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里面的兵代表什么生肖

宜昌“委员e家”聚焦磷石膏治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湖北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象棋里面的兵代表什么生肖1

湖北日报记者郑岚 通讯员侯天臻

核心提示

地处长江之滨,绿色化工是宜昌今天和未来的当家产业。宜昌要把化工碗端得更牢,把化工饭吃得更好,磷石膏综合治理是必须答好的难题。

如何发挥政协平台优势,助力解好宜昌”必答之题”?6月16日,一场以“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主题的宜昌市“委员e家”协商活动,在宜昌中心城区的一处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晴川明月建筑工地上举行。

磷石膏治理宜昌跑出加速度

宜昌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15%、全省50%以上。据统计,每制取1吨磷酸,通常会产生约5吨磷石膏。

磷石膏利用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全球综合利用率不到8%。目前,堆存仍是大量化处置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磷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磷石膏对长江生态造成一定影响。磷石膏综合治理事关长江生态保护和宜昌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宜昌全域发力,不断攻克磷石膏在技术领域内的关键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标准上的突破。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20.4%逐年提升,2021年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量651万吨,综合利用率52.3%,年均提升10.6个百分点。

企业期盼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家看,这栋楼的建筑内墙、外墙内侧和顶棚抹灰,都是用的磷石膏。不仅施工便捷,造价还相对低了不少。”睛川明月建筑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介绍。

工地内的空地上,宜昌多家企业现场展示自家的磷石膏产品。加气保温板、自流平……除了以磷石膏为原材料的各式建筑材料外,企业还展示出了象棋、牛虎猪生肖摆件等各式由磷石膏制成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防水性能如何?市场接受度怎么样?”政协委员们带着问题边看边了解。

“磷石膏应用广泛,但目前市场实际应用规模很小,‘最后一公里’末端应用始终未得到真正解决。”“从市场层面上,许多业主和消费者对磷石膏产品应用仍有疑虑,推动从国家层面制订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和标准标识,从而打消市场担忧,将更有利于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的规模发展,促进磷石膏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协商现场,湖北宜化磷石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云峰、湖北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波、昌耀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赤球等纷纷认为,磷石膏综合利用大有可为,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卡脖子”的难题。

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同答题

“宜昌磷石膏放射性、重金属含量远低于相关标准。高含量免烧磷石膏利用技术可行,应用中只要坚持遇到问题集中攻关、很快能攻破。”三峡大学磷石膏研究院副院长黄绪泉副教授建议,政府在技术研发上继续强力支持。市政协委员蒋小丹、黄毅等人也从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前端减量、中端突破、末端治理、技术攻关、政策支持、标准引领、示范带动、协同合作建言献策。

“我们将制定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在市政建设、建筑工程、道路建设、水利、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方案、政策措施,明确年度推广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络渠道,以资源、市场为纽带,互访互助,推动合作。”听取了企业困难、专家建议后,宜昌市住建局、科技局等八个部门一一回应。

宜昌市副市长杨卫华现场表示,宜昌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完成202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目标任务。

协商现场全过程采用视频连线、现场直播,吸引两万余人次参与互动。

“这次活动把服务企业摆在活动的最突出位置,协商活动变成企业产品的现场展销会和委员的线上‘带货’,是实实在在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政协版本。”宜昌市政协主席王均成总结协商活动说,这次活动必将助推凝聚共识,加快形成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解“必答之题”的“一条心”,必将助推完善机制,加快形成前端减量、中端提级、末端应用、全程治理的“一条链”,必将助推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技术进步、科学高效利用的“一套标准”。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象棋里面的兵代表什么生肖2

谜语在中国的起源很早,古人称谜语为隐语、廋辞、灯虎、春灯、灯谜等。隐语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春秋左氏传》中,《史记》与《战国策》中也有相关记述,这时隐语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

