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代表是什么生肖

尚美花灯,向美而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蔑代表是什么生肖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我国古代一直有制花灯、赏花灯的习俗,花灯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美的点缀。河南省新郑市黄水路小学以花灯制作为载体,研发校本课程“尚美·花灯”,将传统工艺与当代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

——————————————————

“尚美·花灯”是河南省新郑市黄水路小学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项目开发的校本课程,希望借助灯的形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叠加,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逐渐有了光亮,不断向美而行。

各具特色的花灯工作坊

“尚美·花灯”课程分为全员普及课程和工作坊特色课程两类。

全员普及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在6个学年内完成,由美术教师执教,主要传授与花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课程设计了“灯与生活”“花灯的历史”“走进非遗”“灯言艺语”“学习与传承”“复制与创造”等活动模块:低年级分别从赏灯、说灯、做灯等方面初步感知花灯艺术,简单认识花灯的历史与发展、名称与类别;中年级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花灯的材质、造型和不同的制作工艺,寻找花灯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和寓意;高年级以复制和创造为主,开展综合实践学习,重点认识我国各地的花灯艺术形态,如泉州无骨花灯、重庆秀山花灯、广东大良鱼灯等,学习简单的传统技艺和制作流程。在小学6年的时间里,学生不仅学习到花灯知识,体验了创作乐趣,他们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也得到提升。

特色课程为选修课,面向有特长、有主动学习意愿的学生,在学校的花灯工作坊进行。学校建成4个花灯工作坊,提供较为完备的工具材料,由美术教师组织,利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重生之美创意灯坊——重在花灯的造型创意和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布艺灯坊——着重带领学生体会几何形体花灯的魅力;彩墨灯坊——从绘画入手,让学生感悟花灯艺术语言的美感;民艺灯坊——重点复制我国民间传统的花灯制作工艺。课程将传统花灯专业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作为主要内容,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个性化实践研究活动,努力实现传统艺术的动态传承。

不是简单的花灯制作

在多样的材料试验中生成学习内容。课程初始阶段,师生对材料的特性都是陌生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学校从了解材料特性入手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在“形状对对碰”单元主题,学生运用塑料管、竹篾、铁丝、竹筷、木龙骨等不同材料开展活动,不仅对材料有了一定认知,还创造出多种形体的花灯形态,并以此为骨架进行裱糊、装饰,初步学习了花灯的制作流程和方法。然而,学生的创意和制作是靠直觉完成的,他们心中没有预先的设计方案。为了将这些偶然性的创意转化为必然,重生之美创意灯坊设计了“五角星灯”主题活动。学生用竹篾制作出两个形状、大小、角度一致的五角星骨架,然后用捆扎的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为了使五角星立体化,学生用等高的竹蔑支撑在两个五角星中间,感受到材料的韧性和张力。

在古老的传统工艺中挖掘学习内容。制灯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然而有些民间工艺流程复杂,制作难度高、耗时长,并非都适合小学阶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内容是课程关键。民艺灯坊从传统的“兔子灯”“鱼灯”入手,用铁丝复制出这些具有传统特点的花灯造型,学生还在复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用同样的工艺手法和流程制作出“水果灯”“爱心灯”“荷花灯”“糖果灯”等有趣造型;布艺灯坊和创意灯坊分别用铁丝、塑料管、竹筷、竹篾、木龙骨等材料设计制作出传统的“六面宫灯”——同样的主题、不同材料形成了不同的制作工艺,课程也变得生动而丰富起来。

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叠加学习内容。在“尚美·花灯”课程中,花灯不仅是学习内容,还是文化载体。学生运用彩绘方式将传统的吉祥纹装饰到灯上,制作成“吉祥图案灯”系列;彩墨灯坊的师生在简单的花灯造型上用书画的方式进行美化,创作出“花鸟画灯”“书法艺术灯”等;生肖文化是一年一度的主题,学生以牛年生肖为创意,制作出不同姿态的“牛灯”,还用筷子搭建、拼色裱糊等方法制作出具有现代感的切面“生肖灯”形象。

