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芦苇代表什么生肖

石超《古人如何过端午——文物中的端午节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乐艺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人用芦苇代表什么生肖1

古人如何过端午

——文物中的端午节习俗

中古工艺美术中的纹样与题材专栏

浙江省博物馆石超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在古代纪年的天干地支里,五月为地支里的“午月”,“五”与“午”通用,所以端午节的名字由此而来。西晋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午节,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习俗主要有划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洗草药水、拜神祭祖、食粽子、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佩香囊、跳钟馗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

苏东坡的《六幺令》:“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岁华忆语》:“端午节人家,……五日,以野花为束,蘸水洗目曰洗火眼。洗毕,掷小鹅眼钱于盆中,倾向门外,曰抛火眼。酒中置雄黄,饮之曰可去毒。于小儿额用雄黄书‘王’字,以象虎形,云易长成。以雄黄书小纸条,其词曰‘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蛇虫尽消灭’,于墙角倒帖之,谓避虫豸。午酒必有一馔,则萱花、木耳、银鱼等五种炒之,曰炒五毒。午餐既竟,则相率至秦淮水滨看龙舟矣。”、“闺中儿女采桃叶盈筐,叠折之,粘作虎形,饰以绣,极璀璨精致。又以五色线编作绦,曰长命缕。剪彩缝作天师,或小虎、黍角状,大裁如指,垂绦上,俾小儿系之。”

《燕京岁时记》:“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雄黄酒、咸鸭蛋、樱桃、荔枝、粽子,白石老人笔下的端午,活色生香,让人垂涎。洒雄黄酒是很多地方的端午习俗之一。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进入梅雨季,随之而来的是蚊蝇、害虫活动和繁殖频繁。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能擅自内服。在端午节,人们可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以灭蚊和杀虫。

程十发绘《端午即景》 枇杷与粽子是江南端午必备之物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荆楚岁时记》中有关端午习俗的记录

一、《端阳故事》中的端午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清代徐阳曾绘有《端阳故事》八桢,比较全面地把端午节的八种习俗用绘画表现出来。并把历史上汉唐时期的端午习俗也清晰地描绘出来。如今这些端午习俗大部分得以保留,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钉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金国在端午节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大定三年(1264)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

赐枭羹: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在汉代,五月初五有一个官方礼仪,即皇帝命令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也就是猫头鹰汤,这是因为在古代传说中,猫头鹰吃了自己的母亲。古代认为它是恶鸟,为了灭绝它,特意选择在端午节这天来吃,在宫廷中,皇上赏赐枭羹,其实也包含着教训大臣,不要做恶人、奸臣的政治涵义。

采药草: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此时草药阳性最足,效力最好。

养鸲鹆(qu yu):去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鸲鹆即八哥。有业者说,八哥换羽后半年内,记忆力特别好,适合教语。

荆楚风俗,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户上,以禳毒气。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据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卷三《五月》记载,端午当天人们用菖蒲做成张天师驭虎的形象,与艾人一同悬挂在门上。

系彩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汉代以来,人们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线组成长命缕。五色是东西南北中五方之色,也是五行的颜色,代表乾坤流转,生命不绝。旧俗以彩丝为端午日应节之物。据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可辟邪崇,又名“长命缕”、“续命缕”。唐代故事,宫中常于端午日以彩丝所结长命缕赐诸臣。《辽史˙礼志》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

明 文徵明《端午赐长命彩缕》

裹角黍: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意,以赞时也。裹角黍就是今天的包粽子,北方用芦苇叶,南方用箬竹叶。

一千年前宋人吃的粽子,安徽南陵县弋江镇铁拐村宋墓出土。今天我们粽子的包法与之无异,可谓一脉相承。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是即粽子之原起也。”

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盛会。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位于南方正中天。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尧典》中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夏小正》中的“五月初昏大火中”,讲的都是此时的天象。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还进行与龙相应的活动,如划龙舟等。

二、文物中的端午节令植物

张岱《夜航船》中记载的五瑞花:“端阳日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栀花插瓶中,谓之五瑞,辟除不祥。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开窍醒神。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

自然界的艾草

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艾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历来都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习俗,也有“艾草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的说法。艾叶对于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把艾叶清洗干净后用水煮5-10分钟,将艾叶捞起,用煮出来的水洗澡。干枯后的艾草株体泡水熏蒸也可消毒止痒,祛寒。有些地区风俗要一边洗一边念叨着,“艾叶香,艾叶苦,驱痛驱寒在端午......”

明 项圣谟 《折枝菖蒲图》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墨笔绘折枝花束一束,菖蒲、艾草、石榴枝、栀子、蜀葵等,石榴儿枝头花朵点缀,栀子花朵绽放,蜀葵亦已开放,下端用藤条捆在一起,似乎为端午准备。

明 陆治《榴花小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不仅长于山水画,也能画花鸟,所作花卉生意盎然,在吴派画家中以能得宋人韵度,备受赞赏。此幅小景画菖蒲、百合、石榴,兼用没骨、钩勒两种方法,随意钩画点染,构图和设色均不落俗套,是陆治七十五岁老境成熟之作。画作上方自题“隆庆庚午天中节,包山陆治写”,天中节即是端午节,可知此为陆治应景之作。

明 刘广 《端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石榴、菖蒲、百合、蜀葵、艾草等端阳时节植物五种,兼采没骨、写意二种画法,笔意疏简,设色淡雅,饶具韵致。款署“丙子端阳画于荆园 刘广”。刘广(生卒年不详),字元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秀润。

清 王时敏《端午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王时敏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艾草、蜀葵以及石榴花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

