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代表直木

繁「繁」115,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超百科s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生肖代表直木1

重繁,◆猶繁重。○[唐][元稹]《唐故福建等州都團練觀察處置使贈左散騎常侍裴公墓志銘》:“觀察[福建]時,遠俗佻剽,食稅重繁,急則散去,綏則偷苟,持之五載不失所。”

枝繁,◆繁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然[仲瑗]博古,而銓貫有敘;[長虞]識治,而屬辭枝繁。”

雄繁,◆指地位重要、任務繁雜的州郡。○[宋][蘇軾]《和孫莘老次韻》:“今年我亦[江]南去,不問雄繁與寂寥。”○[王文誥]輯注引[查慎行]曰:“雄繁,指言劇郡也。”

星繁,◆1.星多。○[唐][元稹]《秋夕遠懷》詩:“星繁河漢白,露逼衾枕清。”○[前蜀][韋莊]《夏夜》詩:“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2.如天星繁密。形容多。○[晉][張協]《七命》:“千鐘電釂,萬燧星繁。”○[唐][陳子昂]《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士馬雲集,軍務星繁。”◆3.謂如繁星明麗。○[晉][左思]《蜀都賦》:“賄貨山積,纖麗星繁。”

鮮繁(鲜繁),◆鮮艷繁盛。○[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錯陳齊玫闢華園,芙蓉披猖塞鮮繁。”○[錢仲聯]集釋引[方世舉]注:“言火色如花之鮮豔繁華,充塞其中也。”

實繁有徒(实繁有徒),◆亦作“實蕃有徒”。◆意謂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人。一般用貶義。○《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叔游]曰:‘《鄭書》有之:“惡直醜正,實蕃有徒。”’”○《舊唐書‧裴度傳》:“雖挈地求生者實繁有徒,而嬰城執迷者未翦其類。”○《明史‧黃鞏傳》:“今之小人簸弄威權,貪溺富貴者,實繁有徒。”○[魯迅]《花邊文學‧零食》:“[上海]的居民,原就喜歡吃零食。假使留心一聽,則屋外叫賣零食者,總是‘實繁有徒’。”◆补证条目■意谓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一般用贬义。○《书·仲虺之诰》:“簡賢附勢,寔繁有徒。”孔安国注:“簡,略也。賢而無勢則略之,不賢有勢則附之,若是者繁多有徒衆,無道之世所常。”■寔,同“實”。

食少事繁,◆見“食少事煩”。

删繁就簡,◆补证条目■删除繁杂使之简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至道二年》:“三司掌邦計,故多創司分以謹關防,果能删繁就簡,深合古道也。”

巧繁,◆花言巧語。○《荀子‧富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繁讀為敏……巧敏,謂便佞也。”

簡節繁文(简节繁文),◆《禮記‧樂記》:“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後因以“簡節繁文”指多文采而節奏舒緩,使民康樂的音樂。○[唐][司空圖]《成均諷》:“非簡節繁文之制,不用於明庭;非崇嚴煦育之姿,不傳於委巷。”

濟繁(济繁),◆謂將紛亂的事務處理妥貼。○《新唐書‧王珪傳》:“濟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胄]。”

急竹繁絲(急竹繁丝),◆見“急管繁絃”。

富繁,◆富足繁榮。○[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十二》:“吾[松]不但文物之盛可與[蘇州]並稱,雖富繁亦不減於[蘇]。”

繁奏,◆見“繁湊”。

繁總(繁总),◆繁多而匯集。○[北周][庾信]《柴夫人李氏墓志銘》:“軍國忠勤,規模繁總。”○《新唐書‧傅奕傳》:“是時,太僕卿[張着源]建言:‘官曹文簿繁總易欺,請減之以鈐吏姦。’”

繁字,◆繁殖;生育。○《尹文子‧大道下》:“內無專寵,外無近習,支庶繁字,長幼不亂,昌國也。”

繁重,◆1.繁瑣累贅。○[晉][葛洪]《抱樸子‧省煩》:“人倫雖以有禮為貴,但當令足以敘等威而表情敬,何在乎升降揖讓之繁重,拜起俯伏之無已耶!”○《百喻經‧老母捉熊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作諸異論,既不善好,文辭繁重,多有諸病。”○[宋][蘇軾]《朱壽昌梁武懺贊偈》:“莫如[梁武]所說懺悔,文既繁重,旨亦淵祕。”○[清][葉名灃]《橋西雜記‧內閣掌故宜有專書》:“內閣職掌絲綸,地居禁近,向無專書,其職守非如六部院寺委曲繁重,可以分任于胥史也。”○[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周]朝文字筆劃繁重,稱為大篆,或稱籀文。”◆2.繁多而沉重。○《隋書‧袁充傳》:“其後熒惑守太微者數旬,於是繕治宮室,征役繁重,[充]上表稱‘陛下修德,熒惑退舍’。”○[宋][葉適]《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役力繁重難支,魚貫而守,一處失險則連城震動。”○《元典章‧吏部六‧令史》:“[江]南諸道行省,戶口稅糧課程造作等事,實為繁重。”○[清][譚獻]《<金元詩錄>序》:“感威柄之褻越,悼徵賦之繁重。”○[沙汀]《困獸記》十:“‘不過,鄉下究竟儉省些呢!’[孟瑜]說,想起了街上住家的繁重開支。”

繁枝,◆1.繁茂的樹枝。○[晉][傅玄]《秋胡》詩:“素手尋繁枝,落葉不盈筐。”○[宋][晏殊]《采桑子》詞:“無端一夜狂風雨,暗落繁枝。”○[艾青]《太陽》詩:“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帶着狂歌奔向它去。”◆2.指繁雜的枝條。○[明][陳子龍]《雜詩》之二:“勁翮有遐舉,直木無繁枝。”

繁澤(繁泽),◆光澤。○《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

繁雜(繁杂),◆繁瑣而雜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熔裁》:“立本育體,意或偏長,趨時無方,辭或繁雜。”○《北史‧魏長賢傳》:“以《晉書》作者多家,體制繁雜,欲正其紕繆,刪其遊辭,勒成一家之典。”○[清][李漁]《憐香伴‧僦居》:“倘若是一枝露出墻頭杏,可不道惹起情氛,我兒,此間繁雜,不可久停。”○[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此雖因中饋繁雜,然亦天下之女子之心,固多忘所自也。”◆补证条目■繁琐而杂乱。○陆天明《大雪无痕》四十:“它们表示着许多的无奈、琐小、繁杂和叹惜,记录世纪变迁的艰难和历史的深重,但又以此保存起人们一丝怀旧的温馨。”

繁雲(繁云),◆猶層雲。○[晉][張協]《雜詩》之四:“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南朝][宋][謝靈運]《詠冬》:“繁雲起重陰,迴飆流輕雪。”

繁約(繁约),◆繁密的簡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繁約得正,華實相勝,唇吻不滯,則中律矣。”

繁用,◆頻繁使用。○《淮南子‧原道訓》:“夫峭法刻誅者,非霸王之業也;箠策繁用者,非致遠之術也。”○[高誘]注:“繁,數也。”

