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代表吉祥那些生肖

沈华:酉鸡一鸣天下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玉见沈华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家禽代表吉祥那些生肖1

  这两天最受欢迎的文章是“羊”,可能大家都是期望有吉祥的信息吧。

希望这只“酉鸡”带给各位大吉大利,复工顺利的信息!

明代 玉雕大吉大利

今天要说的这只鸡也是有着“吉”的寓意。

在汉代,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鸡”与“吉”谐音,因此又被视为吉祥之物。用玉器或者象牙雕刻的“大鸡”造型,在民间都是代表的“大吉大利”的预兆。

在十二地支中,酉: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是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傍晚轰鸡入窝的时间,也是劳作了一天,合家正是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民间也有简称「酒时」的。

鸡是一种常见家禽,为“六畜”之一。与人们相依为命的六畜马、牛、羊、鸡、猪、狗。其他的畜类都是生活中的帮手和工具,只有鸡是禽类,两条腿的,鸡是家禽类中惟一被纳入生肖属相的动物,可见人类对鸡的重视和热爱。

凤首在某种场合就是鸡的代表

鸡在民间文化中象征生命力和生殖力、光明和吉祥,是保护神和神力的象征。这些象征是原始初民直观的野性思维,由鸡的生理特点幻化而成,在长期的发展中演变成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一种象征民俗。

立春这天,鲁西南一带农村有给小孩子戴“春鸡”之俗。山东《邹县志》载:“妇女剪彩为鸡,儿童佩之,日戴春鸡。”公鸡在民间是辟邪的生灵,“鸡”又与“吉”同音,凡遇婚丧嫁娶之类事体,往往要杀只活鸡拜祭,驱邪求吉。

清代 三足金乌的玉牌(中贸圣佳拍卖公司)

在古代的记载中,古人经常把玉兔与月亮做为相对的一半出现而对比,月亮里面有的是玉兔,太阳里面有的是金乌,金乌在古代的神话里,就是太阳里面的一种神鸟,也叫做神乌,俗话说就是三足鸡,三足乌又称为日乌,金乌和金鸦,在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当中,金鸡同太阳的关联主要就是在于报晓。

因为过去没有计时的工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的清晨,万家的梦醒都是随着一声鸡鸣,破啼而行,先于日出而作,每天新的开始都是伴随着鸡鸣,到了晚上日暮时分,每家圈养的鸡归回窝里,晚餐开始,一天结束,所以在历史文化当中,鸡啼鸡鸣就成了普通人家,特别是农耕时代,家家户户滋养的报时时钟,也是过去官宦人家的计时工具,是社会公共生活所依赖的动物生物钟原理的打鸣工具。

故宫所藏的大吉(鸡)的挂屏

在民间的生活习俗中,家里有“鸡”也是吉兆,过去的大户人家,甚至是皇宫,都讲究在屋里放上鸡毛掸子辟邪招财,鸡毛掸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意义。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天亮后,一切黑暗都会躲藏起来,代表着邪恶的黑暗与金鸡报晓的鸣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传统观念里,鸡字有辟邪招财的意思。而我们从小也都有过屁股和鸡毛掸子的亲密接触,当时的我们只是觉得这是“家法”惩治我们年少调皮的工具,却没有想到家里插一根鸡毛掸子也是有着许多深厚含义的文化习俗。

在绘画作品中,"鸡"是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重要题材。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以"鸡"为主题的绘画流传于世。直到今天在画家笔下,仍然可以见到各种雄姿英发的"鸡"的形象。

元代 凤穿花纹炉顶

究其原因,不外乎在传统文化中,"鸡"承载着吉祥寓意。

在民间还有另外一个寓意,十二生肖中仅有一个禽类,所以“鸡”在某些场合和含义中也是“凤”的代表。因为十二生肖中有“龙”,按照正常的理论和推理一定是应该有“凤”。而“凤”在很多艺术创作中有时就会以“锦鸡”来作为替代,毕竟人间谁也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凤凰”,按照神话的传说,“凤凰”就应该是作为花鸟画中的常见题材,锦鸡既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同远古时期的鸟图腾崇拜和民俗文化相关联。

绘画作品中的“大吉大利”

中国花鸟画作为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锦鸡不仅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也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是:锦鸡与山鸡、雄鸡存在概念上、范围上的差异,而人们往往将其视为同一。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鸡除有御死避恶的压胜功能外,也因谐音“吉”而被赋予诸多美好含义。从远古的彩陶对它进行抽象的描绘开始,到现在大量的以鸡为题材的绘画及其它工艺品中,可以看出鸡一直是人们喜爱和文人表现的对象。因此,瓷器上常常出现以鸡为元素的造型与装饰,鸡首壶与彩绘鸡纹便是典型代表。

