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女代表什么生肖

虎年话虎: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需要传统节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江南之女代表什么生肖1

——专访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

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

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

中国人对虎的情感演绎是浓烈的,存在着敬畏与矛盾的心理

解放周末: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农历虎年。您恰巧是属虎的,这个本命年是否别有感触?

仲富兰:步入农历壬寅年,我又长了一岁,真是令人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辞旧岁迎新年之际,一方面特别怀念逝去的亲人与友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一方面对于生机勃勃的新的一年,更有许多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解放周末:虎谐音“福”,是否寓意着虎年有福气?在您看来,虎有着怎样的文化象征意义?

仲富兰: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虎的形象在民间一直象征着力量和气魄,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以其勇敢自强、大气坚定、虎虎生威,从多方面滋养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

千百年来,关于虎的民俗信仰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习惯力量。以虎为题材的民间艺术品琳琅满目,各种“虎”题材的民俗作品也精彩纷呈。在汉语中,带有“虎”字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如生龙活虎、如虎添翼、虎啸龙吟、虎踞龙盘、虎跃龙骧、龙行虎步、龙腾虎跃、虎头虎脑等。

解放周末:不难发现,成语中既有“虎啸龙吟”“如虎添翼”“虎头虎脑”,但也有“与虎谋皮”“放虎归山”,中国人对虎的情感似乎有些复杂?

仲富兰:应当看到,中国人对虎的情感演绎是浓烈的。中国人对虎一直存在着敬畏与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认为老虎是有灵性的神兽,因而以它的形象镇邪、消灾避难;另一方面,又认为虎是食人的猛兽,因而感到畏惧。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从远古社会先民们的动物崇拜中演绎成虎神。中古社会,虎又从“神虎”“瑞兽”,演变成护佑苍生的保护神。这种从畏惧到崇敬的转变,对族群团结和民族凝聚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虎文化的内涵和寓意,历经沧桑,于今更是日臻丰富,已成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民俗文化的一个标识。

解放周末:哪些与虎有关的民俗,体现了虎文化的内涵与寓意?

仲富兰:传统社会的许多地方,有外婆家给新生儿送布老虎的习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勇猛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妄无灾。此外,还有给小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肚兜等习俗。

在西北的一些地方,则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一对新人同心同德。有意思的是,这种馍还有雌雄之分。雄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有担当,撑起这个家;雌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寓意夫唱妇随、家庭和睦。现在,还会特意多加几只小老虎,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生儿女。

解放周末:前些日子,壬寅虎年邮票一经亮相,关于“虎威”如何表现就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您怎么看?

仲富兰:从好的方面来说,小小一方生肖邮票能够引起热议,对虎形象的诠释、虎文化的传播是有意义的,也是传统文化热乃至文化自信的折射。

这番热议也说明,作为民俗符号的虎,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怀。既然是表达民俗的符号,即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与内涵,与艺术家展现自己的个人才华的作品略有区别。从这一角度来说,生肖邮票应有“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空间。

长期积淀起来的传统年俗,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解放周末:春节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但据说,古代的春节和过年并不是一回事?

仲富兰:确实,“春节”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指。

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以及“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这一天顺势定为春节。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的决议,作为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也正式确定。

解放周末:对中华民族而言,春节究竟有何意义?

仲富兰:春节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要过年,几千年来莫不如是。春节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坐标。春节所产生的文化想象,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与回归。

在中国人的时空概念中,民俗节日是一个枢纽或者叫节点。春节既是一年的终点,又是一年的起点,周而复始,万象更新,这就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个圆。这种循环往复的圆形时间观,可以打破个体生命从生到死的线性恐惧。

除此之外,我以为,春节的意义在于调节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所以,关于春节,我曾经尝试用六十四个字来表述:“天人合一,和谐自然;迎春纳福,趋吉避凶;除旧布新,美好开端;领悟亲情,凝聚情感;感恩图报,回馈社会;庄严仪式,珍贵记忆;游艺纷呈,精彩展示;放松调节,心灵安宁。”

解放周末:或许有人会疑惑,已经21世纪了,为什么还需要农耕时代形成的春节?