作者 成志伟正月十五猜灯谜 新华社资料图

南朝文人鲍照首创字谜,唐代时又有发展。灯谜活动始自南宋,明代以后渐成风气,组织者在灯笼上书写或粘贴谜条,供人猜射,在上元节(元宵节)最为盛行,故称“灯谜”、“春灯”。在谜界称为灯谜的,专指文义谜;其他如事物谜、画谜、射覆谜、故事谜等各种花色谜类,则统称“谜语”。当然,灯谜也算是谜语的一大种类。

谜语融趣味性、疑难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如今新灯谜日益繁盛,文学艺术性增强,所以现在谜语已归入民间文学的范畴,社会地位更高了。

从大类和形式上分,谜语可分为文义谜(灯谜)与事物谜两类。从内容上分,谜语还可以分成许多品种:字谜是谜语中的大类。语谜和词谜也是较为常见的,其中有成语谜、口语谜、俗语谜、歇后语谜、常用词谜等。名词谜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里的名词都可入谜。人名谜、地名谜也是一个重要类目,各种人名、地名都可制谜供人猜射。书报刊、影视剧名是谜语的大宗,其内容伴随新作品的出现而无限延展。事物谜种类繁多,任何事物和自然现象都可入谜,大人小孩都能猜。除此之外,还有几类特殊的谜语:一是带谜格的谜语,需按谜格要求去猜。二是花色谜,五花八门、新奇绝妙,诸如射覆谜、画谜、印章谜、象棋谜、外文谜、数字谜、故事谜、谜语故事等。

生肖谜是以十二属相为素材制作的谜语。十二生肖既可以作为谜面出现,也可以作为继底来猜射。制作和猜射生肖谜,不仅要熟悉十二生肖的特征习性状貌,还要具备一些天干地支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年份,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具体为鼠对子、牛对丑、虎对寅、兔对卯、龙对辰、蛇对巳、马对午、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鉴于此,十二生肖可以用十二地支来代称。这种指代方法,在谜语里普遍使用,猜生肖谜时要特别注意。

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出生者都属猪,猪宝宝便大受青睐了。有一谜语“猪年前头是鼠年”,猜一字。谜底是“孩”。此谜中皆用地支名代生肖名,以亥代猪,以子代鼠,两个替代字合并,子在前,从而得出谜底。另一谜“杀猪宰羊款宾客”,猜一四字成语,谜底为“刀下留人”。前面是杀猪宰羊动刀子,只留下人受款待。再一谜“磨刀霍霍向猪羊”,猜一中国古代官职名。谜底是“宰相”,寓意是杀猪的样子。还有把猜猪作为谜底的,如“十二生肖鼠为先”,猜一动物部位,谜底是“猪尾巴”,因为猪在十二生肖中居于末尾,与鼠的首位相对,猪成了尾巴。另一谜语“兴旺发达已亥年”,猜一动物名。谜底是“荣昌猪”,颇为贴切。

其他生肖的谜语也极多,再举几例供大家赏玩:

“姑娘属蛇”,猜一金庸小说人名。谜底为“小龙女”。

“米老鼠”,猜一字。谜底为“籽”。

“买到牛市股票”,猜一四字成语。谜底为“胜券在握”。

“忽报人间曾伏虎”,猜一中国现代诗人名。谜底为闻捷。

“落花时节摆龙门”,猜一鲁迅作品名。谜底为《春末闲谈》。

“蛇年已过”,猜一机械名。谜底为马达。

“龙腾虎跃又一春”,猜一水浒人名,谜底为时迁。

“雄鸡”,猜重庆一地名。谜底为酉阳。

“兔子不吃窝边草”,猜一四字成语。谜底为“舍近求远”。

生肖谜语趣味无穷,节假日或庆典活动时猜一猜,益智怡情,快乐多多。

(原标题:生肖谜语趣谈)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象棋里面的兵代表什么生肖3

辞旧迎新虎年到。在十二生肖里,虎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意象丰富,由此衍生出的虎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各地有哪些关于虎的民俗?与虎有关的文物里藏着怎样的历史?海南是否有过虎的踪迹?那些带着“虎”字的地名、动植物,又演绎着怎样的趣事?请跟着本期海南周刊一起探寻“虎”迹。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东北虎。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虎虎生风侃虎俗

