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代表哪个生肖

富丽堂皇:铜镜中的大唐气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委代表哪个生肖1

富丽堂皇:铜镜中的大唐气象

演讲人:孔祥星 演讲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讲堂 演讲时间:二○二一年九月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富丽堂皇的唐代铜镜”。既然提到“富丽堂皇”,可能就会有人问,唐镜的确看起来挺美的,但是应该从哪些地方去审视唐镜的美呢?我们今天带领大家寻找唐代铜镜的美,主要从形式、内容、材质跟工艺这几点来综合体会。

唐镜的重要创新

首先,花式镜是唐镜标志性的创新。我先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唐镜的外形,也就是我所说的“形式”。比如铜镜花瓣的周边出了菱角的,叫作菱花形,如果花瓣的边缘是圆弧形的,就叫作葵花形,此外还有四方委角形、亚字形等,这些名字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也是沿用了过去流传的大家都接受的名称。

从齐家文化出现中国最早的铜镜至今,大约是四千年,从齐家文化一直到明清,我国铜镜的传统形式就是圆形。这个圆形可以理解,圆圆满满,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意义。从战国开始,偶尔会出现方形镜。到了汉代,这个时期是我们目前出现铜镜最多、考古发掘最多的时期,像山东临淄就考古发掘出来六千多面铜镜。可以这么说,汉代的铜镜几乎99.9%都是圆形,海昏侯墓出土了一面铜镜,有如今常用的电脑屏幕这么大,是一个方形的镜子。而这种圆形或者是偶尔出现的方形的铜镜形式,一直延续到了隋代前后,直到唐代出现了花式镜。仅仅只是在平面几何形式上的变化,谁能想到,单单是花式镜这一创新的出现,已经是中国铜镜出现之后两千多年的事了。所以,我认为花式镜是唐镜的一个标志性创新,尽管后来宋以后也有一些花式镜,但是花式镜开创确实是在唐朝初年。

图1花鸟镜

其次,唐镜的形式变化也必然带来了内容的出新,这就是唐镜的纹饰和铭文呈现出了历史性的变化。之所以用“历史性的变化”这样的描述,我先举两个例子。西汉的四神博局镜,四神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请注意我们虽然经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但是在汉代的时候古人是以南为上的,所以现在发现的四神博局镜的朱雀都是在上面的,这种镜子是西汉的时候特别流行的,从西汉晚期经历王莽时期一直沿用到东汉早期。另一个就是东汉的神兽镜,上面有西王母、东王公、黄帝、伯牙等形象,从内到外都有非常复杂的纹饰。到了唐代,铜镜的内容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花鸟镜(图1),也就是汉镜中流行的神仙羽人、奇禽异兽题材,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就被瑞兽葡萄镜以及以后的花鸟、花卉取代,一幅幅禽鸟俊美、花枝华丽、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景,呈现出优美、轻快、自如的情调。

我之所以强调武则天,是因为很多葬仪方面的制度都是在武则天这个时期开始发生变化。

我把唐镜纹饰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和中晚唐,这是一个从灵异瑞兽向花鸟画枝人物发展再到宗教图纹的发展变化过程。初唐时期的四神十二生肖镜,里面有钮座、方格、规矩和圆圈,外面是十二生肖,这还是基本继承了汉以来的铜镜图纹。到了盛唐,一说起唐镜就是以瑞兽葡萄镜为代表,而这个镜子是从武则天以后形成的唐代风格,它摆脱了汉代以来的情况。到了中晚唐,又出现了一些宗教的图纹。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唐镜铭文的内容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初唐的铜镜往往里面是纹饰,外面是铭文,已经形成了隋和初唐的铜镜的格式,它的铭文是一圈,因此被称为圈带式。盛唐时期铜镜则很少有铭文,有铭文的就是方格式的,这种铭文样式在汉代很少。进入晚唐,铭文又多了起来,而且形式多样。在铭文内容方面,汉镜的铭文目前看见的多是希望高官厚禄、子孙繁昌、享乐富贵、长生不死等,诸如“位至三公”“君宜高官”“授如金石新王母”“上有仙人不知老”之类。汉镜的铭文思想性特别深刻,汉朝人当时是希望羽化成仙的,所以在汉代的铜镜上看到很多羽人、神仙和西王母的形象。而唐镜则大不一样,唐镜首先考虑的是镜子怎么漂亮、怎么制得好,后面就要反映照镜子的人怎么好看、怎么漂亮,所以唐镜的铭文内容跟汉镜的铭文内容差别很大。