仲富兰:有人认为,如今工业化、信息化的中国,过春节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我相信,人与自然、人与人(即社会)、人与自身,这三种关系还是存在的;避凶趋吉,求得来年的和顺,也是人性使然。

逢年过节,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碰个杯,过去一年中即使有什么磕磕碰碰,酒酣耳热之际,矛盾也就化解了。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走动,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个人的身心平衡,一年忙到头,总会有人成功,有人不那么顺利。新春佳节是对自己极强的心理暗示:一切不顺心的事都会过去,新的一年又是一个美好开端。万事从头起,对未来又有了憧憬,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减压阀”的作用。

除了个体角度,从宏观层面来看,在长期历史进程中认同和积淀起来的传统年俗,是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逐渐增强,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逐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注重其“现实答卷”

解放周末:据您所知,江南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年节习俗?

仲富兰: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饭稻羹鱼”四个字对江南地区的饮食特点作了高度概括。当时的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无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这是很独特的,反映到年节习俗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方包饺子,南方吃汤圆、年糕”。

北方人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南方多数地区过年有吃年糕的风俗,背后则有一个民间传说。

春秋时期,苏州为吴国国都。相传,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建成后大宴群臣。伍子胥预见到吴王骄奢,国家迟早将亡,于是留下密嘱: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如他所料,吴国后来被越军横扫,都城断粮,饿殍遍野。有人突然想起伍子胥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过年时家家吃年糕,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解放周末: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各地风俗略有差异,但各种年俗所聚合起来的春节,总是热烈红火、温暖美好的。

仲富兰:是的。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游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将近一个月,从腊月廿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小孩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这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团圆的这种习俗,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有着人性的光辉。即使再过一千年,中华民族子孙也应该世世代代地将它传承下去。

解放周末:但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仲富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了儿时对穿新衣、点鞭炮、压岁钱的特别渴求,也没有了走亲戚、坐礼席的礼仪讲究,或许也没有了敬神告天的祭祖……于是,很多人都有“年味”变淡的感喟。

其实,我觉得,不变的是节日,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些人总是试图描摹出旧时过年的文本,像《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年复一年地复述着人们记忆深处的年味。这个参照系不对。对照农业社会的“年味”,现在当然是淡了,还可能会越来越淡。

前几天,我还跟几名学生聊到这个话题。我说,置身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民俗研究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该注重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国人的春节,源于更迭的时序,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不能将过时的、与现时生活格格不入的“老玩意”理解成民俗。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样是“年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

解放周末:在当代人过年的“现实答卷”中,您最看重什么?

仲富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节庆活动已逐渐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重点从“求温饱”转变为“寻开心”,即更加重视精神需求。仅就当代人过年而言,有三样东西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艺术感,二是烟火气,三是年轻态。

不要以为只有守岁、磕头、祭灶、祭祖等仪式和团圆饭、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是年俗。如今,逛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也是新年俗。上海有全国城市最多的文创园区、咖啡馆、茶馆、书吧等文化空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基于上海城市文化基因与市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置身其中带来的冲击力和融入感,都是一种新年俗的体验。

此外,既要有“高大上”,也要有“烟火气”。“烟火气”是什么?以前它是马路上的流动食担、小菜场里的鱼鲜气、大饼摊点供应的“四大金刚”;如今,大规模城市更新之后,烟火气既是上海人普通家庭的日常,也隐藏于街头一条条风情小马路里。烟火气,是一种人情味,也可看作人民城市的生活气息。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往往源于城市的生活气息,烟火气、市井气、人情味会带给上海无穷的魅力。

说到“年轻态”,上海是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中国城市。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城市里青年人的聚集度与活跃度,古老的年俗也亟须年轻人的创造与创新。一个拥有更多青年人的城市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有创造力的。大量吸收年轻人才,让青年人跨界到社区“管事”,出谋划策,提供社区治理创新的“过节方案”,古老的年俗就会产生诸多新年俗。