此图是王时敏较为罕见的墨笔花卉,为其晚年作品。

清 陈舒《天中佳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名“天中佳卉”,天中即端午节,故所绘均为阴历五月时节花卉,如石榴、蜀葵、萱草、菖蒲、枇杷等。画花卉或以没骨法体染而成;或先钩后填彩,然笔意疏简,饶有韵致。

清 郎世宁 《午瑞图》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秋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端午节而绘制的。虽然画面没有落年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尽管此图中他对静物的表现技法源自欧洲油画,然而其内容反映的却是蕴含华夏民族两千余年文化精髓的风俗。正是由于借助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折衷技巧与迎合中国皇帝趣味的题材选择,才使郎世宁成为深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并且大加重用的西洋画家。款署:“臣郎世宁恭画”,下钤二印,印文模糊不辨。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

两峰道人罗聘绘端午节令绘画

栀子花、石榴花、艾草、菖蒲、葫芦、蟾蜍均为端午节令物

清 余樨《端阳景图》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在日丽水暖的郊外,蜀葵、菖蒲、艾草等植物竞相生长,青蛙、蟾蜍和蜻蜓等动物在春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欢欣景象。此图是作者任职宫廷期间所作,线条工细、匀整、流畅,设色典雅富丽并富有装饰性。动植物造型准确且富有生趣,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技巧。

张大千绘《五瑞图》

满族人把端午节叫“五月节”,清宫更是非常重视,乾隆十八年曾有谕旨,“以后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 端午节当天,宫中要开粽席,皇帝喝菖蒲酒,赏众人喝雄黄酒,皇帝使用的是带有艾叶灵符纹饰的餐具,膳后用的果茶是桑椹、樱桃、茯苓等适时的鲜果。

清嘉庆 黄地洋彩开光 端午节五毒灵符图膳碗 放山居旧藏

此碗属于清宫专为端午节而烧造的御用器皿,富具节令色彩。其画风具有浓郁的西洋色彩,为典型的清宫洋彩器皿之一。外壁以黄彩为地,匀净妍丽,彩绘缠枝西番莲纹,四面开光之内巧绘五毒形象,石榴花插于各式花瓶之中灿然绽放,枝上挂饰一个祥符或是大吉葫芦,旁边摆放着时节水果和糕点,或是酒壶,或是童子赛龙舟模具,节日气息浓厚,昭示端午节的内涵。底署“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红款。

清道光 端午用青花祥符图海棠形茶盘

此式茶盘自乾隆始烧,历嘉庆至道光,其后渐绝。茶盘内壁以青花满绘缠枝莲纹,盘心海棠形开光内绘石榴花、艾草及菖蒲,其上悬挂端午所用祥符。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三、文物中的“赛龙舟”形象

竞渡即“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云车记》:“楚人好鬼,而屈平尽忠以死,以五月五日自投于汨罗。楚人怜之,作龙舟,若欲拯而渡之。故至今楚俗,士女谓之竞渡。”因此竞渡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武将张建封《竞渡歌》诗云:“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诗作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实况,场面壮观、热烈。宋代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中写:“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明清时期,南方龙舟竞渡,规模愈来愈大,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可见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龙船形制,中等长九丈五尺,长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龙舟的桡手都是从渔家严格挑选募徵身强力壮的健儿。龙船分白龙、黄龙、青龙、红龙。不仅船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划船桡手们服装乃至船桨都是一色。比赛时规定有赛龙场、比赛路线、并划定起点和终点。在终点设有船标,当竞渡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船争夺。

赛龙舟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中描写当时竞渡情景道:“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唐 李昭道(传)《龙舟竞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画中运用的石青石绿历久弥新。通过画中所描绘的建筑判断,画中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生动有趣。所绘龙舟亦生动可掬,灵动飘逸。

元 吴廷晖 《龙舟夺标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了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主龙船装饰华丽,前后两船则摇旗呐喊,锣鼓喧天,溪流两旁有侍卫仪仗列队游行,场面十分热闹。

明代绘画《龙舟竞渡图》

清中期 红漆描金龙舟长方匣 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采用红漆描金技法,盖面中心描绘两条龙舟在湖面竞赛的热闹场景,边框装饰勾连夔龙纹,匣四壁装饰卍字不到头纹。描金漆绚烂夺目,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清康熙五彩龙舟竞渡纹棒槌瓶

清康熙 五彩龙舟竞渡图棒槌瓶

清粉彩赛龙舟纹鼻烟壶

清道光 “慎德堂制”款粉彩赛龙凤舟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慎德堂制”款粉彩赛龙、凤舟图盘。内壁近口沿处以金彩描绘如意头纹,内底以粉彩描绘赛龙舟、凤舟图,水中儿童们正在分别奋力划着一龙舟和一凤舟。龙舟的头、尾上各立一童,均手执令旗呼号指挥,尾部一儿童在鸣锣加油。两舟上的其余儿童们正奋力划桨。岸上站立五位小童,正在燃放鞭炮、呐喊,为双方加油。外壁以粉彩描绘结带折枝花、杂宝纹,杂宝有书画、笔锭、方胜、如意、珊瑚、犀角、铜钱等。外底署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

清道光 “慎德堂制”粉彩百子龙舟图圆盘

“慎德堂”系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行宫,署有“慎德堂制”款的瓷器,应是道光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道光皇帝特制的,以供其居住在慎德堂时使用。从盘上所绘的赛龙舟图看,此盘应是供道光皇帝在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

清道光 粉彩百子龙舟图双耳瓶

清同治 粉彩百子赛龙舟图将军罐

元 王振鹏《龙舟夺标图》局部

中国古代的龙舟主要用于王室巡游、作战和竞渡,其主要形制是船头雕塑为龙首,船身雕刻有龙麟,船尾装饰龙尾。大型龙舟可称为“楼船”,船仓内建造楼阁,雕梁画栋,是将造船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

