待他这些健身方式?

答:熟悉小平同志的人,尤其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知道小平同志身体健康,与他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小平同志自己也曾对别人说,“身体健康,大概是我喜欢游泳,特别是在海里游泳最好,我还行呢!至于脑力方面,打桥牌最好,你的脑筋是否迟钝,一打桥牌,马上就明白。”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在专列上阅读《湖北日报》。

投身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小平同志一直把游泳和打桥牌作为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

在病房里,在心情畅快的间隙,小平同志还常常与医护人员谈及自己的这两大“护身法宝”甚至有想与人打打桥牌和出去游一次泳的冲动。

打桥牌是小平同志上世纪50年代在四川学会的,后来就一直成为他的一个业余爱好。他甚至说:“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有时,他操着带有音乐感的四川话说,“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也有味道! ”

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小平同志颁发了桥牌荣誉奖,称他是世界上对桥牌贡献最大之人。桥牌女皇、美籍华人杨小燕代表小平同志参加在美国举行的授奖仪式,接受了这一荣誉。

像毛泽东一样,邓小平也爱游泳,尤其喜爱到大海里去游。水阔天舒,波涛起伏,方显出击水者的襟怀和刚毅本色。

1992年小平同志已经88岁了。那一年夏天,他们全家最后一次去北戴河。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医疗小组决定不让他下海了。

北戴河风和日丽,天气特别好。小平同志坐在岸边看着大家游泳,心里可痒痒了。每天早晨起来,他就问:今天天气怎么样?风力多大?水温多高?海浪大不大?身旁的人知道他的心思,就去请示北京医院吴蔚然院长。经过研究,终于同意小平同志下海了。小平同志很高兴。护士婉转地对他说:“今天下海咱们表现好一点,少游一会儿。明天就还能批准咱们再游,好吗?”“好不容易下去一趟,我才不会呢!”这时候的小平同志真像个任性的孩子。

◆1989年,邓小平在北戴河游泳。

那一年他一共下海8次,每次大约45分钟。这是他一生最后在大海中游泳。

第二年夏天,有热心的记者向小平同志的小女儿邓榕(毛毛)问道:“小平同志今夏为什么没有赴北戴河休养? ”毛毛说:“他今年89岁了,医生说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下水游泳。如果不能下水游泳,那到北戴河干什么去呢?所以他就留在北京过了一个夏天。”

游泳和桥牌这两大业余爱好,使他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交替松弛与反复磨练,产生了积极的潜在作用。

问:小平同志毕生乐观坚强,在生命的最后日子,他是怎么看待生命与死亡的?他的晚年人生态度,对我们有诸多重要启示。

答:小平同志平时性格内向,沉稳寡言,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在逆境中,他善于运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并用一些实际的工作来调节生活,从不感到空虚彷徨。

1984年10月10日,在前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请教小平同志“长寿秘诀”时,他的回答是:“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1985年7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小平同志接见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钱伯斯。10年前,钱伯斯访问中国时,曾见过主持中央工作的小平同志,10年后再次来访,钱伯斯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中国几年来的改革开放,产生了令人振奋的大变化;二是81岁高龄的小平同志,竟如此身体硬朗,精神饱满。他对这两点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想请教一下,您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是什么?”钱伯斯毫不掩饰对小平同志的身体健康的羡慕之情。

“许多客人都问过我,我的回答还是四个字——乐观主义。我是三上三下的人,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态度。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到了晚年,邓小平爱看武侠小说,他说看武侠小说不用动脑子,轻松,消遣,得到休息。办公室为他订了十几种报纸、杂志,他每一份都读得非常仔细、认真,这成为他退休以后了解社会、与世界沟通的又一渠道。

“他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大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 ”

邓林在回忆文章中说:“爸爸在家说话不多,说出来就切中要害,而且幽默、风趣。他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他不爱管闲事,小事不关心、不在乎,不发牢骚。孩子们吵架,他说:到外边吵去。他不当裁判,不断是非。他认为,孩子们的小小的争吵,很快都会过去。”

