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代表什么生肖

近四十年来邮市的潮起潮落,你都经历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枚邮币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示范代表什么生肖1

邮市的起落源于集邮品作为一种商品和投资集藏品的混合体。如果没有邮品欣欣向荣的交易,邮市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我国的集邮市场毎一次大飞跃都离不开邮品价格的大幅度飚升。从1979年恢复集邮活动以来,邮市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涨和三次低迷,你经历过吗?

集邮爱好者抢购邮票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大量的邮票和邮政用品,但作为集邮对象的邮品并不受人重视,价格也无升降之分。随着80年代集邮人数的剧增,从1983年1月5日发行T80《癸亥年》开始,新邮的供应发生了质的变化,购买新邮必须到集邮公司门口通宵达旦地排队,新邮的供应出现了求大于供的现象。虽然从当时的发行量看,仍能满足集邮者的需求,但许多集邮者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已不再以收集一套邮票为目的,而是出现了收藏四方连和全张票的群体。加上当时的邮电部于1981年开始对邮票价格执行调升制度,刺激了众多集邮者多购多藏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若干年后保持升值的“以邮养邮”投资群体初见雏形。因此,这一时期购买新邮多多益善的集藏者大幅增加,导致了新邮供应的紧张,由此形成了新邮刚面世、价格即上升的情况,这种局面到1985年的T102《乙丑年》(第一轮生肖“牛票”)发行时达到了巅峰。此票发行前一天,上海的文化广场竟出现了万人云集、争购“牛票”的盛况。

上海卢工市场人头攒动

由于生肖票是一种令广大集邮者感兴趣的题材,加上T46《庚申年》(俗称“金猴”)邮票价格在5年中飙升的示范影响,生肖票系列成了热门板块。因此《乙丑年》邮票发行当日,一枚面值仅0.08元的新票在邮市上被抬升至0.30元,且仍有大量的集邮者购买,由此吸引了一批设摊的“邮商”开始高价吸纳。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乙丑年》全张票(80枚)价格徒升至48元,折合每枚为0.60元,升幅高达100%,比面值高出6.5倍。

T46生肖猴票

《乙丑年》邮票的炒作成功,使得邮市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纷纷涌入邮市,集邮生财的观念代替了过去“以邮养邮”的思维,许多前期发行的邮票价格均快速上扬。到1985年5月底,炒作达到高峰。由于炒作新邮过度,引发了邮电部为满足广大集邮者预订和购买新邮的需求而大幅扩容,加上各地执法部门集中打击和取缔邮市非法交易,使得“火爆”一时的上海和北京等地邮市出现了冷却,各类邮品价格从1985年6月底开始,呈现大幅下滑,《熊猫》小型张和《乙丑年》全张票的市价快速回落,结束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邮价上升浪。

T102生肖牛票

1990年8月1日,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邮政资费大规模调整实施,本、外埠起重邮资和挂号邮资的上调幅度为150%,如寄本市的20克以内平信邮资从原来的0.04元调整为0.10元、升幅极大。同年6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对邮价又进行了一次调整,这也是以官方名义进行指令性邮价调整的最后一次。虽然这两件事发生于邮市低迷期,且相互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敏感的投资者已察觉到非同寻常的潜在意义。

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价目表

从1990年10月份开始,老纪特邮票和“文”字邮票的价格渐渐地悄然启动,价格摆脱低位盘桓区域,岀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扬。1991年5月,上海的“太原路”邮市突然冲进了一批携带巨量资金的“大款”,他们专收《庚申年》全张邮票、整盒的《红楼梦》小型张和《铜车马》小型张,其中后者的整盒价格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即从按面值9折的450元成交价狂窜至1800元,且有多少收购多少,仿佛有用不完的资金在作后盾。这种手法令一些长期设摊的邮商吃惊不小,后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是从股市中杀出来的少数“股民”,囿于当时股市低迷,无法达到获利目的,于是想通过炒作邮票来发一笔财。无奈的是,因不谙邮市的特性和炒作规律,结果当6月初异地的邮商携大量《铜车马》小型张来沪抛售获取差价时,《铜车马》小型张的整盒价格即下跌至950元,“股民”介入的资金全线被套,只能“割肉”撤退。而一些邮商则在低位大量承接,“股民”的投机行为不得不铩羽而归,损失十多万者并非个别,被当时的市场人士称为邮商“吃掉股市炒家事件”。