民国瓷塑龙船 20世纪50年代从皖南地区征集 安徽博物院藏

素胎瓷塑龙船,通高19厘米 长26厘米。此船为民国时期瓷雕工艺珍品。它以瓷为胎体,充分运用镂雕、圆雕、浮雕等工艺技法,龙船素胎,不施釉,胎质细腻洁白。船体由龙座、主舱、亭阁等部分组成。龙座昂首翘尾,龙首口内有舌,能上下摆动,甚为精巧。身平呈船形,全身刻划麟片纹,近底处还刻有波涛纹饰,将一艘破浪前行的龙船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龙座之上为主舱,主舱周边有栏杆,栏杆外两侧的船沿上各有5名船员奋力摆臂摇桨,动作整齐,生动形象。船身右侧摆放着一根长长的链子,定睛细看,链子的一端铨着铁锚放置于船尾,如此细节皆细心雕刻而出,可见周密。主舱内是两层楼阁,并镂刻各式各样的门窗,雕梁画栋极其精工。上层楼阁作四角亭状,亭外镂雕一周围栏。上层、下层、阁内、阁外共雕刻十余个人物,有的手捧花蓝,有的凭栏远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刻画无不精细,惟妙惟肖。此船应为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烧造的瓷塑产品。

四、文物中的“五毒”形象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的合称。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民谣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五毒饼

北方民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吃五毒饼,即把“五毒”的形象用戳子印在点心上,或者用模子扣出“五毒”的样子,人们相信,吃下去,可“辟邪”。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动物形玉佩出图前置于公主腹部位置,由1件璧形玉饰以鎏金银链垂挂5件玉坠组成。璧形玉饰外周雕刻如意云纹,其正面用细线线刻十二生肖形象。玉坠有蛇、猴、蝎、蟾蜍、壁虎五种形象,大概借用了汉地五毒之说,以求辟邪。此处以猴代替蜈蚣作为五毒之一。台湾历史学家、掌故家苏同炳先生在《“弼马温”释义》中作出了解释:“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原来,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避开马瘟。因此古代的图像资料中经常有猴马在一起的组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天庭的官职叫“弼马温”,其实是“避马瘟”的谐音。作为养天马的官员,与他猴子的身份是相合的。

古代典籍中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民间认为“五毒”等邪祟害怕凶猛之物。老虎在古人眼中是至阳至刚之物,更是百兽之王。鬼魅邪祟等至阴之物,自然需要老虎来克制。

元镂空俏色五毒艾虎纹玉绦环

明镂空五毒艾虎纹玉带板 杭州宋代玉器博物馆藏

明代五毒图案是蛇、蝎、壁虎、蜈蚣、蟾蜍,加上艾叶与老虎(艾虎),有驱邪避害的寓意。

明俏色圆雕五毒艾虎摆件

清艾虎五毒花钱

花钱,也叫压胜钱。有五毒图案的花钱,端午之日佩戴,有趋吉避凶之意。

明代 药神五毒纹金掩鬓一对 江阴市博物馆藏

药神骑虎,蜈蚣、蟾蜍、蝎子、蛇等五毒环绕四周,为端午典型的组合场景。

掩鬓局部(药仙骑虎)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南齐人宗测记载,在端午拂晓,鸡未报晓时出发,采摘人形艾,回来治成艾绒,用以治病,很有疗效。

元 佚名 《毛女采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绘女仙(毛女)高髻素衣,趺坐蒲团。旁有筠篮系于锄上,中贮芝草。一狮一虎伏侍在侧,状甚温驯。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这段俗谚生动描绘了张天师在端午期间为百姓驱魔求安的形象,可见在百姓心中,将天师和端午联系在一起由来已久。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张天师即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人,为张良的八世孙,也是道教正一派的创立者。张天师游历名山大川,起初来到江西鹰潭云锦山炼丹,神丹炼成后有龙虎出现,云锦山因此得名为龙虎山。

张天师后来又到了蜀地鹤鸣山,在鹤鸣山修道炼丹时,恰逢当地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同时,蜀地还有六天魔王、八部鬼帅等妖精邪怪常常出来侵扰百姓,青城山还有一位名叫“青城魔君”的妖怪,也是常常在人间兴风作浪。张天师道行高深,坐骑黑虎协助其降妖伏魔,又有太上老君赐予的“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三大法宝,青城魔君根本就不是张天师的对手。老百姓为了感激张天师,就在端午节这天请天师喝酒,谁知当张天师返回家中时,发现黑虎被青城魔君打跑,三五斩邪雌雄剑也被盗。张天师道行高深,处变不惊,随手扯了一把艾草变成一只猛虎,摘下一片菖蒲化成了一口宝剑。张天师骑着艾虎,手拿菖蒲剑,将青城魔君打败了。

张天师得道飞升后,怕青城魔君再出来害人,其弟子把艾草扎成的老虎和菖蒲挨家挨户地挂在门上,端午节青城魔君只要一出现,看到艾虎和菖蒲剑,就会逃遁。后来人们端午节会在家中悬挂张天师骑艾虎画像。比如宋诗人魏掞之的《失调名》写道“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 古人甚至还会把艾虎戴在头上,《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陕西凤翔年画《张天师降五毒》

传说张天师于五月五日乘艾虎出游,消灭五毒妖邪。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苏子由作《皇太妃合端午帖子》诗中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绕尧母门。”南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南宋陪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而陈元靓也在《岁时广记·画天师》中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明代嘉靖、万历二朝,宫中盛行道教,“张天师斩五毒”纹在瓷器上亦风靡一时。在此特殊背景下,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此类纹饰的青花五彩瓷器。“浓翠红艳”是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器的色彩特点。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在瓷器上的运用,使作品富有明亮鲜艳、色彩华丽的美感。

