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花灯代表什么生肖

元宵佳节 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元宵花灯代表什么生肖1

作者:潘惠英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美好的月圆之夜,故称元宵,又称元夕、灯节、小正月、上元节。和另一个满月佳节中秋不同,元宵不重天上月,而重人间灯。正如清人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曰“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元宵的第一关键词是“灯”,观灯、猜灯谜,人们纵情狂欢,尽一夕之乐。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之看花灯局部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佳节最具辨识度的习俗便是观灯。早在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观灯成为一种制度。唐代开始,正月十五夜张灯,至宋臻于极盛。不少古籍记载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上面布置各种灯彩,燃灯数万盏。如《东京梦华录》说每逢灯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金人元好问《京都元夕》诗云:“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代马致远有写元宵的小令〔仙吕·青哥儿〕《十二月》:“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据说当时大都丽正门外有棵大树被忽必烈封为“独树将军”,每年元宵挂满各色花灯,远看像一条冲天的火龙。

清代金廷标《元宵灯戏图》

明代,元宵放灯延长为十天,著名画家唐伯虎《元宵》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清代元宵花样更多,除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经学家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书画家姚元之则如是《咏元宵节》:“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和南宋大词人辛弃疾那阕著名的《青玉案·元夕》异曲同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谓灯山灯海、人山人海,到处熙熙攘攘,热烈欢快。

元宵灯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沈从文在《灯节的灯》中写道:“宋人笔记同时还记下许多灯彩名目,‘琉璃灯’可说是新品种,不仅在富贵人家出现,商店中也起始用它来招引主顾,光如满月。‘万眼罗’则用红白纱罗拼凑而成……明清以来反映到画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遗事》和《水浒传》插图中种种灯景,和其他工艺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锦绣图案中,百十种极其精美好看旁缀珠玉流苏的多面球灯,基本上大都还是宋代传下来的式样……明代的‘金鱼注水灯’,和用千百蛋壳做成的巧作灯,用冰琢成的冰灯,式样作法虽已难详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实用新品种,‘明角灯’和‘料丝灯’,实物在故宫还有遗存的。”

南宋李嵩《观灯图》

《红楼梦》如是描摹元春省亲时的富丽堂皇:“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第五十三回写贾府过年时“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煞是热闹喜庆。“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如此高档精妙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灯具,自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而宫廷灯彩更奢华,清宫画《雍正十二月令图》的第一幅《正月观灯》上有一盏天灯,是一根金色雕龙纹的木柱竖立在石座中,靠近顶端处横插一梁,塑为龙形,龙口衔一盏花灯,花灯有细线与安放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的四个小铜人相连。还有一盏四面装饰花纹的花灯高挂在灯棚上,灯下有童子正在嬉戏,廊檐下还有各式宫灯,渲染出满纸喜乐。而明代散文家唐顺之兴致勃勃地写下《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元宵的灯,还是孩子们的玩具。汪曾祺曾说:“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故乡的元宵节》)周国平儿时元宵节的惊喜,则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我的心灵自传》)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元宵,是大众的嘉年华,青年男女往往还借这大好机缘演出一幕幕动人的爱情故事来。老舍曾言:“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北京的春节》),和男人一起踏月、看灯、看焰火,把街上挤得水泄不通。明末少女李翠微有一套散曲〔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传世,其第一支曲子这样写道:“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要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杀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这自然是一对有情人幽期蜜约的实录,女主人公勇敢而可爱。据清初王端淑所辑《明代妇人散曲集》记载,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乃闯王李自成之女。还有,清人董舜民的《元夜踏灯》生动形象地描画了一位闺阁女子在元宵夜和意中人幽期密约的甜蜜羞怯和不忍离别的淡淡感伤:“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元杂剧中有不少元宵爱情剧,其中《才子佳人误元宵》《陈翠娥贞节赏元宵》已佚,《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尚存,宋元戏文亦有《王月英月夜留鞋》。《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简称《留鞋记》,无名氏作,题目正名是:“郭秀才沉醉误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故事讲的是郭华赴汴京应试,偶遇胭脂店店主之女王月英,顿生爱慕之情,借买胭脂之名,常到店中与月英相会。而月英也钟情于郭华,叫丫环梅香传信郭华,约他元宵之夜在相国寺幽会。郭华酒后赴约,在等月英过程中睡了过去,月英来时推不醒他,只得把一只绣鞋、一块手绢留在郭的怀里,以表情愫。郭华醒来,追悔莫及,竟吞手绢自杀了。包公审理此案,以绣鞋为证传讯王月英。月英将罗帕从郭华口中拽出,郭华苏醒。包公断二人为夫妻。该剧第二折开头的〔正宫·端正好〕描画元宵之景:“车马践尘埃,罗绮笼烟霭,灯球儿月下高抬。”第二支〔滚绣球〕描绘元宵节俗:“灯轮呵红满街,沸春风管弦一派,趁游人拥出蓬莱,莫不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莫不是双凤云中驾辇来,直恁的人马相挨。”闽南歌仔戏《陈三五娘》讲述五娘在观灯时为泉州才子陈三所救,一见钟情结良缘。还有,《乐昌分镜》以著名的“破镜重圆”故事为题材,剧本虽佚,本事尚在,宋元南北剧都有。讲的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才貌双全,嫁徐德言,夫妻恩爱。鉴于政局纷乱,徐德言将一面镜子一分为二,夫妻二人各执一半,相约如大难不死,公主就派人拿这半面镜子在元宵节叫卖。陈亡后,徐德言果然在元宵灯海中见一苍头拿着半面镜子高价叫卖,夫妻俩“破镜重圆”,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粤剧《帝女花》演的也是这个故事。还有,明代小说家瞿佑的《牡丹灯记》将乔生与符丽卿的凄美爱情故事演绎成宁波月湖版的“许仙与白娘子”,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竹枝词云:“初元夹岸丽人行,莫是袁家女饭僧。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过牡丹灯”,咏的也是这个故事。