图2初唐铜镜,采用了分区式

再次,就是唐镜布局结构的新意境——广画面式。唐朝铜镜的纹饰结构,总体来说就是从初唐时期的分区式发展到盛唐时期的广画面式、不分区,进入晚唐又变成了分区式。比如这一面初唐铜镜(图2),钮外分成好多个区,有不同的圆圈带、同心圆,又分成铭文,铭文外面又有花纹,到了盛唐则是广画面式,比如盛唐铜镜,除了中间一个小的圆钮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就是表示花纹,留白很多,而留白一多就显得纹饰很突出。所以有的学者就认为汉代铜镜纹饰的布局是格律体,有规律和格式的,他们把盛唐的铜镜叫作自由体,很自由的分布。盛唐许多铜镜不再利用方格、规矩、多重圈带进行区域分割的构图方式,这样空间广阔、布局疏朗。由于它是广画面式,所以单个图纹就特别多,比如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主题,东汉的时候青龙和白虎是相对的,而到了唐代就表现为一条单龙,所以看唐代铜镜的云龙气势特别突出,盛唐时期许多铜镜都这样减少了繁杂、离奇的图纹,形成了单个图纹形体变大、鲜明突出的特点。进入晚唐,铜镜又变成了从钮开始层层布局、分区特别繁杂的样子。

唐镜的主要类型

接下来,我按照唐朝各个时期流行的镜类及其呈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来具体介绍一下唐镜的类型。

第一类是灵异瑞兽镜。这个类型是延续汉代以来的传统。比如河南洛阳出土的、现在由洛阳博物馆收藏的隋初唐四神十二生肖镜。这里我要延伸介绍一下十二生肖相关的内容。我们在典籍中查阅,有关生肖的最早记载,可以推至东汉,王充《论衡》中提到的与现在的生肖相同。而根据湖北云梦睡虎地、甘肃天水放马滩等地出土的秦简,我们可以把古代生肖的起源至少推至战国晚期。至于中国古代在铜镜纹饰中使用十二种肖形动物来代替十二地支,则是在隋代前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一般称之为隋和初唐。

图3瑞兽葡萄镜

第二类是瑞兽镜。我的这个“瑞兽”概念包含了很多种类的兽类,比如有的像狐狸、有的像狼、有的像狗、有的像鹿,所以我用了“瑞兽”这个综合性的词,泛指那些寓意吉祥的兽。这里我专门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瑞兽葡萄镜”(图3),这是唐代最著名的铜镜。我们看它,上面每个兽都是向上抬头的,内区不同姿势的瑞兽攀缘葡萄枝蔓,外区环绕禽兽葡萄,而且采用的是高浮雕技法,整个布局中的瑞兽俯仰有神、屈曲灵动。这面铜镜上面的葡萄,如果我们要用手去摸都可能是有触感的,这面唐镜的铸造就是这么出色。

关于瑞兽葡萄镜,国家博物馆有一面在西安独孤思贞墓出土的镜子,武则天神功二年制,这个镜子当时引起了中日学者的关注,因为在日本奈良高松冢墓也出土了一个瑞兽葡萄镜,当年我们考古研究所的所长王仲殊先生是主要研究汉魏晋铜镜,他到日本考察时就把我们这边独孤思贞墓出土的这面镜子的照片、尺寸以及细部的纹饰,与日本出土的瑞兽葡萄镜作了对比,最后判断这两面铜镜是同模镜。所谓同模镜,不是说一个范做一个之后做下一个镜子再做一个范,而是同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两面镜子。这是令人很难想象的,唐朝的一个模子做的两面镜子,一面在陕西西安的独孤思贞墓里出土,另一面在日本奈良,推测这面镜子有可能是当年日本留学的僧人和尚、留学生或者遣唐使带回日本的。高松冢出土了这么一面唐镜以后,日本学者研究铜镜的书出了很多。后来在日本的一个寺庙里,有一座塔,这个塔曾经被烧了,有日本学者认为是隋代烧的,有认为是唐代烧的,再后来在维修的时候意外在地宫底下发现一面瑞兽葡萄镜,这个类型的铜镜就不是隋代会出现的,这就等于为这个寺庙的历史时间提供了一个根据。日本学者曾经普遍认为,瑞兽葡萄镜流行于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而我认为,这个类型是唐高宗时期出现并在武则天时期盛行的。根据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考古纪年墓出土的资料,唐高宗时期有2面,武则天时期则有9面,唐中宗时期有1面,离武则天时期很近,此外还有唐睿宗时期1面,唐玄宗时期2面,唐代宗时期1面,唐宣宗时期2面。从出土的瑞兽葡萄镜资料来看,此类铜镜在武则天时期最著名、最流行、最重要。