明万历 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瓷盘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绘张天师斩五毒图,张天师持剑立于树下坡地上,周围描绘蟾蜍、蝎、蛇等。内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明万历 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神仙人物纹印盒

明万历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此盘中张天师举着斩妖剑,没有出现五毒的形象,但是石榴花点出了端午节。

明万历 青花五彩五毒纹盘 (一对)

对盘侈口,浅壁,矮圈足。胎体坚细洁白,釉色白中微闪青。外壁绘朵花纹六组,间以蛇、蝎子、蟾蜍、蜈蚣、壁虎等“五毒”纹,纹样以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黄等彩渲染。内壁绘折枝花卉一周,盘心五彩绘张天师斩五毒图。

明万历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盘 (一对)

此器源自仇焱之收藏,并著录于1950年香港出版,仇焱之主编《抗希斋珍藏有明全代景德有名瓷影谱·下》图版115。此器纹饰是描绘张天师骑瑞兽持剑斩五毒的故事。盘子内壁四周五彩间绘石榴花、菖蒲和艾草,外壁五毒纹与艾草、菖蒲相间绘画。对盘为端午节的应景物品,寓驱毒避邪的意思。

明万历 青花张天师斩五毒纹盘

蛇和蟾蜍被斩妖剑制服,壁虎和蜈蚣及猴子环绕四周。这里把猴子作为五毒之一,与前面提到的辽代玉五毒挂件一致。

清道光 粉彩张天师斩五毒图盘

该盘敞口弧腹,下承圈足,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莹润。内壁绘张天师斩五毒图,以苍松怪石为背景,图中心张天师头戴金冠,手持宝剑,踏于毒蝎之上,剑斩毒蛇,一小童子手持灵芝,立于地下,蟾蜍立于怪石之上,矾红蜈蚣生出双翅翔于空中。整器彩料亮丽,张天师的金冠、宝剑和道袍之上的卦文还饰以金彩,更添富丽堂皇之气。盘底心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明代端午节朝廷按例于午门等处赐百官宴,并发给折扇、彩索以及食粽,宫眷内臣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十三日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京城妇女则在节日当天换穿绣有应景纹样的新纱衣(吉服),“以夸其令节”,明神宗曾在万历十年四月二十日赏赐张居正“大红五彩五毒艾叶双缠身蟒纱”及胸背各一件。由于装饰有五毒图案,所以端午节所穿吉服被称作“五毒吉服”。

明代刺绣张天师斩五毒纹补子

石榴花、艾草、菖蒲环绕中,仙子骑虎举剑在驱除蝎子、壁虎、蟾蜍、蛇、带翅的蜈蚣等五毒。明代刘若愚《酌中志》、《明宫史·火集·五月》载:“端午,五月初一至十三日止,日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

明代五毒纹刺绣

蜀葵、艾草、菖蒲环绕中,老虎是主体纹饰,四周环绕蝎子、壁虎、蟾蜍、蛇、带翅的蜈蚣等五毒形象。

明代刺绣艾虎、五毒纹补子

石榴花、艾草、菖蒲环绕中,补子对称分布,老虎是主体纹饰,四周环绕蝎子、壁虎、蟾蜍、蛇、带翅的蜈蚣等五毒形象。

明代端午吉服圆形刺绣补子

五爪龙为主体纹样,艾叶、石榴花、老虎及五毒作为辅助纹饰四周环绕

明代端午吉服方形刺绣补子

正面五爪龙为主体纹样,祥云、海水江崖、艾叶、老虎及五毒作为辅助纹饰四周环绕

明中后期 端午吉服补子

五爪龙为主体纹饰,祥云、海水江崖、艾草、菖蒲、老虎、五毒作为辅助纹饰,环绕四周。

明代王恕曾提到苏州府机户织造的“彩妆五毒大红纱”,每匹“直工价银一十五两”,但一些采办之人只付给银六两五钱,机户要赔银八两五钱,织好的成品有看不中的又令重织,“每匹反要机户解扛银五两,负累机户,掲债破产,苦不可言”。王恕对此抨击道:“且五毒者,艾虎、蜈蚣、虾蟆、蛇、蝎也以五彩绒组织此五物于大红纱两肩、胸背、通袖、膝襕之上,其为淫巧竒怪,古所未闻。其费工料,每匹可织常纱十余匹,其妨农废业尤不可言况。此物止用于端午之一日,其他日皆不用,又况此毒物,人皆见之必以为不祥而憎恶之,今织之于衣,非至尊所宜服,亦非宫中所可服。不知本官暴殄许多天物,害虐无数烝民,织许多件数,将何为也?观此一事,则其平昔不以财为财、不以民为民可知。”端午五毒吉服每年使用时间短,但是制作却比普通织物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明代中后期对苏州织户来讲,要倒贴钱来做这个差事。端午本是驱五毒的日子,但此差役更甚于五毒,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明镂雕白玉龙纹五毒带板

明代五毒纱局部 山东孔府博物馆藏

《燕京岁时记·赐葛》:“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阳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

佩戴香囊既是一种民俗,又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一般会用到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冰片、丁香、陈皮、薄荷、山奈等中药材。可将这几味中药混合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佩戴在胸前、腰际处,或挂于房间、车内。中医认为,这几味中药有散风驱寒、芳香开窍、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化浊解毒等功能。

清 刺绣葫芦及五毒图案的香包、扇袋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把农历的五月称为“恶月”、“毒月”,而端午就是五月的开端。《奉天通志》上说:“五月属午,五日为端午,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在夏季的正中,所以又称“仲夏”,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太盛,火气太大,需要葫芦吸纳。