在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创造学习内容。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各种静态的花灯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他们想利用简单的方式让花灯动起来。于是,学生借用杠杆原理设计了“会飞的动物灯”,用摩擦旋转的方式制作了“推推乐花灯”,利用空气对流制作出来“走马灯”,还将灯体分割制作成可以手持长柄参与游戏的“可舞动的龙灯”,等等。这些创意形式让花灯鲜活起来,课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其中的跨学科学习和知识应用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课程学习中逐步提升。

在主题情境创意中完善学习内容。在课程的开始阶段,不论是材料的实验还是技术的创新都是点状的,如何使作品更加有感染力呢?主题情境创意就成了布艺灯坊的研究方向。配合学校劳动教育主题“丰收嘉年华”,学生创作了别具特色的“蔬果灯”;因为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他们还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主题花灯情境。这些主题花灯创意营造出一些“步入式”情境,让观者融入其中,使课程内容与故事场景结合起来。

物以致用,链接生活

学校以花灯造型为载体,融入诗词曲赋等相关知识,镶嵌于教学楼各层的柱子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诗词文化与花灯艺术的滋养。学校还建成一条花灯博物长廊:墙壁上是花灯文化知识,包括花灯的历史与发展、灯会的习俗、各地花灯的特点、传统花灯的制作技艺等方面,学生只要经过这里,随时随地都能感受花灯的文化;走廊的天花板上布置了不同造型的花灯,打造出一个小型花灯博物馆,每学期初各个工作坊便会组织新一届学员在这里开展学习活动。

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沿袭我国古代的习俗,利用花灯开展“新生入学礼”活动。当家长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或家长就为孩子准备一盏灯,悬挂于学校的主干道上;经过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后,家长会为孩子写上一段祝福的话语,在点灯仪式时悬挂于灯上并留影纪念。此外,学校还开展一系列与灯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最美的灯;元宵节与父母相伴去各处赏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制灯谜、猜灯谜活动;结合环境保护主题,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花灯;假期实践活动中,用酒盒配合彩纸制作卫星的造型灯……花灯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文化形态。

2019年春节前夕,学校收到一个邀请,黄帝故里景区希望用学生的花灯作品装点节日气氛。师生共同进行设计、规划、执行,制作出大型花灯“五鼠闹新春”,花灯被布置在黄帝祠门口,成为烘托节日气氛的主景观。此外,两条十多米长的可舞龙灯装饰在祈福树周围,大型仿古建筑木艺灯点缀在广场上,还有近百盏学生平时制作的各种中小型花灯,在风雨走廊悬挂了近30米,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为教学变革提供空间

为了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学校努力探索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在尊重、激励学生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系列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来促进课程的有序开展。

每学期初,学校会设计出目标考核量表,分发给学生熟悉需要考核的内容,让他们明确课程评价标准的同时,也为自己本学期的花灯制作预设目标。评价穿插在课程学习的各个时段,这是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评价;学校还会组织期末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以“星星、爱心、小红花”的方式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学生更愿意直接动手制作,如果要求他们提前规划,大多时候也只有简略粗糙的想法,甚至在制作时还会推翻自己的设想。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采取的评价方法是:学生可以边制作边记录,如果想法有改变,允许在制作完成后重新梳理制作的流程和思路,从而完善制作的思维路径。

“尚美·花灯”是原创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可供参考,但这也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空间。在教学方式上,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听”的局面,而是师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携手进行与花灯有关的探究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自觉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沟通,形成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课程的意义不仅是带着学生制作花灯,还希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审美情操、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新郑市黄水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25日第6版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蔑代表是什么生肖2