如果上海在这几个方面发力,在新民俗方面也一定会展现出新的“上海特质”与“中国经验”。

解放周末:前些年,“洋节”来势汹汹,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令许多人忧心忡忡。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仲富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西方外来节日在商业力量的加持下,不断影响着国人的节庆观、消费观,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是不是曾经“有取代传统节日之趋势”?我不这么看。

我曾带领学生做过一个入户问卷调查。上海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城市,但调查的结果是,上海市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接受度、喜爱度还是远远高于西方各种节日。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中,春节这一“第一大节”的地位不可撼动。不少年轻人虽然喜欢过洋节,但他们更重视春节。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在商家的推动下有些市场,但它们在中国没有根,没有土壤。单从这一点来看,认为洋节会取代传统节日的想法有些杞人忧天。

当然,我们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意识。强调传统文化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国际交往与文化传播而言,我们当然要尊重自身的传统与文化,但也要尊重他人的习俗。“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因子。

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中国传统精神

解放周末:近来,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于“就地过年”,您有什么感触或建议?

仲富兰:疫情暴发以来,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就地过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春节景观。

我特别能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我是1968年入伍的,曾跟随部队驻扎在兰州城外的七里河土门墩。有一年,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外面的雪下得很大,但轮到我出勤站岗放哨。顿时,一股游子离乡、孤孑无亲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当然,虽然同为孤身在外,但和过去相比,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显然更好了。对于今年“就地过年”的新上海人,我有两条建议:一是接受现实,放松情绪;二是活在当下,自我鼓劲。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关心。上海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在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就地过年”的居民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猜灯谜,推广“线上拜年,视频团聚”,让浓浓年味温暖一个个社区、一颗颗心灵。

解放周末:对于那些足不出“沪”、在家过年的上海人,您有什么建议?

仲富兰: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有着非常丰富的城市文化记忆。上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与“都市新年俗”有着密切联系。城市里的集体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本质上也是当代人的“乡愁”。

上海人过年,可以体验一下具有地理空间领域的“乡情展示”。我们可以回归城市地方文化,重温地域人文过程,感受“吾土吾民”“上海味道”等构成“年”的重要含义。春节期间,哪怕是光顾一下老城隍庙豫园里的捏面人、剪窗花、做糖人、写福字、听昆曲……相信都可以让市民们感受到一把浓浓的年味。

解放周末:一面要抗击疫情,一面要让更多人在节庆体验中亲近传统、品味文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仲富兰:今年春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进万家”活动采取年俗非遗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有关机构组织各地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形式非常好。既可以在“云端”展现各地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推动非遗在新媒体业态的传播,还能营造浓浓年味,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虎年节日氛围。

过年,对中国人来讲,不仅是向过去的一年告别,更意味着要在新年到来之际,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送给自己、家人和朋友。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技艺……可以将这些资源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转换成精彩纷呈的节目,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以及各地多家权威媒体等,奉献给千家万户,呈现出丰富多彩、年味十足、喜庆热烈、适度互动、充满特色的浓烈氛围。

归根结底,传统节日文化是孝、亲、慈、爱的文化,相关仪式活动无不传达和体验了对亲情、友情、族情、乡情的珍视。无论时代给传统节日注入什么新内容,其核心始终没有偏离团圆、和谐、吉祥、如意的中国传统精神。就算再过一千年,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来源: 中国网

江南之女代表什么生肖2

蛟龙潜匿隐苍波,

且与虾蟆作混合。

等待一朝头角就,

撼摇霹雳震山河。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另外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一般属龙的人性格慷慨大方,乐观积极,善于社交,人缘很好,待人热情,大多都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属于聪明才智型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生肖龙的来历。

01生肖龙的来由

辰龙,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五位,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化代表。龙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不胜枚举,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比如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桃花女龙》、《龙女拜观音》、《岑港白老龙》、《蛮龙归正》等等。今天,笔者跟大家介绍《龙生九子》的传说。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是掌管天地间所有水域和水族的神兽,它能够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是具有祥瑞之兆的灵物。