日本学者把瑞兽葡萄镜称为“多谜之镜”,认为它身上还有很多谜题没有解开。比如关于它的名称,为什么宋代的图录就把这种镜子叫做“海马葡萄镜”?有西方学者认为这里的海马就是我们的中药的海马,但是这类铜镜中呈现的是兽,并不是说中药概念的海马。还有人认为海马就是我们现在的青海湖一带的良种马,说宋人所谓的海马可能是从那边运过来的马。到了清代,大家都称海马为海兽了,海兽就包括了狮子、狻猊等,所以“海兽葡萄镜”是这类铜镜目前最流行的名称。不过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瑞兽葡萄镜”,因为我无法细分原有的海马和海兽,于是用了一个中性的名词——“瑞兽”,近几年学界开始使用我的这个命名了。日本学者认为这面镜子是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我接受这个观点,我之所以把它称为“瑞兽葡萄镜”,正是考虑到它也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中国从汉代以来的那些更早的、更富中国传统的瑞兽纹样,与西方引入的葡萄纹样,我认为二者是在高宗、武则天时候的铜镜上实现了完美结合。

图4对鸾禽鸟镜

第三类介绍一下花鸟镜。比如这面对鸾禽鸟镜(图4),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墓出土,上面一只鸟衔着一条绶带。在唐代铜镜上发现了很多鸟衔绶带的图样,这就是长绶带,飞翔之鸟口含绶带。这是唐人用谐音来希望寿命长久。

图五二飞仙镜

第四类介绍一下神话人物故事镜。之前汉代常见的西王母、羽人题材,在这一时期的唐镜上基本见不到了。比如这一面二飞仙镜(图5),陕西西安唐玄宗天宝四年墓出土的,它跟汉代铜镜就完全不一样了,镜子上的两位仙女帔帛在祥云上飞起,两个仙女伸出手去,还托举着一个宝贝,整个图像特别生动。从仙女的衣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古人呈现的飞仙造型。

图6月宫镜

图7洛阳汉墓壁画月宫图

再比如这面月宫镜(图6),属于比较常见的唐镜。这个月宫镜很漂亮,它采用了多边菱形,内中有桂树、有玉兔捣药,还有桂树蟾蜍。作为对比,我们这里再引用一幅洛阳汉墓壁画中的月宫图(图7),大家能够看到,在汉代的月宫里没有玉兔捣药,而月宫的蟾蜍特别突出。其实根据最初的文献来看,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拿来的长生不老药之后,就去了月宫,在月宫里变成了月中之精——蟾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癞蛤蟆,而不是我们后来想象的月宫中的仙女。而到了唐代,传说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到这面唐代月宫镜里面出现了仙女,李白诗云“百图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唐人那里,嫦娥已经不再是汉代同题材故事中记载的蟾蜍,而是月宫中的仙女,而出土的铜镜则很明显地记录了这个故事变化。

图8王子乔吹笙引凤镜

下面这面镜子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镜,叫“王子乔吹笙引凤镜”(图8)。镜子主题引用的故事是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后来“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他跟他的父母说七天以后到这个地方,他父母七天以后看到他升仙了。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镜子的留白特别多,好处是把四个主纹都突出了,但是它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是铸造学家告诉我的,留白多了之后纹饰固然是突出了,但是产生了新的问题,铜镜的基本步骤是做了镜范以后往里浇铜水,为什么之前我们介绍的瑞兽葡萄镜很漂亮?因为镜子是满花的,铜水浇进去就会比较均匀,反之,如果铜镜留白太多,有纹饰的地方铜水就会比较集中,而没有纹饰的地方铜水相对比较少,导致二者的冷却速度不一样,容易引发铜镜镜面上出现一些铸造缺陷。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唐镜斑斑点点,可能就是为了突出纹饰、广画面式导致在铸造的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