繁英,◆繁盛的花。○[晉][劉琨]《重贈盧諶》詩:“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宋][朱熹]《叔通老友探梅得句垂示且有領客攜壺之約》詩:“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清][陳維崧]《念奴嬌‧南耕堂前綠萼梅花下作》詞:“欲折繁英,倩他壓帽,絕稱蕭蕭髮。”

繁陰(繁阴),◆見“繁蔭”。

繁音,◆繁密的音調。○[南朝][宋][謝靈運]《會吟行》:“六引緩清唱,三調佇繁音。”○[明][唐順之]《送陸訓導序》:“豈所謂詩之遺耶,抑亦浮艷要眇,繁音促節,悲而助欲者耶!”[清][陸次云]《圓圓傳》:“繁音激楚,熱耳酸心。”

繁葉(繁叶),◆繁密的樹葉。○[唐][包佶]《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疏鐘文馬駐,繁葉綵禽栖。”○[唐]李洞《古柏》詩:“可佳繁葉盡,聲不礙秋鐘。”

繁要,◆繁複而重要。○[唐][韓愈]《論孔戣致仕狀》:“若[戣]尚以繁要為辭,自可別授秩崇而務少者。”

繁養(繁养),◆繁育培養。○[魯迅]《墳‧科學史教篇》:“舉工業之械具資材,植物之滋殖繁養,動物之畜牧改良,無不蒙科學之澤。”◆补证条目■繁育培养。○《人民日报》1984.2.13:“另外,还引进一些省外、国外的优良品种进行驯化、繁养。”

繁艷(繁艳),◆繁盛艷麗。○[唐][薛能]《惜春》詩:“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唐][康駢]《劇談錄‧慈恩寺牡丹》:“[慈恩][浴堂院]有花兩叢,每開及五六百朵,繁艷芬馥。”

繁言,◆1.多言。○《鬼谷子‧權》:“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觀要得理。”◆2.猶煩言。不滿的議論。○《明史‧李廷機傳》:“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廟,廷臣猶有繁言。”○[清][周亮工]《書影》卷四:“二十年前,京師酒全非此味,南茶北酒,南人漸有繁言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其子幼,即遣就外塾宿。至十七八,亦稍聞繁言,每泣諫。”

繁雄,◆繁華。○[唐][白居易]《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詩:“[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宋][李綱]《送季言弟還錫山省先壟》詩之二:“每憂[吳][會]太繁雄,虜騎憑陵掌股中。”○[明][楊慎]《<劍州志>序》:“繁雄昔如彼也,荒陋今如此也。”

繁興(繁兴),◆興起甚多。○《國語‧晉語二》:“天降禍于[晉國],讒言繁興。”○[晉][劉琨]《勸進表》:“自[元康]以來,艱禍繁興。”○[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於是百役繁興,帝躬自掘土。”○《南史‧顧覬之傳》:“實由[宋]季軍旅繁興,役賦殷重,不堪勤劇。”○[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蓋後人述作,日益繁興,則前代流傳,寖微寖滅。”

繁刑,◆繁苛的刑罰。○《荀子‧議兵》:“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清][昭槤]《嘯亭雜錄‧海參領》:“今若散給兵丁,雖稍濟其生計,倘一旦用之,則恐侵冒者眾,徒以繁刑害眾,無以濟實政也。”

繁星,◆繁密的眾星。○[晉][傅玄]《雜詩》之一:“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宋][曾鞏]《荔枝》詩之一:“誰能有力如黃犢,摘盡繁星始下來。”○[清][沈覆]《浮生六記‧浪游記快》:“閃爍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燈也。”○[茅盾]《子夜》十七:“船面甲板上裝着紅綠小電燈的燈彩,在那清涼的夜色中和天空的繁星爭艷。”

繁響(繁响),◆謂繁密的響聲。○[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神女》:“問之居人,云是開壽筵者,然門庭亦殊清寂。聽之,笙歌繁響。”○[魯迅]《野草‧好的故事》:“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沙汀]《記賀龍》二:“當我們正在一條傍河的山道上緩緩前進的時候,一陣馬蹄的繁響,忽然從背後掩過來了。”

繁細(繁细),◆繁瑣細微。○[漢][賈誼]《新書‧勢卑》:“繁細是虞,不圖大患,非所以為安。”繁,一本作“玩”。○[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周]有[逯仁傑],[河陽]人,自地官令史出尚書,改天下帳式,頗甚繁細。”◆补证条目■繁琐细微。○元同恕《张节妇墓志铭》:“不幸珍不得終養,時年已七十,人皆以悲傷致疾爲馬氏憂。君能達理委命,教育孤孫如其子昔時,綜理繁細,精明不衰。”○《江南时报》2002.5.15:“佛像采用濒临失传的中国宫廷金花丝工艺制成,纯手工工艺,繁细而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繁息,◆繁殖生息。○[漢][班固]《白虎通‧致仕》:“九妃得其所,子孫繁息也。”○《後漢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劍》:“及[秦始皇]時,務并六國,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宋書‧蔡廓傳》:“全性命之至重,恢繁息於將來。”○[清][侯方域]《豎人臧說》:“吾鄰翁者嘗有羊焉,而命人牧之。其人既報之以繁息之數,乃立豎而受糈。”

繁務(繁务),◆繁劇的事務。○[唐][羅隱]《投蘄州裴員外啟》:“汩在眾人之下,遺於繁務之中。”◆补证条目■繁剧的事务。○晋葛洪《抱朴子·君道》:“闡進德之廣塗,杜機僞之繁務。”

繁文,◆1.富有文采。○《禮記‧樂記》:“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孔穎達]疏:“言君若道德嘽和疏易,則樂音多文采而節奏簡略,則下民所以安樂也。”○[漢][王充]《論衡‧超奇》:“筆能著文,則心能謀論,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為表。觀見其文,奇偉俶儻,可謂得論也。由此言之,繁文之人,人之傑也。”◆2.繁瑣複雜的文辭。○《韓詩外傳》卷六:“繁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悖。”○[南朝][梁][沈約]《懷舊詩‧傷李珪之》:“吏道勤不息,繁文長自擁。”○[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孔子]述六經,懼繁文之亂天下,惟簡之而不得,使天下務去其文,以求其實,非以文教之也。”○《反對繁文》:“他把犯有空而長罪狀的文件叫做繁文。”◆3.繁瑣的禮儀。○《淮南子‧道應訓》:“繁文滋禮,以弇其質。”○《明史‧駱問禮傳》:“面奏之儀,宜略去繁文,務求實用,俾諸臣入而敷奏,退而治事,無或兩妨。”

繁委,◆1.繁複瑣碎。○[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書辭繁委,無以自道。”○[明][何景明]《何子‧法行》:“法令滋章而事不循其實,對簿繁委而人不得其情。”○[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書教上》:“即如《六典》之文,繁委若是,太宰掌之,小宰副之,司會、司書、太史又為各掌其貳。”◆2.指繁複的事務。○[宋][葉適]《周君南仲墓志銘》:“天下繁委,當付俊傑。”

