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山堙谷代表什么生肖

【互动交流】遗世秦直道 常走焕常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堑山堙谷代表什么生肖1

彰显中国古代高超交通技术

秦直道,俗称“皇上路”,以陕西咸阳为中心,横穿甘肃,直达内蒙古,辐射全国,如镶嵌在秦文化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方匈奴、方便全国陆路交通,命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修筑了秦直道。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从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出发,沿子午岭北行,穿越甘肃省正宁、合水、华池等县,直达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全长1800里,浩大的工程使秦直道成为秦代仅次于长城的重要军事工程,享有“千古第一道”的美誉。

作为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的修建彰显了中国古代高超的交通技术和辉煌的科学智慧,设计者巧妙利用了陕甘交界处的子午岭,以及陕北、陇东及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交通大道,最宽处60米,一般亦有20米。《汉书》中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其精确的测量定位,选线的科学合理以及工程的艰巨、规模的宏伟、筑路技术的娴熟应用等,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秦直道覆盖地域从“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经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甘肃,达祖国的“北大门”内蒙古。如今,这3个省份不仅是“一带一路”的交通物流枢纽,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地缘重地。秦王朝重视国防交通建设,秦直道巩固了国家统一,对后世地缘政治、军事国防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同保护利用秦直道遗址

秦直道自秦汉一直到明代都是畅达通途,至清代时许多路段才逐渐废弃。甘肃作为秦直道形胜最要害的中间地段,近年来对分布在庆阳市全长311.16公里的秦直道开展了详细调查研究,发现秦直道部分路段现今仍在使用。

千里秦直道,承载着李广、卫青等历代名将北征的烽火岁月;记录着昭君出塞、蔡文姬归汉等历史年轮;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民族记忆。秦直道沿线两侧遗存有历代的城堡、石窟、佛塔、长城墩、造像碑等丰富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纽带,具有十分珍贵的人文艺术价值。

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沉寂多年的秦直道上响起了直罗镇战役的枪声,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甘红军,顺着子午岭秦直道南下一路奔袭旬邑的红色故事传颂至今。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基础。

2006年和2013年,秦直道遗址、秦直道起点遗址和秦直道陕西延安段、甘肃庆阳段、内蒙古东胜段,分别被列为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1年11月共同写入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最近颁布的《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中也进一步指出,要“加强秦直道等交通遗迹的保护,推动交通遗迹等专题研究。”等。

目前,由于秦直道遗址在甘肃、陕西、内蒙古3省份沿线表现形式和保存状况不一,各地人文、社会景观又存在差别,秦直道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存在缺乏一致性、协同性、科学性等诸多问题。

以史为鉴,下一步秦直道保护利用工作需站在更高层面进行研究挖掘,开展保护利用;围绕推进城镇化与历史文物保护利用,拓宽发展路径;结合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和黄河文化,合力展示传播。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担当,深入挖掘秦直道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后人,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甘肃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副主任 沈兴国)

《中国交通报》(2022年08月16日 第7792期)

秦直道上的秦扶苏墓。资料片

塞外游牧风光。资料片

骊山日落。资料片

踏访秦直道

甘肃 调令关森林公园

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因位于子午岭主峰秦直道雄关——调令关而得名。公园由调令关、中湾、高凤坡、西牛庄4大景区组成,还有秦代重要军事通道——秦直道遗迹。2000多年后的秦直道虽然久经风霜、沧海桑田,但遗址依然清晰可见。秦直道在庆阳市境内有约300里,正宁县境内由菜头湾至艾蒿店长约80里。

陕西 张家湾镇杨家湾村

“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著名的秦直道遗址车路粱段就位于张家湾镇杨家湾村。秦直道是历史和自然给予张家湾镇的一块发展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张家湾镇深度挖掘秦直道资源,策划了骑游、露营、徒步线路,在秦直道上修建了栈道、补给点等,焕发文旅新生。