相传,龙有九个孩子,它们的形态样貌、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因此民间也有“龙生九子各不同”的说法。

龙的长子是囚牛。它是龙所有孩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喜欢打打杀杀,唯独对音乐痴迷不已。囚牛常常蹲在胡琴的琴头上欣赏音乐,因此很多琴的琴头上都雕刻着它的形象。

龙的第二个孩子叫睚眦。它的性格跟囚牛正好相反,睚眦天生性格刚烈,喜杀好斗。睚眦总是怒目而视,它的口中含着一把宝剑,看上去威风凛凛。

相传睚眦能够克杀一切邪恶,因此人们常将其雕刻在刀、剑等武器上。

龙的第三个儿子叫嘲风,它的样子更像是一只走兽。嘲风性格活泼,喜欢登高远眺,我国古代建筑中殿角上的神兽就是嘲风。

蒲牢是龙的第四个儿子。相传蒲牢居住在海边,虽然贵为龙子,但是它却偏偏害怕海里的鲸鱼,一旦鲸鱼出现,蒲牢就会吓得大吼大叫,喊声直冲云霄。人们根据其“好鸣”的特点,把它铸为钟钮,把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的样子,敲钟时,让鲸鱼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

龙的第五个儿子叫狻猊。它长得像一只巨大的狮子,狻猊喜静不喜动,唯一的爱好就是吞云吐雾,因此人们就将其雕刻在了香炉上。

霸下是龙的第六子,它还有一个小名叫赑屃。霸下长得像一只大乌龟,但是比乌龟多了一排牙齿,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相传霸下力大无穷,喜欢负重,常背起三山五岳在水里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曾收服了霸下,治水成功后,大禹就让霸下背起自己的功绩,所以之后我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

狴犴在龙的儿子中排名第七。它的长相和老虎十分相似。狴犴公正严明,能辨是非,刚正不阿,是正义的象征。古代衙门的大堂门的两侧以及官员出巡时的肃静回避牌上都装饰着它的形象。

龙的第八个儿子名叫负屃。它是和自己的父亲长得最像的,负屃喜好文学,又被称为文龙,因此常被雕刻在石碑的两侧。

螭吻是龙最小的儿子。它在兄弟中排行老九。螭吻的形象是龙头鱼身,它的嘴巴极大,喜欢吞东西,尤其是吞火,因此人们将其放在了屋檐上以趋避火灾。

02和龙有关的风俗

1、二月二,龙抬头

据说冬眠的龙,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此节是龙文化意识最浓厚的一个节日。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二月二,不懒床,懒床压在龙头上”“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之说。

2、三月三,祭龙王

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把农历三月初三作为祭龙日,特别是水族,在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龙王庙举行,用猪羊供奉龙神,族长念祭词,集体祷告,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赛龙舟

“五月五,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到这一天,尤其在江南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盛会,这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如箭齐发,鞭炮阵阵鸣响,两岸欢呼雷动,一片龙腾人欢的节日气氛。

4、舞草龙

“七八月,舞草龙”。七月里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土家族以舞草把龙的仪式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土家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到田野,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舞到,舞的动作与舞龙灯相同。舞龙队伍在吹牛角号、放三眼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03龙图腾相关文化

龙图腾,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

龙的形象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来源于鳄鱼,另一种是来源于蛇,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猪,甚至有说法称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用蚌壳摆的龙,此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

龙图腾形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上古伏羲时代,伏羲氏以蛇为图腾。

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

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我是文食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关注!