丑牛辞旧岁,寅虎报新春。2022年,是十二生肖纪年中的虎年。虎虎生风、生龙活虎……不假思索,人们总能很快想出几句关于虎的吉祥话。这些话在新春佳节里被大家不断发送,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传播现象,显出虎文化已深入人心。

虎主题文创产品。

虎是“百兽之王”,从古至今虎在人们心中有多种形象。它既是雄壮威严、勇敢强大的象征,也是凶险的代名词;它既能成为虎符那般严肃的权力载体,也可以是百姓家中可爱的虎头帽。虎意象的丰富多元、虎文化的光彩夺目,是中华传统文化绚丽多姿的一个缩影。虎年伊始,让我们一起探寻虎文化、侃侃虎民俗。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小东北虎。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虎·物

在电影《鹿鼎记》中,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开场时便戴了一顶虎头帽,在无厘头中透着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虎头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原本是虎文化图腾在人们生活中的延伸,代表长辈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寓意为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虎头帽。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图腾。虎是“百兽之王”,威武雄壮,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天然是人们信仰中的庇护神。这种崇拜逐渐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虎头帽、虎头鞋、虎围嘴、虎面肚兜等物品随之涌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有单头虎、双头虎、虎枕头等造型。各地制作布老虎的用材和工艺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用棉布或丝绸缝制出虎形,再塞入谷糠、棉花、香草等。此外,还要在布老虎的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纹饰。布老虎因其可爱又威武的样子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传统社交中的馈赠佳品。

虎的形象也给古代建筑师带来灵感。在广东潮汕地区,有一种传统民居样式名为“下山虎”,又称“双跑狮”。“下山虎”之所以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房屋格局似一只下山寻食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大门恰是虎口;二是“下山虎”为一远古星座名,该星座的形式与房屋格局相似。

其实,“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落,属于潮汕地区最基本的建筑格局。当然,它也可以发展衍生出更宏大的建筑格局。在“下山虎”中,有相对于围墙的正屋三开间,大客厅位于中央,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两侧与大房相接各有一间厢房,俗称“伸手”。房屋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

粤菜龙虎斗。

在神州大地,还有不少以“虎”命名的美味佳肴,如虎皮青椒、虎皮豆腐、虎皮三鲜、虎皮肘子等。当然,这些菜肴并非真的用虎皮烹制,只是因为主料在烹制后呈褐黄色,并有深浅相间的色泽或褶皱,与老虎的外表略有相似,因而得名。淮扬菜的代表作炝虎尾,其主料实际上为黄鳝。

陕西一些地方有“挂老虎馍”的婚俗。迎亲前,新郎舅舅家蒸一对老虎馍(馒头),并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就把老虎馍挂在她的脖子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吃,寓意新人永结同心。

广东潮汕地区的“下山虎”民居。

虎·趣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副与虎有关的对联,上联为“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对出下联“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传说,明代才子解缙一日邀好友下棋,两人对弈几轮后,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刘海。”此时,解缙看了看桌上的象棋,对出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

一段关于宋代名臣王安石的传说也与虎有关。据说,王安石赴京赶考,正赶上了元宵节,家家户户高悬彩灯,王安石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贴出上联征对招亲。这上联写的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对不出,就将这上联记在了心里。进了京城,主考官看见随风飘扬的飞虎旗,出了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身藏”让考生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便把大户人家关于走马灯的上联拿来作答,因而被主考官高看一眼。

我们熟知的趣事还有“狐假虎威”,这个听起来如外国寓言般的故事,出自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史学名著《战国策》。书中有一句话:“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如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借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和欺压他人。