灯,代表光明和希望,在闽台方言里,还与“丁”谐音代表添丁,故旧时元宵盼望生育的妇女会刻意在灯下游走。民间还有元宵走百病、摸门钉的习俗,妇女们结伴而行,以强身健体、驱病除灾,而摸门钉则有生子之意。《雍正十二月令图·正月观灯》里有一座人头济济的单拱桥,画的就是元宵“走百病”。明人张宿诗曰:“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驱病、添丁,是世世代代老百姓最朴素也最美好的愿望。

【紫府高祯来盛会,画堂歌乐列华筵】

常言道过大年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特有的喧喧腾腾喜气洋洋。肖复兴说,“元宵看灯,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灯市’,或者叫做‘闹花灯’,也有叫做‘踏灯节’的,民国竹枝词里就有‘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无论是一个‘逛’字,还是一个‘闹’字,或‘踏’字,都体现了那时灯节的张扬劲头儿。”(《元宵节的灯》)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局部,描绘了南京元宵灯会的盛景

除了现实情境中的看灯,元宵“看灯”也是戏曲舞台上最常见的桥段之一。其中黄梅戏《夫妻观灯》和越剧《追鱼》是大众最耳熟能详的,前者演王小六夫妻从一到十,双双报灯名,举手投足,满满是对日子和美的企盼和祝愿;后者唱书生张珍和鲤鱼精欢欢喜喜同赏元宵灯彩:“这厢是狮子滚绣球遍地锦,那厢是二龙戏珠满天星,双双蝴蝶迎风飞舞,对对鸳鸯比翼交腾……”还有茂腔《赵美蓉观灯》和沪剧《徐阿增出灯》都有大段关于元宵观灯的描绘,仿如专门铺叙介绍各种灯彩的“灯赋”或曰灯彩说明文,前者唱历朝历代的人物故事在一盏盏花灯上显现,还有各种动物灯、节气灯、庄稼灯、菜园灯等等,娓娓道来,后者更是细数令人目不暇接的灯名,如十二月花名灯、生肖灯,又如“有头有脚乌龟甲鱼灯、无头无脚蚌蛯蛤蜊灯、有脚无头螃蟹蟛蜞灯、有头无脚泥鳅鳗鲡灯”,唱词则既报了灯名又出了灯谜,非常有趣,也非常生活化。

京剧名家史依弘曾在元宵戏曲晚会上利用现代科技影像在历史的细节中改编复原《上元夫人》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专门为元宵节编演应节古装新戏《上元夫人》,1920年元宵首演于新明戏院,故事讲的是王母娘娘和上元夫人带着伎乐侍从自天而降,汉武帝设筵款待,上元夫人当筵歌舞。这出戏虽情节简单,但场面热闹,尤其是梅兰芳扮演的上元夫人,技巧精纯,歌舞新颖,服饰鲜艳,观众十分喜欢,仅三日票房收入就高达一万五千元大洋。可惜它已失传,仅遗留下剧本、舞谱和寥寥几张剧照。2021年,京剧名家史依弘在元宵戏曲晚会上利用现代科技影像在历史的细节中改编复原《上元夫人》,展现了“抱月”“风转”“俛视”等场景,她唱着“星月影动玉琅玕,祯祥吉庆贺新年。紫府高祯来盛会,画堂歌乐列华筵”,与动态化再现的梅兰芳先生上元夫人舞谱影像叠映交融,歌舞蹁跹,令人耳目一新。