佤族的由来

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佤族人口数为396610。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英、美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了一种佤文,很粗糙,使用范围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语言工作者对佤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1957年设计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佤族是中国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2年),汉武帝置益州郡,辖境达今高黎贡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当时分布在澜沧江以西的佤、布朗、德昂等族的先民,已在汉朝的统属之下。公元69年(东汉永平12年),置永昌郡,辖区包括今临沧、思茅地区和德宏、西双版纳两自治州的佤族分布区。此后,经魏晋南北朝,中原王朝均沿东汉建置,设立永昌郡。唐代,佤族先民受南诏统治。宋代,佤族分布区的北部属大理政权的永昌府管辖。源潮,佤族居住娣区分被属于云南兴盛的镇康路和孟顶路军民总管府。 明朝设立孟连长官司。 再有佤族分布的其他地区有设置了镇康御夷州和孟定御夷府,后又将孟定御夷府分置耿马宣扶司,也称孟定府。清代前期沿明制而略有变更。至光绪十三年(1887)设镇边直隶厅,辖孟连、西盟、澜沧、沧源等地。中华民国时期,沧源、耿马置设治局,镇康、双江、澜沧(包括孟连和西盟)均改为县。

关于佤族先民的族称与分布:汉晋间统称中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为“濮”,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及红河以西广大地区,与壮、傣等族先民交错杂处。唐、宋时期,澜沧江以西的“望蛮”、“朴子蛮”、“赤口濮”、“黑焚濮”都是佤崩龙语支各族的族称。元代的“蒲蛮”分“生蒲”(或称“野蒲”)和“熟蒲”。“生蒲”在镇康及其以南,与佤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元、明两代,大量汉族居民移居滇西。与此同时,以今西双版纳和德宏为中心的傣族也日益强大起来。汉、傣以及其他民族的迁徒,一方面使佤族的居住区逐渐地集中到阿佤山区,另一方面佤族也进一步和其他民族杂居共处。明清文献中对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称,其中“嘎喇”、“古喇”、“喇喇”、“哈瓦”、“卡喇瓦”、“哈喇枉”和“卡佤”等就是对佤族的称呼。关于唐以前佤族的情况,历史记载不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西汉至唐初,对于滇西与佤族居住在同一地区、在语言上有着密切关系的崩龙、布朗,经常概括于同一名称之下,被视为同一族体

佤族的舞蹈

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共有有70多种跳法。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

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

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它流传于南腊乡和班老乡一带,舞蹈无乐器伴奏,而是由领舞者领唱、众人合唱,舞者围成圈,手拉手,面对着棺木跳舞,动作自始至终只有跺步、抬腿、身微俯及踏步、直身五个动作组成。

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伴奏是以二拍子进行。无唱词,舞蹈动作轻巧、灵活。

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它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唱词的大意就是祈祷木桥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大桥落成之后,杀猪剽牛时两个男性在象脚鼓、镲、铓、锣乐器伴奏下跳双刀舞。舞刀者的刚柔、力度随着伴奏音乐节奏的强弱而变化。

刀舞:流传于班老一带的一种自卫防身的民间刀术,舞蹈属男性集体舞,从傣族地区传人。刀舞由蹲步动、左膝跪地动,右膝跪地动,左上步左膝跪地动,右上步右膝跪地动五个部分组成。无乐器伴奏,一般只在比较重大的节日里才表演。

三弦舞:佤族祖传的一种不分季节性的男女自娱集体舞蹈。在月光下无唱调,用三弦伴奏着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潇洒、自如。舞曲激扬、抒情,属小调式乐曲。男女青年们往往在舞蹈时互诉衷情。

口琴舞:与三弦舞的内容和性质大体相同,也是属于佤族祖传的一种无季节性的舞蹈。口琴舞是由竹蔑制作的口琴伴奏,男女青年集体自娱性舞蹈,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舞曲清新、欢快。

毕颂舞:译为汉语意为"围圈跳"。它是佤族祖传的用毕颂(即直箫)伴奏,不分季节、男女娱乐交际时跳的男女集体舞蹈,舞蹈时吹奏者在中间边吹边跳,其他舞者在外围成圆圈手拉手也用呼喊声随着音乐节奏起舞,舞蹈潇洒、自如、粗犷、豪放。

