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粮食丰收的生肖

“子鼠”不愧为十二生肖之首,看了它的来由和寓意,彰显古人智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文食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代表粮食丰收的生肖1

灯火乍息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

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

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

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十二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可谓人尽皆知,源远流长。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因此我国的古人将每一个属相都赋予了丰富的传说故事和精神信托。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十二生肖的第一个属相“鼠”。

01 生肖鼠的来由

生肖鼠又被称为子鼠,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一位。

众所周知。老鼠小巧玲珑、行动敏捷、灵活多变,子时的老鼠胆量又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我国古人普遍认为:属鼠的人有着开朗乐观,机灵聪慧,适应性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特点。

鼠之所以能够排在生肖榜上的第一位,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的,就是这个《鼠咬天开地》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地之初,到处都是混沌一片,没有日月星辰,没有四季变化,没有风雨雷电,没有花鸟虫鱼,更没有人类。

在这混沌之中,到处都是黑漆漆的,后来诞生了一只小老鼠,虽然它的个头很小,但是却很机灵。小老鼠睁开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渐渐地,它适应了这种黑暗的环境,也能在这黑暗中看清东西了。

于是,老鼠开始四处走动,不知走了多久,却始终走不出这片混沌,它真的很想要找到混沌的边界。在老鼠就要放弃的时候,它忽然想到:“既然这混沌无边无界,我何不自己咬出一个边界来呢?”于是,它张开嘴使劲咬了起来,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混沌却还是丝毫没有变化。

就这样,老鼠日复一日坚持咬着,没有一些懈怠。终于,这片混沌被咬出了一条小裂缝,一束阳光从缝隙中照射进来,老鼠高兴极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一鼓作气,最终将这混沌咬开了一个大洞,顷刻间,阳光倾斜而下,撒满了大地,天地初现,老鼠开心的大笑起来……

自此,地球上有了阳光雨露,有了四季变幻,植物开始萌芽,动物和人类也开始出现,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老鼠就这样作为开天辟地的英雄,被人们永远铭记。

02 生肖鼠寓意

大多数人认为老鼠的形象是令人生厌的,它们偷吃粮食,啃咬衣物,传播疾病,也因此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说法。

但是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老鼠有“子”和“财”的寓意,是能带来福气和财运的灵鼠。

老鼠的繁殖力很强,成活率高,所以古人用“鼠”来代表多子多福,生生不息。另外老鼠还是民间的仓神,古代老百姓大多生活贫苦,粮食匮乏,家里有了老鼠,就意味着有余粮,“鼠”逐渐成了财力丰厚、衣食无忧的象征。

老鼠虽小,但是它嗅觉灵敏,警惕性高,加上它的身体小巧灵活,可以穿墙越壁,因而古人认为“鼠”象征着灵性、长寿和福气,在很多地区都有“灵鼠”“寿鼠”“福鼠”的说法。

03 和鼠相关的民间习俗

1、老鼠娶亲

老鼠娶亲又称为老鼠嫁女,鼠纳妇,作为我国的民间俗信,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

有的地区,农历正月初三/正月初十/正月二十五被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

人们还会在地上撒上米、面、盐、糖等食物,为娶亲提供方便。与老鼠分享食物表示与老鼠共享新婚的欢乐和一年的收成,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减少鼠害。

在湖北的某些地区,小年夜被认为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俗称“鼠添箱”。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做好面饼,并插山花放在屋子的角落,同时不能大声说话,禁止舂米、磨面,大人小孩不准喧哗,如果惊动了老鼠,来年就会捣乱。

2、打老鼠眼

在江浙地区,古代有“打老鼠眼”以消除鼠患的习俗。

元宵节时,人们煮好黑豆,然后在室内撒黑豆,撒豆人站在梁下,手抛黑豆至梁上,口中念叨:“西梁上,东梁下,打得老鼠光铎(duo)铎(断种之意)。”俗信可除鼠患。又如贵州毛南族以农历腊月初一日为“送鼠节”。这些民俗反映了人们对鼠的憎恨之情。

3、蒸瞎老鼠

“蒸瞎老鼠”是青海地区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人们会用面捏成十二只没有眼睛的老鼠,并把它们蒸熟。元宵节时这些“瞎老鼠”被摆上供桌,并点上灯烧香,用来祈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保佑本年丰收。

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我是文食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关注!