但是,盲目冲入邮市的失败“股民”却使大量跌价的小型张重返面值之上,同时也让那些长期在邮市中做生意的邮商,发现了一个过去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即利用大资金整盒整张进行大量交易的操作这一手法最后形成了该轮邮价大升浪中炒作的主要方式,并奠定了日后大规模邮品交易的基础。同年8月,经过休养生息的邮市进入了鼎盛期,每天邮市内人头攒动,人流川流不息,小小的上海太原路邮市挤满着买卖邮票的人群,成交量呈现急剧扩大状态,近期邮品的价格快速上升。全国各大邮市受上海的影响,邮价纷纷启动,人满为患的邮市和一日三跳的邮价,标志着炒邮之风已席卷全国,集邮的正常秩序再次被打破。同年10月初,邮市的热度达到了顶峰。

北京月坛邮市高举邮票年册的炒家

11月10日,北京的月坛邮市被关闭,上海的太原路邮市也实行整顿,规定整盒小型张和整张邮票不得交易,暴涨的邮价开始回落,但幅度并不深。1992年春节甫过,由于股市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使得大量资金再次流向邮市,对新邮的炒作重起,其中《熊猫》小型张是主要目标,而另外一个目标则是90年代初发行的纪念邮资封片。这些炒作对象的价格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即上扬数倍,《熊猫》小型张攀升到当时上市以来的最高价——18元。1992年5月中旬,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取消“涨跌停板”制度,放开股票价格,一时间大批投入邮市的股市资金不计成本地抛售邮品,快速回流股市,导致邮品价格在半个月内剧烈下挫,邮市形势急转直下,由此宣告了此轮邮价上升浪的彻底结束。

北京月坛邮市交易场面

在这次由股市资金入盟引发的邮价上升、邮市处于高涨的行情中,人们看到了大资金运作的优势。虽然从本质上分析,即使没有股市资金的加盟,邮市的高潮也会迟早出现。

1992年开始的新邮印量大扩容所造成的邮市低迷,给管理层和邮人带来一个信息:邮市的冷热除了政策的调控外,利用邮票本身的发行量及面值等固有属性,也能成功调节市场的“温度”。于是连续三年的减量、销毁邮品等举措,重新刺激了邮市的复苏。利率的下调、邮政资费的再次大幅调升和邮票价目表的出台,重演着1991年的邮市轨迹,但这次的邮市大升浪注定要比前两次更火爆、更热烈。

北京月坛邮市门票

1996年1月,JT后期票全面启动,其中1987年邮票中出现了以《徐霞客》和《猛禽》等市场属性较好和发行量相对偏少的“领头羊”邮票,价格在三个月内即上涨了一倍。与此同时,由于邮电部在1996年继续贯彻增套减量的方针,尽管此时已发行的当年新邮大多数仍跌进面值,不过是年发行的小型张却走出了强悍行情,不仅站稳于面值之上,而且均超出了面值的80%以上。新邮小型张的走强给邮商和投资者打了一剂“强心针”,预示着供求平衡已初步实现。

1996年8月下旬,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涌入邮市,对JT中后期邮票中的小型张进行炒作,主要目标为《敦煌壁画》、《水浒》和《三国演义》龙头小型张,《中国历代名楼》、《兰花》、《梅花》、《牡丹亭》、《仕女图》等小型张。到11月份,这些品种的升幅已达200%以上。由于量少价稳和影响广泛,因此从10月份起,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和部分股市资金陆续冲进邮市,对近期发行的编年小型张进行大规模“围歼”。此时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对1992年至1994年邮票进行部分销毁和盖销的消息,无疑是火上浇油,疯狂的炒作由此开始,并一直延续到1997年6月底,其中的高潮则出现于1997年3~4月间。在这次巅峰期间,各种近期邮品在巨量炒作资金的推动下,市价如脱缰野马般地疯狂上蹿,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非理智投机。如1996年9月21日发行的《上海浦东》小型张最高市价竟达72元,1994年发行的《三国演义》第四组小型张达40元,连印量庞大的《竹子》小型张价格也从低于面值的3.8元狂蹿至14元。