鸡缸杯

在古董行业,与鸡有关的一个是“鸡缸杯”,这个故事一般是说明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后来按照他的要求做成化斗彩鸡缸杯。另有学者分析说,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再一个就是“鸡”和“吉祥”的“吉”谐音。

在万历《神宗实录》中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可见此物在当时就是艺术创作的最高代表,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至于鸡缸杯为什么能拍到2.8亿的高价,行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全球已知的共有17只,散落在民间未知的就不明确了,按对等的原则,应该也不会超过17只。除了四只可以流通的,另十三只都在博物馆里,其中台北故宫10只,大英博物馆1只,大都会博物馆1只,瑞士的鲍尔博物馆一只。

北京故宫,一只也没有!!!

刘益谦用2.8亿拍的鸡缸杯喝茶

能烧出这样的瓷器,取决于材料、成型工艺、绘画、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因为成化斗彩鸡缸杯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不但代表了世界制瓷领域的最高水平,把其他地域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且在整个人类的陶瓷工艺史上,都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峰。如此看来,鸡缸杯卖出2.8亿港元的高价,也确实是物有所值。

好了,大吉大利的“鸡”今天也讲完了,每天一个生肖的故事,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部分图片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家禽代表吉祥那些生肖2

欣赏鸡的艺术品:鸡有文、武、勇、仁、信

汉 陶鸡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雄鸡

宋 《子母鸡图》

清 青玉天鸡尊

徐悲鸿笔下的鸡

鸡纹在我国传统纹样中一向是吉祥的象征。在汉代以前,鸡的形象被神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天鸡”。此后,人们更重视鸡的“德”,历代艺术品均着重表现鸡的文、武、勇、仁、信。

早期鸡的造型颇为写实

鸡,是远古先民最早驯养的家禽,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因“鸡”与“吉”谐音,又因鸡有鸡冠,而“冠”与“官”谐音,故自古以来,鸡纹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早在五六千年前,鸡的形象就出现在岩画和陶器上,随后又出现在青铜器上。早期的鸡纹,虽然在形态上以写实为主,但具有图腾色彩,反映了先民对鸡的神性的认识。汉代以后,鸡纹的神性色彩渐淡,人们似乎更重视鸡在“德”方面的表现,并以鸡纹为主纹饰,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吉祥图案。

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陶制鸡形器。如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古文化遗址最下层(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一只正蹲在窝里下蛋的陶鸡;在湖北境内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生动的三足陶鸡;在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状像鸡的陶器。青铜鸡则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实物为昂首挺胸的雄鸡,造型风格颇为写实。因这只青铜雄鸡出土于二号祭祀坑,同坑还出土了众多的青铜鸟,而这些青铜鸟均为青铜树的附件,使人们不由得想起古代有关“扶桑”和“天鸡”、“玉鸡”、“金鸡”的神话传说。

只闻天鸡之名 清代才有天鸡之形

《山海经·海外东经》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上有10只鸟,九只在下,一只在上,与传说相符,10只鸟象征十个太阳。另据《玄中记》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神异经·东荒经》也记载:“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传说“扶桑山”因有“扶桑树”而得名。由此可见,“桃都山”即“扶桑山”,“天鸡”即“玉鸡”,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很有可能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天鸡”。

因三星堆的青铜雄鸡近年才出土,数千年来人们只闻“天鸡”之名而不见其形,故其形象塑造只能靠艺术家的想象。而在历代艺术品中,极少见到能与家鸡区分开来的“天鸡”,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天鸡”艺术形象。当时的宫廷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塑造“天鸡”形象,器型多为“天鸡尊”,有玉器,也有掐丝珐琅,造型奇特,纹饰精美,既像鸡又不像鸡,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相比,更具想象力。

鸡有“五德” 广受欢迎

汉代不仅有陶鸡,鸡的形象还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和肖形印等上面。因十二生肖文化在汉代已广为流行,人们对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格外青睐,并把鸡逐渐人格化,赋予鸡种种优良品德,其中最著名的是《韩诗外传》提出的“五德说”。《韩诗外传》曰:“君独不见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很显然,具备这“五德”的是雄鸡,而母鸡的优良品德主要表现在对小鸡的悉心呵护上,所以古人在塑造鸡的艺术形象时,对雄鸡的刻画主要表现其“五德”,对母鸡的刻画则着重表现其繁衍能力和亲子之情。