类似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还有“猫教虎艺”:猫将本领教给了老虎,却不教其上树。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诗《嘲畜猫》自注中说:“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后来清代诗人孙枝蔚在其诗《闲趣》中也写道:“浮萍叶大鱼秧活,鹦鹉声高虎舅来。”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寓言故事,自然都当不得真,但这些奇闻趣事在千百年中流传下来,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也是中国虎文化的一部分。

表演皮影戏用的虎道具。

虎·语

熟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些我们经常脱口而出的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都是内涵丰富的历史活化石。在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威严、权势、英勇不凡,汉语中有不少与虎相关的熟语有这方面的意思。比如,“虎步龙行”一词原指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出自《宋书·武帝纪上》中的“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现在常用于形容庄重威武的仪态。又如我们熟知的虎踞龙盘、虎落平阳被犬欺等。

在古人的印象中,虎也有生性凶残的一面,人们对于老虎的畏惧也反映在熟语中。古人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陪伴在君王身边的危险,说出了对自身处境的担忧。以“人惧虎”为主题的歇后语也很多,如“老虎拉车——没人赶”“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等。

《礼记·檀弓下》中还记载了“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当地虎患严重,可因为其他地方有国君苛刻的暴政,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她的亲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亲人的坟墓哭泣。用虎来突出苛政的危害,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虎的印象。

在众多关于虎的熟语中,虎的形象也并非都是凶神恶煞的,虎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比如,我们谈及父子关系经常会说:“虎毒不食子。”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虎崽,这个比喻意在说明人皆有爱子之心。明代的汪广洋在诗《画虎》中写道:“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老虎贵为“百兽之王”,没有任何动物敢惹怒它,但老虎对自己的孩子含情脉脉,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眼。

在熟语中,虎可谓“全身都是宝”,虎口、虎皮、虎头都可以作为熟语的素材。人们用“虎头蛇尾”形容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全无;用“虎头虎脑”形容小孩长得壮健憨厚;用“老虎嘴里拔牙——找死”说明事情很危险;用“虎口逃生”形容死里逃生。鲁迅先生也有一句话“拉大旗作虎皮”,原指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现在常用于形容借他人抬高粉饰自己。

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母子虎形玉饰件。

虎·琼州

《汉书·地理志》中一句“(海南)亡马与虎”流传近两千年,明代海南籍诗人王佐在《南溟奇甸歌》中也提到“通国之虎,岭南所有也,而甸域无之”。但“海南无虎”不代表海南没有与虎相关的文化。

锣鼓喧天,号角声起,在冼夫人纪念馆门前,两只黄色斑纹的“老虎”或嬉戏打斗,或凌空扑咬,或就地翻腾。一旁还有扮作土地公、土地婆的人在跳着秧歌舞应和。气氛正浓时,两名身着绿衣的年轻人走上前,一手抓住虎头,一手作势要打虎,将这一出打虎戏演得虎虎生风……1月24日,海口市美兰区2022年“非遗”集市闹新春线上展播活动开启,前期推出的视频主题便是海南虎舞。

据《海口市年鉴》记载,虎舞于明朝中后期随移民传入海南。海口虎舞以武术为基础,演员表演时将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内容大致包括布阵、开场、单人表演、双人对打等。表演时,每队多达二三十人,每只虎由两个人分别舞动虎头、虎尾,还有人扮作土地公、土地婆,其余人扮演兵勇手持长矛、长棍、短棍、大刀、长剑等兵器列队摆阵。虎舞表演一般围绕“人虎搏斗、人虎共处”的主题展开,故事脉络为人们为了平安美好的生活与虎搏斗,最终与虎和睦相处。2009年,海南虎舞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虎舞表演。 海口市美兰区委宣传部供图

虎舞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较为流行,其中又以三江镇罗梧村的虎舞表演最为有名,琼北地区流传着“三江鼓、罗梧虎”的说法。关于海南虎舞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人们为纪念冼夫人创造了此舞。每年农历二月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虎舞都是节庆活动的重头戏。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罗梧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每天的虎舞表演都会吸引附近镇村的群众前去观看,热闹非凡。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