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姓的来源

蔚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蔚州,即今河北省蔚县一带。

汉朝以前,该地是代国之地,到了汉代被置为代郡之治,被正式置为蔚州,则始自南北朝的北周,至清代时,开始改州为县,属于直隶省宣化府,民国成立,正式定名为蔚县,而迄于今。春秋时郑国的公子翩的封邑在蔚州,其子孙后代便以受封地名为姓,称蔚氏。故蔚氏后人奉公子翩为蔚姓的得姓始祖。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晚期郑国公子翩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周晚期,在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4年),其弟弟郑桓公姬友有个儿子叫公子翩,周宣王很喜欢这个侄儿,因此赐封其于蔚邑(今山西平遥),并为其专门设置了蔚州。因此,世人又称公子翩为蔚翩、郁翩、郁翩、尉翩、郑翩等。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蔚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五位门阀。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一百位。另一支蔚氏也是出自蔚州(今河北省蔚县),据说是小诸侯国代国建都于此,当地的居民就以地名为姓氏,称为蔚氏。上古周朝时,周宣帝将郑国的公子翩封于蔚邑(今山西省平遥县和灵丘县一带),于是公子翩又被称呼为蔚翩,而其后代,就以封地为姓,蔚姓也就如此产生了。蔚姓大多繁衍于北方,如宋朝初年著名将领蔚兴、蔚昭敏父子,便是当时的祥符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蔚姓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市)。

今山东省的济南市、东平县、济宁市、莱芜市、东平县、烟台市、汶上县、泰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满洲里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河南省的信阳市新野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洛阳市、虞城县、开封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朔州市、汾阳市、晋中市平遥县、吕梁市文水县、定襄市、交城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天津市,辽宁省的大连市,广东省的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冕宁县、绵竹市,河北省的唐山市丰润区,安徽省的芜湖市、宣城市郎溪县、天长市、合肥市、六安市、寿县,甘肃省的兰州市、礼县、西和县,台湾省,黑龙江省肇东市,陕西省的宝鸡市、大荔县、勉县、旬阳县、佳县、绥德、陇县,江苏省的苏州市、昆山市、盱眙县,北京市的东城区,湖北省的襄樊市,台湾省的台北市,福建省的厦门市等地,均有蔚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山东青岛胶南夏河城),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堂号

清慎堂:明代礼部尚书蔚能,官拜光禄寺卿,后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寺事。他任光禄寺卿超过30年,清慎守法,从未取过俸禄之外的一丝一毫。先后在光禄寺为官的官员,都不如他清廉。因此得堂号“清慎堂”。()

琅琊堂:蔚氏家族发源于蔚州,后来却主要繁衍于琅琊,即现在山东省的中南部地区。蔚姓人家世代相袭“琅琊”堂名。

『文章来自达一算命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拓展阅读

汉字探源:蔚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蔚是一个常用汉字,属于国标一级字库。本义火熨治病的野草。蔚姓,来自以火熨治病的野草为图腾标识的远古氏族建立的方国。

蔚字的演变

一、本义的产生

蔚,形声字,读作wèi,yù。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篆文上下结构,上为艹,下为尉。隶变后,楷书写作蔚。本义火熨治病用的野草。

蔚由艹和尉构成,说明这是一种草。蔚的核心部件是尉。

尉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竹简字形有两种,一是由尸(人)、二(前胸和后背)、火(或灬)和寸(手)组成;二是火(或灬)讹变为小。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㷉、叞和尉,规范为尉。㷉、叞成为异体字。本义用某种野草火熨治病。尉字被引申义专用,于是,人们就另造熨[yù]来表示火熨人们就在尉字之上加草字头,写作蔚。