佤族跳摆:流传于班老、班洪、南腊一带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伴随小乘佛教传人,只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时跳一次。佤族跳摆与傣族跳摆最大的区别是:傣族跳摆是属于男性集体舞,用象脚鼓、铓、镲伴奏。佤族跳摆是属于男女性集体舞,是在蜂桶鼓、铓、镲伴奏的节拍下起舞。舞蹈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  无乐伴奏歌舞:是佤族传统的自娱性歌舞,它分为男女儿童集体舞、女性儿童集体舞、女性青年集体舞三种类型。男女儿童集体舞是儿童以游戏的形式跳的舞蹈,其形式活泼、生动。如《出门》、《团团转》、《路平平》、《花生舞》等。女性儿童集体舞是表现女性儿童一边做家务,一边随歌起舞的舞蹈,如《泉水流》、《裹叶子》等。女性青年集体舞是女性成熟后向男性展示自己的美,表达自己对爱情追求的舞蹈。舞蹈潇洒自如、深情豪迈、音乐节奏欢快强烈,如《甩发舞》、《多依花》等。

芦笙舞: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蹈仅有芦望伴奏,舞者也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芦笙舞共有50多种跳法和伴奏舞曲。其共同的特点是:跳跺的力度强,多为左脚轻、右脚重,手部动作为随身自然下垂、前后摆动。队形为面朝逆时针方向的圆圈,时有顺时针方向的退步,后撤式向圆心靠拢。舞蹈的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舞蹈潇洒、豪爽、刚毅、朴实,内容多是表现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等。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解放后,《舂碓舞》经加工、整理后已搬上了艺术舞台、上银幕、电视。

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

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佤族的文化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个崖画点。这些崖画大都画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沧源崖画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像、动物像、村落图、狩猎图、祭祀图、舞蹈图等。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沧源崖画采用平涂法,手法简练,生动传神。人体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却画的姿态多变,动感强烈。通过双臂和双足的种种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动内容。动物也是如此,虽然五官不清,但通过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征,也可以辨认出其种属。

佤族

沧源崖画图像多呈赭色。作画的颜料可能是用赤铁矿、虫胶和动物血调制而成的。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分析,这些崖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佤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神物加以崇拜。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佤族民间歌曲有“咯格来”(玩耍歌)、风俗歌、宗教仪式歌、爱情歌、劳动歌等,音区偏低,音域较窄,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

佤族的传统节日

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和作用,“拉木鼓”便成佤族极为隆重、盛大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里砍伐树木,拉入寨里,制作新鼓,更换旧鼓活动。多于农历11月(佤历1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水牛数头和取肝看卦黄牛一头,以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2天一大早,全寨男女老少(一些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的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把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是不能进寨,要停放寨外,需杀鸡祭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日,举寨欢腾。邻寨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载歌载舞,剽牛和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二十余天。抠凿完成日,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的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于木鼓房周围,再一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指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其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的声音,其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谈情说爱“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单独活动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是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里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和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与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了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之后,就会送一些手镯和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里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能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她们认为,送礼物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光彩。姑娘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小伙子,礼物就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和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要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就表示接受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其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和订婚、结婚,喜结连理。

新米节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日子。因为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和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时间也不一样,但以前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其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其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在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与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当天,主人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过节酒肉佳肴。之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要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其谷神,敬献其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与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能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乡亲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和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喜悦。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佤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建筑】

佤族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枕木头,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个别打铁户也在楼下设有风箱和打铁的一套工具。

【饮食】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地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佤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浓,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榔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节庆】

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的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 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谈情说爱“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新米节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佤族的服饰

西盟佤族女子穿贯头式紧身无袖短衣和家织红黑色条纹筒裙,赤足,戴耳柱或大耳环,项间佩挂银圈或数十串珠饰,喜戴臂箍、手镯,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腰间亦以若干藤圈竹串为饰。披发,发箍用红布或金属制作。过去,佤族女子的脚上都戴有数个或数十几个竹藤圈。按习惯,女子每增加一岁就增加一个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之说”。天寒时,佤族男子披麻毯或棉毯御寒。此外佤族男子还有文身的习俗,其纹样大多为动物纹,也有少量的植物纹。