清金银彩绣五毒纹香盒 故宫博物院藏

盘金绣大吉葫芦里面插着艾草和菖蒲,五毒环绕四周。

清代《燕京岁时记》有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葫芦也谐音“福禄”,端阳之日阳气最盛,葫芦也有厌火之意。

清黄色缎平金绣五毒葫芦纹荷包 故宫博物院藏

清五毒刺绣香囊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 剔红蝎子纹小盒 浙江省博物馆展

此小盒应该是五毒组盒中的一件,为装端午节令物品所用。

民间往往在红肚兜上绣五毒纹样,让自然界的五毒看见,以为同类而不加伤害。民间五毒从蟾蜍、蜈蚣、蛇、蝎子、壁虎、蜘蛛随意挑选组合,蜘蛛所占的比例较高,估计与蜘蛛作为“喜蛛”的吉祥寓意有关。

五毒剪纸与绣件

民间绘画《艾虎及五毒》 蝎子和蜘蛛用儿童的头像

五毒中的蟾蜍在这里改为蜘蛛

五毒纹刺绣肚兜

民间剪纸五毒

蟾蜍作为主体纹样,蜘蛛代替蜈蚣作为五毒之一。

五、端午绘画上的钟馗形象

旧传锺馗本唐德宗时之武举魁首,因貌丑见斥,自刎身亡,德宗后悔莫及,封为驱魔大神。是后,锺馗辟鬼之说益趋流行,民间每于岁暮暨端午悬其像,以祛邪魅。北宋神宗年间,也已出现印制锺馗画像的记载。明代中叶开始,锺馗图像由岁朝除祟演变为端午节迎福。

明 佚名 《天中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画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故知此画当为端阳应景之作。幅中凡绘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本幅上方,另见道教的灵符四道,及锺馗画像一。

悬挂物中有虎、葫芦、粽子等形状的香囊是端午的标志物之一

钟馗画像及道教灵符

早在北宋时,民间就流行端午画天师符。明清基本上沿袭了这一传统,每到端午节,“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人们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可见,明清时期粘贴天师符咒已经成为端午节的通例,甚至直到现在,江南一带五月刚开始就在厅堂内张贴天师符、钟馗捉鬼图等,直到六月初一才取下。

石榴花、蜀葵、菖蒲等应季花卉

粽子、石榴、樱桃、艾草、荸荠等节令时物

端午节有互送糯角笋、鸡杂、绣彩、女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的习俗

明 佚名 《夏景婴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名款。绘垂杨文石,环以曲槛。一童擎荷盖,一执榴花,一持五毒宫扇,官服髻发。细审人物之开脸,及庭石之苔点画法,颇近于明代中期之后的风格。从所绘场景及细节看,都与端午有密切的关系,命名为《端午婴戏图》应该更加贴切。

两童抬几,上供锺馗及瓶花。

瓶花中插菖蒲、艾草、葵花,盘子中有粽子、樱桃,托盘上有雄黄酒、大蒜及钟馗。

(五毒)官家或绘之宫扇,或织之袍缎,午日服用之,以辟瘟气。

五毒宫扇,上绘艾草、蟾蜍、蛇、蝎子、壁虎及蜈蚣等五毒形象

一儿以绳系蟾蜍,一儿后随作戏蟾状。

明 陈琳 《寒琳钟馗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画坡坨林木,锺馗执笏回首,布局与文征明《寒林锺馗》相近,惟技艺略逊一筹,应属明代画家托名之作。题款:“大德庚子五月朔陈琳”。《岁华忆语》:“端午节人家,自五月一日,即用菖蒲叶,剪作剑形,并艾叶悬户上,张钟馗像于堂,云可辟邪。”

明 佚名 《钟馗骑虎图》

此幅无印款,绘钟馗执剑骑虎回望蝙蝠,蝠与福相同,或喻意吉祥得福之意。衣纹做吴道子莼菜条画法,须眉飞动,虽不知作者,亦是好手所作。

清 高其佩《指画怒容钟馗图》题款:“雍正戊申端五铁岭高其佩指头绘相”

清 任伯年 《端午扇面》

钟馗饮酒、枇杷、蒜头,均符合端午节的特色

清 费丹旭《仿龚圣予终南鬼趣图》

小鬼们在水里捉五毒中的蛇与蛤蟆

榴花、蜀葵及樱桃是端午时的节令物

六、端午铸镜

宋·晏殊《端午词》云:“扬子江心铸鉴成,俗传兹日最标灵。”说的就是唐朝时很讲究在五月五日这天在长江下游冶铸铜镜:百炼为金、舟船为木、江心取水、陶范为土、铸镜用火。故“扬子江心镜”尤为民间所重,且其中不乏贡品。因五月五日这天的“五行”极为特殊,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午代表火,午月午日代是火月火日,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用至阳之火冶炼铸造,火克金,熔炼最为充分。中国最讲究阴阳平衡,至阴之地至阳之时铸造的镜子才会最好、最具灵性。

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四神八卦纹“江心镜” 新加坡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田国强供图)

《旧唐书·德宗本纪》:“扬州每年贡端午日江心所铸镜。”又李肇《国史补》:“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易破难成。”《太平广记》引《异闻录》也有详细记载。“江心镜”即“水心镜”,印尼“黑石号”沉船发现一面四神八卦纹“江心镜”,铭文为:“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只是日期不是“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龙护铸水心镜”铭石碑拓片,扬州博物馆藏。(田国强供图)