内蒙古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秦汉边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为特色,“一道、两楼、三区”为整体布局。一道为模拟秦直道,复制了烽、障、亭、台军事设施和条、铺、驿站交通节点;两楼为甘泉宫和九原郡城楼;三区为秦汉边塞文化区、匈奴故地文化区、直道演艺广场区。一派自然辽阔、江山苍茫的北国风光尽在眼前。

(来源:中国交通报)

堑山堙谷代表什么生肖2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然而此时天下局势并不太平,北方的东胡、匈奴,西方的月氏、羌族,均对大秦帝国虎视眈眈。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土并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大秦帝国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九条驰道,它们分别是西方道、秦栈道、武关道、东方道、并海道、临晋道、上郡道、北方道和秦直道。这些数量繁多、规格统一的秦驰道将整个大秦帝国串联在一起,织成一张茂密的“轨道交通网”,它们因此也称为中国最早的国道。

在这九条驰道中以秦直道最为特殊,它是大秦帝国心脏通往北方匈奴边境的一条“高速公路”。匈奴人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骑术精湛,彪悍灵动,经常驰入北方边境掳掠人口。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征,一举将匈奴势力驱逐至阴山山脉以北。随后秦军渡过黄河,控制了阴山山脉的高阙要塞,并在河套地区兴建34座城池,同时将内地人口迁徙至此,从事农业耕种。

为了更好地对城池进行统一管理,秦国在此设立九原郡,而郡治就在今天的包头市西部。除了人口迁徙和地方治理,秦始皇还下令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秦长城。不过长城只是防御的手段,面对强大的匈奴,只有主动出击才是最有效的战略方针。秦直道的修建为九原郡前线的秦军提供了有效的后勤保障,使秦军得以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出击。

公元前212年,秦直道开建,两年后一条南起咸阳北至九原的“古代高速公路”应运而生。它以咸阳市淳化县为起点,依次穿越陕北高原、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鄂尔多斯高原,横跨黄河并串联起两道长城防线。秦直道全长700余公里,快马加鞭只需三天即可从咸阳抵达内蒙古包头,这样的效率在那样一个年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秦直道的整体结构由中间的御道、两侧的旁道以及御道与旁道之间的树木组成。君王走御道、大臣走旁道,其最大宽度可达60米,类似如今的双向8车道。秦直道的大部分道路都依托山脊而建,采取“堑山堙谷”的方式。所谓“堑山”,就是将道路选址在离山峰略低一点的位置,将道路以上的山峰削去一部分,而削去的土壤则夯筑在路的下方以保证护坡的牢固。“堙谷”即为垫方,是在两座山峰之间的谷底填筑大量土方,在夯筑以后形成路面。

为了缓解上下坡的难度,在面对峡谷陡坡时以“之”字形结构解决,这样的设计方式为秦军提供了良好的战略视野。为了加强道路硬度,避免杂草丛生,工匠在修路的时候往往用黄土掺入盐碱并将其烧制变硬。这种人为改变土质结构的方法在保证道路坚硬的同时也破坏了杂草的生存环境。从军事意义上讲,秦直道的修建为帝国的军事战车插上了灵动的翅膀,从此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劲敌匈奴的挑衅。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已经领会到了这一真谛。秦朝灭亡后,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发挥着交通服务的作用。直到清朝年间,秦直道逐渐荒废,随着作为交通干道作用的失去,秦直道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堑山堙谷代表什么生肖3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1年11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日前出台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在“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方面,提出依托大遗址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形成重要大遗址、国家遗产线路、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为代表,点、线、面相结合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勾勒文明经纬、延续中华文脉。本报记者走访秦直道、蜀道、湘桂古道、南粤古驿道等国家遗产线路,介绍这些线路的前世今生以及新时期在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区位优势方面所具有的深刻现实意义。