江南之女代表什么生肖3

作者:王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金猪拱门将欲去,子鼠呈瑞送春归。有趣的是,从《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及苏轼在其《黠鼠赋》中“异哉,是鼠之黠也”的兴叹,都不难发现老鼠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在著名的昆剧《十五贯》中,头号反派人物“娄阿鼠”不仅以“鼠”为名,就连其扮相也是要在眉目正中画上一只白鼠才显“般配”。事实上,在古人的艺术世界里,老鼠所承载的含义与情感远非令人反感那么简单。

西汉铜鼠 陕西兴平县西汉茂陵一带出土

在山东沂南北寨汉墓的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看到穿梭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老鼠形象。画面中,一只花猫警觉地匍匐于摆满佳肴的几案下,它正盯着不远处一只相向而来的老鼠。整个画面以静写动,令人遐想连篇。这种充满写实趣味的画面和主题,在其他汉墓中也时有发现,共同传递出人们对猫鼠关系的兴趣。

鼠子闹山馆(中国画)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猫和老鼠的主题在民间美术中得到了更多表现。例如江南地区流行的泥塑“蚕猫”,是现实中深受蚕农信赖的驱鼠神器。而著名的“老鼠娶亲”故事也有大量的年画或剪纸作品传世。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正月里的某一天老鼠会“嫁女”或者“娶亲”的传说。每到这天夜里,人们都要早早歇息,为老鼠的活动提供安宁的环境,有的地方甚至还要准备糖果点心“犒劳”老鼠。在不少表现这一题材的年画作品中,老鼠们吹拉弹唱,抬着花轿组成送亲的队伍,其中领头的老鼠还要向挡路的猫咪作揖送礼,乞求放行,令人看了忍俊不禁。

三鼠图(中国画·局部) 朱瞻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专门描绘老鼠的画作,在美术史中并不多见。在北宋末年编纂的《宣和画谱》中,曾记载过边鸾的《石榴猴鼠图》、徐崇嗣的《茄鼠图》以及易元吉的《青菜鼠猿图》等作品。这些画家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但他们的画鼠作品未能流传至今。不过,单从画名上来看,此时不仅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鼠画,还逐渐形成了将老鼠与猫以外的其他动植物相组合的构图模式,而这种模式对后世的鼠画也产生了影响。

十二生肖人物图册之咬文嚼字(中国画) 任薰

元代画家钱选不仅擅长淡雅的小青绿山水,对花鸟画也颇为兼擅。文献中记载他曾经画过一幅《硕鼠图》,并受到同时代及后来不少文人的题咏。尽管这件《硕鼠图》今天已不可获见,但从另一件同样传为钱选所作的《莲实三鼠》册页中,我们或可一窥他画鼠的风采。《莲实三鼠》描绘了三只大小各异的老鼠啃食着不同的食物。它们似乎是一家子,正守着一堆橘子、莲子、枣子和菱角等大快朵颐。这些老鼠都以浓淡墨色晕染而成,并仔细地点画出它们的毫毛,不仅形态写实逼真,神情也惟妙惟肖。钱选名下的类似作品还有《瓜鼠图》。画家取“瓜瓞绵绵”之意,将带着藤蔓的瓜与老鼠们组合在一起,表达对子孙绵延的祝福。需要指出的是,老鼠之所以成为祝愿子孙昌盛的标志,一方面由于其繁衍能力强大,另一方面则与它在干支中处于“子”位密不可分,而这也是老鼠在传统绘画中所具备的另一种重要寓意。

敦煌榆林窟第25窟佛教经变画中的老鼠

真正以画鼠闻名的,恐怕非明宣宗朱瞻基莫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卷《三鼠图》便是代表作。这件作品由三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独立画作接裱而成,每幅作品各绘一只老鼠。白鼠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含义。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曾记载“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这种白鼠可以占卜未来的吉凶,也可以知晓千里之外所发生的事情。据此,朱瞻基笔下的白鼠或许还具有祝寿一类的寓意。事实上,魏晋史书中将“白鼠现世”作为祥瑞的记载也颇为常见。这不仅反映出彼时人们对白鼠的敬仰与崇拜,也是老鼠逐渐为人们所神化的例证。我们同样可以在敦煌榆林窟第25窟的佛教经变画中看到白鼠的形象。中唐时期的画家在画面中极不起眼的位置以简率的笔触勾勒出一只白鼠,而这也是目前敦煌壁画中仅见的老鼠形象。其实,在古老的神话世界里,老鼠还扮演着更多的角色,它们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与心灵之间,在艺术史中留下星点斑斓。