繁條(繁条),◆茂密的枝條。○[唐][趙彥昭]《秋朝木芙蓉》詩:“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偏是著花遲。”

繁體字(繁体字),◆指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

繁臺(繁台),◆古臺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禹王台公園]內,相傳為[春秋]時[師曠][吹台],[漢][梁孝王]增築,後有[繁]姓居其側,故名。○《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甲午,以[高明門]外[繁臺]為[講武臺],是臺[西漢][梁孝王]之時,嘗按歌閱樂於此,當時因名曰[吹臺]。其後有[繁]氏居於其側,里人乃以姓呼之,時代綿寢,雖官吏亦從俗焉。”○[明][何景明]《大梁行》:“遊鹿時銜內苑花,行人尚折[繁臺]柳。”○[明][楊慎]《丹鉛總錄‧瑣語》:“[吹臺]即[繁臺],本[師曠][吹臺],[梁孝王]增築,[班]史稱[平臺],[唐]稱[吹臺],又因[謝惠連]嘗為《雪賦》,又名[雪臺]。”

繁俗,◆繁瑣庸俗。○《白雪遺音‧馬頭調‧備上馬兒》:“並非奴的言語繁俗,只恐你少年的人兒無主意。”

繁絲急管(繁丝急管),◆見“繁絃急管”。

繁思,◆繁雜的思緒。○[明][劉基]《短歌行》:“列星滿天河漢橫,繁思攢心劇五兵。”

繁說(繁说),◆繁複解說。○《墨子‧修身》:“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漢][王充]《論衡‧知實》:“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

繁霜,◆1.濃霜。○《詩‧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漢][張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唐][戴叔倫]《關山月》詩:“一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魯迅]《野草‧秋夜》:“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裏的野花草上。”◆2.比喻白色。○[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唐][戴叔倫]《贈康老人洽》詩:“繁霜入鬢何足論,舊國連天不知處。”

繁數(繁数),◆頻繁。○《韓詩外傳》卷一:“稅賦繁數。”○《後漢書‧宦者傳‧呂強》:“案法當貴而今更賤者,由賦發繁數,以解縣官,寒不敢衣,飢不敢食。”○《資治通鑒‧晉穆帝升平二年》:“時[燕]調發繁數,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之。”○《清史稿‧禮志七》:“舊例百官每月十一朝,似太繁數。”

繁手,◆彈奏樂器的一種變化複雜的手法。○《文選‧馬融<長笛賦>》:“繁手累發,密櫛疊重。”○[呂延濟]注:“繁手,手指繁捻而累舉如梳齒也。”○《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繁手超於北里,妙舞麗於《陽阿》。”

繁飾(繁饰),◆眾多的采飾;盛飾。○《墨子‧非命中》:“繁飾有命,以教眾愚樸人久矣。”○《楚辭‧離騷》:“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三國][魏][曹植]《七啟》:“繁飾參差,微鮮若霜。”○[南朝][陳]徐陵《讓五兵尚書表》:“[陳琳]健筆,未盡愚懷,[孫惠]詞人,頗加繁飾。”○《明史‧萬鏜傳》:“願輟聲容之繁飾,略太平之美觀,而專從事於實用,斯治天下之道得矣。”

繁盛,◆1.繁榮興盛。○[漢][王充]《論衡‧宣漢》:“彼鳳凰雖五六至,或時一鳥而數來,或時異鳥而各至,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時,神光靈耀,可謂繁盛累積矣。”○[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四:“[揚州]為[淮甸]一都會,自[唐]已名繁盛。”○[清][姜埰]《效行路難》詩之二:“一朝失勢去國門,昔何繁盛今蕭索。”○[茅盾]《秋收》三:“離開[老通寶]的村坊約有六十多裏遠的一個繁盛的市鎮上,就發生了饑餓的農民和軍警的沖突。”◆2.繁多昌盛。○《北齊書‧慕容紹宗傳》:“[洛]中人士繁盛,驕侈成俗。”○[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一:“[昭陵]時,[京東路]有一鎮,其戶繁盛,在本路為最。”○[清][劉大櫆]《吳君墓志銘》:“[豫章]舊遊最重君,念君家口繁盛,合白金千兩,以相補助。”◆3.繁多茂盛。○[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然海棠富艷,[江][浙]則無之……先中植一株,繼益於四隅。歲久,繁盛袤延至三兩間屋。”○[明][袁宏道]《墨畦》:“時牡丹繁盛,約開五千餘,平頭紫大如盤者甚夥。”

繁省,◆多與少;繁密與簡約。○《荀子‧樂論》:“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金][王若虛]《文辨一》:“論文者求其當否而已,繁省豈所計哉。”

繁聲(繁声),◆1.指浮靡的音樂。○《後漢書‧伏湛宋弘等傳論》:“[宋弘]止繁聲,戒淫色,其有《關雎》之風乎!”[南朝][梁][何遜]《七召‧聲色》:“至乃[鄭衛]繁聲,抑揚絕調,足使風雲變動,性靈感召。”○[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人情不能無所寄,而又不能使天下同出一途,《大雅》不多見,而繁聲於是乎作矣。”◆2.繁雜的聲音。○[清][金農]《山中吉祥草忽爾吐花抽莖因賦轉韻五字詩記之》:“澗風無繁聲,逆鼻清香生。”

繁生,◆繁殖滋生;發展增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弧矢》:“凡樺木[關]外產[遼陽],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臨洮郡],[閩]、[廣]、[浙]亦皆有之。”○[楊朔]《海市》:“桃花時節,也是萬物繁生的時節。”○[魯迅]《三閑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在現在的環境中,人們忙於生活,無暇來看長篇,自然也是短篇小說的繁生的很大原因之一。”

繁弱,◆古良弓名。○《左傳‧定公四年》:“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杜預]注:“繁弱,大弓名。”○《荀子‧性惡》:“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左攬繁弱,右接忘歸。”○[晉][劉琨]《扶風歌》:“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唐][駱賓王]《從軍中行路難》詩之一:“向月彎繁弱,連星轉太阿。”

繁榮富强,◆形容国家蓬勃发展,富庶强大。○陆文夫《献身》:“我们要让禾苗长得更茂盛,要让鲜花开得更美;要让群山都披上新装,要使湖水更加明澈;让孩子们生活在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从维熙《远去的白帆》:“那时,他和你以及同我们命运一样的不幸儿,将重聚京华,举杯祝贺我们的母亲健康,举杯祝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繁榮鼎盛,◆同“繁榮昌盛”。○秦牧《新春三愿》:“但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繁荣鼎盛地屹立在世界上。”○张贤亮《关于时代与文学的思考》:“尽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来描写“昨天”的文学作品,常常是磕磕碰碰’,但当代文学不可否认仍然‘跨入繁荣鼎盛的时期’。”