秦直道

见证民族历史 承载文化基因

本报驻陕西记者秦 毅 实习生 苏明利

“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是《史记•蒙恬列传》中对秦直道简略的记载。这条神秘的古道,绵延在子午岭数百公里的主脉之上,与长城、兵马俑、阿房宫在同一时期诞生,是秦代仅次于长城的第二大军事工程,所具有的人文和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历史上,秦直道不仅是国防大道,也是重要的经济动脉和文化走廊。秦直道的开通,便利了中原内地与河套地区的交通往来,成为内地通向北疆的大动脉,也是李广、卫青等一代代名将北征的重要通道。千年古道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发展,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和记忆。“今天我们依旧能在秦直道上看到无以计数的‘和市’遗迹,如‘白马驿’和‘车路梁’等,都是历年来商贸往来的见证。有些‘和市’至今仍保留着当初的原貌,它在向后人讲述着那些古老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跟秦直道打了10余年交道的陕西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徐伊丽说。

近年来,陕西省深耕遗址价值,围绕着秦直道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工作。2006年,陕西省旬邑县秦直道遗址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为配合青兰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直道遗址陕西富县桦沟口段进行考古发掘,青兰高速公路建设方为此把原先设计好的路线北移,追加了1亿多元的投资,体现了高度的文物保护意识,成为现代高速为“古代高速”让路的典型范例。同年,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秦直道遗址延安段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秦直道遗址被纳入了《陕西省申遗工作规划》。

多年来,相关部门对遗址进行了无数次的巡查,力求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囿于20世纪科技发展水平与参与者主体的限制,当时秦直道调查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地望观察、地表调查与文献研究,工作重点是地表观察到的道路遗迹、修建道路所开辟的垭口、堑山堙谷的迹象及有文物遗存的建筑遗址。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直道线路的调查,采取的做法是对理论上合理的路线,每一公里做出一个勘探点,垂直于直道钻探10余个探孔,绘出柱状剖面图,并用GPS或者全站仪测绘坐标及高程。这样既验证了是否确为古道路,又能把这些勘探点连接起来,形成很完整、详细、准确的道路平面图。

旬邑县秦直道遗址位于山脊和高地的路段,堑山痕迹非常明显,最窄处四五米,最宽处达30米。如今,这些遗址大部分被森林和植被覆盖,保存基本完好。旬邑县博物馆馆长何一平说,秦直道在汉代和唐代至少两次帮助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的入侵。这条路人迹罕至,但也客观上保护了历史遗存,让它能在荒草和树丛中沉睡。

“秦直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表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肖健一表示,“秦直道发展空间在于保护,而非开发。保护好了,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后人可以解决;保护好了,我们阐释不了的内涵后人可以阐释。所以秦直道今天保护空间有多大,将来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2020年8月,陕西省文物局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出,创新大遗址展示利用方式,践行“让文物活起来”,围绕大遗址的价值属性与空间属性,在游憩休闲、传播教育、环境提升、社会服务、产业转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中明确,做好长城、丝绸之路、秦直道、秦蜀古道(蜀道)、茶马古道等线性大遗址保护利用。

此外,《规划》在谈及秦直道保护利用项目时明确:“依托秦直道遗址文化资源,建设秦直道沿线基础性保护设施、秦直道文化主题区、秦直道主题博物馆。”

遗迹具有自身的特点,秦直道遗址以保护为主,统筹规划,全面覆盖。陕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秦直道沿线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加强遗存的本体保护和管理,减缓或杜绝自然、人为因素对遗址的破坏,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编制,在设计中注意同秦直道沿线各省的沟通协调,并在规划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各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秦直道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蜀道

擦亮文化品牌 推动一体化发展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蜀道是古代联通巴蜀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古称陕西为秦,四川为蜀,历史文献将此道称为“秦蜀古道”,简称“蜀道”。商周时秦蜀之间已有蜀道雏形。战国晚期金牛道作为第一条官道出现。三国时期,曹魏军打通无人之地的阴平道,阴平道也因名将邓艾千里行军奇袭灭蜀而闻名天下。1937年川陕公路的通车标志着“蜀道难”的历史正式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道、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铁快速发展,古蜀道作为交通线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蜀道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逐渐被外界所熟知。

近年来,四川全力挖掘蜀道的品牌价值,大动作频频。组建了“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制定大蜀道文旅品牌建设方案,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旅游环线一体化发展迈出了探索的步伐。2019年,千年蜀道入选四川十大文旅品牌,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的剑门蜀道为例,沿途遗存的千佛崖、皇泽寺、观音岩、昭化古城、剑阁古城、鹤鸣山摩崖道教造像及石刻、觉苑寺、七曲山大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值得一提的是,蜀道还保存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晋唐以来1700余年间的剑门古蜀道诗文近1000篇(首)。