代表粮食丰收的生肖2

现在已经是2020年的冬月了底了,再有一个多月就是阴历新年了,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打算。从十二生肖排序上看,今年是庚子鼠年,明年就是辛丑牛年,农村有牛年五谷登的说法,所以人们对牛年是充满了希望。其实2021年不单单是牛年,它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无春年,那么春天哪里去了呢?从日历上可以看出,2020年有两个立春,年头和年尾各一个,阴历腊月二十二,2021年阳历的二月三日是立春节气,立春之后8天就是农历的牛年了,按照阴历来算,立春是在鼠年,所以牛年就没有了立春,也叫无春年,还有人喜欢叫寡妇年。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非常重视立春节气,在我们豫南地区,立春当天吃烙馍卷菜,也就是在平地锅里做的面饼,非常薄,面饼里卷胡葱姜、萝卜丝、豆芽、肉丝等,非常的美味,奶奶说,这叫“咬春”。除了吃之外,老人们还会用布头缝制春鸡,再把春鸡缝在孩子们的衣服的肩膀上,奶奶说,这就是“春鸡迎春”,不论是“咬春”还是“春鸡迎春”,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春节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很多地方都会举办活动,可见立春在人们看来是多么重要,2021年没有立春,很多老农都开始担心,明年的庄稼会不会减产,又加上明年是辛丑牛年,常言道,牛马年好种田,所以大家对2021年的看法不一,下面咱们就来讨论一下吧!

古代的科技不发达,人们都是靠天吃饭,为了预测庄稼的收成,古人就采用了六十甲子的推算方法。2021年的三蛇闹春,十鼠抢粮,十一牛耕田就是按照这个算法得出的结论。古人用天干地支来纪年,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对应一个日子和一个生肖。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辰对龙、巳对蛇、午对马、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从正月初一开始推算,可以推算十二个日子,这十二个日子分别对应一个生肖,也就得出了来年的年景了。

用十二地支对应一个日子和一个生肖这种方法推算,2021年正月初三是巳日,巳又对应生肖蛇,所以叫三蛇闹春。以此类推,正月初十是子日,子又对应生肖鼠,那么就是十鼠抢粮。正月十一是丑日,对应生肖牛,所以叫十一牛耕田。大家都知道蛇在冬天就进入冬眠状态,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就会苏醒觅食,三蛇闹春说明天气回暖早,气温升高快,有利于耕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见老鼠是多么令人讨厌,十鼠抢粮说明老鼠非常多,老鼠多就会糟蹋粮食,粮食就会减少;十一牛耕田说明农活多,非常忙碌。

总结:按照古人的推算方法,2021年是三蛇闹春,十鼠抢粮,十一牛耕田,蛇和鼠是人们厌恶的,似乎预示着来年的收成不太理想,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后面不是还有十一牛耕田吗?这可是个好兆头,那么多牛耕田,说明来年庄稼会大丰收。古人这种预测年景的方法虽然不科学,但是在古代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大家怎么看待这种预测年景的方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代表粮食丰收的生肖3

一、起源学说

图:在苏美尔古文献中,有一个神秘数字12在它的记录中频繁出现。中东古文明领域的专家,撒加利亚 ˙ 西琴是世界上少数能够掌握古苏美尔楔形文字的专家之一,他同时精通了希伯来文的《圣经》。他的一本书《第十二个天体》,为人类文明起源的说法,开启了另一扇窗。西琴的著作里描述了,上古人类的文明起源来自于我们尚未发现的第12个天体,暂且不要将它的著作归为科幻。西琴的观点来自于古苏美尔文献和圣经,苏美尔文献中记载,太阳系中除了太阳和月亮,还有10个星体,总共构成12个天体。

1、数字“12”

一个普通的数字“12”,蕴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信息。在天文学上,木星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1.86年(约12年),此11.86年为木星围绕恒星的运转周期。这个现象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至于人们把它与十二地支以回归年的12.37个朔望月联系起来。由于木星是固定于黄道周天的一个环带运动,天文学上称为“十二岁次”,即有十二节点(站),每个节点相距30°,绕一周是30×12=360°。这“十二岁次”就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起来了,这“十二岁次”与西方的“十二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比后者在时间上要更早,大概在黄帝之前就被发现了,所以中国人称木星为岁星。