繁榮(繁荣),◆1.昌盛;蓬勃發展。○[晉][葛洪]《抱樸子‧博喻》:“甘雨膏澤,嘉生所以繁榮也,而枯木得之以速朽。”○[晉][陶潛]《勸農》詩:“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秦牧]《長河浪花集‧湘陰熱浪記》:“清晨六點鐘縣城商店就開門營業了,市場繁榮,物資充裕。”◆2.使繁榮。○[曹禺]《日出》第二幕:“自然,也是繁榮市面,叫錢多活動活動的意思。”○[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四:“我們民建會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合法利益,一方面指導工商業者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另一方面,工商界有困難有意見,也應該反映給有關單位。”

繁人,◆官名。○[漢][劉向]《列女傳‧晉弓工妻》:“弓工妻者,[晉]繁人之女也,當[平公]之時,使其夫為弓三年乃成。”○《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引此文,[綦毋邃]注:“繁人,官名。”

繁然,◆盛多貌。○《淮南子‧要略》:“夫作為書論者……雖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觀終始矣。”○[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她隨即坐在原處,而‘批評家’的議論繁然了。”

繁曲,◆猶繁瑣。○[清][唐甄]《潛書‧取善》:“登降有數,揖讓有數,酬酢有數,進退有數,豈故為是繁曲以勞人之四體哉?疏於外者懈於內,略於文者亡其實。”

繁巧,◆複雜而巧妙。○《文選‧曹植<七啟>》:“繁巧神怪,變名異形。”○[呂延濟]注:“繁,眾也。”

繁鳥(繁鸟),◆鴞的別名。

繁念,◆多所思念。○[明]徐一夔《<郁離子>序》:“當是時,其君不以天下繁念,慮官不擇人,例以常格處之。”

繁難(繁难),◆複雜困難;多困難。○[宋][歐陽修]《舉官札子》:“臣勘會本路州縣至多,甲馬甚眾,比於三路,最號繁難。”○[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士生斯世,而欲以為學者,不亦勞苦而繁難乎?”○《平山冷燕》第六回:“[宋先生]既是做詩這等繁難,也就不該來了。”○[鄒韜奮]《干》:“不怕繁難,愈繁難愈要幹,只有幹能解決繁難,不幹決不能絲毫動搖繁難。”

繁木,◆茂盛的樹木。○[唐][張籍]《野寺後池寄友》詩:“繁木蔭芙蕖,時有水禽鳴。”○[宋][趙汴]《郡園亭館》詩:“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

繁密,◆多而密。○《後漢書‧循吏傳序》:“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貢舉》:“於是詔天下舉秀才孝廉,而考試章條,漸加繁密,至于升進德行,未之能也。”○[清][杭世駿]《質疑‧諸史》:“書契之興,代更繁密,[太昊]始制六書,[倉頡]更從而加密耳。”○[楊朔]《風暴中》:“遠處槍聲響了,開頭很稀落,後來漸漸地繁密,終於擲彈筒的巨響爆炸起來。”

繁漫,◆繁瑣泛濫。○[唐][韓愈]《禘祫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聿求厥中,延訪群下,然而禮文繁漫,所執各殊。”

繁略,◆繁複與簡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至如[敬通]雜器,準矱戒銘,而事非其物,繁略違中。”

繁慮(繁虑),◆很多的憂慮。○《文選‧謝惠連<秋懷>詩》:“耿介繁慮積,展轉長宵半。”○[張銑]注:“繁慮,多憂也。”

繁綠(繁绿),◆繁多的綠葉。○[唐][白居易]《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元][揭傒斯]《寄題馮掾東皋園亭》詩:“時雨散繁綠,緒風滿平原。”

繁亂(繁乱),◆繁雜混亂。○[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昨行[巴]南道中,又有詩五十一首,文書中得七年已後所為,向二百篇,繁亂冗雜,不復置之執事。”○[宋][蘇洵]《養才》:“及其不幸,一旦有邊境之患,繁亂難治之事,而後優詔以召之,豐爵重祿以結之,則彼已憾矣。”○[魯迅]《彷徨‧高老夫子》:“他煩躁愁苦着;從繁亂的心緒中,又涌出許多斷片的思想來。”

繁露,◆1.亦作“繁路”。古代帝王貴族冕旒上所懸的玉串。○《逸周書‧王會》:“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皮衣朱貉,繁路環珮。”○[晉][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牛亨]問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綴珠垂下,重如繁露也。’”[南朝][梁元帝]《玄覽賦》:“節會[咸池]之琯,冕無繁露之旒。”◆2.落葵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落葵》。◆3.謂露水。○[唐][司空曙]《和盧校書文若早入使院書事》:“軒墀濕繁露,琴几拂輕埃。”

繁路,◆見“繁露”。

繁林,◆繁茂的樹林。○[晉][葛洪]《抱樸子‧博喻》:“繁林翳薈,則羽族雲萃。”○[明][高攀龍]《夜步》詩:“繁林亂螢照,村屋人語響。”

繁麗(繁丽),◆艷麗;華麗。○[宋][蘇軾]《<玉盤盂詩>序》:“[南禪]、[資福]兩寺,以芍藥供佛,而今歲最盛,凡七千餘朵,皆重柎累萼,繁麗豐碩。”○[林紓]《譯<孝女耐兒傳>序》:“敘人間富貴,感人情盛衰,用筆縝密,著色繁麗,制局精嚴,觀止矣。”○[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然[相如]亦作短賦,則繁麗之詞較少。”

繁禮(繁礼),◆繁瑣的禮節。○《呂氏春秋‧義賞》:“繁禮之君,不足於文。”○《史記‧禮書》:“[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絕流遁之繁禮,反民情於太素。”○[李善]注:“禮煩即亂。”

繁累,◆繁多累贅。○[清][唐甄]《潛書‧省官》:“品分正從,重之而為十八,繁累不經,適以滋多官之弊,其害為甚。”○[清][彭紹升]《陳和叔傳》:“居常恨《宋史》蕪雜,是非溷,失平則,發奮刪其繁累,搜討先正舊聞。”○《再生緣》第三三回:“也算你,報德酬恩代了奴,如若旁觀愁繁累,斷送了,[劉]家姨母與姨夫。”

繁苦,◆繁重困苦。○《宋書‧武帝紀下》:“又以市稅繁苦,優量減降。”○[清][吳定]《重建古紫陽書院記》:“樂者和樂其心,而忘禮之繁苦者也。”

繁科,◆繁重的賦稅。○[明][張居正]《贈周漢浦榷竣還朝序》:“國家歲用,率數百萬,天子旰食,公卿心計,常慮不能殫給焉,于是徵發繁科,急於救燎。”

繁開(繁开),◆盛開。○[宋][晏殊]《木蘭花》詞之八:“紫薇朱槿繁開後,枕簟微涼生玉漏。”○[宋][樂史]《楊太真外傳》:“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輦從。”

繁聚,◆繁密集中。○[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庶政‧育養嬰兒》:“以城郭人煙繁聚,故所棄祗見其多……散處者,力未能畢收,繁聚者,功可以盡致。”

繁節(繁节),◆繁密的音節。○[晉][曹毗]《夜聽搗衣詩》:“清風流繁節,迴飆灑微吟。”○[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捷趫夫之敏手,促華鼓之繁節。”○[唐][元稹]《曹十九舞綠鈿》詩:“凝眄嬌不移,往往度繁節。”

繁簡(繁简),◆繁多與簡約。○《後漢書‧王充仲長統等傳論》:“是以繁簡唯時,寬猛相濟。”○《北齊書‧文宣帝紀》:“道或繁簡,義在通時。”○[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十:“夫為文紀事,主於辭達,繁簡非所計也。”○[清][劉大櫆]《潁州府通判呂君墓表》:“其山川都邑,形勝厄塞,與戶口之繁簡,風俗之淳灕,能一一指陳,使聞之者皆如目見。”

繁積(繁积),◆繁多積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繁積於[宣]時,校閱於[成]世,進御之賦千有餘首,討其源流,信興[楚]而盛[漢]矣。”○《明史‧沐英傳》:“府中機務繁積,[英]年少明敏,剖決無滯。”◆补证条目■繁多积聚。○汉贾谊《新书·铸钱》:“黥罪繁積,吏民且日闘矣,少益於今,將甚不祥,奈何而忽?”