“洪武六年五月日造”铭龙纹铜镜 湖北省钟祥市博物馆藏

至明朝时,此风尚仍然流行。钟祥市博物馆中藏有一枚明代铜镜,铭文中“五月日造”即五月五日造之简称。可见端午铸造铜镜,是从唐至明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

七、结语

端午节是童年记忆最深的一个节日,这个时候正是苏北平原麦子收割的季节,大人们都很忙。母亲一早会煮好鸡蛋、咸鸭蛋、大蒜头以及粽子,然后就去地里干活了。家门口菜地前就是芦苇塘,我和姐姐去摘芦苇叶,然后用发好的糯米和花生包在里面,因为都是刚摘的芦苇叶,所以粽子煮好后拨开,都是芦苇的清香,粽子蘸白沙糖,很甜。

午后,妈妈用外面采来的艾草、菖蒲、桃树叶等一起在锅里煮水,捞出草叶后洗澡,说一年不会皮肤生疮。一部分自己用镰刀割来的艾草和菖蒲束成一束挂在大门外墙壁上。手臂上系五色线,小朋友一般都特别注意不沾水,否则彩线会褪色不好看。另外,大人要手蘸雄黄酒抹到肚脐眼及耳廓里面。

到了杭州工作,才知道浙江的赛龙舟特别兴盛。中国幅员辽阔,南北风俗差别很大。在整理资料中,我也学习了很多。一个习俗的形成,都有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从古人留下的物件中,我们可以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一些逝去的社会风景。这些文物,都是人们趋福避凶心理诉求的反映。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对岁月的流转,缺少了相应的仪式感。让我们从古人留下的文物中,感受农耕社会的节奏,了解物体背后的文化,给我们现代生活以滋养。

参考资料:

(1)扬之水:《五月故事寻微》,《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2)《明清瓷器上的“端午节”》,藏友网,2021-06-14;

(3)陈海波:《瓷与画上的端午节》,联合时报社,2020-06-24 ;

(4)刘东:《一件精美的民国瓷塑龙船》,《收藏》2019年04月;

(5)曾维华、王冕:《我国端午节丛考》,《中原文化研究》,2022-01-17;

(6)叶洪珍:《明代端午词中的节俗文化阐释》,《宜春学院学报》,2022-04-25;

(7)郑青:《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浅谈》,《中国花卉园艺》,2020-07-01;

(8)伊羽雪:《古诗词中的端午节》,《火花》,2020-07-01;

(9)向柏松:《端午节历史上的奇风异俗》,《意林文汇》,2019-06-23;

(10)吴诗池、李秀治:《从文物看端午》,《2010海峡两岸第六届端午文化论坛研究论文集》,2010-05-29;

(11)陈晶:《南宋岁时节日器物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9-04-20;

(12)邢鹏:《端午节与五毒——用文物解读《西游记》系列》,《收藏家》,2019-07-10;

(13)辛酉生:《传说民俗话端午》,中国青年报,2022-05-31;

石超,江苏泗阳人。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参加工作十七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研究和展览工作。主编《错彩镂金一浙江出土金银器》,《霓裳银装一浙江畲族服饰》等书,发表《吴越国金银器初步研究》、《浙江出土金银器概述》、《浙江省博物馆藏雕漆器》、《中国古代的螺钿漆器》、《从琴学问答看杨宗稷的琴学思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唐琴斫制工艺》、《彩凤鸣岐琴铭文解读》等金银器、漆器、古琴等研究论文十余篇。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古人用芦苇代表什么生肖2

— 吃瓜星球 • 第051期 —

策划/文字-佳蓁

设计-凉白开

编辑-养乐多

十二生肖不独中国专有,而是在中国周边的一圈的国家里都有。有的地方是直接引进,如日本。有的是变形重组的版本,如越南。

在这些国家里,十二生肖仍然发挥着传统佳节吉祥物的作用。每到迎接新的一年,日本大阪通天阁都会举办“干支引继”仪式。也就是用每年所属的生肖为代表交接,并为新年祈福。今年就是柴犬和野猪。

日本的十二生肖和我们是一样的,但如果要细细追究动物品种,日本的生肖“羊”特指绵;“猪”则指的是野猪,而不是家猪。

这样的交接仪式固然有趣,不过这也产生一个问题:遇到龙年怎么办?

在交接仪式上,因为找不到活生生的龙,所以日本人改用海马代替,因为海马在日语的称呼就是“龙的私生子”(竜の落とし子)。

兔、龙、蛇年交接认证照△

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到底源自哪里,各家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游牧民族、有人主张源自佛教、有人认为是五帝之首的黄帝创立,也有其他各种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虽然来源不可考,但无可否认的是,十二生肖不只影响到我国各个民族,甚至传播到亚洲各地。

然而,除了韩国、朝鲜、台湾和新加坡完全一样之外,十二生肖的动物传到其他地方都会有所不同。

像是前面提到的日本就是品种上的不同;而在柬埔寨,虽然生肖的代表动物一样,但是顺序不同,他们的第一生肖是牛,最后才是老鼠。而且,柬埔寨不是以出生年来配对生肖,是以一星期七天来轮替。

更多时候,生肖会因为各地的代表性动物或是宗教神话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就有自己的十二生肖。比方说,藏族生肖和汉族的大致一样,但细究其中,牛是黄牛,不能是高原牦牛;羊是绵羊,不是山羊,而在有些地方,鸡会变成乌鸦。

十二生肖在其他民族里的变化还有:

(图截自国家图书馆)

除了国内少数民族之外,亚洲其他国家,例如越南的十二生肖中,兔年改成了猫年,牛则是水牛而不是黄牛。(图为越南政府2011年发行的生肖邮票,建议爱猫人士收藏)

由兔子变成猫有三种说法:

一是当时越南没有“兔子”,所以用猫来代替;