◆在桥牌桌上,邓小平笑容可掬。

1989年11月,邓小平正式退休,开始真正的晚年生活。在北京景山后街的米粮库胡同3号,一座青砖灰瓦、绿荫满庭的两进的院落里,邓小平不再工作了。

在邓小平的书桌上,放置着一套4只生肖陶塑和一个小篮子,那是他过生日时,他的孙子孙女们赠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篮子里藏着2只大猪和5只小猪,前者代表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后者代表邓小平的5个孩子。至于4只其余属相的陶塑,则代表家中4个孙辈。

邓小平非常喜欢小孩子,若问他最喜欢哪个孙子,那他肯定会回答最小的那个,因为在他的眼中,两三岁的小朋友即是可以随意“摆弄”的“活玩具”。

他与大部分忙碌的人不太一样,会纵容孩子们在他的办公桌底下钻来钻去。偶尔稍感疲累,卓琳还会特意把小朋友带到他的面前,让他趁机“放松放松”。

正因邓小平的和蔼与宽容,家里的孙辈也都十分爱戴爷爷。只要是爷爷生日,他们便会联合起来制作各种手工礼物献给爷爷,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爷爷的敬爱。

邓小平一连在北戴河度过3次生日,找不到合适材料的小孩子们就亲手绘制粉笔画,童趣盎然的画面让邓小平特别欣喜。

有一次,邓林恰巧见到爸爸在散步,而她带着照相机。于是她立刻喊住邓小平,请他坐到地上同孩子们排成一排,留下了一张极具童趣又别致的《排排坐》照片。

大抵与小朋友们待在一起,年老的长者亦会重拾“幼稚”。小平同志就曾十分“自豪”地向家人们表示:“倘若世界上真有最好的爷爷这个奖项,那么我一定会是得主之一!”

小平同志最后3年的生活在《邓小平年谱》中也仅有8页记录。一旦不再工作,小平的生活就是平淡无奇的了。邓林曾说,她给了自己一个电视纪录片的命题,拍“邓小平的一天”,但尝试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他的日常生活太规律了,太普通了。“你想找一个戏剧性画面,找一个特别有情趣的镜头,找不着。”她说,“所以拍了几次也没成功。”

1996年12月22日,邓小平又一次因病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他的生命只有最后两个月了。在医院里,他看到了正在播放的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放军总医院的护士后来回忆说,当邓小平看到自己,他的脸突然红了。

小平同志对生老病死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他甚至说过“人活到八九十岁,死了也是件喜事。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人总要替换老人嘛”。这样坦然豁达的心态使他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对晚年健康很有益处。

他的病稍显严重,从早到晚几乎都在经受痛苦折磨。但他非常坚强,从始至终皆一声不吭,显得无比平静。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一直保持着非同常人的冷静和自若。那年大年初一是2月7日,他没能离开医院,身边的医护人员同样“加班”。

12天后的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小平同志因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加之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2021年7月3日作者罗元生(左)采访陈德友主任。

小平同志没有墓地,他永远沉眠的地方是他一生钟爱的大海。就像他所祈愿的那样,“尘归尘、土归土”,从此以后,他可以自在环游、欣赏那片他曾经最渴望的天地,不用再辛劳背负什么重责。

小平同志是一代伟人,但他的生活却又和普通人一样朴实。一生中,政治上“三落三起”,个人生活与家庭成员也屡遭坎坷,但他在逆境中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身边的医护人员都认为,小平同志得享90多岁高龄,与他朴素的生活方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

谢谢陈主任。今天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我非常荣幸和高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小平同志曾多次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981年他亲自执笔,为《邓小平文集》写下900字的序言,其中也包括这句话。在这里,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他饱含深情的赤子之心。小平同志是个温情而慈祥的老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一生是伟大的、崇高的,他的名字将永远烙印在人民心中。

(作者申明: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媒体谢绝转载!)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