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姓代表什么生肖

这些生肖名字里含有哪些字才够吉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星座讲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旦姓代表什么生肖1

上面的文章就说过了,名字与人相伴一生,很多天机都是会隐藏在名字里的,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生肖的人最适合哪些名字,大吉大利的名字哟!

生肖龙

因为龙喜欢月明珠,喜欢行于天空,喜欢水,在中国人心里面地位很大。因此姓名中吉利的偏旁可有:月、日、早、星、辰、水、主、长、王、子等的部首。例如:昌、明、路、江、冰、寒、天、李等等。

生肖蛇

因为蛇喜欢呆在洞穴里,可以栖息或冬眠,也喜欢在树上,寓意升格成龙的意味,还喜欢食肉类,荤食。因此姓名中吉利的偏旁可有:口、木、衣、马、心、虫、足等的部首。例如:同、宫、杰、可、彬、驿、恬等等。

生肖兔

兔子是素食动物,可吃五谷杂粮,喜欢在洞里穿来穿去。因此,姓名中吉利的偏旁可有:大、口、草、禾、旦、木等的部首。例如:古、容、甘、芬、若、秀、苏、小、麻、朵等等。

旦姓代表什么生肖2

(一)、姓氏文化的起源、意义和分类

姓氏,是区别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中国人的姓氏,大多数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时期,人类的先祖伏羲,自他开始画八卦、捕畜牧、以充庖厨,伏羲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姓的人,也是从他开始,人们开始"正姓氏,别婚姻"。

姓氏主要来自于部落的名称或是部落首领的名字,用于辨别不同的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便于不同氏族间的通婚。姓是一种族号,而氏则是姓的分支,秦汉之后,姓氏开始合为一体。姓氏的产生,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古代人类从群婚制向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

姓氏的种类也很多,中华的姓氏有单姓、复姓。关于姓氏的命名,有从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符号承袭下来的,如:姚、姜等;有以国为姓,如:齐、吴等;有以邑为氏,如:尹、魏、韩……

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姓氏的本身内涵是很美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姓氏带上了贬义的意思,因此变得十分尴尬。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姓氏就让人感到十分尴尬,这个姓氏就是:鸡。

中华姓氏大全集

¥35

购买

(二)、鸡姓文化

十二生肖也曾被用作姓氏,但一般来说,都是牛姓、马姓等。鸡姓是十分罕见的,但实际上,鸡姓是佛山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台湾省也曾有鸡这个姓,如著名人物鸡启贤;古代的著名鸡姓人物鸡鸣时,是明朝的迁安人,曾经担任过陕西苑马寺监正。

1. 鸡姓的起源

关于鸡姓的起源各个地方说法并不一致。有人说,是西夏时期的吐蕃族姓;也有人说古代曾经有个官职名为鸡人,专门掌管鸡牲,《姓氏考略》中曾经记载:"春官之属有鸡人之官,掌供鸡牲,办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警起百官。其后以为氏。"因此后世有用这个官名命名的姓氏。

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鸡姓人家,对于他们自己的姓氏起源的说法就很富有传奇色彩了。住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横隘村的鸡贤积,从自己的伯父口中得知,鸡姓一族的祖先原本是姓"奚"的广东人氏,后来来到广西生活。出于对广西"背山面海"的美好风光的欣赏,他决定在此定居,最终将自己的姓也改成了"奚隹",随着时代发展变化,鸡姓自此延续下来。也有人说,鸡姓先祖原名奚廷拱,原来是山东人。明朝永乐年间,为抵御日本倭寇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奚廷拱应征从军。后来由于朝廷政权更迭,他退出官场,来到迁龙寨定计庄定居……关于鸡姓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权威的考证,但大多数鸡姓人,都认同鸡姓是由"奚"这个字演变而来的。

2. 鸡姓的寓意

关于"奚"这个姓氏如何演变成"鸡"姓,要从鸡的寓意谈起。在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鸡谐音"吉",有吉祥如意的意思;第二,鸡鸣象征着光明和勤奋等种种美好的品质;最后,鸡作为德禽,被历代文人雅士所称赞,如《韩诗外传》中就曾经把鸡形容为:"戴冠为文、趾突为武、好斗为勇、呼食为仁、守时为信。"的五德形象,称赞鸡是"文武勇仁信"等等美好品质的化身;明代唐寅的《画鸡》一诗中也曾如此描绘鸡的形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想来,奚姓之所以演变成如今的鸡姓,也是寄寓了鸡姓先祖许多美好的期待吧。

3. 鸡姓的分布

鸡姓的分布广泛但是数量稀少。鸡姓曾出现在内蒙古、新疆、云南、山西、台湾、广东等地。以广东佛山为例,佛山全市仅存在两姐妹保留了鸡这个姓氏,可见如今鸡这个姓氏的数量有多稀少了。