二是比起兔子,越南人更喜欢猫,并且猫在越南有“小虎”之称,因此越南人认为有老虎就该有猫,也因此猫排在老虎身后。

三种是说当初十二生肖传入越南时,在地人把原本的“卯兔年”误读成“猫”,将错就错沿用至今。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种“错误引进”是较为成立的。毕竟越南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为汉语借词,而且有不少是借错意思的。

在泰国,生肖是由蛇开始,再把龙改为“那伽”: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那伽。“那伽”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神”,但是又因为其长得龙头蛇身,所以在佛教中被译为“龙”。而在亚洲泰国受佛教影响较深,所以就沿用了“那伽=龙族”的概念。

印度的生肖有两种算法。其中一个是对应印度十二药叉大将坐骑的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狮、兔、摩睺罗伽(蟒蛇)、那伽(龙)、马、羊、猴、金翅鸟、狗、猪。

古人创立十二生肖,搭配的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了纪年还可以纪月、纪日、纪时,也因此当“生肖”传到各地时,会因为在地计算时间的方式不同而有所改变。

印度灵魂学衍生出的三十六生肖就是个例子。他们将一天24小时再细分成三个时段,对应的动物也就多了。根据纪载,36生肖曾经在隋朝时大为流行。

除了汉文化演变的十二生肖之外,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式。例如按照星期来配对生肖的缅甸。缅甸人根据自己出生在星期几来确定自己的生肖,这也代表他们每个星期都会过一次生日。

在缅甸,星期一属虎、星期二属狮、星期三上午属有牙象、星期三下午(十二点过后)属无牙象、星期四属鼠、星期五属天竺鼠、星期六属那伽龙、星期天属金翅鸟。

同为四大古文明的巴比伦和埃及文化都有类似生肖的概念,但究竟是不是由中国十二生肖演变的,一直存在争议。

古埃及人属于多神信仰,而且埃及某些神可以动物来象征,不过长相多半是人身动物头: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秃鹰。

古巴比伦则是:牡牛、山羊、狮、驴、蜣螂、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另外,一般提到西方大家都会想到十二星座,但其实还是有用动物来表示的,例如美国原住民。美国原住民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相信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会因为出生的时间所代表动物而有不同。而这些动物分别是:狼、隼、海狸、鹿、啄木鸟、鲑鱼、熊、乌鸦、蛇、猫头鹰、鹅、水獭。

还有古代欧洲的凯尔特人,凯尔特人的传统至今还保留,地区包含现在的爱尔兰、苏格兰、韦尔斯、康沃尔郡、曼岛和布列塔尼。他们依照月亮的周期将一年分成13月,每一个月都有代表的动物和守护树,都会影响人格特质。代表的13种动物分别是:鹿、猫、牛、马、蝴蝶、蛇、海马、鱼、狼、狐狸、鹪鹩、天鹅、隼。

代表的13种树则是:花楸、白蜡树、赤杨、柳树、山楂、橡木、冬青树、榛树、藤蔓、常春藤、芦苇、接骨木、桦木。

虽然随着年代久远,这些计算方式究竟是否同源已经不可考,但我们仍可以由此见识到各文化的不同与相通之处。

------------吃瓜群众的分割线------------

欢迎关注吃瓜星球

与我们一同吃瓜、共同成长

古人用芦苇代表什么生肖3

作者:尤磊

(一)“猪突豨勇”这个成语说明猪很勇敢

若有人夸你“生龙活虎”,你大抵不会生气,但若有人祝你“聪明如猪”,你肯定会杏眼圆睁了。

对于猪,大家都不陌生。猪肉以其价廉味美,成为凡夫俗子餐桌上的必备食品,鸡鸭鱼肉之“肉”便专指猪肉。富裕的香港,猪肉要靠大陆来供应。不吃肉不行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此,国家将猪肉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曾经,“瘦肉精”治理就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但是,好处多多,不可或缺的猪同志,却以其懒惰、肮脏、贪婪、迟慢背负骂名。其实,在古代,猪一直是勇敢、聪明与财富的象征。

说猪勇敢,当然主要是指它的祖先野猪,但是家猪发狂伤人之事也屡见不鲜。“猪突豨勇”是个成语,指一往无前的勇猛,头戴雄鸡翎为冠、腰佩豭豚皮(小公猪的毛皮)为带是好勇斗狠者的标志,子路未入孔门之前,以此打扮欺凌孔子。后来,文明战胜了野蛮,子路成为孔门七十二杰之一。

在古汉字系统中,“事”像双手举网捉猪之状,“敢”则像徒手捉猪之形。在古人的概念中,做事就是捉猪,能徒手捉猪则是勇敢之人。而“家”字则是在房屋内养猪,没有猪这个宝贝坐镇,家则不家了。

甲骨文中,猪写作“豕”(读如史),长吻,大腹,四蹄,有尾,象猪形。以“豕”为基础,又造出了豚(读如屯,小猪)、豭(读如假,公猪)、豨(读如希,猪)。猪还有一个统称:彘,这也是个象形字,表示箭射野猪,后来泛指一般的猪。中国汉字就有这一点好处,同义字多,便于避讳。

(二)猪爱干净,学习能力超强

中国人养猪的历史迄于父系氏族、狩猎文明肇始之时,打下的野猪吃不完,便开始了家养的进程。

商、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阉猪技术。《易经》记载:“豮豕之牙,吉。”意即阉割了的猪,性子就会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必不足为害。到了汉代,猪由放牧走向了圈养,猪的生存环境越加恶化,“圂”(读如混)字的本义就是厕所,也是养猪的地方。