图9真子飞霜镜

下面介绍的这面镜子,争议较多,按照铭文,我们把它称“真子飞霜镜”(图9)。其实大家一直都在争论,它到底应该叫什么。宋朝学者就发现了这个镜子,当时人认为这个镜子属于高士题材,呈现高士在树林里面弹琴。而清代的学者则认为,这个“真子”是人名,“飞霜”是琴曲的名字。到了近现代,学者的分析就更多了,有的人认为尹伯奇放逐于野,裴航遇到云翘夫人,还有学者认为可以联想到唐玄宗和杨玉环在飞霜殿住过。这个镜子应该跟飞霜殿没有任何关系,那个是飞霜殿,这个是真子飞霜。还有人认为是孝道题材,还有人认为是讲述爱情故事。日本学者则认为着这是“伯牙弹琴”。现在新的研究认为“真子”指的就是汉代属于天师道的侯瑾。

图10打马球镜

再介绍一下打马球镜。现在关于马球运动,研究学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认为它当年是由吐蕃传到内地来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当时的波斯传到中土的。这一面打马球镜(图10),江苏扬州出土,这面镜子非常重要。我一看打马球镜就查资料,资料上面写的是唐中宗也就是武则天的儿子中宗赐观打球,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他们四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唐玄宗年轻的时候是马球冠军,没有马球场是不行的。这个资料非常重要,考古人员在唐代大明宫含光殿发现过一个石刻,记载唐文宗大和五年也就是公元831年,唐朝大明宫含光殿里面是有马球场的。而唐朝到907年就灭亡了,在831年唐文宗时代大明宫含元殿这个地方还有球场在使用,这已经是安史之乱之后了。考古人员在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墓里面也发现了打马球的壁画,再加上打马球镜,可以说唐代的统治阶层里是非常流行打马球的。

还有花卉镜。唐代的花卉镜名称比较驳杂,唐代的花太复杂了,很难定义一个确切的名字,它又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花,所以我把它们统一称为“瑞花”,因为这个词的中性涵盖面比较大。

此外还有龙纹镜等。

唐代的特种工艺镜

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唐代的特种工艺镜,这也是我们认为的唐代富丽堂皇的代表。

金银平脱是盛唐的重要工艺,纹饰是花鸟、花卉人物,工艺流程是用脚漆天然大漆填在铜镜背面的素地上,将金银饰品贴在漆地上,全面髹漆数重,晾干后反复压磨,使金银饰片与漆面齐平并脱露于漆面上。

此外比较重要的是银背镜、金背镜,有的叫作金壳镜、金片镜等,这是盛行于盛唐中唐。纹饰是瑞兽、花鸟,工艺流程是将金片、银片依图捶揲、压印、占錾刻出纹饰,或在银片上鎏金,将整块银壳镶嵌于素地镜背中。

螺钿镜流行于盛唐,纹饰是人物、花鸟、云龙,工艺流程是素镜背髹漆,后面贴具图纹的螺片、贝壳、宝石等。

小结

最后我对唐代铜镜纹饰做个小结。

唐代的主题纹饰,瑞兽、花鸟、人物故事。它的纹饰特点是接近自然、面向生活,广画面式构图,形象鲜明突出,特种工艺镜纹饰绚丽。

说到唐镜,我的建议是,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唐朝当年的国势,唐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唐代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铜镜,虽然是按照铜镜的类型来进行的,但是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介绍的这些铜镜,去寻找铜镜背后的东西,包含思想、观念和技术等。

孔祥星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曾任北京市“十五”社会科学规划历史专家组组长,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博物馆学、隋唐文物考古、吐鲁番文书和中国古代铜镜。主编有《中国铜镜图典》,合著有《中国古代铜镜》等。

(本版演讲资料及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提供)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8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委代表哪个生肖2

星座属相性别年龄三围竟和招聘挂钩 专家认为

奇葩招聘背后是就业歧视

“你谈过几次恋爱?”

“每次持续时间有多长?”

“每次恋爱分手原因是什么?”