繁會(繁会),◆1.猶交響。謂繁多的音調互相參錯。○《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晉][葛洪]《抱樸子‧博喻》:“若夫聆繁會之響而顧問於庸工,非[延州]之清聽也。”○[南朝][梁][何遜]《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城中多宴賞,絲竹常繁會。”○[清][曾國藩]《求闕齋記》:“由是八音繁會,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2.繁盛。○《文選‧潘岳<藉田賦>》:“中黃曄以發暉兮,方綵紛其繁會。”○[張銑]注:“繁會,言盛也。”○[前蜀][杜光庭]《眾修本命醮詞》:“年祿增延,福祥繁會,公私貞吉,族屬康寧。”◆3.指繁華薈萃之處;繁華。○[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傑觀,雪片一冬深。”○[清]林則徐《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若海疆商賈馬頭,及通衢繁會之區,吸食者不可勝數。”

繁華子(繁华子),◆容飾華麗的少年。○《文選‧阮籍<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呂延濟]注:“繁華,喻人美盛,如春華之繁。”○[南朝][梁][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唐][孟浩然]《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詩:“珠彈繁華子,金羈遊俠人。”

繁華童(繁华童),◆美少年。○[南朝][梁][沈約]《江蘺生幽渚》詩:“既美脩嫮女,復悅繁華童。”

繁華夢(繁华梦),◆繁盛美好的夢。○[宋][賀鑄]《凌歊‧銅人捧露盤》詞:“繁華夢,驚俄頃,佳麗地,指蒼茫。”○[宋][陸游]《懷成都》詩:“[放翁]五十猶豪縱,[錦城]一覺繁華夢。”

繁華(繁华),◆I見“繁花”。`14`◆II1.比喻青春年華。○《史記‧呂不韋列傳》:“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唐][司空圖]《春愁賦》:“貪壯歲之娛遊,惜繁華之易度。”○[明][劉基]《感懷》詩:“繁華能幾時,憔悴及茲辰。”◆2.比喻容貌美麗。《西京雜記》卷一:“[漢]掖庭有[月影臺]、[雲光殿]、[九華殿]、[鳴鸞殿]、[開襟閣]、[臨池觀],不在簿籍,皆繁華窈窕之所棲焉。”○《後漢書‧班彪傳上》:“後宮之號,十有四位,窈窕繁華,更盛迭貴,處乎斯列者,蓋以百數。”○[清][陳維崧]《蝶戀花‧紀艷》詞之一:“[劉氏][三娘]雙姊妹,生小繁華,家住[雞鳴埭]。”◆3.繁榮美盛。[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之四:“繁華悉何在,宮闕久崩填。”○[唐][韋應物]《擬古》詩之三:“京城繁華地,軒蓋凌晨出。”○[宋][賀鑄]《采桑子‧羅敷歌》詞:“東南自古繁華地,歌吹[揚州],十二青樓,最數[秦娘]第一流。”○《明史‧蔣瑤傳》:“權倖以[揚]繁華,要求無所不至。”○《花月痕》第二回:“京師繁華,靡麗甲於天下。”○[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六十》:“世事大概差不多,地的繁華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沒有多大關係。”○[茅盾]《子夜》四:“如果這兩三年的他,不走黑運,那麼,在這繁華的局面下,怕不是早已撈進十萬八千麼?”◆4.猶榮華。[唐][王維]《洛陽女兒行》:“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宋][歐陽修]《有美堂記》:“蓋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娛意於繁華,二者各有適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自道品格勝人,不耐煩隨波逐浪,雖在繁華綺麗所在,心中常懷不足。”○[清]徐士鸞《宋艷‧傅會》:“浮世繁華一夢休,登臨因憶昔年遊。”◆5.猶奢華。[唐][宋之問]《桂陽三日述懷》詩:“[始安]繁華舊風俗,帳飲傾城沸江曲。”○[清][沈覆]《浮生六記‧浪游記快》:“吾鄉素尚繁華,至此日之爭奇奪勝,較昔尤奢。”○[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二:“他們家又做運銷生意,生活越過越好,也不需要婦女們到地裏去,都只在家裏做點細活,慢慢還有點繁華,愛穿點洋貨。”

繁花,◆亦作“繁華”。◆1.盛開的花;繁密的花。○[晉][陶潛]《榮木》詩之二:“繁華朝起,慨暮不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唐][李益]《牡丹》詩:“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唐][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元][倪瓚]《三月一日自松陵過華亭》詩:“春與繁花俱欲謝,愁如中酒不能醒。”○[清][納蘭性德]《南鄉子》詞之四:“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華小院幽。”○[魯迅]《彷徨‧在酒樓上》:“幾株老梅竟鬥雪開着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艾青]《復活的土地》詩:“河岸上,春天的腳步所經過的地方,到處是繁花與茂草。”◆2.猶百花。○[三國][魏][曹植]《朔風》詩之四:“繁華將茂,秋霜悴之。”○[南朝][宋][鮑照]《詠史》:“寒暑在一時,繁華及春媚。”○[宋][范成大]《陸務觀作春愁曲悲甚作詩反之》:“東風本是繁華主,天地元無著愁處。”

繁紅(繁红),◆繁花。○[宋][晏殊]《采桑子》詞之三:“何日解繫天邊日,占取春風,免使繁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繁果,◆纍纍的果實。○[唐][盧綸]《同王員外雨後登開元寺南樓》詩:“數穗遠煙凝隴上,一枝繁果憶山中。”

繁詭(繁诡),◆複雜詭異;複雜多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才性異區,文辭繁詭。”○《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近時論文之失》:“天下之文,浩何所極,才性異區,文詞繁詭,欲為品別,斯信難矣。”

繁廣(繁广),◆繁多而廣博。○[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遂古之初,文字繁廣,時經劫壞,世界空虛。”

繁冠,◆即大冠。○[漢]代武官所戴之冠。○[漢][蔡邕]《獨斷》卷下:“武冠,或曰繁冠,今謂之大冠,武官服之。”○[王國維]《觀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漢]世謂之武弁,又謂之繁冠。古弁字讀若盤,繁讀亦如之,疑或用[周]世之弁。若插貂蟬及鶡尾,則確出[胡]俗也。”參見“大冠”。