其实猪是已知圈养动物中最爱干净的,猪能保持其睡窝干燥清爽,会在远离睡窝的固定地点大小便。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加之猪没有汗腺,常在泥浆中打滚以散热,就给人一种脏兮兮的印象。

猪为祭祀六牲中少牢之一种,这足以说明猪在古人心目中圣洁高尚的地位——不洁之物是不能敬献给祖宗神灵的。

有科学家研究过,猪的学习能力超过狗,经过短时间训练后,它们能跳舞、打鼓、游泳、直立推小车。古埃及人用猪在耕地里来回走动,在猪脚趾窝里丢种子,这叫“踩踏种植”。 法国人则利用猪的嗅觉功能,让猪帮忙搜寻一种长在地底下的黑蘑菇。通常,他们会在猪的鼻子上套一个圈,不让猪在工作时吃掉蘑菇。这有点像牛兜嘴,或者鱼鹰脖子上的套。

(三)猪代表财运

唐代洪州人靠养猪致富,美称猪为“汤盎”、“印忠”、“黑面郞”,已经形成了产业。当代民间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表示招财进宝之意。而储钱罐则多为猪的形状,就是因为猪代表了财运。

(四)有关猪的人文逸事

《诗经》中有关猪的字句非常多,《召南.驺虞》云: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芦苇初生已长粗,一次轰出五只壮年的猪,全部射中,这个虞人好功夫!蓬蒿初生密蒙蒙,再一次轰出五只稍小的猪,依旧全部射中,这个虞人好功夫!)!一年猪名为豵(读如宗),二年猪为豝(读如巴),三年猪为豜(读如尖),四年猪为特。驺虞相当于畜牧局长,养猪越多,食物越富足,就证明畜牧局长越称职。

《豳风.七月》云: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十二月猎人来集中,继续打猎比武功,捕得小猪自己烹,大的野兽必交公)。

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很风骚,与大夫宋朝私通,当时民谣说他们: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指母猪,艾豭指公猪,嘲讽他们是一对猪男女。

汉魏时东北夫余部用六畜为官名,如“猪加”,大概就是农畜部长,可见并不忌讳。

古人有以“猪”为姓名的,春秋时士会之子士鲂食邑在彘(今山西霍县东北),谥号彘恭子,其后世便以彘为姓。此彘邑就是当初国人暴动时,周厉王逃亡之地,以彘为地名,可见此地荒凉,野猪遍地。以猪为名也是有的,西汉开国大将陈豨,官至赵相国。汉武帝刘彻乳名就叫“彘儿”。

曹操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对于刘表的儿子则很鄙视,曰,若豚犬耳!后世常谦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犬子,意思就是普通不出众。此时,猪的形象已有了贬意。

在唐朝,举子赶考上路之前,亲友们纷纷赠送红烧猪蹄,寓意“朱(猪)笔题(蹄)名”。

苏轼谪居黄州,生活困顿,他将别人不吃的猪肉捡来小火慢煮,调料完全浸入肉中,美味异常,称为“东坡肉”。他在《猪肉颂》中写道: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陆游《岁末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一诗有云:“釜粥芳香饷邻父,阑猪丰腯祭家神。”自注云:“蜀人豢猪供祭,谓之岁猪。”实则不仅四川一带如此,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杀猪过年的习俗。东北农村把杀年猪当成很重要的活动,杀猪时口中念念有词:猪羊一道菜,杀你别见怪,早死早投生,下世转人来。每家杀猪后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吃猪肉炖粉条,谓之“杀猪菜”。

明武宗朱厚照生于辛亥年,属相为猪又姓“朱”,于是这个史上以荒唐著称的皇帝在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颁行“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为此,还抛出了吃猪肉会生疮的荒诞观点。不但如此,他还禁止民间说“猪”,或者一切与“猪”谐音的字句。万能的人民群众当然不会被禁令吓倒,遇“猪”一般用“彘”、“豕”等字代替,杀猪就说杀“万里哼”,倒也形象。

(五)与猪有关的文化传承

中国远古就有以猪为图腾的部落,河姆渡陶器上的猪画像、半坡陶器上的猪纹、商周青铜文化中的猪造型,据研究都是猪崇拜的遗物。

辽宁红山遗址群,其中心部位是女神庙,主室上供奉有石猪,猪前足塑成爪型,已开始向龙的形象转变,称为“猪龙”。炎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据研究,龙这个组合形象中,猪占了很大比重。

即是当代,猪文化仍然十分流行,“猪之歌”、“猪流感之歌”、“疯狂的猪”、“三只小猪”、“猪坚强”、“啥是佩琪”。在民间工艺中,也有许多猪的造型,如河南浚县的泥猪、四川新繁的棕编猪、陕西洛川的布猪、江西景德镇的瓷猪......猪,无不代表聪明、勇敢、富裕和运气。

最最著名的猪形象则非《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莫属。

《礼记》中六牢皆有别名,其中猪叫刚鬣,又叫乌喙将军。刚鬣是指颈上长毛坚硬如钢,乌喙就是乌黑的长嘴。《西游记》中猪八戒一出场就是: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在五行学中,黑代表北方,五行属水,九宫在天蓬,所以猪八戒“赦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这就是猪八戒名讳及职务的国学源头。

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但是,八戒却未必守得清规戒律,依旧喝酒吃肉,调戏良家。正因为他纯真、质朴,倒也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

公元2019年,中国农历为乙亥猪年,有必要为猪做一番正名。好了,再有人夸你“聪明如猪”,你就哼哼两声,接受吧。

【作者简介】尤磊,笔名归去来,基层干部,驻马店市作协会员。

推荐:

朱熹所称道的两个才女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是谁?

历史上绝色皇后赵飞燕有多美?又有多疯狂?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