前不久,来自河北邯郸的宋先生在应聘某公司人事岗位时,竟被要求详细说明自己的恋爱经历和持续时间。对于如此奇葩的要求,公司的说辞是为了考察应聘者的“情商”。

恋爱经历、父母兴趣爱好、星座、婚育计划……《法治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不少与求职内容无关的问题被写进一些企业的招聘要求中。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奇葩招聘背后反映的是就业歧视。现实的职场招聘中,性别、年龄、地域甚至口音等各类歧视无处不在。

招聘信息弄虚作假

职位要求无奇不有

最近,租住在北京昌平某小区的张凯(化名)应聘一家公司的网络工程师,该职位描述是设备维护和网络维护。结果面试时,张凯发现该公司想招聘的其实是软件开发人员。

“既然要会软件开发的,为什么不在招聘页面说清楚?”张凯埋怨道。

如今虚假招聘越来越多,除了招聘岗位“挂羊头卖狗肉”,薪资待遇也经常“表里不一”。

湖北武汉一家美妆App校招运营岗,招聘信息中明确注明薪资为每月4000元至8000元,刚从武汉某大学毕业的郭美婷(化名)在面试时表明自己期望的薪资是6000元,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随后却以“你的目标薪资和我们的预期差距太大”为由,拒绝通过其面试。

在“就业难”一定程度存在的社会现状下,求职者不仅容易陷入虚假招聘的骗局,还会遭遇招聘公司对一些岗位设置的无厘头的特殊要求,从而失去很多本该享有的就业机会。

如招聘行政专员、人事专员,有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满足肩宽38cm,胸围86cm,腰围在68cm至70cm之间的精准三围要求;招聘驾驶员,有的企业要求属相必须为羊、鼠、龙、虎,并标注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勿扰;更有企业招聘时要求星座为摩羯座、水瓶座、处女座、双鱼座、白羊座的人优先。

“劳动权受宪法保护,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奇葩的招聘要求明显侵犯了就业者的劳动权,还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补充说:“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因此这些奇葩招聘还侵犯了就业者的平等就业权。”

个人隐私穷追不舍

美其名曰防止谎报

“有没有男朋友?”

“如果发生办公室恋情,你走还是男方走?”

“你妈和你爸在不同的省份是如何认识的?”

……

这是天津市民姚敏(化名)在面试时被问到的问题,面试官对她的家庭背景不断刨根问底,全程没有问一个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公司都会在面试时提问大量涉及应聘者隐私的问题,甚至还会追问细节。面试官不仅对应聘者个人的恋情、婚育计划、交友、生辰八字、星座和是否养宠物等信息感兴趣,而且对应聘者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也有好奇心。

一些公司还会在面试结果未定之前,就要求面试者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身份证号码,给出的理由是“防止谎报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郑宁分析,面试官面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考查员工的稳定性。“但这些信息已经涉及个人隐私,与岗位完全无关。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应聘者的人格尊严。”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因此,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职业规划、性格特点等应该告知公司,但对于与劳动合同不直接相关的信息问题,求职过程中劳动者有权拒绝。”郑宁说。

王艳辉认为,这种不断试探隐私的面试属于浪费时间。“面试官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完成面试指标,走个过场,并非真想招聘新员工。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完成某些调查问卷而采取如此荒诞的方式。”

就业歧视或明或暗

执法效力有待提升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性别和年龄往往会给就业者造成更大的求职阻力。

贺军(化名)今年35岁,他认为自己社会经验丰富、为人处世周到、专业知识过硬,正是最好的年纪,结果没想到面试官却认为他“年龄大不适合团队融合”,这令贺军感到愤怒且失落。

而应届毕业生张泉(化名)在面试某单位时却遭遇了赤裸裸的性别歧视。一开始面试官就直接说:“你是女的,我们就不太会考虑了。”而和张泉相同专业但成绩一般甚至有挂科经历的男生已经早早和该单位签了约。

同样,来自江西南昌的刘梅在一家国企面试时,按照流程,面试官应该根据面试者90秒的自我介绍和个人简历进行提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面试官不停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在一起多久了,感情好不好,男朋友干嘛的,以后家庭和工作有冲突怎么办?”事后她很气愤地吐槽:“就差直接问,会不会一入职就结婚生孩子了。”

王艳辉认为,这是对女性就业者的歧视和不尊重,招聘公司应当依法招聘。“劳动法和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劳动权应当受到保护并且给予平等对待,同时一些法规还对女性工作者在工作强度、身体条件、产假等方面给予特别法律优待。”

郑宁说:“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都是违反宪法和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禁止。”

201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招聘中的“六个不得”,即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求职就业、拒绝录用,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提高妇女录用标准。

“但目前女性遭受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仍比较普遍,说明执法效力有待提升。”郑宁说。

及时剔除歧视内容

共建公平就业环境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消息,2021年高校毕业生有909万人,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左右。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就业公平应如何保障?