繁富,◆1.繁多,豐富。○[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晉][左思]《魏都賦》:“若此之屬,繁富夥夠,非可單究。”○[唐][劉知幾]《史通‧載言》:“至於《史》《漢》則不然,凡所包舉,務存恢博,文辭入記,繁富為多。”○[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二:“[朱君][采蓀]以其書來,乃知[吉齋]著述繁富。”○[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慈恩宗》:“《俱舍》和《攝論》的譯本都由南方流傳而北,它們體例比較嚴密,義理比較繁富。”◆2.富庶。○《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一》:“時[鄴都]繁富為天下之冠,而土俗獷悍,民多爭訟,帝令投函府門,一一覽之。”○[清][顧炎武]《日知錄‧州縣賦稅》:“若同一北方也,[河間]之繁富,二州十六縣;[登州]之貧寡,一州七縣,相去殆若莛楹。”○[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一:“然而,現在,[阿毛]是已跳在一個大的,繁富的社會裏。”

繁費(繁费),◆費用繁多。○[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洪亮吉》:“故[福郡王]所過繁費,州縣供億,致虛藏帑。”亦指繁雜多餘的費用。○《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必須及早把我家這些無用的冗人去一去,無益的繁費省一省。”

繁法,◆繁苛的法規條例。○[漢][賈誼]《過秦論下》:“[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

繁多,◆眾多。○[漢][王符]《潛夫論‧浮侈》:“為非則姦宄,姦宄繁多,則吏安能無嚴酷?”[宋][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元典章‧兵部三‧船橋》:“使客繁多,失於檢察。”○[明][張居正]《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況頭緒繁多,年分混雜,徵票四出,呼役沓至。”○[柯岩]《奇异的書簡‧她愛--祖國的明天》:“課堂下,她又組織了那樣名目繁多的有意義的活動。”

繁動(繁动),◆萌動。○《呂氏春秋‧孟春》:“天地和同,草木繁動。”○[高誘]注:“繁眾動挺而生也。”○[畢沅]校正:“繁動,《月令》作萌動。”○《呂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陽氣始生,草木繁動,令農發土,無或失時。”

繁錯(繁错),◆繁多錯雜。○[宋][陸游]《入蜀記》卷四:“﹝[夔州]﹞市邑雄富,列肆繁錯。”○[章炳麟]《文學說例》:“至於[禹域],進化雖紆,然其官府治具,社會人事,繁錯萬端,本非曩時之[日本]比也。”

繁辭復説,◆繁琐的言辞,复沓的话语。指夸夸其谈。○明张瀚《松窗梦语·士人纪》:“公嘗自言曰:‘古人爲學,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無愧而已。繁辭復説,道之蔽也。’”

繁辭(繁辞),◆亦作“繁詞”。◆誇誇其談。亦指繁瑣的言辭。○《韓非子‧有度》:“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孔子家語‧致思》:“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四:“多言焉所告,繁辭將訴誰。”○[明][李東陽]《答陸鼎儀誨言》詩:“繁辭劇無益,欲制已出口。”

繁詞(繁词),◆見“繁辭”。

繁稱博引(繁称博引),◆謂廣泛援引事例。○[清][李調元]《<詩人主客圖>序》:“即所引諸人之詩,亦非其集中之傑出者,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故不繁稱博引也。”○[清][曾國藩]《<湖南文徵>序》:“而論文但崇體要,不尚繁稱博引。”

繁博,◆多而廣。○[清][馬建忠]《適可齋記言》卷二:“謹按交涉之道,繁博錯雜,類皆與列國之俗尚為變遷,非一二語所可盡。”○[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夫書之繁博而難讀也既如彼,其讀之無用也又如此,苟無人董治而修明之,吾恐十年之後,誦經讀史之人殆將絕也!”

繁本,◆指內容多而全的版本。與“簡本”相對。

調繁(调繁),◆謂調任政務繁劇的州縣。○《明史‧熊開元傳》:“除[崇明]知縣,調繁[吳江]。”◆补证条目■谓调任政务繁剧的州县。○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後高中玄在吏部,葵庵以調繁改松江。中玄去位,葵庵亦以考察去。”

春繁,◆春濃。謂春天萬物繁榮茂盛。○[唐][來鵠]《子規》詩:“雨恨花愁同此冤,啼時聞處正春繁。”○[宋][楊侃]《皇畿賦》:“桑成陰而春繁,棗結實而秋美。”

衝繁(冲繁),◆謂地當沖要,事務繁重。○[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監禁》:“衝繁大州縣,獄犯眾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飭令在[長辛店]、[豐台]、[通州]等車站及衝繁城鎮扼要駐扎,嚴密巡防。”參見“衝繁疲難”。

便繁,◆見“便蕃”。

繁銷(繁销),◆猶暢銷。○[魯迅]《南腔北調集‧論翻印木刻》:“並非繁銷書,而竟來‘精印’,那當然不免為財力所限,只好單印一板了。”

什么生肖代表直木2

【十一章】

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校正】

(1)三十辐同一毂:帛书甲本唯余“卅”字,乙本作“卅楅同一轂”,北大汉简本作“卅輻同一轂”。王本、傅本作“三十輻共一轂”。《玉篇》:“‘卅’,先阖切,三十也。”现据帛书乙本及北大汉简本,参照王本、傅本改“卅”为“三十”。

高明曰:“‘楅’字假为‘輻’。”

《说文·共部》:“共,同也。”

(2)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帛书甲本余“其无,□□之用”;乙本、北大汉简本如此,从之。王本、傅本作“當其無,有車之用”

高明曰:“老子以车毂、陶器、房屋为喻,说明‘无’和‘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并特别强调‘无’的作用。车毂除其毂身和汇集之三十根辐,毂之中是空虚无物的,故可以受轴而利转,毂与辐皆为有的方面,毂之中则为无的方面。由于‘无’可受轴利转,才能有车之用,故窃以为当以‘无’字断句为是。”

谨按:或有以“当其无有,车之用也”为句,非是。车、器、室三者为体,是“有”,是谓“有之以为利”,而此三者之用,乃在于“无”,故“无之以为用”。

(3)埏埴以为器:帛书甲本作“然埴爲器”,乙本作“图片埴而爲器”,北大汉简本作“挻殖器”。王本、傅本如此,从之。

朱谦之曰:“‘埏’‘挻’义通。《说文》:‘挻,长也,从手从延。又《荀子·性恶篇》:‘陶人埏埴以爲器。’又云:‘陶人埏埴而生瓦。”

高明曰:“‘图片’字乃‘埏’之别构。”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殖,叚借又为埴。”

《故训汇纂》:“孙诒让《墨子闲诂》:‘然,即燃正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火烧物曰然。”《故训汇纂》:“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埴,埏也。’《慧琳音义》卷八十五注引如淳曰:‘埴,柔也,和也。’《说文·土部》:‘埴,黏土也。’”(埴者,柔和黏土也。然埴者,燃烧柔和的黏土也。故帛书甲本“然埴”,说明陶器制作的全过程,似比“埏埴”贴切。)

