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成群代表生肖

鸡窝子:秦岭深处听鸟鸣而知天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鸟成群代表生肖1

中国网8月26日讯:家乡在秦岭深处的西安市长安区鸡窝子村,与秦岭分水岭相距不到4公里的山路,单说海拨就有2000多米。这里崇山叠岭,雾锁云峰,植被茂密,地处秦岭水源涵养层,常年空气清新。众多的鸟儿也在这里找到了栖身的绝佳妙地。孩提时,大人们时常给我讲起了许多鲜为人知鸟的故事。如今,我长大成人了,何不就地领略自然界神奇魅力。独自倾听家乡的鸟鸣,不知会感发何种异样的遐想呢?

身在鸡窝子,一年四季无论何时,只要漫步鸟道羊肠,跨越峡谷深涧,在河石里,树杈上,屋檐下,成群的鸟儿结伴成行,互相追逐,他们仿佛是大自然的歌手,既有婉转动听的,又有凄惨哀鸣的,更有喜上枝头的。听惯了这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美妙声音,还真有些眷恋之情。虽远离家乡身在城市,没有了鸟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美妙世界。我的生活似乎变得沉寂,显得单调乏味,“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由自主,闲暇周末一定要回到家乡听一听鸟儿的鸣叫,慰籍我沉寂的身心,顿发灵感,拙作出秦岭深处鸟儿的声响来---

身在鸡窝子听鸟鸣,我对鸟的鸣叫已经耳熟能详,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的。不论大小鸟儿的鸣叫,求偶,还是对歌、求援,甚是报喜、报忧、哀悼。最让我难忘的当属真正体味了“听鸟鸣而知天候”的道理所在。

身在鸡窝子,沉浸在鸟的鸣叫声中,我对鸟的呼叫有了预知,有了遐想,有了思恋。遥看那成群的鸠鸟相互追逐觅食,细听那杜鹃鸟的深夜鸣叫,无不深深预示着“天欲雨,鸠逐百;天既雨,鸠呼百”,“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哲理的真正体现,更增强了我热爱大自然,热爱鸟类的无限激情。当晨曦初露,乡亲们仍在熟睡,窗外嘤嘤的鸟鸣,唤醒了我,立刻起床,跨出屋门,独自站在家门口,环顾四周,好一幅神奇的“百鸟争鸣”图景:家家庭院前后,篱笆墙内外迅即发出小麻雀那“唧唧喳喳”的鸣叫,那是告诉人们今天天气晴好。屋檐上、树梢上的喜鹊呢?悄然登门乱蹦乱跳,仰着头发出清脆的声响,那鹁鸪鸟叫“咕、咕、咕”,声脆圆润而不抑音,听着这些鸣叫,古代《禽经》中:“仰鸣则晴、俯鸣则阴”的记载顿时映入脑际。

身在鸡窝子,每逢大风和阴雨天气,天空阴云密布,只见那乌鸦飞在半空中,发出亮亢的叫声,它朝着那个方向,风就从什麽方向扑面而来,这是为了让风顺着它的羽毛吹,保护羽毛不被风吹坏,在奋飞途中,乌鸦不时地发出“沙哑”的叫声,听此音,人们心里立马感到万分凄凉。不远处的几只麻雀缩头缩脑的,发出“吱-吱-吱”的长鸣。傍晚,那树杈上的麻雀却提前入了窝,时不时在窝边发出缓慢的长叫声,屋檐下的喜鹊呢则低头乱叫,一边叫一边忙着储藏食物到窝里,这些都预示着阴雨天气的即将来临,难怪许多科学家运用仿生学原理和知识,把小鸟的肌体引入电脑连接在气象仪器的探测头,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中国网西部瞭望陕西报道 卢剑利)

小鸟成群代表生肖2

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最佳场所和天然实验室,也是维护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这些年,在美丽的黄河口活跃着很多观鸟人,通过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鸟类被发现、被保护、被尊重。如今,这里也已经成为“鸟儿的天堂”。

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东方白鹳从候鸟变成留鸟

伴随着清晨鸟儿的鸣叫,山东东营市公安局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局四级警长杨华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指挥大厅的巨幅电子屏幕和252个监控探头画面,对辖区内进行远程巡查。这其中的东方白鹳,是他最为关注的。

“东方白鹳在全世界都是珍稀濒危野生鸟类,从2006年开始,我们陆续在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建立了30多个人工巢,而且在每个人工巢上面都建立了监控设备。十几年来,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东方白鹳也从之前的候鸟变成了现在的留鸟,真正把家安在了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的东方白鹳

由于主要工作是巡护观鸟,杨华章和队友们也被誉为“生态警长”。在我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警长”们每天除了关注鸟类的动态,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于景区内私挖乱采、偷猎滥捕等违法犯罪的制止和监督。

杨华章说,通常会采用警车、摩托车、水陆两栖车、无人机和徒步这五种方式进行巡查。“巡查一个责任区域大概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巡查完这个地方还会去下一个责任区。通常这样巡查下来,一天就过去了。”

民间爱鸟人士定期观测

鸟的种类越来越多

在黄河口,除了有杨华章这样装备齐全的观鸟人,还有一批民间爱鸟人士组成的观鸟人。每年他们都要定期到东营市各地观测鸟的种类、数量,并通过记录在册、拍照等方式,不断刷新着整个城市的鸟类数量,见证这个城市的生态变化。

国庆期间,东营市观鸟协会会长郭建三就带领会员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这个季节的鸟类情况。“这个季节是候鸟刚刚迁徙的季节,主要是发现一些小型的旅鸟、当地的留鸟和夏候鸟繁殖出来的雏鸟。”