从1995年10月拉开邮市第三次上升浪序幕以来,到1997年5月底为止,邮市从复苏走向高涨,时间达一年半之久,已接近1991年第二次上升浪的时间长度,无论是邮票和邮资封片还是小本票,各类品种的价格均大幅上扬,特别是后期市场的投机气氛浓烈,调整一触即发。随着5月中旬邮电部发出增加1997年下半年邮票印量的消息,邮市从当年6月份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调整,结束了建国以来所出现的第三次邮市高潮期。

南京文交所电子盘

从2013年初以南京文交所为代表的钱邮电子盘拉开了邮市的再次上涨的序幕,随后电子盘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电子盘由于监管缺失,无序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在2017年国家通过清理整顿,关闭了电子盘。邮票市场从此陷入下跌行情,持续至今。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示范代表什么生肖2

“国潮汉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汉字”活动现场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摄影报道)7月26日上午,徐州博物馆报告厅内热闹非凡,在此举行的“国潮汉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汉字”第三课,继续由徐州技师学院副教授刘志贤带领大家通过“玩”来认识古老的甲骨文。

今年刚刚退休的刘志贤长期从事甲骨文和汉文化研究,曾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文化奖”、中华铁路全国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称号。“国潮汉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汉字”是刘志贤为推进甲骨文进校园的生动实践,每周一期的讲座,通过认识甲骨文、书写甲骨文、制作甲骨文小模型等,为中小学生学习甲骨文增添乐趣和动力。

这天的讲座中,刘志贤介绍,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等,主要指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包括殷商甲骨文和西周甲骨文两类,目前全国可以确定认识约1000多字,无争议约711字。

在进行了甲骨文及载体、甲骨占卜、卜辞释读和甲骨文欣赏之后,刘志贤开启了甲骨文的花式新“玩法”——小朋友在老师示范下用蜡笔或毛笔写或画出“马、羊、牛、犬、鱼”等甲骨文、通过剪纸和胶版等形式将甲骨文制作出来、用泥塑压出甲骨文中十二生肖的造型等。新颖的学习形式,让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

为了上好这一公益课,刘志贤还自费制作了甲骨文文化衫和书包赠送给参与者,并邀请了书法家朋友为课上的互动助阵指导。刘志贤表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汉字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汉字之源是甲骨文,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广普及甲骨文,就是为了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示范代表什么生肖3

用文博力量弘扬先进文化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建设纪实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这些日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博物馆的馆员们为即将开展的主题为“喜迎二十大,最美献给党”的移动博物馆活动紧张地忙碌着,进行文物布局、编写解说词、搜集整理图片……准备天气稍暖,走进社区广场、乡镇村屯、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把党的声音传递到三江大地每一处。

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活动开展了17年,已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该馆馆长郝春宇说,移动博物馆活动通过走进基层讲好佳木斯故事的方式,向广大群众传播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用时十七载,塑造文博硬招牌

2005年夏,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来到该市桦南县金沙乡举办“佳木斯早期革命英烈展”。馆员们对展出的200幅图片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现场观众十分激动。他们坦言从展览中体会到革命英烈的高贵品格,进一步了解了佳木斯的红色文化。

首次展览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为他们继续开展移动博物馆活动树立了信心。当年,移动博物馆展览就在佳木斯市城乡举办了30多次,大大提高了佳木斯市博物馆的影响力。据佳木斯市博物馆综合办公室主任付春梅介绍,当时老百姓还不太了解博物馆,经过研究,馆里决定以走进乡村、社区、郊区“三走进”的形式,引导百姓认知博物馆。2008年,又增加了进学校、进军营活动,变成“五走进”,并陆续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览,以及“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展”“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小延安——佳木斯专题展”等10多个展览,展出300多场次,受到群众好评。