(4)有器之用也:帛书甲本余“有埴器”,乙本作“有埴器之用也”,北大汉简本作“有殖器之用也”。王本、傅本作“有器之用”。现据王本、傅本,参照帛书乙本及北大汉简本补“也”写定。

(5)凿户牖以为室:帛书甲本损掩,乙本、北大汉简本作“鑿户牖”,显有脱简。王本、傅本如此,从之。

【注释】

(1)三十辐同一毂:

辐,《辞海》:“车轮中直木也。”毂,《辞海》:“辐所凑也,见《说文》。按《六书故》曰:‘轮之中为毂。空其中,轴所贯也。’”轮,《辞海》:“车轮也。为平圆形,旧制用坚木为之。中虚容轴者曰毂,轮内周迴直木三十曰辐。车有轮,所以旋转前进也。”

陈鼓应曰:“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这个数目是取法于月数(每月三十日)。”

(2)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成玄英曰:“《周礼·考工记》云:‘三十辐象三十日,以成一月也。’当其无者,厢毂内空也。只为空能容物,故有车用。况学人心空,故能运载苍生也。又车是假名,诸缘和合而成此车。细析推寻,遍体虚幻,况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宋常星曰:“因毂之窍空,所以有车之用。人皆知用车,不知车之用,妙在虚中也。是以车之用,虽用于有,而所以用者,实用于无。”

(3)埏埴以为器:

埏埴,《辞海》:“《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注:‘埏,击也;埴,粘土也。’按《管子·任法》:‘犹埴之在埏也。’则埏当是造瓦之型。”埴,《辞海》:“粘土也。《释名·释地》:‘土黄而细密者曰埴。”

河上公曰:“挻,和也;埴,土也;和土以为饮食之器。”

朱骏声曰:“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持之使短,可折可合,可方可圆,谓之‘挻’。”

(4)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成玄英曰:“《周礼·考工记》云:‘埏,和也。埴,粘土也。和粘水土烧以成器。’器中空无,故得盛受。以况学人心空故能容物。”

宋常星曰:“器之形,外实而内虚,外有而内无,工虽施于人,妙实合于道,妙在以空为用,以无为中也。”

(5)凿户牖以为室:

牖,《辞海》:“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见《说文》。《苍颉解诂》:“牖,旁窗也,所以助明者也。’”

(6)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成玄英曰:“穿凿户牖以为屋室,室中空无,故得居处。况学人心空故能覆物。又穿凿户牖通人往来。况根窍虚通,故能用而无染。车等三物,其义相类,所以重出者,车则动而不静,室则静而不动,器则亦动亦静,有此三异,故重出之。”

宋常星曰:“室因虚其中,故有室之用。人知室之可以安身,不知室之非虚其中,焉可以容物。”

(7)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利,《辞海》:“益也,功用也。《易·文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利益,《辞海》:“损失之反。凡事物足以增进吾人精神上物质上之幸福者,皆为利益。”

王弼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成玄英曰:“无赖有为利,有藉无为用,二法相假,故成车等也。言学人必须以有资空,以空导有,有无资导,心不偏溺,故成学人之利用。”

薛惠曰:“即‘有’而发明‘无’之为贵也。盖‘有’之以利,人莫不知,而‘无’之为用,则皆忽而不察,故老子借数者以晓之。”

张松如曰:“本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说明了‘弱者道之用’的道理。在这里,老子借器物的‘有’和‘无’来说明其‘利’和‘用’。有与无相互发生,利和用相互显著。”

【今译】

三十根辐条共同组成一个车毂,当它的中间虚空,才有车的作用啊!

抟击粘土来制造陶器,当它的中间虚空,才有器物的作用啊!

开凿窗户来建成房室,当它的中间虚空,才有房室的作用啊!

因此,它的“实有”,可以作为利益;它的“虚空”,才能够起作用。

【解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者,是实有的物质存在,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状的东西,比如车、器、室。唯因有车、器、室实际的存在,方能够给人们以利益,所以这个“有”是发挥效益的客观根据。如果没有这个“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也不存在了。然而车、器、室这三者实有的利益,正借着它们中间的虚空——“无”方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无”,它们的作用便根本无从发挥了;其实,不但谈不上作用的发挥,而且失去它们作为车、器、室的存在价值,而不成其为车、器、室了。

它强调从实际出发,既从实有的实际出发,又从虚无的实际出发,且将这两者——有形之实际与无形之实有有机地结合为浑然一体;同时,重视此两者的利用,尤其是无形之实有的利用,正是异常深刻的唯物辩证思维啊!

老子举车、器、室三者,运用形象思维来科学地概括它们的作用之所在:当其无,有X之用。反映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实在到思维,即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但是,老子这种大道思维的过程,远非常人之可比,是为老子认识论的特点。因为,唯有老子独于有中见无、有中显无,而突出地强调当其无,而后有其用,认识思维如此突兀而奇特的飞跃,实令人无限惊叹!无限敬仰!

老子指出车、器、室的构造根本原理及其特征是:

一、“三十辐同一毂”,这是今天农村中还可见到的独轮车,三十根辐条,共同组成一个车毂,即一个圆周的三十等分,其距离是相等的,因而,它的着力点是既均匀又集中的。

二、“埏埴以为器”,抟击粘土来制造陶器。

三、“凿户牖以为室”,开凿窗户来建成房室。

且看,老子只用简炼的三句话,便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车、器、室的构造原理及其特征,非深入生产实践,而且高度把握它的规律性者,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车,因为它的毂中间虚空,便利于轮子的转动,才显示出车的运输作用;器,因为它的中间虚空,才显示器的贮存作用;室,因为它的中间虚空,才显示室的居住作用。由此可见,“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相资,原不可分。无有,不成其无;无无,不成其有。它正是“有无之相生”,(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的辩证法的体现。

试观器与室,其所有者,岂不包含无?其中虚空,正有之所为;其外实有,正无之所倚。其中其外,俱是其有,皆属于体。而其无其有,俱起作用,何独其无?“有无之相生”,(二章)是从体的生发来说;有无利用,是从体的作用来说。它们都是有无相根相生、相资相倚、相反相成,且又“有无互显,有无互用”。(萧天石)

“体施于用,用显于利;无用,则体无所施;无利,则用无从显。用生于体,利由于用:无体,则用无所着;无用,则利无从生。而车、器、室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唯其有生于无,故其利出于用,不单单是‘无’的作用。如果无“有’,也便无‘无’,在这具体的器物中,‘无’正是‘有’的一定存在形式,有与无都是器物的组成部份。”(张松如)

进一步说,无论车、器、室,本来都是没有的。它们均是人们法天之道,把握了自然规律,以人工来制造而成的,同、埏、凿,正是用人之力有为的表现。不然,就不能使之无中生有。“有之以为利”的“有”,是心身劳动的产物,于是才有此车、器、室等以供人们的利益使用;而在制造过程中的同、埏、凿,也都要考虑到它们的有与无两个方面,使之有机地处于一个统一体之内,充分发挥制造器物的使用价值,从而车、器、室方成其为车、器、室。此是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无,而须统筹兼顾,一视同仁的。即使在其后用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也须无有并重,善于互补共处。