石牛入蜀、五丁开山、萧何追韩信等神话传说如今依然在民间传扬。旅游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利,据考证,明清以来就已形成蜀道游、蜀道饮食等文化现象,蜀道沿途遗存的音乐、文学、建筑、美术、书法、科学和其他文化遗产更是多不胜数。

“蜀道不仅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系统,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长廊和通道型线性文化遗产。”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看来,“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蜀道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奇迹。

在历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之下,蜀道保护利用工作颇有成效。此前四川新一轮的文旅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蜀道资源总量丰富、涵盖面广且利用成果丰硕。据了解,大蜀道目前已有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9年,四川省启动蜀道申遗工作,提出蜀道文化线路整体申遗。此后的数年里,形成了《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广元共识》。2012年,蜀道(金牛道广元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5年,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并被纳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名地范围。2016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由省长亲自挂帅的蜀道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进入了蜀道申遗冲刺阶段。

为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搭建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新平台,擦亮“大蜀道”文化旅游品牌,2020年9月,“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四川省内包括广元、巴中、绵阳、德阳、南充、达州、成都7个市(州)的30个县(市、区)成为联盟理事会成员。

按照规划,下一步,四川将围绕大蜀道主题产品打造,集中推进51 个文旅项目,品类多样,包括“千年蜀道”文化体验游项目、“畅氧蜀道”生态康养游项目、“穿行蜀道”山地运动游项目、“蜀道原乡”乡村休闲游项目等等。未来,四川还将加强与陕西、甘肃、重庆之间的省际协作,共建蜀道旅游“金三角”,积极推动蜀道申遗工作。

湘桂古道

彰显区位优势 增强文化自信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在南中国的交通历史上,建于秦、兴于汉唐、沿用至今的灵渠,世界闻名。灵渠之外,在湘桂交界地方,湖南永州到广西桂林的广道大路、到广西贺州的潇贺古道,被统称为陆路湘桂古道。与灵渠相呼应,历史跨度超过千年的陆路湘桂古道也是声名显赫、地位重要。

史料记载,在水运不畅的情况下,官府一方面不断维修灵渠疏通河道,另一方面则构筑从湘南通往桂北漓江的陆路通道,以解决灵渠水运交通的瓶颈问题。陆路的打通,大大缩短了湘桂两地的交通距离和时间。从湘南永州到广西桂林,水路超过300公里,而且在湘江段均为逆流而上,陆上走广道大路则只有160多公里。桂林文化学者廖旺月研究发现,当时从湖南方向运来的物资,走水路经兴安灵渠要一个月,而通过马帮或人力运输走陆路,仅需一周左右的时间。

2000年,我国文物部门将湘桂古道确立为新型文化遗产,遗产类别为文化线路,备受社会关注。文化线路遗产的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包括各时期修建的驿道、官道、古城址、兵营旧址、古桥、古亭、古街铺、古村落等系列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点、历史建筑等。

2013年起,湖南永州、广西桂林和贺州三市陆续展开对湘桂古道的调查,相关保护措施也陆续出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学者认为,对湘桂古道文化遗产的性质,可以从线性、活态性、多元性、景观性和地方性几个方面去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

湘桂古道永州段是由30处文物点组成的线性文化遗产,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始对潇贺古道和古村落的开发保护项目进行设计编制。8月,湘桂古道永州段保护修缮工程(一期)启动,修缮道县海龙庙,江永县灵山庵、旌表凉亭,江华县乐仙亭、会仙桥、惠风亭、玉泉亭等六处文物点。

2020年9月,以“潇贺古道与岭南文明”为主题的第五届广府文化论坛,就潇贺古道与广府文化、潇贺古道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活化等专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来自广东、广西的40多名文史专家参与研讨。