由于鸡这个姓氏较为独特,给鸡姓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不便。如东兴市的人们喜欢将上了年纪的女性称为"婆",在"婆"字前面冠以此女性的姓氏,但对于鸡姓的年长女性就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如果对鸡姓的年轻姑娘在姓氏后面加上"妹"这个字也是极大的不尊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称呼上的不便,鸡姓的后代中有许多人选择改姓。他们往往选择将自己的姓改回先祖的"奚"这个姓,因此就常常会出现父亲姓鸡,而子女却姓"奚"的状况。不仅如此,鸡姓人家也在慢慢消失,可能再过几十年,姓鸡的人家就会完全不见了。

旦姓代表什么生肖3

近日

“牛年只有354天”登上微博热搜

“沸”了

2021年是辛丑牛年

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

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

共354天

除此之外

辛丑牛年还不一样

无春年

立春对应2020年的农历的腊月廿二

一周之后才是农历春节

而2022年立春在2月4日

对应农历的正月初四

春节已然过去了三天

这就意味着

牛年完美错开了两次立春

成为了一个没有立春的农历年

再继续翻看日历

2023年

也就是虎年将有一个立春

农历和二十四节气都是我国传统的历法

为什么关系这么复杂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在观察天文现象和气候、物候变化时总结出来的一套成果。

但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是清朝灭亡后从西方引进的。

那为啥二十四节气往往和公历可以非常好地对应上呢?

通常立春几乎总在2月4日前后,清明则往往在4月5日前后。这是因为,地球一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也就是360°。将360°均分为24份,则每15°为一个节气。而公历的设置也要参考太阳公转周期,故而二者经常是可以对应上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西方的公历,都是对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规律的总结,自然是有些对应关系的。

节气轮回好像地球永不休止的公转,没有所谓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

现代将两次春分之间的时间长度称为一个太阳年,长度约为365.2422天。而我国古人则更多以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是相近的,历史课本中,元代的《授时历》算得一年长度为365.2425天,就是一个例子。

无论是春分还是冬至,不过都是人为划定一个起始点,用以度量地球“跑圈”的速度,自然结果所差不大。

理所当然,两次立春之间时间大约也近似这个数值。

农历=阴历?

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对太阳运动这块比较了解,但同时也很看重另一个天体-月亮。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并且还是周期性出现的,平均约为29.53天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周期。

朔,是月亮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恰好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而望即为月中满月。我们的祖先以这个周期定义一个月的长度。朔为初一,而满月经常出现在十五、十六。

那么月的概念来自月亮,年以及节气的概念来自太阳,二者组合,即为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

一个月或者29天或者30天,错综排布,平均值约为朔望月周期。一般的年份有12个这样的月,加起来约为354天。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公转周期或者说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完整周期约为365.2422,比354天多十余天。

为了缩短两者的差异,于是农历会在正常的长度为12个月的年份中,插入一些闰年。闰年包含13个月,长度约为384天。

如此操作下来,六成以上的农历年有12个月,剩下不足四成为闰年。于是农历年长期的平均天数接近太阳年的长度。

这样来说,农历是同时兼顾太阳、月亮规律的历法,专业的称呼应为“阴阳合历”,一些场合称之为阴历是一种约定俗成,虽然多年以来不会引起误解,但是却是不准确的说法。

为啥有无立春、两个立春的年份?

两个立春之间间隔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年,也就是365.2422天。而农历一年长度则时约354天和约384天间隔排列。

农历平年小于太阳年长度,如此,只要春节时间较晚,不难在头尾都错过立春,成为无立春的年份。

牛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牛年错过的立春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前面的鼠年“抢走”了。

民间有传言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两头春”是所谓的“好年份”,对应有些年份则一个立春都没有,就叫“聋子年”或者“哑巴年”寓意不祥。

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这样的变化只是农历力图调合月相变化和公转周期而带来的结果而已,纯粹是正常的数学排列而成的巧合。

实际上,两头春和无立春交替出现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反而单立春的年份少一些。

那有人可能也会问了:牛年到底从哪天开始?

牛年从哪天开始?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生肖应当以立春为界。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一些江湖艺人、“算命先生”之类人物的言论,翻检各类史书、古代日历,这类观点是全无依据的。

在《史记》中,提及和每年开始实际相关的时间点有四个,分别是冬至、腊明日、正月初一和立春。

四者各有不同含义,前面已经说过,我国古代测量太阳年长度使用冬至作为节点,可以认为是天文计算的一年之开始。

真正可以称为岁首的,还是正月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即春节。

初一即朔日,故而春节在古代也叫正月朔日,简称正朔,正朔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甚至被引申为王朝正统的含义。这是立春无法比拟的。

所以

你看明白了吗?

2021年是无春年

但也不要盲目相信寓意不祥等说法

(本文专家:邵林,古代民俗文学科普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