“有之利,藉无之用而显;无之用,藉有之利而形。虽有无双举,而重在无,即重在无之用也。世人见有之利,而不明无之用,执于有之利,而不通于无之用,故双举之旨,在藉有以显无也,此为用在‘无’处。”(萧天石)

《淮南子·说山训》说:“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物莫不因其所有,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旨哉斯言!“因其所有,用其所无”也。

体用不二,即体即用,即用即体。有之为体,尽人皆知,无之为体,知之甚少;有之为用,尽人皆知,无之为用,知之甚少。有无皆体,无有俱用,则昧之者尤多。只因世人习于知有用有,而昧于知无用无,因而老子特别加以揭示。

这个看来多么通俗明白的道理,它正是我国古代哲学上体用论的源头,中含至深至奥的玄机。二千年来,解者多歧,聚讼纷纭。

这是老子认识论的异光奇彩!这是老子功能论——利用论震古铄今的殊异处。后来的形神论、心身论,艺术中的虚实论、黑白论,建筑中的利用论、造型论,以及人生修真的有无论、作用论,自然哲学中的虚空论、橐籥论等等,莫不从之而派生,而衍化。

由此可见,老子擅于运用形象思维,让人们跟随着他的思维,从具体而抽象,从实在而虚无,从有而之无,于是上升于高度的大道理性思维。

老子于此揭示了作为宇宙中“四大”之一的人,他的主体性,他的“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他的“辅万物之自然”,(六十四章)他的大顺,正在于完全纯熟精炼地把握了车、器、室的规律,以之来指导制造(生产)车、器、室之实体的实践,从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对象的辩证统一,而车、器、室的完成,且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正是人们预先存在于大脑中的思维——蓝图,外化于物的结果,而实践乃为此思维——蓝图之正确性的见证者、鉴定者,即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检验思维、实践产生真知。

于此可知,老子的认识论,乃是从实际出发——生产实践的实际,生活实践的实际,理论思维的实际,社会斗争的实际,艺术实践的实际,历史实践的实际,尤其是以为道实践的实际为其核心、为其灵魂的所在。且看,历史的事实不是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了吗?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盖房子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为此,人们要求一些有掩蔽的适用的空间。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懂得这个道理‘当其无,有室之用。’这种内部空间是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一种手段。”(《梁思成文集》)

意大利著名建筑学家奈尔维说:“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固体材料造出一个空间,以适用特定的功能要求和遮避外界风雨。”(《建筑的艺术和技术》)

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美国赖特,“他极推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常引用《道德经》中‘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来阐述他的空间概念”。(中国建筑学家汪坦)建筑学界有一个趣事:1946年,梁思成作为联合国总部建筑选址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在美国访问赖特。赖特问:“你到美国来的目的是什么?”梁答:“是来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挥手说:“回去!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接着背诵了这段话,把《老子》关于“有无相资”的这段话誉为“最好的建筑理论”,并作为校训,写在他创办的校园的墙壁上,直到今天。(引自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我们回味往事,能不感慨万千?我们仿佛看到了老子被邀请从公元前姗姗而来,公然登上了当代世界科学的殿堂。

善为道者,须深加体会,切实把握,以之来指导心身的修炼——性命双修。

首先,身者,好比车、器、室,“有之以为利”也;心者,好比中之虚空,“无之以为用”也。不然,追逐于名利权位,响往于声色犬马,私利充塞其中,道怎能来居?

其次,有无相生,有无相资。不可重有忽无,不可偏无弃有。有形之身,当然重要,不有此身,何以完成其人生的使命,何有修炼的根本?无形之心,为此身的主宰,而使人成为宇宙中四大之一,尤为重要,不有此心,何异于动物?何能迷途知返,返朴归真而合道?有形的健康,固然可贵;无形(心灵)的健康,尤为可贵。因为它多为人所轻忽,且多所染污,治之亦更难。有形的病患,在所必除;无形的病患,尤当倍加努力。心者,君主之官也。心病而致身病者,屡见不鲜。

第三,人体种种潜能的开发,固然可贵;而读书明道、“涤除玄鉴”(十章)尤为重要。前者之有,属于道之华;后者之无,属于道之实。修炼要“居其实,而不居其华”,(三十八章)方能不失其所,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五十九章)

第四,大道的有为法,固然重要,而无为法尤不可轻忽;功夫日进之际,固然可喜;而无所感受之时,尤当重视。唯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为来日生机勃发的基础。

——黄友敬

什么生肖代表直木3

所谓先秦时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诞生了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1、炎黄子孙

语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要阐述这个成语的意思,首先就不得不提这三大巨头。

“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因而姓“姜”(上古时代姓表示族号),也就是大众知道的神农氏,对,就是神农尝百草的那个神农氏,也是传说中的农业大神。他尝百草本来是给先民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作物的,尝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茶叶能解毒,所以他也是中药和茶叶的发现者。

“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姓“姬”,又称轩辕氏,轩指车,辕指拉货马车两侧的两根直木,因而他是传说中最早发明车子的人,还传说他发明了轩冕制度,就是不同等级的人坐什么车,穿什么衣服(类似等级制度)。

据说他俩都是少典的儿子(出自《国语》),炎帝有个下属叫蚩尤,武力值特别强,而他是上古时期九黎部落的首领。在《史记 封禅书》中,古代君主在封禅(祭祀天地的大典)时要祭祀八个神主,第一是天主,第二是地主,第三是兵主,这里的兵主就是蚩尤。在古代华夏的军旗上,画的也是蚩尤的画像。

当他们仨都各自壮大以后,不可避免的就是争霸天下了。然后就有两次最著名的大战: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以及炎帝、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最终黄帝打败了炎帝。最终,皇帝成为了真正的天下之主,部落之间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而炎帝、皇帝、蚩尤都被视作华夏的始祖。

2、鬼哭粟飞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意思是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只能在绳子上打结“结绳记事”,在木头上刻画纹路来记录信息“契木为文”,但是绳子环环相扣,木头密密麻麻,让人看的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最后荒地讲这个重任交给了仓颉。

仓颉在开脑洞的过程中,在一个三岔路口碰到三位老人争论,一个老人说往东走追羚羊,一个说往北追鹿群,另一个说往西追老虎,追问他们怎么知道哪条路上有什么动物时,他们说根据野兽在地上的脚印来判断的,由此给了他灵感,用一个图画或符号来描述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情。

字之初,本为画。最早的汉字是用图画和线条来描述眼前的世界的,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对于文字的创造,仓颉功不可没,被称作“造字圣人”,在汉朝,仓颉被神化为“仓颉四目”,因为他天生重瞳(其实就是白内障前兆),很多仓颉庙里的仓颉像都是四只眼睛,或者一只眼睛里面有两颗黑眼珠。

3、红颜祸水

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