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代表猪生肖

为什么不建议养黑猪?真实原因既现实又无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乡土乡风乡情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黑代表猪生肖1

黑猪,是地地道道的本土猪,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养殖户们主导的养殖品种。如今,在市场上卖的猪肉绝大多数是白猪肉,而在农村,黑猪也难觅踪影。在短短的几十年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不建议养黑猪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养殖成本高

养殖成本高是由三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黑猪的生长速度很慢,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养殖12个月,长的甚至18个月,才能长到150斤左右,相比于白猪只需养殖4个月就能长到200斤以上。养殖周期的延长也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

其次,养殖黑猪不能投喂全价的商品饲料,而是以粮食、青菜及各种粗饲料为主。没有刺激性的激素饲料,黑猪自然生长缓慢,也大大增加了饲料成本。

第三,为了突出黑猪的优势,就得用散养的养殖方式,而散养需要宽阔的林地、山坡作为养殖场所。租用这些场地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自然又增加了成本。

回报的利润低

市场上的黑猪肉虽然比白猪肉价格高,但是黑猪养殖周期太长,体型又小,平均每头只有150斤左右,一年只能出栏一批;而白猪养殖周期短,四五个月就长到200斤至300斤,一年能出栏三批。与之相比,养殖黑猪回报的利润大大低于白猪。

养殖难度较高

养殖黑猪如果用圈养和喂复合饲料的话,那就失去了养殖价值。所以养殖黑猪一般都是散养,而且是在场地宽阔的山林地放养,对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建设、养殖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上人工管理的投入,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养殖的难度,稍有不慎,不仅没有利润,连成本也收不回来。

黑代表猪生肖2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古人依据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来安排的,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1.老鼠

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2.牛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老虎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4.兔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5.龙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6.蛇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7.马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8.羊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9.猴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0.鸡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1.狗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12.猪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看完真的是涨知识了

发给朋友看看吧~

黑代表猪生肖3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黑猪肉,商家在宣传时通常讲生态环保、安全、营养价值高,对此科研人员做了对比分析实验,对比生态散养的黑猪肉和规模化养殖的白猪肉,首先检测了营养成分,发现白猪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比黑猪肉高,并且计算了氨基酸评分,发现白猪的得分更高,比例更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分析其原因,黑猪是散养的,在外面还吃一些草,运动量大,饥一顿饱一顿,可以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而白猪吃的配合饲料,是精准营养配方。此外,黑猪肥肉多,饱和脂肪多。因此,这样看是白猪肉的营养价值更高。

但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就是黑猪肉更好吃,那差别到底在哪呢?对此科研人员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把肉煮熟,让志愿者品尝,从色、香、味、嫩度、多汁性等方面打分,针对五花肉和排骨,均是黑猪肉的得分更高;二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黑猪肉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总含量均高于白猪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态散养的黑猪肉比规模化养殖的白猪肉好吃。

(朱大洲)

《中国食品报》(2022年04月15日05版)

(责任编辑:袁国凤)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