观灯,也往往伴随着猜灯谜,好玩又益智,老少咸宜,贫富不拘。灯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先秦时期,制作灯谜需要智慧和巧思,大量运用比喻、借代、想象及拟人等手法,极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清人钱琦在其《台湾竹枝词》里描绘了灯谜活动热闹非凡的场景:“烟花火树拂墙过,映带春节灯谜多。”清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多次写到猜谜和制谜活动,如第八十一、八十二两回生动详实地摹画了清代中叶百姓的猜谜活动。而《红楼梦》中共有灯谜二十七则,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太监拿来元春所制灯谜给众人猜。“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猜就猜着了”,寥寥数语便把宝钗识时务、懂世故、明事理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而“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准备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充分,全家团圆猜灯谜的欢快喜庆自不必说。

佳节必有美食,元宵节照例要吃元宵。老杭州素来有“上灯圆儿落灯糕”的说法,意思是正月十三上灯时吃汤圆,等到正月十八落灯时吃年糕。南宋政治家史浩《粉蝶儿·咏圆子》词曰:“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汤初滚,尽浮锅面……”,把做圆子的女人比作仙娥,把圆子比作真珠,写得惟妙惟肖。而在浙江台州的许多地方,人们正月十四闹完元宵之后,回家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糟羹。

在老北京人的节日记忆里,元宵节“烧火判儿”是一项观赏性极佳的节庆活动。“判儿”就是泥塑的判官,里头放置一个炉膛,装煤点火后,因灼烧而通体变红,且有火焰从七窍喷出,十分好看。四川有句俗话叫“正月十五大月亮,蒜苗扯得光桩桩”,说的是“偷青”,就是到别人家园子里“偷”葱、蒜、萝卜等,被偷的人家也不会生气,因为在当地方言里生菜与“生财”谐音,萝卜被称为“菜头”,和“彩头”谐音,而蒜则和“算”同音,都是好“好彩头”。而太原一带每逢元宵都要“闹火红”——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八音会、莲花落、二鬼摔跤、跑场秧歌,无不呈现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 文汇报

元宵花灯代表什么生肖2

新春迎佳节,十五闹元宵。挂彩灯、吃元宵是人们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角的新时代,元宵节的过法既承袭了传统,又多了很多新花样。

京东大数据显示,元宵节前一周,在我省用户选购节日食品中,销量最高的是汤圆,其次是饺子和元宵。元宵销量同比增长了5.8倍,生肖灯笼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倍,节日气氛非常浓厚。

超市内正在卖手工制作的元宵。

元宵节的“老味道”:

元宵销量增5.8倍,生肖灯笼受欢迎

哈尔滨南岗区家乐福超市元宵展柜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驻足,超市的员工们一边制作元宵一边售卖,10种不同口味的馅料从小小的一颗,像滚雪球一样滚成了胖胖的球,看着格外好吃。

现场制作元宵。

“元宵节前很多人专门来我们店买元宵,这种现场制作的方式不仅新奇有趣也非常好吃,除了元宵外,今年店内还推出了多款网红口味的汤圆,像玫瑰味、水果味,都受到消费者喜爱。”家乐福黑龙江吉林区公关部赵缙说。

除了线下门店迎来了销售高峰,线上也是一片火热。汤圆和元宵像一对“孪生兄弟”,作为元宵节必吃的一道美食,很多电商平台也是极力推广,早早启动预售,并详细讲解了两者的区别,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网上订购心仪的汤圆、元宵口味。

京东数据显示全国元宵销量增长速度快。

京东大数据显示,元宵节前一周,全国市场相关节日用品方面,用户搜索最多的是汤圆,口味搜索最多的不是销量最高的黑芝麻汤圆,而是大黄米汤圆、无糖汤圆和巧克力汤圆。在消费表现上,元宵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倍,虽然销量不及汤圆,但同比还是增长很多。此外,灯笼的销量同比增长也超过2倍,造型可爱的生肖灯笼十分受欢迎,为节日增加了欢乐喜庆的氛围。

据了解,在我省用户选购节日食品中,销量最高的是汤圆,其次是饺子和元宵。元宵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8倍,灯笼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倍,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

元宵节的“新味道”:

咸味汤圆增长最高,水果汤圆榴莲夺冠

人们总是期待新年有新变化,元宵节吃汤圆也爱尝尝新口味,今年元宵节,新奇馅料汤圆的销售表现十分亮眼。其中,咸味汤圆增长最高,像鲜肉汤圆、咸蛋黄汤圆和大黄米汤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5倍。甜味馅料一般受女性和儿童喜爱。今年,甜味馅料中,酒酿桂花馅汤圆增速最快,销量同比去年增长90%;鲜花馅汤圆中,玫瑰花馅汤圆销量最高;水果馅汤圆中,榴莲馅销量最高。