郑宁认为,我国就业促进法对于平等就业权虽然有一些规定,但还比较原则化,今后各主体应努力共建公平的就业环境。“立法部门应通过立法加大对就业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督;企业应当增强社会责任,切实贯彻就业公平;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就业平等的氛围;政府应对推行平等就业的企业典型予以表彰奖励。”

王艳辉建议:“招聘公司应当对招聘信息进行审核,剔除那些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另外,劳动部门应及时处理应聘者的举报投诉,对不合格的招聘公司进行严厉打击。”

对于求职者个人而言,王艳辉提醒:“尽量选择口碑比较好、知名度比较大的公司,可以在企业信用平台上提前搜索一下该企业相关的信息以及风评。同时,在接到HR的面试邀请时,求职者可以询问对方一些必要的问题,为自己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郑宁也表示:“对于没有门槛的、高薪或薪酬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宣传语,应聘者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诈骗。此外,应聘者还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谨慎上传身份证照片,确实需要时可以在照片上注明表示用途的文字。”

“面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觉得面试时人格尊严不被尊重、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可以果断放弃。”郑宁说。(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陈祎琪)

来源:法治日报

委代表哪个生肖3

甲骨文已发现120年,但我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教授说,甲骨文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以认字为例,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有4300多个,其中2000多字有人进行过研究,但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多个,一大半字还不认识,只能放在字典的附录中存疑待考。

图片来源:央视《开讲啦》视频截图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贴出了一则重金悬赏,如果有人能释读出一个甲骨文字,就可以奖励10万元,但这实在是太难了,最后只有两人获奖。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已经开始。

甲骨文还有一大半字待破译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100多年间,经过几代学者的追求、守护和探索,一批甲骨文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

据中新网报道,关于目前发现的甲骨数量,一说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计在13万到15万片之间;也有一说认为,目前海内外约有16万片,共有单字4300多个。按照黄德宽教授所说,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多个,那还余下近3000多个未释字。

图片来源:央视《开讲啦》视频截图

“破解了一个名词或者一个动词,那么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长期从事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工作,他曾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如今哪怕只是成功破解一个甲骨文,对于历史研究都意义重大。他认为,近几年有研究者开始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等新手段破译甲骨文,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很有可能有所突破。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2016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篇“悬赏公告”。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可谓“一字千金”。

最终,2018年6月,有两篇作品分别获得甲骨文释读成果一、二等奖,其中南开大学蒋玉斌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被评为一等奖;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文中的“阱”字》,被评为二等奖。

今年5月,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已经开始了,奖励金额不变。

想要获得这笔奖金并不容易。首先参评者须撰写《甲骨文释读成果科学论证报告》,经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后,报送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称,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高度重视运用新发现材料,形成原创性研究成果。《论证报告》须内容丰富、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方法科学、表述规范,不做格式化要求。凡属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

“高冷”甲骨文走入大众生活

在公众眼里,甲骨文研究是冷门的绝学,但其在学术上的传承一直井然有序。从1899年发现至今,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沉醉其中,玩着“拼图猜谜”游戏。

与此同时,一批甲骨文书法和实物走出象牙塔,使学者的研究成果走近大众,也兴起了民间破译甲骨文的热潮。比如,打开微信,搜索甲骨文表情包,便出现了各式各样以甲骨文为素材制作的有趣动图。

图片来源:微信表情“甲骨文有表情”

据新华社报道,这些甲骨文表情包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设计。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创作。近20年间,他设计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7套。

除了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日历、甲骨文书签、甲骨文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据大河报报道,河南博物院文创销售负责人说,他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发甲骨文文创,有甲骨文书签、DIY甲骨文姓氏纪念币、甲骨文姓氏文化衫等十余种产品,深受年轻人欢迎。配合博物院内的生肖展,他们还策划了甲骨文生肖雕版印刷体验,观众经常是排长队体验。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提醒,不能为了趣味而编造。“甲骨文主题文创作品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甲骨文文化,让人眼前一亮。但在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误传、瞎传,不能为了趣味性而胡乱造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严志斌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