从天文历法可知,一纪有十二年,一年有十二个月(彝族曾采用过十月历),一日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2小时),每月有一个卦,即所谓“十二月消息卦”,或称“十二月卦”,这是根据在一年中阴、阳二气的互相消长而得出的。

图:二十四节气与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存在着固定的对应关系,已属无疑。中国传统24节气多数情况下采取“平气法”来确定,把一年的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均等分成24份来划分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由于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不规则的变化又比较微妙难测,此种方法随着时代发展就已经与黄经度数呈现不吻合状态。

明末欧洲传教士入中国,与士人阶层共同精确了节气划分,汤若望和徐光启在著名的《崇祯历书》中,以春分为起点和黄经每过30度为一宫为标准,采用了“定气法”。太阳视运动黄经每过15度,为一个节气。这种较为科学的变动,使得黄道十二宫的起始点和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十二中气完全吻合的。随着历法的修正和精确,太阳总是在相同的节气运行到对应相同的宫位,而避免了误差范围。

在气候学上,古代中国也得出了“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的观点。这即是说,每三年粮食会得到丰收,有三年会欠收,有三年会富足,有三年会有灾荒(4×3= 12)。当时古人可能未考虑现代气候上的“厄尔尼诺现象”,但古人的总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地理学上,古代中国把天下分为十二州。《史记》二十七卷上就有“兖、豫、幽、扬、青、并、徐、冀、益、雍、秉、荆”等。

在佛学上有所谓十二因缘,并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变化都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图:十二因缘的循环。

古人有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其概括地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

在文学艺术上,与“12”数字有关的实例很多。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6×12),猪八戒有36变(3×12);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108位(12×9);在《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

在民俗学上,成都在清末民初时期就有一种叫作“十二象”的吃食。这里的“十二象”并非美味佳肴,而是一种大杂烩的食物,即是把十二生肖中动物的肉、杂物等下脚料,放在一起熬煮,放入调料,煮成一大锅,分赐给当时的穷人和乞丐吃,这就是所以叫做“十二象”的原因。比如,在《死水微澜》中就有“端出两大碗‘十二象’出来”的叙述。

在《山海经》中有“东海之外,甘水之闲,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大荒南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西经)。”后人理解为,“所生十日”是否是指“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生月十有二”,应当所指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远古先民是否早已预知有天干与地支配合成为六十甲子的规律性呢。事实上,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而在此前六十甲子的规律有可能早已用于纪年使用了。现在的农历都是按60年重复一次的所谓花甲来排列的。

图: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乐律学中,有所谓的十二律,在“伶州鸠伦律”一文中,所提及的演奏是按十二律次序与单双排列的。

在中医学中,有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的二经脉的记载;黄帝嗣子有十二姓,人身体有十二藏,等等。在秦始皇时代还有十二铜人的记载。

图:古代中国乐律的制定,最早大约上溯到黄帝轩辕氏时代。战国时期的著作《昌氏春秋》中记载:根据传说,伶伦来到了昆仑山,在嶰溪之谷砍了十二根竹子,削去竹节,做成了一端开口、一端竹节闭合的十二根管子。起初吹奏出来的声音并不好听,正在这时候,天上飞来了一对凤凰,凤叫了六声,凰也叫了六声,那声音美妙极了。于是,伶伦便根据凤凰叫声的启示制成了十二根律管。

“十二”这个数字是极其特殊的数字,人们称之为“天大之数”。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华夏祖先就形成了以数来计量宇宙万物的观念。中国古书中的“河图”与“洛书”,就是古人把东、南、西、北、中、北东、南西、北西、南东整个空间都用数字表示,其中深奥的道理至今尚不能完全讲清楚。

图: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历来人们都将“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像是一些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周易、风水等追溯源头的话,都有河图洛书的影子,因此河图洛书也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在上古时期,洛阳东北方向的孟津县里的黄河浮出一头龙马,它背负着“河图”,还有一只神龟从洛水中慢慢浮出,同样背负着“洛书”,人类的文化始祖伏羲得到了这两幅神秘图案,取名为河图和洛书,并根据这些神秘的图案画出了八卦,到了周朝时期,周文王根据伏羲画出的八卦研究出六十四卦,并且写出了卦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