在河南孟津黄河岸边,51岁的鸟类研究员马朝红也在用行动守护这些湿地鸟儿,一守护就超过了二十年。马朝红说,秋季是候鸟南迁的季节,也是她和观鸟者们最兴奋的季节,近些年,从她头顶飞过的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因为春秋两季是鸟类迁徙季,新晋的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黄胸鹀,我们前段时间看到差不多有200只在这边过境,还有一些鸻鹬类的,泽鹬和流苏鹬。”

马朝红回忆说,在建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之初,那时候的自然环境一度遭到人为严重破坏。

“20多年,就是由最初的不好到好。中间大概2010年的时候,黄河滩开发得特别厉害,有一些采砂船。2017年开始治理,县里面也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来治理,现在最起码走在黄河滩,抬头就可以看到鸟在飞。”

通过“环志”手段

实时监测鸟的动向

为了对东方白鹳的迁徙路线和生活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环志”幼鸟,给它们佩戴具有全球唯一编号的套环和卫星跟踪器。

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处建巢,这给“环志”幼鸟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工作人员需要爬上距离地面12米的鸟巢,趁着东方白鹳父母外出觅食的绝佳时机,将幼鸟装进袋子里,带回地面,在对幼鸟的身高、体重、翅长、喙长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之后,研究人员会在幼鸟的腿上戴上彩环和金属环,在背上装上卫星跟踪器。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助理研究员陈丽霞介绍,卫星跟踪器是十分先进的“环志”手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实时监测鸟的动向。

“通过那些定点传回来的信号,就可以了解鸟的迁徙路线和活动区,包括越冬在哪里。如果是幼鸟,头一年不会繁殖,它会在哪儿度夏,在离巢或者迁徙之前,可以了解幼鸟的一些活动范围。”

据了解,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多年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志”工作,加上今年“环志”的20只东方白鹳幼鸟,他们一共“环志”了69只东方白鹳。

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我国东方白鹳的种群总数量超过了7400只。

十一假期,自然保护区又迎来了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看着成群的大雁、野鸭从身边飞过、游走,马朝红和观鸟爱好者们也完成着与亲密朋友的集体聚会。

“其实鸟对我来说就像朋友。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我会对它们有一种期盼。不要去打扰它,尽可能多地去保护它的栖息地,因为栖息地一旦破坏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马朝红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小鸟成群代表生肖3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谭琦/文 李昊/图、视频

时间:2021年1月7日 周五

地点: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夏塘湿地、塔市保护站

天气:阴

“上个月我们监测到4只黑脸琵鹭,大家可以好好找一下。”1月7日下午,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保护区旁的夏塘湿地开展水鸟调查。当天的东寨港分为5个不同的点位,其中夏塘的水鸟种类最为丰富。夏塘湿地和想象中的不同,它距离村庄仅有数步之遥,融入村庄的生产生活中。

2022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小组。

俯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次的水鸟调查中

黑脸琵鹭是重点观测的鸟类之一

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听了冯尔辉的介绍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

到湿地内寻找黑脸琵鹭的身影

此前曾在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观测到的黑脸琵鹭。卢刚 摄

此行我们跟着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后、资深博物观鸟爱好者魏宇宁的脚步一起走进夏塘湿地,开始寻鸟之旅。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水塘。

观鸟爱好者魏宇宁(前右)正在观测水鸟。

“有大白,也有中白。”魏宇宁首先看到的是成群的白鹭,“大白”是大白鹭的昵称,湿地内较多的还有成群的白眉鸭。魏宇宁专程从上海来参加此次的水鸟调查,有丰富的观鸟经验,这是她第二次到海南参加水鸟调查。

观鸟爱好者魏宇宁正在观测水鸟。

“这几只是不是黑脸琵鹭?”调查队员的一句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调查队员蔡挺用望远镜顺着方向看去,初步确认了是黑脸琵鹭正在觅食,同它一起“进餐”的还有几只白鹭。

黑脸琵鹭是用嘴在水里一直不停地扫动觅食,白鹭则是悠闲地散步吃饭,动作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蔡挺解释道。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在滩涂上觅食、嬉戏。

“是3只黑脸琵鹭和1只白琵鹭。”魏宇宁的单筒望远镜追随着黑脸琵鹭的身影仔细辨认,从几只鸟快速进食的动作中发现了细微的不同。“我看到黑脸琵鹭抓到了一条鱼!”12岁的观鸟爱好者周奕嘉兴奋地说,他已经在海口多地参加过观鸟活动,但第一次看到白琵鹭、绿翅鸭等让他十分激动。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在滩涂上觅食、嬉戏。

顺着魏宇宁望远镜的方向望去,琵嘴鸭正在沙堆上坐着好不惬意,2只鹗在空中悬停、1只塍鹬正在漫步、弯嘴滨鹬正在觅食,湿地中的鸟类十分丰富。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在滩涂上觅食、嬉戏。

这片湿地的特点就是

鸟类多样性特别的丰富

得益于湿地的面积足够大

水的深浅不一

让每一种水鸟

都能找到适合的生态位

魏宇宁认为海南沿海湿地的保护非常重要,近日颁发的《湿地保护法》对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十分有益,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挖掘和保护水鸟的行动中来。

观鸟爱好者魏宇宁(右一)正在观测水鸟。

当天傍晚,我们跟着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调查队员蔡挺的脚步又来到了东寨港保护区的塔市保护站。随着天色渐晚,红树林里的白鹭和椋鸟开始“出门聚会”,这是一种鸟类集群的现象,常在傍晚出现。上万只椋鸟不断掠过天空,集群又散开,远处的夕阳成为了最温暖的背景,这样的画面令现场许多观鸟爱好者连声惊叹,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一刻。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丝光椋鸟飞过夕阳。

2022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已经开始

更多的鸟儿和惊喜正在派送中

来源: 南海网