老鼠娶亲(传统年画) 资料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了一批鼠首提梁龙纹卣。这些西周青铜器的纹饰颇具特色,其提梁根部被装饰为长着一对圆形大耳的鼠形兽首。在青铜礼器上点缀这样的装饰,体现出在当时当地的信仰世界里老鼠已经具有相当的地位。本世纪初,在陕西定边郝滩乡东汉墓葬中发现一幅描绘西王母宴乐题材的壁画。画面下部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人形老鼠正在手舞足蹈地击打编钟,为墓主灵魂升仙而伴奏,全然不似上文提到的沂南汉墓画像石中所看到的动物形态的老鼠。可见,老鼠在东汉时代人们的生死观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鼠戏图(浮世绘) 窪俊满(日本)

除了与祭祀或升仙有关,老鼠还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这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流传广泛的“鼠王传说”。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古代于阗地区瞿萨旦那国王祈请鼠王显灵,带领众多巨鼠相助战胜匈奴的故事。20世纪初,斯坦因在位于我国新疆地区的丹丹乌里克唐代遗址发现了一块木板彩画,直观地展示了时人所信仰的鼠王形象。这件横向条状彩画可能是当时佛寺建筑的装饰构件。画面中的鼠王头戴宝冠,身着蓝色圆领红袍,侧脸朝向画面左侧,躯干则正对画外,表现手法与古埃及绘画中常见的“侧面正身律”相似。画家将鼠王的眉眼进行精心的人形化处理,其目光如炬,传递出坚毅与睿智的神情。类似的传说在中西亚地区广为流行,结合绘画的构图特征,不难说这是古代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个缩影。而在后来的唐玄宗时代,鼠王传说进一步传入中原,演变为天宝元年协助唐军战胜吐蕃的战争神话。

鼠(书法) 孙晓云

1976年在陕西兴平县的茂陵一带,曾出土过一只西汉时期的圆雕铜鼠。这只老鼠呈伏地状,刻工精细,甚至连毫毛都得以錾刻而出。其口中衔着一枚圆球,一般认为这是葡萄之类的水果,但也可能是表现正在吐宝的老鼠。在后世诸多民间题材艺术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吐宝鼠”的身影。

老鼠戏葫芦(木雕)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自朱瞻基以画鼠闻名后,以文人画的方式来描绘老鼠渐成新风,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趣味。朱耷在其名作《安晚图册》中表现了一只伏于顽石之上的老鼠。画家以写意式的简笔擦染出老鼠的躯体,对其头部则略加雕琢,可谓跃然纸上。这只老鼠身形细长,似乎正欲从顽石跃下,却又无从落脚,踌躇不前。

桃枝松鼠图(中国画) 钱选

近代以来,画坛巨匠齐白石堪称画鼠名家,老鼠是其一生热衷表现的题材。相较前人,齐白石画中的老鼠无论从技法还是内容上都更为简单率真,雅俗共赏。他擅长用变化丰富的墨团来表现鼠的躯体,巧妙利用水墨晕染的层次效果来营造肌肉结构和毛皮质感,显示出深厚的造型功力。在一件名为《鼠子闹山馆》的作品中,作者自称是被乡人窃走了心爱的原作,遂“快成此幅”聊以自慰,足可见齐白石的鼠画在当时便深受世人喜爱,以及他对此类题材的驾轻就熟。齐白石笔下的老鼠大都在偷油、偷食、啃书、吃蜡烛,这些形象来源于画家真实的生活体验,承载着画家丰富的情感。可以说,白石老人将老鼠贪吃又可爱、狡猾又机灵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看似矛盾的画面背后,所传递出的正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老鼠简单而又复杂的感情。

猫捉老鼠画像石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出土

鼠,这个看似不起眼甚至并不讨喜的小动物,在我们的艺术传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们跃然于纸面、壁上,寄托了人们对安定富足的希望。庚子鼠年,启福启新。

接福鼠(中国画) 马书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2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