超市内多种口味的汤圆。

一位90后消费者表示,最近看短视频,很多博主都会试吃味道新奇的汤圆,让人忍不住想尝尝,所以在选购时,除了买经典的黑芝麻口味,还特意选了榴莲汤圆尝尝。

咸味汤圆受喜爱。

据京东大数据显示,在口味选择上,我省用户买得最多的是黑芝麻、豆沙、花生馅汤圆,但黑龙江的消费者也爱尝试新口味,在咸味汤圆中,鲜肉馅汤圆销量最高;在甜味的新馅料中,芒果、榴莲、玫瑰花馅汤圆销量最高。

元宵节的“新风尚”:

运动消费增长超1倍

“吃美食”是节日最鲜明的主题之一,“每逢佳节胖三斤”经常成为节日后的笑谈。京东大数据显示,元宵节前体脂秤、体重秤的销量在全国市场均出现了近一个月以来的最高峰值。同时,运动鞋包、户外鞋服、运动服饰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6倍,适合春天温暖天气的轮滑滑板、游泳用品、骑行运动销量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倍。可能不少用户意识到了体重的增长,但也无法抵挡美味的诱惑,有助消化功能的酵素销量也同比增长了70%。

在哈尔滨苏宁易购中央大街店,不少消费者正挑选着健身器材。据哈尔滨苏宁易购运营总经理陈姗姗表示,从今年1月至今,室内运动器械的销量已经增长了35.69%,像瑜伽用品、迷你球类等,都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些大型的跑步机、健身器材也增长了47.39%,这说明了消费者们对健康的追求。

“过年在家每天都是躺着吃,坐着也吃,导致体重增加了不少,马上就要返校了,我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开始减肥,管住嘴,迈开腿,所以从网上买了跳绳,运动减肥。”哈尔滨市民王璐说。

运动消费有所增长。

据京东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黑龙江用户在减脂及运动方面表现相当出色,智能计数跳绳销量同比增长了4倍,销量最高的减肥产品是酵素、计数跳绳和走步机。

记者:曲静 付宇

摄影:付宇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元宵花灯代表什么生肖3

新华社南宁2月26日电题:花灯“守艺人”的70载坚守

记者林凡诗、郭轶凡

在黎炳生看来,今年的元宵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虽然户外少了赏花灯的热闹场面,但这丝毫不影响家里闹元宵的热情,他和家人挑选了满意的花灯作品,挂在家门口。“这样才有元宵节的气氛!”

猜灯谜、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提起元宵赏花灯,不少本地人都会想到菠萝岭社区的花灯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菠萝岭社区几乎每年都举办元宵花灯会,大大小小的花灯,为元宵夜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每到花灯会,四面八方的市民闻讯而来,我也会带着一家人去赏花灯,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菠萝岭社区居民卓奇刚说。

在菠萝岭社区,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花灯手工艺人,他就是88岁的黎炳生。

黎炳生回忆,青年时代,他所住街道上许多人都会制作元宵花灯,因为觉得新奇有趣,他便向一位手艺人拜师学艺,没想到这一做就是70多年。“不热爱做不了这么久。”黎炳生说。

多年来,黎炳生制作的花灯因形态生动、制作精良而广为人知,2017年,黎炳生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元宵花灯节)代表性传承人。在一年一度的花灯会上,黎炳生制作的花灯是灯会主角。

“一个简单的花灯制作步骤却很复杂,如果是大型生肖花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黎炳生说,制作花灯首先要将竹子削制好,再按照确定好的形状一点点制作,花灯基本成型后,还需要用纸一点点糊好,再用颜料上色。一个大型花灯,做几个月都是常事。

黎炳生把自家的三楼改成了花灯制作室,里面放着上百个正在制作和已制作成型的花灯,有传统宫灯形花灯,也有动物、水果形状花灯,每一盏花灯色彩丰富,十分精美,生肖花灯在每年元宵花灯会上必不可少。

黎炳生说,生肖花灯做得惟妙惟肖,关键在于要仔细观察动物特征,每次做生肖花灯前,他都会反复观察动物动作姿势,还通过对比各种视频和图片确定最终想要的造型。

今年是辛丑牛年,因疫情防控需要,从2020年起菠萝岭社区的元宵花灯会暂停举办。即使无法展出,黎炳生和儿子黎达还是花了几个月时间一起制作了一个半人高的牛形花灯。

“这是传统,不能丢。”对黎炳生来说,花灯不仅是自己学习了几十年的手艺,更是传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寄托。“花灯形状立体,每道工序都很有讲究,仅仅给花灯的牛头眼睛部位糊纸就花去一上午时间。”黎达说,手工制作花灯,除了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

近年来,不少人对这种传统技艺好奇,前来向黎炳生父子俩学艺,甚至还有外国友人特意赶来体验花灯制作。“但真要掌握这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黎达说。

为了推进传统花灯制作技艺传承,黎达和父亲到过不少学校教学生们制作花灯,深受欢迎。“制作元宵花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我希望这项技艺能永远传承下去。”黎炳生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