2 男子服饰

佤族服饰有地区差异,西盟的男子一般穿黑、青色的无领短款上衣,下着黑色或青色的大裆宽筒裤,剪发。用黑、青、白、红色的布包头,喜欢戴银镯,佩竹饰,出门肩挎长刀、挂包。女子多穿贯头、V形领紧身无袖短衣,下穿红、黑色横条纹的筒裙,披发,佩戴银、竹、藤制饰物,喜欢用竹或藤做成圈状饰物装饰在颈、腰、臂腿等处。男女老少都喜欢佩用极具民族特色的佤族挂包,男女青年还用作爱情的信物。服饰原料多为自制的棉、麻土布、染成红、黄、蓝、黑、褐等色,配上各种色线,织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

佤族妇女都从事于家庭纺织。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纺织满足不了他们生活的需要。长期以来,佤族缺少衣穿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妇女只穿一条麻布裙,有的男子只有一块遮羞布。他们较普遍地穿上衣服是解放后的事。男女皆赤足,不穿鞋子,也不会做鞋子。

男子剪发,头缠包头。包头巾有黑色、白色和红色。男子穿短衣,裤子短而肥大,尚黑色。男青年一般领上戴有竹藤制的项圈,少数富有者戴银项圈和银手镯。有的男子还穿耳纹身。

3 妇女服饰

妇女的服饰,各村寨不同。岳宋妇女上身着披户,裙子长而大。马散妇女上身穿无领短衣,裙子稍短,小腿上缚有裹脚布。芒杏、翁戛科等寨,因受拉祜族影响,上衣近似拉祜族,裙子与岳宋同。中课、永广等寨,上衣与拉祜族和汉族相似,裙子与马散同。妇女都留长发,不梳辫子,头发多披肩洒向脸颊两侧及肩背,用发箍从前额到脑后把头发拢住,这样既可保证头发不散落在前影响视线,又显得美观大方,使用也很方便。发箍是佤族妇女最具特色的头饰,在我国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是识别佤族的最简明的标志。它呈半月形,中间宽,两头窄,长约30多厘米,中部宽约10厘米,多用铝、银制成,也有竹藤制的。耳戴银环(最大的直径约六、七分),颈戴银项圈和若干串料珠(有的料珠中还加有贝壳)。腰围若干个竹圈,小腿和大腿之间戴着若干个竹圈或藤圈,大小臂间戴有银饰,手指上也有戴戒指的。这样的服饰实在负担太重,很不方便,可是佤族却以为美。

4 历史

佤族的服饰可能与东南亚某些民族有历史渊源。例如,我国南北朝时期,对于东南亚的民族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林邑……俗居处为洞,名曰干兰。……男女皆以横幅古贝绕腰而下,谓之干漫,亦曰都漫,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以南诸国皆然也。”扶南至唐为真腊,发展到今日即现在的柬埔寨。柬埔寨的居民主要是孟高棉族。佤语属南语系孟高棉语族。所以,佤族在服饰上与东南亚某些民族(如高棉族)的共同点,也可以说明佤族与他们在族源上的渊源关系。佤族有自制的布单和自外民族买来的棉毯,睡时作被,早晚冷时就披在身上。佤族妇女的上衣是结构、剪裁及制作都很简单的贯头式。这种衣服是用一幅布双折,中剜一洞,左右臂附近略剜掉一些,两裉连接便成,穿时从头上套下即可。佤族妇女上衣短小,紧身,领呈“V”字形,无袖,两裉和前襟均用线缝合,再配上彩织的花纹短裙,颇具现代时装的韵味。

佤族的人口和分布地

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南部,人口合计347738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98.8%;其余4236人分散居住在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广东等25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0.2%。居住在云南省的一个佤族聚居区和三个佤族散居区:以沧源、西盟县为中心是佤族主要聚居区;以保山、腾冲、梁河、风庆等县为北散居区;以思茅、普洱、景谷县为东散居区;以西双版纳为南散居区。

佤族人口的地理分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以西盟、沧源为中心,呈现扇状向北、东、南伸展,离开中心愈远,佤族人口稀疏;