在汉代以前,鸡纹还远远称不上流行,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器物上。经过两汉时期鸡文化的积淀,鸡纹终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从三国末期开始,越窑、瓯窑烧制出一个新品种,名为鸡首壶。这个品种出现后,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各地窑厂纷纷烧制。鸡首壶作为青瓷的典型器物,从西晋、东晋到南北朝,整整流行了数百年。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等地也有出土,其出土范围之广可谓罕见,可见鸡首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受欢迎程度。

八大山人写意之鸡充满倔强之气

隋唐以后,随着动物造型青瓷的逐渐式微,鸡首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陶瓷上的鸡纹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从元代开始,鸡纹作为花鸟纹的一种,又重新出现在各种瓷器上。元代的鸡纹瓷器数量虽然不多,但在画面上却有构图复杂、笔法生动流畅的特点,更显珍贵。而到了明清时期,鸡纹再次进入高峰期,成为该时期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典型器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四朝的官窑鸡纹器物等,且图案多有吉祥寓意,如1只雄鸡与5只雏鸡在窠里玩耍,寓意“五子登科”。公鸡与牡丹的组合,象征“功名富贵”。两只雄鸡相斗的图案,寓意“英雄斗志”。鸡冠花与雄鸡的组合,名为“官上加官”。三只公鸡在一起,寓意“三公”。一只公鸡站在大石上,寓意“室上大吉”,等等。这些以鸡为题材的吉祥图,经常出现在明清时期的瓷器上。

八大山人作品

鸡形象大量出现的艺术品,除了陶瓷外,还有传统绘画。我国传统绘画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更多变,既有写实也有写意,而且能表达出更丰富的鸡文化内涵。在宋代留存至今的花鸟画中,有一幅著名画家王凝的《子母鸡图》及另一幅作者佚名的同名作品。这两幅《子母鸡图》均以写实的手法表现母鸡和雏鸡的形象,刻画细腻,设色雅致,将母鸡对雏鸡的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清时期的画鸡名家有八大山人、郎世宁等,八大山人的作品重写意,个性极强,充满斗志和倔强之气。郎世宁引入西方油画技法,融合中国传统技法画鸡,别具一格,影响深远。

近现代的画鸡名家有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江寒汀、王雪涛、刘奎龄等。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无人不知,而他画的鸡也令人拍案叫绝,不仅造型准确,形象逼真,而且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很少画母鸡和雏鸡,他画的鸡,多为昂首挺立、“怒发冲冠”的公鸡,气宇轩昂,充满斗志。他还将《诗经》名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表现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斗志。齐白石则喜欢写雏鸡,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名作有《丝瓜小鸡》、《玉米小鸡》等。

齐白石《丝瓜小鸡》

齐白石《玉米小鸡》

家禽代表吉祥那些生肖3

鸡鸣唱晓,紫燕衔春。农历2017年是中华名族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属年丁酉鸡年。鸡在我国民间享有诸多的美誉。

古人称鸡为“知时畜”,被列为“家禽”之一,并称之为“德禽”、“吉禽”。认为鸡是与太阳相关的动物。故有“雄鸡一唱天下白”,鸡谛黎明,旭日东升,天地万物苏醒,因此鸡又享有太阳鸡之称。

明代大才子唐寅《画鸡》诗赞曰:“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鸡除忠诚于司晨外,还被赞誉为兼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博足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唤者,谓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的五德中,前两德源于鸡的形象与身体结构,后三德则取决于鸡的属性。

鸡既是“德禽”又是“吉祥禽”。因鸡与吉近音,故以鸡来谐音“吉”。民间流传有“鸡王镇宅”的习俗,多有在房屋门上或堂屋进门正面墙上或挂有彩绘公鸡。因公鸡食毒蝎,取之谐音“毒邪”,以此表示驱邪趋吉,吉祥如意,还有绘有雄鸡挺立鸡冠花上的壁画,以公鸡之鸡冠与鸡冠花组合,喻意官上加官,步步高升。有的画有公鸡带领五只小鸡,傲立巢上,巢即窝,窝取其谐音“科”象征五子登科,金榜题名。《金鸡报晓图》以鸡鸣即将日出,人们开始一天的生活起居,是勤劳致富的象征。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

自古文人墨客,以鸡喻人,写鸡画鸡,唱鸡颂鸡,展示了人们对鸡的赞美和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精神向往。鸡年话鸡,谈鸡颂鸡,旨在祝愿,诸君家和业兴,鸡年大吉,吉祥如意。

(杜建文 陈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