2021年,佳木斯市博物馆创新移动博物馆活动方式,组建了由抗联文化学者、文化志愿者、馆员组成的红色宣讲小分队,推出“红色展览进百家”“红色故事讲百场”的“红色双百”走基层活动。2021年7月1日,“红色双百”首展“佳木斯地区英雄人物革命文物精品展”在桦南县石头河子镇举行。佳木斯市东北小延安文化研究会会长富宏博,佳木斯市博物馆历史部主任鄂善军及叶芳珲、温佳运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主题为“党史教育红色展览进百家”的红色宣讲。

随后,宣讲团带着展览走进佳木斯市万达商场、郊区等地讲述佳木斯红色故事,宣传三江英雄事迹。仅半年时间就在基层举办展览103个,参观群众多达10万人次。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于宏佳说,佳木斯市博物馆多年来始终专注于移动博物馆建设,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人生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行程10万公里,传播文明在路上

17年来,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赴全市各镇、村,行程10万公里,将一个个接地气、正能量的展览送到百姓家门口,受到了热烈欢迎。

2021年8月1日,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走进某军营,为战士们带来了抗联英烈冷云、民族英雄赵尚志、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等涌现在佳木斯地区不同时期的英雄故事,受到了战士的称赞。他们表示,将继承传统、苦练硬功、保家卫国。

2021年8月5日,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走进敖其镇,讲解员向乡亲们细致地介绍了三江儿女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用英雄的感人事迹激励现场的每位观众。一位王姓村民说:“佳木斯有这么多英雄,生在这片红色热土我很自豪。”

据佳木斯市博物馆副馆长梁春雨介绍,馆里一直很重视移动博物馆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以倾斜。同时,通过“文物+图片+讲解”的形式,把展览做精、做细、做实,让群众读懂听懂看懂。

为了把高质量的展览送到百姓跟前,每次活动前,该馆工作人员都要仔细策划选题、精心布展。此外,讲解员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展览的质量,为此,该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名师讲座、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下大力气培养讲解员。讲解员李佳梦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在发音、口型、着装、礼仪等方面深入学习,使得讲解技能大增,每次讲解都会迎来多次掌声。

佳木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龚成钢说,展览的目的是挖掘和展示三江历史文化、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从百姓的期盼、百姓的掌声、百姓的回音来看,佳木斯市博物馆做到了。

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

每天到博物馆参观文物、查阅资料,已成佳木斯市向阳区刘先生的一个习惯。在他的带动下,他5岁的孙子也成了博物馆的常客。刘先生说:“自从市博物馆多次走进向阳区举办展览后,让我了解了佳木斯的今朝往昔,展览里的故事让我受益良多,因此我爱上了博物馆。”

刘先生只是移动博物馆活动“铁粉”中的一个。17年间,移动博物馆活动培养了包括农民、工人、工商业者等大量粉丝。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把部分基础比较好的粉丝进行精细化培养,然后把他们引入移动博物馆讲解队伍中。2021年4月16日,该馆文化志愿者于多、王诗茹、迟翔、李魁等走进佳木斯市第十六小学,举办“东极泼雪——新年鱼皮生肖牛精品展”,队员们用精彩的讲解,带领同学们学习“三牛精神”、传播赫哲文化。

佳木斯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贺春艳说,通过17年的努力,移动博物馆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年预约展览的单位和个人特别多,还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17年来,移动博物馆以文化小分队的形式举办展览588个,观众多达百万人次,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到优秀展览,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观众因为移动博物馆的展览而喜欢上博物馆,并走进博物馆。

由于佳木斯市博物馆移动博物馆建设成绩突出,近日入选中宣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郝春宇说:“我们将以此殊荣为动力,努力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教育性的移动式精品展览,通过做精展览、做细服务、做实内容、做透讲解,早日让移动博物馆品牌走出佳木斯、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