其二,在聚居和散居区,佤族与傣族等民族形成大杂居的局面,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其三,在各民族大杂居的局面下,佤族保持了本民族居住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以村寨为单位的聚居;相当程度上保留本民族的社会文化。而分散在其他民族占多数的村寨中的佤族,则逐步地融合、归入到其他民族之中。

地理环境

佤族分布的地理区域,约东径90°100°,北纬22°—24°,处在北回归线的南北,属亚热带气候。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很适宜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旱稻、水稻、玉米、小红米、高粱、小麦、白薯、马铃薯、油菜、花生、芝麻、豆类和瓜类。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甘庶、茶叶、橡胶、草棉、木棉、麻、烟草、蓝靛、龙舌兰、紫梗和其他药材等。阿瓦山林茂盛,翠竹成林,种类繁多。除竹林和木林外,还有黄果、桃、李子、菠萝蜜、美人香焦、酸木瓜、核桃、花椒、桐油等经济林木。在森林和灌木丛中,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麂子、羚羊、豪猪、野猪和各种禽兽。

佤族很早长期生活、劳动、繁衍在由高山、深谷、林海组成的神奇、美丽的土地——阿佤山。这里的山脉,皆自北而南,主要有照房山、回汗山、四排山、窝坎山、芒告山、西盟山、龙坎山和大黑山等等,最高山峰海拔达2800米,是澜沧江和萨尔温江的分水岭。主要的河流有勐董河、拉勐河、小黑河、南览河和南垒河、流入澜沧江;南定河、芒库河、南滚河、南马河、库杏河、南康河、南锡河和南卡江、流入萨尔温江。

阿佤山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1300米上下。这里气候宜人,既无严冬,又无酷夏,只有“干季”和“雨季”之分。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平均年气温为摄氏15.3度,平均年降雨量达2739毫米,在云南省各地区降雨量为最多。

蔑代表是什么生肖3

一、 生 肖 牛 性 格 优 点 :

1、 做 事 谨 慎 小 心 , 脚 踏 实 地 行 动 缓 慢 、 体 格 强 壮 、 毅 力 强 、 自 我 牺 牲 。

2 、 依 照 自 已 意念 和 能 力 做 事 。

3、 在 采 取 行 动之 前 , 早 有一 番 深 思 熟 虑 , 而 且 有 始 有 终 拥 有 坚 强 的 信 念 和 强 壮 的 体 力 。

4、 有 牛 脾 气, 明 辨 是 非 按 部 就 班 , 事 业 心 强 最具 耐 力 。

5 、 内 心 有 强 烈 的 自 我 表 现 欲 望 , 故 不 适 合 作 默 默 无 闻 的 工 作 , 天 生 优 秀 领 导 。

6 、 女 性 持 家 有 方 , 是 传 统 的 贤 内 助 , 非 常 重 视 子 女 教 育 。

7 、 虽 然 婚 姻 方 面 不 太 协 调 , 却 能 以 旺 盛 的 精 力 投 入 事 业 中 成 为 有 成 就 的 企 业 家

属牛人6月要出“大喜事”!这是要上天啊

6月,属牛人福上加福!

二、 生 肖 牛 性 格 缺 点 :

属 牛 的 人 大 多 都 对 自 己 很 有 信 心 , 不 妥 协 , 不 奉 承 , 甚 至 偶 尔 会 轻 蔑 别 人 的 软 弱 , 假 使 他 能 稍 加 放 松 , 由 日 常 生 活 中 , 多 培 养 热 情 与 幽 默 , 相 信 能 在 感 情 的 世 界 中 拥 有 属 于 自 己 的 一 片 天 空 。 女 性 较 缺 乏 娇 柔 , 如 果 能 意 认 到 自 己 的 不 足 , 改 变 一 下 拘 谨 冷 漠 的 态 度 表 现 自 已 则 在 感 情 上 亦 能 称 心 如 意 。 因 任 劳 任 怨 加 上 个 性 固 执 不 听 劝 告 , 喜 欢 我 行 我 素 , 过 于 的 自 我, 这 样 往 往 得 不 到 身 边 人 的 喜 欢 , 甚 至 会 是 被 人 的 疏 远 , 也 是较 为 别 人 讨 厌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