广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元林认为,秦汉时期南岭的灵渠以及潇贺古道等多条水陆道路,在促进岭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促使南岭南北的商品往来,“中国商贾者多取富焉”,而且使“南海诸国”商品流通到北方。

《岭南文史》主编侯月祥认为,做好潇贺古道文化资源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增强文化自信,加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021年初,两广社科智库联盟启动《构建潇贺古道新经济带研究》课题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刘家凯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加彰显贺州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

目前,湘桂古道各文物点皆因年久失修,文物保存现状堪忧。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表示,保护古道及古道线路上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研究意义重大。在《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广西文物部门将与相关部门联动,加大湘桂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指导桂林、贺州两地开展湘桂古道文物和遗址的普查和整理,设立考古、研究和保护专门项目,推动出台地方法规,开创湘桂古道文物保护新局面。

南粤古驿道

活化利用 助力粤北乡村振兴发展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2021年11月26日、27日晚,“烽火学堂”华南研学基地专场演出在广东艺术剧院举行,演出了原创话剧《烽火学堂》。专场演出旨在将《烽火学堂》带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沿线城市巡演,在古道上追寻教育先师足迹,并通过“古驿道+文化旅游”模式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助力粤北乡村振兴发展。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以前广东省境内用于人员往来、物资转运、军令军情传递的交通主干道,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主要分布于粤东西北偏远山区,逐步被闲置、遗弃。2016年以来,广东省连续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进行部署,初步打造了好用、实用的南粤古驿道网络。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修复古驿道本体和古驿亭、古驿站、古桥、古堡、古碑刻等历史存量空间,串联沿线村庄、园地、耕地、自然生态节点等分散闲置空间为主要途径,目前共修复完成了覆盖总长1200多公里的18条重点线路,修缮272个古驿亭、古驿站、古桥等重要历史遗存,串联沿线98个省定贫困村、104个特色村、250个既有自然景观或历史人文节点。

现存南粤古驿道大多分布在粤东西北偏远地区,沿线有1320个省定贫困村,约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60%。因此,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将古村落、贫困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节点、田野、地质地貌等串珠成线,打造成为开放式的、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带旺了沿线村庄人气,带动了当地民宿经济、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观光农业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古驿道沿线群众总体满意度为88.8%,游客对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总体满意率达96.9%。

去年是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连续第四年举办,定向邀约成熟设计团队,根据地方需求开展设计,继而生产销售。其中,粤北站围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结合研学团队需求,提取“坪石先生”“知识报国”文化主题,设计出徽章、刺绣贴、文具等10个系列19件产品,目前已有9个系列面向市场公开销售,所得收益用于向老坪石中心小学捐赠图书1800册。粤东站围绕“亚青手信”“非遗进校园”两大主题,结合潮剧、侨批、潮舞、木雕等潮汕地区非遗元素,设计出文具礼盒、魔方、七巧板等4个系列10个品类15件单品。

以“古驿道+旅游”为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挖南粤古驿道沿线文旅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2020年公布的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中,包含了7条古驿道游径线路,为南粤古驿道文化传播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

为推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红色旅游发展,广东省于2019年遴选出100个红色革命遗址,串联成9条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体验线路,将中央红色交通线纳入其中进行精心打造和对外推介。在重点线路选线时,注重串联红色资源,如打造梅州平远“寻乌调查红色之旅”、粤赣纪检文化之旅等红色旅游产品。

当前,广东省全力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利用,精心策划华南研学系列活动,有机串联研学基地周边古驿道、红色资源、景点景区等。去年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6场,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学子前来重温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如今,基地已成为广大师生和众多游客缅怀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热点场所。

广东省还围绕华南研学、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主题,组织开展文艺创作。除了《烽火学堂》,还摄制了电影《坪石先生》,该片展现了抗战烽火中在粤北坪石坚持办学、护持岭南文脉的学者大师们的故事。而以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为题材的红色电影《暴风》、潮剧《秘密交通站》、广播剧《红色交通站》、潮州大锣鼓《红色使命》也正在拍摄制作中。

<< 上一篇

投标代表什么生肖

下一篇 >>

护字代表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