尉字的演变

远古和现在一样,秋季天干物燥,野草和森林极易发生火灾。火灾未尽时,成片的野蒿地余烟袅袅。秋冬时节,也是人们的关节容易感到疼痛的时候。远古人走近火灾地拣拾烧死的动物时,惊喜地发现燃烧的野蒿烤得身体非常舒服。于是,他们就有意收集这种野草,晾干备用。每当觉得身体不适时就故意点燃,对着不适部位火熨。这种做法,由于简单有效,深受人们喜爱,就传播开来。

远古人就把这个活动用尸(人)、二(前胸和后背)、火(或灬)和寸(手)组成图画记录下来,写作尉,表示点燃野草进行火熨。再后来,人们对火熨的野草进行筛选,选出了效果最好的艾蒿来火熨。这可能就是艾灸的由来。据考证,艾灸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在石器时代,最早可能用的是牡蒿。现代蒙医还在用火熨这一古老的灸法治病。

艾灸时,通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条产生的热,刺激人的身体表面的穴位或特定部位,疏通经络,治病防病。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

火熨疗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蔚,牡蒿也。”

牡蒿是一种草药,有疏风清热、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

牡蒿几乎遍布中国各地,经湿润、半湿润或半干旱的环境里生长,常见于林缘、林中空地、疏林下、旷野、灌丛、丘陵、山坡、路旁等。

牡蒿与艾蒿都是草本植物,不同的是,牡蒿是多年生的,艾蒿是一年生的。

牡蒿

二、字义的演变

蔚的本义,牡蒿。《诗经·小雅·蓼[lù]莪[é]》:蓼蓼者莪,匪莪伊蔚(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是牡蒿)。

牡蒿可以治病,引申为需要艾灸的病。《淮南子·俶真》:血脉无郁滞,五藏无蔚气(血脉没有郁滞,五脏没有病气)。

艾灸通过百会、膻中、肝俞、阳陵泉、内关、太冲、涌泉穴,艾灸可以通过百会穴、治疗抑郁症,引申为抑郁,郁闷。明·杨基《晓发祈阳别刘启贤》:临流发新咏,聊以散蔚结(来到河边吟唱新诗,驱散心中的郁闷)。此义读作yù。如,真蔚贴(山东方言“很舒服”的意思)。蔚贴,也写作熨贴。

艾灸要点燃艾条,会出现烟雾,引申为云气弥漫。《诗经·国风·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jī](云蒸雾罩浓又密,南山早晨云雾多)。如,蔚荟(云雾弥漫貌)。

牡蒿都是丛生,引申为草木茂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山南有古墓,柏树很茂盛)。

进一步引申为文采华美。南北朝·谢灵运《答纲琳二法师书》:藻丰论博,蔚然满目(文章辞采丰赡,学识渊博,满目文采华美)。如,云蒸霞蔚。

草木茂盛是从小到大生长起来的,引申为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如,蔚然成风,蔚为大观。

蒿草丛生,引申为聚集。《文心雕龙》: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三、蔚姓的由来

蔚姓,或许源自于蔚字的本义牡蒿。这种草点燃后对着人体特定的部位烤,能够治病。人们先是用符号记录了尉,然后又在尉字基础上加草字头,写作蔚。可能远古人曾经以蔚或尉作为氏族的图腾标识,建立过方国蔚国或尉国。现在河北省还有蔚县,蔚县还有蔚州镇。做地名时读作yù。做姓氏时有两个读音wèi、yù,其实这两种读音发音部位差不多。就像遗字的两个读音yí、wèi。

由于牡蒿分布广泛,蔚姓也分布广泛。

据文献记载,蔚姓来源有:

1.源自地名。古有蔚[yù]州,即今河北蔚[yù]县。蔚县,或为远古以蔚为图腾标识的方国演化而来。

2.源自姬姓。西周晚期,周宣王的弟弟郑桓公有个儿子叫翩。周宣王封其于蔚邑(今山西平遥),并为其专门设置了蔚州。

如今,蔚姓人口约1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437位。

诗曰:

蔚指熏烤用野草,

分布广泛叫牡蒿。

蔚为大观景色美,

蔚然成风习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